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医疗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医疗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专业学位;柯氏评估;规范化培训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7年9月—2018年5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专硕研究生743名(2015级282人、2016级225人和2017级236人)。同时调查导师、轮转科室护士长和带教教师共210人。

1.2研究方法

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构建专硕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模式;采用柯氏评估模型从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成果层4个方面评价专硕研究生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反映层为满意度评价,1~5分;学习层是通过考试测试专硕研究生对医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满分100分;行为层评估是通过导师、轮转科室护士长和带教教师评价取三者平均分,满分10分;成果层是培训的最终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2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录入,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釆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反映层分析

在培训态度上,专硕研究生对培训重要性有较高的认知并愿意参加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基本满足专硕研究生的培训需求;在培训方法和培训考核结果方面,结果显示培训教学方法单一,考核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水平;培训补助方面满意度最低,与培训年限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培训后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满意度较高,其中培训对提高临床技能和培训达到预期目标这两项与培训年限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学习层效果研究

医学专硕研究生培训后理论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较培训前均有显著提高,理论成绩与培训年限呈正相关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技能考试成绩2015级与2016级培训后得分无差异,与17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行为层效果研究

总体来讲,培训后各项素质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培训时间的延长呈现2015级研究生总体评分≥2016级研究生总体评分>2017级研究生总体评分的正相关趋势。其中医患沟通、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诊断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辅助报告阅读、门诊急诊中处理常见病、抢救危重病患者、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等与实际操作技能相关的能力提升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医疗法律知识、处理医患纠纷和维护医院医生权益较其他项评分较低。在病例书写、查房、医德医风、团队合作、责任感、保存医疗档案这六个方面,各年级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成果层效果研究

成果分析主要目的是医学专硕研究生参加培训后是否能达到一名合格住院医师的标准,是否提高培养质量这也是并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最终目的。此次接受调查的的743名专硕研究生患者投诉率为0.00%,事故率为0.00%,医学专硕研究生承担住院医师工作,真正的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管理。2016级专硕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为95.53%,2015级专硕通过率为98.34%。预计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合格率97%。

医疗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带教水平 影响因素 认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76-02

随着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非直属附属医院在医学院校实习生的教学工作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教学任务,并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与直属附属医院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众多影响师资带教水平的因素中,带教老师对医、教、研关系的认知和处理这一因素非常重要。因为认知指导行为,带教老师对医、教、研关系的认知、处理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倾向和精力投放。文章于2017年1月对某非直属附属医院带教老师进行了医教研关系认知情况的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某非直属附属医院150名医、技、药类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

2.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深入科室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调查问卷150份,回收合格问卷145份,合格率96.67%。

3.统计分析。应用EpiData3.1录入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一般情况性别:145名带教老师中,女性57人,占39.3%,男性83人,占57.2%,5人信息缺失;年龄:为(36.04±6.73)岁;工龄:为(11.69±7.91)年;带教年限:为(7.03±6.25)年;岗位:临床医生118人,占81.4%,技类人员15人,占10.3%,药类人员4人,占2.8%,8人信息缺失;学历:本科55人,占37.9%,硕士74人,占51%,博士13人,占9.0%,3人信息缺失;职称:初级31人,占21.4%,中级66人,占45.5%,副高级34人,占23.4%,正高级10人,占6.9%,4人信息缺失。

2.医教研整体关系认知情况就医教研三者之间关系,对医院而言,不同学历的带教老师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2,P=0.444);对医院而言,大部分不同学历的带教老师认为医疗、教学、科研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对个人而言,三者之间关系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8,P=0.004);博士学历中认为三者是相互促进关系的带教老师高达76.92%,认为三者之间是既冲突又相互促进关系的为23.08%。具体见表1。

不同职称的带教老师认为医教研三者之间关系对医院和个人而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8.19,P=0.224;χ2=6.35,P=0.39),具体见表2。

3.医教研优先级顺序认知情况对医院而言,不同学历的带教老师认为医教研的优先级顺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5,P=0.171);对个人而言,医教研的优先级顺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6,P=0.243)。

