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环境调研

生态环境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环境调研

生态环境调研范文第1篇

一、全县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一)县域生态环境现状

1.草原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及鼠虫害问题突出,

由于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和气候等自然原因造成。经统计,2013年我县草地总面积20926.27km2,其中低覆盖草地8899.18km2、中覆盖草地7953.77km2、高覆盖草地4073.32km2,沙地面积为430.03km2。从草地结构看低覆盖草地占40%,高覆盖草地仅占20%,形式非常严峻。

2.水域湿地萎缩

我县湿地面积1839.98km2,其中河流水面占60%,湖库、

滩涂湿地、沼泽共占40%。近年来,农牧业、砂石场等严重影响我县湿地环境,但湿地恢复及饮用水源保护项目的落实,有效缓解了我县水域环境的恶化。

3.水及空气质量状况

根据2013县域环境质量考核相关资料显示:二氧化硫

排放量66470kg、cod排放量107400kg、固体废物排放量16600kg,污染源排放达标率99%,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100%,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100%。

(二)全县生态环境破坏情况

1.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与内地各地区经济、人文等各方面交流扩大,外来经商、旅游人员日渐增多,商业模式粗放,不注重流动人口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县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近年来,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特别是交通),为方便砂石取运,施工方就地取材,致使公路沿线草场开挖过度,完工后又不及时回填、种草。

3.217线各标段施工单位砂石采挖对道路沿线河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废弃砂石堆积造成原有河道被截断,河水溢出淹没周边草场。

4.全县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差,白色垃圾随意丢弃,影响草场土质,破坏植被生长环境。

(三)全县生态修复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县实施退牧坏草、退耕还林、草场沙化治理、湿地恢复治理等生态修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域生态环境恶化,但草场沙化问题还是较为突出,也是各项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难点,一是草场治理力度不够,治理面积基本与沙化增量持平;二是退牧还草工程覆盖面小,整体草原生态仍较脆弱;三是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缺乏长效性,草原超载过牧情况仍较严重;四是退牧牧民生产生活保障不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仍较突出。

(四)全县环境保护执法情况及成效

我县无工业企业,不存在工业污染源,在污染源监管工作中,重点要加强对油库、医疗卫生机构、砂场及建设工地的环境监管工作,落实“三同时”制度,并督促相关单位尽快完成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全州总量减排工作迈上新台阶。

1.加强对油库、医疗卫生机构等危险化学品、辐射源销售、使用单位的监管,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辐射源登记备案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企业必须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及储备必要应急物资。

2.加强对砂场及建筑工作巡查力度,除登记备案制外,一是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落实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及使用,加强对污水、粉尘、噪声等污染的防治;二是砂场管理严格按照《县砂石资源管理办法》进行,落实资源开发植被、水系保护与恢复机制。

3.我县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与全州各县相比较为滞后,减排工作中的硬件设施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都还处于项目前期工作阶段,根本无法对全县生活垃圾及污水进行处理,更谈不上污染物总量减排。

4.县环境保护局于2011年4月单设成立,初期,全局干部职工7人(其中:环境监察执法大队1人、监测站0人),无固定办公区,租借县医院30平方米办公室办公,人员紧缺、专业人才匮乏、资金严重不足、无执法车辆。在州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3年时间的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执法大队人员3名,监察执法车一辆,办公楼也已基本完成建设,预计今年10月能投入使用。3年里,该执法大队共计开展监察执法工作250余人次,巡查建筑工地80余家、饮用水源地80余人次,查处未批先建、边批边建工地5家、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力工地3家,在饮用水源保护、县域环境监管及污染源巡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25191平方公里的县,人员及设施配备还严重不足。

二、原因分析

1.对生态环保工作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差。

2.挤占挪用我局编制情况严重,监测、监察执法大队进人很难。

3.执法能力差、难度大。一是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不认真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噪声、粉尘扰民时有发生;二是有的建设项目不按程序落实环评批复,先建后批、边建边批;三是有的建设项目拖欠或拒不缴付排污费,对执法人员态度恶劣。

4.污染物处置体系空白。我县无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设施等环保设施,大部分乡镇驻地卫生环境差,街道上垃圾成堆无人处理,污水随意排放。

5.环境监测能力空白、监察执法能力不强。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人员配置11人,但我局目前只有1人(无资质),设施设备均空白;监察执法大队人员3人,人员太少、执法能力差且均不具备执法资格(每年7月初由州局统一组织执法人员资格培训,但属我县维稳敏感时段,无法派人参加,致使我局截止目前无合格执法人员)。

