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部门存在问题及不足

财务部门存在问题及不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部门存在问题及不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部门存在问题及不足

财务部门存在问题及不足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控制医疗成本是降低不合理医疗费用,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的前提。这要求医院努力降低成本,加强成本管理与核算。预算控制是医院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成本控制则可通过成本核算的办法来强化预算管理,对不合理的支出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根据这种关联,应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加强预算管理,为科学地制定预算管理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对偏离预算的项目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整,有效地促进成本控制,并使成本控制指标不断地得到改进。尽管我国在医院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该深入研究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1.医院对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医院是我国特殊的部门。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保障,为此,医院财务管理资金主要是由国家来拨款,由于是国家财政拨款,医院财务部门以及有关领导对于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认识不清,导致对于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医院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它并不是由财务部门单独管理与运算,而是需要整个医院部门体系的整体运作。然而,相当多的医院领导部门仅仅将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归结为财务管理部门,导致在实际的医院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

2.预算编制方法简单,缺乏科学性和战略性

医院财务预算编制是一项极其复杂耗时的工作,财务预算编制时间长,编制方法极为复杂。在实际的医院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大约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编制,加上编制方法极为复杂,也就导致在实际的医院财务预算编制结果缺乏科学性与有效性。目前来讲,我国医院财务编制最常用的方法是增量预算编制,这种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在计划经济时代确实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医院政策的不断完善,这种增量预算编制早已落后,不适应现当代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

3.医院预算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有些医院在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上存在着偏见,对于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机构设置马马虎虎,导致医院在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上出现问题。医院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机构往往与行政机构相融合,无法做到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机构与行政机构相分离。甚至有些医院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机构设置简单,人员配备不足,在对于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机构的理解上出现误解,把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机构简单的认定为简单控制资金收入与支出的机构,这些都造成预算管理机构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策略探析

1.改变传统的预算管理理念,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医院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它并不是由财务部门单独管理与运算,而是需要整个医院部门体系的整体运作。尽管我国医院对于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很多的医院对于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缺乏相应的正确认知。为此,医院应该努力改变这种传统的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观念,调动所用员工、所有部门参与到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医院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加强自身对于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重视,做好领导以及表率工作。其次,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制度,对于医院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做到奖惩并举。

2.将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医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执行从一方面体现了医院发展状况,也反映了医院财务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和态度,把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当中将会更加有利于医院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高效运转。医院应该将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执行情况作为对内部各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执行不力的部门应该予以扣分、通报批评,降低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考核级次。

3.强化预算监督管理体制,健全预算管理机构

医院提高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编制的科学性,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努力将预算编制工作做实、做准、做细,保证医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协调高效运转。除此之外,医院还应该强化预算监督管理体制,健全预算管理机构,努力提高医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好医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人员培训制度,做好对财务人员各方面的财务培训工作,既包括财务专业知识的培训,还包括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督促财务人员尽快提升自已的学习和再教育意识,紧跟时展的步伐,为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须的专业人才。

三、总结

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比起其他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处于落后地位,不管医院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还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都要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效益, 医院要认清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在强化预算执行的基础上既要注重成本总量分析与控制,更要注重单项分析和控制。总结成本控制方法,进一步做好单病种成本分析工作,各科室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降低病人费用,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低价的服务。我国在医院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有关部门应该深入研究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存在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袁更新.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08(11).

[2]宗慧芬.浅析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问题[J].当代经济,2010(06).