对医院而言,不同职称的带教老师认为医教研的优先级顺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7,P=0.666);对个人而言,医教研的优先级顺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03,P=0.343)。

4.带教水平影响因素认知情况在对认为影响个人带教水平的最重要原因调查中,认为医疗、科研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的带教老师占68.1%,认为师资培训不到位的占17.7%,认为个人能力有限的占9.9%,认为带教技巧方法还未掌握的占9.2%,认为医疗、科研工作更重要,教学无所谓的占5.7%。具体见表3。

三、讨论

医、教、研三者关系,对个人和医院不同主体而言,认知不同,比例发生变化。对医院而言,认为三者冲突的仅占0.70%,但对个人而言,认为冲突的却上升到2.82%;对医院而言,认为互相促进的原本占66.2%,但对个人而言,这一比例下降到50%,减少16.2%;与之相应,对个人而言,认为既冲突又相互促进的上升到47.18%,较对医院而言上升了14.08%。说明虽然大多数带教老师肯定医教研之间的促进关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带教老师在肯定促进关系的同时认为存在冲突,而这一冲突关系,在个人身上比在医院层面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可能和带教老师自认个人处理三者之间关系的(潜在)能力比医院要弱有关。76.92%的博士学历带教老师认为就个人而言三者之间是促进关系,估计和博士学历科研能力比较强从而降低三者之间的冲突一面有关。

无论对医院还是个人而言,医疗的重要性非常明确。对医院而言,仅有6.39%的带教老师未将医疗放在第一位,对个人而言,仅有9.22%的带教老师未将医疗放在第一位。总体而言,认同医疗、教学、科研优先级的比例要高于医疗、科研、教学的优先级比例。但在科研地位的认知上,个人而言,医疗、科研、教学优先级比例为35.21%,比医院而言的医疗、科研、教学优先级比例高11.27%;同时认为科研、医疗、教学优先级的比例比医院而言的科研、医疗、教学优先级比例高2.83%。以上说明涉及到个人时,部分带教老师会将科研的重要性提前。与他们而言,科研对个人的重要性大于对医院的重要性。

68.1%的带教老师认为医疗、科研工作繁忙是影响个人师资带教水平的最重要原因,进一步说明了医疗、科研、教学在实际带教中的冲突关系,超过半数的带教老师无法很好地处理医疗、科研、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医务人员的薪酬体系中,职称的高低和收入挂钩,而科研的成绩和职称升聘又捆绑在一起。此外,为求发展,医院对科研的奖励力度日益加大。因此,带教老师个人对科研越来越重视。但在医疗核心地位不变、医疗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教学和科研的时间安排冲突会不断增加,教学对个人的利益导向不及科研对个人的利益导向大。作为医院斫玻如何处理医疗、科研、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认识到医疗为核心,教学、科研为两翼的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带教老师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本是要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个人素质,提高带教老师处理好三者之间关系的能力。在招聘环节上,加大对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注重应聘人才的个人业务素质、能力,借助其能力缓冲医疗、科研、教学三者之间执行层面上的冲突。在带教老师遴选上,严格遴选条件,加强对带教老师业务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训。针对医院主要以医疗和科研成绩对临床医生进行激励的状况,医院应适量加大对教学的奖励倾向,突出表彰、奖励教学优秀的带教老师和教研室,提高奖励金额;将教学指标列为各种评聘的基本指标和医院科室的目标责任制中,并真正执行。

[资助基金:广东省教育厅临床教学基地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JDA048、2016JDB080。]

参考文献:

[1] 卢海涛,康与绯,张文川.对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5(2)

[2] 钱立桃,吴向辉.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理论课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2)