6.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县牲畜出栏率低(东区情况较为严重),过度放牧导致草场过载退化。

三、亟待解决的环境保护问题

1.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一是宣传我县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高决策层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了解和环保工作重视程度;二是加强对全县群众环保知识普及,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人为破坏环境程度。

2.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争取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草原“三化”、鼠虫害问题、湿地退化。

3.推进环保能力建设,一是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过硬的监察执法队伍,加强对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及资源开发企业的监管力度;二是建立环境监测站,污染物监测数据是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有效证据,只有具备一支合格的环境监测队伍,才能保障我们的执法行为合理、合法。

生态环境调研范文第2篇

根据**学组发[20xx]6号文件精神,市政协办公室牵头组织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发计委、市农林水牧局四个单位对课题四“加强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融

合发展对策研究”的第1个子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资源和环境的基本情况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如何以最低的环境代价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同时

还能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代所有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我市是处于资源匮乏、自然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面临极大的挑战。

首先**市属于干旱缺水地区,属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地表水资源极其匮乏。根据**市在**河上的分水协议,**市在**河占有的地表水资源为每年0.97亿立方

米/年,人均占有仅为84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是维系全市居民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全市地下水补给量为1.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1.2亿立

方米/年,可开采系数为0.59,目前年开采总量为0.52亿立方米/年,扣除现有地下水开采量,全市地下水开采潜力为0.5亿万立方米/年。近年来,随着全市国民经

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开干齐乡的农业开发,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左右的速度下降,我市开干齐区域一带的泉水已经干枯,一些自流承

压井开始出现季节性断流。

其次我市是一个土地资源匮乏的城市,根据20xx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统计,**市辖区总面积110989.2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699.59公顷,园地面积263.31公顷,

林地面积12425.09公顷牧草地面积约72761.90公顷,其他农用地2708.11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3757.50公顷,水利设施499.27公顷,交通用地面积721.85公

顷,未利用土地面积3973.30公顷,其他未利用地180.29公顷。我市户政管辖人口29.4万。随着经济的发展,庞大的人口数量与资源的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同

时,由于生产生活中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二、保护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严重的水体污染。**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经城市排水管网输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氧化塘进行处理。少

量的工业废水的排放则因其污染成分复杂,排放浓度高,量大,难以治理并直接或间接地排向地表水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春夏季又引污水灌溉,造成土壤质量

下降

2、大气污染。工业生产产生的大量废气,不合理的排放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质量。

(二)水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协调

(1)地下水开发严重超采。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市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1992年—20xx年间最大降深达6.17米,多年平均降幅达0.37—0.68米。

(2)水资源管理权分离。水质管理和水量管理分离,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节水,管节水的不管治水。河道管理和水源地保护相

分离,**市供水水源地保护由城建局负责,农林水牧局作保护规划,农七师负责管理**河水的调度。

2、生态系统恶化。**市地表水资源贫乏,淡水资源年补给量比较少,随着**河饮水工程进一步完善,天然河道的水在河流上游就被引入了防渗引水渠,使**河对

地下水的补给功能大大降低,这不但影响到了**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对地下水的水质降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城市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用水量会不断增加

,水资源供求矛盾愈加突出,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生产和生活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的现状日益严重。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疏干地下含

水层,使得原本依靠地下水生长的植物严重枯萎和死亡,造成地面沉降和生态系统恶化等现象。

3、水资源浪费严重。20xx年,全市万元gdp取水量为158.75立方米,人均用水量远高于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总体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还很低,与先进地区

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水利工程老化,田间设施差,配套不完善,灌溉方式陈旧;工业设施陈旧、节水水平低,我市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多为传统企业,设备

陈旧,技术和管理落后,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节水器具普及率低,在加上政策管理措施薄弱,节水机制不完善,节水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水

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地土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城 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市城市用地总面积由1996年的23.25平方公里增至20xx年的24.78平方公里,年均增幅15.3%,各类城市用地除特殊用地之外,其他各类用地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市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及绿地等四类主要用地占城市建设比重为55.73%,根据<<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建设用地结

构距离国标城市规划规范(60%-75%)还有一定的距离。

2、城市土地生态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关城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园林绿化、住宅和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投入较多,因而也更为持续。**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关注发展

速度,更关注城市化质量的不断提高。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区域环境噪声值等指标亟需加强,以增加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入,创造更好城市生态环境。