财务部门存在问题及不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预算;存在问题;对策

医院预算管理是指利用预算对单位及内部各种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具体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只有预算管理做得好,医院决策层才可以更好地规划事业发展,医院的整体经济运行也会更加平稳协调。但是,目前大多数医院的预算管理却不尽人意,不仅没有起到控制作用,反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加强医院预算管理问题迫在眉睫。

一、 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和认识不足。目前大部分医院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预算被误认为是财务预算,编制一张收入支出预算表就草草了事。没有把财务预算管理当作医院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去重视,缺少对医疗市场的各种信息和医院各个诊疗过程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因此,严重影响了预算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所应当发挥的作用。

2.预算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配套制度不够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多数医院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形同虚设,多数医院对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缺乏认真的分析,都是由财务部门汇总编制后领导签字盖章后就上报。编制预算的目的在于执行,但是预算项目、收支额度经常性变动,这正是由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和考核,预算的执行也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

3.预算编制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目前很多医院在预算编制方面主要靠手工进行,控制效率不高。其次,对预算管理数据比较分散,不能统一进行合并管理,因此,难以有效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预算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医院预算编制工作量较大,所以不能满足今后编制季度或月度滚动预算的要求。最后,长期依靠手工计算数额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预算难度,并且不能保证其准确性。

4.预算内容不完整、不全面。目前,部分医院虽然已逐渐实现了全面预算,但编制的预算仅限于收支和采购的预算。只重视财务收支预算,而忽视了现金流量预算、资金支出预算。最后执行结果与预算有一定的差距,医院预算的编制范围应当包括医院财务部门能够控制的所有资金或资金资源,凡是涉及这些资金的财务收支都应编入预算。编制的预算不能仅限于应付上级部门汇总财政预算的需要,而是应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想问题,使预算能够真正的反应出医院的发展前景。

二、完善医院预算管理的措施

1.加强对医院预算内容的认识。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预算,是服务于医院内部管理的财务预算,不同于财政四项改革中的“部门预算”。接收财政拨款补助的公立医院每年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部门预算,部门预算的框架和结构主要是满足财政管理和改革的需要,根本不能适应医院内部管理对预算的要求。因此在实践中两者必须分清,绝对不能混淆。预算管理需要医院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预算的编制过程及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都涉及大量的医疗市场信息和医院各诊疗过程信息,所以,医院应当建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以确保医院预算的编制及执行。

2.建立预算的执行和考核制度。医院要实现预算收支任务,需通过预算的执行来完成,而预算能否有效的被执行,关键是能否做到适时监督和适时控制。医院预算年初确定后,应该据以分解收入目标和安排月用款计划,并且需要至少进行一次中期执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和存在问题,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考核评价收入完成绩效,并适当调控后期支出,以确保医院财务运行维持在预算范围内,不出现超预算等失控想象,防范财务风险。因此,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定期检查、考核和分析制度,成立考核小组,检查分析和考核各项收支预算的执行进度是否医院计划的制度相协调。定期向医院汇报预算执行的情况,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偏差较大的项目及时查找出原因,及时改进,确保医院经营目标顺利完成。

3.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不同的预算项目有着不同的业务发生特点和规律,我们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预算项目业务发生特点和规律分别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预算编制方法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动态预算、概率预算和零基预算等。其中零计算法不考虑当年的收支状况,完全按照新的市场条件对全部收支项目分析、评价、确定,是医院比较适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如对医院的设备运行费回归分析法对费用进行分析预测等,只有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正确性。

4.全方位开展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不仅是医院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事,是需要医院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全方位的开展财务预算管理,使每个部门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控制标准和依据,有利于客观公正的考核各自的工作绩效。医院各个预算执行部门应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制定本部门的业务计划及其预算草案,报经由医院预算组织机构(通常为财务部门)进行汇总编制工作,由医院预算决策机构审核后下达年度预算。医院各个预算执行部门应当严格执行下达的预算。

5.引入信息化预算管理模式。在医院内部建立一套运行良好的情报收集保障系统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如果预算编制单靠手工化管理,难免出现预算控制效率低;数据管理分散;预算编制工作量大;预算分析准确性差、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将预算的编制过程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结合起来,才能及时反映出预算工作的实时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

