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新媒体运营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PSTN;PES;IMS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3-8098-03
从目前网络发展现状来看,基于传统交换的固定语音网发展缓慢不前,固定语音业务不断下滑,但是传统PSTN用户在网络中仍然大量的存在,如何能够通过优化网络结构,从而解决固定语音网目前运营所面临的设备和人力成本高的现状,是运营商PSTN网络发展值得思考的问题。对运营商而言,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固定网络的演进,同时兼顾未来网络融合的发展需求,关注固定语音网络演进后的业务实现、功能架构以及网络发展问题,探索PSTN端局退网和网络演进的合理路线,是运营商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 固定网络现状
目前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固网业务运营方面这几年一直面临业务收入下跌的压力,对国内运营商来说,一方面,由于有着庞大陈旧的PSTN网络,很多传统的PSTN设备容量较小,集成度不高,占地面积大,功耗大,且设备混杂,数量很多,占用机房也较多,运营商需要运维人员付出大量的精力来维护和支持整个网络的日常运行,而且大量固定语音网PSTN端局交换机达到服务年限,国际上一些设备厂家逐步停止对设备的后续支持且不再提供维保,设备升级和维护困难,而且目前固网只有少量端局采用软交换设备,端局主要以TDM设备为主,部分设备老旧且有退网需求,运营商面临着需要为原有TDM用户继续提供服务的压力;另一方面,光进铜退和宽带提速步伐加大,宽带接入网的覆盖范围扩大,尤其城市新建小区、商务楼宇,及行政村实现宽带网络覆盖,高带宽也在影响着传统的PSTN网络的窄带业务。可以看出,目前运营商固定网络现在主要面临着宽带和窄带电话业务及各种多媒体应用的用户业务需求,如何满足各种需要,是网络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技术演进方式
虽然移动通信业务发展了很多年,业务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传统的固网用户数及其业务量仍然很大,在未来的网络中仍然会大量的存在,由于PSTN在现有电信网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各大标准组织都在对PSTN网络的演进做着大量的研究制定工作。
在IMS标准化进程中,国际标准化组织各有分工,沿着各自不同的路线对IMS标准进行研究和推动。2006年9月,3GPP、3GPP2、TISPAN等组织共同讨论了各个标准组织对IMS的需求和现状,取得了需要一个统一的IMS(Common IMS)的共识。之后将Common IMS将3GPP2/TISPAN的IMS研究成果集中到3GPP的标准中,基于统一的Core IMS,同时包容所有相关的接入方式,固定接入、移动接入、Cable接入、无线宽带接入等。虽然IMS最早主要针对移动通信而提出的,但目前在网络融合的驱动下,已经将IMS扩展到固定通信领域,建立固定移动统一的控制,从标准进展来看,基于移动网络的IMS结构对于固定接入方式和固定业务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从目前来看,PSTN业务的仿真和模拟是业界的关注热点,对其研究的主要有两大标准组织TISPAN和ITU-T FGNGN,其中EISI TISPAN在研究NGN构架时,将IMS的概念引入到固网NGN构架中去,并很大程度上继承了3GPP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对PSTN的演进也做了标准定义,在其NGN构架中定义了基于IMS的PES方案(PSTN/ISDN Emulation Subsystem,PSTN/ISDN仿真子系统),实际上PES的大部分功能实体与IMS的功能实体基本一致,只有接入网关控制功能(AGCF)例外,它使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来控制接入媒体网关,其中业务部分主要参考3GPP,架构和协议部分主要参考TISPAN。而ITU的FGNGN主要对基于软交换的PSTN演进方案进行了研究,对于基于IMS的方案它也基本认可TISPAN提出的方案,FGNGN对于PES的体系架构的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软交换为主,主要考虑到目前已经有较具规模的固网软交换网络为前提的,它由于基于软交换,因此单从固网本身来说,其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
基于标准组织对于PSTN业务的考虑, PES业务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 CS-Based PES方式和IMS-Based PES方式。这两种方式的主要来自两大标准组织,分别是前面提到的TISPAN和FGNGN,其中TISPAN提出了基于IMS的方案,即采用IMS作为PES仿真系统的核心结构,利用统一的IMS核心网网络来提供业务;FGNGN提出了基于呼叫控制的方案,也就是使用软交换作为PES仿真系统的核心网架构,PES业务实现上需要除支持传统POTS终端的接入,还需要为原有PSTN用户提供完全相同的业务体验,因此,PSTN网络的演进,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考虑。
3 存在问题和部署策略建议
PSTN网络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也面临的不同的问题,结合不同问题的考虑,有不同的发展建议:
1)现网业务继承性考虑
IMS在接入固网用户的同时,需要考虑到继承原有用户的业务,保证用户原有的一致性的体验,这部分业务可能包括基本语音业务、补充业务以及智能网业务等的考虑。
运营商转型的大趋势下,面临着用户全业务的用户需求,对于运营商来说,全业务运营商,特别是固网运营商而言,网络演进主要是基于现有的PSTN网络来进行的,虽然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促进了PSTN网络的发展演进,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软交换并没有真正满足运营商对于业务创新的要求,而IMS正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于运营商来说,有以下两种演进的方式可以考虑:
第一种是基于CS域的PES解决方案
目前来看,运营商主要考虑和面临的是PSTN的退网问题,前面也介绍了现在传统运营商PSTN网络所面临的问题,对于运营商来说,希望能够以更加合理的方式来完成PSTN网络的演进,固网运营商在最近几年中一直都在面临和承受着固网业务收入下跌的压力,而且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几乎所有固网运营商都面临着该问题,那么如何寻找并增加收入,能够以较低的运营成本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希望尽量少或者不影响用户业务体验的情况下,完成对用户透明的网络更新,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首要问题。
第二种是基于IMS域的PES解决方案
由于单纯的语音业务不会有收入上的增长,运营商的收入依赖于新业务的引入,对于IMS解决方案来看,其主要优势是不需要短期内有大规模的PSTN替换,运营商只需要部署一个IMS核心网,就可以开展传统的PSTN业务,同时也可以开展多媒体业务等新业务,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实现固定和移动融合的同时,可以跨越软交换的演进,减少设备的投资浪费,直接使得用户从PSTN到IMS演进,实现业务的平滑过渡和业务的收入增长。
基于IMS的解决方案考虑到IP领域的会话控制、业务提供、移动性管理、 QoS、固定移动融合等关键问题,是一种在IP网络上运行的多媒体通信的可管可控的解决方案,IMS是网络演进的方向,目前基于IMS架构的固定移动融合网络架构是业界认可的最佳解决方案。
因此,考虑到联通现网固网软交换并不是很多,而且考虑到固网和移动融合趋势,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基于IMS的PES方案是一种优选的方案。
2)松紧耦合处理
关于松紧耦合,在TISPAN规范ETSI TS 183 043 “IMS - based PSTN/ISDN Emulation”中,仅在附录中进行了定义,并没有推荐或强制要求采用何种方式。对于松紧耦合的情况,该场景的在POTS用户需要拍插簧等操作是发生,若整个PES的业务过程中无需终端参与操作,则没有松紧耦合场景的区分。在用户进行呼叫转接、呼叫保持、呼叫等待、三方通话等业务时才有松紧耦合的区分。
松耦合情况下:AGCF能力相对强一些,它分析用户的拍插簧行为,变成标准的SIP信令流程,从而能够决定是否收集按键号、如将一方保持,hold一方,呼叫另一方。
紧耦合情况下:该情况对PES服务器的要求较高,PES服务器被认为拥有服务的全部控制权,AGCF直接将用户的拍叉事件上报给PES服务器,由PES服务器来处理该拍叉事件。
关于松紧耦合的考虑,由于紧耦合将模拟网络和用户的功能引入到基于IP的SIP网络中,可能面临AGCF和AS之间的互通问题,但对AGCF的要求较高;而松耦合方式将涉及终端拍叉事件的情况映射为统一的PSS业务流程,使得PES AS真正与接入侧业务激活方式无关。因此,在不同方式的选择上,建议优先考虑采用松耦合的方式。
3)业务部署考虑
在实际的部署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省份的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阶段的进行部署,结合运营商的实际情况,考虑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部署初期,依据市场需求,根据公司IMS技术体制,以固网为切入点,结合TDM端局退网和光进铜退,统一规划,选取有代表性的省分进行IMS试商用部署,实现原有固网业务及面向企业和个人的融合ICT业务。这个时期,IMS与固定语音网(包括TDM网和软交换网)和2/3G网络是并存关系。
对于能够利用IMS技术实现的业务需求,原则上可以不再扩容固定软交换设备;本阶段固网软交换与IMS是并存和互通的关系,在没有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对现有软交换升级到IMS。
① 对于有退网需求的TDM端局,采用IMS AGCF/AGW或SIP GW方式进行替换,实现对原有PSTN业务的继承,SDC中部分用户数据割接到IMS HSS;结合光进铜退进展,对于新建小区、商务楼宇,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采用PON+IMS、SIP IAD或MSAN等方式接入IMS网络。
② 对于新增用户的实际业务需求,主要以PON+IMS、SIP IAD等方式将用户接入IMS网络,以提供各种宽带多媒体业务为主。
该阶段以固网应用为主,重点部署的业务有两类,一类是对原有窄带业务的继承,一类是面向个人的多媒体电话业务和面向企业的融合ICT业务。
① 为PSTN网改用户、PON+IMS、SIP IAD、MSAN等接入的用户提供PES业务,实现对原有窄带语音及补充业务的继承。
② 对于使用SIP Phone和PC软终端的宽带接入用户提供包括多媒体电话、即时消息、呈现、共享等业务;
③ 为企业客户提供融合的ICT业务,包括多媒体电话、统一Centrex、多媒体会议、一号通、即时消息等。
第二阶段部署中期,在移动网分组域叠加IMS网络以提供面向个人的业务,同时根据第一阶段的情况,开始IMS在固网的规模部署,大力发展基于IMS的集团客户业务。
第三阶段部署后期,随着LTE的部署,固定和移动核心网开始向IMS演进,基于IMS实现固定移动网络的融合。
