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调节经济的手段

调节经济的手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调节经济的手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调节经济的手段

调节经济的手段范文第1篇

考点一: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和作用

1.市场与计划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1)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

(2)市场调节的优点: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在竞争中推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调节的弊端: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因此,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

考点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其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再次,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

(1)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必要性:①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各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最后我针对复习中的重难点,实行方法上的突破。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如何实现的

(1)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反之,则会减少供给,刺激需求。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2)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3)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围绕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

市场机制就是在上述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竞争,价格在供求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2.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1)原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直接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措施:①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行政,建立透明、高效、务实、廉洁的政府,打造法治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尽快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打造信用政府,做诚信表率。②市场主体要树立法制观念(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和诚信观念,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3.宏观调控手段的比较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三种手段各有所长,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在运用这三种手段时,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4.正确理解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调节经济的手段范文第2篇

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

1、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进行调节经济,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2、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主要方法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是一种间接手段,但是是主要手段;

3、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有直接性、权威性、无偿性、和速效性等特点。重要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可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共同富裕的实现。

(来源:文章屋网 )

调节经济的手段范文第3篇

怎样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预期目标,使课堂教学有效。需要教师组织适合教材、学生的课堂教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实录

[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手段。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生观看数字图片(多媒体播放)感受其中的变化。

师:这十年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我们一同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展开新课:

师:什么是市场经济?

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市场经济?

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师: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情境一

小王是我校江海晚报记者团成员,他了解到《财富》2012年世界500强中国部分内地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

问题:(1)这些上榜企业有哪些共同特点?(从企业的性质和涉及的行业分析)

(2)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征?

生:(1)这些上榜企业都是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从所有制来看,都是公有制企业。这些上榜企业涉及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情境二

背景:全国启动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已实施1627个项目,投资153亿。

我市与新疆伊宁县结对合作:选派援疆干部,提供资金、物资、技术和智力支援。

(多媒体播放小王采访我校援疆干部某校长的视频)

问题:(1)结合背景材料和视频,分析伊宁地区经济社会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2)我国为什么能够展开如此巨大的对口援疆?

(3)通过结对合作支援新疆地区的发展,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哪些特征?

生:(1)伊宁地区经济社会发生变化离不开国家的共同富裕政策的支持。

(2)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发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先富)和长远利益(共富)、局部利益(新疆)和整体利益(全国)结合起来。因此,我国能够展开如此巨大的对口援疆。

(3)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师生共同小结三个基本特征。

问题:近几年,房价持续上涨。国家及时进行调控,为什么?

生1: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不调节势必影响百姓的生活,

生2:如果房价疯狂上涨,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建房材料、装修材料、人工费等)费用的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师:看来,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就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师:小王还想知道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该运用哪些手段来加强宏观调控呢?

多媒体展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问题:你能从中概括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吗?

生: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师:小王还收集到国家部分调控房价的政策措施。让我们结合这些政策措施一同体会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情境三

国家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央行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

问题:(1)这些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2)国家是如何利用这一手段进行调控的?

生:(1)经济手段。

(2)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国家运用经济计划,调整经济利益,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

情境四

为了规范房地产行业,我国已制定了《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律,相关执法部门依据法律,加强执法检查力度。

问题:上述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国家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段进行调控的?

生:法律手段。即国家通过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来调节经济活动。

情境五

政府对房价过高城市实施“限购令”;对于情节严重的捂盘惜售等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问题:以上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国家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段进行调控的?

