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工作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159-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由原来的预算内经费管理向预算外收支统管领域扩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应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相继推行了一系列预算管理、国库管理、财政支出等财政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也引起财政预算管理的重大变革,从而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在筹集资金、经费支出、控制、评价等财务活动中的举措得当与否,势必对单位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学者认为,由于体制、意识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偏弱,存在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预算编制不够精确、预算执行不够规范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事业单位的深入改革。也有从会计核算体制、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等措施,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财务管理目标是引导单位财务运行的发展方向,进行财务活动的一种内在驱动力。科学地设置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可以优化财务行为,实现管理的良性循环。但由于受计划体制的思维惯性影响,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问题突出,内部缺少科学、有效的财务预测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凭感觉、靠经验来估计单位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弱化了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二)财务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职能分工的细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管理目标的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虽然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财务管理办法,但内容过于简单,财务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强,仅侧重于经费报销、经费支出审批等会计基础工作,却忽视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重要的职能作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
部分事业单位缺少必要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没有真正落实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由于职权不明、责任不清、程序失范,导致了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财务管理有失控倾向。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导致了一些事业单位出现财务行为不规范现象,不利于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
(四)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管理方式粗放,不够精确,一些单位存在“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资产使用效率较低,甚至长期闲置,无法正常使用,浪费现象严重;资产处置不够及时,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甚至超过报废时间十多年,却依然挂账未做处理,个别单位存在事实上个人侵吞单位固定资产等现象。
(五)缺乏财务分析
新财政体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本单位的财务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问题,衡量当前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缺乏财务分析,相关工作开展不够规范和到位。
(一)加强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要严把单位会计人员入口关,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挑选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本领素质过硬的人员补充到事业单位会计队伍中来;对于无会计证者一律不允许从事会计工作;对于新上岗会计人员,要加大培训力度,并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尽快熟悉业务及工作流程,为干好本职工作打好基础;要重视财务人员的职业教育,落实教育资金,组织进修培训,使其及时掌握业界最新动态,学习运用各种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严格推行指标量化的绩效考核方法,奖优罚劣,激励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自觉性,打造一支素质硬、本领强的财务管理队伍。
(二)加强预算管理,有效进行财务预测
严密合理的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各类业务工作正常运转。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有效监督。要根据单位特点不断完善预算控制制度,持续改进预算方法,逐步细化各部门及各种专项资金的预算金额,为预算的有效执行打好基础。要严格执行预算,年终开展预算考核,通过奖优罚劣的奖惩机制,引导单位有限的资金向资源配置合理有效、预算执行较好的部门或单位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进一步调动各部门进行科学合理预算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需要明确的是,预算管理绝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涉及全单位各部门的事情,单位领导层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理想的预算管理效果,才能对单位财务状况进行有效预测。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这一要求同样适用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只有制订并严格执行各种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构建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才能有效杜绝人为干预财务行为的现象,才能有效避免、铺张浪费、挥霍国有资产等不良现象。一般而言,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经费管理、岗位职责、内部稽核、收支审批、资产管理、财产清查、接待管理等,同时还要建立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督促会计人员依法履职,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而言,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法律法规,让单位财务管理及监督工作有法可依;要逐步建立量化、细化的财务监督模式,使财务监督内容更加明晰、具体、具备可操作性。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资产配置及使用、资产处置、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做了明确界定与要求,各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扎实抓好“办法”落实工作。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认识,克服重资金使用、轻实物管理的不良倾向,制订并严格执行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定期盘查清查本单位固定资产,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要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固定资产考核体系,责任到人,奖优罚劣,调动资产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五)做好财务分析,为单位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做好财务分析对于事业单位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评价具有重要作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评价指标一般包括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内容。