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底蕴的理解

文化底蕴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底蕴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底蕴的理解

文化底蕴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媒文化底蕴;文化价值;流向

传媒文化在当今社会当中有着相当的重要作用。传播文化不仅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传播载体,同时也维系了整个社会当中的各项文化活动,对于构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引导文化价值功能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媒文化的这种特有作用让其成为了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传媒文化底蕴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文化价值的流向,对文化价值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文化”概述

对于文化而言,无论其拥有何种含义都必须与意义和价值相互关联起来。文化的产生过程往往是来自于社会经验的意义的过程,而这些意义必定会创造出一种社会认同。任何一个社会必定需要一种与意义相关联的文化体系,文化是意义和价值的生产过程,但是文化必须以传媒作为中介。传媒通过其文化传播媒介将文化产品遍布到生活当中。文化价值最终的实现也只有通过传媒利用时间和空间散播给大众。但是当下却不能将传媒文化当作一种社会化的文化价值传播工具,其是一种极具自主性的理念,是遵循文化生产逻辑的,同时也是决定文化类型,体现文化价值的方法。

由于传播文化底蕴渗透到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社会大众往往接受的是媒体传播的外部世界以及现实世界。大部分社会大众受到了传媒文化的思想逻辑的引导,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世界评价也就沿用了传媒文化的视角,这就造成了当下文化实质上就是传媒文化。传媒文化中的社会大众开始积极利用媒体中的声音、图像和视频理解客观事物,在一定程度文化价值是被传媒文化底蕴构建起来的。大众普遍认可的文化价值都只能从传媒文化中获取。

二、传媒文化对于文化价值的影响

传媒文化对于文化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发展之下衍生出了传媒文化,而传媒文化也不断创造和改变着现代文化价值。传媒文化凭借其传播媒介积极传播着当今文化价值体系,对于文化价值的传承有着积极的影响。传媒文化促进了大众之间的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交流,将文化价值迅速扩散和传播出去,成为了人与文化之间的中介。

但是传媒文化对于文化价值一样有着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传媒文化降低了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重视程度,导致了文化价值的畸形状态。由于传媒文化本身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特点,文化价值愈发朝着一种实质性的经济价值靠拢。这势必会影响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正确判断,最终导致大众对于文化价值的选择趋于庸化。

三、传媒文化底蕴的地位及其对于文化价值流向的影响

传媒文化当今处于文化生活当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情况。传媒文化底蕴成为了社会中文化价值的风向标,大众的文化意识、文化情感以及文化世界都被烙上了传媒的印记。在传媒文化广泛交流和媒介信息日益提高的今天,文化价值逐渐朝着传媒并拢。在传媒文化底蕴所构建的虚拟环境中,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传媒文化,被各种传媒文化构建的理念和价值所缠绕。

随着传媒文化的出现,手机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整合了先进文化沟通的方式。在传播媒介构建的全新文化交流平台上,文化的声音、图片、价值都随着传播媒介被整合,根据个人而重新打造。传媒文化底蕴为传播媒介带来了驱动力,让大众在新兴媒介上随意、随时获取完全个人化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传媒文化与现代商业化观念、现代消费观念都不谋而合。在文化工业上输出的文化产品由于商业利润和传媒引建的价值,文化产品只能扩大再生产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文化产品自身的文化价值已从一种精神文化变为了工业文化,加速了社会商品化进程。传媒文化引领了消费文化的构建,大肆宣扬一种享受生活的价值观,将和物质享受作为生命价值的实现。传媒文化底蕴使得文化价值指向了大众的心理欲望,促使大众寻找各种满足欲望的方式,与以往文化价值所倡导的人文内涵和人性价值背道而驰。

传媒文化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彻底打破了,为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转变了文化价值形成的方式。传媒文化衍生的新兴媒体不单单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文化价值铸造的工具。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形态。这些由传媒文化底蕴所引发的文化价值形态构建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乐观者认为,媒介的走向是产生更加自然的形式,存活下来的媒介能达到人类某种自然生态环境,有学者称这种走向叫媒介演化“人性化趋势”。新媒体延伸了当今人们交流的能力以及范围,给人们提供了最好的东西,让人们可以长时间交流、远程交流,却又不会失去最自然的东西。也有学者提出,正是新媒体搭建的信息平台让人们走进了泛文化的传播时代,不同的文化以立体的符号呈现,为所有人都提供了分享不同层次文化的机会。新媒体指向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在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实现自由、和谐发展。从目前的发展走向来看,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新媒体加快了思维的浅表化,信息海量膨胀,这些都是传送和接受的,深度和意义在信息海洋中逐渐消失、融化。

四、结语

传媒文化底蕴的影响力和其对于文化价值流向的引导力正在日益剧增,当下必须严肃地审视传媒文化底蕴的定位。理性地利用传媒文化引导正确的文化价值。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传媒文化底蕴引起文化价值偏离原有的核心价值体系。传媒文化底蕴与文化价值的流向更应该是二者之间共同引导和相互融合的。

参考文献

[1] 王国平,袁也.推进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J].求索, 2013(05).

