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教学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下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催生着生态文化的迅速崛起。和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相比,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想学术前沿敏感领域的文学理论界,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要探索“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并对此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范畴、命题,并以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为依托,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清理。文艺学研究中的生态维度,对文学创作、对建设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成为更新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提升文学理论课程的时代特色的推手,并为文学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一、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
当代著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创建了意义深远的自然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他认为自然是生命的系统,是呈现为完整、美丽的生命共同体。自然之美具有关联性,起于人与世界的交感中。这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观点和方法,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恪守的把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相一致,而且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基于此,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论的体系框架、学科品格、研究视角等基础性问题,还是从微观入手,引领学生学习若干基本知识要点,如文学的语言特性、诗歌的韵律节奏、文本的二度创作等等,都需树立一个核心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向现代社会和未来培养一批着眼整体、承续历史、善待自然的具有浓郁生态情怀的知识分子。
如何帮助学生在文学和文论的领域里自觉运用生态的意识去审美,如何使他们在文学审美的层面上认识到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则就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至高之境?方法自是众多,其中的一种“无法之法”是最佳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无法之法”中的“无法”当然不是毫无方法,作为“法”之一种,它是更高层次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有度的协调综合,打造理论学习的自由空间。譬如美国当代文艺美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
(1)以先闻道者的身份,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学生多了解我国古代儒家人体天道、亲善和谐的主张,道家向往回归自然的志趣,历代文人在诗文中表达出的对天人合一真谛的体悟。多阅读马列文论中与此相关的章节内容。多接触当代生态环境、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的热点问题和相关见解,在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人与宇宙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再回到四要素问题本身时,学生的知识视野已极大开阔,对问题的纵横维度的理解必然深刻许多。
(2)以伙伴者的身份,启发学生结合个人见闻和阅读、写作实践,通过以己及人、以人观理的过程,以臻“以理观理”之境,这样的思考过程因结合个人体会而更易产生超越于书本知识的独特的切身之感。
(3)以组织者的身份,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若条件许可,还可组织学生就此问题专访某位作家或批评家来加深理解。这种从课堂之内的知识传授向课堂之外的实践课程的转换,将带给学生新鲜活泼的学习乐趣和生动感受。
(4)以上三种具体方法综合运用,“独语式”、“对话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交叉使用,授课形式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因地制宜。既将“无法之法”化为无形,又使它真正落到实处。
二、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
在当今大力推进素质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型教学范式是相对于以往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范式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通过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塑造“天人合一”整体生态文论观的核心理念,将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使教学和研究自由的思想渗入课堂内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设计、促进生态文论知识的有效生成。据此,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的研究型教学范式在结构特性和课程价值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三点:
(1)教学和科研统一于教学身份的双重性上。研究型教学实践中,教师
[1] [2]
和学生都兼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不是一边倒的灌输知识,而将学生视为平等对话的伙伴,一则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质疑本能和问题意识,比如从根本上质疑:生态文论与过去文论的区别何在?是否所有的生态学原则都能解释文学艺术现象?二则有步骤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比如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人们在文学艺术中如何表达了他们的生态意识?怎样勾勒文学表现生态意识的历史过程?怎样解决文学在表现生态意识时所体现出来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确立生态文论和生态批评的一般理论标准?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不是一时一地凭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这项事业注定了教学与科研的不可分离。只有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在研究型教学范式里,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中才能逐步得以解答。
(2)独立与创新孕育于教学平台的民主性中。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活的灵魂,民主的教学平台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师生之间可以平等的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正是在这种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养成宝贵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学术勇气去解构一直奉为圭臬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才有足够宽广的学术胸襟去建构天人合一、心物交感的中和协调的生态观。
(3)互动与合作贯穿于教学形式的协作性里。闻道求知是大学的独特学术品性,开展学习协作是达到这种品性的必要途径。个人化的闭门式学习和研究,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懂得与人互动,才能使个人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形成对照,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探求新知;只有懂得与人协作,才能从更深立意上懂得万物共生、并行不悖的生态智慧。
三、倡导文本细读,启动生态批评
