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说真的,特别感谢中心(学院)不断给我成长的机会,也感谢部门主任和其他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回顾自己半年所走过的路程,感慨颇多。总结半年来的工作,我想归纳出三条东西。

一是发挥工作中的主动性。发挥主动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努力学习新事物。刚开始肯定有很多事情不会做,或者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所以要主动去请教他人,比如可以多多咨询部门主任或其他老师。另一方面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发挥自我积极性,不因循守旧。对我们新员工来说,很多工作都有可参照的处理模式。但除了参考,还需要分析此情此景,作出调整和改变,以期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情况”。我想,这也可以归结为“创新”。

二是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刚踏入新的岗位,不懂的东西太多,必须多向别人请教,多听取他人意见。不论是政工部的工作还是学院的教学工作,我的每次进步可以说都与领导和周围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分不开。而即使熟悉了岗位工作,仍应该虚心学习。我认为,这是实现人和人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和谐、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听取意见,才能造就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一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的空间.我国大多数中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不强.但多数社会家认为在未来发展中,合作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竞争.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只有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才能体现出所学知识的意义.若是不能与其他同学进行很好的合作学习,则所学的知识也就失去了意义.

2.合作学习有利于多变互动式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传统数学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完全忽略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倡导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学习,其有利于对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3.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凸显了教学的情意功能.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只重视认知功能而忽视了非认知功能.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日常交往的需要,在合作学习中的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使学生交往中懂得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激励,让学生的尊重得到满足.

二、精心预设,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和前提,必须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前根据课程需要设计相关的合作学习内容,设计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挑战性.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可以将教学课程的重点或难点导入到合作学习的内容中去,让学习内容具有思考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对于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或答案单一的学习任务则不适合设计到合作学习中去.

如,在教学“正五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动手动脑,通过剪、割、补、画、拼等实践活动,去找出正五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将在动手实践过程的想法、观点、收获与小组成员交流互换,让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归纳出正五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将数学学得更好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动脑的能力,鼓励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踊跃发言,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精神,对于一些资质不高,成绩相当落后的学生,教师必须耐心讲解,让学生逐渐形成自觉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敢想、敢说、敢做.

2.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听课或者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通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或者学生在发言时,其他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是低头在做自己的事,这不仅是对教师、学生的不尊敬,同时严重地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措施有:①让学生简单记录其他学生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做比较;②开展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不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是不文明的行为,与中学生道德行为不符.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问题;实效性

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差异,对于促进社会知觉的发展、交往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克服自我中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21世纪公民所应有的素质。因此,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常发现,很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肤浅的你说我讲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

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现选择几个教学课堂中的典型现象进行透视:

1.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其结果是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老路。

2.刚开始时,学生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他小组成员。于是小组讨论让少数人“垄断”。这样合作造成的后果是: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成了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3.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要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毫无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有一些确有合作必要的问题,但问题一出现,教师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不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深入思考。有的教师甚至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有人听课更甚),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4.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讨论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多给点时间,反之刚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往往不是做得很好,多数情况是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一开锣,就草草收场,教师急于归纳总结。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教师观念陈旧,怕耽误教学时间,完成不了自己设计好的教学计划。这样一来,合作学习只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插花点缀,学生没有足够的合作交流时间,对问题的探究浅尝辄止,这样不单单会给学生留下遗憾,还会浇灭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纵观以上几种现象,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么,合作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人们常说,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每个人得到的仍只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两个人交换一种思想,每个人将得到两份思想。这无疑告诉我们,学习中互动合作是多么的实惠,实现了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更是一个多赢的举措。那么,教师该如何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

二、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

1.教师要正确认识合作学习,做好合作前、合作中、合作后的有效指导

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并对操作程序给予说明。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的意图、要求、方法、步骤等,以免学生无所适从。同时要向学生提出时间要求。这个要求不一定是硬性的,主要是告诉学生速度的重要性。而且,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要适当,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决定何时停止。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行为,注意工作完成或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应检查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发现小组讨论混乱无序时,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讨论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学生引回到任务中来;讨论受阻时,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和途径;如果学生讨论时找到本节课要求学生深入理解的问题,便可拿出来供全班同学思考、讨论,引导各小组关注该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并解决问题,若学生已解决这一问题,也需就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总结。

