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教育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To present that systematic nursing education model can promote nursing practice which is under the new medical situation, via analyzing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model in the hospital. And to clarify the importance of both opening a system and culturing elite nurses in the nursing education system, through nursing practice.
关键词: 护理教育;体制;实践
Key words: nursing education;system;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215-02
0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改变着。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家开放人们就医条件,去掉定点就医模式,三级甲等医院的就医人数不断递增,医院规模逐步扩大;经济发展带来了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医疗技术的运用,促进医疗队伍中医师结构的优化,导致本发展较迟后的护理队伍其结构与医疗队伍结构差距增大,传统护士职后培训模式受到挑战。在现条件下,护理知识结构还不能马上快速提高的今天,等着专科护士的到来是空话,他必须是在临床的实践中不断成熟和发展。因此,脚踏实地地在医院临床护理中做好护理职后培训,不仅为医疗和护理安全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为专科护士乃至护理专家的培养都是一个铺垫。
1医院护理培训传统模式被挑战
1.1 传统医院护理培训模式中中级与初级职称能力无显著差异传统的医院护理人员培训模式,护生从学校进入医院,通过岗前集体培训,进入科室,通过一到两年的内、外等科室轮转,并通过一年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考核,取得国家统一护士注册考试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接着进入医院每年按规定的每月一次业务听课,记入听课证或参加有学分的听课;中专或大专学历的护士到达一定年限参加全国注册护师资格考试,获取初级职称,依次类推逐步达到护理高级职称。
合格护士的尺度以取得护士注册证书以及独立完成临床一般护理工作为医院考核指标,初初级护士、初级护师、中级护师等除工作年限以及工作经验上存在差异,达到一定年限后临床工作经验差异便不明显。
显然,以一个独立完成一般临床护理工作为一名合格护士是最基本的条件,而仅以完成临床一般医疗医嘱及一般护理是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技术,也难以适应人们日益健康的需求,导致临床护理工作得不到医务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而使护理人员压力倍增,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难以提高。
1.2 医院护理培训传统模式难以适应快速递增的新增护理人员培训近十年,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对护理职业的不断重视,医院护理人员需求量不断递增,大量的新护士培训,使得原负荷较大的医院护理工作,又增添大量培训工作,传统的高年资护士带新护士的比例严重失调,近年来各大医院新增护士人数达50-100人次,一组数据显示:某医院病房护士平均护龄为:27.6岁,最低平均年龄为24.82岁(见表1),护理工作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护理人员成长也是后成才的过程,虽然具备执业资格,但医院是以不确定因素多为特点的场所,大量的新注册护士能以应对应急情况,给医院以及护士本人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患者满意度也难以提高。因此,必须寻找一种适应新形势下的医院护理培训模式。
2医院护理在职教育的系统化管理势在必行
在医院护理规模不断发展的今天,单项护理技术考核和理论考核以及部分课程培训和轮转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技术和快速递增护理需求,医院护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起建立较为完善的护理在职教育体系,并赋予相关制度的保证,使护理教育系统化,规范化,有利于护理的持续发展。
2.1 三级护理管理中的不同职责,决定了医院护理教育必须建立“三级护理教育管理”的管理体制所谓“三级护理教育管理”,是指护理部、大科(护理大单元)、病区护理单元三级护理教育行政部门按其职责范围,分别对所属单元的各级护士职后临床护理教育实施管理。管理主要包括制定相应制度和规范,制定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对培训过程进行指导和协调,对培训工作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等。
在护理部层面,建立护理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由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护理教育主管、各科教育科护士长组成。教育委员会确定教育委员会成员职责,建立较强大的护理技术与技能的支持系统。调整和改革护理教育管理手段和方式,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护理教育培训的管理逐步向柔性化方向发展,减少单一的集中培训方式,把部分精力放到战略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以及各种间接调控手段上,将系统中的资源在信息服务、经验交流、学术研究、联系协调、顾客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及时掌握和了解培训需求与不足,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护理大单元层面,护理教育委员会成员是某护理大单元教育科护士长,落实教育委员会关于护士的教育培训目标,制定护理教育培训计划,整合和协调教育培训资源,提供强大的教育培训技能支持系统,沟通各病区护理教育培训需求并与护理教育委员会联系,有效利用教育培训成本,追求培训效益的最大化,监控各病区护理教育培训质量,保证护理教育培训的层次性和普及性,保证培训进度和培训覆盖面,总结教育培训结果,并与护理质量和护理学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病区护理单元层面,病区护理单元是护士培训的主要场所,该层面教育由病区护士长落实病区教育培训计划,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个案管理能力培养。因此,加强病区护士长继续教育管理的同时,加强各层护士继续教育的管理,就成为三级护理教育管理的重要责任。
2.2 护士在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临床护理教育培训组织网络的建立(附图1)护理人员在成熟、成材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护理人员必须逐步培养成为一名实战性较强的独立护理工作者,这就决定了病区护理人员的层次性。就护理培训对象层次多样,需求各异,教育内容广泛的特点,临床护理教育培训的系统化保障需要临床教育培训组织网络的建立。
