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法制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存在问题 管理措施 依法治校 和谐发展
1.依法治校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1.1依法治校是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客观要求
依法治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我国全民素质教育和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职院校依法治校整体水平,维护广大师生和学校合法权益,增强学校领导、师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监控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学校科学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 我国颁布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本法在内的6 部关于教育的法律和16 项教育法规, 各级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教育法律规章, 已经形成上至宪法下至规章的完备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这些法律规章的健全, 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从客观意义上来讲,也是要求高职院校的工作要依法办事,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1.2依法治校是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依法治校将高职院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有效结合,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的自和主体权, 必须从教育管理理论上明确学校及学校内部权利和义务的实施范围, 而权利和义务正是教育法律所调整的核心内容。因此, 必须明确依法治校的主体、内容、手段、途径等要素, 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增强各项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也会丰富和发展学校管理理论, 增强实践操作和理论发展的互动性, 形成有效良性循环, 深化教育理论, 推动实践操作[1]。
1.3依法治校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现代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需要
只有高职院校的办学自得到充分肯定和实施,这样才能发挥办学主体在面向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学校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依法治校是学校依法在体制层面进行的改革,主要目的是通过改革促使学校获得独立的法人地位和办学自,形成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自我运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从此层面分析,推进依法治校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1.4依法治校是依法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维护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育领域中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职院校的管理同样面临着诸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由原来的纵向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自与行政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实施合同聘用制后,学校和教师已成为平等的劳动人事关系,学校与教师签定的聘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若此引起的纠纷常诉诸法律程序等。诸如此类新问题的解决,新关系的调整,单靠行政手段予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来解决[2]。
2.依法治校现阶段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1依法治校任重道远面临挑战
(1)对依法治校内涵理解不够准确全面。
近年来,高职院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管理人员甚至校领导的法律意识淡薄,对依法治校存在误解或理解不全面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错误的理解依法治校。比如,有些校领导认为依法治校只是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明确要求坚决严格地执行,任何人都不允许违反,这样似乎达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片面的认为学校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片面的理解依法治校。比如,有些管理人员片面的认为只要建立校规校纪,然后根据校规校纪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就是依法治校,这种片面的理解扩大了校纪的外延,甚至将校纪混同为法律[3]。
(2)高职院校现行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瑕疵。
高职院校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中,仍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建立章程,依据章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但仍有部分高职院校的章程尚未建立,建立章程的部分高职院校制度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师生申诉制度仍未建立、争议解决机制不健全等。二是部分高职院校制度内容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很多在校方看来是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学生的措施,从法律角度讲实有明显瑕疵。比如:当前高职院校中某些制度主要为禁止、限制性规定,明确学生权利和义务权利不均等;学校内部某些自制性文件的相关规定与目前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相矛盾,甚至某些内容缺乏法律依据,内容上不符合法律法规。三是对学生处分的标准不够具体和客观。主要表现在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处理过于苛刻,有的规章制度未明确必要的程序, 技术细节上存在较多漏洞。比如,在学生违规违纪罚款的规定中,学校反而成为行政处罚主体,这就违反了行政处罚法;在学校管理制度中,经常可以看到处分的相关规定,缺很少见到权利救济的说明,而在实际处分过程中,往往是处分决定公布后,被处分人才知道处分结果,没有任何人告知他可以申诉、向何处申诉,这些都不符合处罚中的救济原则。
2.2实现高职院校法治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智能电气,远程监测综合仪,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半导体工业的不断进步,使得各类集成电路的集成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微控制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数据可靠,快速的传输成为可能;测量技术的进步使得各类传感器的精度越来越高,这一切为研制体积小,功能强,精度高的电力仪表研制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而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使得能够较容易地编制出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监控软件,从而组建成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着手于研制一种新型的智能电力仪表,我们称为IPM,并利用多台仪表和计算机组成一个分布测量、集中监控的电力监控系统,它立足于目前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从而做到了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而且易于安装、易于使用、易于维护。
2、概念界定