要逐步建立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财务分析工作的执行部门、工作流程、分析方法、分析报告的内容及格式等具体要求;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差额分析等分析方法;根据分析报告内容,本着客观中肯、为单位发展服务的出发点,提出切合单位实际、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以利于做好单位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三、结语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执行国家预算和国民经济计划,系统、全面地反映国家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重要基础环节。要在新时期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须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预算管理、有效进行财务预测,全面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好财务分析、为单位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着手,勇于创新,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促进事业单位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政部门;财务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引言
国家的整个财政中包含了基层财政部门,它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科学管理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加强基层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便成了财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证了财务工作科学地展开,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将每一项财政支出都花在实际有用的地方、花在老百姓的身上,财政部门才算是真正地发挥了它的作用与价值,这样也才是符合党的工作方针与工作路线的正确做法。
一、基层财政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缺乏原则性、科学性、透明性
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缺少了原则性、科学性与透明性。首先,原则性的缺乏;在进行财政预算与财政支出时,随意性很大,没有很好的原则。资金用途也不固定,预算方案形同虚设、几乎派不上用场。除此之外,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也是没有原则的乱使用一通,挤占或是挪用、不按规定地发放各种福利的事都是经常会发生的。相关的财务凭证也不是真实的凭证,各种假收据与发票几乎泛滥。其次,科学性的缺失;财政管理中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财政出现了严重的超支现象。在消费的时候,都是财政比较宽裕的时候随便消费没有计划与安排的,而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时候,又出现了不够花费的情况。最后,透明性的丧失;虽然财政的预算等工作都要经过人大的审核与监督,但是人大并没有发挥它应起到的作用,没有进行有效地监督。有些乡镇部门的工作分工不明,因而不能对日常工作做到透明化,使得工作显得太过随性。
(二)债权债务的清理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
乡镇政府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债权债务的关系,比如在实际的招商引资、乡镇建设或是差旅的招待等方面都会产生着方面的关系。但是在这种关系中,由于当事人的不够重视,没有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对这些债权债务的清理和维护不及时,就直接导致了欠账挂账或是打白条等一些很不合适的行为的存在。久而久之,一件接一件的不及时清理就直接导致了工作的积压,未处理掉的债权债务就越来越多,最后弄得处理不清、只能继续以挂账的形式搁置,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乡镇政府的人员流动也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完成,由于人员之间没有交接清楚,导致接手的人员不了解具体的工作,以致债权债务关系的相关工作继续堆积,最后账目是否真实也不能够准确确定了。
(三)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机制
乡镇财政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除了以上提到的问题,还存在着会计核算机制的不规范的问题。各部门的支出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很混乱,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条目类别。各部门自身的账也是稀里糊涂、一团乱、没有明确的细节支出项目,只有一个总账目总额的支出。另外,名称的使用也不规范,乱用混用的现象随处可见。
二、应对基层财政部门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建议分析
(一)加强基层法制建设与建设内部控制体系
要想解决当前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树立工作人员乃至干部领导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有关法制的培训与指导,将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传达给他们,让他们意识到法律法规存在的必要性。同时,把握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此外,还需加强内部的控制体系,使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能够相互监督与制约,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
(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基层管理工作过程中,需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有指导性作用的法律法规,保障工作执行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形成法制化的规范体系。这样财务管理工作也会显得科学很多、规范很多。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知道的基层财政部门也会因此工作的时候,各部门分工明确、有效地工作为百姓服务,从而实现人们的生活的整体质量的稳步提升,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三)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由于基层部门中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且素质不怎么高等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比如邀请素质高的一些名校教师来为工作人员讲课,实实在在的对他们进行指导,这样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从而同步实现业务能力与业务素质上的提高。此外,还需要工作人员对之前没有及时处理掉的乱账进行彻底地整理,从而保证接下来的工作能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及时有效地完成,这样以后的工作氛围也会随之焕然一新。
三、结语
在基层财政部门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的进行中,总是会因为工作体制和工作体系或是相关的工作人员自身的原因,而导致了基层财政部门财务工作中问题重重。本文就基层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对各项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相信对以后的基层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借鉴意义与参考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爱霞.浅析基层财政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73-74.
[2]王存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外资,2013,01:152+154.
[3]刘付丹.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知识经济,2013,12:125.
[4]王军辉,王淑珍,刁娟.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论坛,2005,09:122-123.
[5]高明军.基层财政部门罚没物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33:56.