在职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在工作实践中教育培训与被教育培训,即“岗位练兵”、“岗位成才”,在教育培训实践中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和技巧,促进护理持续发展。护理实践就是护士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护理专家的培养。
3临床护理教育培训内容的系统化
医院护理培训有医院层面的授课和外出学习进修以及医院内部的轮转,也有科室层面的讲课和技能培训,内容涉及医疗护理、护理与法、护理服务等,但就护士个体发展的系统性仍比较缺乏。随着护理职业生涯引入护理管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及护理人员能力建设,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的内容系统性不足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如何促进教育培训内容的系统性给临床护理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
3.1 医院能级护士管理模式的出现促进护理培训内容逐步系统化近几年来,护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护理管理,为使护士个人成长目标与医院护理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护理组织在护士成长的不同阶段建立不同阶段的能力标准,使护士明确自己能力标准的方向,以不断给自己建立成长标准而努力,从而在促进个人成长的同时,提升护理质量。然而,在能力标准建立的同时,如何使护士达到各阶段的能力标准,而不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级别,教育培训内容的匹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护理教育培训内容的系统化。
3.2 教育培训横向内容的建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运用素质冰山模型,使护理临床教育者觉悟到一味培训护理知识和技术而临床收益欠缺的原因之一是培训内容的局限性,护理知识和技术提高的有力支撑在冰山下暗礁的力量。“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内驱力、社会动机”是比较难以测度衡量,即使通过教育也一时难以改变,必需投入相当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转变过程,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触及灵魂的“痛苦”过程,并且不能保证都能转变成功。然而如果忽视这方面的教育,那么护理教育培训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不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临床护理教育培训的横向内容在实践中逐步被建立起来。当然在培训中,教育培训的指导者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个过程的艰难性,如何培训提升这些能力、通过什么手段考核测量这些能力的大小等具体问题,也给教育研究者留下了很大的研究、探索的空间。
3.3 教育内容的纵向发展在教育培训的横向内容的保障下,教育培训的纵向内容得以发展。护理的任务,它的实践领域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疼痛。”[1]这就要求护士具有较强的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通过学校的学习,护士掌握了基本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及技术,但让所学的知识和技术真正成为护士在临床工作胜任的技能,则有待临床教师的带教和指导,同时也需要临床老师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护理科学研究的能力,不断总结护理实践经验,以帮助自己提高护理专业能力,也为护理专业发展留下宝贵的经验和理论。
护理教育内容的纵向发展,在于每一天的护理实践过程中,体现在临床护士对患者的整体护理中,通过护理查房和疑难个案讨论等形式,将所学的医疗护理知识和技术加以融会贯通,将临床困惑的护理问题通过护理科学加以探讨与研究,逐步建立护理个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专科理论和技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专业的发展。
3.4 教育内容的分层培训过程在教育内容框架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达到教育培训目标,促进教育培训的系统化。将教育培训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每一个护理人员层次中展开,形成护士成长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从被动学习阶段,到被动输出而促进其主动学习的阶段,学会指导和帮助所需帮助的人(患者、家属和同事),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生命诞生的意义,逐步稳定其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及形象,努力培养护士达到主动输出阶段,使护士在内驱动力的召唤下,不断进取,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升,护理专业的持续发展。
4护理教育培训体制实践感悟
护理教育培训体制在本院实践三年来,其制度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不断被充实,促进了临床护理教育培训的系统化。
4.1 护理教育培训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护理教育培训管理委员会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下的一个子系统,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该系统得到医院大系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输入,在大系统内建立护理教育培训运作机制,使护理职称晋升与护理教育培训的能级晋升有机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职称与护理实际能力欠匹配的现状;在医院内部横向系统的辅佐下,教育培训资源得到保障,同时该系统与医院外部同行联系,吸收外部同行精髓,注入本系统,促进系统内部优化组合,努力使教育培训内容符合护理临床实践和护士需求,充满活力。
4.2 临床护理教育培训师资培养的重要性临床护理教育培训老师的培养是护理教育培训委员会职责之一,在临床护理教育培训系统中,临床各级带教老师肩负着不同范围和不同能级护士的培训任务,有效的各级带教老师的甑选和培养至关重要,也为营造一个公平、透明有序的临床护理教育培训环境打下基础,护士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职业规划,达到个人护理专业发展目标,从而使护理组织总体目标得以实现。