三、结语

医院预算是医院为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落实收支管理责任的有力保障。实行科学的、全面的预算管理,可以使医院决策层可以更好地规划事业发展,医院财务也可以更好地调度资金和控制成本,促进了医院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协调。(作者单位: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蒋晓斌. 医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 2011(05):114-115

[2]杨永红. 新时期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刍议[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11):127-128

[3]李芹. 浅谈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0(18) :69-72

财务部门存在问题及不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人员素质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作为医院的财务人员,大都对医院的运行与发展做出了自身的贡献,财务人员也付出了许多努力与辛苦,同时也会有一定的业绩。但是,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有贡献、优点的同时也有着一些不足,直接影响着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与观察,对医院财务人员的情况做出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仍需要提高,知识更新速度较慢,跟不上管理理念的发展速度。业务处理上不够规范,规避风险的能力不足。对医院的临时性的工作,及时性和准确性仍然不高。上岗工作一段时间后,部分财务工作人员思想上存在问题,进而影响了工作状态。

(2)对内对外协调关系的能力不足。在医院内部怎样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怎样于不违法的前提下为各个部门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医院业务的发展。这些情况,往往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和外部单位如药厂等的联系协调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3)对医院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还存在问题,奖惩与激励方式上有着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财务工作人员数量少,财务工作量较大

财务管理工作有着较大的工作量,对财务人员自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有合格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必须有较高个人素质。但往往医院的财务科室的工作人员只有二到三人,普遍存在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的情况,往往许多工作累积到一起,特别在月末与年终总结时工作量大,必须和别的部门联系的工作较多,而此时别的部门也忙于各自的工作,不善于。即使在平常的工作实践,财务人员也都忙于繁琐的日常工作,参加学习的时间少,对如何完善管理方式方面能投入的心力更少,由此对医院与个人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财务人员容易被边缘化

医院属于实际业务单位,以完成业务为重点,一切工作都要以围绕为具体业务部门服务为中心,但财务部门做为医院的监督核算部门,在负责核算工作的同时肩负有监督的职能,而非医疗等实际业务部门。所以,财务人员容易被边缘化,从而对财务制度的具体执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管理不明确

现阶段医院的财务人不但由财务部门管理,而且由于财务部门的敏感性,医院领导往往也会直接管理。这使财务人员处在了一个相对特殊的位置,这种特殊性就是决定了财务人员要受到双重领导,既要对上级负责,又要接受本级机构领导,但在具体涉及到财务人员的自身利益时,双方面又都没有明确的管理,这就在工作中产生了考虑得与失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素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大力提升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医院财务人员要多方面强化财务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地综合能力与素质,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充分掌握财务工作的方法,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随着计算机与财务软件的应用,财务管理的方式、工具、环境都会产生革新。因而,财务人员必须要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财务软件的使用。

(二)加大财务人员培训教育的力度

因为财务人员平时的工作较为繁忙,完全脱产来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医院可以实施上午工作,下午学习的形式,为财务人员开展多种多样的专业培训班与技术交流活动,或举办会计业务、财务基础知识、专业法规等多方面的学习课。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对财务人员处理各项目业务时要求他们懂法合法、按章办事、依法办事,将对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层次,从而让财务人员可以对国内外财务管理的情况与管理理念有着充分的掌握,能够学习到优秀的财务管理方式,充分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的各项义务。

(三)制定高效、实用的规章制度

在政策制定方面,医院在制定与财务相关的规章、制度过程中,要把财务人员的现实情况作为参考,多方衡量其是否适用。如果某些规章制度没有结合财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财务人员执行时就会产生抵触心里,或者只会造成财务人员的负担,而财务人员则采取相关对策进行规避或模糊处理,使这些规章制度失去意义。在财务人员的管理上,特别是关系到他们的发展与利益的时候,要尽量考虑人性化,让财务人员为工作付出了许多的状况下能够收获到合理的回报,这样会避免造成付出与回报不相协调的局面,从而避免出现降低了财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情况。

(四)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敬业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

