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与宏观调控

金融与宏观调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与宏观调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与宏观调控

金融与宏观调控范文第1篇

票据业务空转放大货币信贷之机理

票据业务空转是指存入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将银票贴现;再将贴现资金作为保证金,再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再将银票贴现,如此不断循环下去。这种缺乏真实贸易背景的循环空转,不仅使票据承兑、贴现业务脱离实体经济而呈现出超常增长势头,而且也使得货币信贷呈几何级数般虚增放大。

它的基本运作方式是:首先,假设一家本身并无资金的企业先在某家银行贷款1000万元,然后马上转为存款,并以此作为保证金。如果保证金是50%,则可以开出一张2000万元的承兑汇票。然后企业将此承兑汇票拿到他行贴现,即可得到2000多万元的资金(暂不考虑贴现扣除)。而后又以该笔资金作为保证金开出4000万元的承兑汇票,再次贴现后又作为保证金并开出8000万元的承兑汇票,如此循环往复。

贷款创造存款,存款支撑贷款,在票据承兑贴现泡沫越吹越大的同时,货币信贷也越吹越大。换句话说,超常增长的货币信贷,就在这种票据业务的空转中虚增出来。而且,票据承兑贴现的空转存在乘数放大效应,即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撑着1亿元,甚至2亿元、3亿元的信贷规模,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在这个倒“金字塔”中,表面上单个银行似乎都没有风险,票据承兑行有保证金作抵押,票据贴现行有票据到期后承兑银行的无条件付款,甚至票据贴现行还可以将贴现票据打包卖给信托投资公司以收回资金或转移风险。然而,一旦链条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则这个倒“金字塔”立马就会崩塌,空转链条中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能陷入风险,甚至危及整个金融体系。

商业银行热衷票据空转对倒

从银行角度来看,银行并不想做太多的票据融资,其侧重点还是真实性的信贷投放。大银行有着较好的渠道和政府资源,在资金投放上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地方上的中小银行,一方面在大项目贷款上没有多少优势,另一方面又不愿给风险高的中小企业贷款,因此只能在银行内部或企业间更多地从事票据融资业务。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2009年前三个月股份制银行的票据融资量占到银行整体票据融资规模的60%以上。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票据融资必须有真实贸易背景,贴现利率不能低于再贴现率。但各商业银行在执行过程中,不仅进行“不真实”的票据业务,而且将贴现利率降到再贴现率以下,不惜牺牲部分贴现利润去做大票据业务,纵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可赚取贴现利息和套利差,是短期内最现实的利润增长点。2008年12月23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再贴现利率由2.97%下调到1.8%,加之流动性宽裕,以及票据贴现余额不纳入商业银行存贷比考核。这使票据市场十分活跃,而国债回购、银行间拆借、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几个市场之间也有0.3~0.5个百分点的利差。商业银行如果采取灵活的拆借方式,充分利用几个市场的利差就可轻松获取一定的利润。目前票据业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

第二,可收取保证金,虚增存款,是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在办理承兑时要事先存入保证金,不管保证金源自企业资金、银行贷款,还是贴现资金,出票银行均可因此增加存款。部分基层银行甚至仅从完成存款任务的角度出发,主动找关系企业贷款,让企业用这一贷款做承兑保证金,再给予签发两倍以上额度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再持银行承兑汇票到另外的金融机构办理贴现或质押贷款,最后把这些贴现资金或贷款再转入存款。这样不仅能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而且还可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更多的业务,换取更多的存贷。

第三,可扩大贷款规模,压缩不良资产,是掩盖资产结构风险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有效药方。在商业银行资产中,票据贴现业务被视为信贷业务,计算在银行的信贷规模内。因此,各家银行便把通过加快贴现业务,以此“做大分母”作为实现“抓降”目标和提高资产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票据市场上较为混乱:或者配合勾结、相互开票、相互承兑、自票他贴、他票我贴,或者尖锋对决、恶性竞争、竞相压价、相互倾轧,甚至出现见票即贴、不惜血本等现象,皆源于此。

为此,为推动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六大事项

坚持以真实交易关系为基础去发展票据市场

是否需要坚持以真实交易关系为基础发展票据市场,事实上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票据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二是票据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关系问题。