IPM智能电力仪表是一种集参数采集、处理、传输、控制、异常事件记录等功能于一身的测控装置,它通过数值计算,可以测量出三相电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四十余个电力参数,并能够通过总线型网络与监控计算机相联,为组建分布测量、集中监控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有力工具,在电力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3、设计开发的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它是各部门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电力系统的任何一次故障,都有可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电力系统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时刻对整个系统的状况进行全面的监视。于是,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可靠的监测系统来监视电力系统的运作状态,测量出各重要电力节点主要的运行时参数,并将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使管理人员能够综合了解各种信息,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从而采取正确的行动。
4、设计开发的关键点
4、1系统结构
一套完整的系统应该是由仪表、监控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构成的,其结构的整个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测量层、监控层、管理层。
测量层处于最低层,由一个个IPM电力仪表组成,它们具有很强的测量功能,能测量出一个电力节点的大部分参数,可替代以前的多台不同功能的电力仪表,以节省成本,简化布线,利于维护,每块表可单独使用,但更典型的应用是将多台仪表协作使用,用它们组建成分布式测量网络,将多台IPM仪表分布放置于一个电力系统的各个节点上,用以测量、计算各种电力参数,并将各种数据传递给计算机,这样,IPM仪表就扮演了一个电力信息采集者的角色。
监控层是由多台监控计算机构成,它负责收集测量网络中各台IPM仪表所测量的数据,将这些数据通过友好的界面实时地显示出来,使管理员能对各台仪表以至整个测量网络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它还能存储这些数据,并提供查询功能,在需要时可以将每一块仪表的历史数据以图表的方式显示出来;另外,它还有一定的控制功能,可以根据运行状态自动或手动将控制信息发送给控制器,这样,IPM仪表与监控计算机就组成了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监测网络,同时我们还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多个监测网络互联,以实现更高程度的信息共享。
管理层是对整个系统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管理层计算机通过网络从监控计算机获取电力监测系统的主要测量信息或统计信息,使之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从而使整个系统达到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管理层所实现的具体功能也不相同。
这样的系统可以很容易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去,比如,在楼宇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可在各楼层的主要电力节点安装IPM仪表用测量各个运行时参数,然后把所有的IPM仪表同一台监控计算机连结在一起,就可以组建成大厦的电力监测系统。而智能大厦中还有门禁系统、录像监视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这些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为了便于管理,就有必要引入管理计算机,将各独立子系统的信息进行综合。这样,当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异常时,都能够在管理计算机上反映出来,并可让管理员查看具体是哪个子系统的哪个环节出现异常,以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由此可见,由IPM仪表、监控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组成的三层结构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单,而且其安装和调试都非常简便,利于实现,必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进行了IPM智能电力仪表的初步研制,功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监控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功能初步完成,本文将主要讲述IPM仪表的研制以及监控软件的实现。
4、2IPM仪表的功能
IPM是一种多功能智能化的数字式电力仪表,它在普通数字电表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扩展,为了使之能够很容易地组建电力系统的分布式监控网络,我们赋予IPM仪表以较强的功能。例如在设计开发时注重实现:测量功能、异常状态记录功能、掉电保护功能、输入输出功能、通讯功能。
在系统中,监控主机可以查询IPM仪表中的所有电力参数,然后在屏幕上将信息反馈给系统管理员,管理员也可以通过监控主机来设置IPM的参数,或控制仪表输出口的输出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IPM电表是专门为工业电力系统的分布测量集中监控面设计的,采用IPM表进行电力系统监控后,系统管理员只要坐在一台PC前面,就可以对整个系统的运作情况一目了然,如将PC机置于上级系统,则利于无人配电房、无人变电站的实现。使电力自动化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4、3IPM仪表上位功能
将多台IPM仪表连接起来之后,还需要一台监控计算机来集中处理各块表所测量到的数据,并对它们实施必要的管理,才能组成一个监测网络,所以,监控计算机必须具备以下功能:参数集中显示功能、数据存储及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控制功能、组态功能、网络功能。
5、结束语
总之,IPM智能电力仪表性能优越,很适应电力系统分布测控的趋势。如能由相关部门出面整合规范各功能的IPM,做成具有通用接口的模块,将来就能尽快实现IPM仪表的产业化,并加强其监控软件开发,必定能够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人通过学习智能仪表相关知识并动手进行初步实验,解决了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消防备电启用后的远程监控、安全防范系统报警后的视频摄象机自动搜索并录像。智能电气远程监测综合仪用途广泛,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1、邓少军,张振川。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发展[J],电测与仪表,2005年05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作开展离不开制度保障,职业道德建设同样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近年来,医院围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后制定了《岗位工作质量标准》、《职工文明公约》、《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精神文明和行风作风建设奖惩办法》,建立职工职业道德档案,实施医德考评机制,使职业道德建设有所遵循,更加趋于规范化、具体化。定期不定期随机组织后勤、一线医务人员进行联合查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下发行风通报,保证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强医护人员的廉洁自律,坚决杜绝违法、违纪、腐败现象发生,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明纪律,强化监督。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不放过任何违反职业道德和违规违纪的现象,保证医院的干部职工队伍的纯洁性。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化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需要丰富的活动载体为支撑,近年来,医院开展“奉献服务在岗位”、“用心为患者服务服务到患者心里”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及“做文明职工、当服务标兵”、“学习雷锋车组”、“做有爱心的医务人”、“加强诚信建设、弘扬江苏精神”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不仅职工参与其中,使职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实践先进思想受教育,而且自觉转化为日常道德意识、道德习惯、道德品德,形成道德行为。让职工思想积极向上,始终保持“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良好精神状态,积极主动推进服务工作。组织参观“五德”教育馆、淮医名人馆,名淮医事迹巡回报告会,举办道德讲堂,每年评选爱优秀医生、优秀护士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用身边实实在在先进人物事迹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促进自己自觉提升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此外,注重加强对新职工的教育引导,分批分期组织系统培训,帮助新职工树立正确的医务人员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敬岗爱业、遵法守信、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四、深化团队文化建设提升职工道德修养团队核心价值理念与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观念及精神追求,是团队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是团队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我院在全员范围内征集、提炼出“医术精益求精服务全心全意”的新安医院精神,制定了团队形象标准、共同守则、团队建设目标,并多次把职工带到系统内外,让大家领悟先进单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找准差距,自觉投入热情,贡献力量,为单位发展埋头苦干作贡献,努力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士气昂扬、技术精湛、团结合作、和谐统一、勇于创新、业绩突出的高激情、高素质、高凝聚、高效能的团队。通过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各种媒体积极开展宣传,使医院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三、突出民政福利优势展示医院良好形象
