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级财务支出流程

村级财务支出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级财务支出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村级财务支出流程

村级财务支出流程范文第1篇

一、我县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1998年以来,我县按照《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坚持“先行试点,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断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逐步实现了村级财务管理由“以村为主——集中办公——村账镇管”的过渡,财务人员由村会计(出纳)——村报账员的过渡,并于20__年7月全面推行了村级会计核算制度。当前,我县村级财务都统归于镇财政所管理,实现了村账镇管,且大部分村的财务管理实现了电算化,村级财务管理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村级财务管理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健全了有效的监督机制。三是增强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四是村组干部经济违纪违法件数明显减少,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增强,干群关系得到缓和。据纪委、部门统计,20__年以来,全县村社干部违纪违法的件数、涉及的经济额度、群众上访的次数均呈下降趋势。

二、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报账员业务素质较低。报账员普遍存在财经法纪观念不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国家现行的财经法规制度理解得不够透,上岗前没有受过专门的正规培训,上岗后的后续教育也很少,致使技能偏低。

(二)村干部财经法规意识不强。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未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村办公益事业、修路等,未按相关法规、政策办理或不透明,本应公开招投标的事,却大都由村干部说了算,有些事项未在村务公开栏公布。

(三)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制度要求收支两条线,但由于部分村没有在银行统一开户,所有收支全部通过现金结算。如有的村干部将代收村里的承包款、租金等收入不及时足额上缴入账,存在坐支现金,财务管理不规范。

(四)财务手续不完善。村里各项支出因为直接和农民打交道,正规发票很少,一般情况都是打一张代办条就入账,随意性很大,而且有的票据是只有审批人,没有经手人和证明人,手续不全也入账。此外,结账不及时也是影响村级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监督措施不到位。一是村干部民主监督执行不到位,如村上的重大支出未经过村两委班子讨论,只是村支书、主任说了算;二是记账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碍于人情,怕得罪人,对票据的合理性、合法性不好过问太深,没有切实起到监督作用。镇政府认为村账已被镇财政所,就不需要再下大力气管理了,因此在管理上形成“真空”;三是民主理财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四是村级财务内部审计质量不高,村级财务内部审计一般由镇财政所具体执行,但由于这种审计缺乏独立性,专业能力不高,审计质量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三、对策建议

(一)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由县财政局按程序选拔会计,统一委派。委派会计实行县财政局和镇政府共同管理。镇政府未经县财政局同意,不得随意变更委派会计。

(二)增强村主要干部和报账员财经法规意识。进一步加大对村主要干部和报账员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对村级报账员严格实行凭证上岗,定期组织学习业务知识,搞好业务培训。

(三)统一开户监管,规范现金操作流程。镇财政所在银行为村级财务统一开户,各村的所有收入包括往来款项都必须及时足额上缴银行专户。现金使用实行备用金领用制度,零星支出从备用金中列支。各类支出必须使用财务法规认可的票据,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报账。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结算一律通过银行转账划拨,不得通过现金结算。

(四)严格审批手续,明确费用支出制度。村级所有支出必须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职报账员报账。对大宗支出必须由村委会集体研究或村民议事会讨论后,报镇长批准。

(五)明确财务公示制度,增强财务透明度。要完善财务公开制度,明确镇财政所为村级财务公开的主体。镇财政所要定期将各村财务收支明细情况逐笔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的评议、监督,不得由村里公开财务内容。

村级财务支出流程范文第2篇

乡镇财政状况对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整体建设影响较大,因此,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至关重要,不但会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对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产生影响,尤其是一些专项资金的使用,一旦发生问题,将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乡镇财政资金数额逐年增加,种类较多,主要有当地政府为了履行职能所产生的财政支出;进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和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项目建设等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支出;五保户、优抚对象、低保救助等人员的补助支出;以及村级资金财务支出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乡镇财政监管的资金相对较为繁杂,为了保证资金规范及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就需要对相关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科学的管控,从资金的使用目标,计划,过程和结果等方面都要进行全程监管,并且要从人员、制度、方法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实现富农、惠农、强农的伟大目标。