传统的真实票据理论认为,以真实交易关系为基础发展票据市场,有助于提高贷款供应与实体经济需求的切合程度,并进而有效防止通货膨胀。同样,对具有真实交易关系的票据进行再贴现,也可以促进央行的货币供应更加贴近适度货币需求。尽管随后的理论发展和货币供求机制的演变,从不同角度对真实票据理论予以了否定,但是经济发展的实践又为坚持真实交易关系基础提供了新的证明。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坚持真实交易背景仍然十分必要:

坚持真实交易背景有利于优化社会的信用总量和信用结构。尽管随着货币供求机制的演变,坚持真实交易关系对货币供应与真实货币需求切合程度的影响已经较小,但是,如果将宏观调控的视野放宽到整个社会的信用总量和信用结构,坚持真实交易基础则能够促进信用总量的适度性和结构优化。特别是在当前票据市场发展从单纯的外延扩张转变为外延与内涵双重扩张,坚持真实交易基础对控制信用膨胀、化解信贷风险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真实交易背景有利于把握信贷资金的流量流向。金融市场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如果缺失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前瞻性调控,局部市场的发展往往具有脱离实体经济基础而走向“泡沫化”的内在倾向。在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流动渠道尚严格分离的情况下,我国票据市场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具有天然的地下联姻倾向,其往往充当着规避管制、沟通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灰色通道。因此,现阶段坚持票据市场的真实交易背景,可以相当程度上把握贴现资金的流向,从总量上限制银行信贷资金被投入到非生产领域和高风险行业而给银行资金带来较大风险。

坚持真实交易背景有利于优化信贷资金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承兑汇票因其固有的结算和融资功能,商业银行通过它可以调整信贷资金配置,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遏制不良贷款的发生。由于它把信贷资金的发放和收回与商品的销售、货款回笼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强化了信贷的制约作用。同时贴现优先支持效益好、销路好、还款信用好的企业,因而一般来说信贷资产质量都较高。加之贴现期限短,周转快,明显减少了信贷资金的占用,提高了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事实上,无论商业汇票,还是商业本票,它们都是基于合法商品交易而产生的自偿类票据。这种自偿类交易性票据首先是作为一种支付手段和结算工具来使用。它们之所以能签发转让,是因为有真实的贸易往来为基础。比如银行之所以对商业汇票承兑是因为有实际货物存在,因而被认为是可靠的。承兑汇票流通转让时,贴现主要是为那些资金出现暂时短缺的企业因资金周转需要而提供非常短期的融资。转贴现、再贴现则主要服务于银行同业间调剂头寸。因此,如果让本属于交易性票据的承兑汇票去承担融资性票据的功能,可能的结果只会是银行信用被无节制放大,票据规模扩张成为账面游戏,引致市场秩序混乱,资金使用效率受损。

在规范发展交易性票据基础上,适时开发新的票据品种

有人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外票据市场早已出现了没有商品交易为基础的融资性票据,并且其所占比重甚至已达到70%~80%。这个事实没错,但有几点必须指出:

第一,没有商品交易为基础的融资性票据的出现,并非意味着交易性票据的签发、转让和流通不以真实贸易往来作基础。出现融资性票据,只说明票据市场创新了票据类别,这些新的票据类别已不属于原来意义的商业汇票、商业本票等交易性票据类别。如果因为国外有了没有商品交易为基础的融资性票据,而放弃对交易性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要求,那么,这种既非交易性也非融资性票据盛行,不仅有损现存交易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妨碍融资性票据市场的开拓创新。

第二,从票据市场的发展进程看,先有交易性票据,再有融资性票据是票据市场发展的基本轨迹。在信用秩序、票据评级、配套的法律环境和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在签发、承兑、贴现商业汇票尚不能依法合规的情况下,很难想象票据市场发展能够逾越所处的初级形态而跃升到高级形态。

