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在线医疗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延斯・丹斯特鲁普(Jens Danstrup)是位77岁的退休建筑师,过去经常骑自行车在城里各处转悠。
多年吸烟伤害了他的肺部,这些天来,他发现,走出家门去叫出租车上医院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尽管无法走下门前的台阶,丹斯特鲁普还是能够使用一些简单的医疗设备,借助有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在家里看病。
他将每周检测身体的医学数据,通过蓝牙连接传给医生,自动录入到他的电子病历中。
“你看,这对我来说有多容易?”丹斯特鲁普坐在桌旁一边跟一英里外的腓特烈斯贝(Frederiksberg)大学医院的护士一边聊天一边说,“根本用不着把一天的时间浪费在医院里。”
他把电子脉搏计夹到手指上。脉搏计记录读数,并发送给医生。
丹斯特鲁普也可以在线查阅个人的电子病历。处方也是无纸化的电子处方――医生用电脑开处方,丹麦国内的任意一个药店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些电子处方。
在他想联系他的主治医生时(不管什么时候),就给医生发封电子邮件。
所有这些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丹斯特鲁普先生生活在丹麦,10年前,丹麦就开始使用电子病历和其他医疗信息技术。
如今,基本上所有的主治医生和近半数的医院使用电子病历,政府官员正试图鼓励实施更多的“远程医疗”项目,就像克劳斯(Klaus Phanareth)医生在腓特烈斯贝大学医院推行的项目那样。
几份研究报告得出结论,丹麦的信息系统是世界上最有效的信息系统,平均每天可为医生节省50分钟花在管理工作上的时间。
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协会2008年的一份报告估计,以电子信息的形式保存病历,使丹麦医疗系统每年可以节约1.2亿美元。
现在,部分美国医疗系统改革方案正在提交国会审查,这一过程中,政策制定者也在研究丹麦的系统,想看看丹麦的成功经验能否复制到美国。
哈佛医学院医疗政策教授大卫・布鲁门萨尔(David Blumenthal)博士指出,在使用电子病历上,美国“远远地落后”于丹麦和北欧国家瑞典、挪威。大卫・布鲁门萨尔被奥巴马总统提名为国家医疗信息技术协调员。
丹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它国土面积小、人口种族单一和医疗系统管理较好有关――不管是从哪方面讲,都与美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与欧洲许多国家一样,丹麦的医疗受国家财政税收支持,绝大多数服务都免费。
管理该系统的机构的主任奥托・拉尔森(Otto Larsen)表示:“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认为,照顾好我们的人民是件有价值的事情,我们相信,这是要走的正确道路。”
他和其他人都承认,这套系统还很难说就完美无瑕了。它面临着预算的限制,丹麦仍在完善电子病历的通用标准。
拉尔森表示:“现在,我们正试图简化该系统,以获得更高的效率,系统有点太多了。”
同时,他正推进使用更多的信息技术、鼓励出现更多的像腓特烈斯贝医院的远程医疗项目这样的举措。
在北日德兰地区的Thy-Mors医院,医生在使用IBM的软件,这种软件从病人的电子病历中提取数据,并添加到人体的三维图像中,从而使医生可以迅速地获得病人医疗历史的总体情况。医生可以旋转、放大图像和点击病历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救护车上也能够访问电子病历,这样,甚至病人还在去急诊室路上,救护人员就可以为医生更新有关内容。
医院的主任库特・尼尔森(Kurt Nielsen)表示,尽管医生们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都不是特别的纯熟,他们还是逐渐地接受了。它给参与该项创新的员工带来了帮助。
他表示:“我在医院的员工非常非常的满意,我们以渐进的方式建立了这些系统,寻求在所有条件下获得数据输入。”
美国能从丹麦这个拥有600万人口的国家学到什么经验还很难说。
不列颠哥伦比亚维多利亚大学健康信息技术教授丹尼斯・普罗迪(Denis J. Protti)表示:“丹麦可能是我看到过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当然,在地理面积上,它与我们有些州相当。”普罗迪也是共同财富基金的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
从文化上看,丹麦人也与我们不同。丹麦健康信息机构的拉尔森表示,丹麦人对全国患者登记并没有多少反对意见。也许,在医疗隐私上,他们与美国人的侧重点不同。
他表示:“只要你还是个健康人,你就担心隐私问题,可生病时,你却希望人们了解你到底得了什么病。”
不过,普罗迪博士和其他专家表示,丹麦的经验显示,使用电子病历高效、经济,还可行,带来的工作量也不大。
约翰・海莱姆卡(John D. Halamka)博士是奥巴马政府电子病历方面的另一位顾问,他表示,在某些后勤变化上,丹麦使美国看到了未来的雏形。
哈佛医学院首席信息官海莱姆卡博士对美国将来会建立一个全国患者登记系统这点表示怀疑,但他认为,只要患者拥有自己病历的控制权,电子病历就可以获得成功。
海莱姆卡博士是波斯顿贝丝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的执业急诊室医生,他们医院10年前就是采用电子病历的首批医院之一。
采用电子病历的医院和医生还是比较少,根据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报告,约10%的美国医院和17%的美国医生使用电子病历。
美国电子病历最强健的两个用户是老兵事务部和凯泽永久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健康系统。前不久,这两个组织共同宣布,经患者许可,电子病历现在可以在系统间共享。