合作学习结束后,要给学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总结,做到善始善终。教师要尽量让更多的小组充分展示其成果,每位学生的发言都是代表小组的意见而不是个人的想法。其他组的成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相互争论,以激发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劳动是受到教师尊重和认可的,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总结发言时,教师要对各小组展示结果的科学性予以及时的评价,避免导致学生认识的模糊性。要将他们的发言规范、提升,使之条理化、逻辑化,从而使学生对问题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后,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开展前所提出的评价标准,对小组合作的情况给予评价,从不同的角度肯定各小组的合作并予以奖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他们继续进步。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习惯

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这对于刚刚开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尤为重要。

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

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更要体现合作意识,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指导操作时,要有意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合作、交往、共享、共处是21世纪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实施合作学习,需要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水分”。合作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或主题是适宜的“土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适宜的“温度”,而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适量“水分”。如何使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更上一个层次,只有认真分析影响课堂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和探讨,并进行再一次反思和总结,再付诸于实践,如此循环往复,持之以恒,才能不断提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students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but also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participate, listen and respect others. However,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current situation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which redu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 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地进行交流,使小组学习落到实处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优化合作小组的建立与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中较为成功的组织形式。在建立合作小组时,教师应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自愿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组。分组时要均衡配置,即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体相等;男女混编,即每一小组男女生比例大体相等,然后明确组长及组员的责任,分工落实后,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共同提高,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不能和小组成员友好相处或拒绝帮助别人都是不可取的。再按需协调,使每一小组的人员结构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选拔并培养组长至关重要

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况且学生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地培训,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三,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进行有序地安排和必要的协调;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和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

参与探究,必须要以自己的见解和认知能力为基础,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这对于刚刚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在交流时,我们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懂得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是一种美德。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可缺少

要使小组合作顺利进行,光靠学生的发挥是不够的,毕竟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因此,教师的示范、指导、参与不仅不可缺少,而且占主要地位。所以,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不闻不问,而应当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合作进行观察并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合作任务。这样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五、明确任务、选择时机是有效交流的保证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为了让学生能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在小组交流前,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任务,同时还要控制好课堂的纪律,做到有放有收。

同时,选择适宜的时机是小组有效交流的保证。在学生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在成员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组内合作交流,合作才有价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倡导合作,对于有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这就需要小组成员的共同配合、相互合作;在教材内容重、难点处设置合作,在学习重、难点时引导合作,这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从而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六、积极发挥小组间的评价作用,强化合作意识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的具体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专注而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楚、听明白,并能够把握重点,进行简要转述,这不但是能力,也是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所必备的习惯,也让我们的孩子将来变得越来越有爱心和教养。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我们想要让我们的课堂不仅要有活跃、热烈的讨论,更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静静的倾听和思考的氛围。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能够基本养成倾听的习惯,“听”的技能有所提高。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倾听中学会尊重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培养学生对别人的爱心和责任心。

(一)、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目的是要使学生认定自己必须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能更快地进步。倾听时必须全神贯注,相信自己至少能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得一点收获。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教师应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适时引导,长抓不懈,孩子们的倾听意识一定会慢慢增强,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同学发言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也会内化成孩子们的素养。

(二)、提出课堂上倾听的具体要求

1、倾听中做到四“心”。四“心” 就是指用心、细心、耐心、虚心。对于学生在倾听过程中,需要他们努力去做到。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也不盲从,做到有选择地接受;细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认真听,听完整;耐心,当同学的发言有异议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指出不足;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求学生听同学回答问题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不随便对别人的发言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等方式参与交流。

3、边听边思考。如: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4、注意倾听的姿势。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课堂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们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利处多多。

5、对英语课培养学生倾听和发言习惯的十点要求

(1).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不要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

(2).要训练学生静心听,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三”时学生全部静下来,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

(3).听录音跟说跟读,要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

(4).避免枯燥操练,开“定向长火车”,多用“有意点叫”“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频繁交替使用。

(5).提请学生说话时不要低着头,或眼望天花板,或视窗外,要面对听者,举止要自然,不拘束,从小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

(6).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该如何纠正等等。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7).学生在讲英语时,教师不去打断,允许学生暂时存在某些语言错误,待讲完后,教师再指出并纠正。

(8).引导学生注意讲话音量适度。要求学生大声讲英语,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自己的音量大小,声音高低,对于活动、小组操练宜轻声些,班上发言得响亮些,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

(9).多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要求先想后说,想好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