财务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执行能力、敬业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财务执行力就是可以按时保质的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充分执行医院的财务规章制度,对医院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与最起码的保障。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遇到矛盾时,首先必须以医院利益为重,认真执行会计法,执行医院的财务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并不是僵化的去执行政策,而是在不违反医院规章制度的情况下,使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郭文梅.新形势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做法[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8)

[2]许苹,王吉庆.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2003,(1)

[3]田薇,崔建成.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7)

财务部门存在问题及不足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问题;建议

部门预算是全面反映政府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

科学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业务相对比较单一,收支相对比较简单。随着预算编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也逐步趋于规范化,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受管理体制、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制约,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一、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编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事业单位特别是领导层面,对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编制预算必须以单位的发展战略、年度工作重点为依据。但一些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为了编制而编制,搞形式主义,造成预算内容严重脱离工作实际。另一种错误的观点是,认为编制预算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不关心、不支持、不配合,造成财务部门为完成工作不得不拍脑袋,凑数字,造成预算数字不准确。

(二)预算编制时间短,严谨性差

预算编制时间仓促,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科学,使预算编制缺乏严肃性。现行财政预算草案从编制到批复要经过“二上二下”的程序。就基层预算单位而言,“一上”预算编制从收到主管部门的文件至上报预算数据,往往只有一个星期左右时间,“二上”预算编制时间更短,因此编制时间非常紧张,容易造成预算前期准备不充分,编制依据不合理,不严谨,项目论证不充分,不能做到全面细致、科学合理。

(三)编制方法简单,科学性差

预算编制方法上,很多业务人员甚至财务人员都还习惯性的采用“基数法”,即比照上年的支出情况,结合下年度的需求,将上年的支出稍加修改,就形成了预算。不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安排预算,而仅仅调整比例或增增减减,容易造成预算编制严重失实,形成经费缺口,也给后续的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工作带来更多隐患。

(四)部分收支难以准确预算

就科学事业单位而言,合同预收款类项目经费和拨入专款类项目经费的收支很难做到准确预算。通常情况下,项目申报都是提前一年开始,具体批复时间不定,有的当年批复,有的下一年才能批复,能不能批复也是未知数。而且很多科学事业单位项目管理不到位,申报文本不及时整理、归档,具体申报了多少个项目都不清楚,更别谈批复。因此这两类项目经费的收支难以准确预算。

二、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

预算编制覆盖到单位收支、运转的方方面面,领导层面要充分重视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工作要求,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预算编制领导小组,负责预算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及预算方案的审议。成立以财务部门为牵头部门、各职能部门及相关研究中心(室)共同参与的预算编制工作小组,负责预算内容的具体编制工作。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编制工作的牵头组织部门,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的协调、指导、相关指标解释工作,特别是对于刚接触部门预算的工作人员,以提高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二)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对于科学事业单位而言,项目经费的收支通常占总经费收支的50%以上,做好项目管理对预算编制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科学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应该归口到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单位所有申报的项目,必须经该部门审核,不得自行申报。所有申报的项目必须保留一份项目申报书,由专人负责登记,按照项目类别、主管单位等分类整理、归档,并对项目的立项、批复情况做后续的跟踪管理,全面掌握单位项目申报、立项情况。

(三)提前部署,详细分工

基层预算单位“一上”预算往往6月中旬左右开始,那么预算启动工作应该五月份可以开始。预算工作小组要以单位战略发展目标为依据,围绕单位预算年度的中心工作,全面梳理单位的各项收支,确保部门预算各项数据准确、完整,相关编制说明真实、详细。

“一上”预算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人员基础资料、项目管理、部门预算、住房改革等内容,针对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将各项收入、支出分解、细化,工作落实到人。比如,人员基础资料及人员经费测算归口人事部门,项目管理及项目预算归口项目管理部门,政府采购、资产配置归口资产管理部门,住房改革预算归口住房改革部门等等。以职能部门、课题组(研究室)等为基础预算单元,各部门之间要做到互相配合,互相沟通,由下至上,逐级汇总至财务部门,经财务部门汇总、审核,并报预算编制领导小组审议后上报。