一、递延所得税研究问题总结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人为主观判定问题
(1)问题分析
以当年亏损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符合条件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例。企业会计人员依据对公司未来期间盈利能力及应纳税所得额的预测,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而对于预测的方法、预测精确度的测算,准则与税法都未进行规定。
人为的主观判断会带来利润的操控空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会相应地减少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增加净利润。如果上市公司为粉饰报表,在不满足确认条件的前提下强行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误导财务报告的使用者。
(2)所得税实务工作改进建议
会计准则中应增加对未来会计期间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判断的具体规定,以统一口径,减少人为操纵因素的影响。税务机关可要求企业提供管理层签字批准的业绩预测,用以判断未来可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对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提供依据。
(3)税收征管工作改进建议
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判定依据的税务检查。目前,所得税年度申报后续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对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的合规性审核方面,缺乏与企业财务报表的交叉比对。以当年利润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例,企业应在连续的五个纳税年度对企业财务报表的递延所得税事项进行处理,税收征管工作应关注此类存在会计估计的事项,鉴定是否存在人为操纵利润的因素,并进行风险预警,降低可能的税收风险。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重复确认问题
(1)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重复确认问题的分析
在合并报表业务中,按照CAS18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规定。被合并方因采用权益法核算,因账面价值调整产生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不符合暂时性差异的内容,不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因子公司已经在独立的财务报表中对递延所得税进行了确认,在合并报表层面再次确认递延所得税会造成重复确认。
(2)所得税实务工作改进建议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应该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时体现企业真实发生业务的内容。在合并报表业务中,企业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减少重复确认问题,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
(3)税收征管工作改进建议
依据税法规定,企业集团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在企业合并报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既不符合资产与负债的定义,也不符合暂时性差异的确认条件。
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因母公司与子公司独立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独立缴纳企业所得税,合并报表的编制对于实际税收征收管理没有直接帮助。为了加强合并报表中的信息披露,增加母公司、子公司的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内容的披露,可以有利于后续税收征管工作获得更直接的信息,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3.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财务报表列示问题
(1)财务报表列示问题总结
在所得税会计实务中,存在暂时性差异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如不符合规定的对外投资,商誉的初始确认,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确认等,这些暂时性差异都没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进行列示。另外,因税法与准则规定不同,如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因税法扣除比例的限制无法全额扣除产生的差异,只在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进行了调整,在财务报表中也未进行相关的披露。这些特殊事项在发生时影响了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但是在财务报告中却没有进行列示与披露。这会增加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与财务报表之间信息比对的难度,不利于实务工作的开展。
(2)所得税实务工作改进建议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的内容相互关联。从本文研究分析的结果来看,并非所有的纳税调增都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但是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通常都会涉及到纳税调整。在财务报表中加强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计量的披露,规范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有利于税务机关在后续管理中利用财务报表与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进行信息的交叉比对,简化税收管理程序,提高征管效率。
【关键词】 财务集中核算制度;资金;会计机构;财务管理职能
一、引言
无可辩驳的是,企业经营的环境越来越艰难,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整顿内部会计工作秩序,成为了当今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文件,财务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无视企业规章制度,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这类问题依然存在,症结在于财务管理过于分散、监督薄弱。随着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和各企业整体改制的不断推进,许多企业都在自己范围内建立起财务集中统一管理体制。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在加强财务支出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规范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实践的情况看,确实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财务管理职能弱化倾向,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 财务集中管控的定义及其意义