4.3 临床急需护理人才虽然临床护理人员具有很大的奉献精神,但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繁重和人力不足等因素,使一大批愿意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的护理人员,很难有机会得到进一步发展;80年代至今培养的高等护理专业毕业的护士,如何在护理临床中开创一片护理工作前景,促进护理质量内涵的提升,更有效地服务于广大的患者,有待管理者的思考。临床护理教育体制只是在医院内部进行工作环境的优化,吸引有志护士在临床发挥潜能,培训仍停留在护理专业的普及程度上。护理专业人才的缺失是有效护理教育培训的瓶颈。呼吁在医院能级护士培训的基础上创新一种新的护理专业发展机制,或许在国家层面,或许在省、市级层面,突破目前护理专业发展的瓶颈口,使护理专业人士为护理专业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目的调查天津市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水平,为筛选医政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天津市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涉及2所三甲医院、1所三乙医院、1所二甲医院、1所一级医院、1所社区服务医院共380名医政管理人员,调查内容包括评判性思维(11个条目)、领导能力(16个条目)、人际关系(8个条目)、法律及伦理(7个条目)、教育培训(10个条目)、个人发展(6个条目)6个方面。结果调查对象核心能力总分(172.86±19.24)分,6个维度条目均分显示法律及伦理实践最高(3.26±0.88)分,评判性思维均分最低(3.00±0.89)分。参加教育培训年次与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呈正相关(P<0.05),即随着参加教育培训年次增加,医政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增强。结论天津市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处于中上水平,能胜任医院的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对天津市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培养,加强评判性思维,提高医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医院;管理人员;核心能力;问卷调查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向医政管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目前我国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中的素质参差不齐,受过专业行政管理教育的医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却相对较少[2]。核心能力评价除了能在人员考核、升迁、聘任等重决策上提供可靠依据,在管理人员的培养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公正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促进医院管理的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3]。因此本研究对天津市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2所三甲医院、1所三乙医院、1所二甲医院、1所一级医院、1所社区服务医院共380名医政管理人员。其中男性174人,女性206人,年龄23~65岁,平均(32.1±4.9)岁,工作年限2~40年;管理工作年限2~34年,专家涉及财务科、物资科、设备科、科研科、人事科、医务科、病案科、院办及党办。
1.2调查工具
1.2.1一般情况调查表根据理论分析及研究小组讨论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职务级别、工龄、学历、婚姻状况、参加教育培训年次。
1.2.2天津市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调查问卷根据对30名管理人员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体系,根据评价体系制订天津市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调查问卷,包括6个一级指标,58个二级指标,分别为评判性思维(11个二级指标)、领导能力(16个条目)、人际关系(8个条目)、法律及伦理(7个条目)、教育培训(10个条目)、个人发展(6个条目),该表采用likerts级评分:很差(1分)、差(2分)、中等(3分)、好(4分)、很好(5分)。
1.3调查及统计处理方法问卷由调查者及协助调查者统一发放,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30min后收回。共发放问卷394份,收回有效问卷380份,有效回收率96%。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Exce12003中文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95%CI区间估计、t检验、方差分析,各组数据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详见表1。
2.2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得分情况详见表2。
2.3医政管理人员参加教育培训年次与其核心能力得分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医政人员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聘用方式、工龄、学历、婚姻状况的核心能力得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政人员不同参加教育培训年次的核心能力得分比较,参加教育培训年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参加教育培训年次>11的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得分高于参加教育培训年次<5及6~10的医政管理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详见表3。
3讨论
3.1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现状分析
3.1.1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总分分析本研究显示,天津市380名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总分(178.05±52.12)分,处于中等水平,法律及伦理均分最高(3.26±0.88)分,评判性思维均分最低(3.00±0.89)分。解决医疗纠纷的核心机构是医院的医政管理部门,医政管理人员的核心素质直接影响医疗纠纷的有效解决[4-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程序及做好医疗质量监管控制工作,是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最佳措施[6]。同时随着社会进步,医院也日益重视对医务人员法律及伦理的教育培训,可能是医政管理人员的该项均分最高的原因。
3.1.2教育培养对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也在医疗服务中体现的愈加深刻,人们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希望,与此同时,医院管理者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管理人员的素质也亟待提高,通过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模式,是有效提高服务技能及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7]。医政管理人员中一部分人员从临床工作转岗而来或者原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工作与临床医学无关,使其在完全适应医疗与管理均有一定难度,不能达到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各方面的基本要求[4,7]。同时对于长期从事医政管理工作的人员,随着社会发展,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提高及国家的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也面临着知识和技能不断增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因此整个医政管理人员队伍需要全面提高政治业务素质、管理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需要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工作岗位的挑战[1,8]。