(四)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全面推行零基法

为避免基数法的弊端,建议实行零基法。采用零基法也是部门预算改革的一个趋势,对于合理分配资金、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参与预算编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等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采用零基法的基础上,针对各类不同的收支内容,还应采取不同的编制技巧。

1.收入预算。科学事业单位收入预算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等。

财务部门存在问题及不足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纵向科研 经费管理 问题 成因

在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一般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两大类。纵向科研经费是指高校承担国家、省、市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科研任务而得到各级财政部门拨付的科研经费、基金类课题经费以及学校预算安排的科研专项经费、科研配套等;横向科研经费是指学校接受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或个人委托承担科研任务而取得的科研经费。要管好用好科研经费,完善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使国拨纵向科研经费使用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1.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统一、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相脱节。大多数高校的科研处负责项目申报、立项、结题验收、成果鉴定等科研管理工作,关注的是项目的级别和到账经费的多少;科研经费一般归口到校财务处管理,财务处本身业务量大,根本没有精力收集、整理具体科研项目的信息,加之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认为科研经费只是一种代管经费,只进行简单收支核算,不参与科研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工作,财务部门与科研部门容易造成脱节;项目负责人则认为实行课题负责制,科研经费是自己争取来的,上缴完学校管理费后自己理所当然地可以支配余额,任意划拨科研经费,不按项目预算范围与内容使用经费,出现经费使用不当和超支等现象。学校管理制度的不配套、不完善使得科研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1.2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目前高校财务是根据教育事业费的会计制度来审核科研经费,并按教育事业费的核算模式进行简单的收支核算,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科研经费的特性,也无法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进行监管。科研管理部门对经费到位后的使用主张宽松,不加制约,不能为财务部门提供完整的科研项目信息;财务部门缺乏与科研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沟通的平台和信息共享,在不熟悉科研项目的运作过程的情况下监管科研经费的的使用;项目负责人对项目预算的法律意识淡薄。不按预算开支,不合理开支时有发生。

1.3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广、项目类别及名称繁多,经费分类划分困难,有时同一项目从不同渠道均获得资助经费,而经费使用情况要分来源渠道上报,给科研课题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及会计软件功能的局限性,项目的分层次管理和分级上报也很困难;科研经费的负责人多数对财务知识不是很清楚,往往不能按财务制度的要求报账,使财务人员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又不能违反财务制度,从而给财务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

1.4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算存在问题

科研立项阶段的经费预算存在的问题:一是编制“弹性预算”。弹性预算是一种有意夸大科研经费预算金额的行为。项目负责人上报的预算金额不是项目所需要的真实成本,而是在真实成本的基础上预留一定的空间和余地。二是编制“粗放预算"。大多数项目负责人都不是财务人员,缺乏科学的预算知识,加之有些项目负责人认为经费预算没有必要细化,编制项目预算时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表现出项目预算编制的随意性。三是编制“虚假预算”。虚假预算即虚报开支,将一些与课题研究无关的费用计算在内,以套取科研经费。

1.5 高校科研全成本核算难以实施

高校科研项目的成本费用主要由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协作研究费用构成。其中直接费用指课题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包括人工费、设备费、差旅费等;间接费用指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水、电、暖费等;协作研究费指由外单位承担部分协作及加工的费用等。全成本核算应将科研项目消耗的所有资源成本纳入项目的成本核算中。但实际上科研用的房费、水费、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管理费、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等都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从教育事业经费中支出;按规定科研收入计提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管理费的一部分是用于支付学校垫付的水电、折旧等费用的,但所提的管理费却成了科研管理部门的日常开支;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交叉进行,不能明确划分其用途,往往是用教学材料来作科研项目的实验,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课题费混用,造成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准确计量。