高级形态的票据市场是为企业直接提供短期资金融通的专门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市场的基础、市场的工具、市场的环境、市场运作机制和市场参与者都应达到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市场工具既包括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性票据,也包括单纯以融通短期资金为目的的融资性票据。因此,我们应该尊重票据市场发展的规律,坚持在规范发展承兑汇票等传统票据市场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适时推出新的市场品种,包括允许批量发行商业票据、证券化票据和企业短期债券等,尽快实现我国票据市场的融资功能从自偿类票据向资产支持类和融资类票据转换。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动商业信用票据化和增加全社会直接融资的比重,而且有助于化解目前企业主要利用银行信用融资、票据业务发展完全依赖银行信用、商业银行成为票据风险的最终承担者的状况。

加强票据市场与传统信贷市场的迭代趋势

市场的更迭事实上取决于主导市场供求要素的演变。票据市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传统的流动资金信贷市场,又以何种速度向新兴市场演变,完全取决于票据市场的各种优势能否持续。概括地讲,主导我国票据市场启动和发展的竞争要素大致有三个:一是定价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以及竞争达成的均衡水平;二是担保要求的灵活度以及随之降低的费用水平;三是业务功能的集合程度以及跨区、跨行的流动性能。

有调查表明,价格要素对当前票据市场的更迭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票据价格的市场优势以及激烈竞争导致的微利,分别主导了票据市场对传统流动资金信贷市场的替代和向新兴市场的演进。

在一定时间内,推进票据市场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能否及时将票据市场的优势定位从对利率管制的规避转向市场功能的深化,从而有效防止影响市场发展的三种短视倾向:一是单纯从贴现利率的灵活优势出发替代传统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导致业务风险上升而收益下降;二是利用票据业务的无因性等特征,将票据市场业务演变为掩盖传统信贷错误的手段;三是将票据业务演变成规避传统信贷业务合规性要求的手段。

目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已经放开。利率制订权限的放开导致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差异化,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对票据融资产生替代性威胁,而这又导致目前交易品种尚不丰富的票据交易在利率上的激烈竞争。信贷资产票据化、证券化现象目前已普遍存在,价格差异则是最主要的驱动力。从企业角度看,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成本核算的精细化,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资金营运,注重资金成本。贷款价格与票据贴现价格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企业重新选择融资方式,导致票据融资很可能逐步取代短期资金贷款。

对商业银行而言,用低收益的票据资产取代高收益的信贷资产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两者的相互替代取决于资金的供求状况和市场的竞争态势。实际上,金融产品属于无差异产品,低价产品替代高价产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票据市场与信贷市场的相互替代程度反映了金融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票据市场将继续快速膨胀,并逐步替代一部分短期信贷市场。长远来看,票据融资的发展,将促使银行信贷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加速形成市场直接融资的新格局。

促进市场竞争适度边界的形成

竞争包含两个层次,即合规竞争和适度竞争,两者分别构成市场的政策边界和效率边界。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实践证明,当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合规竞争通常能够在监管机构的作用下达成,而适度竞争则依然不能自然形成,从而导致合规竞争与适度竞争“一强一弱”的格局。

但是,由于适度竞争与市场效率的必然联系,适度竞争又往往构成决定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促进我国票据市场适度竞争的形成,一是要在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约束和经营机制的前提下,解决银企交易博弈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提高市场价格形成的透明度,缓解企业利用银行间的信息阻滞非理性压低贴现利率的状况;二是要充分发挥同业自律体系的作用,促进银行间合作博弈的发展,为银行之间的价格竞争、贷款条件竞争提供协调机制,推进银行行为从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转换。

严格控制票据市场面临的系统风险

在票据市场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在控制个体风险的基础上提高整个行业的系统风险管理能力,是促进票据市场进一步稳健发展的关键。

首先,需要辩证地看待个体风险与系统风险的关系。在票据市场发展的新时期,系统风险不再单纯地表现为由个体机构的不理产生,也可能在个体机构行为理性的情况下由信息不对称产生。前者如片面地将票据业务当作掩盖传统信贷不良资产的手段,或者把票据业务当作规避传统信贷管理的途径;后者如片面地将票据业务的风险控制建立在承兑行身上或者保证金身上,以银行信用替代对企业信用本身的审查,导致在系统管理的层面上银行信用缺乏企业信用的支持。因此,新时期票据市场的系统风险的潜在危害会更大。