3、土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十五"期间我市的土地开发项目大部分未经环保部门审批,高质量高起点的土地开发面积较小,土地缺乏统一长远科学的规划。部分

土地开发规模大,实际开发能力小,只顾数量,不求质量。有的土地开发项目因为资金困难,抽水成本较大,水量不足,而引发搁荒等生态风险问题。

4、土壤质量下降。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扰动了地表,原始植被破坏严重,开发后通过机械压实土壤,破坏了土壤结构。部分土地因为资金的原因,在开发后长期闲

置,处于半搁荒状态,农田防护林建设没有及时到位,减弱了水土保持能力,在遇到雨时,拦蓄地表径流及涵养水土能力低,引起或加剧了水土流失,也造成

了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甚至土壤风蚀、沙化,成为荒漠。另外,污水灌溉也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宣传,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鼓励公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

各项环保政策。环保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尤其是在3月12植树节、6月5日世界环境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等节日采取各种形式宣传环保知识。

全市各单位、各部门从自身做起广泛开展节水节能活动,在全民节水节能活动中起模范作用。各级机关要普及节水节能用品,完善水表、闸阀防漏设施,加强用

水计量和统计,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加强用电管理,办公人员做到人走机停,杜绝长明灯,不浪费每一度电。

(二)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

1、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应专门成立由市长直接领导的,党办、政办、宣传、水利、计划、经贸委、建设、环保、农业、林业、畜牧、气象、土地等相关负责人

共同参加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小组,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坚决执行五个“统一”的方针。即: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水质水量、统一征收

水资源费,从根本上改变各部门协调不力,推诿扯皮的现象,形成高效的运作体系。

成立由兵团、部队、驻市单位主要领导组成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或领导管理小组,制定统一管理目标,共同商讨解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加强保护有

限利用水资源,达到水资源不受污染的目的,防止一边保护,一边污染的现象。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对国家明令禁止、污染严重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对已经且造成污染的企业,特别是对我市造成重要污染的

企业,按照以新带老的原则,把污染治理与工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推行清洁生产与企业污染治理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3、制定企业节水制度。通过对主要工业企业用水测试工作,摸清企业用水现状与用水结构,分析节水潜力。制定并主要企业或产品的用水定额,逐步实现用

水定额管理与节水评估,审核制度。工业企业要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同时,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对水资源的

循环利用和节水技能的采用。

(三)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1998年审议通过的新《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要按照土地利用规划严格审批和管理土地,确立了规划在用地制度中“龙头”地位。

1、认真审查把关,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土地管理部门要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建设用地供地的长期计划与年度计划,严格批地,杜绝粗放式

的“圈地”现象。采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多种措施充分消化吸收被闲置的土地,在审批用地中应该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作严格审查。

2、加大城市土地结构优化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创建人居优秀城市。

要合理布局城市用地,从追求单一地块的利用效益最大化转变为追求城市土地整体结构功能的最优化。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绿地面积,加强对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理和噪声污染整治,给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通过土地置换来显化城市土地资产价值

目前,**市土地利用方式仍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阶段,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一、二、三产业用地比例不协调。效率低下的工矿企业或行政机构占用

土地附加值高的城市中心地段,而部分商业用地相对比重较小且区位优化度不高。为了实现土地优化利用的目标,目前最佳的途径是在企业改制和城市土地使用制

度改革的基础上,转换土地使用功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将利用率低和综合效益差的土地置换出来,重新配置。

(四)加强领导,强化监管,建立有效的环保监督责任机制。

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监管体系,形成一个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负责、环保牵头、部门配合、舆论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格

生态环境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实证分析; 对策研究

一、引言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为突出。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表明:要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并随着21世纪全球气候恶化的大背景以及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不断被重视。因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以及相关实践工作刻不容缓。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性研究

(一)国外定性研究

1、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主。国外最早研究经济发展的著作,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之后,20世纪30年代,主张经济发展决定一切的凯恩斯学说诞生。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典型著作有朱利安・西蒙和贝克曼为代表的《资源丰富的地球》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2、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0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爆发第一次环境危机。1962年,美国学者莱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一书,阐明了近代工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美国学者米香(Mishan),在 1967年发表的《经济增长的代价》(The Cost of Economic Growth)和1977年发表《经济增长论争》(The Economic Growth Debate)等著作中,表明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美国学者戴利(Daly)率先给出稳态经济的发展模式,重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3、主张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鼓励资源约束的主张,Georgescu Roegen运用热力学定理从本质上解释了自然环境的局限性,他认为生产耐久的产品,使用清洁能源才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出路。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发现著名 “小型化经济”理论,他大力主张小型化经济发展的模式。随后的1972年,麦多斯(D.L.Meadows)等学者发表《增长的极限》,提出“零增长”学说,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需要协调发展。

