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教育和教育学

小学教育和教育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育和教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教育和教育学

小学教育和教育学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044―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具有实用性。生本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符合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地位相对较高。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基础性教学,需要进行生本课堂的构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其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一、生本教育的介绍

1. 发展背景。生本教育其基本内涵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最初是在西方教育理念中形成的。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在“儿童中心说”中首次体现了这种理念,他认为教师在课堂中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对学生的特长与喜好给予应有的尊重,从而保证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与教师应该是一种平等地位,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应该是相互的,教师不能偏执地认定自身知识体系的正确性与完整性,从而忽视知识的发展性与多样性。在这种背景下,生本教育不断扩展,从而使得学生兴趣与创造力成为课堂培养的重要目标,进而使得生本教育的理念得到强化。

2. 实践意义。生本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来说,生本教育非常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难以成为教育方法的主流,因此没有得到充分实践。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教育更重视其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保证的是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而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幅提高。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但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使我国很多地区的小学教育都没有进行对应的改变。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很多教师认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使用其他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就导致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普遍表现出:学生兴趣缺乏、听课效率低下、知识掌握较窄、教师任务式教学等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

1. 设定目标,引导性教学。对于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实现,其第一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很多小学生都习惯性地完全被动地听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宣讲,自身的主动性非常缺乏。面对该种状况,笔者认为,可以让小学生在语文课程上设定自身的学习目标,而教师在了解目标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实现该目标,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

2. 教学活动调控灵活化。教学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的照本宣科。个别教师过于重视课本内容,只会照本宣科,为了盲目追求教学目标,忽视了作为一名教师本身的引导性。面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需要让教师具有灵活的调控意识,在整个教学中做到教学进度和内容的合理规划与调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

小学教育和教育学范文第2篇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主要的学科课堂,体育学科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事实素质教育的有效工具,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 素质教育 德育

一、加强德育,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往往那些成功的人士并非就全是高智商的人,最有成就的人是那些智商水平中上,且具备勤奋不懈追求的人,很多成功人士就是在不懈坚持下才有了成功,高智商的人并非就有高创造性,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就成了小学体育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榜样,鼓励学生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做起,树立坚强的自信心,磨练坚强的意志。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素质教育与教学的结合,要利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建立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友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以愉快的心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这种高度的热情却还是要有一个度,不能过度的热情,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爱,还要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课堂气氛要活跃,引导学生专心听课,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消除学生在打错题的时候的恐惧心理,要求学生主动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浓厚的兴趣爱好能够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的状态,对学生而言,生动形象的情节才是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引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有让学生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爱好才能自觉积极的参加体育实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促进激发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是相对枯燥和相对的乏趣的,教师在面对这些乏味的教学材料的时候,要巧妙的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再感受到枯燥无味,不是“苦”学,而是“乐”学,比如,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练习长跑的时候,面对三十分钟的长跑学生更多的愁眉苦脸,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一边单手练球一边慢跑的方法,要是学生不再感觉到学习的枯燥烦闷,艰苦不愿学,教师的教法要有新颖性,使学生的情绪不断的变化,在学习中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完成学习。有的学生对体育课是一点的兴趣都没有,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面对不愿意上体育课,觉得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可以借用先前在体坛上成名的人士,参加奥运会获得奖杯的人,借用他们的事迹来告诉学生其实体育课的重要性,通过他人在体育事业上的例子在同学们上体育课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信心

不同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身体的发展,智力的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同样的关爱,平等的教育。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摘到果子吃,享受成功。所谓的成功不是一定要得到第一名。教师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心优等生,更加要关心后进生,后进生其实也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的,只是因为自身品德和体育活动不好,使他们内心的期望无法实现,若果教课老师在不予以鼓励,只是一味的批评体罚,后进生的叛逆心理、自卑、自闭犹豫就更加的严重,逐渐的不爱运动不爱上体育课。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培养公平的对待学生,多多鼓励学生,给予他们信任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对待优秀的学生教育他们不能产生高傲自大的心理,适当的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在重视优等生的培养和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优等生身上的缺点,对待优等生的教育也不能掉以轻心,不管是后进生还是优等生一定要对他们坚持良好的教育,严格要求,以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并利用优等生在班级里积极肯干,善于思考,主动热情等的品质上帮助关怀班级里的后进生,促进整个班级学生都热爱体育锻炼。

三、注重教学体育美感

体育教学中其实包含着及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德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显示在身体美和运动美两个部分,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教师的示范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优雅的姿态,整洁的妆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一种美好的形象,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慢慢的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知道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相应的人际关系需求,体育教学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出发,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和教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保教育;渗透

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人的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小学六年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阶段,而小学教育中,数学又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效渗透环保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那么,如何让环保教育在小学数学课中得到有效渗透?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深挖数学教材中的环保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出数学知识中隐含的环保问题,将数学和环保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研究。如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是《美丽的校园》,我们可让学生看着这一幅画,说一说上面都有什么。当学生说到校园里有8个垃圾桶时,就问:“为什么学校要放8个垃圾桶呢?”通过讨论,他们知道了主要是为了便于垃圾的分类。然后再给学生讲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的好处,并且让学生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把装易拉罐的垃圾桶放在操场边上,把废纸桶放在教学楼前等等。这样不但净化了校园的环境,而且有利于能源的再利用。这样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因素,找出数学问题中隐含的环境问题,将数学和环保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二、抓住教育时机渗透环保教育