医疗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3篇

发生医疗护理纠纷时,要头脑冷静,谨言慎行,勿采取过激行为;当被时,可进行法律咨询,聘请律师,有查阅记录的权利,同时可以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问题[2]。常分析:定每月第4周的周五为不良事件分析会,把各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及发生的护理纠纷做成多媒体课件,让大家畅所欲言,探讨发生机制及如何防范。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严规范:目前我国尚无完整的护理法规,因此我院在三甲检查的契机下重新修改岗位责任制,增加了为患者做心理护理的内容和要求。如:根据患者享有的知情同意权,我们要求护士在为患者做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患者的同意和合作。我院还从法律的角度规范了执行医嘱、护理记录、交接班、翻身、摆药等各项操作规程。如:过去认为患者神志不清不必遮挡,现在规定护士为昏迷患者翻身时必须遮挡患者,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同时予床档保护其安全;观察皮肤有无压疮危险,做好高危因素评估。规定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必须经过仔细核查,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夜班双人制,方便两人核对医嘱。如对医嘱有疑问,应向医师提出质疑和申辩。若知道该医嘱可能给患者造成损害,酿成严重后果仍照旧执行,护理人员将与医师共同承担所引起的法律责任[3]。如护士向家属交谈病情时,应客观、实事求是,禁止应用“没事”、“挺好的”等语句,防止患者病情突然变化,引起家属误会产生医疗纠纷。对于患者易摔倒及有不安全因素的公共场所,如楼道和开水房等处设有警示表示;患者擅自外出前签订自愿书,护士及时打电话寻踪,返回销假等。

严处罚:对主动上报的投诉事件不处罚,只进行讨论,剖析其根源,提高认识。对于应避免而未加注意引发的纠纷等,各科护士长加强管理和督查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严肃处理,投诉一经查实,给予通报批评,严重者调离岗位,作待岗处理。在每次的法律培训后及时考核,分数与护士的绩效考核挂钩,不及格者扣当月绩效分数2分。

调查方法采用自设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为核心,共10题。包括护士的权利和义务,医疗事故分级,故意用错药属于事故否,病例是否允许患者复印,患者的知情同意等。系统培训后进行理论试卷考核。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发放问卷402份,回收384份(有产假和事假18人),有效率为95.5%。

一般情况文化程度:中专85名(22.1%),大专293名(76.3%),本科6名(1.6%);毕业年限:<1年77名(20.1%),1~5年149名(38.8%),6~10年98名(25.5%),>10年60名(15.6%)。

不同毕业年限护士的法律意识比较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随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资历的提高,呈上升趋势。

培训后大、中专组试卷及格(80分及格)情况比较本科学历6名未加入计算。培训前大专组及格率高于中专组;培训后大、中专护理人员及格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毕业年限毕业的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水平有明显差异,但法律意识普遍较低。在各层护理教育中,本科及大专教育明显优于中专,说明现有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基础教育、医疗文件或大众媒体,而普遍缺少在职教育。我国护理基础教育中,主要讲授《法律基础知识》,没有与职业有关的法律知识培训内容,因此造成护理人员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够。我院地处县级中心,辐射周边几个县镇农村人口,但距北京较近,造成就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意识较强,对就医环境要求较高,对医疗水平期望值大,易于引起医疗纠纷。但新近招聘的护士年轻化,经验缺乏,90后护士占多数,不擅于与患者沟通且护士来源纷杂,流动性强,往往是刚培训成熟手就跳槽到别家医院。针对上述原因,将以前我院在职继续教育中关于法律法规的课一年只一次(为岗前培训,面对刚参加工作的人员,占全院护士的比率<10%),改成常学习,常活动,常分析,严规范,严处罚的方法进行系统培训。

医疗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结核病;五率;项目效果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7-0012-02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强化重点防治措施,确保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国家卫生部于2006年底印发了《结核病防治工作“五率”相关技术方案》,要求各地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切实提高“五率”。为此,山东省卫生厅于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在全省13个县市区实施了第一轮“实现‘五率’第一阶段目标,提高DOTS质量”省级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五率”项目)。现将我市宁阳县“五率”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评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五率即医疗机构患者报告率、患者转诊率、患者系统管理率、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率和患者家属筛查率。到2010年以省为单位、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前“三率”超过95%,后“两率”超过85%。“五率”项目实施前、后,患者初诊登记本、结核患者登记本、患者追踪登记本、患者系统管理登记本、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登记本中记录患者的报告、转诊、追踪、到位和涂阳患者系统管理及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项目实施前,开展基线调查;项目结束后,开展效果调查。

