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在具体的日常学习中,要注重:一是联系课本中的事例。课本中的事例都是经过精选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典型事例,尤其是要重视课本中的楷体字材料;二是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然后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来分析;三是联系国内外重大时事,把社会热点与高考考点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以此把握时代脉搏。

针对《考试说明》的要求,引导学生坚持阅读《半月谈》等时政类报刊,对其中的政治术语和时政语言有所了解,必要时予以摘录。要把以知识复习带动社会热点的学习(以理联事法)和以分析社会热点带动知识复习(以事联理法)结合起来。具体做法如下:

1.以理联事法,即以知识带时事。在课本知识复习过程中,要联系时政热点,进而把与其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掌握。比如“国家的宏观调控”,在掌握这一知识点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还应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些具体政策,如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房地产行业问题严峻,国家重磅出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政策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些政策。另外,还应结合与这些内容相关的一些具体现象进行分析,如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就业与创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状况等,以此来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强调的是对知识深度的把握。

2.以事联理法,即以时事带知识。也就是以时政热点为主,联系课本相关知识,运用课本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和分析具体的热点问题。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就可联系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价值规律的作用、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财政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国家的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意识的能动作用、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等理论进行分析。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对知识广度的把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高考成绩,寻找科学的答题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高三后期的综合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这一阶段决不能搞题海战术和无目的的练习,而是要采用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抓重点和热点,精选精练。要一题多练,多变归一;要对同一情境材料作不同题型的训练;要对不同的情境材料提出共同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走出思维定式,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一阶段复习要做到:

1.精心选做练习题。高质量的训练离不开高质量的试题,尤其是高质量的新题(因为政治试题的时效性强),这就需要精心选做练习题。特别是到后期,练习题越多,越是良莠并存、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精心选做一些符合高考要求、有一定综合度的模拟试题,做到有练必有所得。

2.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训练时应以定时练习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在解题能力、解题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在理解命题思路和解题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渗透能力。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一、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价格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过去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价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价格部门要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新时期价格监管、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推动价格工作全面创新。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价格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价格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着重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杠杆作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到各项具体价格政策中去。加强对公益性、垄断性和稀有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第二,把市场取向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价格改革的目标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上,要充分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始终把群众冷暖、百姓忧乐纳入价格工作视野。重点抓好当前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对群众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要及时查处,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不受侵害,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第三,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价格决策听证制度、成本审核制度、价费公示制度,提高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透明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维护和保护市场公平竞争。二是要紧紧围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自觉坚持价格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内在统一的,只有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发展,因此价格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主要工作着力点。一方面,要确保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既要防止价格过度上涨,又要防止价格急剧下降。

通过加强对市场价格总水平的监测和调控,建立健全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促使市场价格水平保持在适度合理的区间。另一方面,要利用“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合作网优势和中部崛起机遇,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市目标即“产业兴旺、城市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二十四字方针,运用价格杠杆,积极引导要素流通和实现供求均衡,优化经济和投资环境,落实各项价费政策,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查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和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三是要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确保价格工作服务于宏观调控大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保持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价格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价格工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职责和任务,全面理解和贯彻国家、省、市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经济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矛盾入手,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同时,认真落实粮食补贴和价格政策,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利条件。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准价格工作特性价格的高低是一对矛盾,价低质优永远是消费者所期望的目标,而价高耗低又是生产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正是这种矛盾的运动,引导着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因而,价格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发展和稳定。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要掌握价格的一般原理,更要准确把握价格工作的特殊性。一是保护性。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等弱质产业以及生态环境的支持保护力度,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践证明,价格工作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农业,通过二十多年的价格改革,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的状况明显改变。目前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已经接近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农产品生产结构和内部比价更趋合理,农产品比较效益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与改革初期相比,我市近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了2.1倍,其中粮食价格提高1.9倍,经济作物价格提高2.5倍,格提高7.8倍倍。再比如环保,主要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一直存在着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问题,积极运用价格杠杆,通过完善污水处理等环保收费政策,促使企业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了能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二是协调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由于原有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目前仍呈继续扩大之势,这一趋势如果长期得不到遏制,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做好新时期价格监管工作这次参加党校处干班的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个人受益非浅。结合价格工作实际,我觉得作为价格部门,要适应时代要求,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职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价格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过去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价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价格部门要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新时期价格监管、价格改革的指导思想,推动价格工作全面创新。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价格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价格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着重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杠杆作用,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到各项具体价格政策中去。加强对公益性、垄断性和稀有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第二,把市场取向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价格改革的目标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上,要充分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始终把群众冷暖、百姓忧乐纳入价格工作视野。重点抓好当前群众关心的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对群众举报的价格违法行为要及时查处,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不受侵害,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第三,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价格决策听证制度、成本审核制度、价费公示制度,提高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透明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维护和保护市场公平竞争。二是要紧紧围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自觉坚持价格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内在统一的,只有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发展,因此价格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主要工作着力点。一方面,要确保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既要防止价格过度上涨,又要防止价格急剧下降。