4 结束语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用户带来也良好的业务体验,基于IMS核心网的新一代网络架构是网络演进的一个趋势,在PSTN网络演进发展中,基于IMS的网络演进策略在PSTN替换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优化网络,完成固定和移动良好融合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从技术层面上来看,传统的固定网络运营商的PSTN网络可以完成到IMS的演进,窄带语音业务最终将被IMS提供的多媒体业务替代,固定语音网可根据网络结构和业务开展情况因地制宜地向IMS发展,使得全业务运营商的现有网络能够向着一个固定移动融合的网络发展演进,在完成网络演进的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这些PSTN用户的潜力,给运营商带来更多收入是我们后续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ETSI TS 183 043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 (TISPAN); IMS-based PSTN/ISDN Emulation; Stage 3 specification[S].2009.
[2] 屠嘉顺,杨维,高毅.固网软交换向IMS演进方案[J].中兴通讯技术,2007(1).
[3] 周怡.下一代网络中的PSTN/ISDN仿真系统[J].电信网技术,2006(4).
1.微博建设现状
基于很多平台不再推出或者研发微博功能,本文对微博现状的分析主要基于新浪微博平台,利用微博PC端的搜索功能,以期刊名称为搜索关键词来查找各期刊微博建设的情况。第一,微博开通率不高。根据数据统计,27家期刊中,已经开通微博平台的只有7家,约占总数的1/4。微博开通率不高是新闻传播学类学术期刊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究其原因在于期刊较长的出版周期和微博以秒为单位的传播速度之间存在矛盾。27家学术期刊多数为月刊,有的是双月刊,与其费尽心思去思考如何填补期刊生产周期过长造成的空白,倒不如放弃这一平台,这也是三种传播平台中微博开通率最低的原因。第二,从微博运营现状上看,开通微博的7家期刊中,只有3家期刊的微博在正常运营,其他4家期刊的微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其中1家期刊2011年开通,最近更新的时间在2013年年底。即便是正常运营的3家期刊,其微博的运营现状也不容乐观。以《新闻记者》杂志为例,该期刊于2011年9月开通微博,截至2017年9月,共推送微博内容4539条,平均每天推送2条信息;其中,2017年7月27日推送5条信息,4月25日推送6条信息,中间两个月没有任何信息更新,这种信息更新的频率并不符合微博的传播规律。第三,粉丝数量少,转发量低,微博平台缺乏影响力。根据清博指数推出的计算公式,微博传播指数主要取决于发博数、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4个方面。《新闻记者》杂志的粉丝量接近2万,是7家期刊中粉丝量最多、信息更新最频繁的媒体,但是该期刊推出的微博大多数点赞量和转发量还停留在个位数。因此,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博平台的传播影响力还有待加强。
2.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
腾讯于2012年推出微信公众平台服务以来,其发展势头超过了微博,很多媒体转战微信公众号,以抢占移动互联网络发展先机。这一点同样体现在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和管理上。无论是平台的开通率还是内容管理,微信公众号都优于微博。第一,在开通率上,相关数据显示,27家期刊中已经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有16家,约占总量的60%。开通时间最早的是2012年12月,最晚的是今年8月。但是与微博相比,微信公众平台的认证率不高,7家有微博账号的期刊全部进行了微博认证,但是16家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进行认证的只有9家。根据腾讯的规定,经过认证的订阅号除可以通过自定义菜单设置外部链接、开通多客服等服务外,还可以申请微信支付功能,这更有利于开发期刊订阅服务。第二,在内容推送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相关调查显示,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大概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当期目录、杂志文章,这是推送数量最多的两类内容。二是业界动态,尤其是出版类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编辑》《科技与出版》等会推出一些业界最新资讯或者活动公告。三是专业技能类文章,这类信息主要来自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期刊。如《新闻与写作》杂志会不定期推送一些关于新闻写作技巧的内容,以提高用户写作或新闻编辑的能力。第三,公众号服务仍以信息告知为主,少数期刊开始尝试多元化服务。16家已开通公众号的期刊中,只有4家没有设置菜单,其余12家媒体均设置了3个一级菜单,提供的主要服务有期刊导航、投稿订阅。在服务内容上,《新闻与写作》杂志有投稿和荐稿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公众号投递或者推荐稿件,其余期刊投稿菜单中连接的均为文字信息,著明投稿邮箱。《青年记者》《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现代出版》3家杂志公众号提供稿件查询功能,用户点击菜单或者后台回复作者姓名和文章名就可以进入系统查询稿件审查情况。在订阅服务上,主要的订阅服务有3种——邮局订阅、银行订阅和网上订阅。《国际新闻界》在菜单中链接了期刊微店,用户可以通过微店订阅期刊;《新闻与写作》和《新闻记者》在菜单中开通了微信订阅的服务。此外,一些期刊开始利用公众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出版科学》杂志为用户提供文献传输服务,但用户需要通过电子邮件提交检索,同时通过邮箱来接收需要的文章。第四,少数期刊开始注重与用户互动。从笔者研究的16家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来看,只有《新闻与写作》开通了写作微信群,方便用户日常交流,增强彼此的联系,用户如有问题可以加“新闻与写作小助手”为好友,随时咨询新闻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3.网站运营现状