文化底蕴的理解范文第2篇

片断一:

师:同学们,这首诗咱们学完了,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这个老头为什么在那么冷的天还要到江中钓鱼?

生:我知道。因为那老头儿爱吃鱼。

生:是老头儿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

生:我想,那老头儿钓鱼是要去卖的。

师:有些道理,你明白了吗?

生:哦!

(该生似乎恍然大悟)

生:老师,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

师:是吗?有不同看法吗?

生: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

生: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会结冰的。

师:哦!是这样,你明白了吗?

看到这里,笔者感慨万千,没想到《江雪》这首被世人称为唐人“五绝之冠”的诗歌,竟被他“糟蹋”成这样,失去了美感,没有了诗意,更谈不上神韵,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凄清与孤寂都被搞得荡然无存。

所幸的是,我看到了《江雪》的教学片断二,也感到了希望。

片断二:

师:学了这首诗,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生:老师。那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还要去江边钓鱼?

生:我知道,因为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

师:(神情凝重,饱含深情)同学们,或许老翁家里真的很穷,钓鱼充饥。可他真在钓鱼吗?

生:不是。

师:其实他在干什么?钓什么呢?

生:老翁在欣赏冰天雪地那晶莹剔透的美景。

生:告诉人们他非常坚强。在冰天雪地寒风凛冽的环境下钓鱼。

生:告诉人们他非常孤独。我发现这四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四个字,是一首藏头诗。

生:老翁钓鱼很有情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种孤独的情、期盼的情、顽强不屈的情。

师:啊!多深刻的发现,多有见地的领悟。

生:我认为老翁在钓一个春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教师神情凝重、饱含深情的一问“可他真在钓鱼吗”,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解放了学生的思维,释放了学生的情感,感悟到诗人孤独至极的处境和寂寞至深的心境。同样的教学内容,为何教学效果如此不同?沉思良久,我认为这两位教师教学效果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文化底蕴的差距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底蕴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

文化底蕴,就是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识和精神的修养。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它需要博览群书,需要体验生活,更需要对书籍和生活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高水平的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清繁难复杂的内容;他们会娓娓道来,使学生疑团渐释,茅塞顿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该高屋建瓴、举重若轻、谈古论今、左右逢源、回味无穷和难以忘怀。

在教学“规律及规律的现象”这一知识点时,一位教师说:“我们可以通过现象来认识规律。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体现了一种自然规律。请举例,还有哪些现象体现了这样的规律?”一位同学回答:“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体现了一种自然规律。可见,原本枯燥、抽象的哲学课由文化底蕴丰厚的教师来上,也可以充满诗情画意。

已故著名教学大师陈省身经常告诉学生,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充满趣味。尤其是在他的课上,学生确实能感到数学的魅力。为什么呢?因为陈老师博学多才、通晓古今且风趣幽默。在他的讲解下,学生感到了数学背后的无限精彩和无穷奥妙,沉醉其间,乐而忘返。

总之,教师广泛阅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把课上好的基础,所以教师的书包中不能只有教参。学生是鲜活而充满个性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教师要善于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多元社会,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不断学习和总结新的方法。只读教参、缺少文化底蕴的教师难以在讲台上站稳脚跟。

当今的教学,为何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认真反思,便可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即教师文化底蕴大多不够深厚。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非常精辟地指出:“我们的讲述可能是流利的,但却是就事论事、浅薄、平面化的;我们的答疑解惑可能是耐心细致的,但缺少更深意义上的关怀和考量;我们的声音可能更多地来自喉咙,而不是发自内心;我们的目光亲切柔和,但是却缺少深邃和睿智。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缺少应有的知识底蕴和文化视野。”