在贝丝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病人可以选择使用几种软件系统来储存自己的电子病历,这些软件系统是:Google Health、Microsoft Healthvault和医院自己的软件,病人控制自己病历的访问权。在老兵的系统和凯泽永久医疗系统,病人有权访问自己的电子病历。
另一挑战是美国不容忽视的规模,有50个州,还有多种多样的隐私法案。
海莱姆卡博士是制定全国电子病历标准的联邦咨询委员会的副主席,该委员会旨在帮助每个州、医院、医生和患者使用各种各样的软件储存电子病历来共享信息。
他表示:“以方便各方交流信息为目的,电子病历标准已经制定出来了,这就有希望,并且,我们在正确的轨道上。”
这同时,丹麦的信息技术支持者渴望分享意见,还有热情。
Thy-Mors医院的尼尔森表示,这一转变必须是个渐进的过程。
他表示:“要完成这一转变,需要若干年的时间,它不可能瞬间发生,明白这点很重要。”
回到有150年历史的哥本哈根腓特烈斯贝大学医院,护士斯特芬・霍格・克莉斯汀森(Steffen Hogg Christensen)正在准备像丹斯特鲁普使用的那种医疗信息工具。
刊首
(4)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未来 无
无
(9)e外刊外网 无
(11)声音 无
(11)编辑微博 无
(11)微语录 无
(12)新闻资讯e图说 无
新闻资讯
(14)2013年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达102.65亿 无
(14)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达49.2万例 无
(14)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新机制被发现 无
(14)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立 无
(14)卫生部学习贯彻落实十精神 无
(14)卫生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进入现场预试验环节 无
(14)北大人民医院与普洱共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无
(15)陕琼青:三省启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无
(15)内蒙古包头:新农合报销网络直达村卫生室 无
(15)深圳:将设公立医院管理中心 无
(15)北京:医药分开试点医院动态监测“大处方” 无
(15)南昌:第一医院启用回访系统 无
(15)杭州:全门诊预约分时段诊疗 无
(15)安徽:2015年建家庭医生制度 无
(15)江西:2亿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 无
(16)美大学提供无线医疗硕士学位 无
(16)在线健康相关搜索显著增加 无
(16)新宫颈癌筛查可改善早期诊断 无
(16)首个药物洗脱外周支架获批 无
(16)新技术改善乳腺癌诊断精准度 无
(16)计算医学改善疾病诊疗 无
(16)智能手机分散医务人员注意力 无
(16)乳房x线检查不增加癌症风险 无
(17)统计学图像分析协助乳腺癌诊断 无
(17)云同步健康程序追踪药物依从性 无
(17)无线健康平台2.0推向欧洲市场 无
(17)新技术增加医药供应链透明度 无
(17)研究显示虚拟形象改善健康 无
(17)减肥术后随访可改善效果 无
(17)在线计算体重相关糖尿病风险 无
(17)高ct使用率增加乳腺癌风险 无
(18)2011年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 无
(20)从重建设到重落实——记上海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召开 庞涛
(22)新使命新责任新发展——记深圳市医学会卫生信息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学术年会召开 庞涛
(24)
数据解答所有疑问——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能运营平台项目 何伟
(25)联想召开首届医疗行业核心渠道大会 童夫尧
(26)治疗学进展与合理医学的挑战 无
评论
(30)质量控制是个学习过程 朱杰
特别报道
(32)医改的中国路径 相海泉
无
(36)数字看医改 无
(36)微博看医改 无
(38)思索未来 无
特别报道
(46)《“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 无
无
(47)首批试点地区和医疗机构发放居民健康卡 无
(48)卫生部加速建设新农合国家级信息平台 无
(49)信息化内容在三级医院复审中比重大 无
(50)卫生部要求加强卫生信息化人才建设 无
(51)电子病历评级结果 无
(52)《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出台 无
(53)全国开展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无
(54)大量资金投入医疗信息化建设 无
(55)卫生信息化标准正走向统一 无
特别报道
(56)三家医院电子病历采纳模式达到6级水平 无
无
(57)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无
(58)石棉县人民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 无
(59)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通过信息安全等保三级 无
(60)河南省实现新农合跨区域“即时结报” 无
(61)无锡市人民医院的医疗物联网建设 无
(62)上海仁济医院成功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系统》 无
(63)上海市松江区建成“区域临床影像诊断中心” 无
(64)北大医院医保系统双活容灾建设方案 无
(65)陕西省人民医院建成远程会诊省级中心 无
特别报道
(66)风云人物 无
产业聚焦
(68)信息化构建“心与心”的网络——访北京麦迪克斯公司总经理岳顺红 杨诗昊
医院信息化
(70)你选对打印机了吗 庞涛
(72)构建“安全高效”的医院内网终端管理系统 朱伟健
(74)基于wlan无线网络系统的医院移动营养点餐系统 毕鲁佳