(二)国内定性研究。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内涵和关系研究,目前国内主流的几种观点如下所示:首先,姜子青(1992)发表文章《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共同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内涵;其次,李文彦(1997)在著作《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认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然而任勇和张坤(1999)认为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并不等价,前者只是后者的先行条件。最后,陈祖海(2004)认为环境与经济二者之间是动态发展的,二者呈现非线性关系。

三、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国内外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定量研究主要是针对评价模型,其研究思路是,先从宏观角度分析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协调与否,然后对协调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最后解决两者矛盾使之协调发展。目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定量评价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法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此方法后来被应用到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后来很多国家,比如日本、美国、中国等都将此方法引进来解决本国的环境经济系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EKC计量模型。美国学者Grossman和Krueger于1991年最先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曲线反应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倒“ U”型。EKC主要反映技术、贸易、地理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但没有对影响的原因及内部结构进行解释,因此,EKC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改进。

(三)综合评价模型。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综合体,单项评价方法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和科学。因此学者们将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结合起来构建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

(四)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该模型是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定量分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状况,并进行排序比较和分析研究,从而知道相关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决策制定。

(五)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由许多生态环境的、社会经济的模块组成,是跨学科,多尺度地研究生态经济系统。此前,L.C.Braat等对于采用数学模型加入到生态经济的整合,形成新的模型方法并对其作出了分析与评价。然而,该模型的研究刚刚起步,尚未成熟。

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国内外最终落实在自然环境问题方面的解决上。根据现存的对策研究文献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两方面原因:制度根源和科技根源,前者来源于 “市场失灵”。针对问题根源,国内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市场失灵”引起的生态问题,用技术手段解决科技根源引起的生态问题。

(一)经济手段。在国内外研究中,经济手段有多种划分方法。在国外,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将经济手段的分为五种:收费、补贴、市场创建、押金―退款制度、执行鼓励金。这在哈密尔顿等学者的著作《里约后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中也有体现,里面的“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实则环境经济手段。在国内,部分专家把环境经济手段大致划分成政府援助、税收、低息贷款三类,而有些专家则划分较细,其中还包括污染索赔、排污收费等。

(二)技术手段。目前,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技术手段整体上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不断深入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环境技术分为淡绿色和深绿色技术,分别包含减少废弃物产生、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同时也可以直接分为清洁生产、废物处理、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恢复等技术。循环经济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将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有机结合,旨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五、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并取得相众多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协调发展研究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没有充分说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完善,使得很难客观准确地评价经济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第二,受行政管理等人为因素以及各区域存在自然条件差异的限制,不同区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完整独立的。大部分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结论只是经验性总结,不宜推广。第三,现有的大部分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依然只是多指标、多层次的堆砌,无法真实反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六、结论

相比较而言,定性研究方面国外比国内更为提前,而且研究程度较深较为全面;在定量研究方面,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几乎是国外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最终都是服务于政府的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对策制定,使其产生社会价值。这就使得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不仅应注重理论层面的扩充,更应在对策实施方面加大力度。(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强.环境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3-9

[2]刘学.环境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9- 10

[3]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8- 11;46

[4]姜子青,曲财亭,刘新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J].环境保护,1992(01)

[5]陈祖海.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再认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4)

生态环境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上海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5-0064-06

当今,旅游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城 市旅游赖以持 续发展的基础[1]。近年来,上海都市化跨入新的转型阶段,都市旅游成为上海 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的新增长点。据统计,1998-2004年期间,上海入境与外地来沪旅游的 人次累计达到4.5亿人次,年均流量突破6 400万人次,日均21万人次。2005年,上海接待旅 游总人次突破9 000万人次,其中外省市旅游者突破6 800万人次;入境旅游者突破570万人 次 [2]。面对大规模的旅游人口流,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具有高密度、大流量人群的特 大型城市来说,其生态环境可谓背负着巨大的考验。因此,如何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 ,做到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就成为上海市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着力研究和解 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对上海市2000-2006年 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测算与评判,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经济、生 态或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