追根溯源,造成教师文化底蕴缺失的主要原因至少有三个。一是缺乏静心读书的心态与习惯。相当一部分教师即使读书也带有较强的功利性。例如,为了提高学历而学习,为了培训过关而学习,为了写论文、评职称而学习,等等。其实,读书学习是一种文化积累,它拒绝浮躁,排斥急功近利。二是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学生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课本知识,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师的最主要依据,因此,很多教师就自然而然地埋头于仅限于书本知识的教学之中,放弃了自我水平的提升,在一种低效劳动中不断地“重复昨天的故事”。三是教师教育境界的影响。许多教师只把教书当做一个职业,一种谋生手段,缺乏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从内心深处难以产生阅读需求。

实质上,厚实的文化底蕴非一日之功,必定需要细水长流的积累。因此,即使再忙,教师也应每天挤出时间读点书,文史哲精读几本,其他方面的读物广泛浏览,掌握广泛而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而精深的专业知识,全面而准确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证明,优秀教师都是热爱读书和勤于学习之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泛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可见,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一个阅读缺失的教师,必然难以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无法给予学生心灵的启迪,其教育教学肯定缺乏精神上的底气;无论是在课程内容的深度挖掘、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还是在课堂设计、课堂氛围的营造上,定然陷入匮乏之中。这样的教师所能提供给学生的只能是一种隔靴搔痒的教育,而付出的大量劳动也只会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上。

综上所述,教师要增强读书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读书学习当做一种精神需求,一种生命享受,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终生追求。身为教师,一定要养成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沉心静气,用心读书,潜心治学,努力成为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让自己始终保持心灵的温润、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课本知识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底气地站在讲台上;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深入浅出,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张弛有度。

文化底蕴的理解范文第3篇

一、批文入境,把握诗歌物象之境

诗歌离不开诗中描绘的人或事物所呈现的画面,要表现作者的思想,必须借助于这些内容。所以我们阅读诗歌时,首先要寻找出诗歌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认识所描述的艺术形象;其次,这些诗歌的形象并不是生活中一系列事物的简单罗列或叠加,每一内容所表现的都是诗人内心所要表现的,都有着诗人要表达的特定内涵。因此在找出这些形象后要把它与作者本人的有关信息联系起来理解,找出作者内心的具有个人主观情感的形象;另外,每一位读者由于自身的经历、学识等,对不同的形象都会有着自我的体验,要准确把握诗歌形象就要求我们读者能够结合作者与诗的内容,对诗歌形象进行重新理解整合。

二、赏析形象,感受诗歌的情感之美

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歌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象”与“意”的关系,构筑出诗歌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歌形象之美。

1.抓住固定意象探寻情感线索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一些形象是反复出现的,它们有着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不少学者都曾经对此加以总结,例如:明月象征思乡怀人,鸳鸯象征爱情等。这些意象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在时代的变迁中,这些传统文化底蕴没有随时间消失,而是在诗歌中得以延续保存。

在古典诗歌中,同样的形象会因为作者渗透的主观情感的不同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韵味,例如王维和李清照都曾经在诗歌中描写过秋天傍晚时“雨”的意象,但情感意蕴却完全不同。

在古典诗歌中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有着相对固定的意义,但是同一个形象,在不同的场合却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我们也能从这些意象中发掘到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古典诗歌中很多意象都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不了解意象的文化意蕴就不可能真正读懂诗歌,因此,教师在讲授古典诗歌时就不能只停留在诗歌中意象描写的表层,要引导学生透过意象描写的表层去把握意象的文化意蕴,这也同时要求学生平时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看到这类意象时,展开想象和联想,由意象想到与它相关的传统文化底蕴,由传统文化底蕴想到诗人寄托其中的情感,品味诗歌的意象之美。

2.赏关键词,品形象的无穷韵味

一首诗往往由诗眼来透露诗旨的一些关键字词,诗中形象经由关键词串联后,能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就是如此。

3.悟言外意,获象外之象

意境深邃的诗篇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你慢慢咀嚼,细细赏玩,就能穿透诗人所描绘的物象去领略别样的情趣,如同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余音绕梁,经久不绝。

总之,意境的探寻是我们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诗歌的赏析、诗歌美感享受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一环节,才能让学生挖掘到诗歌的内在美,得到美的熏陶,陶冶美的情操。

4.整体把握,悟情感之致

在一首诗中常常有几个意象,诗人通过创造一组意象群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许多意象共同组成了诗歌的意境,但诗歌意境的整体基调并不是所有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远远大于这些意象之和。在这个意境整体中,各个意象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意境。

