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建设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前课程文化意识已在学校层面日益觉醒。加强课程文化的建设对于编制好学校的课程方案有着积极的意义。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教育的主体是人,课程文化是人性化的文化。讲到底,课程文化实质上包括了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等。校长是学校课程文化的引导者,是教师投身课程文化建设的榜样的导向。教师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角色,能直接决定课程实施的成效得失。学生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成果的体现者,其不仅仅是指学到多少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发展人,是发展教师,更是发展学生。因而我们学校通过课程文化的建设,积极培育三类文化,一是智慧的干部文化,让领导在科学规划、合理编制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对课程的领导力。二是清高的教师文化,让教师在科学践行课程文化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对课程的执行力。三是自主的学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综合素质。
二、学校课程的结构要突出全面课程
课程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只要是教育主体在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中创设的一切人化和物化的因素,都可纳入课程文化的范畴。因此我们要有整体课程的概念,要把学校所有活动都应看做是课程。其包括核心课程和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而课程文化大体上可以包括三方面:一是课程物质文化,其是以诸如教材,校园等形式呈现。二是课程制度文化,其是以诸如《课程标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形式呈现。三是课程精神文化,其是以诸如办学思想,校训等形式呈现。课程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本质所在。我校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整体推进,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和“求真,勤勉,尽责”的校训,全方位构建学校课程。
基础型课程:根据学生基础与需求的差异。积极主动地探索课程方案校本化实施的途径和策略,构建“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发展个性”的课程体系。凸显“基于学生发展、符合学校实际,全员参与建设、注重教育价值”的课程实践,显现课程的均衡性、整体性和选择性。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型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联系,促进学科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的有机统一;围绕主题组织拓展型课程,注重基本问题的探索,以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初步形成两个维度(限定拓展与自主拓展)、两个层次(普及与提高)的课程结构,满足学生智慧学习、多元发展、自主发展的需求。
探究型课程:根据学生实际能力,确定探究型学习的可行性范围,从系统与整体的角度,来考察与协调各类探究型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研究和设立各类相对独立的探究型活动的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和活动形式。在对各类探究型学习活动进行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将探究型学习活动进行系统的分类并据此形成各自独立的探究型学习课程,不断充实和完善探究型学习课程体系,构建有针对性、多样化、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三、学校课程的开发要突出校本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需求主导模式;二是条件主导模式;三是目标主导模式。我们要综合发展这三种模式,既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也要考虑师资的条件,更要考虑办学的目标。这样开发的课程才能既实用,又具特色。
在拓展型课程建设中,我们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力求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有单学科知识扩展,又有跨学科知识结合。既与其他两类课程内容衔接紧密,又与知识、能力、态度加强联系。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充分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要的目的。
为了丰富拓展型课程的内容,因地制宜地实施拓展型课程,我们对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及实施作了分类。
植入式。就是把课程列入课表,每班每周全体学生进行活动。如国际象棋,我们就采用这方式,一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课,要求教师运用校本课程教材《少儿国际象棋》,循序渐进地进行国际象棋的训练。
渗透式。就是把拓展型课程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如绿色教育,我们则通过渗透方式,使其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我们各学科教师的教案编写、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结果的评价等都渗透环保绿色教育。
延伸式。是指在基础型课程基础上在某一方面加以引申。如中、高年级的诗文诵读,我们则是在语文规定的80首古诗文的诵读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利用阅览课,组织学生用好自编的校本课程《诗文诵读》。
镶嵌式。是指拓展型课程的实施没有固定在某一节课,而是结合具体内容、教育时机,镶嵌于某一教育教学环节之中,如我校的德育课程《求真教育》,就是镶嵌于我们的晨会、班队课之中并予以落实。
节庆式。就是集中一个阶段进行拓展型课程的学习。如每年的5月,全校学生开展“让泥巴活起来”的“泥巴节”活动,每位学生通过认识泥巴、玩玩泥巴、创作作品、交流成果,掌握陶艺的基本制作工艺,感受创作的快乐,同时又与自然接近,与泥土亲近。
我校已陆续开发了《诗文诵读》、《国际象棋》、《绿色教育》、《让泥巴活起来》、《“求真”教育》这五个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教材。基于我校的师资优势、学生的特点与发展需求、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的开发资源。我们继续精心选择内容,边学习,边实践,边开发;再实践,再学习,在完善,继续“自下而上”的开发途径。由教师提出,继而由学校拓展型课程领导小组审核,实践、完善、成熟,做精、做优校本品牌课程。
关键词:认知;商务英语;课程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商务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学习者的数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院校进行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为了能充分有效实现商务英语课程的教育,让从事商务英语教育及学习者双方的最大受益,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商务英语的认知从根本上进行讨论。
一、国内外专家对商务英语的认识
在中西方不同的研究背景下,对于商务英语的界定,国内外专家众说纷纭。国内外专家对商务英语的定义或阐述总的来说分为三个角度:
1.从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属于一个教学概念,于是将商务英语视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商务英语应该在专门用途英语的背景上来认识。这是因为商务英语具有专门用途英语各个领域重要的共同特征:需求分析、大纲设计、课程设计、材料选择和开发。和专门用途英语的其他种类一样,商务英语暗示对特定范围语言的界定,强调在特定情景下专门的交际活动。[9] (p.3)