3.2提高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
3.2.1专业素质培训形式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培训途径是加强医政管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培训可采用个性化现代化的教育替代单一的理论培训,应该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和管理能力。协调管理者、工作、教育培训之间的关系,同时保证充足的继续教育资源,包括培养经费、师资队伍、培训场地等[8]。互相研究讨论的教学方式能解决医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也要求培训者提供给学生尽量多的新颖的知识、最新的医疗发展现状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9]。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如发现教学法,通过独立的思考然后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培训者的指导下,完成一些基本的涉及概念和本职规律,引导形成批判性思维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如讨论教学法,即针对某个问题或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具体的分析问题并且最后获取知识[10]。问题式教学法,提出工作中的疑问,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现有的掌握的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0]。总而言之,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育培训方法。
3.2.2加强综合素质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除了以管理专业知识为核心,还应涉及评判性思维、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及伦理、教育培训、个人发展等课程,尤其是对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完善发展学分制度,通过计量性的学分制,促进医政管理者不仅仅是接受专业性的教育,同时拥有学习的自主性[11]。结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培训内容,从而在该评价的基础上,完善并提高自己并提升自身核心能力,让最合适的医政管理人员在最佳的时间内出现在最需要的岗位上[10-11]。
3.3完善医院行政管理机制
3.3.1完善管理制度医院医政管理工作具有连续性、技术性、规范性、服务性、随机性、时间性、导向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因此稳定高效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是医疗单位和谐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12-13]。医疗单位医政管理的实施,需要依靠合理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通过分级管理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实施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1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3.3.2建立激励机制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困难,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能提高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医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潜力,提高其工作效率,促使医政管理人员为临床为医院服务[15]。随着经济发展,公立医院正在逐步改革,这对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管理能力的提高尤为紧迫,因为医政管理人员既是国家卫生方针的实施者,又是医院行政改革的组织执行者[13]。通过加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建设,才能保证医疗质量,促进医院发展。随着现在社会在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心理、技术以及素质上都发生了变化,如何用全新的思维以及多方位的角度,对其做好有针对性的行政管理工作,激励机制在提高医政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方面尤为重要[16]。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医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医疗卫生体制进逐步改革,医政管理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17-18],当今的医患危机事件有着高风险性、高关注度、高扩散性的特征[19]。因此提高医院医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医院行政管理机制,加强医政部门对医院医疗行为的监督管理,对提高医疗质量以及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对医政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素质培养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医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促进进一步学习提高,选拨优秀的医政管理人员,同时促进医院管理的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要重视加强医院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增进他们的医院管理的专业知识,提升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最终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4],医政管理人员应当从自身开始,不断提高创新精神意识,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陆明芳.浅析医院管理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7):40.
[2]曾曌娟.医院行政管理中的创新思路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3(5):22.
[3]史兆荣.创新医院管理理念推进质量内涵建设[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6):630-632.
[4]王幸.医院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4(21):174.
