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急指挥调度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急通信调度系统是施工企业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技术支撑手段,是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通信资源,完成集群对讲机、IP话机、3G/4G手机、卫星电话、短波电台、公众交换电话网的跨网整合,并最终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关键词:
1概述
近年来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件频发,危害程度大,影响范围广,应急手段缺乏,对政府特别是企业本身提高应急通信调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多次就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等事宜下发通知,要求加紧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建设,并最终实现与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应急通信调度系统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子系统,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有效保障了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在处置突发事件和日常工作联络中对话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传送需要。
2系统总体架构
应急通信调度系统平台主要为满足工程施工企业的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联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话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传送需要[1]。充分利用已建的公众与专用通信网络、有线与无线通信资源实现与各级应急平台以及与突发事件现场的信息传送,各专业通信子系统互为补充和备份,为应急平台体系提供应急通信调度所需的多种可靠通信手段,同时,建设应急通信调度系统平成对各专业通信子系统的整合,实现专业通信子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确保处置多起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通信联络的安全、可靠、畅通。如图1所示,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平台由核心支撑设备、接入层设备、应用层设备等几部分组成。系统采用IP网络架构,极大的拓展了不同通信网络、不同的的接入,对于私有性较强的系统,可以通过网关的方式接入,如: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GSM/CDMA、IP电话网、卫星网络、无线集群系统(模拟、数字)及其他业务系统。
3方案设计
应急通信调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交换平台和指挥管理平台3个部分。其中前端接入包括集群(数字、模拟)、IP话机、3G/4G手机、卫星电话、短波电台、公众交换电话网等,采集语音数据;数据交换平台主要由调度主机、录音服务器、接入网关构成,通过硬件设备实现系统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包括调度管理平台、IP调度话机,指挥人员能够通过调度管理平台实现整个系统的指挥调度[2]。
3.1设备部署(1)前端部署。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前端设备装备在施工现场,主要由集群、IP话机、3G/4G手机、卫星电话等语音设备组成,通过语音设备实时采集施工现场前端作业人员信息,经过IP网络传输至指挥中心数据机房,通过系统平成数据交换。(2)数据平台部署。为实现生产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功能,实现业务系统融合通信,在指挥中心机房部署核心调度服务器、录制服务器,语音接入网关、集群接入网关,用于系统平台支撑。在指挥中心数据机房部署调度主机,用于系统核心数据交换,通过调度主机能实现与IP语音系统的融合对接。通过集群接入网关,实现对讲手台、车台与IP有线话机、模拟话机以及移动手机间的语音融合,可以群呼对讲。通过部署语音接入网关,接入PSTN网络,实现各内外线号码的互通;通过指挥调度平台,实现模拟话机、IP话机间的互通。通过部署录制服务器,实现对各个节点的语音业务的实时录制存储及在线点播。(3)指挥中心部署。在施工企业生产指挥中心部署调度管理平台、IP话机,用于系统在线信息监控,领导统一指挥调度,实现对项目部分管中心的实时调度管理。在项目部分管中心部署调度管理平台,IP话机,实现对项目分部的人员调度管理。
3.2子系统对接
3.2.1无线集群系统接入无线集群系统主要用于施工现场生产的指挥和调度。无线集群对讲系统的对接通过集群网关来实现,集群网关是一款连接集群系统与IP网络的语音网关。支持普通模拟集群和数字集群的接入。集群网关支持鉴权注册和非鉴权注册两种注册方法。集群网关启动后,向调度机发起注册。集群网关只有在向调度机注册后,才能融入调度系统,集群网关注销后就从调度系统退出。集群网关一个模块只能支持一个集群频段,与集群网关在同一个频段的对讲终端都可以通过集群网关接入到调度系统中。
