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治理方针

社区治理方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治理方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治理方针

社区治理方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序贯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1-0022-01

如何对门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病情快速评估,合理进行有效抗生素治疗,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笔者于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诊治CAP患者87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7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内科门诊收治的病人,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2-63岁,平均37.5±11.8岁;对照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9-62岁,平均39.5±12.4岁。两组患者年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白细胞计数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按需要均给予一般的退热、祛痰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实验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g+NS100ml,静脉滴注,2次/d,治疗3-5 d,病情明显改善后,改为口服左氧氟沙星片200mg,2次/d,疗程11 d;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g+NSl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11 d。

1.3 CAP改口服序贯治疗的标准 (1)呼吸频率≤24次/min,并24 h内未再升至30次/min以上;(2)体温90%;(4)白细胞计数正常,能充分进食;(5)胸部x片无加重表现并于48 h后恢复稳定。

1.4 疗效判定 疗程结束后根据卫生部2004年颁发的《抗菌药物研究指导原则》的规定,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痊愈:(1)发热咳嗽等症状缓解;(2)肺部音消失;(3)血白细胞正常;(4)痰标本细菌培养阴性。显效:上述4项中任何3项完全恢复正常。进步:上述4项中有缓解但不明显,不足3项完全恢复正常。无效:用药72小时后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1 d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1.1%(41/45),对照组总有效率92.8%(39/42),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综合比较 治疗组抗生素的使用费用,总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留观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门诊观察一院外口服序贯治疗模式与门诊观察全程静脉滴注抗生素模式,其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门诊观察一院外口服序贯治疗模式在抗生素的使用费用、留观时间和总治疗费用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社区治理方针范文第2篇

一是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班子成员带头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把干事业同带队伍统一于领导和指导全局的各项工作中。

二是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消减行政审批事项,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民主测评的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探索并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开展软环境治理整顿,为经济发展排阻障碍,为后发崛起保驾护航。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抓好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运行,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深化服务领域,发挥其服务基层、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作用;抓好社区“三资”委托服务工作,做到既要学管理好,又要学服务好,实现社区“三资”的保值、升值;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强化街道社区两级排查调处各类问题的能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利用和挖掘廉政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规定。抓好干部作风长效机制建设,使街道社区干部作风有新的提高。

五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在坚持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继续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抓好专项资金综合治理,探索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六是加强稳定,认真查办案件。

年,街办纪委将本着“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这一理念,继续加大和查办案件工作力度,逐层抓好落实。继续深化落实工作机制,力争做到小事不出居、大事不出街道。查办案件要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社区治理方针范文第3篇

根据《2006年—2008年XX区“无毒害地区”创建活动规划》和我街道实际,从2006年起至2008年在全街道范围内继续深入开展第三个为期三年的创建“无毒害地区”活动。现制定三年创建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区委、区政府打造“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主、严格执法、综合治理”的禁毒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努力构建起打防控一体化的禁毒工作机制,坚决阻断流通,遏制新吸毒人员的滋生,确保实有吸毒人员零增长目标的实现,为建设“平安XX”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创建目标

1、第二个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果得到巩固,街道确保每年有80%以上的村(社区)成为“无毒害地区”或达到“创建无毒害地区达标地区”标准;有95%以上的单位(学校)达到“创建无毒害地区达标单位”标准。

2、街道每年新滋生实有吸毒成瘾人员数控制在本地区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一以内,年内吸毒成瘾人员的脱毒率力争达到5%以上。

3、公众接受禁毒宣传教育面达到80%以上,其中在校中小学生接受禁毒宣传教育面达到100%;公众对禁毒工作评价的满意率达到60%以上。

4、“三个一律”(吸毒的一律采取强制戒毒、贩毒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复吸的一律实行劳教戒毒)的原则得到贯彻落实,年破获涉毒犯罪案件数、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数不低于前二年平均数,年内收戒、治安拘留吸毒人员数之和不低于上年,实有吸毒成瘾人员戒毒管束率(含强戒、劳戒、限戒和维持疗法)达到20%。

5、不发生以制毒为目的的非法种植原植物案件和易制毒化学品及精、麻药品流入非法渠道案件。

6、歌舞娱乐场所禁毒“三步曲”措施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有效控制新型在辖区蔓延的势头。