省级财务集中管理是指在原则上不改变省公司现有管理架构、职能权限的基础上,由省公司财务部门统一集中管理全省分、子公司的资金账户、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统一的财务会计政策,集中处理全省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同时,通过在省公司设立专业的会计核算中心,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能适度分离,实现专业提升。而分公司及子公司会计核算职能上划后,财务工作重心转向加强执行力度、精细化运作、为业务提供良好服务与支撑、通过为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决策支撑来实现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财务集中管控的意义集中表现在:
一是实现会计核算透明、准确、规范与统一原来的管理情况下,各分、子公司均有独立的财务核算,在核算分散的情况下,财务很容易受到业务领导主观意志和财务人员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做到会计核算的规范统一和数据的准确透明。通过集中管理使公司对财务状况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分类数据、变动情况都要非常清晰地掌握。
二是强化财务分析与支撑,快速敏锐地提供有价值信息以及真实完整的数据是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通过财务集中管理做到核算规范统一,财务信息清楚,数据准确,以此为基础才能提供强有力的财务分析和支撑。
三是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经济活动越来越丰富多样,企业所面对的风险不断增加,特别是财务风险,企业面临的资金资产安全、财经纪律、税务政策等各方面的风险越来越大。可以通过省级财务的高度集中、管理手段的信息化、职权的清晰明确、严格的权限管理等各种手段,来加强公司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三、 财务集中管控模式下财务管理职能弱化的表现分析
实践工作中证明,财务管理职能弱化的表现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事权与财权相分离,削弱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力度。财权与事权的脱节所引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单位组织日常工作的效率低下;第二,单位对资产的管理职能弱化,资产流失与浪费现象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实行集中的会计核算,势必形成会计核算游离于单位资产管理之外的局面,使本来就面临困难的资产管理“雪上加霜”。
2.职能定位不清,造成财务管理工作责、权不明确。会计核算中心和核算单位在实施集中核算的条件下,各自的财务权限怎样界定尚不明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互相依赖,出了问题又相互推诿。
3.对单位业务活动的绩效缺乏管理和监督机制,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效益。由于现在采取集中核算,使得单位的财权与事权不能挂钩,财务信息也不全面,而会计核算中心又不能及时掌握单位的业务信息,从而难免会在各单位业务的绩效管理上形成盲区,给核算单位加强绩效管理带来障碍,也很难阻止单位对自身利益的不正当追求。
4.与报账员及单位沟通不够,财务管理工作渠道不畅通。有些部门和人员误认为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财务工作全部交到了核算中心,高水平的会计人员通过择优录用大多进入核算中心工作,报账员没有用武之地了,对单位的贡献也随之减少,于是出现对报账员的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支持的现象。如果核算中心不充分注意与报账员和核算单位的有效沟通,势必会影响单位报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报账员和核算单位对核算中心有不满情绪,不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由于撰写此篇论文的需要,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问卷大概样式如下:
①请问您所在的企业是属于以下哪种性质的行业?
A.保险行业
B.矿产行业
C.电力行业
D.通信行业
E.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问您所在的企业实行了财务集中管控模式了吗?
A.是
B.否
C.不清楚
假如您问题②回答是A选项,请继续以下问题;反之,不需要继续答题,谢谢您的参与!
③请问您对自己的财务工作职能定位清晰吗?责任明确吗?
A.是
B.否
C.不清楚
④请问您感觉自己所在的财务部门监督机制严格吗?
A.是
B.否
C.不清楚
⑤请问您感觉自己财务工作压力程度如何?
A.非常大
B.比较大
C.一般
D.比较小
E.非常小
⑥请问您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感觉自己灵活性、创造性程度如何?
A.非常高
B.比较高
C.一般
D.比较低
E.非常低
⑦您对财务工作积极性如何?
A.非常高
B.比较高
C.一般
D.比较低
E.非常低
此次问卷调查的受访者人数为20人,这20名受访者均为财务工作人员,调查数据如下:问题① (图1); 问题②(图2)
问题③―问题⑦共有15名受访者继续问卷调查,其中有五成受访者表示工作压力大,近八成受访者表示自己灵活性、创造性及工作积极性比较低。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知,在实行财务集中管控模式的企业里,财务工作者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对于工作的灵活性,积极性是比较小的。综上所述,此类财务集中管控模式下财务管理职能弱化的表现越来越严重。
四、 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及设置会计机构的对策建议
集团型的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体制,在建立初期,成员企业间的业务联系非常密切,为了更好地聚合公司的资源优势,此阶段很适合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随着各子公司自有业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的不断加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把初期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转换为相融型财务管理体制,即母公司对各子公司的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仍实行高度集权,但对各子公司的日常经济活动赋予较大的自。
1.建设初期既要追求规模效益又要防范财务风险,适度的集权就很有必要,为了加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集中管理,母公司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
(1)强化对各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控制;
(2)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3)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建设;
(4)建立资金控制系统;
(5)建立收益控制系统;
(6)建立预算管理系统;
(7)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和财务备案制度;
(8)加强内审和专项检查工作;
(9)建立财务信息控制系统;