生:行政手段。即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

师:记者团的其他成员在了解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情境六

记者甲:政府只要实施合理经济政策就可以管好房价。

记者乙:我觉得调控房价法律手段最重要。

记者丙:只需要用限购令来调控房价。

问题: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小组合作探究。

生1:记者甲只强调了运用经济手段中的经济政策来调节房价。是片面的。

生2:记者乙只强调了法律手段在调控房价中的重要性,也是片面的。

生3:记者丙只看到了行政手段的直接、迅速。但是,忽视了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容易导致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

生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各手段不能单独使用,应该使用“组合拳”,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师:让我们一起帮小王总结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

生:本课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加强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三是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针对宏观调控,课本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加以阐释。

二、教后点评

(一)适合教材、学生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

本课中关于宏观调控的手段这一处教学内容,教者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选取了能够为教学服务的“国家调控房价的部分政策措施”来说明。由于经济手段强调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来调节经济活动,因此,教者采用了“国家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央行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这三个政策来说明。三个政策中既涵盖了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又把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突显出来。可见,在研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基础上的情境才是有效情境。

本课中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个基本特征——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一知识点,教者开发利用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教者首先介绍了我们南通市与新疆伊宁县结对合作:选派援疆干部,提供资金、物资、技术和智力支援这样的大背景。其次结合我校援疆干部某校长的亲生经历,将学生采访援疆干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耳聆听国家先富帮助后富的举措。这样的情境来自于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可以理解的身边的东西,自然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适合学生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

调节经济的手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政税收;税务工作

一、引言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确定性越发强烈。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柱,是国家和政府的经济行为,税收是维系国家财政与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越发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市场供给,也就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市场经济稳健发展,使市场竞争趋于良性,如何完善市场经济发展的效果,使市场经济的成果贡献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税收则是国家在不过分干预市场发展的情况下,引导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方向的有效手段。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缺陷

(一)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指的是部分生产经营者出于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将不合格的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引入市场进行销售,而不顾市场规律和职业道德,利用市场监管的漏洞,赚取不义之财,罔顾人民群众的健康和食品安全。这样的自发调整也会导致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阻碍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市场监管存在盲目性无论市场规模如何,大多数经济参与者也只能够负责与自己相关的那部分工作,使分工更加精细化,但每个人也无法掌握市场的全部信息,更无法左右市场发展的方向。信息不全,往往造成经营者的决策产生偏差,导致决策失误或资源浪费。

(三)市场调整存在滞后性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数量及提供的商品数量随着市场价格波动而缓慢变化,这个变化虽然紧跟市场价格波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在特定情况下将导致经营者决策的最佳时机,人、财、物的浪费由此产生,经营利润随之下降。

三、财政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税收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国家降低财政税收可以有效缓解人民税务压力,提高了可支配收入,随之带来消费水平的增强,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消费水平是正相关关系,消费水平提升,必然带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因此,财政税收的降低,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

(二)税收对投资水平的影响除了消费水平,市场经济发展受到投资水平的影响,当人们的投资水平提升,市场经济发展也会提升。当国家财政税收降低,人们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更多的资金投入促使各行各业有更多的发展和前进的动力,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税收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财政税收降低,能够使外贸企业成本降低,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价格竞争优势,有效推动和促进“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施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财政税收对社会就业率的影响就业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就业率高,说明市场上劳动力充足,人均收入增加,确保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国家降低税收水平,对企业来说,有更充裕的资金可用于招揽人才,企业敢于并有能力提供更多岗位,从而使就业率稳定增长,而企业有更多筛选人才的机会,也就有了更多更强的发展动力,产品和服务也就有更多创新发展的空间,最终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

四、财政税收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资源合理再分配,确保收入公平性市场经济发展的自发性使社会不公平现象频发。财政税收的调节作用能够有效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社会不公现象减少。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大,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也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财政税收成为调节竞争关系的重要手段,而商品价格也受到一定影响,回归到相对正常的范围。此外,通过财政税收还能够更好地平衡市场经济布局,通过税收再分配的方式,缩小不同阶层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使市场经济更具活力。财政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来自于人民,其目的是服务于人民。税收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服务和军队建设,这些领域必须依靠财政拨款而非市场化的行为来发展。财政税收使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服务于人民,保障人民安全、幸福的生活,也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财政税收的调整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再分配,也调节了不同群体的收入水平,不但服务于经济,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二)有效调节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财政税收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调整需求总量。当经济扩张时,总需求量急速增长,国家以紧缩性税收政策和高税率降低需求,以遏制不健康需求的增加,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当经济衰退时,国际采取扩张性税收政策,扩大减税降税涵盖范围和优惠幅度,刺激社会需求增加,使市场经济保持稳定。财政收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守护者,当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政策予以调整、纠偏,使市场经济转回正规,稳步行进。总而言之,财税手段能够有效保障资源配置,减少社会不公;调整供需关系,确保公平竞争,稳定市场价格;缩小城乡差距,平衡市场格局,激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三)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激发市场经济新活力国家能够通过税收政策,实现对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的扶持。以高新技术为例,大量财政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使它们能够放下包袱,大胆进行开发、研发、创新,从而从每个个体开始启动转型升级,最终促进了整个产业升级,使市场经济的重点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税收政策的实施也能协调市场上不同产品的利润差额,使产品结构更加合理。这样一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更加有序、有活力。