建构整体的生态文论观,除了必要的以生态学视角切入的研究型教学之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前后环节有所延伸。具体来说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1)教学之前倡导学生多读、细读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文学文本。生态文论是对生态文学的理论观照和规律总结,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因此在进入系统的生态文论学习前,对生态文学文本广泛阅读、积累充分的感性体验是十分必要的。与生态文学相关的文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凸显生态意识的经典之作,如被誉为西方乃至全球“绿色圣徒”的美国作家梭罗,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从一部不受人重视的普通浪漫主义之作,一跃成为人类生态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杰作。除此外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优秀文本,如享誉世界文坛的《与狼共度》(莫厄特)、《寂静的春天》(卡森)、《诉讼笔录》(勒克莱齐)等,我国的生态文本如《怀念狼》(贾平凹)、《水中的黄昏》(蒋子龙)、《拯救大地》、《守望家园》(徐刚),《只有一条江》(岳非丘)等。另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本,在现实的生态语境下,可以转换现代生态视角,重新进行解读,如《白鲸》、《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一系列文学名著。如何在当下呼吁生态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冷静期重新审视此类文本中表现出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如何历史的、公允的全面评价?这样的思考有赖于相关的文本细读,而有所思,才能有所学。
一、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发展师范生的教学模式理念
研究和探索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积极展示和推进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活跃教学思想,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优化组合,提高教师素质,而且对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学模式理念,规范教学行为,培养从教能力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
90年代初期以来,我有幸得到化学教育界老前辈刘知新、潘鸿章、马经德等先生的指教,在系统学习和掌握了化学课程论、化学教学系统文化、化学学习论等化学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与学科组的老师们一起构建了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分层递进引导、组织探究发现为主旨,以“激趣——疑问——假设——验证——结论”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为主旨,以“定向——自学——讨论——精讲——演练”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引导——自学”教学模式;结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构建了以实验探索发现学习为主旨,以“观察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串联实验——设计实验”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实验串联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总结论文多篇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运用上述教学模式执教的多堂公开课均获得好评。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将来在教学中能引导小学生教学中注重研究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这是对化学教学较高层次的探索。初期,我较多地采用在活动课程中进行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其一般程序可概括为: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计划信息加工处理成果交流评判。例如:引导学生就铜与浓硫酸实验中对浓硫酸浓度的选择和反应装置的防污染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操作、比较分析、查阅文献、归纳演绎等方法得出结论:当浓硫酸的浓度范围为84%~90%时,反应速度较快,反应现象明显稳定。通过研究,学生还设计了成套防污染实验装置,撰写的小论文《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条件选择》获省和全国中师生化学小论文评比一等奖。
二、加强重在过程的实验教学,培养师范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学习化学的媒介,也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在小学自然教学中虽不是重点,却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培养中师生化学实验能力,不仅关系到中师化学教学目标实施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中师生将来能否适应小学自然教学和开展教学实验需要的问题。
我认为全面的化学实验能力应该是运用实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多维的心智和动作技能等的结合体。在中师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的最基本的实验能力应指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处理常见实验突发事故的能力。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我注重全面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把教学重点由实验操作的机械模仿训练,转移到形成思维技能、提高实验能力以及学会处理问题的过程上来。其主要思路为:
1、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和制作具有很强的技能性,需反复多次,严格认真训练方能奏效。我通过开足开齐大纲规定的实验课,优化必修课中的实验教学,重视开设选修实验,加强课外活动实验,布置课外实验与制作等做法让学生多做多练。
2、确保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仅以学生实验为例,我们开设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关的探索性实验和验证实验,与小学自然教学联系的实验习题,有体现实验教学灵活性的选做实验,还有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课外研究的课外实验与制作。
3、强调实验设计的研究性。为培养学生从能力,我们开设了与小学自然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设计,从目的要求到完成方法以及成果评价等都带有一定研究性:如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反应物最佳用量的确定,实验条件的控制等。结合演示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将浓H2SO4的氧化性,HNO3的氧化性、碘的升华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实验装置由敞开式改为封闭式,此外在选做实验和课外实验与制作的设计中还重视了其应用和服务于生活实际的成分。
4、突出实验教学的示范性。在实验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教师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切实加强对学生分组实验的指导,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尝试设计和准备实验的全过程,渗透对小学自然教学的研究。例如在教授“氧和硫”一章中,考虑到小学自然教学中氧气的制取是难点,所以在选做实验中对氧气的制法提出了较高层次的教学要求:学会用KMnO4、KClO3、H2O2等制取氧气,掌握实验的成败关键;并在氨气、甲烷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又恰到好处地重现氧气制法,这样举一反三,重在过程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并达到准备、灵活、协调的程度。
5、注重科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我把实验教学从单纯地当做一种直观工具和辅助手段的从属地位上升到科学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的高度,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达到掌握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自然观,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此迁移为中师生必备的教育能力,为将来创造性地完成小学教育工作打好良好基础。
三、渗透分层递进的学法指导,提高师范生的自学能力