3.2.2PSTN公网电话对接与PSTN网络对接通过语音中继接入网关接入,对接目的是实现外线电话和调度中心、IP电话网络、应急单兵、无线集群终端的通信。语音网关是PSTN电话向VOIP电话过渡的产物,因此语音网关在VOIP网络环境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见图3。
3.2.3软交换IP电话对接和软交换IP电话对接的目的是实现内线电话和调度中心及多媒体调度系统融合的施工现场其他通信手段的通信。软交换IP电话是将模拟的声音讯号经过压缩与封包之后,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网络进行语音讯号的传输。对于支持标准SIP协议的IP电话可直接通过交换机以有线的方式接入融合调度系统,并在调度机上进行注册,调度机给IP电话分配一个用户号码,调度系统中的其他用户直接拨打IP电话的用户号码即可与其进行通信。
3.2.4远程广播系统对接在施工企业重点施工现场设置有广播系统,用于应急事件的广播及通知。远程广播系统也是通过网关实现系统接入的,目的是实现原有广播系统和调度中心调度中心、IP电话网络、应急单兵、无线集群终端等多媒体调度系统融合通信终端的通信。对于用户已经部署的扩音广播系统来说,主要通过配置广播网关,采用音频线路直接对接的方式,把本地和远程现有广播系统接入到网络中,方便调度台和其他各种通信终端广播。扩音广播系统接入主要解决2个问题:一是把分散在各地的扩音广播系统接入到IP网络中,方便各级领导远程集中广播、分组广播;二是扩展广播的终端类型,无需必须采用专用广播终端,用调度台、座机、手机等各种通信终端均可远程广播呼叫。
3.2.5公网系统对接施工现场通常施工条件艰难,有线的网络无法有效的覆盖,这就需要无线网络来支撑。现阶段移动3G/4G网络技术已基本成熟,使用3G/4G手机作为日常通信终端的客户越来越多,但是3G/4G通信终端只能基于移动运营商网络简单的拨号通信,并会产生大量的通信费用,本系统可通过在3G/4G终端上安装对讲软件,实现基于3G/4G网络的单呼、对讲、会议、广播、内部短信、视频采集回传、视频点对点视频通话、视频点播等功能,并能接受调度台的集中管理、集中调度,同时可实现和系统内其他通信终端的互通。3G/4G公网系统接入方案主要解决3个问题:一是解决野外没有其他网络的环境下现场人员之间的语音通信问题,可基于公共3G/4G网络实现无线专网的语音通信业务(如对讲、会议、广播等),并可实现通话的录音和远程调度;二是解决3G/4G手机和系统内其他通信终端的无缝互联互通的问题;三是解决在移动工作时视频采集回传的问题,以及视频点对点视频通话的问题。
3.2.6无线专网系统对接无线专网用于施工现场有线网络以及移动信号无法覆盖的地区。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对接目的是实现移动通信终端通过无线专网注册到调度服务器和调度中心调度中心、IP电话网络、应急单兵、无线集群终端等多媒体调度系统融合通信终端的通信。常见的无线宽带网络包括WiFi、McWiLL、Wimax、LTE等,无线专网系统的接入主要解决3个问题:一是解决野外环境下应急通信车、现场单兵之间的应急通信问题,可实现救援专用的无线通信专用网络;二是解决传统电话线路无法覆盖到的固定作业区域的日常通信问题,可通过无线专用网络实现音视频信号的传输;三是解决移动工作岗位的数据传输的问题,可通过无线专用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等。
3.2.7应急指挥系统对接应急指挥通信车用于紧急突发事故的处理现场。平台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对接目的是实现应急通信车及应急指挥船舶上的通信终端与调度中心、IP电话网络、应急单兵、无线集群终端等多媒体调度系统融合通信终端的通信[3]。应急指挥车的链路可接入移动公网或者无线专网中,在指挥车上构建临时指挥网络,通过IP方式直接与指挥中心的多媒体调度系统结合,从而实现视频、语音的信息交互。见图8。
3.3录音子系统在数据中心部署录音服务器,完成对应急通信调度系统的录音,系统具有录音、存储、备份、查询、放音和录音监听、管理等功能,支持多种录音存储格式,支持选择录音以及网络查询/提取录音,系统采用的是TCP/IP架构。
3.4系统功能应急通信调度系统除具备强插、强拆、代接、通话转移桥接、禁话、无人值守、短数据收发等功能外,还有调度会议、调度广播、触发会议、触发广播、紧急呼叫等功能。在完成各类专业通信系统及IP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之上,实现有线电话、公众移动电话、IP电话、卫星电话、集群终端、广播等各类通信终端的跨网呼叫和综合调度功能,同时完成数字录音、电话会议等系统的功能整合。
4结语
应急通信调度系统是施工企业有效的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不必要损失的重要通信支撑手段。目前我国许多施工企业现有应急通信保障系统还不够完善,完整的通信体系没有形成,各子公司或项目部的应急通信能力重复建设和互相隔离的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及融合。应急通信调度系统是针对应急通信平台建设的特殊性,结合现有通信条件设计出的更加符合应用通信保障系统,可满足各种突发事件现场的应急指挥需求,为解决在特殊情况下的通信指挥问题、保障通信安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提供更有力的保障[4]。
参考文献:
[1]谢迎军,马晓明,刁倩.国内外应急管理发展综述[J].电信科学,2010,(5):28-32.