五、促进财政税收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一)强化税收调控作用,提升税收与经济周期适应能力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制度,都无可避免会遇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现象,这是客观经济规律,只有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规律,才能借助各项政策推动社会经济良性健康发展。因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努力。1.掌握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返现概念股,审时度势,做好税收政策和制度性调整,避免反向调节抑制作用。2.在制定财政税收及政策时,充分考虑调控的滞后性及市场信息的滞后性,同时,应关注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最大限度减少税收调控手段实施过程中效果的衰减。

(二)坚持公平为先、区别对待,增强税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财政税收的两大根本属性是公平和效率,税收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公平税收是市场经济的快速需求,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切实有效保障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公平税收,才有公平竞争;有区别,才有税收优惠政策的高效落实。税收既要公平,也要有所区分。公平即税收政策应覆盖到全部市场经济参与者,区别对待则要求税收政策根据不同发展区域、不同产业,有相应的帮扶政策,同时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市场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三)效率与公平并重,以税收促进产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如前所述,效率与公平是财政税收的两大根本属性,在实践过程中,是相互协调和扶持的两部分,对二者均应兼顾,而不是侧重一方,否则不能促使区域发展平衡,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因此,从区域发展角度,既要关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地区,也要关注一般地区和发展欠发达地区,制定税收政策时,兼顾区域导向和产业导向,以双重轨道确保区域和产业的发展平衡,促进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充分结合两个区域的优势,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当前我国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不确定性因素和经营风险不断增加,要更加重视税收工作,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带动各区域均衡发展,共同进步。

(四)丰富调控手段,增强税收的调节作用要理清财政税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不断增强财政税收和区域发展以及产业规划的相互协调,以税收政策配合产业和区域发展目标,引导不同阶段和环节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入,以促进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另外,财政税收对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十分重要,要充分借助税收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导粗放式生产经营向精细化生产经营转变,强调研发创新,鼓励产品升级。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建设方面,要注重税收政策对发展第三产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税收政策要想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贡献,就要针对区域、产业,给予优惠政策、帮扶政策,从而减小因税收带来的收入差距,并以此带动生产资源和结构的合理流动。税收是调节手段,也是指路旗帜,通过不断调整税收政策和制度,才能够使税收政策发挥指导区域和产业各项资源变化、发展、创新、升级的作用,实现税收政策的普惠性和规范性,创建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

(五)充分借助税收调节优势作用,合理利用内外资源合理利用税收政策实现对生产资料的调节,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我国当前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多元化,但缺乏科技和资本注入,这样的现状,必须通过税收调控政策,吸引外部资金,通过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注重新科技、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借鉴,再配合劳动力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配置升级。为了实现生产要素配置升级,必然要对税收政策和调控手段进行升级,才能有效鼓励和引导对外劳动力输出以及外部资源引入的吸引力,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调节经济的手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事业单位 经济管理 职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经济与国际接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环境下,政府已经不再是经济的直接管理者和参与者,而是作为服务者和调控者来对市场进行宏观上的管理。因此,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面临着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这样的转变不仅仅在于中央政府,更重要的是在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如果一个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及时、科学、规范,那么,这个地方政府就能发挥良好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相反,如果一个地方的政府不能及时转变职能,或者职能的转变不科学、不合理,那么,政府就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主动转变职能,并且在职能的转变和使用时都做到适度,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的宏观调控体系并不断完善