无
(75)华为加快重庆医疗信息化建设步伐 无
(75)银江股份亮相中国
医院院长年会 无
(75)浪潮大数据战略首推一体机 无
(75)锐捷网络提炼医疗信息化人才 无
(75)方正国际与大同五院共建数字化医院 无
(76)专注于专业打印——访oki打印机特别销售部经理谢伯威 无
(78)在诊疗一线清晰把握病情——飞利浦intellispace重症监护it解决方案为icu医护人员提供全面信息支持 无
(79)惠普推出新型flowmfp数码多功能一体机 无
在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意见》提出,逐步扩大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项目的规模,到2011年,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在岗培训,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规划。用3年时间,培训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培训村卫生室医疗卫生人员137万人次;实施定单定向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适宜卫生人才。
在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实施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大力开展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用3年时间,培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人员16万人次。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
《意见》强调,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人才建设工作需要,逐步加大对卫生人才建设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困难地区给予必要支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和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奖励和引进。
《意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强调了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4点基本要求:一是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把卫生人才建设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人才促改革,以人才促发展;二是要加强卫生人才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卫生人才宏观管理的体制机制;三是要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技术培养两手抓,努力建设一支忠实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人才队伍;四是坚持以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
域外传真
国际药物经济学和
研究结果协会提出两方案
近日,针对患者和健康服务者希望根据医疗信息选择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的要求,国际药物经济学和研究结果协会提出两套方案:①全球医疗信息共享;②提高医疗研究报告的质量和准则。研究者表示,方案1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研究,方案2可以确保信息及治疗方法分配的公平性。(ISPOR,2010,1月13日在线版)
加研究人员质疑研究结果可信度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一项研究日前揭示,有缺陷的医学研究可能导致患者疾病治疗的失败或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研究发现,95%的临床研究都存在数据不清或高风险的可能性。据介绍,这些包含错误信息的研究主要是因为选择报告,以研究赞助商意愿为导向,以及数据丢失造成的。(University of Alberta,2010,1月12日在线版)
美红十字会建议广泛注射H1N1疫苗
日前,美红十字会建议全体公民注射H1N1疫苗。美红十会表示,虽然流感的季节性高峰期通常在1月或2月,而H1N1病毒最早出现在2009年春天,并在秋季重新爆发。因此,在目前仍无法确定是否会爆发另一波H1N1病毒的情况下,接种H1N1疫苗不失为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American Red Cross,2010,1月13日在线版)
信息窗
2009十大卫生新闻出炉
本刊讯(记者 易林) 1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2009年中国卫生十大新闻。
这十大新闻分别为: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②总书记、总理分别看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医护人员和志愿者;③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④《食品安全法》颁布并施行;⑤全国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序开展;⑥医学专家王忠诚同志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⑦卫生等部门要求各地积极创建“平安医院”;⑧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职业病防治工作;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公众关注;⑩卫生部公布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营养调查。