关键词:发展性;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23-01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生源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保障,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成材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辅导员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的骨干力量。因此,如何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如何构建适应的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对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意义
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是落实队伍建设指导思想的具体步骤之一,是明确其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的重要手段,是确保高素质队伍的重要保证。
(一)考核辅导员职责的重要手段和杠杆
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就能使辅导员尽其责,认真计划所承担的任务,认真研究工作完成的方法和手段,认真检查工作落实的效果,真正形成育人无闲事、事事有人管、责任明确、职能清晰的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局面。为此,辅导员的责任心、事业心至关重要,每一个辅导员必须以为学生成长成才负责的态度,尽心竭力地工作。从对学生的盲目爱护到理解关爱,从对工作的简单摸索到研究创新,如果没考核,辅导员老师的责任心就会逐渐消失在繁杂事务中,因此,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是促进辅导员责任心的重要手段和杠杆。
(二)优化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保证
合格的辅导员要具备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考核,明确工作完成的质量,鼓励辅导员努力工作,才能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能逐步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整个队伍素质的提高,所以说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是优化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保证。
二、发展性高职院校辅导员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发展性高职辅导员评价体系时,必须从工作过程和工作业绩两方面出发,根据评价目标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执行方法。
(一)辅导员工作过程评价
工作过程最能体现辅导员工作能力和工作的努力程度,但由于评价的内容多,往往只能采取定性的方法,受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比较大,评价不好控制,为了便于操作,传统的辅导员评价往往就将过程评价忽视,只重视辅导员的业绩评价。1、辅导员了解和熟悉本班学生的程度。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全面了解和熟悉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评价辅导员是否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一要看他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性格和家庭情况等是否清楚;二要看他对班集体的理想、信念、舆论、纪律、荣誉感、凝聚力的情况是否清楚;三是看他对班级中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和各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否了如指掌。熟悉程度高能便于师生间的沟通与交往,做到开展工作有的放矢。2、辅导员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情况。建立优良的班集体,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在这方面评价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辅导员是否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并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奋斗目标;二是辅导员能否挑选培养好班干部,抓好队伍建设;三是辅导员能否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四是班集体是否有较强的凝聚力。3、班级日常管理及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工作能比较全面反映辅导员的工作状况,是辅导员工作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从以下方面考察:一是是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能否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优良的学风;三是能否根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四是能否与班干部、全班同学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定期召开班委会,对班干部经常给予指导;五是是否关心同学的生活,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及时解决和化解。经常收集和反馈同学对任课老师的意见,及时做好师生间的信息沟通。
(二)辅导员工作业绩评价
工作业绩是辅导员素质、工作态度和教育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辅导员工作业绩的评价十分重要,是促进辅导员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学生思想和个性品质的情况,具体包括:学生综合表现,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二是学生成绩。包括各科的学习成绩和参加课外活动的效果和成绩;三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包括专业技能、交流沟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考核。
高职辅导员的评价工作影响着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发展性评价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构建发展性辅导员评价体系时,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于本校实际的辅导员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评价方法。
作者单位: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南,工作于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党支部书记;周冬根,工作于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部长。
参考文献:
[1]朱文杰.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谢金娥.高职高专新生辅导员工作初探[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关键词】法治;法治河南;中原经济区
一、法治河南的内涵
1.什么是“法治”
“法治”这一中文术语在古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在古代,它是统治者们及相关思想家在讨论如何“治理”民众的语境中出现的。它是在回答“何以治”,即用什么来治和“如何治”时的一种结论。与之对应的是“德治”、“人治”、“礼治”等。这一语境中法治的含义是君主以法治理民众和国家。