1.1 协调发展度概念释义

1.1.1 协调发展概念

“协调”与“发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协调”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 间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 系,是多个系统或要素保持健康发展的保证。而“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 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 到有序的变化过程;反之则称为“负发展”或“逆发展”;介于两者之间,维持现状不变的 则称为“零发展”。由于发展是系统或系统要素本身的一种演化过程,所以某一系统或要素 的发展,可能是以其他系统或要素的破坏甚至是毁灭作为其发展条件(或代价)的。可见, “协调发展”只能是“协调”与“发展”概念的交集,是系统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在和 谐一致、配合得当、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总体 演化过程。协调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而是一种多元发展。

综上所述,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发展聚合,它不是单 个系统或要 素的“增长”,而是多系统或要素在协调这一有益的约束和规定之下的综合发展。即在协调 发展的运动过程中,发展是系统运动的指向,而协调则是对这种指向行为的有益约束和规定 [3]。[KG)]

1.1.2 协调发展度概念

式中:D为协调发展度(系数);C为协调度;T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发展水平)的 综合评价指数,它反映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或水平;α、β为待定权数,具体可 以利用专家系统确定。

基于前述分析,本文按照协调发展度D的大小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状况划分为 由简到详的不同的2个层次,共5大类15种基本类型(见表2),从而据此进行上海市旅游经 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定量评判。[WTBZ] 2 [ZK(]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实证分析[ZK)]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来源于政府统计部门公开的权威统计数据。其中,上海市生态环 境数据来源于2000-2007年《上海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上海水务局网站 公布的数据;上海市旅游经济统计数据来源于1997-2002年《上海旅游年鉴》以及历年《中 国旅游统计年鉴》与上海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网站公布的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与 权威性。

2.3 评价步骤与方法

首先根据公式(1)计算出上海市的f(x)和g(y),然后分别按公式(3)、(5)和(4)计算 出协调度C与协调发展度D。本文式(1)中ai,bj的确定采用熵值赋权法[9]。 熵值赋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它根据来源于客观环境的原始信息,通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 联系程度及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的权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因素带 来的偏差。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2.4 评价标准确定

评价标准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相对尺度。可用未来某个时期的规 划目标值作为评价标准,也可用某一典型城市或理想城市甚至若干城市择优选出的指标值作 为评价标准[5]。本文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主要采用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市建 设指标(2005)”的相应值[10],并参照了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相应值[11~ 14];旅游经济发展评价标准采用《上海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中上海市2010年旅游业发展目标值[15](见表3)。 2.5 计算结果与结果分析

按前述评价步骤与方法,计算出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相关指标(见表4) 。

从表4及图1中可看出,2000-2006年上海市旅游综合评价函数值有小幅波动,这主要 是由于2003 年“非典”的发生,使得当年旅游综合评价函数值略有下降,但之后即呈现出 平稳的增长态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值则一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从二者的比较来看 ,上海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适度超前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即f(x)

从表4和图2中可以看出,2000-2006 年7年间,上海“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增 长幅度较为平缓,其中在2001和 2003 年的协调度还略有下降。从协调度数值大小来看,其 数值大都处于 0.6~0.8之间,表明了7年来上海“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开始进 入中度协调阶段,其整体协调程度也在不断增强。

根据表4的计算结果及表2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分类体系,可将上海市旅游经济 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评价结果列于表5。

上海市2000-2006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见表5、图3)的计算结果表明, 7年间上海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其中2000-2005年属于中度协调发 展(0.6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2000年以来,经过上海市政府及市民的共同努力,其旅游经济―生态 环境系统已逐渐 步入良性耦合的 新阶段,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适度超前(即g(y)> f(x)),充分说明 了上海市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非常[CM)] 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也反映出上海市政 府提[CM)] 表5 2000-2006年上海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类型

Tab.5 The type of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ourism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anghai from 2000 to 2006

年份Df(x)与g(y)的对比关系协调阶段20000.652 9f(x)

出的城市建设“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正在变为鲜活的现实,个中的经验尤 其值得其他城市学习。而且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 经济发展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2)另一方面,虽然上海市在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近年来取得了长 足的进 步,但其发展质量仍值得我们关注。上海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从2000年 至今,其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从总体上仍处于中度协调发展阶段,这与它的大都市地位 有些不相称。如果和世界其他著名城市相比,可能还有更大差距。

(3)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上海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一直适度超前于旅 游经济的发展(即f(x)

(4)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能衡量出城市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从而为检验和制定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不足之处是协调发展度的计算结果仅 是对过去状况的一种评判,对未来的预测则须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Kevin Meethan. York: Managing the Tourist City [J]. Cities,1997,(6):333~342.