27家学术期刊网站开通情况介于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之间,共有15家媒体开通了官方网站,约占总量的56%。在网站内容建设上,除一般的业界资讯、期刊文章精选外,多数期刊在网站上还设有投稿查询系统和采编系统,如《国际新闻界》《新闻界》采用网上投稿系统。此外,一些期刊还在网站中提供全文下载服务,如《科技与出版》官网允许用户下载当期所有文章。作为最早出现的一种新媒体形式,网站的发展已过了黄金期,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的冲击下,更多网民转向手机平台。因此,一些期刊虽然开通了官网,但对其重视度不够,除传播纸质期刊的内容外,没有形成特色的栏目,运营效果反而不如微信、微博等移动网络平台。综合考察以上三种平台的运营现状,笔者发现,有4家媒体没有开通新媒体平台,除知网、维普网等学术期刊网站收录期刊文章外,这4家期刊没有自主开发任何一个数字出版平台。与商业期刊和新闻媒体不同,由于高校教师评职称的需要,学术期刊尤其是中文核心期刊不愁生计,但是从期刊未来的发展看,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及早建立数字出版平台更有利于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
二、新闻传播学类学术期刊发展建议
通过对27家新闻传播学类学术期刊“两微一网”平台建设和运营情况的分析可看出,多数媒体已经拥有一个或者多个数字出版平台,如何在发挥各平台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平台间的联系,构建统一的数字出版平台是当下学术期刊需要重视的问题。尽管一些期刊已经开通了微博、微信、网站三个数字平台,但仍以纸质期刊出版为主,平台推送的几乎都是纸质期刊的内容,缺乏自己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学术期刊新媒体采编队伍建设
加强学术期刊新媒体采编队伍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平台运营和建设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采编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不同于传统学术期刊的采编队伍,数字出版的采编团队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新媒体操作技能,了解网民的阅读习惯和爱好,能针对网民的特点量身打造数字出版内容;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营销和传播能力,了解不同平台的传播规律和特点,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对期刊出版提出的要求。学术期刊可以根据各自内容特色打造不同的平台运营团队,而不是多个平台一把抓。
2.加强平台间的融合,实现1+1+1>3的传播效果
目前,开通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将不同的平台打造成以纸质出版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新媒体平台,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网站,不管是全文阅读还是摘编,纸质期刊内容都是必备。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提高期刊文章的阅读量,但传统平台和数字平台不是主要和次要的关系,而是地位平等与相互融合的关系,数字平台的作用不是仅仅用来提高传统期刊的传播量,而是应该发挥其特点,与传统出版形成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微博的特点是“短平快”,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有关期刊的各种信息,微博的话题功能是学术期刊应该重视的互动方式之一。学术期刊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话题鼓励用户参与,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与用户的联系,还可以弥补传统期刊出版周期较长、缺少信息内容的缺陷。微信公众号除定期推送内容外,还可将微信群、微社区等功能引入公众号建设中,为用户提供实时沟通的平台。网站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没有空间限制,期刊可以将一些日常工作,如投稿和采编、期刊订阅、文献传输等放在网站上,给用户提供多元化服务。
微信认证只对公众号主体信息的认证负责。对于新申请认证的公众号的名称,只要不侵权,不违法,不违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则,不跟已有公众号微信认证名称重复,任何命名都是可以的。
比如腾讯公司的一个公众帐号名称叫做“飞机大战”,则在申请认证时直接申请这个“飞机大战”作为认证帐号名称,而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起名“腾讯飞机大战”才可以通过。
而引起争议的是“新注册账号与认证账号不得重名”的新规。新规出台后,一些未进行认证的微信大号被恶意抢注,比如“新媒体排行榜”、“一条”等,这也让未认证成功的大号们“人人自危”。
随后,“微信派”又名为《关于公众号认证新规,我们想谈谈心》的文章,对于恶意抢注的问题做出说明。文章指出,“我们高估了规则的完美度”,对于微信官方来说,永远支持高质量的自创内容,不欢迎任何“吸血虫“行为,欢迎大家通过侵权投诉来积极举报,一经审查核实,我们会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NGN);关键技术;软交换;技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171-02