其次,区别监管部门、内部自控和行业自律三个层次提高市场的系统风险管理能力。针对新时期票据市场发展的特征,加强银行内控的重点是要坚持以安全为基础提高效率,将提高效率的重点放到推进信审机制和机构设置改革上,以制度的进步带动效率和安全并进,防止以放松安全控制提高服务效率的短视现象,特别是防止各种“逆程序”操作倒逼信贷审批,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金融监管的重点是要提高风险监管的比重,同时要及时修改合规性监管要求,使合规性监管要求成为较长时期内有效控制系统风险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要对真实交易关系的核查方式、风险负担管理等予以及时改进。行业自律的重点则是建立共同的风险防范机制和风险处置的事后协调机制。

重视窗口指导等事前预警机制

新时期票据市场发展的特征显示,一方面,新兴票据市场的银行行为受“理性的无知”主导,无法自行形成公共产品性质的市场稳健、竞争适度和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在新兴票据市场中,竞争博弈、监管博弈存在严重对抗的现象:竞争博弈缺乏合作契约的有效协调,并演变成不计成本的争夺市场份额;监管博弈重事后查处,轻事前指导,并使商业银行丧失事前自行内控调整的低成本策略走向“恶意违规”的非理性对抗。因此,有必要在以事后监管为主的管理体系中,加入窗口指导等事前预警机制,为银行合规经营创造事前调节机制,将银行支付函数中金融监管和合规性因素从总体收益的反向变动关系转为正向变动关系,降低监管博弈的对抗程度,推进管理系统从对抗性博弈为主的外部监管向外部监管、内部自律相互补充的合作性博弈为主的管理系统转换,从而降低外部监管所引发的事后集中处置造成的监管成本。

金融与宏观调控范文第2篇

纵观现行宏观调控体制,无论在宏观调控的决策方面,还是在宏观调控的执行方面;无论在宏观调控的监督方面,还是在宏观调控的责任追究方面;无论在宏观调控的制度建设,还是在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我们都不难看出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体制的建立健全;制度、法律法规的建立与规范;任重而道远。

我们的宏观调控在体制保障上是很值得思考的。(1)宏观调控的决策机构。一是货币政策委员会。人员组成与结构如何确定(进入决策机构的人职业道德比知识水平更重要),是不是合理?职权与职能范围怎么样确定,用什么方式来确定?权威在那里,又如何来体现权威?二是财政政策委员会。机构建立健全了吗?人员与结构如何确定?职权与职能范围怎么样确定,用什么方式确定?权威如何树立?(2)宏观调控的执行机构。首先是货币政策的执行是哪些部门?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其次是财政政策的执行是哪些部门?他们的职责各是什?(3)宏观调控的监督机构。谁来监督货币政策的执行?谁来监督财政政策的执行?(4)宏观调控的责任追究机制。宏观调控的决策出问题就应该追究决策机构的责任;宏观调控的执行出了问题就应该追究执行部门的责任;宏观调控的监督出了问题就应该追究监督部门的责任;这是不能或缺的吧?(5)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宏观调控作为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应该尽快的立法,把宏观调控各方面的内容,以《国家宏观调控法》规范起来。只有这样,宏观调控在体制上才有保障。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使用上的思考

当前,我们所看到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发行央票、提高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等,而货

币政策的调控手段还有很多没有使用。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我们主要看到的是发行国债。可见,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使用上还比较单一,系统性、综合性还远远不够。整体考虑宏观调控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方案,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我们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使用上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首先,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应该肯定,现行的宏观调控十分重视以经济手段为主,尽可能地少使用行政手段,这是宏观调控的一大进步,应该继续坚持。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行政手段不但不可或缺,还应该重视使用。不但短期内完全取消行政手段不可取,长期来说也不可能完全取消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取消行政手段。其次,货币手段与财政手段。货币手段为主,财政手段为辅,这是宏观调控的一般原则,也是一些经济成功的国家的经验。我国正是在经济转型阶段,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但是,我国市场经济仍然还不发达,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还是很多,财政投资的比重仍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还应该重视财政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而现实是我们对财政手段应用的重视是不够的,还只是过多地停留在发行国债上。再次,多种手段的综合性考虑不足。一是货币手段之间的综合性考虑不足。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存货款利率使用较多,而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外汇政策等使用较少,以及各方面的综合性考虑不足。二是财政手段的综合性考虑不足。除了发行国债之外的各方面考虑较少,如降低赤字幅度、缩减投资规模幅度以及调整投资结构等,各方面之间的综合性考虑也是不足的。三是货币手段与财政手段之间的综合性考虑不足。