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问题

(一)乡镇资金监管力度不够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是影响监管效果的主要原因,具体影响因素主要有:第一,乡镇财政所人员未垂直管理,乡镇政府行政命令较多,使监管人员监管权力不足,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问题的处理和工作的落实;第二,由于乡镇资金种类繁多,对应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众多科室,县级乡镇资金监管牵头科室没有量化、细化监管任务和责任,监管的内容、职责范围等划分不够清晰;第三,部分乡镇和村存在档案管理不重视、不规范现象。

(二)乡镇资金监管人员素质较低

近年来乡镇财政部门老同志退休,乡镇财政人员年轻化,大部分乡镇未按照“乡镇财政干部准入标准”选派人员充实到乡镇财政干部中来,而是采取行政指派,而这些新人员部分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乡镇资金管理业务水平较低,财政会计知识较少,会计基础规范化有待加强;在村级财务中出现上级捐赠的健身器材未入固定资产账、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项目购置的资产等未入固定资产帐等现象,致使村级财务账实不符;其次乡镇监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数量严重不足,精力不够,不能更全面的落实工作。

(三)信息通报及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

信息通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和对资金使用的监管权,但是,在实际当中,很多乡村的资金使用和拨付情况并没有全面公开,致使农民对于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产生了怀疑,从而影响了群众对政府的印象,不利于干群关系和后续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一些乡镇虽然加大了信息公开机制,但是信息公开与实际情况缺乏协调性,时间跨度较大,这也是农民产生误解的主要原因。由于信息通报不及时、不全面,就难以做到问题的早发现早解决。尽管各级财政在乡镇资金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信息反馈不通畅,或信息反馈职责不明确,做了许多工作,而上级财政部门并不知晓,致使乡镇资金监管在省对县财政工作绩效考核中丢分落项。因此,反馈机制的缺失对于乡镇财政监督工作影响很大。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措施

(一)制定财政资金监管方案

第一,县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乡镇资金监管办法,并且要根据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对其完善,增强实效性;第二,乡镇财政监管要目标明确,条理分明,流程规范,避免混乱的局面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没有遗漏,更加全面;第三,监管范围要确定合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监管人员要依据监管范围开展具体工作,所以说,监管范围及职责划分必须精细、准确,比如说财政资金的使用、拨付情况、主要支出、乡镇财政所具体监管执行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对资金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过程加强管理,制定可行的方案,辅助落实。

(二)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力度

项目资金的监管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热荩?在具体执行时,要从如下方面努力提升项目资金监管力度:第一,对于项目资金的预算工作要提高重视,并深入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保证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除此之外,在这一过程要注重项目库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二,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要加强监管力度,进行动态跟踪,保证资金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并保证资金的使用价值和项目进度相协调,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要相关的责任人签字确认,并且审核流程要规范,实现责任制管理;第三,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要进行严格审核,并且将使用效果作为一项考核标准,作为相关责任人政绩审查的内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村级财务监管

第一,通过培训指导的方式,提高村财乡代管人员的业务素质,督促村财乡代管人员尽快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并对其实际能力进行考核,加强其会计基础规范化;第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要合理,保证财务信息透明,设置公示板,并按时由指定负责人以会议的形式进行使用情况汇报,村民现场核查;第三,督促指导建立并完善村级资产台账,村级财产清查等制度,使村级资产账实相符,防止遗漏。第四,为了增强村级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加强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减少误会,要采取乡村两级财务监管模式,制订两级财务监管制度,准确预算,规范流程,避免一些没有报批手续的行为发生。

(四)完善信息通报和信息反馈机制

第一,各项涉及村民的奖补政策、补助补贴政策要及时公开,相关农民利益的资金按要求及时公开,使农民有知情权,有效获得农民的理解和支持;第二,信息反馈渠道的完善,不但可以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因此,渠道的建立要快捷、方便,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比如说建立网站,设置信箱等等;第三,为了提高反馈效果,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人员还要采取主动走访和调查的方式,这样可以更有利于问题的发现,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第四,建立上下各级财政定期信息反馈制度,或每季或每半年上报乡镇资金监管工作情况汇报,保证信息通畅,使乡镇资金监管在省对县财政工作绩效考核中争先创优。

村级财务支出流程范文第3篇

一、村级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干部自身认识不足,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目前,大多数村级财务管理都处在传统的经验管理阶段,习惯于行政指挥、领导说了算,村干部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随意干扰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同时农村干部缺少对财务方面的专门培训,不注重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内部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在财务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往往以强调灵活性、便利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二)村级财务信息化严重滞后,系统不完善