(2)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可以称之为商务英语[8](p.7)
(3)根据学习者的不同专业,专门用途英语可以分为三类:科技英语(est)、商务经济英语(ebe)及社会科学英语(ess)。这种分类将商务用途英语(ebp)纳入到职业用途英语(eop)的范畴之中。商务用途同样属于职业用途,因此可以将商务用途英语视为eop的组成部分。
(4)商务英语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它有许多独特的语言现象,包括词汇用语、结构、文体风格等,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
(5)商务英语实际上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
2.从英语的功能变体角度来看,商务英语体现了英语在商务活动中的使用特点,于是从语言特征的角度把商务英语视为英语的一个功能变体,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内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
(2)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的功能变体,它并不是一种特别的语言,而只是英语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它是一种工作语言,一种交际能力的体现形式。
(3)它既有个别商务活动的专业性,又与社会大众所使用的普通英语息息相关。
(4)所谓“商务英语”就其语言本质而言就是在商务经贸领域内经常使用的反映这一领域专业活动的英语词汇、句型、文体等有机的总和。
(5)商务英语是商务话语诸因素互动过程的产物。商务英语所承载的是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等方面的信息,没有承载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等方面的信息的英语不能称为商务英语。
3.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是商务背景、专业知识及语言运用三方面的综合运用,是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服务的,于是将商务英语视为一个学科专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从学科定位来看,国际商务英语属于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下属分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国际商务英语,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或学科,在中国高校已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存在。
(3)把国际商务英语看做是文学和经济学、管理学交叉的学科应当比较合适。目前对商务英语的研究多从英语教学和国际商务两个领域来研究,这充分显示了其跨学科性。
商务英语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国际商务人才而进行学科建设的,从事国际商务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需要通过专业训练才能培养出来。在国外,多数学者将商务英语归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体系之下,将其看做一个语言本体和语言教学方法来研究,是为其他专业服务的英语教学体系。
二、专门用途视角下的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我们可以从专门用途英语的定义及分类上对商务英语有更深入的认识。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二分法,另外一种是三分法。robinson[11] (p.3-4)从时间的角度,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经历将esp做了细分,是为二分法;在这种分类方法中,esp被分为学术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和职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eop)。该分类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对esp课程的专业性程度的影响。对于职业人士而言,英语是他们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一种媒介语言。课程的差异取决于学习者在其工作培训的不同阶段:就业前(pre-experience)就业期间(simultaneous/in-service)及就业后(post-experience),是否学习过相关的英语。因此,课程设置应该满足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需求。
hutchinson和waters采取了三分法,将esp分为三个分支: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t),商务经济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es,ebe)和社会科学英语(english for social sciences,ess)。
三、商务英语的分类
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商务英语同其他esp分支有较大的区别。它既包含有专门用途内容又具有普通用途内容。前者通常和专门的职业领域相关,而后者是指能在商务场合中进行有效沟通的普通商务英语能力。因此,dudley-evans和 st john将其进一步分为普通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 egbp)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s, esbp) esbp的授课对象主要是缺乏工作经验的学习者。他们在语言学校学习此类课程,这些群体往往是以语言学习为目的而形成的,而非工作性质。虽然egbp也是以商务为背景,但其课程设计与普通英语相似,多是在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加上一般的商务背景知识,其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一般商务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专业性不是很强。esbp通常是为有工作经验的学习者设计的课程,授课对象一般为从事某一商务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本专业的知识比较熟悉。这类课程针对性较强,时间相对集中,常常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英语水平进行小班授课。dudley-evans和 st john指出esbp课程往往关注一到两项语言技能以及特定的商务沟通活动。此类课程通常针对商务沟通活动中的某些特定技能进行培训。如holden等人总结出的七项主要的商务沟通活动:接听电话、社会交往、做汇报、参加会议、谈判协商、书写信函、写报告。前五项涉及商务英语的口语和听力技能,后两项涉及写作和阅读技能。在esbp课程中,课堂活动的设计应使学习者能将其商务知识运用到商务工作背景中。
四、结语
国外多数学者将商务英语归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体系之下,将其看做一个语言本体和语言教学方法来研究。与之不同的是,很多国内专家学者在认同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框架下的同时,将商务英语当做一个学科专业来研究。此种认识上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商务英语的概念源于国外,在国外,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为其他专业服务的英语教学体系。而我们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国际商务人才将其引进的,从事国际商务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需要通过专业训练才能培养出来,所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也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研究商务英语,将商务英语看做一个专业,并结合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这是提高我国商务英语总体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黄伟新.论商务英语的语言学地位[j].现代外语,2000(增刊).