44项医药卫生成果获奖
本刊讯(记者 牟然) 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医药卫生领域共有44项成果获此殊荣,中医药(民族医药)类获奖数目与去年相比增加近6倍。
其中,以《中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与利用》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凸显了我国对中医药的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的变化;《复杂性疾病维医病证及其方药的一体化研究》、《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及应用》等获奖研究成果突出反映了国家对于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的大力扶持和重视,以及我国传统医药的快速发展。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
本刊讯(记者 张艳萍) 对于基层医生来说,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专家编撰并于日前正式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无疑将为其防治高血压提供最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全国高血压现患人数多达2亿,而社区和城乡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2009年,作为新医改的一部分,国家更是将高血压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医生尤其是乡村医生的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和技能不足;加之缺乏统一的培训教材,造成理念和防治工作的混乱。
“因此,此时出台一部权威、科学、实用、简明且符合中国特点的高血压防治培训教材就显得十分迫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的出台可谓应运而生。”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会上指出,指南将对规范社区高血压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一家致力于高血压创新药物研制的企业,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对基层指南30个城市同步培训计划给予了独家支持。该公司在中国上市了两大品牌的高血压创新药物,即洛汀新和代文。其中,洛汀新是中国处方量第一的ACEI 类药物,代文则是全球处方量第一的高血压药物。
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达63万份
本刊讯(记者 易林) “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63万余份。”这是1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透露的数据。
据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新的、严重病例报告数量达9.4万余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4.8%。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采风
石家庄乡村医疗机构售药“破整拆零”
从1月10日起,石家庄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销售药品时实行“破整拆零”制度。按照规定,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要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药品用法将药品分解成每次、每日用量。并对药品进行“破整拆零”的操作场所、流程、人员、登记内容等做了详细规定,同时要求对拆零药品至少每半月检查1次。
乡医基本报酬每月升至200元
自治区财政厅、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完善乡村医生补贴制度,规范乡村医生服务范围的通知》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每个行政村核定2名医生,每名乡医的基本报酬由过去的每月35~45元,提高到每月200元。同时,对经考核合格的乡医,按农牧民人均4.6元年底一次性奖励补助给乡村医生。
深圳600余家社康中心将提供中医服务
深圳公布的医改配套改革方案中,有关中医发展的相关规划包括600余家社康中心未来将全部提供和中医相关的诊疗服务。其中1/3的社康中心将有中医专科医生长期坐诊,1/3的社康中心有中医专科医生不定期前往诊症,还有1/3的社康中心提供拔火罐、针灸推拿等中医保健服务。
四川省为9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巡诊车
四川省首次安排1 000余万元,为9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社区卫生巡诊车。交车仪式上四川省卫生厅机关党委书记杜波提出,要将社区卫生巡诊车作为优质服务的载体,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巡诊、上门服务、病员转诊等服务,同时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利用社区卫生服务。