村级财务信息系统大多数集中使用在财务支出、收益、核算等方面,各系统之间往往相对独立,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一次财务行为需要多次输入,不仅带来了工作上的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更无法建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三)受成本、财务人员等客观环境限制,内控制度难以执行

村级人员配置较少,管理层一般会将重点放在行政人员配置,相对忽视财务部门,在岗位配置时仅考虑岗位的专业相近性,将不相容岗位交由同一部门甚至同一人完成。如,财务人员兼职信息管理人员或物资采购、全部印鉴交由财务一人保管、收费人员兼职信息管理等在农村基层组织屡见不鲜。

(四)部分农村对财务缺乏监督机制

村级财务的内控监督主要由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两部分构成。当前,农村监督机制不完善,在农村内部监督方面,由于村级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有限,难以承担监督的责任。虽然有些农村组建了村民理财小组,然而由于专业知识缺乏,也无法根据我国相关的会计法律制度来实现监督职责。对于村级财务外部监督方面,大多数乡镇在村级财务病并未设置专业的监督机构,有的乡镇机构虽然设置了监督机构,但仅仅只是一种摆设,并没有发挥其自身职能。

二、提高村级财务内控水平方式探讨

(一)提高农村干部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很多农村干部管理能力有限,缺乏内部控制意识。有些农村干部认为财务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职能;有些农村干部认为内部控制难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其构建程序、手续比较繁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灵活发展的步伐;有些农村干部认为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仅仅只是一些苍白的统计数据和文字规定,只是一种形式。然而,农村干部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知直接决定了整村级组织的态度,若村级财务人员感受到了内部控制不受领导重视,那么难以形成一种效率高、质量优的会计系统和控制系统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部村级组织人员内部控制意识。因此,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干部的管理水平,对于农村干部任职时即开展岗位培训,加强村级制度化建设,并确保制度实施到位,强化内控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农村干部重视内部控制,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大意义,并以身作则,广泛宣传,激发全部工作人员积极性,引导全部工作人员自觉按照规章程序办事,内部控制机制切实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村级财务内部控制水平。

(二)完善村级财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会计信息能反映出村组织管理的全过程,也能反映出村组织经营工作的流程和具体状况[2]。要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就必须积极依托村级财务的内控机制。内控机制能够确保农村各项资源(特别是经济层面)的有效利用,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信息化作为行政管理的一大趋势,因此按照村级组织内部控制的要求,对不同岗位不同职务在系统内设定权限管理,每个操作人员根据自己的职务岗位在权限内完成操作,实现对业务工作、资金使用、内部运行的精细化管理,深入分析财务信息的产生、收集以及利用流程,制定基于人的内部控制管理,规范人的操作。从而助推财会信息化的有序开展,同时也提高其运行安全性。

(三)适当增加财务信息等人员,并合理设置岗位

可以多岗一人,但一定要使得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出纳不得兼任稽核、票据管理、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资产、工程等业务的全过程,防止出现职务犯罪行为,确保村级组织财务安全、稳定。

(四)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内控制度管理要求

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内控制度的完善,让内控制度有章可循,这是做好内控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目前加大村级财务的内控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的核心就是要完善村级组织的内控制度,从而使财务人员的职能有据可依,并使用这些机制来规范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从而达到村级财务内控管理的制度化,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管理在保证村级组织稳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另外,村级财务内部管理过程中要贯彻落实规章制度,实行收支两方面,采取先收先支的方法,避免用收替支、差额报账、坐支现金等问题。

(五)加强群众监督和业务监督

民主理财小组尽量选举那些专业技能强、责任意识强、秉公办理的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定期参与财务专业知识培训活动,坚持将农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积极参与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仔细审核村级财务的支出、收益情况,对于那些不合理的开支有权予以否决,全面监督村级财务。外部审计机构最好根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对村级财务进行全方位的审计,尽早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坚持定期审计与不定期审计相互结合,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村级干部任前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加大对村级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严格执法,及时公布审计结果,使得村级更加注重内部控制。

(六)提高村级财务公开的质量

村级财务支出流程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主要对如何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进行了讨论,首先叙述了村级财务管理的定义,接下来对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 :村级 财务管理 强化措施

前言: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地域财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对地区财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村级财政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目前,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的不足,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定义