从学法指导入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化学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指学生学会阅读教材,理解并归纳重要内容。以化学概念和原理为主的课文比较适合于这种自学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以初中原子结构初步知识为指导来认识元素族性质变化规律的律前元素的课文比较适合于这类自学方法;最后一个层次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感知材料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加工信息获取知识,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例如强调结构与周期规律理论的指导作用,体现“构——位——性”三者统一关系的律后元素的课文较为适合于这类自学方法。
我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使用的课前——课上——课后自学方法“三步曲”是:
1、课前预习法。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布置预习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记忆要领,演练例题,粗解习题,初步了解和掌握教材基本内容。预习使学生主动学习、走在课文内容前面,有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2、依纲发现法。课上揭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提纲和研讨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主动感知教材、实验、实物、数据、图表、录像等材料,结合研讨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综合概括,自己发现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教书与育人必须并重。尤其中小学的教学更是如此,这是由中小学生的年龄段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以我们电厂子校为例。初中学生一般十三四岁,年龄小,知识少,好奇、贪玩,辨别能力差,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生长发育期,这种自身特点,相应形成了很强的可塑性,处于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是人生历程中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一生事业的基础。
当前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方面为这些天真可爱的中学生创造了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拜金主义、金钱万能”的影响,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轻读书、重经商的思想苗头,致使有的学生学习不刻苦,成绩上不去。
中等生和差生就本身而言,天资并不十分差,大多数聪明伶俐。经调查了解,他们中一部分认为学习不好照样可以赚大钱,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自己的理想是将来当美容店的女老板,既神气又阔气;有的学生讲,他要像电视剧《年轮》中的刘振兴那样没有很高的文化照样耍阔气,带上女秘书,坐上豪华小车做大生意。而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考大学还不如在电厂当工人,挣钱又多又省力。
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学习差的根本原因,一是受经商热、下海热的影响,认为有钱就有一切;二是读书无用论冲击了年轻一代,认为“教书的不如卖饭的,造原子弹的不如贩鸡蛋的”;三是当前大中型企业改革中,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电厂比其他企业,甚至行政单位效益好,福利待遇高。因而相当多的学生家长不想让孩子离开电厂,而有些学生自己也不想读书继续升学,因而错误地认为不费气力就可以在电厂工作。只要有一碗饭吃就行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一代学生最缺乏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老一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承担历史责任的理想和抱负。这一切都必须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来实现。无论学校行政领导还是教师,都应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融化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在课堂上。这样做不仅是贯彻执行教育法所要求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二、贯彻《大纲》,辩证思维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现行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素材,只要努力挖掘,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插入,就能够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同素异形体中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质不同;硫酸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总之,只要有机地适当地结合化学课的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把知识融汇贯通,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爱国爱民,增强自尊
通过化学课绪论及第三章、第五章的学习,给学生重点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对化学工艺发明和使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许多发明创造对推进世界精神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是有卓越贡献的,这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造纸术推广后,我国造纸工业已很发达,而欧洲人还在用非常厚重而又昂贵的羊皮作书写材料,他们为写一部《圣经》用了三百张羊皮。由于中国纸的发明,文化读物日益增多,文盲减少,文化科学才日益繁荣起来。黑火药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恩格斯高度评价为:“火药和火器的应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是经济的进步。”黑火药的发明和运用,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充实了化学理论。此外,我国的瓷器工艺,酿造技术,冶金技术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在现代,我国的化学和科技都取得了伟大成就,随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我国又成功地爆炸了氢弹,发射了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现在不仅能发射自己的卫星,而且还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这些都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素材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四、弘扬先驱,精神永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化学家,颂扬他们经历艰辛,百折不挠,搞发明创造的精神,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初中化学课本上介绍了不少世界著名的化学家的事迹。如自学成才,发现多种气体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瑞典化学家舍勒,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等,结合电厂学生思想实际,重点向他们介绍了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他虽然出生于贵族家庭,是英国巨富之一,但他从不涉足贵族社会的社交活动,不过腐化堕落的生活。生活俭朴,学习刻苦,全身心地投身于化学研究。用这些名人轶事启发引导学生要克服满足现状的思想,要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五、课外活动,增趣添乐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好方法。
1.举办化学晚会。在学完化学课前三章后,适时安排一次小型化学晚会,可使学生深化运用学过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课的兴趣。用碱液喷雾使酚酞变红显示“化学晚会”的开始,接着由学生表演“魔棒点灯”,“今夜星光灿烂”,用击鼓传花让他们猜化学谜语等,使大家在欢声笑语中领略化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和趣味。