[2]林添湖.对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三点思辨[j].国际商务研究,2004,(l).
[3]阮绩智, esp需求分析理论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明[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3).
[4]林添湖.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在中国[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5]王兴孙.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及要解决的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1998,(4).
[6]严明,冯莉.商务英语专业教育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dudley-evans,t& st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8]e1lis,m.& johnson,c.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9]hutchinson, t. &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一、加大财务核算力度,加强科室成本控制管理
要加强财务成本核算,提高有限资源利用率。加强成本核算,才能使医院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加强以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才能提高医院竞争力及占有医疗市场份额。成本核算首先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室成本核算办法,包括建立成本核算组织和成本管理网络,规范核算的收入、费用项目,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建立责任制成本考核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和成本信息反馈体系。
以科室为承包的基础单位,科室所有人员(包括临时工、卫生员)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补助、夜餐费均由本科室自行承担;科室所有人员的进修费、差旅费及参加会议费用,科室用车费均由本科室自行承担;科室领用的小型医疗器械、办公杂品、劳保品等消耗品全额记入成本;科室所购的设备,按计提的折旧费计算记入成本;其他诸如水费、电费、房费、取暖费、低值易耗品更新费用,从供应室等相关职能科室领用的物品及消毒费用均算入科室成本。此外,各科室还应按本科室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例承担行政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这样,保证了医院当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完全被摊销。在此基础上以医药收入扣除以上成本后的利润额为基数计算奖金。各科室按医护的职称(务)、承担责任、技术含量等条件划分奖金系数,制定奖罚标准计算实际奖金数额。这种“全收全支”的办法,合理地分配了医院当期所有发生的费用支出。有效地节约资金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明晰了各类人员的责任关系。充分调动了全院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
二、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1)应健全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2)要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和考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3)加强医院财务的实时管理。传统的财务管理是依据事后反映的静态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的,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动态地跟踪医院的每一项经济活动,财务人员可根据动态的财务信息及时做出反应,使医院的财务管理贯穿经营全过程,改变财务和业务分离的滞后状况。
加强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金流动。医院的各种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物质基础,医院加强财务管理要按照有关规定管好、用好各种资产,使各种资产充分发挥效益。医院也存在许多年不用的材料、设备,资金运用存在不良问题,如何把这部分呆滞资金灵活运用起来是医院需要解决的问题。财务部门针对物资设备各部门的储备资金过人,每年必须集中一个月进行调查盘点,提出积压的清单,明确处理积压的审批手续,办理报废成变卖成为货币资金,盘活存量,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加快物资的周转。
三、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1)积极组织教育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为确保现代财务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努力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医院应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科室内部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把握国内外最新的财务动态,还应创造条件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财务人员要不断的学习经济和财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运用现代数学、法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从经济、社会、法律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理财方案。(2)医院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财会知识,还要了解业务流程和其他部门的知识技术,熟悉计算机的操作与运用,能够有效地开展网络财务,成为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3)建立医院财务人员业务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效的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四、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医院经济效益管理
信息系统的运行,使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各种财务数据使用价值大为提高。并且最大限度的转化为可利用信息,成为资源。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亦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关键词】中职阅读校本课程 “双核型”体育人才 实验
人的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实践,二是阅读,二者都很重要。鉴于此,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从2009年九月开始在进行“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课题实验,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读书意识、读书兴趣、读书方法、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扩大阅读量,丰富体育类中专生的积累,让阅读成为体育类中专生生命中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将体育类中专生培养成自我学习能力、体育职业技能都很优秀的“双核型”体育人才。