(10)建立风险控制系统。
下面是几种相应的也较为实用的做法。
(1)完善企业集团组织机构进行财务集中控制;
(2)财务总监委派制;
(3)全面预算管理;
(4)财务网络电算化;
(5)统一集团会计政策;
(6)内部审核和外部审计制度;
(7)财务考核与奖励机制。
2.对于如何强化财务管理职能,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对策及建议:
(1)明确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定位
明确会计核算中心在实行集中会计核算制度条件下的职能定位,是明确集中核算各方权、责的前提,也是正确处理好会计核算中心与各单位间的关系、明确和细化各部门自身职能的关键。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资金的统一监督和核算,对原来各自为政的核算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规范,以防范财务风险。首先,会计核算中心对各核算单位具有共性的,经常发生的业务,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对各核算单位的特殊业务,也要求依照统一的规范开展会计工作。如单位的预算收支管理制度、收支流程的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业务绩效评价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其次,针对资产实物和价值管理分离,资产管理风险较大的情况,建议核算中心与核算单位进一步加强合作与沟通,制定合理的协作办法,定期核对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材料的明细账,确保总账与明细账相符,核算单位账务与实物相符。
(3)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二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切实加强对单位政府采购支出的事前审核控制;三是核算单位要对往来款项全面清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除了以上的一些对策及建议,以下还有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
标准成本以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通过成本达标、挖潜,推进成本的持续改良,对成本实行全过程控制,全面提升产品的成本竞争力。
(1)标准成本制度功能架构
标准成本制度是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
(2)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标准成本制度推进的过程即推进全员成本管理的过程,其特点包括:便于分清责任,衡量业绩;便于确立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和全局观;便于加强成本过程控制;便于优化资源配置,指导营销决策。标准成本用于决策有着许多优点,它不受实际成本波动的影响,排除了许多非正常因素(如设备故障、自然灾害、来料质量等)。
4.各企业应吸取世界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开发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大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整体产销信息管理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EPR)系统,由销售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出厂管理、成本管理、统计管理和会计管理等子系统组成。这些系统的投运,对于完善企业现代化管理、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实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5.成立已130年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自己的管理特色,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方式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其治理与管控模式也应随之转变。
两年时间,基本建立了“符合开滦特点的、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管资金与管人相结合,功能完善、高效运转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
(1)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
(2)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
(3)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目标;
(4)总会计师组织体系;
(5)财会政策制度体系;
(6)会计信息报告体系;
(7)财务监督检查体系。
随着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控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效果日益显著,主要体现在:
(1)提高了资金管理效益;
(2)提高了运营掌控能力;
(3)提高了决策支持水平;
(4)提高了财会队伍素质。
从开滦集团以及强化财务职能对策及建议可以看出,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 所涉及内容很多,同时,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及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也必然处于动态之中, 其战略目标的修改或修正频率越来越高, 组织结构要作不断的调整和重新设计, 在财务管控上, 其控制方式、重点等也要相应变化。
五、 结束语
总之,国内企业实施财务管控模式还没有达到很好的水平,在实施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同时,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到其面临的问题,并且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本及要点。当今国际级大企业在财务集中管控方面已经摸索出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做法,我们应当积极加以引进,认真消化吸收,创造出更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楠楠.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职能探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4).
[2] 丛莘.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J].科技与管理 ,2004(6).
[3] 董小焕.企业应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J].宁夏大学: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8).
[4] 白万纲.集团财务管控模式探讨[EB/OL].省略.2009-04-23.
[5] 李会敏.开滦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实践探讨[J].会计之友,2009(3).
[6] 程敏.省级财务集中管理浅析[J].财会通讯,2010(5).贵州,2007.
1.财务基础工作方面问题
——部分单位财务基础工作管理投入不足,财务基础较为薄弱。
