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治建设措施

法治建设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治建设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法治建设措施

法治建设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卫生 个人防护 措施与办法

中图分类号:K8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70-01

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和谐文明程度。职业健康和生产安全是广大劳动者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建设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职业安全健康需要建立完整的法治秩序,健全的法律法规;需要保障劳动者安全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安全和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激发社会活力;只有遏制重特大事故,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只有顺应客观规律,讲求科学态度,才能防范事故。加强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预防、控制、消除作业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作已日益凸显重要。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以职业卫生责任制为主线,规章制度作保障,强化教育培训,落实工作措施,借助职业病危害控制工程控制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推手,持续改进,做好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工作,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1、落实法规、源头控制,严格做好职业卫生管理“三同时”工作

无论是在建厂初期还是后期的改扩建项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和和使用。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其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其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各项工作都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应开展。在建厂初期选型时也要考虑工艺是否对环境影响小,劳动强度低,作业环境优,对人员健康伤害小,从源头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2、做好作业现场危险源辩识,有效控制风险

每年根据标准及法规要求,要制定《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将该文件对全厂进行培训教育,要让作业人员会依据其进行辩识,每年一次或工艺调整了,就要对生产过程各岗位现有的每一步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关注重点要是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风险等级、怎么做才能有效控制风险. 将关口前移,变“事后处理”为“事前控制”。通过辩识后,形成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表》,对识别出具有一般风险的危险源,显著风险的危险源,极其危险风险的危险源点要分层次建立监控对策措施,存在一般风险的由车间管理,存在显著风险的危险源点建立厂、车间、班组、岗位四级管理网络,使其不同层次受控。每年依据《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内容,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有计划的采取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装备等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控制等措施,达到控制职业危害风险的目的。

3、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提高职工自我防护意识

在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中,主要是提高职工职业卫生意识和掌握职业卫生技能。新入厂员工包括实习生,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中必须有职业卫生内容,对职工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入厂员工100%签订《劳动合同书》,在合同书中如实告知劳动者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后果、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100% 履行企业的告知义务,同时也保证职工的知情权。每年初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发挥厂报、橱窗、网络、班组会、周安全活动会和安全月的作用,开展对《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职业卫生类法律法规的健康教育,同时把健康培训和考试、实践有机结合,在企业范围内形成关心职业卫生、预防职业病、重视职业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对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职业危害告知卡”,要在企业所在岗位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将所在辩识出的《危险与危害因素表》全部制成塑板挂在相应岗位,起到24 小时告知作用,即告知又提醒职工自主加强健康防护,也体现了职工的知情权,加强职工的对职业卫生工作的主动性。

4、保证作业人员劳防用品符合职业卫生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严格采购高质量、高标准的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的具有劳安标志的防护用品,并建立健全防护用品制度和发放记录及相关台帐,同时加强对职工在现场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职工正确穿戴和使用劳防用品。在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上,根据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及《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劳防用品发放标准,发放标准采取动态管理,在实际发放中,如果不满足现场实际需要,经过核实就及时调整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和增加发放种类,满足职工在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需求,从劳防用品最后一道防护措施上起到预防作用。

5、做好职业卫生监护,及时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现场作业环境

要按规范要求建立职业病防治台帐,完善健康监护档案。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依法进行岗前、岗中和离岗时的职业卫生检查。按照《职业卫生监护技术标准》(GB188-2007)规定,按规定年限对接害人员进行岗中职业卫生检查,并将个人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对身体不适应或职业禁忌症作业人员要及时调离原岗位。定期按要求对现场进行监测,将数据在作业现场公告。

6、做好应急措施及应急救援管理

在重点抓好职业病事故预防工作的同时,同步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病伤害事故,做好充分的事故应急准备工作。要成立以法人为总指挥的应急组织机构,便于保证预案的有效运转,再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编制相应的预案,可以有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再成立级别不同的应急救援队,针对不同级别的应急情况,启动不同级别的响应,要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可以制定桌面演练和实际演练计划,并要通过演练,对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符合性进行评价,提高了我厂对事故的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

法治建设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养殖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65-03

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生猪养殖专业户或者生猪养殖周边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其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一般由当地养殖大户为达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规避风险而组织周边村民联合形成,主要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饲料销售,生猪运输,市场开拓等,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为生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社,为保障市场供给做出了很大贡献。