三、宏观调控力度上的思考

从这一轮宏观调控以来,已七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数次发行央票,也开始进入提高存贷款利率的周期。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宏观调控的效果是比较慢的,而且也没有达到现阶段预期的目的,信贷规模控制、投资增长控制、居民消费物价的控制、房地产价格控制、外汇平衡以及流动性过多的控制等都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预期目的。这些除上述宏观调控体制保障缺陷和宏观调控手段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之外,还有宏观调控力度不足的原因。

我们在宏观调控力度上是值得思考的。这里面主要是力度不足。一方面是货币手段使用不足。(1)已经使用的手段力度不足,如数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流动性过多问题没有明显的改变。(2)统筹考虑综合性使用的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是财政手段使用不足。一是已经使用的手段力度不足,如国债发行规模与利率提高都不足;二是统筹考虑综合性使用力度不足。在财政投入所占比重还很大的情况下,财政手段的使用是远远与其规模不相适应。

四、十点建议

1、存款准备金的提高幅度应该大一些

随着七次准备金率的提高,流通性过剩的调控效果还是不明显,那就应该考虑提高的幅度问题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每次提高的幅度应该在0.5%为宜。而且调整的频率也要根据情况撑握好,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根据我国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的实际情况,市场化程度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的现实,我们不应也常常采用一个月调整一次的频率。所以笔者认为:观察期至少不应低于两个月。

2、央票发行在流动性过剩阶段应该以长期的为主

根据我国当前流通性过剩如前所述的那样:受多种因素制约;情况比较复杂;调整难度大而且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现实。发行央票应该以长期的为主,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3、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提高的幅度应该加大

应该说连续三次存贷款利率的提高,对抑制贷款需求的作用初见成效。但是实事求是的说,效果仍然不理想。这主要还是利率调高的幅度还不够。应该考虑提高利率调整的幅度。根据历次调整的经验来看,调整幅度应该在0.5%左右为宜。同时也应考虑调整的频率,观察期原则上应该比存款准备金的观察期要长些。这是因为市场对利率调整的反应要比对准备金调整的反应要慢一些。

4、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及同业拆借利率也应相应提高

再贴现率、再贷款利率及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中常用的具体手段。因此,在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它们的贴现率和利率也应该相应提高。

5、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应该严格控制

当前,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比例有过大趋势,这是当前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了。应该按照加快落实“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来严格监控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比例。这一点在过去一段时间的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监控是不够的。今后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监控。这是防范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6、金融机构债券的发行规模应该适度控制(含政策性银行)

金融债券的发行,是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加强监管。在适度控制发行规模的同时,应该加强监控资金的合规使用。对商业性金融机构,重点监控其合规使用;对政策性银行应加强控制规模和监控使用。

7、加快国内银行向现代银行改革开放的步伐

目前我国的国内银行离现代银行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资产业务的综合性严重不足。绝大部分的国内银行除贷款和国债、金融债券、极少量的票据贴现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大的资产业务了,不但流动性过剩没有出路(只能靠央行解决),对企业的综合也非常欠缺,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这也是我国金融改革滞后而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大缺陷。作为现代银行不仅要有贷款、债券投资和票据贴现等资产业务,还必须具备投资、信托、金融咨询及信息服务等等综合功能。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和金融运行的总体良好态势,为国内银行向现代银行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应该十分珍惜和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时机,加快向现代银行改革开放的步伐,为国内银行向国际银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应加快实质性操作的步伐,确保国家外汇的安全和增值。

8、适度加大国债发行额度同时提高国债利率及投放结构

适度加大国债发行额度,同时根据存贷款利率的变动情况和变动预期,合理提高利率,使之始终保持比金融机构同期存款利率甚少高出两个百分点以上,成为对金融机构解决流动性过剩和各种基金、企业、居民投资理财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长期投资品种。同时在国债资金的使用上,应该注重调整投放结构,大幅度地提高投放用于扩大内延再生产的比例,降低用于外延再生产的比例。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9、适度控制财政投资性预算支出规模同时调整投资结构