The Discussion o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LIU Xian-fe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Abstract: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 is a broad concept, which includes a variety of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method. It can provide the comprehensive open network architecture, including voice, video, data and other multimedia integrated services, based on packet switching technology, and represents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development. With the 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solutions continue to mature, NGN face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 critical technology; soft switch; technology convergence
NGN是“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或“新一代网络(New Generation Network)”的缩写。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开放、标准的体系结构。加强对NGN 业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对NGN的基本认识
1.1 背景及意义
目前,Internet已迅速成长为一个足以和电信网相抗衡的全球性的网络,并逐步向电信业务延伸。传统电信网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随着IP技术条件的不断成熟,网络的融合特别是网络边缘部分的融合正成为电信网发展的大趋势,建立一个以IP技术为核心的多业务智能网络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随着我国通信产业政策的调整,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管制政策的变化都促使信息产业进入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而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商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元素。
NGN正是在电信产业面临巨大压力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关于网络发展的总体设想和思路。它的出现让电信业为之耳目一新,NGN 已经成为通信网络发展和演进的方向。NGN是基于TDM的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IP/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是可以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宽频网络平台体系,至少可实现千兆光纤到户,还能把现在用于长途电话的低资费IP电话引入本地市话,有望大大降低本地通话费的成本和价格。
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电信网络业务构成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必然引起业务运营模式的变化,对电信运营商而言,就需要不断跟踪新的技术、确立新的运营模式、认识运营数据的网络规律、建立完善、高效的运营体制;另一方面,对通信设备制造商而言,在对市场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因素。
1.2 功能及特征
从网络功能上看,NGN在垂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业务层、控制层、媒体传输层和接入层,在水平方向应覆盖核心网、接入网、用户驻地网。NGN的网络层次分层可以归结为一句话:NGN不仅实现了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的分离,而且还实现了呼叫控制与承载传输的分离。从业务功能上看,NGN将支持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具有开放的业务API接口以及对业务灵活的配置和客户化能力。
ETSI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对NGN有这样的定义:“NGN是一种规范和部署网络的概念,即通过采用分层、分布和开放业务接口的方式,为业务提供者和运营者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逐步演进的策略,实现一个具有快速生成、提供、部署和管理新业务的平台。”
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将NGN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多业务(话音与数据、固定与移动、点到点与广播的会聚)、宽带化(具有端到端透明性)、分组化、开放性(控制功能与承载能力分离,业务功能与传送功能分离,用户接入与业务提供分离)、移动性、兼容性(与现有网的互通)。除此之外,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包括QoS的保证)是电信运营公司和用户所普遍关心的,也是NGN与目前的互联网的主要区别。
1.3 对NGN认识的分歧