在今天,“法治”这一术语表达的内容完全不同古代,它的语境不是君主如何治国或官员如何治国,而是谁在治国的问题。其核心是要解决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中文“法治”这一术语是西方“法律的统治(rule of law)”的对应词或翻译。在西方,这一术语是与法律的至上性联系在一起的。即法是至上的,任何人都在法之下,包括国王。所有人或组织都应依法活动。西方的这种法律至上观点,源于对神法和自然法这种超然性法的信仰,后来这种思想有所淡化,但代之而起的是人民之说。由此,在理论上,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具有最高权威,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在其下。政府都是有限政府,其权力都由人民通过宪法或法律授予。
2.什么是“法治河南”
法治河南是指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观背景下,河南省在省委领导下,主要依靠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地方国家机关和管理社会,全面实现依法治理,使权力和权利得到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这一概念具有下列具体内涵:
第一,法治河南是法治国家在河南地域范围内的具体表现和全面实现。法治河南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有机的构成部分,是在国家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观架构下,在充分考虑河南地方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河南地方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进河南地方法治建设,实现地方法治。
第二,法治河南的实质是依据宪法和法律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依法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和一切合法权利,形成较为完备的权力制约机制,形成合理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第三,法治河南意味着宪法和法律的至上性地位的确立。法治是法律的统治的简称。它标明,社会生活统治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法律实现对社会基本领域的全面的调整和规范。因此,法治河南就是在河南首先确立宪法和法律至上性的观念,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在法律之下,都应当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制和约束。
二、法治河南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1.建设法治河南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政府法治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河南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途径。建设法治河南,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事关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大业,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没有法治,民主也就没有保障。民主要有效发挥作用,一定要建立在法治之上。抓法治就是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就是维护人民的民利,确保社会主义民主得以有效实现。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建设法治河南,就是要通过完善法治,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和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法治的轨道上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人民民主的科学发展,从而更加有效地保障人民的民利,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
2.建设法治河南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法治建设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通过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法治的手段保障市场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公正高效地处理经济纠纷。建设法治河南,就是要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功能,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系市场秩序,实施宏观调控,建立起一个有序、协调、规范、诚信的法治经济,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3.建设法治河南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健康、有序、优质进行的可靠保障,也是构建和谐中原的重要保障。社会关系的和谐协调,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序,是经济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一个充满对立和冲突的社会环境中,是不可能从事经济建设的,更不可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法治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它是理想的社会控制模式,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有效手段。因此,建设法治河南体现了社会和谐的本质特征,是构建和谐中原的重要保障,保证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模式的贯彻,为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4.建设法治河南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生存权、发展权是基本的民生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问题的实质是一个法治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法治是必由之路,是根本保障,也是法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抓法治就是抓民生,就是从根本上保障和发展民生。一方面,要通过法治促进发展,形成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为改善民生提供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要运用法律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当前,民生领域中群众反映强烈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等,都与法治观念不强、不依法办事有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完善法治来予以规范,来保驾护航。
三、如何加快法治河南建设
1.树立科学的法治观念,培养法治信仰
要树立科学的人本法治思想,培育国家公务人员的法治信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髓。要理的政策和法律的关系。理清权力和权利的关系。强化对社会公众的法治理念宣传教育。中原民众在法治观念上与中原经济区对法治环境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强化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培育社会公众的法治理念,改变中原民众对法律的态度,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2.完善法规体系,协调区域立法,以促进中原经济区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立法的步伐,填补法律空白,以适应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区域立法协调,消除中原经济区区域内各行政区之间的体制和法治冲突。
3.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推进政府行为法治化
中原经济区政府行为的法治化程度直接决定经济区的法治成效。认真贯彻相关法律,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及时清理政府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依法界定行政审批权的设立范围、权限和程序;推行政府决策民主制、公开制、预告制和通报制,政务公开,重要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和办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开;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活动的透明度;畅通行政救济通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处理社会矛盾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