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环境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次调研地点选在湖南省湘乡市,被调查地区基本属于山村,环境优美,但交通闭塞,村里没有私企之类的民营工业,大多数青年农民选择在外务工。调研时间为2014年7—8月份,接触到的农村居民中老人、妇女和小孩所占比例较高。本次调研通过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形式,对当地居民关于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与保健的态度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92份,有效回收率高达98.67%。运用频次频率分析法、交叉分析法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居民在饮食、睡眠、医疗等方面对慢性疾病预防和保健关注度有所不足。由于部分慢性疾病不构成传染,是长期累积形成的,居民们对它的治疗也不太积极,许多人都是在严重时吃一点药缓解病痛。这符合其他省份官方数据“提示还有大量的重点慢性病病人未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服务。”调研人员在分析数据之后,就当地实际情况对当地居民慢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当地村委会与部分群众。鉴于调查人员存在专业知识面、调研时间与水平的限制,在结果分析及提出建议的广度、深度方面,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而言,本次调研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所形成的调研报告真实性强、可控误差小、可信度高,对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应具有一定价值。回收问卷后,整理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受访者中男性为40%,女性为60%。30岁及以下人群为7%,30—39岁人群为6%,40—49岁人群为26%,50—59岁人群为21%,60—69岁人群为23%,70岁及以上为17%。如年龄数据中老人过多,将影响调研数据的客观性。有学者研究认为:“有相当比例的老人(79.5%)不能完全理解免费提供的健康资料,而已经采取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慢性疾病的比例则更少。”分析受访者性别、年龄数据可以看出,受访者以女性居多,并且其年龄在40—69岁者较多,但总体而言,性别、年龄数据分布较为合理。如年龄数据中如果老人过多,将影响调研数据的客观性。本次调研预设对慢性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的认知与农民文化程度正相关。实际数据显示受访者文化程度为:小学文化的人群占41%,初中文化的人群占38%,高中或中专的人群占12%,未读书的人群占7%,大专及以上的人群占2%。受访者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文化的农民比例较高,整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可见,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可能是导致(慢性病患病率)“农村增加比例略高于城市”的原因之一。受访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34%,在5000—15000元之间的占35%,在15000—25000元之间的占16%,在25000元以上的占15%。由此可以得出,受访者家庭人均年收入在5000—15000元之间的占大多数,说明该地农民生活较为贫困,生活水平不高。
二、农民慢性疾病预防情况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农民慢性疾病预防情况主要涉及到七类型数据:家庭2013年用于就医购药的消费金额分析、医疗保险参加、饮用水净化、日常饮食结构、对环境污染重视程度、对预防慢性疾病知识认知、患有慢性疾病后应对措施等。摘要分析如下:
(一)受访农民家庭2013年用于就医购药的消费金额分析
家庭每年用于就医购药的消费金额,与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之间的比例必须趋于一定的合理性,就医购药消费水平不宜过高,否则就超出了家庭的负担能力。卫生政策的研究者与制定者往往致力于寻找二者之间的精细平衡:卫生服务者有足够的补偿、人人能够负担得起卫生服务。本次调研,家庭2013年用于就医购药的消费金额在500元以下的占受访农民家庭的35%,消费金额在500—1500元之间的占23%,消费金额在1500—2500元之间的占12%,消费金额在2500元以上的占30%。由此得出,大部分受访农民家庭2013年用于就医购药的消费金额相对集中在500元以下和2500元以上区域,说明农村地区用于就医购药的消费金额家庭差距较大大。
(二)参加新农合或者其他医保比例分析
该村受访村民家庭全体成员都参加了新农合或者其他医保的占92%,比例较高。家庭部分成员参加了新农合或者其他医保的占3%,全家没人参加新农合或者其他医保的仅占5%。由此看出,该村绝大部分村民医疗保险的参保意识还是很强的,当地卫生部门与基础政府对于新农合等医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实际效果都值得肯定。
(三)饮用水是否有净化措施,与村民饮用后有无不适情况关系分析
受访农民饮水来源为井水的占96%,饮水来源为河水的占2%,饮水来源为自来水和购买的矿泉水或纯净水的各占1%,由此得出,该村大部分村民饮水来源为井水。根据统计数据,受访农民中用明矾等净水的占2%,购买了饮水机或净水机等的占7%,没有什么净化措施的占91%;该村村民饮用水后有不适情况(如拉肚子、恶心反胃等)的占12%,没有不适情况的占88%。从数据分布中可以得出,该村大部分村民饮用水没什么净化措施的占大多数,且没有什么不适情况出现的占大多数,说明该村水质较好。
(四)日常饮食中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会摄入较多(日均300克以上)的高蛋白质食物(如肉类和大豆类)分析
受访农民日常饮食中摄入高蛋白质食物(如肉类和大豆类)比较多(日均200克以上)的占43%,比较少(日均50—200克之间)的占46%,很少吃这些的(日均50克以下)占11%。由此得出,该村有四成左右的村民摄入较多的高蛋白质食物。
(五)村民对当地建立一个排放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工业园的态度
受访农民对当地建立一个排放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工业园持赞成态度的占44%,不赞成的占40%,对此事不关心的占16%。由此得出,大部分受访农民赞成在该地建立一个排放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工业园,说明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村民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超过了对环境污染的忧虑,疾病预防意识并不是很强。根据本次调研统计数据,受访农民认为当地政府对排污和环境污染比较重视,严格把关,定期检查的占17%;认为政府重视程度一般,偶尔检查的占36%;认为政府通常不管的占36%;不了解情况的占11%。认为此地环境状况很好,适合生活居住的占67%;认为此地环境还行,存在一些小污染的占30%;认为此地环境状况较差,正在不断恶化的占3%;认为此地环境状况很差,各种污染特别严重的占0.5%。并从图表5—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农民认为该地环境状况良好,约四成村民认为政府对环境污染重视程度一般,还有约四成村民认为政府对该地环境不够重视。