[2]汪宇明,赵中华.基于上海案例的大都市旅游容量及承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 与环境,2007, 17(5):118~122.[ Wang Yuming, Zhao Zhonghua. Study on The Metr opolis Tourism Capacity & Bearing Based on Case of Shanghai[J]. China Populati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7, 17(5):118~122. ]

[3]王辉,姜斌.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20(5):115~119. [Wang Hui, Jiang Bin.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Coo 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stal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urist Economy [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7,20(5):333~342.]

[4]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 05,20(1):105~111.[Liu Yaobin, Li Rendong, Song Xuefeng. Analysis of Couplin g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J].Journal of Natural Re sources, 2005,20(1):105~111.]

[5]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Liao Chongbin. Quantitative Judgment and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ACase Study of the City Group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J]. Tropical Geography, 1999,19(2):171~177.]

[6]王辉,林建国,姜斌.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6,2 5(1):84~87.[Wang Hui, Lin Jianguo, Jiang Bin. Analysis on the CoordinationDevelopment Degre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in Dalian[J].Marine Environment al Science, 2006,25(1):84~87.]

[7]张燕.桂林旅游生态承载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Zhang Ya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 Study on Tourism Ecolo gical Capacity and Economy in Guilin[D]. Guil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20 07.]

[8]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Yang Shihong. Ci 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1.]

[9]白雪梅,赵松山.由指标相关性引出的确定权重的方法[J].江苏统计, 1998,(4): 16~18.[Bai Xuemei, Zhao Songshan. Methods to Settle the Weights Based on the R elativity of Index[J]. Jiangsu Statistics, 1998,(4):16~18.]

[10]张洪军,刘正恩,曹福存.生态规划――尺度、空间布局与可持续 发展[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Zhang Hongjun, Liu Zhengen, Cao Fucun. Ecology P lanning: Dimensions, Space Layou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Beijing: Che mistry Industrial Press, 2007.]

[11]宋冬梅,肖笃宁,申元村.我国沿海地区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0 4,23(4):80~86.[Song Dongmei, Xiao Duning, Shen Yuancun. Assessment for theLevel of Ecological City in Inshore Regions in China[J].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4,23(4):80~86.]

[12]刘则渊,姜照华.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01,(4):61~63.[Liu Zeyuan, Jiang Zhaohua. The Inquiry into Constr uction Standard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Modern Ecology City[J].Scienceand Science technique management, 2001,(4):61~63.]

[13]梅卓华,方东,宋永忠,等.南京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 学与技术,2005,28(3):81~82.[Mei Zhuohua,Fang Dong,Song Yongzhong,etc.,Evalu ation Index System for Urban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Nanjing[J]. Environ 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28(3):81~82.]

生态环境调研范文第5篇

一、培养正确的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其中心内容就是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培养正确的生态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容体系的重要基础。公众生态意识的高低,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反映,也直接关系到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千百年来,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人类中心观”,认为只要对人类有利,对其他存在物所采取的任何掠夺行为,都是合乎道德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纠正人们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唤醒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程度。

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环境宣传教育对人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具有先导、基础、监督和推进作用。通过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等部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等手段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生态学知识的宣讲,逐步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各种资源的生态意识和行为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之中,使人们养成符合绿色文明的科学生态意识。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人们明确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保护好大自然是人类的责任,伤害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己。只有使人们首先养成正确的生态意识,才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养成良好的生态情感

生态情感就是人们对生态自然环境爱憎、好恶的态度和感受。人只有对生态自然环境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热爱之情,才能产生合乎生态道德行为的动力。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不仅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而且能激励人奋发向上,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迸发出珍爱环境的良好行为。因此,养成人们良好的生态情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在养成良好的生态情感方面,要强化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唤醒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良知。要培养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使公众明白,在自然界里,任何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生态系统中人类同动物和植物一样都是平等的一员,都有在地球上生存的权利,没有特权可言。大学生用硫酸伤害动物园中的大熊猫以及虐猫事件的发生,实在让人深思,彰显了新形势下生态价值教育的急迫性。

三、培养坚定的生态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培养人们坚定的生态信念。所谓生态信念,就是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感,并使之升华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上来。强烈的生态信念是调节个人生态行为并使其保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培养坚定的生态信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人们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向人们阐明生态问题的真实性,培养公民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通过宣传,把社会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如实地、反复地告知公众,把公众对生态问题的盲目担忧转化为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理性忧患意识,将人们的眼界从关心自身生存条件扩大到关心国家、社会,甚至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