村级财务管理指的是对直接归农民集体所有的各项资产所形成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等。

二、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小。目前,部分村庄仍然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现金管理、银行存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上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还有的村庄虽然建立了看似完全的管理制度,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是比较不大,甚至根本就没有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操作,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除此之外,有的村庄根本就没有按照相关的财务管理规范来组织财务管理小组,缺少出纳和会计是常见的现相,村支书等村级干部对财务管理具有一票执行权;还有的地方是由村支书兼任会计,违反了相应的财务管理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还有的村庄对财务收入的管理存在问题,财务操作流程存在一定的缺陷,银行账户管理也存在问题,设立“小金库”现象严重,挪用公款等现象均有发生。

另外,有的村支书开支不节制,开发项目的时候缺少实际考察,没有对自身的财政情况进行谨慎的分析,最终导致亏损;还有的挥霍浪费,导致入不敷出等问题;甚至有的村子以各种名义滥发福利,或者报销的时候不经审查直接报销,这些都表现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都是亟需处理的问题。

(二)财务处理不规范。财务处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会计账簿、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会计核算不准确,会计科目使用不当,对账务处理不及时,以及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还有就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方面,具体表现在对原始凭证的审查不规范,存在即使原始凭证的数量不够,也予以报销的现象;每日现金的收入与支出不能即时登记入账;月度、季度的财务报表不能够及时编制和报送;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和存放不符合规定,导致会计档案丢失、无损等问题;财务工作人员发生变动的时候,没有任何交接手续,导致账务出现问题没有责任人的情况。

(三)资产负债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出现资产流失、债务不清的现象。对于资产负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底不清、产权不明等方面。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财产清查工作普遍存在问题,再加上对基本账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最终出现家底不清的现象。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对于村级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管理上比较随意,有的房产或其他集体设施被村领导长期霸占,并无偿使用,其他村民根本无法行驶所有者的权利;还有的村级干部以自己的名义将集体资金借出,甚至长期不收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员的利益;还有的村干利用职权之便,挪用公款,私设金库,导致集体资产流失;对于资金的收缴和利用方面,会出现由收入冲抵支出的现象,对冲抵的支出和收入均不记账,最终导致村级账务不清楚的问题。还有的村子缺少明细账管理,对往年的挂账处理不及时,经过长期的积累,导致债务化解艰难的问题出现。

(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流于形式。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缺乏合理的管理监督体系。为了保证促进财务的公开性,实行农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各级政府均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有效措施,针对村务不透明的现象进行了相应的整改,但是仍然有很多的村务只是在形式上实行了公开、透明,村务的实质还是由村干部做主,社员没有参与、决定的权利。财务公开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财务公开形式化,只公开形式上的内容,财务实际还是有村干部掌管,公开内容过于笼统,不细致,重点项目的资金运用情况不公开,农田水利设施等关乎生计的财务项目不公开;2.欺上瞒下,有的村子使用公款进行招待的时候,可将招待费用纳入其他合理费用中,设立在管理费或者其他支出等名目下,使得财务公开成了空话;3.村务公开不及时,应该公开的账务不公开,利用各种借口作为拖延,当上级领导来下来检查的时候,匆匆应付了事,所谓的民主管理根本就没有从实际上执行;有的村子缺少专门的监管小组,虽然有的村子建立的专门的理财小组,但是由于小组人员的专业素质过差,导致理财小组根本就没有实现其工作职能。

三、关于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强化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首先应该明确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理顺管理体系,破除原有的不合格的财务管理体制,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由农业部门转入到县级财政部门的财会管理体系中。对于实际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记账制度”、“村长乡管制”是目前比较推崇的管理方式。这两种管理模式是近年来相关人员从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受到了村民以及部分村干部的欢迎,应该受到大力的推行,各地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这种财务代管的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应用在不具备建立会计核算的村子,而且应该在保证资金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采用。具体的管理情况应该按照资金的来源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第一,由乡镇政府对财政部门的拨款进行统一的管理,乡镇政府应该建立专门的农村会计记账中心,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对账簿、财务档案、财务章、票据等都要实行统一的管理。第二,村集体收入有村级自行管理,乡镇政府可以帮助村级安排会计人员培训,并帮助村级建立符合实际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账务设置、会计核算等进行指导,乡镇政府的财务人员应该定期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第三,如果村级财务收入较低或村级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差,可以委托会计记账。