(六)是否愿意改善饮食生活习惯来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在通过改变饮食生活习惯来预防慢性疾病的问题上,仅有12%的人表示不愿意。在愿意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治疗疾病的人群中,选择可以视情况改变一部分和只要知道就愿意改善生活方式的人所占总体的比例相当,前者为45%,后者为43%。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村民整体的保健意识还是比较浓厚的。
(七)患有慢性疾病后应对措施
发现自己患有慢性疾病但病情不严重后,超过半数的人会选择马上去医院治疗;选择询问有经验的人自己去采药的人占受访群众的27%;也有将近两成的村民选择听天由命,在自己慢性疾病还不严重的时候不会将自己的病放在心上;只有3%的受访群众表示自己会注意改善生活习惯,以防止病情恶化。恩格斯指出:“(事物)与自身的同一,从一开始起就必须有与一切别的东西的差异作为补充。”受访农民在发现自己患有慢性疾病但病情不严重后所选择的应对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以得出,该地相当一部分村民的健康意识比较好,但也有一部分人平常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够重视。
三、基于调研数据形成的建议
(一)对相关政策的建议
1.形成一套有效的长效慢性疾病管理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乡、村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组织实施的管理模式,推进农村慢性疾病预防与治疗工作。2.建立慢性疾病预防与治疗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对农村的农业、林业、扶贫、卫生等部门的相关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分批分期实施。可以实施以奖励代救济。3.配备农村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基础设施。政府列出专项资金建立垃圾池、垃圾处理设备以及组建保洁队等,统筹、建设、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设备。4.进一步宣传,提高村民参加保护环境和医疗保险的积极性。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把参加保护环境和医疗保险的权利、义务通过各流程宣传到千家万户。5.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形成定期审计监督制度,确保相关基金运作的规范、透明和高效,加强医疗服务,规范医疗机构管理,合理诊治,有效控制医疗经费。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扩大受益面积。
(二)对受访农民的建议
20__年4月8日,本人与2名工作人员组成卫生行业作风建设调研小组,分别与市、县(市、区)、乡、村四级的医疗单位、部分医务工作者和群众、出院患者等进行了调研座谈。在此基础上,调研小组与部份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认真讨论,综合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地处__中部,现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5个县(市、区),总面积2.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0.8万,其中回族人口65.6万,占总人口的50.2%,是名副其实的回族之乡。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11所(个),其中:公立综合医院6所、中医医院4所、妇幼保健院(所)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所、卫生监督所5所、中心血站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所、乡镇卫生院40所、村卫生室548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5个,民营医院18所、个体医疗诊所(社会办医)155所;共开设床位3464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2.66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245人,其中执业医师1751人,执业助理医师1451人,注册护士1383人,乡村医生779人。
二、 存在问题:
1、当前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反映的突出问题。
当前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反映的突出问题也是群众“不放心、不满意”的问题。
调查显示,“收费不透明问题”和“服务不到位问题”是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不放心、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有的医院的收费标准和药价公示制度、住院费用一日清单等制度坚持的不够好,开特殊药、做特殊检查没有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协商。医务人员的“开单提成、搭车开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部分服务环节薄弱,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未如人意。目前,不少医疗机构都在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服务方式,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和服务。但是,群众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仍有意见。部分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对病人或敷衍搪塞;或缺乏同情,态度冷漠,言语生硬;
2、医疗卫生行业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首先,风险高、压力大的职业特点引发了医务人员的畏难情绪。调研中了解到,面对医疗这个风险高责任重的职业,医务人员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医生每日面对病人,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及时向病人家属交待有关事项,若有欠缺或差错,便有可能受指责,甚至遭打骂、上告。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医务人员曾经因工作压力过大,产生畏难情绪,有过转行的念头。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在医疗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更使医务人员感到困惑。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会导致医生为自我保护而在医疗上变得保守。
其次,对医院长期实行差额管理,大部分医院仅能维持人员及日常业务开支,缺乏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基础设施及大型设备购置上,普遍有等、靠、要的思想。再加上引不来人才,医疗队伍后继乏人,已直接影响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 原因分析:
1、医疗体制欠明晰,导致医疗机构主体责任的混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医疗体制改革却大大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的体制与投入机制不相适应。医院难以实现“科学合理的经营”,成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合格”的经营主体。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定位为带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提供价格合理的优质医疗服务为宗旨。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家应保证其资金供给。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除了基本建设和特大型设备外,日常经费拨款还不到在编人员工资额的50%。
医院是当前我国药品消费的主要渠道,必然成为药品生产和供应商推销产品的目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切商业行为的终极目标。尽管我市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但高价格、高利润可以说是目前医药两家的共同需要,因此,市场上高价药品越来越多,即使不是新药,也要想法子换包装,把价提上去,医院也乐于使用;而平价药利润少,如今便是无厂家生产,也少有医院愿意使用。其结果必然是医药费用支出居高不下,群众不满情绪日涨。
2、传统的医德教育方式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新形势的要求。
医德教育是医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塑造医务人员高尚情操、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医德医风这个话题一直在讲,活动也搞
得不少,但医疗卫生行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一路走强,近年甚至成了群众投诉意见最大的行业之一。“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有被“白衣狼”侵害的危险。在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多样性。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人们一种合理的要求,讲求经济效益成了管理者追求的一项重要指标。一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出现重经济轻医德的倾向。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也相当重视医德医风教育,但教育手段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仍然沿用说教式的教育方法,或采取“一票否决”等形式主义管理方式,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持之以恒的制度建设,使本属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变成突击性的运动化形式,时抓时停,结果不但收效不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或不如实上报情况的现象。
四、建议:
1、加快改革步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医疗卫生体制。
民意调查显示,老年人群及低收入人群担心在医改中把医院推向市场后将会显著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反对意见颇多;其他人群则表示医院应该走向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需求呈现多样化,一方面高收入阶层“绿色健康消费”需求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弱势群体”仍徘徊在寻求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上。这为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分类经营管理提供了必需的社会条件。医疗卫生机构为社会提供多层次的健康保障服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推行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体制应当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需要,作出相应的改革。近年我市实行医保制度的改革、医疗单位分类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定位,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设计,以确立医疗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科学合理的经营”地位。医疗卫生部门是以保障广大人民健康为宗旨的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国家对于公共卫生的监控、疾病预防及基本医疗服务应当承担主体责任,列入政府工作规划及公共财政支出计划,提供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经常性资金保障,使其成为真正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单位,集中精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外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部门及项目,应改行市场化经营,允许国家、集体、民营或外资多种投资主体,在符合医疗卫生机构准入条件的前提下,以独资或合资形式经营,竞争发展。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在资质认证、服务范围、质量标准、价格和税收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则并实施有效的监管。
2、加大对基层以及乡村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
建立城市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是适应我市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民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的迫切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政府已注意到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但要全面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除了增加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改革创新的新思维,重组整合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要按国务院的要求,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和相关的标准,全市统一标准和要求,分步分乡达标完成,力争在三五年内构建起可靠的公共卫生保障网络。
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规定简化双向转诊手续,合理分流病人,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市整体医疗资源效益,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准入制度,并运用竞争上岗、实绩考察、末位淘汰等形式,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服务水准,增进群众对社乡卫生服务站的信任度。