2.组织专题讲座。讲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名人的轶事趣闻,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事。如爱迪生钻研实验,不怕挫折,长大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的奋斗历程;选择举世瞩目的居里夫妇以身殉职,献身化学事业,为人类做贡献的事迹,举办居里夫人生平事迹报告会,使同学们激动不已,深受教育。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文化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能力导向的提出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思想,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内容是以英语语言知识的实际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交往工作学习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能力的素养以及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我国的国际交流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从90年代开始,语言文化研究的思想在欧美兴起,这极大的影响了语言学理论,于是人们对语言学的研究慢慢的由社会范式转变为人类中心范式,教育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文化学等众多学科开始了语言的综合性研究,于是便出现了文化能力和语言文化这两个概念,在对人的语言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同时,还深入的考察了语言与文化能力之间的关系。这种崭新的语言学研究状况,使大学英语教学从只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培养逐渐转向了对语言文化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理念和文化能力教学的关系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第一要素,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传播,其承载方式可以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方式还是以语言的方式表达和延续,文化的传播才能得以更好的继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环境,在人类认识世界和了解外部世界中,我们的母语起着主要的作用,也成了我们的主要思维方式。语言在人们的感情、思维、和感知等意识中起着决定作用,对人类的文化心态也起着决定作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在人类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语言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纽带。因此,语言不但是文化最具影响力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媒介。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符号,而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建构机制。
语言在文化系统中具备两个特点:第一,语言是文化一般本质属性的体现,也就是说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世界;第二,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工具,在文化的传播中,语言起了传承和记载的作用,并直接推动了其他的文化的产生,并使其得以继续传播下去。
我国语言研究者在考察了语言文化的本质之后,逐渐的对语言能力和语言教学、文化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为语言教学寻找新的思想,语言文化的教学观念慢慢的形成了。外语教学被这种观念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教学,其任务不能只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更重要是还必须培养学生对外语语言文化的了解。
随着全球化语境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语言能力已经成为人类使用语言知识进行必要交流的重要手段和本领,它不但是文化能力形成的基础,而且还是文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要求学生在继承、鉴别、批判和创新本民族文化和目的文化时,不但要使用语言进行思维,还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状态下使用语言来进行交际,这样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进行转化,从而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的融合。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其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
三、大学英语文化能力教学体系探索
(一)处理好大学英语文化能力教学体系中的几中关系
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文化能力教学体系,一般来说是需要使用母语的教学来调整目标和理念,通过对学生传授本民族文化知识来提高学生对文化意识的自觉培养,提高学生接受和发现文化差异的能力,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文化时,总是会受到母语中的文化定势和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是一个由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素养的过程逐渐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的过程,所以要构建大学英语文化能力教学体系,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高等英语和初等英语的教学区别。英语教学要以文化能力为导向,必然会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基础教育阶段对语言知识和双文化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而且要求学生能进行最基本的读写听说能力,在大学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中,最好不要出现这些基础性的教学任务。
历史文化知识的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大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一般都是通过上选修课公开课和学术讲座的形式来对人文课程进行教学,通过开设这些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大学英语文化能力教学体系的建立,当然,我们的英语文化能力教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可能全部都是,所以还必须得培养学生丰厚的英语文化底蕴和对多元文化的适应、理解和接受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内容体系及目标的重组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4]。文化能力导向要求改变现有的以语言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制度,把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以文化比较、文化批评、文化鉴赏为主要内容,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层级,朝着更符合时代特征、人的发展要求的方向改革。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话题近年来倍受外语界专家的关注。然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又该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和文化敏感性。
一、建构主义理论定义
建构主义也被称为结构主义,最早可追溯到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的理论充满了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他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众多的教学理论如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客观主义理论中,唯有建构主义理论成为当代信息化教育过程中检验信息化教育活动的一个标准。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上包括了目的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技能和跨文化意识能力。这种建构不是简单地将外部世界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周围环境“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这两个基本过程来建构新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有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准确性,既涉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包括文化知识。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把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亲身体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突破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具备国际思维、世界眼光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已取得较大的成绩,值得好好总结。