意象渗透着诗人在特定环境、特定时刻的思想与感情,它不是对事物的客观描摹。

三、把握整体基调,感悟审美意蕴

诗歌中诗人为我们创造了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广阔的艺术空间,上下几千年,纵横数千里,其时空的涵盖性造成了诗歌欣赏的审美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紧紧把握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理解其艺术形象,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这是我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主要思路方法。当然要领会其语言的各异风格,则需调动更为积极的文学思维,在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进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艺术探索实践。教和学一样,都是一个不断地接纳知识,整合信息,认识规律的过程。

文化底蕴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修养;综合素质;学习

音乐,是艺术中最敏感的门类,因为它同人的心灵和情感最近,能够表现出神气的力量和奇妙的魅力,能够影响人、陶冶人的情操。而歌唱作为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更能通过音乐来表达和影响人的精神面貌,这就要求歌唱者为达到歌唱的完善而须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提升各方面的素养,从而提升自身的歌唱修养。

一、何谓“修养”

①修养的涵义

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从字面上看,“修”为修炼之意,指整治、锻炼、学习、提高;“养”为培养之意,指培养、涵养和熏陶。概括地说,修养主要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某种能力和品质。

②修养的意义

一个人的修养与其自身品质、成长经历、修炼时间、领悟力有关。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而学习是加深修养的基础,是不断进步的阶梯,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如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还能修身养性,提升人的品位。

二、何谓“歌唱者修养”

作为一名歌唱者,既要提高自身的专业上的修养,也要加深文化底蕴的修养,就应不断通过学习相关的学科来达到修养的提升和认识的升华。

歌唱者修养应具备很多方面,包括政治思想修养、文化修养、专业修养、艺术修养等,并与其演绎作品的效果有着密切联系。著名蒙族歌手腾格尔曾说道:“修养是一种后天功夫,是可以学的。专业修养是花,重在“修”,精益求精;人格、文化修养是“水”,重在养,广益求广。二者都需要扎实的基础,需要定力,需要两眼向内,持之以恒。”

①专业修养

专业修养,顾名思义,就是针对歌唱者的专业性和技巧性的锻炼。专业修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科目:

a)歌唱理论知识的学习;

b)发声训练、发声方法、练声曲运用、声乐作品练唱;

c)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试唱练耳、和声、曲式等的学习;

d)学习键盘乐器,主要以钢琴为主;

e)学习舞台形象与演技,掌握表演的基本原理;

f)学习音乐史以及其他艺术的各种体裁。

②文化修养

对于一名歌唱者来说,除了有基本的音乐方面的训练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深厚全面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也是同等重要的。歌唱者可以通过多读古文诗词、文学作品和美学、哲学书籍,发掘音乐与文学、史学、哲学的共同之处,加深对歌词内容的理解领悟,想象歌词中的意境,不断提高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有了理解才有感受,才能把内心的感受赋予音乐表现之中。为什么同一首作品,有的人能演绎得声情并茂、催人泪下,而有的人却无法引起共鸣?这就是因为他没有全面了解歌词内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其真正的内涵。因此,歌唱者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加深文学修养,提高文化素质,来生动地表现歌曲,深入细致地挖掘作品的内涵和韵味,更好地揭示音乐作品的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更好地表情达意,进而自己激发内心的歌唱热情,艺术地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

良好的文化修养的依托,也是一个演唱者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越是追求文化修养的人,个人素质相对也就越高,则眼光也会更加长远,不会固步自封,那么他的追求和成就也就会更大。当一个演唱者凭借不俗的文化修养达到“美”的境界,那他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魅力,能够撞击人的心灵,使人为之动容。

三、歌唱者修养的学习

①学师的风范

我们常见的许多声乐大师中就有很多德艺双馨的典范。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生于西班牙,长于墨西哥,他不仅能唱意大利语、法语歌剧,而且可以用西班牙语、德语和英语演唱;他不仅可以唱抒情性男高音,而且可以演奥赛罗这样戏剧性男高音角色,演技全面,才华横溢。他的一生不断在追求着新的知识,迎接着新的挑战,无时无刻不在提升着自己的修养素质,在影响和陶醉着一代又一代的爱音乐的人。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他出身贫寒,家境低迷,却一直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在他身上充分验证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古训。在经历艰难而获得辉煌成就之后的他,并没有在学习的道路上止步。他对艺术有独到见解:“声乐表演是一种文化体验,是一个人文化感应及知识底蕴的外射,是审美能力、健康心灵、深厚情感及博大心胸的告白。”他除了修习音乐,还开始学习国画,他表示“艺术原本相通,学习书画既可以增强文化底蕴,融会贯通后还能帮我创作更多好的音乐。”正是这样谦虚好学的态度,造就了这样伟大的歌唱家,世人给他的拥戴和赞赏指示着他的音乐生涯就是不断地提升修养和艺术水准、审美能力的过程。