(二)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处理工作规范化。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为财务管理工作有质有量的进行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应该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来制定,应该包括现金管理制度、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差旅费报销制度、开支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资产债务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还应该建立土地转让收入等的管理制度以及农田生产管理资金方面的管理制度。同时,还应该建立内部监控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等,对账簿、记账、核算等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出明确的财务管理内容以及财务处理流程,严格规定出财务工作之外的人员疑虑不得接触财务工作,尤其是村支书等,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应该由经手人签字,并报相关领导审查合格后方能报销。

(三)建立全面的监控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1.设立专门的理财小组,做好内控工作。尽量由专业的财务人员担任小组成员,并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

2.重大财政开支由民主投票决定。

3.对于任职时间内发生的财务问题,应予以一定的追究。

(四)加强对资产债务的管理力度

1.定期组织财产清查,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出现问题是应该及时调整并上报。

2.定期对债权和债务进行清理,应该及时收回债权,及时偿还债务。不能及时处理的债权和债务应该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总结: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处理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保证财务处理的规范化,并建立全面的监控体系,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文献

[1]杨寿康.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12,10(03):66-67.

村级财务支出流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村级 三资管理 具体措施 研究分析

农村问题中,对于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管理是重点问题,也是困扰大家的难点问题。加强对于“三资”的管理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的集体利益。作为农村经济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对于“三资”管理的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严格把关,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健全管理条例,避免农村村级“三资”的流失,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下面本文将针对农村村级三资管理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一、农村村级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村级三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对农村村级三资管理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村干部、财务管理人员等对三资问题不够重视,出现台账不完善、甚至没有台账的问题,导致三资管理成为了糊涂账。同时,一些村干部,故意登记不全、做假账,敷衍了事,所以使得农村村级三资管理成为了一个难题。

(二)对合同随意更改,使得集体利益收到了极大的损失。在“三资”管理问题中,合同是农民群体利益保障的基础。但是由于合同不够规范,基本要素缺乏以及条款问题指代不明,所以使得农民的利益收到了损害。同时,一些村干部存在思想道德问题,暗箱操作,不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程序对合同内容随意更改,蒙蔽农村群众,都使得三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三)财务管理混乱,缺乏制度条例。财务管理在农村村级三资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实际管理中,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大额费用大多由财务管理人员直接支出,而不是经过集体讨论,甚至有的随意浪费挥霍。并且在报销过程中,手续凭证不够完善、收款收据不规范。同时一些村干部在财务公开方面内容宽泛、形式手段不具体,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对实际情况并不了解。

(四)集体资金管理独断专权。集体资金往往都由一人直接管辖,所以就会导致公款私款不分。甚至有的人会乘机浑水摸鱼,私吞公款,这样的情况对于集体资金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五)基用裰骷喽酱胧┟挥新涞绞荡Α<喽绞潜U吓┟窭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农村经济中,农民的监督意识不强。同时,众多的农村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对村内事物不够了解,所以使得基层民主监督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同时由于农村集体观念落后,村干部就认为对于农村村级三资的管理就是加强对于资金、资产、资源的看管工作,而实际上三资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使得资产增值,为农村创造更大的财富。

二、农村村级三资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农村村级三资管理制度规范。农村村级三资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相关的制度条例不够完善,所以在接下来的阶段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条例,利用相关制度,对村干部、财务人员进行约束,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利用农村经济的有效资源。同时需要制定相关财务制度,对于大额费用的支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并且需要经过上层镇政府的批准。对于预算的超值部分,要找到具体原因,不合理的支出要严格落实到个人身上。同时对于合同的制定,要严格按照规范形式,合同的违反需要负法律责任,切实保障农村的经济利益。对于农村的档案也要科学管理,编订成册、存放有序、严格保密,做到在日后的查询能够有据可查,明令禁止擅自销毁和泄露。

(二)严格落实监督程序,做到民主决策。尽管由于农村村级三资委托的实施,使得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一言堂’等问题仍然猖獗,所以在今后的重点需要落实在监督程序上,在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任何的决策都要经过讨论决定才能够形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行规范管理。决策过程需要经过提议、村名讨论、审议、镇政府审批等一系列的过程,防止个人独断专权。凡是流程不完善的,一律不进行审批,实行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