1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推进了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也在畜牧新技术推广、牲畜品种改良、动物疫病控制、畜产品安全保障等多环节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确实可行的事实依据,其主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养殖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散养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各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生猪养殖也将向着工厂化、集约化程的进程发展,人们对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畜牧业要健康良好发展,更好的抵御市场风险,确实保证养殖户增收,就需要有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合作组织体系,把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提高他们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走出一条小农户、大市场、高效益的现代化发展路子。然而,特大规模的养殖场户必竟是少数,适度规模的小户还将长期存在,这样的小户就需要以合作社为中心组织起来,在现代养殖中发挥效益,所以合作社是现代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促进养殖户科技素质的提高

合作社的理事长一般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专业户,在当地都是实力较强,威望较高的人,这样的场往往是各级政府、部门,各大畜牧、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包括饲料兽药公司等关注的对象,多受各方的培养、扶持,以理事长为核心的合作社也会时常参加企业组织的专业知识和市场方向的讲课,有时也会主动邀请主管业务部门或高校专家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合作社成员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提高社员科学素质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2.3 促进了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一般由大户牵头,他们的各方面的实力相对较强,饲养理念相对领先,为更好的适应市场、控制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也迫切需要新技术新方法,相对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养殖专业合作社已逐渐成为畜牧业生产中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传播和推广载体,活跃在畜牧生产和经营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2.4 促进了养殖户收入的增加

合作社一方面通过赊账、借母还子、甚至是无偿服务的方式带动成员发展养殖业。另一方面通过统一为成员提供饲料、统一提供种苗、统一防疫、统一兽药、统一收购产成品,由成员分散经营。这种统一经营、分户生产的管理模式,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5 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倍受社会关注,也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一系列的问题畜产品的出现也更加引起了国家对畜产品安全的重视,分散养殖很难进行动物卫生监测,买卖随意性也加大了动物流通检疫的难度,合作社统购统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养殖环节的畜产品安全监管,同时,合作社也是畜牧法律法规传播的媒体,在执行畜牧法规、维护畜产品安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

2 养殖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既有内因造成的,又有外因造成的。从内在因素上看,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少数养殖专业合作社不具备合作制性质。②一些养殖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运营不够规范。按照要求,合作社的设立、运行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合作社成员除了按交易获得应得利润外,还能获得二次利润分配。③组织规模偏小,服务功能不强,带动效应不明显。相当一部分养殖专业合作社由于规模偏小,实力弱,导致服务功能不强,使得成员与合作社的利益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从外部环境上看,主要有3个方面:①有关部门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服务工作不能完全跟上合作社发展的需要,缺少一个快速发展的平台。②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是很完善,导致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遇到实际困难不好解决,特别是在资金及生产用地上尤为突出。③少数基层组织对办养殖专业合作社仍然是在抓政绩,凑数量,行政色彩浓厚,这种形式下建立起来的合作社先天不良,往往容易夭折。④合作社成立准入门坎低,社员的素质高低不齐,这样过低的准入门坎和无审核的条件下组建起来的合作社组织大多数都是为某一暂时性的利益组建起来的临时班子,这样的合作社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更谈不上促进产业发展。

3 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

要真正推动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有几下几点思考:

3.1 立法支持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颁布合作社法的国家, 先后于1900年、1943年和1947年颁布过三部有关农业合作社法,由此形成日本独具特色的合作社法律制度。随后1904年在印度,1915年在印尼,1996年在越南相继制定了合作社法,中国于2007年正式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虽然制定了相关法律,但由于基层的专业合作社法律意识淡薄和法律宣传工作不到位,致使落实效果欠佳。应加大立法的支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有效形式,加大对《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加工、运输、销售、生产资料供应、技术培训与推广等提供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增强市场话语权。建立互助互保互促机制,强化培训和引导,带动散养户和中小规模户发展。为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按照分级对口的原则,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管理部门业务骨干、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政策法规、诚信意识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健全示范体系,开展抓点示范工作,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鼓励畜产品销售经纪人、畜牧龙头企业等牵头领办各具发展特色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有条件的农民协会按照法律要求改造改建成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健全组织章程和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制度,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社员股金结构,规范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和盈余分配,健全档案管理,实行社务公开,接受社员监督。