[2]杨志伟.应急通信保障指挥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0,(5).
[3]李昆.综合指挥调度系统通信服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0.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运输调度系统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具有高度集中各个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协同配合的特点。铁路运输调度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分别代表各级领导组织指挥日常运输工作。铁路运输调度担负着确保运输安全、组织客货运输、保证国家重点运输、提高客货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要责任,对完成铁路运输生产经营任务,提高铁路运输企业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凡与行车组织有关日常生产活动都必须在运输调度的统一组织指挥下进行。
2 调度指挥系统建立经济核算的研究
铁路运输调度系统是一个覆盖面广、作业分散、统一调度指挥的庞大的联动机,要充分利用铁路现有设备和运力资源,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水平,针对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特点必须建立经济核算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现对如何建立与实施进行阐述。
2.1 原有分析和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2.1.1 调度分析存在片面性。既有调度分析方式只着眼装、卸、排,基本不涉及运输盈亏,运输调度部门没有掌握也无法掌握自身指挥质量与运输经济效果的密切程度。
2.1.2 考核指标的无系统性。原有的运输指标都是单纯为完成生产任务而制定,缺乏从投入产出中求得最大效益的观念,在相关和直接指标中每一项指标仅局限于表达单项工作或单项生产环节的效果。
2.1.3 成本控制的软弱性。铁路运输成本控制最大潜力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投入的变动成本是运用的机车车辆,实现单元机车车辆效益的最大化,是铁路运输部门实施成本控制的关键,而原有的考核机制忽视了成本的投入控制和考核。
2.2 建立新的经济核算体系、考核奖惩机制
2.2.1 建立单车效益核算体系。所谓单车效益核算体系就是将全局一天内运输过程中所投入的可变成本及各项生产指标,落实到每一辆运用车简称为单车效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每辆运用车装车=装车次数/运用车数;(2)每辆运用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运用车数;(3)每辆运用车收入=货运收入/运用车数;(4)每台运用机车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使用机车台数。
单车效果的核算能够使机车、货车的单元效益和效果的具体化,通过单车效益核算把路局每天应创造的效益分解到调度指挥系统的各班组、各岗位上,使效益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以强化对运输和经营成本的控制力度。
2.2.2 建立模拟收支利润的调度盈亏核算体系。在实行单车效益核算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直观的反应调度整体指挥效益,建立模拟收支利润的盈亏核算体系。即将货物周转量作为调度的收入指标,将运用车、运用机车作为调度支出指标,依次引入由财务部门核定的周转量,清算单价和机车车辆运用单价把互不相干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统一的收支经济关系收支相抵后形成调度的内部利润。
2.2.3 建立调度经济核算相匹配的考核奖惩机制。要想深入开展调度部门的模拟盈亏和单车效益核算必须有强有力的考核奖惩机制作保证,为此还必须实施一套对调度部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这个办法可简称为“两挂”、“四考”、“两否”,即把调度全员的工资和奖金捆在一起与货运收入和调度利润结合挂钩清算,用四项单车效益指标进行再度考核,用安全和路风情况实施否决,既体现奖优罚劣又有力地推动经济核算的持续发展。
调度指挥系统经济核算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充分体现了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主题,并收到了以下效果。
首先,促进了调度指挥人员思想观念的更新。新的经济核算考核体系打破了铁路传统经营模式。在运输组织指挥中不仅考虑单项指标,更重视整体经济效益,同时,能自我约束职业行为,推动生产经营快速融合。
其次,调动了调度指挥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通过经济核算考核机制的建立,使得成本控制,挖潜提效,客货营销融为一体,增加了工效挂钩的透明度和考核力度。通过经济核算直观地反映出调度每班、台,乃至每个工作人员创效益情况和应得的经济利益,使工效挂钩真正达到了奖优罚劣,激励调度指挥部门和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加收入,减少浪费。
再次,明确了成本控制的责任。调度系统是运输指挥中枢,通过单车效益考核把原有的运输可变成本变成每个调度台,每个岗位、每个计划台指挥过程中的责任,使人人都为降低成本、少投入多产出,当家理财主动发挥作用。
3 对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的思考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以及铁路新的发展,立足中国铁路运输企业管理、全局的战略高度,明晰企业主体行为的目标选择,并藉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全新管理模式,是关系到铁路运输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为此必须:
3.1 重新构筑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
调度系统管理中心是把所有的运输生产人员都由调度统一管理。 首先,它有助于联动机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传统管理对联动机运转多采取强制性行政手段,忽视了各利益体的存在,因而,在某一方受益的同时,客观上又挫伤了另一方的积极性,造成了运转的低效率。
其次,是有利于联动机运转效率的全面提高。由于确立并形成了联动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企业的大效益管理成果与各利益主体息息相关,其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安全、路风、效益各管理结合部都将得到全面重视并分别找到各自的着力点。
3.2 建立安全软管理方块
确立“安全第一”,在我国铁路发展中的地位,确保运输生产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构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充满活力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全时空的三维安全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职工有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强烈的“我要安全”的主观要求和愿望、对客观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第二,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对现场进行全时空全天候的三维管理,无论在什么时间、地点、方位,对现场的作业点都能实行有效的控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具有持续的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主动吸取和借鉴外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果,即能不断地否定自我,克服自身管理上的弊病,不断完善自我。
3.3 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铁路运输安全的保障作用同样是第一位的。铁路运输的安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四大要素,其中设备是基础。铁路运输调度安全基础建设的根本改观,取决于科学技术在运输调度生产中的广泛运用。要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全的能力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信息化是调度工作高效、优质的基础,要本着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调度员劳动强度,减少结合部管理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注重研发,加快调度信息化建设。
第二,进一步完善高铁防灾系统功能,增加安全卡控和自动防范手段,为调度准确处置报警信息创造条件。
第三,运输调度要加强与业务部门、信息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积极研发调度指挥安全和质量分析平台,尽快实现调度命令自动检查,列车(车流)质量分析等功能。
第四,加快建设调度模拟仿真指挥系统,设备包括CTC/TDCS车站操作,故障模拟等终端,以适应当前铁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提高调度人员素质和实作培训奠定基础。
3.4 高铁应急标准化体系
3.4.1成立应急调度指挥台
为使得高铁应急处置正确、得当,成立了高铁应急调度台,相应设置工作流程和标准,该调度台由调度所主管安全的副主任担任总指挥,铁路局各业务处室派人24小时值班,一旦发生非正常情况,客专值班主任立即向高铁应急调度台汇报,由应急调度台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业务处室值班人员共同商议处置办法,正确指导应急救援工作。调度所相应成立技术指导组,技教室、行车室、安全室等专业科室派员及时到高铁调度台盯控,指导调度人员做好行车指挥、交路调整、救援组织等工作。同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发生事故时,由客专值班副主任牵头,及时准确地将安全信息通报到铁道部及相关单位。目前,调度应急台自2011年8月成立起,截止2012年6月,共协调处理了200多例应急事件,其成功经验准备在全路推广。
3.4.2细化应急处置预案及演练
路局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标准和依据,调度所指派专人负责应急处置办法“修废补建”工作,将调度应急处置办法按照“通用办法”“客专通用办法”分门别类,并制作应急处置卡片,方便调度员学习掌握、遇到问题时快速理顺处置思路,做到应急处置果断正确。同时,调度应急预案是对路局管理预案的细化和补充,在实践中越具体,细化措施才能事半功倍。围绕高铁设备故障模拟、非常态运行组织、安全薄弱环节,我们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演练,检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适应性及各工种调度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协调程度,检查信息沟通渠道是否完善、各部门间