通过加强对市场价格总水平的监测和调控,建立健全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促使市场价格水平保持在适度合理的区间。另一方面,要利用“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合作网优势和中部崛起机遇,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市目标即“产业兴旺、城市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二十四字方针,运用价格杠杆,积极引导要素流通和实现供求均衡,优化经济和投资环境,落实各项价费政策,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查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和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三是要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确保价格工作服务于宏观调控大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保持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价格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价格工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职责和任务,全面理解和贯彻国家、省、市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经济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矛盾入手,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同时,认真落实粮食补贴和价格政策,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利条件。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一、抓住时机,善于使用“放大镜”,重视细节的量变积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进行预习,有利于加强学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对提高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的教学实践感悟是:进行有效预习必须使用“放大镜”法。

(一)勤于标注

一般说来,对预习过的教材通常会留下自己预习的“痕迹”。书写标注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在通读教材时,初步判断哪些是重点、难点,就《经济生活》而言,每框题内容的设计顺序都是一样的,首先是图片展示和文字描绘,并附设一两个提问,通过提问进入导课环节,接着是解读图片或材料时用到的经济生活知识,这就是教材的正文内容。教材设置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栏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深化理解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用标注标出重点、画出关键词,是非常有利于理解教材的。如:“就是”――定位含义,“包括”――定位内容,“意义”――定位重要性,“途径”――定位做法。标注符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设置具体符号,运用“框、线、点、圈、点评、注释”等,通过各种标注的使用,突出学习内容的轻重性和关注度。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善于思索

学生思索必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学习是空乏的学习,没有思考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思考必须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各个时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预习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阅读的过程就是积极思考的过程。思考包括初级的判断、填空、选择,也包括分析、综合和应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疑难产生的过程以及对疑难的思考,就涉及了判断、分析两种思维活动;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突出了较强的学习针对性,学习效果通常会较好。预习的关键就是要精于“思”,善于“想”,既要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要关注教材的时代性、实效性,简单领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精于提炼

在预习过程中,同学们将教材“由厚变薄”地阅读,力求构建出知识网络,将知识化“散”为“整”,把内容提炼为基本观点。这要求:一是纲要性,将知识提纲挈领地写出来;二是条理性,按一定的顺序列出预习内容所包含的问题。有了提纲,预习的知识就会一目了然、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来。如:《经济生活》第九章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设有两目,第一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讲述了两层意思:(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二目:加强宏观调控。本目教材侧重于从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和手段等方面加以阐释。通过上述的提炼,同时对提炼的要点加以标注,有利于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本框的知识架构。

学习中,学会善于运用“放大镜”,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要点,同时对知识进行量的积累,一定时间后,学习便能夯实基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宏观把握,巧于使用“望眼镜”,构建教材体系

我们在注重教材量变细节积累的基础上,重视宏观把握教材体系,指导学生学会从具体细节、章节中走出来,从整体着眼,从远处看教材,高屋建瓴地宏观把握知识。《经济生活》的知识体系是:

(一)构建了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经济生活》以高中生的经济生活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选取高中学生喜闻乐见、较为关注的经济生活问题为内容,把大量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成就的材料典型化、系统化,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经济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有机结构,实现“内容活动化,活动知识化”的要求,每课都设计了若干真实情景来呈现基本知识,提供学生探究路径,引发学生思维碰撞。例如:在说明“影响消费的因素”时,教材列举了日常生活中消费变化的多个镜头,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接着引出相关的知识原理。