3.2 加大对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财政应将养殖专业合作社专项扶持资金列入预算,并逐年增加,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交流、社员技能培训、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为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制定优惠政策。为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用支持;积极帮助完善在建或规划建设的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供水、供电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养殖生产环节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标准,实行奖励政策积极支持参与畜牧业项目建设并做好工商登记及商标服务。

3.3 设专门机构负责农民合作社发展事务

政府应加大对合作社的服务与支持,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日本政府明确农业部门为农业合作组织的行政管理机构。在农林水产省设有经营管理局,下设农协课,各都道府县农政部也设有农协课,负责对农协实行指导、管理和监督、监察。泰国政府设有农业和合作部,负责合作社事务。内设合作社注册管理处、合作社发展局、审计局等机构,开展相关业务。农业和合作部在府、县设有分支机构。我们应该组织农业部门的官员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合作社管理经验,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合作社建设方案,培育真正在市场上有竟争力、 在行业上有助畜牧发展的养殖专业合作社。

3.4 提高金融支持,简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

规模养殖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也是流动资金需求量大的一个行业,资金的短缺是制约畜牧发展的一个瓶颈,为解决养殖户的资金需求,国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该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向辖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发放的贷款,贷款利率享受一定的优惠。而在现实中,养殖户想要贷款却要遇到很多的麻烦,手续繁琐,审核及担保条件相高,很多养殖户也只能是作罢,在以后的畜牧发展中,应以政策支持或行政调控鼓励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简化办理程序,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制度,优先等级高、信用良好的合作社及社员优先贷款,提倡社员与社员,合作社与社员的联保担保形式,总之,政府、主管部门、金融企业、合作社应该加强协作,研究制定合理的贷款方式和多渠道的担保门道,确保为畜牧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3.5 进一步探索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

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要同深化完善畜牧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并为龙头企业扩大生产基地、延伸产品加工提供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自办加工流通项目,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使农民更多地获得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

法治建设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施工组织; 方法和措施

一、前言

考虑到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加强施工组织不但可以提高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建设效果,同时还能节约建设项目的整体投入,使新农村建设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从目前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运行来看,加强施工组织是十分必要的。要想提高施工组织的整体效果,除了要了解工程概况做到心中有数之外,还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保证施工过程有据可依。同时,还要加强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使施工组织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施工组织的整体效果。

二、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工程概况

新农村建设项目与其他工程不同,不但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新农村建设项目有着较强的季节性,如果不事先做好工程概况的了解,并根据工程实际内容做好制定应对措施,工程项目在实际开展中将会遇到诸多困难。为此,新农村建设项目应对施工组织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施工组织中首先了解工程概况,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在接到图纸之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应核对图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并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概况和基本内容,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的信息支撑,保证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中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得到有效实施。

2、掌握农村建设项目的季节性特点

在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房屋建设还是公路建设,都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新农村建设的原则是不耽误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对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其中在公路建设中就要注意避开农忙季节,还要考虑冬季因素,尽量赶在入冬之前完工,保证房屋工程和公路工程能够满足农村的使用需要。

3、对工程中的施工重点和难点进行标记

鉴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实际难度,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图纸会审的结果和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对工程中的施工重点和难点进行标记,并在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中予以体现,做到根据施工难度制定具体的施工措施,保证新农村建设项目得到有效开展,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提高建设实效性。

三、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在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要想提高施工组织的整体效果,不但要对施工组织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根据工程建设实际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发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作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内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除了要参考图纸之外,还要根据工程概况及工程的实际内容进行编制。其中主要应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内容编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应急预案等,所有这些内容都要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紧密结合,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针对性。

2、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实际,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完善性

鉴于施工组织设计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除了要与新农村建设项目实际相结合之外,还要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完善性,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能够全面准确。其中不但要使施工组织设计能够全面覆盖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还要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

3、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需要,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指导具体施工的文件,只有明确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和完善性,才能发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作用,进而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需要。因此,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提高其针对性是十分必要的。

四、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应加强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

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难度和工程特点,要想提高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的效果,就要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构,积极落实各项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措施,强化施工组织管理过程,提高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的整体质量。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做好施工物料的调配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在施工组织中,应将物料调配作为重点管理内容,不但要根据农村的交通条件合理优化物料调配路线,还要结合农村的自有优势,合理储备物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物料能够满足工程进度需要,避免因物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影响工程项目的工期。因此,做好施工物料的调配,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优化施工流程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施工设备的运用是关键。考虑到施工设备的转运及使用成本,在施工组织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制定设备需求计划,并优化施工流程,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降低设备使用成本,达到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因此,优化施工流程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3、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结合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工序

