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引导机制的意义
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观点、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具有直接性、多元性、突发性、隐匿性、扩散性等特点。企业、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消费者等服务对象在互联网中发表各类言论,提出许多问题,迫切需要与工商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反馈,但由于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未建立一套有效的互联网信息筛选分析机制,工商部门不能及时获取相关诉求,导致信息不共享、信息单边传递、信息不能及时反馈、无法建立信息交流等情况。建立一套有效的互联网信息筛选分析机制,并建立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及早收集网络舆情、及早研究网络舆情形成和发展规律、及早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走向、规模进行判断,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掌握工作主动权,促进工商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引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快速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机制。目前,工商部门建立的舆情收集手段大多只停留在人工收集筛选阶段,没有与网络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相匹配的技术手段。在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难以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及时有效地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网络舆情信息,往往造成舆情危机事件引导处置工作的被动。由于网上信息量十分巨大,我们必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网络舆情予以分析与研判,从而得出精准的研判结论。
(二)缺乏快速有效的网络舆情研判分析机制。网络舆情的研判分析机制是对网络媒体上舆情的定性与定量给出的一种价值和趋向判断的过程。网络舆情的研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性和持续性跟踪与搜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库;二是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某一特定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判工作,任务完成则舆情活动便随之结束。这就需要建立快速有效的研判分析机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科学采集、上报、归并、整理、汇总、分析和研判。
(三)缺乏预防和引导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由于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再加之管理主体缺位等原因,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传播、处置、引导的全过程管理机制极不完善。而网络舆情则能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短时间内得到数以万计网民的共鸣,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集群效应。这就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预防、引导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四)缺乏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引导专业人员。有些部门对网络舆情不够重视,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不注重专业人员的培训,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特别是对各种网络舆情危机不能进行科学预测、研判和引导。
(五)缺乏网络舆情预案演练。从现有情况看,一些地方对工商网络舆情工作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没有编制网络舆情预案,更没有进行网络舆情预案演练,舆情发生时,往往措手不及。
三、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引导机制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作为一块正在加速膨胀的思想阵地和“信息自由超市”,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工商机关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不断增强引导网络舆论的本领,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领导体系。一是精心构建网络舆情监督组织机构。根据网络舆情监督工作的需要,成立网络舆情领导组、网络舆情监测组、网络舆情调查组、网络舆情反馈组,开展涉及工商网络舆情的监测、评估、预警和应对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务和党务公开。凡是与工商职权相关而又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都应当公开。三是抓好工商门户网站建设。把工商门户网站建设成为征求意见、网上受理、在线交流、咨询问答、网上展览等多功能有序整合的统一平台,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的矛盾,理性合法表达诉求。四是抓好12315申诉举报处理反馈工作。把12315平台建成一个与广大消费者和人民群众信息互动的平台、畅通民意的平台、接受社会监督和听取群众意见的平台以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平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处理消费纠纷的能力,树立工商部门良好形象。
(二)分层管理,建立舆情收集监测引导机制。一是实行分层管理原则,按行政区划和管辖区域划分网络舆情收集、处置、引导级别,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纳入绩效考评,实行责任追究。二是落实网络舆情收集人员。负责每天对网络舆情开展日常监测和重点网站、重点论坛的网络巡查,对网络舆情进行汇总、登记和总结。三是建立网络舆情评论员机制。经常对网络舆情评论员进行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培训和训练,特别要加强如何对各种网络舆情危机进行科学预测、研判和引导的培训和训练。四是坚持对涉及工商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舆论热点、媒体关注焦点、舆情级别和程度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五是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对工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工作偏差。对服务对象的抱怨、过激行为要及时处理化解。六是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收集一体化平台。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网络舆情自动收集系统,对重点网络进行适时监测,对海量信息进行自动筛选、过滤,缩短网络舆情收集时间,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三)科学分类,建立快速有效的网络舆情研判分析机制。一是网络舆情预测性分析研判。根据一定时期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召开网络舆情研判例会。查找网络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对网络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二是网络舆情提示性分析研判。采取日通报、周研判、月分析和重大事件专题研判等形式,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层级研判。三是网络舆情动态性分析研判。对一些影响面大、可能导致事件升级危机的舆情信息,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信息的第一时间获知掌控,及时准确地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性发展。四是网络舆情反思性分析研判。组织召开网络舆情评析会,总结交流网络舆情研判决策的得失成败。五是定期进行网络舆情预案演练。既要有危机发生后应对遏制危机、消除危机、重建或恢复正常状态的多套行动方案,又要通过实战演练或计算机模拟演练,以提高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和职能部门的应变能力。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应对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会议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而大学生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主要参与者,其学习途径较传统学习方式更为多样,尤其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而言,群体影响更为深刻。笔者通过分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的特殊性,梳理分析自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以为我们找出应对策略提供思考的方向,给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启发。
1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的特殊性
1.1专业突出,文化素养较低艺术类学生大多从小学习各项艺术专业,同时绝大部分课余时间均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虽有艺术特长但普遍不重视文化素质培养,知识面相对狭窄;另有部分学生因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为跨过高考的“独木桥”半路转学艺术。由于文化课素养的不足,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此类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尤其对于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等方面的课程,更加不感兴趣。
1.2个性突出,集体观念缺乏一方面,艺术专业的特性要求艺术类大学生张扬个性,他们不愿受制度观念的束缚,多追求特立独行,有较大的随意性,集体观念较差。另一方面,由于艺术类大学生有别于其他学生的高考选拔模式,艺术类学生多数表现为做事圆滑、爱耍小聪明、重视感情,这导致学生仅关注感兴趣的事物,对思想政治教育一类课程则漠不关心。
1.3思想活跃,理想信念淡薄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普遍活跃,具有较为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艺术类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或商业演出,有较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感受过社会竞争的激烈以及金钱的诱惑,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导致生活现实化、看问题主观化、理想信念淡化。