陈适点开的是手机里一个叫“医口袋”的APP,不仅包括各类病情的详细介绍,还包括及时更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条款,看病的时候具体记不清的条目就可以调出来随时翻阅。之前,陈适跟病人解释病情时则需要事先准备一些小纸条,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如何治疗和预后等。然而每天接诊的病人很多,他基本上没有时间给病人做详细讲解。
移动互联网让陈适等医生随时通过手机浏览国内外最新医学资讯成为可能,而患者则可享受在线挂号、查看化验单、缴费、咨询等服务。除了让医生和病人建立起更方便的双向联系外,不少移动医疗APP的业务模式是搭建面向全国患者和医生的开放平台,可以进行网上健康咨询和服务,同时还能满足患者术后恢复、慢性病调理等需求。
无疑,移动互联网热潮正在席卷医疗领域。在为老百姓提供便利的健康服务的同时,移动医疗发展中遇到的盈利模式、门槛过低、政策约束等难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火热市场
“本轮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未来双方将共同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进行深耕,这也是该领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融资。”
“互联网医疗领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融资依然是丁香园。今天刚宣布的某个号称‘一亿美元’的投资信息披露是公开的忽悠人”。
一个多月前,丁香园CTO冯大辉连发数十条微博对挂号网的腾讯融资提出质疑。有意思的是,此前丁香园刚刚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创下当时该领域融资新高。
一场口水战直接把目光移向了移动医疗领域,一种利用移动终端和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健康咨询、疾病评估、挂号缴费等医疗健康服务的新兴行业兴起并迎来爆发机遇。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移动医疗领域的创业者就频获融资。除丁香园和挂号网之外,春雨医生获得5000万美元C轮融资、5U家庭医生完成近千万元首轮融资、九安医疗开发的智能健康品牌iHealth获得小米公司2500万美元投资
互联网企业对移动医疗表现出的兴趣还不仅仅如此。除腾讯、小米入资创业者之外,阿里巴巴联合北京友谊医院和东华软件公司共同推出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未来医院”。
阿里巴巴的目的是希望打造基于大数据、以患者为中心的移动智能就医平台,年内将会有约50家“未来医院”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10个城市。阿里巴巴还斥资1.7亿美元战略投资中信21世纪,之后中信21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
百度则主打“大数据”,联手智能设备厂商和服务商推出“北京健康云”。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分析结果提供给医院、健康咨询机构、减肥机构、健身机构等健康服务机构,为用户提供专业健康服务。该项目为北京祥云工程重点项目之一。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移动医疗领域与其市场快速发展不无关系。目前该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元,而且增速还在逐年加快。根据艾媒咨询的预测,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增长率接近30%。到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5.3亿元。
此外,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医疗资源的供需缺口明显加大,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迅速发展,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都对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利好条件。
原卫生部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指出,将推出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预算达到611亿元,是历年来政府在医疗信息化试点工作中预算最多的一个工程。考虑到地方配套资金,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总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
双刃剑
无疑,移动医疗市场这块蛋糕是诱人的,但其尚不明确的盈利模式却阻碍着移动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在线问诊模式就是证明。“好大夫在线”虽然收录了近30万医生,积累了几十万用户,但在其信息查询服务、专家咨询服务、预约挂号和电话咨询等产品中,只有电话咨询服务是收费的,其他服务都无法产生利润。“春雨医生”则采取部分在线服务付费模式,但付费用户比例不到5%,且全部交给医生;免费问答也要向医生支付报酬,并一直倒贴钱。
除了在线问诊模式外,广告、增值服务等模式也是目前国内移动医疗企业的主要盈利模式。睿峰科技CTO马泳宇表示,企业靠庞大的用户量来卖广告的模式并不能长久,而应该深入诊疗环节,因为移动医疗的核心还是医疗本身。
与之相反的是,一些国外的移动医疗产品已经有盈利模式,企业会向医院、医生、药企、保险公司和消费者进行收费。ZocDoc是美国一家在线医生预约网站,采取对患者免费、向医生收费的商业模式,每个月医生需要支付250美元使用这个平台。WellDoc的主打产品是糖尿病管理平台,患者可以用手机方便地记录和存储血糖数据,该公司主要向保险公司收费。