协调机制运转是否顺畅。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故障响应系统,应急抢修,管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在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电业局的坚强领导下,在余姚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余姚电网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在现行体制下高效的发挥农网电力故障响应系统的优势,实现对县局应急抢修管理效益的提升是本文将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2 目前电力应急抢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尚未建立完善的电力系统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原因是缺乏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对电力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缺乏足够重视,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往往在灾难性后果发生后,才想办法补救。
应急管理体系和机制还不健全。一旦发生电力系统突发事件,由于缺乏有效的应急响应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无法及时启动救援行动,将会对人身安全、电力设施、国家安全、社会环境带来危害,造成不可预见的经济损失。
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相对薄弱。虽然各个电力企业分别建立了信息报告系统,但水平不高,电力企业与社会联动的联系手段不强,信息资源共享较弱。
应急联动能力不足。涉及社会公众或其他单位的电力突发事故,预案的启动和执行多数只限于本企业,没有较好联动社会开展综合应急演练,社会较多用户没有建立相应的电力应急预案,自救预案不完备。
电力故障响应系统的目标
系统理念
依附专业的故障监测手段,实现电力故障的快速定位。
正确、有效地确保供电区域内安全可靠供电,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生产经营秩序的正常进行。
系统目标
完善电力故障应急响应体系,降低电力企业运营危机,减少停电事故对供电企业社会效益的影响,做好配电网停电事故应急处置和善后恢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发生大规模投诉、的可能性,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维护和提升电力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电力故障响应系统的实现
实现电力故障应急管理体系,由指挥调度、信息管理、处置实施、资源保障和决策辅助所组成。电力故障响应系统帮助供电企业完善故障应急抢修个工作流程,实现标准化的抢修工作,从而提高抢修工作效率。
指挥调度
指挥调度是应急响应管理体系的大脑,是最高决策机构,由调度机构行使其职能。值班调度员是电网事故处理的指挥员,统一指挥调度管辖范围内的事故处理,组织开展事故处理、事故抢险、恢复、应急救援、维护社会稳定、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
处置实施
对指挥调度系统形成的预案指令进行具体实施的系统,由应急分队执行指挥调度系统下达的命令,现场完成各种应急任务。
资源保障
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资源保障。主要工作包括应急资源的存储、日常维护,在决策辅助系统的协助下进行资源评估,负责应急资源调度等。
信息管理
故障信息可以定位到具体设备,可以展示该设备实时运行信息便于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通过和调度自动化系统做接口,实时获取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运行信息并在变电站一次接线图上进行展示。
应急管理体系的信息中心,负责应急信息的实时共享,为其他系统提供信息支持,满足应急指挥中心与各电力生产单位、事故处理部门以及各重要用电用户之间的应急指挥、调度、通信的要求。
决策辅助
在信息管理系统传递信息的基础上,对应急管理中决策问题提出建议或方案,为指挥调度系统提供决策支持。如预警分析、预案选择、预案效果评估、资源调度方案设计等。
故障报警及快速定位
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监控,依据预警参数设置的参数值经过系统后台的处理后得到某个监测单元某一个时刻的预警/报警值。发生预警时,系统自动分析展示预警线路及设备。
电网发生故障时,系统自动报警,列出故障点所在的线路、分支、台区和故障类型,并分析出故障点的供电范围。
应急抢修处理工作流程
用户报修故障抢修流程
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中心当值人员根据电力故障响应系统和省95598提供的信息及调度指令等,判断故障性质,立即指挥事故抢修,并且监控抢修过程。同时及时通知省95598停电范围。
第一梯队(抢修班或农村供配电营业所抢修人员)在规定时限内到达现场,迅速完成故障点查找和抢修,并将处理信息及时汇报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中心;属复杂故障,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中心当值人员根据故障情况组织指挥第二梯队进行故障抢修,抢修人员及时将处理信息反馈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中心。当值人员跟踪和监控抢修情况。
故障处理结束后,抢修人员汇报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中心当值人员,根据调度指令恢复对故障设备送电。
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中心当值人员在故障抢修过程中同步提供故障处理过程信息给省95598。
10KV故障抢修调度指挥流程
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中心当值人员根据电力故障响应系统和省95598提供的信息及调度指令、调度自动化等提供的信息,判断故障性质,立即指挥事故抢修,并且监控抢修过程。同时及时通知省95598停电范围。
根据情况不同,除少量已实施配电自动化区域能自动隔离故障外,故障处理流程为第一梯队(抢修班或农村供配电营业所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判断为一般故障的,立即抢修处理;复杂故障,配网运行抢修指挥中心当值人员根据现场反馈情况组织第二梯队进行抢修,抢修人员将处理信息及时反馈指挥中心。
故障处理结束后,抢修人员汇报指挥中心当值人员,根据调度指令恢复对故障设备送电。并在故障抢修过程中同步提供故障处理过程信息给省95598。
应用效益分析