1.6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失控。在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下,存在着科研管理部门、二级院系、资产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等多头管理现象,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处于多头管理又都不管的状态;财务账只反映科研资产的金额,设备处只负责购置科研设备的数量、品名、规格;科研设备的利用率财务处不清楚,不知道科研设备的购置、利用是否合理,从而造成科研设备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下的浪费现象;科研资产验收入库的手续也不完备,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大都由课题组保管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和岗位调动时,由于没办理资产交接手续,可以随意带走;还有的科研人员为了逃避国有资产的监管,将购置的国有资产设备拆分成材料、消耗品等开具发票,造成学校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1.7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监督中存在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缺少必要的审计监督。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较多,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课题经费要纳入学校统一核算,但由于这部分经费牵涉到学校及某些个人利益,管理的阻力很大,更谈不上监督;政府审计部门也很少对其进行专项审计,学校内部监督制度也不健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很少过问经费使用情况及效益,使经费管理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1.8 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中结余资金问题

科研项目完成后,课题结题不结算。多数高校科研项目在通过验收、完成结题后,未将剩余经费在财务部门进行结算而继续用于其他支出。结余经费不结算,使财务部门无法对项目研发过程中发生的经费进行成本归集、分析与效益评价,表现在每年的财务报表中已通过验收的项目仍然有余额,不能客观反映学校目前实际的科研情况。多数高校科研经费实行指标卡管理,个别单位经费卡管理不严,结余经费数额不清,有的项目负责人手中持有好几个经费卡,时常有经费使用中互相串用的现象。

2.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2.1 高校中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过于宽松

科研经费报销中出现违纪违规的现象,既有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许多学校在科研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在课题制下,科研经费到款后学校除扣去管理费,剩下的经费全由课题组自行支配,缺乏对科研过程尤其是经费使用的监督与管理。许多高校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争取多报项目、多争取项目,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都比较宽松。如为了充分调动从事科研工作的教职工的积极性,许多院校在科研经费到款后学校只提取少量科研管理费,而没有对科研工作进行细致的成本核算,对于学校通过科研工作取得了多少经济效益并不关心。一些高校认为科研经费为预算外经费,无需从严管理,而只要课题经费能进学校就行,至于学校通过科研工作取得多少经济效益不够关心。不少高校科研所用的水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管理费、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等都从教育事业费中列支。

2.2 支出预算与经费开支不一致

国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中对支出预算的要求是本着量入为出、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预算表,并规定了预算表中应包含成本收入和支出项目,但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中仍存在经费开支与支出预算不符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家财经制度方面,由于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人工费、资产购置费、通讯费等范围存在限制,无法据实列支,导致申报时的支出预算无法准确制定;此外,高校的科研项目多为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加之物价上涨、工资上调等原因,易发生价差,导致经费支出增加。国家或项目归口单位专项审计不及时,学校审计部门日常监督也不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对科研经费的监督本应是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然而,科技部门“重立项,轻跟踪",财务部门“重决算,轻预算",审计部门人员编制不足等问题,造成项目经费使用缺乏全程的跟踪监督。

2.3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高校对科研经费购入的固定资产都能纳入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但对固定资产购入后的使用和项目结题后的资产移交、清理,高校却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的规定:“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即科研项目在结题后,应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并办理移交手续将固定资产移交给学校。但因为缺乏相关的固定资产使用和移交制度,很多固定资产滞留在科研人员手中,致使国有资产流失。而固定资产无法统一调配使用,则难以避免重复购买和建设,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2.4 高校普遍上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大多数高校很少进行成本核算,高校更多的是注重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和社会效应。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学校的成本意识淡薄造成的。由于高校是事业性质的单位,很少进行经营活动,所以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对科研人员在学校从事科研活动所产生的费用,如房费、水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电话费等小额费用,并未进行认真的考虑,往往均在事业经费列支,而这些费用汇总后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挤占了学校正常的公用经费,也无法反映科研经费支出的真实情况,使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不准确。