一方面适度加大国债发行额度;另一方面适度控制财政投资性预算支出规模。这有利于合理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的结构,逐步减少投资性预算支出,将无偿投资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同时,对保留的投资性支出进行结构调整。扩大对内延再生产的投资比例,降低外延再生产的投资比例。财政投资性预算支出规模控制额应大于国债发行的增长额。

金融与宏观调控范文第3篇

要顺利实现新一轮宏观调控目标,除财政货币政策之外,还需将监管政策纳入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工具箱”,以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

监管纳入宏观调控是全球趋势

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实施宏观调控,起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危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兴起后,财政政策被赋予宏观调控重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发展成为宏观调控的经典组合。

进入21世纪后,为解决自身“有效需求”不足,西方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全球化,与之配套的是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高额“赤字”财政、高对外负债、低利率下货币泛滥,成为许多西方国家的常态。

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宏观调控政策走向极致,其结果最终引发“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演变逻辑极为简单:低利率资产泡沫次贷危机政策救助财政信用危机。

从危机后救助表现来看,传统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效有限,美国及欧洲的经济复苏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财政信用危机更是此起彼伏。究其原因:一是监管政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性”的,对宏观经济调控不起作用,一直未受到应有重视。二是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以一国经济为理论起点的传统调控手段对当前开放经济体的调控已“力不从心”,美国的QE2、欧洲债务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此,在包括G20峰会、IMF和巴塞尔委员会等一系列国际危机应对会议中,更多议题开始关注如何对全球金融体系加强监管、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政策、实现更为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等内容,而非传统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问题,监管政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将监管政策提升至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同样重要的高度,形成新的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其脚步已渐行渐近。

虚拟与实体经济背离成监管动因

最近20年,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依赖货币主义政策(赤字财政和信用膨胀)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延续其经济增长,最终严重透支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这种金融资本主义盛行的结果是,形成了全球极不稳定的“金融倒金字塔”,导致世界由产业资本为主导的实体经济向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虚拟经济转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背离已被公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之一。

据统计,危机前(2007年末),全球衍生产品合约价值为596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12倍。其中,危机中“闻名遐迩”的CDS,在2001年-2007年间膨胀了98倍,未清偿余额达到62万亿美元,超出当年全球GDP的总和。

尽管虚拟经济发展背离了实体经济基础,但传统调控政策却无能为力。一方面,虚拟经济不属于财政政策调控范畴;另一方面,又因其“不创造货币”属性,同样也不在货币政策调控之列,最终造成其发行泛滥并酿成危机的严重后果,引发世界经济衰退。

危机后,虚拟经济监管已为全球所重视,包括成立宏观审慎监管机构、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实施评级机构监管、建立衍生产品中央清算机制、提高合约标准化水平等。上述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强化,根本目的是规范引导虚拟经济发展,并使之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相协调。

资金全球流动降低传统调控效果

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微观主体越来越呈现出资金来源多元化、业务多样化和经营区域多国化的特征,使得传统调控政策工具对微观主体的影响作用存在效力衰减趋势,容易产生非理性的行为选择,从而对经济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冲击。

在封闭经济体内,一国货币当局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可使企业资金成本上升,从而达到给经济降温的效果。但资金的全球流动使得企业可通过境外融资,对冲所在国紧缩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制约宏观调控成效。

特别是在当前很多国家维持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情况下,提高利率会加速套利资金流入,加剧传导机制扭曲及政策效力递减。

当前我国房地产调控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月-11月我国房地产利用外资656亿元,同比增长59%;而同期房地产行业贷款仅增长25%。尤其是自8月份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利用外资数额更是显著增加,11月首次突破百亿元,环比增长34.5%。这也是房地产调控难度加大、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方主导经济增长仍需 “硬约束”

“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主线。然而,当前“GDP政绩观”仍普遍存在,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依旧强烈,加上金融市场体系尚不够发达,使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仍面临着“资金需求旺盛”和“融资渠道狭窄”双重压力,而银行信贷则被其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