(二)设置了富有开放性、实践性的探究话题,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设置探究话题是落实新课标的关键环节。《经济生活》为此体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通过每一课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栏目,以及教材的“探究”活动、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模块,在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深入思考。第二,呈现方式的开放性。教材选用富有情趣的实例或镜头作为话题呈现问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同时配有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建立了有利于促进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更新的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材的构建编排、教学容量的分布上,采用有利于教学的设计。《经济生活》全书分为四个单元,每一单元包括二至三课,单元前面设有“单元导语”,简要概括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教育点;每课的开始有引言,说明本课的基本要点;每课安排两框,每框安排一个课时的内容;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要安排一个课时。本教材的总学时为26节,剩余的课时作为活动机动课。灵活充盈的课时内容设置,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不同单元内容的特殊性运用不同的结构形式,突出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实际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领悟该章节的具体特色,从而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教学《经济生活》中,指导学生运用“望眼镜”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三、微观把握,精于使用“显微镜”,探究教材的本质特征

《经济生活》讲述经济领域的普遍现象和一般规律,要求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让学生学会分析社会的经济现象,理解社会经济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掌握正确参与经济生活的原则和规则,这就必须精于使用“显微镜”法进行探究。

(一)教材的语言文字简明新颖,内容丰富深刻,有利于把握重点,找准突破口

在《经济生活》中,许多课、框,从表面上看,给人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美好感觉,避免冗长,不说“多余的话”,语言生动活泼、文采飞扬,适合中学生的审美口味。事实上,教材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富有逻辑,不易领会,容易导致学生囫囵吞枣、生搬硬套、死板背记。我的做法是:1、指导推敲标题、结论句等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2、教会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及逻辑关系。3、教会学生找准关键词、句。如: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其中的关键句是“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表面很简练的句子,学生对其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从三个方面把握: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消费。课堂上,我让学生思考:如果生产的产品不为消费者接受,这意味着什么?学生思考后的答案不尽相同,最终基本明白:生产活动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否则是多余而没有任何意义,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2、消费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当前生产者都懂得这个道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或产品品种,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不注意市场需要及变化,盲目作出经营决策,结果可想而知。通过现实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学生便能理解并记忆基本观点。

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需要消费,新的、高水平的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综合素质和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以上的分析理解,学生学习“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的观点就水到渠成了。把握关键词、句,从微观开始把握教材的本质特征是有利于抓住教学突破口的。

(二)教材的设计思路富有推理性、逻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开放胸怀

《经济生活》四个单元的逻辑顺序是: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进而从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集中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和舞台。全书的逻辑结构可以概括为: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从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可以表示为: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什么舞台上生产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一、社会救助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由于社会救助在我国发展较晚,且长久以来不被重视,而且该领域研究起来较为陌生,很多法学学者尝试从自己的研究角度,来探寻社会救助的立法构想和制度设计。随即产生了对社会救助法法律地位的归属的争议,社会法归属说,经济法归属说,行政法归属说等等。这在某种角度上,反映了我国法律制度构建的幼稚,划分标准的不完善,但是,这也是研究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无论何种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应当明确的问题。只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的方法论,才能更好的体现这部法律的价值和实现其立法目的。

所以,笔者从自身知识构成和掌握的信息出发,谈谈我对社会救助立法的法律地位和研究范围的设想。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然而,对于七个部门中较为年轻的社会法甚至是经济法,他们的地位一直受到质疑。社会法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一直处在探索之中,有些领域会和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有交叉和融合。这给社会救助立法以及法律定位研究带来些不利影响。