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工序的安排十分重要。合理安排工序不但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支出,同时还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基于这一需要,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中,应根据工期的实际要求,合理安排工序,使施工组织能够取得积极效果,达到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新农村建设项目实际,在施工组织中,不但要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和建设内容,还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加强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施工组织能够得到有效开展,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取得积极效果,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得到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邓义明;;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内江科技;2014年07期

[2] 朱旭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规划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20期

[3] 高明秀;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杨冬梅;;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如何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04期

法治建设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水利建设;设备;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主要目的是使农田得到充分灌溉,通过对水源的适当调配来满足农田作物生长需求,同时农业水利工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导河流的作用,降低洪灾发生的概率,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因此,必须分析造成农业水利建设滞后的因素,寻找正确的措施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

1.1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农村,许多农业水利建设是由国家出资和农民集资建设的,其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农村自行组织管理,但在相关税法及税收政策改革后,其农村组织在农业水利建设中起到的作用逐渐弱化,其具体管理责任主体没有得到确认,这些农田水利工程的归属主体与责任主体的指向并不明确,造成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出台过相关的政策对管理工作进行确定,但在实际中起到的效果却非常小,责任不明造成管理工作问题愈发突出,限制了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

1.2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农田较为分散且农户较多,因此对小型水利工程的需求量也非常多,而这些水利工程无论是在前期的建设投资上,还是在后期的管理维护上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支持。在兴建小型水利工程中,国家给予的资金支持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而在相关的税费改革后,农民对税费内容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水属于自然资源,国家收费并不合理,这就造成对农业水利建设所需的建设资金及管理资金认识上的欠缺,再加上劳动力的流失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造成农田水利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建设及维修,限制了农业发展的脚步。

1.3缺乏相关的建设维护人才

农业中使用的水利工程以小型为主,这些分散的水利工程在检查维修上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农村具有专业素质的建设维护人才较少,并且一些维护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技术培训,造成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技术人才及维护人才短缺的现象愈发严重。再加上农田水利工程在长时间使用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老化及损耗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及检修将会使其部分功能出现退化,严重时将会使水利工程完全停止运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维修及重建。

2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的措施

2.1各级领导要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管理工作是保证农业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条件,因此需要确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在实际中可以顺利实行下去[1]。同时领导需要重视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从而确定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规范其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的具体责任,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监督及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该工作,在农村设立了水管站,同时也建立了农民用水协会,这些部门都专门负责农村用水问题,对水源进行协调管理,这才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之路。

2.2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在农业水利建设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资金财政的支持,国家需要加大对其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其次,地方政府需要将农业水利建设款项纳入财政预算中,使农田水利工程有更大的资金投入;再次,通过吸收社会的资金来充足建设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最后,可以在农村中集资修建,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优惠措施来鼓励农民出资建设水利工程,水利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优点。对于农业水利建设资金需要设立专款专项,保证资金可以用到正确的地方,确保为农业水利建设及培养人才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加强资金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情况。

2.3积极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后期管理和维护的质量,必须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因此,中央要组织培训班,从基层选拔业务骨干,进行专业、系统性的培训,培训后发放资格证明,然后委派到地方指导基层工作,然后再对下一层的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此外,针对现有的灌溉系统的老化情况,应积极维修和加固。

3结语

完善农业水利建设及促进其发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实施,而限制农业水利发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因此在实际中需要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有效地推动发展,以此实现农业水利建设的真正目的,促进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白延荣 许莉 单位:陕西省白水县林皋水库灌溉管理处

法治建设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设施蔬菜;关键病虫害;配套综合防治

近年来,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其病虫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病毒病、霜霉病、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虫、烟粉虱等病虫害对设施蔬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近年来,蔬菜烟粉虱等重大病虫害一直保持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格局,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如何在栽培过程中减少病虫害,少用药、少残留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蔬菜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的配套综合防治措施,把蔬菜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害的目的。

1 关键病虫害基本情况

1.1 关键病害

病毒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软腐病、炭疽病、叶霉病等。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花椰菜、青菜、大白菜等多种蔬菜。

1.2 关键虫害

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烟粉虱、线虫、蛴螬、地老虎等。危害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花椰菜、豆类、菱、芋等多种蔬菜。