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跨越文化交流障碍进行交流的技巧和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建构就是认知个体(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即知识结构(schema)。但首先要给个体提供一个“情境”,然后,认知个体通过“协作”与“会话”,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充分发挥“情境”的交互作用与周围教师、同伴各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合作”,最后达到“意义”建构,所谓“意义”,就是在教学上一定要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量的或质的变化,只有使学习者的schema(认知图式)发生了变化,教学才会发生“意义”,否则,就是“无意义”教学。交际能力的指导意义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话题近年来倍受外语界专家们的关注。学习者在直接传授获得了有关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客观知识后,当他面临具体的、客观的跨文化交际情境时,那些固定的、概念化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特征、行为规范等往往会使他感到不知所措,导致交际失败。因为学习者所面临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要复杂得多,他不仅仅是刻板地知晓、记忆一些固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去感知和应对现实的文化情境,这就是跨文化潜藏的、隐现的、主观的、个人的一面,即思维能力、意识能力的一面,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跨文化意识。然而,到底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包括哪些要素?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国内专家们对这些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似乎主要有这样的看法:外语学习者应具有目的语文化的知识,因此,外语教学应加强对这些知识的传授或导入。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即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却是主观的,知识不可能仅仅由外部传授而获得,人们应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学习者的这种建构不仅涉及结构性的知识(即客观的成分),也涉及大量非结构性的知识(即主观的成分)。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知识向度以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具体来讲,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人们常指的行为能力,一种人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外,还包括了目的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首先,在外语学习中,由于跨越了文化和语种,使得本族语人与目标语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起来,形成了障碍,这就要求学习者有外语语言能力,这是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因为只有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跨越文化障碍,缩小本族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达到交际文化、升华本族文化的目的。
三、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可选择已有的教学材料,如《走遍美国》、《洪恩英语》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及人物对话,还可创设一些活泼自然,充满生趣的文化情景,然后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模仿表演等课堂活动,让学生亲历文化境况、遭遇文化尴尬和文化冲击,与文化发生互动,以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文化探究的能力,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境遇中获得具体的交际技能。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文化学习情景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除了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主观的、无形的、隐藏的跨文化的特质和文化敏感性,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语言材料中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及其现实文化意义的理解、感悟能力,在学生理解了表层信息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深层的含义,去感受推知、判断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本族文化环境有何相关的实际意义等。在此过程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创造对于学习个体的意义建构也很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异国语言和文化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举办外语文化节、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美文化知识比赛、英文诗歌朗诵和英文电影欣赏等。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文化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目的。breen&candlin曾指出: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遵从某种规范,而且也关系到主观解释这些规范本身,它既是遵守规范的活动,又是创造规范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新调整教材、教师、学生和各种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进行。那么,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首先应该创设一种文化学习情景以培养学生具体的、客观的、显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了解和掌握那些约定俗成的文化事实、文化知识或某些跨文化交际的规约的能力,这是与语言学习相关的较为系统的文化学习,如目的语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习俗、价值观念、礼仪、禁忌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除教师在外语语言课上注重跨文化教学进行文化导入以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国文化”、“跨文化交际学”、“异国风情介绍”、“英语学习背景知识”等。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外籍教师资源优势,为学生开设一系列讲座等,这些知识都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为学生以后自己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了基本的知识框架,打下牢固的基础。第二,将已掌握的文化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即交际个体的行为能力,即一种与目的语人交往的技能。比如善于识别交际对方身份和交际意图的能力、与对方沟通的能力、善于消除交际障碍、解除交际尴尬的协商能力等。由于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对目的语文化具有领悟能力和思考能力,如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吸收、取舍、宽容以及尊重差异等,以适应不同文化的冲击,减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苦恼和挫败感。
参考文献:
[1]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4 .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 社, 1999.
[3]gopaul-mcnico,l sharon -ann gopaul-mcnico, janetbrice-
baker. cross-cultural practice: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training. johnw iley and sons.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