3、理顺药品流通渠道,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政府要下大决心从机制上切断药品购销中不正之风的源头。要降低虚高的药价,必须对药品流通环节进行宏观控制,并从药品生产审批的源头抓起,由卫生、药监、物价等部门共同实施。重点加强对新特药品和外来药品进入市场的管理。一要加大药品定价的透明度,规定合理的利润空间,严禁抬高药价;二要规范药品的流通渠道,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三要扩大药品公开招标范围,严厉惩处经销商联手抬高药品标价的行为;四要禁止医疗行政机构、医院非相关部门的公职人员与药厂、经销商、医药代表的联系,对因违规而获得利益者应给予严厉处罚。此外,要积极实行药品单独核算制度,对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的药品进货、库存、销售、利润等情况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加强外部监督。
4、改进思想教育方式,不断提升医德医风。
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医务人员良好的医德内在素质是在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医疗活动中修养积累而来的。当前,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尚既继承了传统医德,又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强烈影响。各人的医德基础水平不同,职业道德行为有异,更增加医德医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解决医疗卫生行风问题,要改变教育管理模式,要从建立具可操作性、能持之以恒的制度入手,把医德医风建设真正作为日常工作内容长抓不懈。一要强化学校教育,把医德教育列入教育大纲,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医德修养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方法;二要严格岗前培训,强化医德继续教育,结合临床正反两方面实例,细化对医德行为规范条文的理解;三要强化医德考核手段,制定公平、公开的奖惩办法,把医德医风表现同个人考核、晋级、薪金等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自觉性,逐步使其成为一种自我修养行为。
调研中发现,年龄大、资历深的医务人员
被病人刁难的机率较少,而年龄和资历较浅的则反之,这是医德形象和信誉的一种反映。医德形象具有公开性、示范性和社会性。社会主义医德,讲究的是要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制度是促进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保证,我市应把对医疗系统的行风检查作为一项社会制度坚持下来,通过具有公信力的行风检查,加强社会对医疗卫生系统的监督。同时,要及时发现、宣传医疗卫生界的新风尚和好人好事,表彰要形成制度。建议2-3年搞一次评议表彰活动,让全社会广大群众都来参与评议,以弘扬医疗卫生界的主旋律,让群众了解医务人员,增加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信任。此外,建议由政府搭台,社会多方筹集资金,建立扶持卫生事业发展的专项奖励经费。 5、完善医疗法规,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舆论环境。
鉴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风险性及其医疗单位的公益性等因素,应考虑将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与普通民事纠纷的损害赔偿加以区别,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我市的实际情况,从刑事、民事、行政法规的统一角度制定处理医疗纠纷的地方法规。这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措施。
健全医疗事故鉴定的监督机制,并加大透明度和公开性。成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医疗界、法律界等有关人士参加,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直接领导的合议委员会,增加医疗事故鉴定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消除患方对鉴定结论的怀疑,减低处理医疗纠纷的难度。
论文关键词:医院;营销战略;核心竞争力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都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医院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健康、快速、长远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医院从长远发展出发,实施战略管理,对医院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制定和实施符合医院长远发展的可行的战略。其中营销战略,就是实施战略管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营销战略的相关概念
(一)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实践主要也在美国。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市场营销的定义为:市场营销是指为创造满足个人或组织目标的交换而规划和实施的理念、产品、服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过程。
(二)医院营销
根据科特勒的理论,医院营销学是辨别和满足患者与社会大众对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需要,通过与社会大众建立医疗服务价值倾向的关系,可赢利地或不赢利地(取决于医院的财政来源)满足患者对治疗和预防的需求。医院营销的出发点是为患者,即“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的重点是患者所需的医疗服务。营销的目的是识别并满足患者以及群众的求医需要,从而使医疗服务被群众接受,通过为患者解除病痛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医院营销战略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企业需要一个达到其目标的、全盘的、总的计划,这就叫战略。”医院市场营销战略是医院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市场环境,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进行的谋划和方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地制定营销战略是医院营销成功的关键。医院营销战略是把营销和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是医院期望达到营销目标的营销逻辑,具有总体性、方向性和长远性。营销的一个基本而显著的特点是注重理性分析,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突出表现市场研究在营销领域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医院营销应当始于对医疗市场的研究与分析。
二、医院实施营销战略的意义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医疗市场已从“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患者的就医选择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应对这些市场变化,医院不得不主动采取相关措施了解自身所处的医疗市场变化对自己带来的影响,分析应如何应对这些变化,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高医院的市场占有率,保证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引入营销战略,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有利于拓展医疗市场份额