保护环境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国民工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求渗透一点简单的环保知识,增强一点环抱意识。但由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比较少、比较分散、比较隐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深挖数学教材中的环保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在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况中善于观察,抓住瞬间即逝的时机,抓住典型,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例如,笔者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每人准备好一张纸圆,进行动手操作实验来开展教学。整一堂课学生积极、活跃、兴致勃勃的,教学任务顺利地实现了。但是,意想不到的发生了:有的学生很随意地把纸圆往垃圾箱处一扔,扔在哪儿,就不管了;更有甚者,干脆就仍在课桌下。此时,教师如视而不见,见而不闻,这样就失去了教育的时机;相反,学生还误把错误当正确,长此以往,反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进行环保教育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的环境,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不管是介绍环境知识,还是做出环境保护的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因此,教师应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意识的创设环境教育的情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小学教育和教育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发展尤为关键。本文主要从对学生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工作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认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思想观念与心理发展还不十分成熟。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整合有一定的重要性。首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必将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如果小学生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工作,能够使教师明白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不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而把违纪行为当成是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能使教师更好地教育学生。

(二)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一般都采用知识传输型教育模式。这种简单的教育方法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将心理教育引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可以采用宣泄法、疏导法等方法,改变以往简单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工作。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以朋友的身份与角色为学生疏导心理上的问题,才能够使学生放下心里的包袱,主动接受教师的德育教育。

二、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现状

首先,关于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整合工作缺乏一定的方法指导。由于二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必须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找出两者的共性特点,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其次,对于不同学科的整合人才相对缺乏。比如一些学校负责德育教育的是政教处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对心理学的知识了解甚少,而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够,对于教育学方面也是缺乏一定的研究,而一些德育工作者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一定的教育实践,尽管有心理学的基础,但是他们不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学生。最后,当前的德育工作与心理教育的整合缺乏良好的环境支持。除了部分教师,一些家长以及校领导也都未能真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从而阻碍心理健康知识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发展。对于当前现状,需要经过长期的改革以及思想方面的渗透,使整合工作得到最大化地合理实现[1]。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重要举措

(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在实践上的整合

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进行整合,首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在课程上进行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教师可以把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到课堂教学体系之中。例如,首先,可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等放到相关章节中来;其次,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利用相关的心理健康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分析;最后,学校还可以大力开展一些心理指导课程、道德事迹褒奖等相关知识讲座,大力宣传道德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2]。

(二)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加以整合

每个人都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舞台,它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因此,要想很好地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学生的生活状况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此来指导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通过与家长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二者的整合

学生的成长活动离不开家庭与学校这两个载体。因此,将二者整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应该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掌握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如父母之间是否和谐,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态度如何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几次主题班会,对学生的心理与德育教育方面请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举行亲子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教师更加了解父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与家长一起对学生的心理与品德进行教育与指导[3]。综上所述,实现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实现二者的整合需要教师、家长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如此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婷.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9-21.

[2]谭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1(36):564-565.

小学教育和教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前言

考虑到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阶段,老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明确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对于农村小学而言,除了基础设施与城市小学有较大差距外,在学生素质、教师资源和教学理念上与城市小学的差距也比较明显。基于这一现状,在小学教育阶段,应重点做好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要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积极创新,以提高学生实际能力为最终目标,切实保证农村小学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

二、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从目前农村小学建设来看,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发生转变,教学水平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受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在数学整体教学水平上的差距还比较明显,以甘孜州小学为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学生的数学基础较薄弱,数学水平参差不齐

从甘孜州的小学生数学基础来看,与城市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根本转变。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更新程度不够

由于甘孜州地处偏远地区,教师无法及时获得新的教学信息,由此导致了甘孜州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缺乏必要的革新,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小学数学所选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用性不强

考虑到甘孜州小学生的实际数学基础和水平,老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无法做到统筹兼顾,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所以,农村小学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分析

1、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应关注差异促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是在内容安排,教法选择、学法使用、练习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要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在教学“2的乘法口诀”一课,可以先出示两个果盘,每个盘中有2个苹果,然后提出问题:每盘有几只苹果?有几个2只?2个2只是多少?加法算式?引导写出乘法算式。表示什么?引导口诀。在教3的乘法口诀时如果依然采用同样的方法,这种“一刀切”的教学会造成课堂低效。因此,只有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才能得到有差异的发展。

2、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应关注算法的多样性,注重学生的体验

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学生思维方式多样化,解题策略多样化及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注重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充分感受别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算法不尽相同,以13-7这道题为例,学生常见方法有1、一个一个数着减。2、用10-7=3,再用3+3=6。3、7-3=4,10-4=6。4、想7+( )=13,7+6=13,13-7=6。一般来讲,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很少有一个学生同时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因此在倡导算法多样性同时,一定要注重对算法的体验。

3、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应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

从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教学理念更新程度不够是制约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取得积极成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种考虑,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对教学理念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认真分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不足,不断引入新的经验和做法,达到更新教学理念的目的,从根本上满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学理念的更新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将提高教学有效性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充分满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

其次,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更新应注重对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借鉴,注重教学经验的引入。

4、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要注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缺乏必要的手段,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与城市小学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就要注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教学模式创新应采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模式

考虑到农村小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应注重学生的基础和实际能力,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保证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

(2)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注重教学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才能满足教学需要,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考虑到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阶段做好数学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基于目前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性,就要从关注教学差异、关注算法的多样性、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注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7(07).

[2]夏永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0(11).

[3]张旋.数学,不在枯燥―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体会[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3).

[4]曹井淑.巧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新课程(教研版),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