2.5 制度不全、责权不明形成资金结余

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责权不明确。科研项目经费的委托方认为科研经费的管理权随着经费的转移由委托方转移到受托方,而受托方则认为对课题经费缺少自,认为经费是课题负责人中请到的,使用权在他们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从管理者到课题负责人都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使得一些制度和规定执行不力。高校没有真正实施有效的管理,尤其是结余经费的管理在一些高校成了真空地带,变成了课题组的自有资金,经费使用随意性很大。形成结余经费原因主要是:职能部门在结题结算过程中缺乏对项目合同的协调监督、课题组在项目完成后极少主动申请结算。形成结余经费的具体原因:预算结余。立项时的预算往往不能全面反映执行过程中的全部费用。 (2)核算结余。高校科研经费核算制度不完善、不规范,没有进行成本核算,结构不合理。 (3)政策性结余。绝大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宽松,对高校固定资产、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只是提取管理费,用教育经费购置科研设备,使得本应购置科研设备的经费部分结余下来。(4)非正常结余。由于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课题负责人在使用经费过程中,人为减少项目成本,挤占、挪用教学经费、尤其是实验材料,造成不正常的结余。(5)重复结余。目前国家科技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研究人员可以从不同的来源渠道获取重复资助,从而造成科研经费结余。

3. 高校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

高校要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学校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决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等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实行“三位一体、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3.2 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各高校要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应针对当前纵向、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和完善校内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在制度中应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办法和审批手续等,对科研项目经费中的人员费、评审费、管理费等也要做出相应的规定,使财务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做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遵守有关的财经规章制度;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也有利于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沟通和理解,减少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在报账过程中的矛盾。

3.3 强化纵向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科研项目立项的关键是合理编制项目预算,实事求是地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核算课题本,这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基础。从国际上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来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手段就是经费预算管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主要由项目组成员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计划及编制,结合经费估算和预算的方法技术制定合理的项目预算,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系的基础;项目确定不等于确定经费,我国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管理,借鉴国外经验,实行根据项目计划任务编制项目全额预算,经过评估和审核后确定经费。因此,科学编制预算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构建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的基础

3.4 建立健全全面成本核算制度,

高校应加强对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管理。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各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面成本核算制度,来确定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其中,项目管理费可根据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学校安排使用;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学校制定管理办法予以规范,但目前项目管理费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10%。提取的项目管理费必须纳入学校预算统筹使用。人员经费、业务费等其他各项支出,各高校应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据实列支,不得预提。

3.5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题不结账。各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题课题的有关信息。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在六个月内根据学校制定的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办理结账手续。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学校有权按照校内管理办法予以结账。

3.6 规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学校使用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属于国有资产,应纳入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资产的处置和使用(包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应按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不得以任何方式隐匿、私自转让、非法占有或谋取私利。各高校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和保护,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转化转让应由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执行。

3.7 高校应建立具有统一控制力的监管体系。科研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在宏观层面上,应强化其适应性与回应性管理体系,通过法律规范逐步完善,做到有法可依。首先,在科技管理部门内部,按照现代管理体制设置,遵循权力制衡原则,决策、执行与监督部门相互独立,并在其内部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在这种个过程中,注重审计的重要作用,从合规性传统审计向合理性绩效审计转变,实行定期审计与随时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其次,是科研承担人所在单位的监管,这是科技经费监管的基础。加大财务监管力度,将课题经费作为校内部门经费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审计、专项检查、绩效考评等手段及时了解课题经费使用情况;对各部门、单位的课题经费管理加强指导,加大财务、审计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金云美,《高校课题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事业财会 2005(6)P57-58

[2]陈维忠,《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商业经济2005(3)P66.67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M],教财〔2005〕

[4]陈少杏,《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07(24)P176-177

[5] 王正勇,祝慧洁,边丽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