医院的主旨任务就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拥有大量的患者就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医院实施营销战略,首先要对医院所处的医疗市场环境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市场需求,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及具备哪些潜在市场,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市场的真正的需求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不断占领新的市场,进一步拓展医院的医疗市场份额。实施营销战略能够使医院做到“知己知彼”,对自身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扩展自身的医疗市场份额。
(二)有利于树立医院形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医院营销不同于单纯的医院宣传,医院宣传是医院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医院营销是对医院宣传的整合、提高,是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宣传方式。医院通过实施营销战略,首先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了所处的市场环境,明确了具体的市场需求。然后,根据相关的调研结果,针对具体的市场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开拓新的医疗市场,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对医院进行宣传,使患者和社会更深刻的认识医院,了解医院,发现医院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高医院知名度,扩大医院业务量,推动医院的改革发展,使医院保持蓬勃的生机和强劲的动力。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院实施营销战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了患者多样化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通过多种营销手段使患者认识医院、了解医院,并通过提供针对患者需求的人性化服务,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患者心中树立起医院的品牌形象,从而使患者成为忠实的客户,而这些患者同时又会成为医院的潜在宣传者,使医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了解患者需求,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质量,使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基础上,可以开展符合患者需求的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互通健康信息、定期回访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健康指导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从而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使患者能够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能够了解医院的整体文化氛围,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这些都为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激励竞争,许多医院开始进行战略管理,从宏观层面对医院的发展进行分析、规划,而实施营销战略就是战略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医院营销分为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首先应该进行内部营销,使医院员工了解医院的价值观、医院文化等。医院的营销战略应该提倡全员营销,营销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而是医院全员的共同责任。将营销理念融入职工的日常生活中,使医务人员具备一种在平时的医疗服务活动中向患者展示一种良好的职业形象,树立医院的形象的意识。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了解并融入医院文化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集体荣誉感、使命感,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三、医院如何实施营销战略
(一)分析医疗生服务
市场环境,进行市场定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绝对的优势,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必须制定一套全面的、稳定的、长远的、符合医院长期利益的营销战略。就必须对医院所处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环境,明确医院具备哪些已经存在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与他们相比医院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是什么,同时又存在哪些劣势。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需求分析,了解患者目前的需求是什么,有哪些潜在的市场可以开发等,并结合市场需求及医院自身的条件进行市场定位,并采取市场宣传、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等一系列营销手段,占有相应的市场。
(二)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当前,医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营销理念,大部分公立医院认为作为公立医院不应该进行市场营销,有营销意识的许多医院的营销手段也只是广告轰炸、有偿新闻、价格战等,方法比较单一。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趋向于多样化且理性化,一贯地采用单一的营销手段会导致人们不信任感和厌倦情绪。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医院应该借鉴企业的多种营销手段形成立体、系统的方法组合,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在进行宣传的同时,更要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面对患者、人性化的服务需求,医院应该开展患者回访、社区义诊、慢性病健康教育、患者沙龙等活动。通过参加些活动,使患者感受到医院提供的人性化服务,感受到医人员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时也在患者心目中树立了医院的形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实施品牌营销