几年来,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对NGN提供业务的服务方式、网络设备集成、体系结构、光电网络运用、技术融合、综合业务拓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分歧。认识上的分歧往往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有合理的成分。由于技术背景的不同(计算机、邮电通信、广电等),每一位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的侧重有所不同;由于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对网络发展发展前景尤其是过渡措施的不同看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利益要求。下一代网络的预测与规划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而是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应注意听取经济学家的意见。
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管对下一代网络的认识有多大分歧,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进行网络建设基本上都是采用外国大公司的设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是几家大网络公司的产品决定网络发展的方向,而大公司是从市场短期需求出发开发新产品,采取摸石头过河的技术路线。是跟着外国大公司走还是要独立思考,做一些前瞻性研究,以我国的自主技术影响下一代网络标准,值得深思。
2 NGN的关键技术
NGN的九大关键技术是:IPv6、光纤高速传输技术、光交换与智能光网、宽带接入、城域网、软交换、3G和后3G移动通信系统、IP终端、网络安全技术。其中,软交换是NGN的核心技术。软交换的概念基于新的网络分层模型(文章前面所述)概念,从而对各种功能作不同程度的集成,把它们分离开来,通过各种接口协议,使业务提供者可以非常灵活地将业务传送协议和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融合和业务转移,非常适用于不同网络并存互通的需要,也适用于从话音网向多业务多媒体网的演进。
从狭义上讲,软交换是指软交换机,也称为呼叫、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器。软交换技术作为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思想的体现,其核心思想是硬件软件化。软交换作为NGN的关键技术,实现技术融合及业务无关性等目标,软交换应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媒体网关接入功能、呼叫控制功能、业务提供功能、互联互通功能。同时,软交换结构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组件――应用服务器,其负责各种增值业务的逻辑产生和管理,而且还提供各种开放式应用编程接口(API),为第三方业务的开发提供了平台。
3 NGN的发展前景
NGN是一种融合多种业务的新型目标网络,势必涉及相当多的传统技术、各种新技术和不同的协议,这为技术研究、设备生产、通信运营等各方面都带来很多协调方面的困难,因此研究和建设NGN是一个艰巨的探索过程。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软交换商业模式,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多协议问题,这些协议由不同的标准化组织制订,许多尚未具备兼容性,有的标准尚处发展之中;没有成熟的应用编程接口(API)产品;网络Qos的网络安全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软交换系统的网络管理能力有限,尽管许多技术和协议还需进一步完善,但NGN开放的业务平台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这正是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现有网络只能向下一代网络逐步演进,不可能一下变革到下一代网络。国际电信联盟的Y.MIG建议草案主要描述了从现有网络演进到NGN 网络的指导方针,内容主要集中于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到NGN的演进。该建议草案定义了演进的基本原则,并从传输、控制、业务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定义了PSTN 到NGN 的演进方式。关于传输方面,从接入和核心两方面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接入部分要具有支持PBX(用户交换机)、V5 和远端接入模块等多种能力,核心部分可以根据情况采用TDM(时分复用)、ATM(异步传输模式)和IP 等多种技术实施;关于控制方面,给出了关于连接控制、验证和信令的一些简单考虑;关于业务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分离原则和实施步骤建议。
NGN是否具备长期生存的能力,将取决于它提供新业务的能力以及这些业务应能产生的可观营业收入。可以预测,NGN的运营市场空间是极为广阔的,将为IP运营商带来可观的营业收入,并且对传统电信公司形成真正有力的竞争与挑战。
4 结束语
NGN是传统电信技术发展和演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网络特征和网络发展上看,它源于传统智能网的业务和呼叫控制相分离的基本理念,并将承载网络分组化、用户接入多样化等网络技术思路在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下实现。因此,准确地说NGN并不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是一种网络体系的革命。它继承了现有电信技术的优势,以软交换为控制核心、以分组交换网络为传输平台、结合多种接入方式(包括固定网、移动网等)的网络体系。它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李国杰.关于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J].中国工程科学,2002,4,(8).