2 关键病虫害发生特点

2.1 生理性病害普遍

由于盲目大量施用化肥,再加上设施长年覆盖或季节性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土壤得不到雨水充分淋洗,引起蔬菜作物抗逆性减弱,蔬菜易发生中毒、沤根、营养失衡等生理性病害。

2.2 土传病害猖獗

设施栽培由于耕作面积小,种植品种单一,缺乏多样性,单作率高,多年种植单一作物不注意轮作换茬,土传病原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容易造成枯萎病、青枯病、基腐病、疫病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

2.3 病虫害食性杂、寄主广

大多数病虫害是杂食性害虫,寄主作物十分广泛,适生性强。如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红蜘蛛等可以危害绝大多数瓜果蔬菜。

2.4 害虫增殖快,世代多

冬天在保护设施内许多害虫可继续生长发育与繁殖,发生基数增加,发生期提早,发生世代增多,许多害虫在保护设施内可周年发生危害。另外,由于自然控制因子难以发挥作用,害虫增殖快,田间虫口基数大大增加。

2.5 害虫渐趋小型化、隐蔽化

“小虫”成“大灾”威胁进一步加剧。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红蜘蛛等小型害虫危害日趋严重,面临着暴发成灾的局面。

2.6 防治难度大,抗性强

在保护设施内病虫害周年发生,害虫各种虫态混生,防治适期难以掌握,且生产上过分依赖于化学防治,用药量大,施用频率高,病虫害抗药性明显增加,防治难度加大。

3 关键病虫害配套综合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3.1.1 优选品种,适时播种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因地制宜选用抗性强的及硝酸盐富集能力较低的品种,合理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可以避开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危害盛期,减轻病虫害,如大白菜播种过早,往往导致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白斑病发生较重,而适时播种既能减轻病虫危害,又能避免迟播造成的包心不实。

3.1.2 种子消毒

3.1.2.1 干热消毒 将番茄等干燥的种子在70 ℃条件下干燥处理72 h或在竹制器具上曝晒3~4 d。

3.1.2.2 温汤浸种 将干热消毒过的种子,用55 ℃温水浸种10~15 min,预防苗期发病,用10%的盐水浸豆科种子10 min,可将种子混入的菌核病菌、线虫卵漂除和杀灭,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

3.1.2.3 药剂浸种 用0.1%硫酸铜浸种5 min或1 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 h可预防细菌性病害;用25%瑞毒霉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4 h可预防真菌病害;用10%磷酸三钠或抗病毒型OS—施特灵300倍液浸种40 min可预防病毒病。

3.1.2.4 药剂拌种 用50%多菌灵或40%拌种双,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可预防苗期枯萎病、炭疽病等;50%克菌丹(用量同上)可防治枯萎病、猝倒病,此法适宜直播种子消毒。

3.1.3 培育无病壮苗

3.1.3.1 育苗器具、棚室消毒 用40%甲醛或高锰酸钾1 000倍液喷淋或浸泡器具,每667 m2用硫磺粉0.8~1 kg,敌敌畏0.3~0.5 kg加锯末或适量干草混合点燃密闭棚室12~24 h后通风备用,翻耕土壤,喷施绿亨1号3 000倍液密闭棚室1周。

3.1.3.2 培育壮苗 育苗前苗床彻底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可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要无病土,用处理过的种子、土壤。棚室播种要依据不同蔬菜品种的育苗进行科学的肥水、温光和通风管理。严格实行分级管理,去歪留正,去弱留强,适时炼苗,培育茎节粗短,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壮苗。

3.1.3.3 嫁接脱毒防病 用野生番茄作砧木嫁接番茄主栽品种,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黄瓜,可有效防治枯萎病、青枯病;采用马铃薯、大蒜、甘薯等脱毒种苗是防治病毒病最有效方法。

3.1.4 科学轮作

采用旱地蔬菜与水生作物的轮作模式,通过水淹改变土壤氧化、还原条件,可减轻土传病害,并可闷杀地下害虫,还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利用土壤有益菌,例如草菇与瓜类、茄果类蔬菜轮作,可以降低连作障碍,预防线虫大发生,抗病虫蔬菜与不抗病虫蔬菜轮作,非同科蔬菜采取3年以上轮作,同科蔬菜不宜轮作,对营养元素喜好不同的蔬菜不宜轮作,各种蔬菜实行2~4年以上的轮作是比较科学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