电力故障响应系统的应用效益
实现自动故障预警/报警
通过电力系统数据的有效整合,实现电网综合监控的故障自动预警,综合电网运行情况,在统一的二维/三维GIS图形上进行可视化的展现,同时各应用服务根据对数据的分析自动提供相应预警/报警提示,提高对电网运行的掌控能力,实现电网生产运行的安全可控。
实现预警/报警抢修一体化
根据自动的预警信息,在对预警/报警信息进行分析后,能将预警/报警信息转为抢修任务并排放工单进行抢修,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故障预警和抢修的一体化。
实现报修管理的智能化
通过95598客服系统、负控主站系统、营销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等系统数据的有效整合,实现故障信息的图形化展示、故障抢修的智能化指挥、停电影响的自动化分析、服务模式的主动化转变,实现报修的管理的初步智能化。
故障应急抢修管理的应用效益
加强了应急抢修体系的日常管理
电力应急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电力应急抢修管理体系是秉着重要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标准化原则、闭环管理原则执行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并规范了配网应急抢修的工作流程,加强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了应急抢修的日常管理效率和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能力。
故障抢修响应速度明显提高
电力故障响应系统整合了95598后台、抢修调度人员、运行单位、生技部门相关职能,实现了故障抢修的扁平化管理,减少了抢修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从而实现了故障抢修快速响应。
故障抢修效率明显提升
故障应急抢修管理体系的组建完善,大大减少故障抢修的流程环节,提高了故障抢修的反应机制,从而使故障抢修的效率得到提升,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
通过故障管理的智能化、停电咨询的智能化,达到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目的。
为全面实现客户服务的智能化奠定基础
本系统建设可以为全面实现客户服务的智能化提供借鉴经验,是客户服务智能化的超前研究,将为全面实现客户服务的智能化奠定基础。
结束语
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高度依存,将使得电力系统风险扩大为社会的公共风险,电力系统的脆弱性也演化为社会的脆弱性。因此,做好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十分必要。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应着手于长期规划,从总体上制定出应急预案,使电力系统稳定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国家电网公司生配电〔2012〕82号.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功能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技术〔2011〕186号.移动作业平台功能需求规范及概要设计
裴传逊,徐重酉,吴召华.配电网停电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思想.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2012,25
关键词:电信系统 指挥调度 可视化 集成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073-02
1 引言
根据行业标准,石油化工企业电信系统设计范围主要包括行政电话系统、调度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扩音对讲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计算机局域网络以及网络通信传输系统等,电信系统由传统单一功能语音电话功能扩展为通信联络、报警响应、指挥调度、安防监控等多重功能的电信系统。虽然技术手段增多,但应用难度及维护成本也在不但增加,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电信系统建设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系统兼容性差:各系统相互独立,不能相互通信;
(2)资源不能共享:多个用户终端独立操作, 所需视频信息、报警信息、地理信息、环境信息等不能互联共享;
(3)操作使用性能差:多套系统,多个控制中心,多个用户终端,造成管理和应用不方便。
这些不足导致用户和系统管理员都不满意,从而发挥不了系统的最佳性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有效的将上述各个分离的系统在应用层面上统一起来,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利用先进技术建立一套迅速响应、准确控制、安全操作、方便使用的电信集成系统是现代石油化工企业的迫切需要。
2 集成平台选择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特点,生产指挥调度中心作为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组织、指挥、控制和调节机构,要求实时收集现场信息,准确向领导汇报,清晰下达高度指令,传统单一的调度电话系统已难满足使用要求,为充分发挥指挥调度功能,可以结合其它电信系统,在一个集成平台上完成综合指挥调度功能。经过比较,调度电话系统是电信系统集成综合平台的最佳选择,其联动关系需求如表1所示。
通过系统集成开发,可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传递和处理平台,避免各电信子系统功能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以可视化方式实现指挥调度过程中的快而准的要求。
表1 电信系统联动关系表
3 系统集成技术
3.1 集成模式