“品牌”是西方营销学的一个词汇,它是产品及产品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互动关的反映,它既象征着产品的值、特点、形象和供应者的努力状况,同时又体现着消费的需求、利益、感情、个性价值观。品牌是财富的象征是竞争的利器、经济发展的宝,医院的品牌是给病人提优质服务,是无形的产品供病人选择。医院品牌是医院知名度、美誉度的反映,也社会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品牌是无形的,是通过组织平时的努力不断积累的。医院要想具备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树立医院品牌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名品牌、专科品牌、人性化服务品牌等。而医院的品牌是通过医院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疗服务,得到患者的肯定和信赖,从提高医院的患者满意度和知名度而形成的。目前,疗市场的竞争己逐步转向品牌的竞争。因此,必须坚持“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形成医院自身的品牌效应,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建设良好的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医院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良好的医院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长久化的根基。…医院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医院文化之间的竞争,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医院文化由价值观和医院精神(医风医德、价值标准、经营理念)、制度文化(领导体制、管理制度)、行为文化(领导行为、员工行为、文化仪式)、物质文化(环境条件、医院标识、院训院歌、文化网络)四个层次的内容构成。因此建设一种良好的医院文化,就会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都给人们留下一种良好的印象。医院的全体员工生活在一种以人为本的共同文化氛围中,就会加强医院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使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医院的文化,对医院形成一种良好的印象,也就达到了医院营销的效果。
根据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领导领题调研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平学组发〔〕4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4月23日,县政协主席胡国栋对领题调研的课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具体的调研方案,成立了调研组。4月29日,李天华副主席主持召开了牵头单位、参与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作协调会,对课题调研进行部署,胡国栋主席到会指导并作了具体的要求。5月初课题调研启动后,调研组按照《××县政协主要领导领题调研工作方案》,分三个调研小组,分别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并于5月7日与部分私营、个体工商户代表进行了座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现将调查的基本情况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整理编撰于后。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一)总体趋势良好。底,全县注册个体工商户3237户,注册资金4718.1万元;私营企业55户,注册资金7691.11万元。与相比,个体工商业趋缓,而私营企业发展较快,注册企业数和注册资金分别增长14.6%和18.1%。这主要是外来投资企业发展较快,截止3月,我县外来投资企业及企业分支50家(不含煤矿企业),按产业分类:第一产业8家,第二产业28家,第三产业14家。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5家,税收超过100万元企业2家、10万元—50万元7家、10万元以下24家。从业人员1500多人,年产值1.7亿元。(二)财政贡献逐年增大。底,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纳税2757.34万元,比上年增长451.24万元,占国地两税的45.68%,占财政总收入的32.57%。其中,外来投资企业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6%。(三)推动我县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从整体上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已经从过去的商贸、餐饮、运输等领域向电子加工、纺织服装加工、房地产、建材、医疗保健、矿产冶炼、旅游产品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开发等领域迈步,工业化框架初步形成。二、影响××当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党的十四大以来尤其是十六大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环境的建设,先后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出台了加强非公经济企业“三乱”治理措施等,但从整体上看,取得的成效不够理想,外来客商还不太满意。突出体现在市场观念弱、优惠政策执行难、项目办理审批烦琐、诚信不足、办事效率低、缺乏有效监督惩戒机制等五个方面。(一)干部群众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干部表现在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封闭保守,重说轻干,作风不实,排外思想较重。群众表现为视野窄,眼界低,开明开放不够,文明素养不高。如重庆江津出租车营运有限公司入驻××之后,由于县城机三营运的问题比较复杂,解决困难,服务部门难以协调,至今该公司尚未取得相关证照,无法营运。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形成的传统经济思维浓重,虽然知道“无工不富”的道理,但没有从骨子里透彻理解在国营企业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的内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民营企业,推动非公经济发展,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干部群众往往是既缺乏服务热情,也缺少发展办法。二是发展信心严重不足。一方面认为××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不足,招商引资条件差,难度大。一方面认为××是国家级贫困县份,国家政策扶持更多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和与群众生产生活有关的民生工程,工业项目“春风难度玉门关”,在十分讲究人际关系的情况下,争资争项困难多,干部底气不足,缺乏进取精神。(二)投资承诺难兑现,项目落户难。主要原因:一是在土地征用、前置手续办理和税收减免政策承诺等方面,由于有关工作协调不到位或者超出国家政策法规范围后,职能部门领导不愿承担责任风险,项目执行中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二是对一些外来投资项目,签订合同、协议作出承诺后,由于事先对项目论证不足,对一些政策法规考虑不周,又没有办法绕道落实,项目协议无法执行,实际形成单方毁约。贵州“一天锅”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基地建设开工难,广东佛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退出××,都或多或少地与上述问题有关。(三)行政审批繁杂,办事效率低。部门多、层次多、环节多、关系多、难办事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尽管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在转变机关作风、解决部门“门难进,脸难看,难办事”三难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惩戒机制,服务部门之间也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工作协调服务机制,“一站式”服务又未建成,因此,外来项目的落户办理常常在县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难以得到