1.2 项目支持活动(1)签订协议书。在市与省签订项目执行书的基础上,市卫生局和宁阳县签订项目执行协议书,明确责任和义务。(2)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市、县分别成立由分2122/!生局局长任组长,卫生局机关有关科室、结核病防治机构、综合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五率”项目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3)举办项目启动培训会议。召开由各乡镇卫生院和县级综合医疗机构院长、分工院长、防疫股长、结核病防治专(兼)职医师、疫情报告员、放射科主任及厂矿企事业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五率”项目启动会议,对与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4)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项目实施前及实施中,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出动宣传车,在县电视台播放结核病防治宣传片,为项目工作营造浓厚氛围。(5)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综合医疗机构患者登记、报告、转诊流程和方法及结核病防治机构患者追踪、系统管理、密切接触者筛查流程和方法,按照项目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健全完善各种登记资料。

2 结果

2.1 患者报告情况项目实施前,200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目标医院登记肺结核及疑似患者51人,报告51人,项目实施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目标医院登记肺结核及疑似患者27人,报告27人。报告率均为100.0%。见表1。

2.2 患者转诊情况项目实施前,200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目标医院登记报告肺结核及疑似患者51人,县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收到转诊单17张,转诊率只有33.3%;项目实施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目标医院登记报告肺结核及疑似患者27人,县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收到转诊单27张,转诊率100.0%,项目实施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5.65;P

2.3 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到位情况项目实施前,200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需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的肺结核及疑似患者31人,追踪到位18人,追踪到位率为58.1%;项目实施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需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的肺结核及疑似患者17人,到位14人,追踪到位率为82.4%,项目实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1:P>0.05)。见表3。

2.4 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项目实施前,200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涂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为56人,接受筛查的29人,筛查率为51.8%;项目实施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涂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为172人,接受筛查的158人,筛查率为91.9%。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涂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筛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57;P

2.5 接受系统管理的患者情况项目实施前,2006年4月1日至6月30日,登记的肺结核患者109例,接受系统管理的77例,系统管理率70.6%;项目实施后,2008年4月1日至6月30日,登记的肺结核患者122例,接受系统管理的118例,系统管理率96.7%。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系统管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55:P

3 讨论

结核病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五率”项目工作更是离不开各级综合医院的支持与配合。而信息传递及时、完整、畅通是确保肺结核患者纳入结核病规划管理的重要途径…。五率项目的目标医院――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出台了有关文件、规定,制定了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对结核患者的信息转诊、传递做到了准确无误,促进了项目工作的开展。转诊率、报告率都为100.0%。他们在结核患者登记、报告、转诊方面的“无缝隙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国家、省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规范的项目化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县卫生局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实现‘五率’第一阶段目标、提高DOTS质量”结核病控制项目的通知》,为项目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在对乡、村结核病防治医生进行系统培训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督导计划,明确了各级结核病防治医生的职责,加强了项目督导力度,保证了患者规律治疗,宁阳县的肺结核患者系统管理率由项目实施前的70.6%提高到了96.7%以上。

医疗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医疗设备;师资培养;交流合作

Exploration on the new practice pattern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

Yang Dewu

Beij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Beijing, 100053, China

Abstract: It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at the background and the purpose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the major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It is also analyzed that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for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summarized the practical achievement of Beij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cooperation with Toshiba medical systems(China) co., LT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further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dical equipment;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我校医疗器械维修技术专业自2007年招生至今,在专业建设方面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实训设备的新思路。2014年4~5月,该专业与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医学影像设备操作维修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北京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我校的大力支持。

1 校企合作背景

我校是2012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器械维修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北京地区医疗仪器维修等职业岗位群,培养高端技能型医疗仪器维修人才。作为一个新专业,在学院的支持帮助和行业合作共建的基础上,开发医疗仪器维修实训设备十余种。但同时,面对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该专业在大型医疗设备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设备采购昂贵、维修拆装损耗大、仪器设备更新不足等。通过北京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组织开展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交流活动,依托专业教师的理论优势,利用社会企业资源,我们组织了一次校企互利共赢的大型医疗仪器学习研讨活动。