三、创建方法

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在册吸毒人员数超过30人),我街道已被划定为禁毒工作XX一类地区。为此,我们创建工作的重点是以打击为主,努力减少社会面上的吸毒人员。一是坚持“三个一律”原则和严打方针,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破获一批涉毒案件,摧毁贩、销的网络。二是通过扎实的排摸工作,努力扣清、收戒社会面上的吸毒人员,确保在辖区内不发生社会影响恶劣的涉毒案件。三是发挥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集中整治,综合治理,努力遏止吸毒群体的扩大,减轻危害,尽快扭转禁毒工作的被动局面。

四、组织领导

创建“无毒害地区”活动要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由街道禁毒办统一组织实施。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创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村(社区)综治办要积极配合做好创建活动的检查考核工作。创建活动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各村、社区对区域内的创建工作负全责。

五、创建考核

创建活动的考核继续纳入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范畴,年度考核结果由街道综治办予以通报。三年规划实施完毕后,向区禁毒委推荐一批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未达到“创建无毒害地区达标地区(单位)”标准的村、社区和单位,取消参加当年综治工作先进的评选资格;连续3年不达标的,行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社区要进一步认识创建“无毒害”地区活动的重要意义,加深对创建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的认识,树立长期创建的思想。要建立禁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把创建“无毒害”地区活动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与创建“精神文明小区”、“安全小区”和公民道德建设等各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创建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社区、村。各村、社区在户口迁移中要严格把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防止吸毒人员流入我街道辖区。

(二)明确责任,协同共建。XX派出所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打击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进行法制宣传和落实帮教措施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社会事务科要把禁毒宣传教育作为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和禁毒宣传报道工作;教育部门要把对中小学生的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工作列入教育计划;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深入开展“拒绝进我家”和“一帮一”志愿者帮教活动。同时,要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动员和鼓励他们投身创建活动,以提高创建工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加强调研,夯实基础。街道禁毒办将紧紧围绕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禁毒调研工作,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加强工作指导。村、社区要建好创建工作台帐,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社区治理方针范文第4篇

年内新建党员服务站,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以此为载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支部,居委会网络平台,利用免费博客公开公示两委会动态,征求居民对社区的意见。

二、健全组织,加强内部管理

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做到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具体,任务明确。

三、继续做好社区民政、残联、老龄、双拥工作

对社区的困难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社区的弱势群体老年人做好政策福利的办理,全心全意做好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开展一帮一扶助活动,定期走访慰问。认真学习领会拥军爱民与拥军爱民文件和精神,关心军属,定时定期走访。

四、做好计划生育、妇联工作

以宣传教育为先导,让居民们清醒地认识全面加强我国人口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做好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统计,准确掌握育龄妇女的底数,及时上报信息,对重点人及时入户查访孕检,送具上门.

五、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社区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活动。

在社区内多挖掘文艺骨干,为社区文艺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多方面地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社区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区开展宣传工作,推动移风易俗,坚决扫除各种歪风邪气,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六、配合办事处综合治理中心,做好社区综合治理工作

1.建立健全社区各项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居委会的职能作用,深入居民,为大家解决疑难问题。

2.利用条幅、板报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坚持"提高认识、教育为先、严厉打击、全员收戒、综合治理"的方针,扎实推进 "无毒社区"工作顺利完成。

社区治理方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预防、打击犯罪为内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四禁并举”的工作方针,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做好“高危人群”的管理,实现创建“禁毒优秀街道”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组织机构

为了做好“高危人群”的管理,我街道决定成立“高危人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三、对涉毒“高危人群”的管理措施。

1、对吸毒人员进行“六位一体”的帮教,吸毒人员作为一个高危群体存在,对社会影响较大。我街道吸毒人员较杂、流动性大,因此我街道成立了街道干部、管段民警、禁毒帮教志愿者、社区干部、社区医生、家庭成员等“六位一体”的帮教小组,注重教育引导,逐个开展谈心活动。通过周围健康的群体使他们脱离“毒圈”,融入“新生活”,使吸毒人员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有效地控制复吸率。

2、对青少年、在校学生开展禁毒宣传教育。针对青少年、在校学生高危群体,禁毒办、司法所、工会、团工委、妇联等部门要相互协调,对禁毒宣传工作齐抓共管。采取设立禁毒宣传点、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张贴禁毒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播放禁毒影片等方式在各社区居委会、学校开展禁毒宣传。发动群众对涉毒“高危人群”进行监督,杜绝涉毒案件的发生,在各社区设立禁毒宣传栏,加大禁毒宣传力度。

3、确保责任任务具体到人。为确保每一名高危人群不漏管、不漏控,各社区居委会责任区由支部书记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排查、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对辖区所有高危人群对象进行分类排查登记,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