“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课题实验中的开放式阅读活动,既包括语文课内的阅读,也包括体育类中专生课外的经典名著阅读、古诗文阅读、时文阅读、科普读物阅读、外文阅读、奥林匹克文化阅读等。旨在培养体育类中专生的终身阅读意识,让阅读成为运动员人生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源泉。
“双核型”人才培养,是指用科学发展观整合运动员的教育环境和训练环境、教体两部门资源,遵循综合、协同、和谐、多样化原则,构建教体联合培养、引进和使用体系,培养文化素养和体育职业技能皆优秀的“双核型”体育人才。
“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课题实验的目标是:激发维持体育类中专生的阅读兴趣,开拓体育类中专生的知识和文化视野,切实提高体育类中专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优秀体育人才。
“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课题试验中注重了五个方面的原则:
(1)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课内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体育类中专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写作、听说相结合:要求体育类中专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3)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结合各类活动,为体育类中专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运动员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
(4)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德育相结合: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打下精神的底子”,亦是阅读之于人的最深层的意义所在。
(5)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研究性学习能让体育类中专生根据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确立研究课题自主进行探索研究,广泛查阅大量书籍资料,进一步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6)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与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相结合:运动校背负着源远流长的奥林匹克文化这片沃土,坚持“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的体育特色,开展体育文化教育,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为确保课题实验有突出的成效,课题组实施了五项措施:
(1)体育类中专生个人制定阅读计划,并认真加以落实。
(2)班级建立“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个人档案。每生一张档案卡,用于记录体育类中专生每学期的阅读内容和成效。
(3)学校进行专项检查,对各班级的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活动情况予以督促、评估,并列入年终考核。
(4)教务处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各班级进行业务指导,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每个学期末以书面考察的形式检测体育类中专生本学期的阅读成果,成绩记入学籍档案。
“中职阅读校本课程建设”课题开展四年来,提高了体育类中专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速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近三年来,学校高考成绩越来越理想。2012年,录取率为97.7%,28人进入本科专业继续深造,本科达线率为62.2%。学生们从名著中学会做人、在名著中体会了成长。运动校的学生参加了第四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武术表演”获中华才艺表演集体项目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心绣未来”征文和演讲比赛《感恩的心》获国家级三等奖。课题实验中,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丰富了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推动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近三年,课题组的专业专任教师和文化专任教师在国家、省级杂志30多篇、编辑出版教参1本、主编出版课题研究成果两本,语文教学的科研成果获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的全国评审一等奖,三次在全国的会议上介绍学校的教科研成果。《打造体育产业特色校本课程
培养运动学校学生创业能力》成为镇江市“169”人才资助项目。2009年以来,在中国教育学会立项的《“双核型”体育人才培养
【关键词】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分析
【Abstract】The curriculum is the basic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is reasonable in relation to the quality of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make the curriculum of school medical inspection technology is more suitable to the students' practical, of the professional class of 2014 were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on the curriculum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all kinds of curriculum sett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satisfac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nd mak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Key words】Curriculum; Satisfaction; Investigation; Analysis
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是指学生依据“自定标准”对其所学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之问的差异做出的主观评价[1]。一般而言,满意度水平体现着学生完成学业的积极性,也决定着学生学业完成的程度,同时也是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情况的一种反馈。
通过此次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找出其中不满意的指标,作为今后制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计划、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使专业课程设置更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使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加完善。为此,在2012届毕业生即将离校之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4届毕业生,调查时间在学生毕业时期,这部分学生通过学校安排已经在各医院检验科实习10个月,部分学生已经走向工作岗位,在临床上已经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因此调查数据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主要调查了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1份,收回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86.7%。用SPSS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选择就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原因