部分单位存在对“财务基础工作”管理投入不足的情形,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个别单位问题比较突出。如:银行账户开销户资料不全,银行对账单未取得,原始单据、银行单据遗失,账务处理不规范,印鉴、票据、会计档案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2.财务内部控制方面问题
——部分单位财务报表数据严重失真,收入和利润调整随意。
部分重点企业由于融资业务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利润筹划,在收入确认、损益调整方面存在财务利息、融资成本、管理费用不入账情况,存在提前确认收入、延后确认费用的情况,存在调整当期利润的情况,经营利润数据失真。
——个别单位对集团制度执行不力、财务内控薄弱,存在违规事项,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个别单位管理层未能尽职,管理不善,造成损失。
——个别单位经营战略不清,影响企业经营及发展。
——个别单位项目操作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迹象。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随着海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财务体系的制度建设、财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未能及时跟上企业发展步伐,有所滞后;同时,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业务,各项财务业务流程未能及时调整适应,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2.财务稽核机制缺失
集团财务体系内缺乏自上而下的财务稽核机制,缺少独立的财务稽核专业团队;集团及产业集团层面对下属各单位的财务数据审核手段缺乏、制度执行监督力度薄弱。即使一些单位的财务部门在编制上设置了财务稽核中心,但也未能充分履行财务稽核的职责。
3.财务监督职能弱化
各单位财务工作普遍侧重于“重大项目保障、集团资金平衡、重大工作落实”等方面,财务监督职能发挥不足。
4.财务基础工作资源配置相对不足
集团发展较快,各单位财务基础工作普遍面临人员短缺、流动性大的问题,人员断档现象较普遍。同时,财务团队年轻化,对财务专业、基础工作经验不足,部分财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有待提升。
我们可以发现,越是财务团队人员稳定性较强的单位,其财务基础工作就越是相对扎实一些;而越是财务团队人员流动性频繁的单位,财务基础就更为薄弱一些。
5.新设立企业财务基础工作投入不足
随着海航事业的快速发展,不断进入新的领域,为此而新设立的企业,往往高度重视业务发展,而在企业的财务部门尤其是财务基础工作方面投入不足。
三、问题解决的建议措施:
㈠制度建设方面
——建议组建财务稽核团队,建立常态化稽核机制。
1. 建议构建整个集团层面的“财务稽核机制”,设立海航集团财务稽核专家团队,从全集团范围内甄选业务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进入“集团财务稽核专家团队人才库”。
2.稽核专家团队在重点企业和经营管控风险度较高的企业常态化开展稽核工作,以加强对财务合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的检查,以促进各单位重视业务提升和经营结果。
——建议建立财务巡检机制,建立财务违规事项垂直上报制度。
1.建立财务巡检机制
集团组织巡检专家团队,定期、不定期开展全面财务巡检、抽检,对于违法犯罪、财务违规、重大风险事项进行严格检查。
向各产业集团派驻财务稽核人员,履行财务监督、检查职责。对于本单位存在的财务违规事项,会计人员有进行举报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财务违规事项垂直上报制度
建立重大问题直接上报制度,各单位财务人员对于本公司的财务违规、业务违规、高风险事项需直接上报集团计财部或产业集团计财部,集团核查后对举报人员进行奖励,弘扬正气,倡导诚信、尽职的会计职业道德、财务团队文化。
㈡财务干部管理方面
——建议加强干部任职资格管理,注重部门班子业务搭配,强化财务干部垂直管控。
1.以“海航集团持证上岗制度”为依托,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干部任职资格资质评估机制。财务管理干部应具备会计师中级以上职称,对于新任职财务管理干部,严格按照任职资格标准考核,不符合条件的不得任职,已任职的限期取得并降低薪酬标准,无法按期取得相应资格的一律降级或免职。
2.合理搭配部门班子,加强财务体系管理干部垂直管控力度,对于重点单位计财部总经理及副总经理的任命,需由集团计财部进行考核、资格评估后方可正式任职。多元化、多渠道引进差异化人才,团队内提倡分工不分家,取长补短,专业人才鼓励再学习和后续教育。
㈢其他方面
1.深入落实“海航集团会计专业技术序列管理制度”
深入落实集团总部于2015年制定的“会计专业技术序列管理制度”,通过专业资质考取、集团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会计专业人员技术级别,并确定相应薪酬标准。逐步完善财务人员技术发展通道,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增长机制,提高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尊重和激励。以制度为导向,进一步引导财务人员加强专业学习与会计专业技术能力提升。
2.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持续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并推进各业务系统模块整合,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对基础工作业务流程的管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依托系统,逐步分业态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财务系统对企业运营、内部管理的支持。
——以成立“海航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有限公司”(简称集团财务共享中心)为契机,加快财务管控模式创新,强化监督职能,实现管理决策、业务操作分离。
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将各成员企业会计核算、结算、资金支付、费用报销、对账、网上纳税申报等一系列财务基础工作按照统一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出现违规付款报销、违规借款、账外经营等财务违规及舞弊事项,降低内外勾结、损公肥私、侵吞公司财产的职务犯罪行为的可能,从而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漏洞、重大风险事项的监督。
建议集团加快财务共享中心的试点与推广,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在财务基础工作和财务内控管理方面,可以有效地达到以下目的:
1.降低成本。通过实现集团内成员企业财务基础工作的集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各企业的基础财务工作成本;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成熟后,可实现集团新设企业财务工作直接委托共享中心,也有利于降低新设企业运营成本;
2.规避风险。可以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与本企业的财务基础工作之间建立一道无形“防火墙”,有利于规避企业财务违规及舞弊风险;
3.夯实基础。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有针对性的招聘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从业人员,实现财务基础工作从业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提升财务基础工作品质;
4.提升效率。通过在财务共享服务中提高会计信息化数据处理程度,可以提高财务基础工作效率,带动整个财务体系工作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