1.4追求新颖,易受新事物影响在当前的自媒体环境下,各类智能手机、网络游戏、交友软件、软件客户端等“抢夺”了绝大部分学生,网络中纷繁复杂的垃圾信息和消极舆论,给一味追求新颖的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2自媒体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自媒体给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2.1.1学习途径的开放性,提高了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面对面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在传统思想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知识或信息的获取选择性相对较低。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突出,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更是不感兴趣,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不仅严重打击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而自媒体作为一种零准入门槛的媒体,为艺术类学生提供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更宽松、更自由的学习交流环境,能让学生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有选择的、有效的学习,在遇到不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形式时,可以通过论坛交流、辩论等多种方式展开积极主动的思想交流,在交流中转变自我意识,从而形成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网络上的互相激励、查漏补缺,有利于学生弥补自身不足,提高综合素质。
2.1.2沟通渠道的多元化,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艺术类大学生较其他学生个性张扬,乐于表达自我,喜欢通过自媒体关于自身的大事小情和与外界联系,因此,通过自媒体互动,让老师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并进行及时的鼓励、支持、引导和帮助。同时,借助手机短信、博客、论坛等自媒体虚拟互动,能够减少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更容易敞开心扉说实话,自由发表意见、观点,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者了解当前学生的真实想法,因材施教地制定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成效。
2.1.3虚拟与现实互补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艺术类大学生追求新颖,排斥刻板化教条化的教学模式,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开展形式多样、图文并茂、音视一体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内容支撑,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自媒体互动虚拟化的特征让学生更平等更自由地畅谈自己的观点,实现教学的实时解答互动和反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自媒体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结合为一体,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自媒体给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2.2.1信息交流的开放性,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的面对面教学,有利于政府、高校等主体控制着信息传播的主导权,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艺术类大学生较其他学生更易受新事物的影响,而自媒体中纷繁复杂的信息和舆论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信息垄断,各种垃圾信息和消极舆论容易使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艺术类学生逐渐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质疑甚至心理对抗,理想信念逐步淡化。同时,网络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和自由,严重威胁政府、高校等主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学生可以实时通过微信或微博等自媒体表达心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满,极大地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2.2.2传播主体的多元化,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类大学生对新事物的认同感和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媒体信息的丰富和多样性能迅速抢占艺术类大学生的注意力,而相对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等原因,与学生在信息的接受和中处于不对等的劣势地位,无法做到及时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学生可以利用自媒体自己“动手”,方便快捷地寻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类知识,绕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媒介的作用,极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主体与教育主导者的权威性。
2.2.3信息传播高速性,加大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难度经过政府、高校自觉过滤删除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和不当言论,在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艺术类学生对新舆论、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高于其他学生,更容易受新事物的影响。各种非主流的声音、政治的或社会的谣言,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随着自媒体在网上网下进行流传,流传速度之快之广,无法进行控制,给艺术类大学生群体造成十分消极的影响,加大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难度。
3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自媒体大发展的对策
3.1紧抓艺术类大学生特点,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较其他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更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清自媒体获取信息的平等性,树立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双主体”的互动理念。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在教育中,善于利用自媒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改变传统教育中“单主体”灌输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自由地表达自我并在遇到分歧时进行沟通、对话,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2抢占自媒体教育阵地,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媒体平台随着自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传统媒体、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纷纷开设各种自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抢夺”大学生,而高校作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更不应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上失语。转变教育思路,转移教育阵地,通过建立高校官方自媒体平台,多形式、多角度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网络正面教育,逐步缓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因媒介变革而导致话语权丧失的局面,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3健全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自媒体素养教育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尚未完成,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自媒体环境汹涌澎湃的信息浪潮的冲击下,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和评估的能力不足,在网络世界中进行自媒体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共享的理念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必修课或选修课,逐步地、分层次地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到教育体系当中,同时为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辅导员)开展媒介素养理论的培训课程。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媒介素养的“同步”提升,形成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文化阵地。
3.4加大网络舆情监控机制,降低自媒体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蚀高校网络舆情能直接或间接反映艺术类学生可能关注或正在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些舆情进行监控,能有效引导学生舆论方向,防止混乱状况的发生。高校网络舆情主要产生于或流传在各种自媒体平台(如校园网络、论坛、微博和微信等),因此高校应完善网络舆情监控制度,同时通过加大投入和培训力度,提高校园网络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监管队伍,对校园网络进行必要的监控,及时避免网络突发事件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安乾.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6(4):46-61.
[2]于晓威.浅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艺术教育,2016(1):285.
[3]赵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3(5):2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