要求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具有综合指挥调度功能:系统可以外接公网电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首先通过群发短信进行通知所有相关负责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并主动呼叫相关部门领导(如消防、物资供应、安全总监等等)紧急召开视频会议,第一时间讨论解决应急解决办法;可以外接标清的视频会议系统;可外接视频监控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视频监控图像资源;可以第一时间接收火灾、视频等报警信息,同时自动弹出相关视频监控界面,使调度中心直观了解报警现场信息;可以直接呼叫扩音对接话机,对报警信息进行广播、协调人员疏散。可以与集群电话、防爆对讲机互通,指挥中心对应急抢险现场进行直接指挥;可以接受生产业务系统数据,在调度大屏上展示出来。
3.2 系统原理图
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接入原理图如图1。
3.3 设备构成
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由可视化指挥调度交换机、会议服务器、视频监控服务器、录音录像服务器、各种网关、各种终端和可视化指挥台组成。
图1 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接入原理图
可视化指挥调度交换机完成系统各种终端管理,系统资源的分配管理、呼叫流程控制、指挥业务控制等功能,是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的核心。
可视化会议服务器为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提供可视化会议资源,完成视频和音频的合成。
视频监控服务器完成监控图像存储、查询、回放的管理。
录音录像服务器完成对指挥调度过程的纠察、检听、录音录像及回放等功能。系统具备录音录像文件检索功能,支持多种查询条件的组合,可根据时间、用户、摄像机、文件名等组合查询,方便调度员在事后查询。
管理成对网络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统计管理等。
4 集成平台应用
4.1 视频接入
公司总调中心的调度指挥台可以接入并显示公司全部视频监控信号,充分利用现有的视频监控图像资源,实时监控现场生产运行情况,实现对关键位置、关键设备、生产情况动态跟踪,同时在生产调度、会议时可以随时调用任何图像,共享到所有参加会议的二级分部调度台上。
4.2 综合调度指挥
将各装置的视频监控图像结合起来,当指挥中心调度员在调度台上点击呼叫工作台调度用户时,该用户所地点图像/该用户所负责监控图像同时可显示在调度台界面上,使管理人员不仅通过语音交流了解情况,也更客观地从监控图像中获取信息。
监控终端与调度电话联动可以是一一对应,即一部电话与一个监控终端绑定,也可以一部电话联动多个地点的监控终端,或多部电话联动多个地点的监控终端,甚至多个电话联动一个/多个监控终端,以方便不同业务部门共同监控图像之用。
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利用GIS平台提供的开放接口协议,使得GIS平台信息可以在可视化调度台上显示,并将本系统的视频资源与GIS信息平台整合,使得监控点的视频图像能在地图中显示。
利用火灾报警系统提供的报警信号,将报警量送至可视化调度系统主机。系统主机将不同的报警量分别对应的一个或几个摄像机信息进行绑定,出现报警信息时,能在可视化调度台上报警,同时与该报警点相关的视频监控图像在可视化调度台上打开,GIS中显示报警地点的地理位置,实现与火灾报警系统、GIS电子地图系统进行功能的集成和系统的整合。
可视化指挥台外观如图2所示。
图2 四屏可视化指挥调度台
上述四屏可视化调度台将视频监控、可视化指挥调度、GIS信息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有效整合在一起,方便系统的联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4.3 视频会议
公司总调与二级分部、以及二级分部之间能够通过调度指挥台实现公司临时性的标清调度会议,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4.4 应急抢险指挥
外接防爆的应急单兵系统,在危机时刻,具备移动应急单兵视频、语音接入功能,可以通过移动视频,提供事发现场的实时图像,并通过语音交流、视频交流,实现远程指挥、诊断。
4.5 安全管理
调度人员日常工作中通过视频图像可以实时了解生产装置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事故初发时,通过火灾报警与视频监控的联动,调度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并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能够充分有效的协调组织各方资源、利用各种渠道对事故现场了解充分准确的信息;事故发生后,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系统和现场监控录像对事故责任进行追查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可实现事故预防、应急处置、现场救援及事故责任调查等全全方位安全管理。
5 结论
通过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将各个分散的、独立的电信子系统有机的整合成为一个能够自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智能型集成系统,实现“一个中心、指挥协调、职能负责、快速反应、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系统在平时管理、战时指挥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海上溢油;应急决策;集成平台
中图分类号:U6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1-0023-03
船舶溢油是水运环境污染的主要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船舶燃料油舱破损造成燃油泄漏污染,二是油轮货舱破损造成重特大原油、成品油泄漏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上交通运输量快速增长,水上重大交通事故和溢油事故的风险不断加大。2014年全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3.1亿吨,比2013年增长9.5%。我国沿海原油运输量的增长加剧了溢油事故风险水平。截止2012年底,全世界VLCC和ULCC保有量达500艘,油轮船型的大型化则提高了潜在溢油事故规模。