[2] 刘韵洁,张智江.下一代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今天,人们可以在新媒体世界里享受信息的盛宴,然而,新媒体信息传播更需要科学管理与法治建设。
一
新媒体时代,一个极小的事件,都有可能迅速传播,从而引发舆论危机,轻则因谣言而产生误会,重则引起群众的骚乱,甚至因为居心不良者推波助澜而引发社会动荡。新媒体在释放信息能量的同时,也给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13年,新媒体传播虚假信息案件屡屡发生,公安部依法查处个别不法分子私自建立专门用于谣言传播和实施新闻敲诈勒索的网站,其中查处的网站有“今日焦点网”、“社会焦点网”、“环球视点网”等11个“权威”网站,同时在全国范围掀起了打击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传播的,其中河南批捕131人、山西刑拘49人、陕西批捕22人等。
新媒体网络传播依托的是虚拟社会空间,但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虚拟空间中传递着的是真实社交活动。新媒体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与现实中的公共秩序同等重要,其文明秩序和安全也需要法治保障与科学管理。因此,在一定层面上讲,对新媒体进行管理是必然的。或许,当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影响力扩展到社会各个层面时,都必须加以限制,以保证良性秩序的实现。
新媒体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不断有新应用出现,这自然使人们应接不暇,政府相关部门似乎也忙成一团。关于微博的管理方案与构架刚刚建立,关于微博管理的培训还没有消化,微信又来了。政务微博才正式上岗没多久,是不是马上就要被政务微信给替代了呢?人们常说,只有变化是硬道理,只有“变”才是唯一不变的,这就是新媒体发展的常态。只是这种“变”,与政府管理机制的稳定性与阶段性有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此,如果想管理好新媒体,似乎首先要克服这种矛盾,以应变的姿态对付常变的对象。
今年,是政府部门尝试应变而且以新的姿态面对新媒体发展的一年,也是新媒体法规法制建设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问题的呈现已经非常明显,网络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大小案件不断,而且政府在处理网络信息传播案件的方法上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判断与决断能力。“净网2014”专项行动等,已经让我们初步见识了新媒体治理中的刀光剑影,监管部门的磨刀霍霍也可以让我们预见政府的决心与方向。
二
无论是新媒体科学管理,还是新媒体的法治建设,都要在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情况下,有效地规制网络行为,防止其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新媒体科学管理与法治建设中关于自由与秩序的辩证关系。
在我国,现行宪法从根本大法层面明确了言论自由的界限,分别在第35条和第51条规定了言论自由与不可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的原则,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需遵循宪法有关规定。2013年9月,在第五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上,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发表了以《网络空间的自由与秩序》为题的主旨演讲,阐述互联网秩序构建的六原则:互相尊重、信息共享、传播正能量、文明和谐、维护安全、依法治理。这道出了网络信息与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这不仅是国家间的,更是每个互联网使用者个人应该坚持的原则。这六大原则说到底还是依法治理的原则,是科学管理的原则。科学管理最终建立在对自由和秩序的辩证理解之上,对新媒体的科学管理也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西方发达国家在新媒体方面运用得比较早,他们在新媒体管理上的相关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如英国对网络信息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实行严格的分级和信息过滤,英国的《猥亵物出版法》和《公共秩序法》、法国的民法和商法都根据互联网的特点进行修订。德国第一个出台专门针对互联网内容管理的《信息和通信服务规范法》,日本出台《不良网站对策法》,综合运用法律调控、行政介入、行业自律三种方式进行管理,韩国等国家也积极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德国联邦法院于2013年下令谷歌必须从自动搜索中删除含诽谤性的搜索结果,对网络传播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开展强制性审查和监控。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强化新媒体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方面做了实际的工作,不仅将现行法律延伸到互联网管理,还在新媒体信息传播方面进行细化。