不过国内企业很难借鉴这些模式,这和中国医疗体系的复杂性不无关系。国内一家医疗企业的高管说:“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还不能和美国成熟的商业模式相比,国内现状是以公立医院为主,医生资源主要限制在公立医院,同时,商业医疗保险业不发达,根本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
门槛过低是阻碍移动医疗发展又一原因。在移动医疗行业中,良莠不齐的信息解答内容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信任度。目前的医疗软件中,有的软件比较规范,在线解答的医生标明了工作单位、姓名、专业等信息;但也有不少软件信息并不全面,还会出现诊断错误的情况。
这和处于缺失状态的监管不无关系。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条例,均未涉及互联网医疗行业。
事实上,政策约束是移动医疗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中信产业基金投资副总裁何风志在由“健康界”与北京安贞医院联合主办的健康圈媒体训练营上表示,众所周知,我国的医疗卫生叫事业,而不叫市场,所谓事业是指受到政府严格管制的。
清科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丁康认为,受限于国内医疗体制、治疗等环节的障碍,目前的移动医疗还不能算真正意义的移动医疗。真正的移动医疗在于能够实现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有效交互,通过采集病患的身体健康数据,智能地给与患者健康管理建议,而不仅仅是将挂号、问诊、治疗等环节的打通,解决中国大城市看病难、挂号难的问题。
2009年原卫生部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这就意味着在线问诊的医生,只能给患者提供与健康相关的指导意见,以及提醒患者就医前和就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而不能给患者开处方。
对于在线诊断是否触及非法行医红线,法律和政策层面一直未给予明确的答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同时,移动医疗所属公司在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行医行为,系行政违法,应受到卫生行政机关行政处罚。
这意味着在移动医疗APP上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因为其所服务的APP服务商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行医行为也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医生可能构成非法行医罪,承担刑事责任。
监管受到如此关注,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杏树林CEO张遇升提到:“应尽快出台相关监管政策,至少可以明确‘黑白’,让我们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不可为的就尽快打住,别浪费投入。”
EBN的产生源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2]是1991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AlbaDicenso教授提出的。其观点迅速得到普遍关注与研究。EBN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可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护理措施。
EBP是依据科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是指整合病人主、客观资料与科学研究证据为最佳状态。[3]它既是服务对象的需求,又是护理学发展的必然。服务对象的需求即是EBP的外在动力:医疗费用支付者时刻关注所付费用与所享有的护理措施是否等值;便捷的医疗条件为病人提供了多重选择就医的机会;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疾病过程、治疗知识的了解。所有这些都对护理实践的科学方法和实际价值提出更高要求。[4]护士介入EBP的必然性即内在动力在于:医学问题和医疗干预中的护士参与;护理问题和护理干预;描述问题、干预和结果的规范化语言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解决病人健康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医疗、护理问题和循证实践的结合。最好的护理研究证据不仅可以否定曾经已被接受的临床护理措施,也将随时可被更强、更准确、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新证据取代。[5]
1998年加拿大与英国共同创刊了《循证护理》杂志(《Ev-idenceBasedNursing》)。Internet出现介绍EBN的网站[6]和Online杂志(如:),提供EBN研究新进展,并共同讨论。各种循证实践、循证研究、循证指导已在各大学、护理中心、大医院开展,大多数护士长、研究者、教育者和质控部门都已信奉EBN。
2EBN促进独立护理学科体系形成
护理学虽然受到世人和有志之士的关注,但就学科而言,有许多护理手段仍停留在约定俗成的习惯与经验阶段,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存在错误的观点与方法。Cathryn[7]说:直至8年前当病人骨隆突处受压发红(褥疮早期),护士还去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这种治疗当时很普遍。但随着研究进展,按摩压红局部的效果彻底相反。按摩皮肤,实际上损伤组织,护士必须停止这种实践,这是研究的结果。真田弘美经过7年的研究,开发出褥疮防治标准,按此标准护理术后和临终病人,使褥疮发生率分别从9%、50%下降至0和10.5%。[8]由此可见,EBN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现在许多医院的护理部已将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疼痛护理、妊娠护理、皮肤护理、卧床护理、术后运动、病人自理技术列为研究对象。我们的每一次临床实践都应有科学的研究证据作指导。我们必须承担起———为护理活动结果负责的职业护士基本职责。[9]