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科研培训中心计划投资近亿元,安装包括国际最先进的320排640层DVCT- Aquilion ONE、3T磁共振、DS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专用影像工作站等大型医疗影像设备,通过专用PACS系统进行内部数字化管理。该中心可同时接待200多人分别进行CT,X-ray,MR,US,CL及工作站的教学与培训。

2014年3月,我校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与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达成学习交流意向,在DR成像设备、CT成像设备、MRI成像设备领域开展仪器操作、结构原理、故障维修等多层面的深入研讨,在6天内完成48学时的研讨内容。

2 校企合作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学校的师资和配套设施必须紧贴行业实际需要,其中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校企合作中,通过深入开展学习交流,使院校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更有效地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搭建医疗器械维修技术人员培养的有效平台。同时,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师资水平不高和设备不足的问题,企业同时可以完善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基础,从而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的目的。

研讨活动主要完成以下目标:(1)专业教师能够熟悉DR,CT和MRI设备的构造,能够辨别设备的组成部件及安放位置,可进行简单部件的拆装和检修。(2)专业教师能够独立完成DR,CT和MRI设备的常规检查操作,针对不同的检查部位和要求,进行参数设置和图像调整。(3)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进一步熟悉DR,CT和MRI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各检测参数的物理意义和设备的临床应用。(4)探讨新形势下医疗器械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3 校企合作的做法与过程

医疗器械维修技术专业与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的交流合作模式,不依靠单一的培训和学习的方式,而是采用以岗位能力为载体的深度合作模式。在初步研讨的基础上,确定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和职业岗位需求,拟定改革与创新的内容。通过CT,DR,MRI和DSA的使用操作、拆装维修开展知识与技能的交流,达到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相互学习、互利共赢的目的,并就院校教学及企业员工培训方面的创新与改革思路进行讨论,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次校企合作活动思路与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思路及过程

4 校企合作效果

本次校企合作活动圆满完成预期目标,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以练代学,专业教师能够掌握设备的结构及拆装和使用操作

在本次活动中,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不仅向我校教师展示了当下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而且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拆装条件,这些是目前医院或其他大型医疗设备制造商无法提供的学习机会。每位专业教师通过亲自体验,能够较好地掌握CT,MRI,DR和DSA设备的构成及主要部件的识别,通过实际检查操作,对设备的使用操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4.2 互通有无,企业工程师受益匪浅

对企业工程师而言,本次活动不是简单的培训,而是一次深入的交流和合作。企业工程师在仪器设备的原理方面存在一些疑惑,通过与专业教师探讨CT与MRI设备的工作原理,进一步梳理了自身的知识体系,收获颇多。

4.3 以教学改革与企业培训模式创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校企双赢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指导院校师资队伍和医疗器械维修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为企业的社会培训和员工培训工作提供借鉴经验。双方通过探讨教育与培训的改革创新思路,找到了下一步开展医疗器械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开阔了思路。

5 校企合作的体会及建议

5.1 将校企合作活动作为常规教研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医疗器械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师收获颇多,同时也在感慨如果这样的活动能够坚持长期开展,将更有意义。医疗设备发展迅速,也需要院校教师走出校门,向企业学习,向社会取经。

5.2 “借鸡生蛋”,完善院校实训条件

大型医疗设备价格昂贵,且采购与管理程序烦琐,作为院校的实训设备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但与此同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都在完善社会培训的条件和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社会资源为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便利,是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5.3 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走出去”

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能力单靠书本学习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样,学生的培养,也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化学习路径,除了校内实训及毕业前的实习,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将实物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和企业的环境里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艳曦,曹立生,刘永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9(1):103-107.

[2] 杨虹.高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研究[J].职教论坛,2013(13):65-67.

[3] 王伟.关于完善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99-101.

[4] 许黎英.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4):55-59.

[5] 刘建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