近年来,我国在新媒体信息传播科学管理与法治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全国首个网站联合辟谣平台成立。这一平台是2013年8月在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首都互联网协会的指导下而成立的,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个在管理部门与行业组织指导下由行业领军网站联合建设的辟谣平台。首个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的成立是网络大数据结构以开放平台方式对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一次积极探索。
其次,在法律与科学管理的探索上,我国的司法也迈出关键性步伐。2012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
相比新媒体的发展步伐,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针对当前新媒体发展现状,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第一,政府在新媒体管理的机制体制与分层管理制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构的工作机制及其功能构成等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世界各个国家对新媒体采取的管理政策有所不同,但设置专门机构与利用法律为主要手段对新媒体进行管理已是较为通行的做法,英美等国纷纷合并管理机构对新媒体上的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我国也有类似举措。2011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立,推动了互联网信息传播法制建设;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强调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这些努力说明中央对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视,但是对新媒体的统一管理体制与分层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政府监管体制、制度设计、监管力度等仍然是我国新媒体科学管理的瓶颈之一,不仅各要素需要进行缜密安排,同时也需要增强工作弹性。
第二,新媒体领域细分的法律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新媒体是当代科技创新的产物,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场变革,因此新媒体所带来的很多问题必然是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大多数是过去的通行法律所不能覆盖的,很容易在管理上出现诸多漏洞,因此有必要针对新媒体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适当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覆盖性更强与适用面更广的新媒体专门法规。当前,可以根据新媒体管理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已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法律层级,同时加强对现有法律适用于新媒体管理的延伸和司法解释工作,可在宪法以及新媒体通则的指导下制定和完善,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条例、办法,从而对新媒体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其中,民法、刑法等现行法律中的相关条款,可以延伸到新媒体的管理,也可以进一步细化《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文件中涉及新媒体的方面,增强已经出台的法规条款的可操作性,还可针对某些细节问题做专门司法解释,以增强科学管理的法理依据和成效。
第三,加强宣传,推动行业自律,提升网民媒介素养,从社会整体层面强化民众对新媒体的认知。首先,在新媒体普及运用的同时,也需要普及人们对新媒体的认识,加强新媒体传播特点与知识宣传,提高民众媒介素养,培养网民信息传播的理性态度。新媒体缩短了从信息源到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时间,以单向跟随关系简化了社交关系,以关注与被关注形成了独特的信息分享与流动模式,正是这种特点容易引发信息的爆发式转发。但是,普通网民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并不深刻,在发言与转发行为方面大多还处于新奇阶段,在信息传播时常常存在随意、盲目跟帖和任意转发现象,尤其是粉丝。网民需要认识到这种特点,意识到发帖、回复、转帖等网络行为可能引发一定的社会后果。
其次,还要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新媒体行业协会的作用,做好对企业与网民的宣传。如英国1996年成立“网络观察基金会”,承担了网络监管的诸多工作;加拿大也有民间机构制定了若干自律性的道德规范,要求网民与企业进行自我管理;在德国,五大网络运营商与政府签订自律条款,根据社会需要依法对信息进行相关管理,这些都是值得借鉴与尝试的方法。
对新媒体的科学管理与法治建设,最终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与公众利益,是为了使网民更加自如地参与新媒体信息传播。新媒体信息传播是公共资源平台,如果这一平台的秩序遭到破坏,最终的受害者将是网民自身,因此,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才是网民应有的理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