[5]肖先福,刘援增,崔晓东,等.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医院管理伦理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2):68-72.
[6]鞠民.从医疗纠纷产生原因剖析医患沟通的重要性[J].现代医院,2009,9(9):105-106.
[7]吴秀云.加强护理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提高护理管理质量[J].护士进修杂志,1993(10):7.[8]蔡离离.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3:25.
[9]高欣欣.当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现状浅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1):62-63.
[10]WallstenSJ.Theeffectsofgovernment-industryR&DprogramsonprivateR&D:thecaseoftheSmallBusinessInnovationResearchprogram[J].TheRANDJournalofEconomics,2000,31(1):82-100.
[11]豆欣蔓,杨爱玲,伏旭.儿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调查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4):102-103.
[12]AdebajoAC,AyoolaMD,OdediranSA,etal.EvaluationofethnomedicalclaimIII:anti-hyperglycemicactivitiesofGongronemalatifoliumrootandstem[J].JournalofDiabetes,2013,5(3):336-343.
[13]仇永贵,倪松石,赵建美,等.医院医政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6):34-35.
[14]刘兆明.关于当前医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6):149.
[15]江震,陈任,杨正夫.我国社区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的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2):2449-2451.
[16]周洲,李哲,王光荣,等.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现况及对策研究[J].2010中国卫生人才发展论坛论文汇编:354-358.
[17]张冠敏,薛燕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患关系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J].医学与社会,2006,19(4):23-24.
[18]杜艾桦.和谐医患关系多维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12):65-66.
为了搞好护生的临床实习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护理部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护生的实习安全管理教育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2月实习护生120人,其中大专生6人,中专生114人,年16~20岁。按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入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
实施方法:实验组在传统的教学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以护理安全管理为导向,采用案例教学法,并把案例教学法贯穿于岗前培训、每个月1次的实习带教联系会中。对照组仍用传统的教学安全管理方法。①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提高护理质量、防范不良事件的最基本条件。②护患沟通的教育培训:目前许多医院正在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之一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几年来,实习的护生年龄小,学历低,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是她们的共性,要培养她们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引导培养和锻炼。培训的目标是让护生牢记沟通的重要性。实验组将近年来因沟通不当引起的医疗纠纷案例。③操作技能的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传统的方法是老师示范,护生练习,但大部分护生因年小,不懂事,认为操作简单,马虎练习几篇,敷衍了事,难以达到提高技术的目的。实验组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案例教学法,将医院发生过的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医疗事故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制作成影视资料,先放映给护生看,然后对资料进行讨论,让护生知道错在哪,为何会引发医疗事故,使护生明白过硬的操作技术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前题,学习时应苦练技能,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结果
两组护生发生医疗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比较,见表1。
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综合成绩评价比较,见表2。
讨论
案例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安全管理教育中应用效果好,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案例来源于临床实践,它具有知识性、典型性、真实性,可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具体化,能充分调动护生的思维,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护生从思想上得到转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统计,发现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的护生增多了,学习风气明显好转。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如何搞好护生实习安全管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生安全管理教育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为合理安排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确保培训质量,全面提升执业水平。根据《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和《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我省201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关事项通报如下:
经我局研究决定,2013年全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点分工如下: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负责医疗机构及科研单位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负责药品生产领域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国药科大学湖南函授站负责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和湘西州药品流通领域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沈阳药科大学湖南函授站(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负责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娄底市、郴州市、永州市和怀化市药品流通领域及其他单位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从今年开始,我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由各培训点将参培人员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书》统一收集,交由我局验印确认年度继续教育学分。
请各位执业药师按自己的执业范围、执业地点到相应的培训点报名并参加培训。对未按要求参培的执业药师本年度继续教育学分不予确认。今后每年度的执业药师培训点名单及具体分工情况将于当年4~6月在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门户网站公布,请你查阅。
你对我省执业药师管理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我们,让我们一起为发展壮大我省执业药师队伍而共同努力。
祝你学习愉快!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3年10月8日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每年的学分要求?
答: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2002年前(含)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分不得少于25学分,其中指定项目10学分,指导项目10学分。2003年起(含)执业药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分不得少于15学分,注册期3年内累计不得少于45学分。其中必修和选修内容每年不得少于10学分,自修内容学习可累计获取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