美国墨西哥湾等重大溢油事故的发生,使得全社会对于重大海洋污染事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给溢油应急处置行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海上重大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科学决策和调度对于溢油事故的控制和敏感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发海上溢油应急决策支持与调度指挥平台,可提高溢油事故应急成效,降低应急成本,减轻溢油事故后果。
1平台框架分析与设计
海上溢油应急决策支持与调度指挥平台是构建在静态数据库、动态数据库和模型库基础上的多个应用系统的集成平台。应用系统包括溢油应急多元海量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监视监测与预测预警的动态集成系统、应急资源动态管理系统、溢油应急处置演习演练系统、调度指挥通信系统、溢油应急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清污效果评估系统、溢油应急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均集成到基于三维GIS的海上溢油应急决策支持与调度指挥平台,平台系统框架见图1。
平台的静态数据库包括地理数据、港口设施、敏感资源、应急资源、油品特性、知识库、应急措施、法规标准等。地理数据包括海图、卫星影像等,港口设施包括码头、岸上储罐、航道锚地等,敏感资源包括岸线及ESI指数、保护区、养殖区、旅游区等,应急资源包括设备库、应急队伍、应急专家等,油品特性包括MS-DS、物化特性、泄漏应急措施等,知识库包括规则集、方法库、典型事故案例等,应急措施包括岸线保护、养殖区保护、自然保护区防护等,法规标准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国际公约等。
平台的动态数据库包括船舶及海上设施的雷达、LRIT、AIS、VTS、GPS、RFID、VHF、CCTV等动态信息、气象海况等实时环境信息、事故情况和污染情况信息、溢油监视监测信息等。
平台的模型库包括溢油漂移及风化模型、风场预报模型、潮流场预报模型、应急资源搜索匹配模型、溢油损害评估模型等。
2基于NaviGIS平台的集成技术研发
集成(Integration)是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发展带来的新概念。到目前为止,集成在概念上尚未取得一致,但普遍的看法是强调原本不是一体或不同源的组成要素间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互连。80年代后期GIS与环境模型的集成问题开始为人们所关注。Good-child最早对GIS与空间分析模型集成或耦合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此后众多学者和应用人员对两者集成的依据、范式和途径做了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基于溢油模型也已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溢油预报模拟、评价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如国外有ASA的OILMAP及NOAA的ERMA、日本的MEGIS、澳大利亚的OSRA、挪威的OSCAR、英国的OSIS等;国内有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开发的“南海海上溢油漂移扩散预测微机视算系统”、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开发的“海上溢油预报系统”、大连海事大学开发的“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专家系统”与“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模拟训练系统”等。在上述系统中,有一些系统在溢油模型建立过程中结合了GIS技术:如利用GIS技术对溢油模拟所需的空间数据进行获取、处理、存储和管理,以及对模拟结果的处理和可视化表达等。环境模型与GIS的数据交换形式和结合方式有三种:松散结合、紧密集成和完全集成。当前对于环境模型与GIS的结合大多趋向于松散结合或紧密集成。松散结合虽然对集成技术要求不高,容易实现,但使用不便、效率低、易出错;完全集成则对技术要求高,开发周期长且费用高;相比之下,紧密集成方式是向用户提供方便、全面、有效的GIS技术的有效手段。
本文在NaviGIS平台的基础上,采用紧密集成的方式,集成了经过融合的异构数据(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实测数据与预测数据、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2D数据与3D数据),并可同平台无缝叠加显示,集成平台界面见图2。
3集成平台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应急调度指挥辅助决策技术是集成平台的核心功能,为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包括事故报告、初始评估、处置方案、调配方案、动态评估在内的五阶段决策过程,并采用动态评估技术对应急处置多方案进行对比评估,决策过程见图3。
“初始评估”阶段利用系统集成的溢油预测模型进行漂移轨迹和归宿的模拟,并对初步的应急措施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浮标动态校核。初始评估将形成可能受影响敏感资源的保护方案。“处置方案”阶段则根据事故现场信息、模型预测结果,智能化生成资源需求方案,分析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要的应急设备总量及适用于该次事故特征和气象海况的设备能力需求。“调配方案”阶段则根据应急需求方案,通过GIS叠加分析,按最快到达原则智能化选择符合需求方案的设备库和船舶,并生成设备调用方案和船舶调用方案。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