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形成的时间比较短,缺少充分成长的过程。这就导致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存在着很多缺陷和误区。但是,我国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市场经济自由发展、自我完善。而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例如盲目性与自发性,导致市场经济必然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历次的经济危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与此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又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即可以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教训,总结经验,避免可能会发生的经济危机。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以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弥补市场自然调节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与市场秩序。而我国政府也一直很重视政府职责的转变,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来对市场进行调节,以此抑制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合理调配市场资源,避免生产不足与生产过剩,提高就业率,并通过这些方面从整体上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在一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尤其是在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市场资源等方面的配置上,政府的行政干预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在一些大型的项目审批过程中,政府甚至进行直接干涉。一旦政府缺失了必要的监管机制,又没有对行政进行公开化,就会使政府的行政权力滥用,产生腐败现象。另外,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是总能起到预期效果的,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呆板、落后,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完善,就会使宏观调控失去应有的效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达不到原来的目标,甚至起到反作用。因此,政府必须不断地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改变直接行政干预的作风,并提高行政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监督,这样,才能使宏观调控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垄断行为

市场调节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市场资源会向占有优势地位的企业聚集,使这样的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垄断行为。垄断行为的产生会严重影响市场竞争的平等性,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时,必须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垄断行为,为市场竞争的公平、平等提供有力的保障。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着价格的变化。垄断现象一旦产生,就会使供求关系失去对价格的调节能力,价格由垄断组织决定而不是由市场来决定,市场的竞争机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垄断组织的定价会高于在竞争条件下所形成的价格,从而从中牟取暴利。长此以往,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更会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垄断的产生源于市场调节的缺陷,因此,市场调节自身很难对垄断产生抵制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使用行政手段,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垄断行为予以打击和制裁,维护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维护市场秩序。在打击垄断的过程中,中央政府要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中央政策,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对于一些与中央政策相违背的行为,要及时纠正,以此来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平等。同时,地方政府也要主动公开行政行为,接受监督,这样,才能使政府的行为更具有公信力。

三、调节收入分配,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的收入分配方法由原来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变成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形式。这样一来,就会拉大收入差距,甚至产生收入相差悬殊的现象。而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与分配方式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转变管理模式,在法律的基础上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现代化政企关系。将政府的角色由管理者转变成为服务者,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转变自身的职能,关键是要转变观念。传统观念都把政府当作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但是,这样的观念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的服务者,要对该由政府进行管理的方面加强管理,对于不该管的方面,要转移出去。政府应做到不错位、不越位,还要在处理事务时做到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强化服务和宏观管理上来,将服务工作做到实处。

四、提供社会公共物品,完善公共服务职能

我们政府部门大多能积极转变观念,努力为发展经济提供服务。但也有一些单位为了本部门的利益不肯放权,导致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定化,使党委、政府的决策不能及时有效贯彻,出现“中梗阻”现象。一些民营企业对之反映比较强烈,他们用四句话形象地归纳:服务就是收费、检查就是罚款、办事就是增人、用权就是整人。“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继续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激发市场投资活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这是今年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推进的十项改革任务之一。因而,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有关部门要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省级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总载体,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先试先行:帮助搭建公共创新、院地合作和产业集聚三大平台,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民营经济从“低小散”向“高精特”转变;建立和完善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投融资、节能减排的约束和交易三大机制,促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推进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对内对外、走出去和引进来、北上和南下三个并重,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推动民营经济从内源型向内外源并举转变。工作中及时总结完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特色,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打造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由于市场经济自然调节所存在的不完善,我国的政府、事业单位必须切实做好宏观调控,发挥经济管理职能。同时,还要把握好尺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手段,来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作用。这样,事业单位与企业才能结合成为有机、统一、协调的整体。

相关期刊更多

生命的化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应用心理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国际免疫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