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因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社会声誉好、就业前景好、高考志愿、本人喜欢而选择就读该专业的学生数占63.75%,因高考志愿外被调剂的占12.50%,学生选择就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达到自身心中意愿的占88.13%,说明学生对医学检验技术这个专业还是较为理想的。
2.2 对目前所学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满意度
调查数据来看,对所学的医检专业非常满意的占6.25%,较满意的占56.25%,满意的占31.25%,不满意的占6.25%,满意度达到94.75。说明学生对目前所学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非常满意的。
表1
2.3 对职业岗位课程、职业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根据表1数据结果,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对职业岗位课的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为97.75%,对职业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的课程设置满意度为94.40%。说明学生对教学计划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最高的是职业岗位课程,满意度在95%以上。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及通过部分学生访谈,不满意的原因最主要原因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操作技能培养不够、操作技能培养与岗位不符。
2.4 对所有职业岗位课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学时数、岗位吻合度的满意度
调查数据来看,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课程,各项指标满意度分别为教学内容99.17%、教学方法98.43%、学习效果97.93%、学时数98.22%、岗位吻合度97.72%。说明对9们课程的5项指标的满意度是很高的,均达到97%以上,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教学内容,满意度达到99%以上。所有课程中,各项评价指标满意度最高的是微生物检验课程,其次是临床基础检验和血液学检验。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及通过部分学生访谈,不满意的原因最主要原因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课程内容老化、不适用,课程考核方式不合不够不够合理。
2.5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教材选用、仪器设备先进性的满意度
从调查数据来看,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满意度为95%,教学仪器设备的先进性的满意度为86.6%。说明在实际授课中教学上的设备跟临床中实际运用的设备存在一定的差距。
2.6 对学校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实验、实训、见习)方面的、对学校毕业实习期间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
表2
根据表2数据结果,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对学校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实验、实训、见习)方面的满意度为96.2%。对学校毕业实习期间的教学计划安排的满意程度为91.9%,虽然满意度较高在90%以上,但有近10%的同学感到不满意,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及部分学生访谈,不满意的愿意的最主要原因为实习时间过长、轮转安排不合理。
2.7 在课程设置上,在岗位上最有帮助的课程
学生认为岗位上最有帮助的课程是职业岗位课程中的临床基础检验73.75%、微生物检验68.75%、生物化学检验48.75%、免疫学检验42.50%、血液学检验40.63%。其中职业基础课程(医用化学、分析化学、医用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等)满意度为7.50%,通识教育课程(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大学生心理教育等)6.88%。
2.8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检验营销和实验技术方向的必要性
调查数据来看,被调查的学生中,87.5%的学生认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有必要分检验营销和实验技术方向,12.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2.9 实习单位或工作单位对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或技能的满意度
调查的数据中,96.2%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或工作单位对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满意的,97.5%的学生认为实习或工作单位对学生所掌握的技能的满意的,满意度均达95%以上。
2.10 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改进的方面
调查的数据中,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专业技能43.13%,其次是专业知识33.75%、开始医患沟通方面课程32.50%、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27.50%、外语能力26.88%。医学基础知识20.00%、卫生法律知识16.25%、反映最新医学发展前沿的课程或内容 14.38%、人文素质14.38%、科研能力12.50%,数据可作为今后课程设置修改的参考依据。
2.11 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对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培养的能力是专业课程知识55%,其次分别是实践动手操作能力50%、社会交际能力34.38%、自主学习能力30.63%,科研创新能力28.13%、基础课程知识26.25%、文献检索与总结能力13.75%、论文撰写能力10.63%、通识课程知识10.00%。说明,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培养的重点是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
3 讨论
学校要进一步搞好学校的课程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制订教学计划,应尽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际需要,加强科学性。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培养医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更要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在教学方式上,课程中多增加案例讨论课,这些课程从形式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
专业课程需要适当加强,加强实用性和针对性。现今,“医患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普遍提高,在医学界呼吁提高医科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建议改革公共政治课和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调整一般文化课的设置,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课程设置的适当调整,在教学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