上述这些歌唱家们的个人艺术水平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们之所以能登上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除了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更重要的是他们摄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他们凭借自身浓厚的文化修养在对作品进行完美的诠释。

②加强自身的修养学习

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曾在他的传记中写到:“空闲时,我用来读书……音乐学院里得到的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读书的意义于他来说并不是为了成为一名渊博的学问家,而是想在书中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也正是由于他年轻时的这种攻读,为他后来成为世界一流的指挥大师奠定了基础。

在近几届的青歌赛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暴露出的文化素养欠缺的问题。选手们在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音乐素质上,要么是眼界狭窄,要么是知识不足。特别是有些原生态唱法的歌手竟不认识中国的国旗。难道原生态唱法的选手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做“文盲”吗?即使是一些基础性的常识题,很多选手也会被难住。有人以为“焚书坑儒”是铁木真的“暴行”,甚至有人答到“伦敦”是“法国”的首都等等。因而有评论家说:“文化底蕴的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制约歌唱艺术高深发展的严峻问题。”一个没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歌手,唱出的歌曲也只是淡然无味,更别说拥有更高的声乐艺术的造诣。

所以,歌唱者的修养的学习,应在注重专业上和技巧上的提升和突破的同时,更注重文化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学习。聪明的歌唱者应学会在对音乐形象的感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对音乐韵律的表达和对优秀音乐作品的积累中增强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美感,领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丰富自身文化底蕴,要多读、多听、多看,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只有广泛通晓各种艺术流派,才可能采各家之精华,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操,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美)塞激厄斯•卡吉著.论学习歌唱.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编,声乐译丛.1980.8

[2]王次昭.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孙焕英.歌唱不是唱歌.《人民日报》.2000年08月05日第五版.

文化底蕴的理解范文第5篇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常常会因为无法理解词意而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师教学效率偏低。至此,为摆脱这种低效的教学状况,就要建立高效的教学体系。而以往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多为宏观层面的研究,对某一细节上的讨论就相对偏少。其次,高中文言文作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要建立高效性的教学就必须相应地提出高效性的评价体系。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高效性含义

新课程标准推出后,旨在强调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建立民族自豪感及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思维”。首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或者实现的程度。其中就包括文言文素养、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价值认同感等。其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某一教学活动时期,教师教学的各要素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程度。例如:教师的教学内容设置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过程是否吸引学生以及学生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动机是否强烈。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否分层次的以人为本的展开教育等等。再者,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的学习反馈效果。例如:学生在一段时间学习后,成绩得到快速提高。文言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被激发学习兴趣,对文言文学习热爱无比,更加关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后,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性是指在教学互动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呈现质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热情是否高涨,学生的学习情绪又是否热情等等。

二、对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性评价标准的探索

首先,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整体要符合新课程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用历史的眼光去欣赏现代的文学作品,传递文化底蕴及民族自豪感。其次,要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即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三个维度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再者,教学过程的体现,为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就需要提高教学过程的高效性。最后,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一切围绕学生出发的教学体系。倡导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活动。因此,要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就是要以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价值观及民族自豪感等等,同时也要兼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效率等同步发展。

三、建立高效的教学策略分析

1.构建趣味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由于本身比较枯燥,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安排时就要设法突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活动展开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设置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某一个角色。在学生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就会主动的记忆台词,而台词就是课文中的话。这就间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并在游戏中背诵了课文。例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可让学生分别饰演文中人物角色,从动作形态到语言,都让学生依照原文的理解进行扮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课本,也让学生对文中人物有更深入切实的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2.多阅读、多背诵,增强主体感知

文言文是中华文明的文化载体,也承载了古人的思想底蕴。学生通过多阅读、多背诵就可以增强其主体感知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多读、多背就可以很好地锻炼语感,积累素材。当然教学中也不是简单的背诵,教师要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多朗诵,或者背诵,通过声韵顿挫感受古人的文化底蕴,通过诗意描写感受“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的魅力,以此体会当时苏轼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的博大情怀,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态度。

3.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赏析内容

语文教材中虽然已经包含众多的文言文优秀作品,但是学习毕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文言作品。对于一些比较知名的片段或者名言锦句加以记忆、背诵。从而积累语文素材。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读一些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对古人文化的感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水平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