地方政府投资决策对存款准备金、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敏感,而是更为关心信贷供给状况。虽然我国大中型银行普遍实行垂直化管理,经营决策受地方干预已明显减少,但地方政府的影响仍在。此外,众多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商行或农商行、地方国有企业乃至政府融资平台等的存在,仍为地方政府留下较大的操作空间。如果仅仅依赖利率、准备金率等“软约束”调控工具,对于降低其投资冲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往往很难短期见效。

为此,需要有效发挥监管政策的引导作用,配合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及产业政策,实施强有力的信贷投向“硬约束”。这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无疑更具有政策效力。

监管政策具有现实可行性

无论货币主义者还是凯恩斯主义者,对于宏观调控应着眼于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亲周期效应”并无异议。但两者可供实施的有效政策工具并不多,无论是货币政策中的“三大法宝”,还是财政政策中的税收、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都很难独自解决“亲周期效应”问题。

而此次金融危机前及危机过程中,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实施的包括动态资本补充机制、提高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提高拨备覆盖率、强化存贷比考核等一系列逆经济周期监管政策和措施,对于预防危机发生、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帮助经济复苏、防止经济大落大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监管政策在危机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的普遍认可,也充分证明其作为政策工具应用于宏观调控的可操作性。

金融与宏观调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票据融资 宏观调控 波动

我国票据融资市场最早是由民间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催生的,但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推动完成的。宏观政策深刻地影响着票据业务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在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票据融资的运作方式、市场规模乃至发展格局都相应发生变化和调整。

一、金融宏观调控下的票据融资发展情况

从娄底市的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历程看,票据融资受金融宏观政策影响显著,呈现明显的波动式发展特征。根据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及票据融资自身业务波动状况,票据融资发展大体可分为快速发展、调整规范、波动与博弈三个发展阶段。

(一)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2001年)

娄底市票据业务起步于1995年,随后几年来发展迅猛。1996至2001年末,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从8.3亿元增加到38.4亿元,增长11倍;累计办理贴现从3.2亿元增加到73.7亿元,增长22倍。此阶段,央行的再贴现政策支持对促进票据融资规模的壮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999年6月10日到2001年9月11日,再贴现利率为1.8‰,贴现利率为3.3‰左右,两者利差高达1.5‰,存在巨大利益空间,商业银行竞相寻求再贴现资金支持。在利益诱导下,1998-2001年,娄底累计办理再贴现由5.9亿元增加到了41.8亿元,4年内再贴现累放数达109.6亿元,各商业银行在票据融资市场上的竞争最终延伸到了对人行再贴现额度分配的争夺,各商业银行均把票据业务作为调整资产结构的机遇和重要利润增长点,并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二)调整和规范阶段(2001年-2003年)

自2001年9月11日,央行调高了再贴现利率,一年期再贴现年利率由2.16%提高到 2.97%,一次性提升了37.5%,对票据融资业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1、再贴现业务急剧萎缩。再贴现利率调高后,再贴现资金和系统内借款置换几乎已无利差而言,与当时的月贴现利率仅相差0.025‰-0.225‰,导致再贴现业务急剧萎缩。2003年娄底累计办理再贴现6.7亿元,较2001年减少35.1亿元,减少84%,再贴现余额为零。其后连续7年,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提出过再贴现申请。

2、转贴现业务发展迅猛。商业银行在进行再贴现没有利润空间的情况下,转向大力开展转贴现业务。2003年转贴现利率为1.7‰,比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低0.775‰。由此,再贴现利率上调后,各金融机构贴现业务资金来源,已由原来基本依靠再贴现投放转向了市场富裕资金实行转贴现。2002年全市各金融机构累计转贴现30.9亿元,占贴现业务的比重为61%,至2003年上升到了85.3%,成为商业银行之间短期资金融通和头寸调剂的重要渠道。

3、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明显回落。2002年末,娄底市各金融机构累计签发商业汇票35.17亿元,同比减少8.46%;累计办理贴现50.6亿元,同比减少31.77%。但由于转贴现业务的快速发展,2003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经过调整后又呈上升趋势。

此阶段,由再贴现政策调整导致的票据市场再贴现环节缺损,是票据融资的业务规模和运作方式发生转折的直接原因;在申请再贴现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转贴现成为贴现资金来源的现实选择;在转贴现业务拉动下,票据融资经过短时间的回落调整后又逐步升温。