很好执行和落实。主要根源是,一些服务部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作法,习惯利用行政权力这一“尚方宝剑”刁难客商、刁难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特权思想、官僚作风根深蒂固;一方面,受部门利益驱动,一些职能部门利用执收执罚的权力或利用垄断行业的优势,趋利执法,以“罚”代管,进行上限收费,如,水电安装、交通道路管理等。部分外来投资客商反映,我县对外来投资者使用车辆发放的“绿卡”,有时交警部门工作人员不认帐,仍按有关交通管理法规视为一般车辆该罚还罚,该收还收,“绿卡”在县内尚未享受到优惠阳光,但在境外却带来实惠。从服务部门的交流中了解到,县交警因警员编制较少,除机关内部管理所需人员外,只有5名交警上路值勤,为保证道路交通管理正常运转,县交警聘请了一批协勤人员,由于协勤人员工资福利尚未纳入财政预算,很大程度上只有通过违规罚款来解决。(四)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趋向尚未扭转,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难以执行。政府服务经济工作的职能是通过职能部门服务来执行的,但一些部门在服务管理时“见利忘义”的现象时有发生,往往在涉及审批权利、处罚收费等问题时“当仁不让”,纷纷插手,应该履行服务义务时部门之间“互相谦让”,相互推诿,敷衍了事。如县东方医院,入驻××后,因基础硬件条件较为薄弱,难以满足国家卫生医疗建设标准,目前该医院尚未拿到医疗业务许可证,难以开展正常的医疗卫生服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后,就医人员缺少,运转不堪负重,面临停业。(五)行政效能监督处罚体系建设滞后,加快发展环境建设步履艰难。虽然我县一直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要工作来抓,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约,既没有建立一整套成熟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机制,也没有建立一套管理完善、操作具体的监督惩戒机制,往往在工作推动过程中出现招商引资政策与国家法律法规发生矛盾时,常常觉得不对又对,对又不对,难以追究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对不作为、乱作为也难以界定,往往“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了了之。
[关键词] 医院 合作营销 战略
随着卫生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呈现出合资医院、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共存的多元化局面;就医顾客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对医疗机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满足就医顾客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必须及时转变营销观念,调整营销战略,争取更大的市场。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和医疗机构营销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单个医院已经很难靠自身营销获得竞争优势。医院需要改变自己的经营思路,变竞争为合作,进行合作营销,优势互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合作营销的概念和形式
1966年,艾德勒(Adl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共生营销》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共生营销的概念。他认为共生营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共同开发一个营销机会。这可以说是合作营销理论雏形。现在合作营销的内容更加宽泛,主要是指是企业为了实现提升竞争力、改善经营绩效的目标,有意识地通过特定的组织与制度安排来实现营销资源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有目的的流动,使得营销资源实现比原有价值简单相加更大的价值而开展的一系列营销活动。目前,合作营销的形式主要为三类:水平、垂直和交叉合作营销。
1.水平合作营销。是指不同企业在某一特定营销内容上所进行的平行合作,这种合作营销方式适合在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开展。典型的水平合作营销形式有:合作开发新产品、共同销售、合作开发市场、品牌联合等。水平合作营销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营销成本,减少无益的竞争,创造共赢的局面。
2.垂直合作营销。指企业跟处于同一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即企业通过选择与自身形象和品牌定位一致的上下游企业,在业务合作、广告、传播等方面进行协同运作。与上下游的合作,不仅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3.交叉合作营销。它是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的结合,主要在不同行业
的企业之间进行,如技术合作、资金合作和合作研制等。交叉合作营销的合作空间较大,对合作双方没有太多的限制,只要双方存在资源互补的需要,就有合作的可能性,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二、医院实施合作营销的意义
1.有助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大量卫生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薄弱、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低下。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势必会降低医疗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合作营销可以使合作的医院共享各自的医疗资源,使医疗资源在医院之间合理的流动,从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在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例如大医院名医院与中小医院的合作,可以有效盘活医疗资源,使各自的优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医院的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优秀的人才资源可以有效提升中小医院的诊疗水平,同时大医院的常规诊疗患者也可以分流到中小医院,这样就可以缓解大医院“拥挤”、小医院无人问津的局面。