印第安洲大学Asther教授说:对我来说,EBN意味着护士再也不是侍女,经过多年努力,护理学科已经争取到不同团体的尊敬,我们所做临床护理措施的事情来源于护士所做的研究结果,没有EBN,我们将滑回过去:“护士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做的任何护理实践的依据。”[1]EBN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它是高科技时代,护理顺应时展的必然产物。它是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EBP为护士提供更加个性化,更加有效,最新型的护理提供了机遇,从而取得最佳的临床护理效果。通过应用证据使最好的实践代替现有的实践,使得护理保持与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进步的一致性,保持护理学科的活力。
3循证护理实践
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护士面对病人的资料无法正确判断;面对护理问题缺乏正确的、有科学依据的措施。EBP从临床护理问题出发,经过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论证,提出临床实践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评价在临床专家的指导下运用于临床实践。[10]EBP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3.1医院与大学(EBP支持系统)的密切合作[11]
随着EBN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护理问题期待研究证据,大量护理科研工作者的涌现,使护理学形成一种以研究为基础的专业,在许多著名的大学、护理中心(如CSM中心的资源部),都有从事研究各种复杂护理问题的科研组。他们与许多学科的研究组一道工作去研究改善疼痛护理,护理干预、PACU护理、护理观察、病人满意度等以临床需求为研究目标的工作。[12]因此,研究者、临床专家、护士应该是EBN研究密切的合作者。大多数护士长强调研究与实践之间需要密切的协作与联系,她们认为这种联系必须建立在两个难得的而又相互补偿的方式上。首先研究者与实践者必须在研究重点上合作。[13]因为护士直接提供护理,能以最好的角度提出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答。其次,实践者(临床护士)需要很好地应用护理研究,以确定更加循证的实践。这种协作包含每年的交流会和研讨会;护士与作者交流以及网络传播。维持这样的合作有助于研究结果更快速地运用于临床,最终病人获益。
3.2系统评价[14](Systematicreview)
EBN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对大量纷杂的研究信息的科学处理。集合单个样本量不大的实践联合起来进行分析,减少偏倚。它不同于一般的综述,是一种临床研究方法。它全面收集相关的所有研究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筛选出质量合格标准者,进行定量分析、合成和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的过程。[15]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的Cochrane协作网,旨在通过制作、保存和更新循证护理研究中的系统评价,提高医疗保健干预措施的效率,帮助医务工作者制定遵循证据的决策。[16]
3.3临床护理专家的新使命
在过去的几年里临床研究、健康服务研究、护理质量研究等所有护理焦点问题的研究有了引人注目的发展。但是由于研究者的语言充满了RCTs术语,统计分析繁杂的描述,加之护士每天在临床工作10~12h很少有时间去评价这一复杂的研究,致使这些研究难以发现、翻译并引入临床实践。许多护理经理还看不到他的护士与病人共同出席最新疼痛管理技术会议的重要性,因此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还必须有许多重要的中间环节。现在许多医院的临床教育者或临床护理专家已经担当了这一使命,他们负责发现、理解、翻译和执行护理研究结果,然后与科研组一道去拟定能被护士使用的要素,或用CD-ROM模拟训练指导临床护士去进行临床实践。标准化的研究结果易使临床护士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使得循证实践也能像某个护士阅读某一实践学说综述一样简单。[9]
3.4临床护理实践者
护士最终将EBP合理地运用病人身上。要求护士具有EBN素质,即能理解、接受科研证据,又能运用自身所具有EBN技能,整合病人复杂的资料与真实可靠的证据,尽量减少不确切或错误的决策,才能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最佳护理方案。循证护理的倡导者Nancy[1]说“临床护士如果关心的是临床工作,那么必须涉及循证护理。每个护士必须承诺为了护理实践而作为EBN‘用户’”。护士发现和使用科学文献,以减少与临床决策的不确定性,对临床护士提出更高要求。[17]
3.5效果评价
EBP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效果评价反馈有助于护理研究质量提高,使得EBP更丰富、更确切。EBP并不单指利用系统评价后的护理文献作为制订护理措施的依据,还指利用医院现有的各种诊断、监护、治疗仪器的客观指标为制订护理计划的依据,并依据临床客观指标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18]
4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