(三)波动与博弈阶段(2004年至今)

200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受宏观调控影响,票据融资呈现较强的“敏感性”和“边缘性”双重特征。即一方面由于票据融资对利率的固有的高度敏感性,因而对金融调控政策有着快速的反映;另一方面,相对于银行贷款控制而言,票据融资在宏观调控中又具有特殊的“边缘化”特征。总体来看,票据融资与宏观调控的博弈中,票据市场的活跃程度有所提高,呈现明显的波动式发展趋势。

1、票据融资在宏观调控初期下降(2004年至2005年)

2003 年下半年开始,中央银行提高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流动性受到影响,制约了票据融资业务发展。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相继爆发了几起较大的票据诈骗,以及开出无真实贸易背景票据的公司破产导致承兑风险的案件,监管当局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票据业务的监管。2004至2005年,政府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央行实行差别准备金率。

2、票据融资对短期贷款的替代效应增强(2005年至2008年三季度)

2006年,票据融资业务又呈现快速度增长态势。随着央行金融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对贷款发放更趋谨慎,导致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短期贷款支持,这为票据融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因。2006年以来,娄底市短期贷款比重逐步下滑,2008年6月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1.76%,票据融资占比反而增长了2.2%,票据融资对短期贷款的替代效应明显增强。

金融与宏观调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 国民经济 导向作用

政府在国家经济波动方面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三个主要的方向来实现,而通过与相关原理和公式的应用,就可以通过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运用来实现对国家经济的调节作用,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所产生的不同需求,减少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另外,通过宏观调控的作用能够将我国与他国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有效的区分,从而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

一、宏观调控概述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宏观调控是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中,通常可以划分为两个显著的阶段,即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运行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市场价格的变动,通过市场来是实现对一切经济活动的解决。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说,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发展的最好状态,通过市场来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调节,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守夜人。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其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各种缺陷,尤其是全球经济危机的产生,更是使得自由市场的理论受到了诸多的质疑。当市场机制发生特殊状况时,就充分体现出政府的作用,也就是宏观调控。根据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国家在市场调节机制失灵时,通过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保证经济的平衡性,当经济受到影响而发生衰退或者是膨胀时,可以通过扩张性政策或者是紧缩性政策来维持经济的平衡。

二、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1.为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提供相应的经验。

如今的国际市场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且日渐明显,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经济的独特性。在2008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这次危机也充分说明,通过完全自由的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全面控制,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是不可或缺的。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迅速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坚持保增长、调结构的基本政策思想,有效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影响,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回升。由此也可以看出,政府宏观调控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表现在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够在短时内通过政府快速、大规模的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整和引导,从而将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所产生的经济趋缓的局势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也增强了国民恢复经济的信心;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从当前市场发展的形势出发,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来适应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变化,以此来促进经济拉动力的增强。

2.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推动力。

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对市场资源配置起到重要的调整作用,为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局限性也逐渐体现出来。在通过政府宏观调整实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宏观调控的手段的综合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局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是组织措施的有效执行,才能保证各项规划和政策的宏观导向作用转化为现实的政策与措施。综合的说,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发挥,既要保证全局的利益,又要能够兼顾局部的利益,通过实践操作实现宏观调控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通过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1.促进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宏观调控模式的规范化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基于此,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为经济宏观调控的有效运行提供基本的保障,以此促进宏观调控手段和机构的规范化。

2.通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有关政策的时候必须要广泛听取其他派以及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建议,重视党外人员发出的声音,只有民主决策,群策群力,才会使我国宏观调控无论从内涵上还是从操作上成为符合国际惯例的、成熟的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宏观调控,能够根据经济运行的变化及时迅速地调整宏观调控的力度与方向,更好地促进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对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作用。

3.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配合

我国在进行产业政策的制定时,必须要保证其与国家宏观调整政策的相适应,对于不同的产业和产品发展进行适当的鼓励或者是限制,以此促进资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也需要制定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相适应的措施促进信贷结构的完善,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用支持。而商业银行也需要按照相关的产业政策进行贷款的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宏观调控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宏观调控的构建也需要向着市场化和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其在经济发展中推动作用的发挥。同时,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优化,才能促进经济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