2.有助于满足就医顾客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就医顾客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医疗服务消费早已打破了“有病求医”的观念,保健、美容等特殊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就医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就医顾客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院的选择方面也就越来越挑剔。单个医院的医疗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就医顾客的所有需求。合作营销将资源互补的医院联合起来,通过技术、人才、设备等合作,提供多样化、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就医顾客的需求。
3.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医院竞争力
每个医院都有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发挥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处,成为医院竞争的利器。合作营销可以整合各医院的优势资源,优势互补。医院通过共享合作医院的核心能力来弥补自身的短处,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通过与其他医院开展合作营销,医院可以重新配置价值链及价值系统,增强价值链某一环节的异质性,在买方所重视的一个或数个特质方面,以独特性产品或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创造出医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医院合作营销战略的实施过程
1.市场调研与评估。医院在确定实施合作营销之前,必须弄清楚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进行合作营销?第二,是否具备开展合作营销的条件?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医院需要对自身的所处的环境进行一个全面的调研。外部环境的调研让医院了解自身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环境的评估可以让医院了解自己具有哪些优势资源、能力以及自身的不足。通过内外部环境的调研和评估,
医院能够明确是否有必要进行合作营销。
2.选择合作伙伴。通过市场调研,医院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合作伙伴的选择成为关键。合适的伙伴有助于医院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现有机会,实现合作战略目标。
3.制定合作营销计划。为了更好地实施合作营销,医院有必要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一份合作营销计划,其内容主要包括合作的目标、合作项目与策略、合作期限、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营销预算以及资源分配等。合作营销计划书需在双方的沟通、协调下制定,并且形成书面形式。计划书内容要翔实,格式要规范,具有可行性。由于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所以在计划书中要包含合作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4.实施合作营销计划。前期的调查和分析都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合作营销。
在实施合作营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构建有利于合作营销实施的环境.合作营销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它的实施更需要企业内部人员的积极配合和支持。②加强合作各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冲突,良好的沟通机制有助于较少冲突的发生。③在合作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各合作方应该积极配合,实现最大的收益。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有必要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如果对合作方产生了依赖,会对合作营销的进一步实施产生很大的危害。
5.监控与绩效评估。为了保证营销活动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对合作进行适时的监控,以保证实际效果与预期的目标向同一方向发展。监控包括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在活动结束时,医院有必要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估。活动的结束,并不以为着合作关系的结束,对合作绩效的评估,可以帮助医院做出是否继续合作的决定。
四、医院开展营销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1.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医院合作经营目标的实现。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考虑合作方的资源贡献能力。合作双方共享资源匹配性越好,双方从合作中得到的利益越大;其次,合作双方的目标要一致。否则,合作会使医院偏离了自身的发展方向,阻碍合作营销活动的顺利实施;最后,合作方的合作诚意,声誉,资信状况也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2.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合理解决利益矛盾
合作双方的医院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各自追求的利益目标不尽相同。所以,在合作营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进而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合作营销开始之前,有必要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并形成书面协议。合作各方必须严格遵守协议的规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合作的各方在营销活动中都投入了成本,希望获得相应的收益,当收益与成本不平衡时,冲突也会产生,所以合理解决利益矛盾,有助于合作营销的实施。
3.加强合作各方的沟通
参与合作营销的医院拥有各自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理念和价值观的差异容易引起合作冲突。合作各方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沟通,就会阻碍合作营销的实施。因此,合作营销的双方应建立相应的沟通与信任机制。医院合作的各方需要将自己的经营战略、方针、合作目标以及市场状况等信息告知对方,加强对彼此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合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程凯.合作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2]杨波.合作营销的发展与实施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5(14):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