二、不同视角的社会救助的研究方法

(一)从行政法视角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法律分类中,把实体法分为刑法、民法、行政法,凡是涉及到一方是行政主体多为公权力机关,另一方是普通公民,两者之间发生的又非平等的民事关系时,我们就界定这是行政法调整的范围。然而,在美国,对行政法进行划分,分为狭义的行政法和行政实体法。狭义美国行政法仅仅包括控制权利的程序法和救济法,其他法均属于行政实体法。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没有经济法,只有具体的宏观调控经济相关法律的的原因。因此,倘若我们也把行政实体法拆分为经济法、社会法,而行政法则专门研究相关的程序、制度和基本原理,这也就为实体法的研究提供制度上的基石和程序上的框架。这样既避免了行政法过于庞杂,无法形成统一制度规则和原则,以实现控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同时也能够避免的对公共行政领域中关于经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够,法律制定不细致的弊端。所以,在有些涉及社会法、经济法的问题处理上,行政法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制度框架。

(二)从经济法的视角分析

对于社会救助法与经济法的关系,我们不得不谈及经济法的核心价值,因为经济法从产生之处就带有很明显的时代性。经济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主要价值和作用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我们经常说经济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失灵的国家干预的法律手段,经济法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对于经济法我们往往更多的关注国家的强制性干预,而忽视了一些非强制性的干预措施,比如,国家的经济上的救助给付。社会救助在经济法领域就是表现为一种非强制性的国家干预措施,通过国家干预,保障社会再分配,使得经济得以有效的利用和发挥作用。因此,在对社会救助问题的产生争议时,我们不妨以经济法这种国家干预保障社会再分配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各种方案的合目的性,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三)从社会法角度分析

而社会救助的社会法属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在学理上也没有什么争议。虽然根据传统的划分,社会法既不能划分为公法,也不能完全归属于私法,但是社会法的主旨是明确的,就在于保护公民的社会权利,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社会法侧重从法律的内容出发,从社会总体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考虑,对弱势群体的权利给予广泛的关注,使得他们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保障,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所以它更加重视一种良知和人性的关爱,因此,研究社会救助法内容时,应当以社会法的研究方法为导向。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06- 01

1 引 言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

美国的赫曼森1964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概念,他认为人力资源构成了企业最有效的经营资产,其内容应该包括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会计更完整、更科学地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承袭了传统会计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变化,构筑出一套完整的新会计体系。

2 我国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假设不断受到冲击,对会计的核算原则也产生了新的挑战,会计核算的重点已经开始向知识资源等无形资产转移,而人力资源会计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符合时代的要求。

(2)企业提高效益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性。但测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就需要运用人力资源会计来对其原始成本、开发成本、消耗成本、职务重置成本以及个人重置成本等进行核算,并且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的折旧、权益分派等问题,以此来提高企业效益。

(3)内部加强管理的需要。企业需要了解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维护情况,以便及时合理地调整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有效地开发和维护人力资源,现行财务会计不单独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无法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信息的需要。

(4)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国家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信息,了解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存量与质量状况,有效地行使宏观调控的职能,可以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对企业相关行为减税等方式来鼓励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以保持整个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

3 我国发展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陈旧。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但是这并没有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很多企业仍然只看重物质的利润,而缺少长远的眼光,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

(2)客观条件限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专业人才不足。人力资源会计是新的领域,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高校也几乎没有相应的专业,有人力资源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的人才极少。二是财务管理制度落后。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也涉及一些准则的重新制定,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可参考的先例。

(3)会计计量难题。人力资源会计的创新就在于将原本认为不可计量的人力资源进行计量。难题首先是如何归集和计量,人力资源历史成本也就是招聘、雇佣安置等时的成本以及重置成本即由于人力资源发生变动而产生的成本;其次是折旧与分销,按照某人在企业里预计任期计提折旧,当人员流动时,某个雇员的账户未折旧的余额可作为费用抵减当期收益;再次是人力资源的权益分派,人力资源最根本的产权属于个人,但是在合同期内,则应由契约双方共享;最后是如何列示的问题,在资产负债表下,可增设人力资源投资净额,在所得税、留存收益项以及损益表下也应分别列示。

4 我国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的建议

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对我国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尽快打破人力资源会计在应用中的困境,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的措施如下:

(1)加强宣传教育。由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尝试性试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企业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践意义认识不清,没有企业的配合,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践及其发展将是纸上谈兵。首先,应提高员工对自身价值和人力资源会计的认识;其次,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他们是人力资源会计制度顺利推广、运行的保证;再次,企业的管理层要更新观念,支持、鼓励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