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职 校园网络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根据CNNIC在2014年7月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在学校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较以往有所提高,与2013年年底相比较提升2.5%。随着上网设备的多样性和网络接入的便利性,学生网民上网场景更加丰富、多元。网络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人们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而且伴随网络普及形成的网络文化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近年来,伴随各中职学校加大网络硬件设施投入,中职校园网络建设已日趋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繁荣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块重要阵地。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对学校的文化建设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在网络文化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推动整个校园文化朝着积极、蓬勃、向上的方向发展。

1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究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各种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环境教育,是一种随时都能让师生体验和感受到的具有暗示和引导特性的校园精神氛围,而网络具有的内容共享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等广受欢迎的特点正好与校园文化的本质要求相完美契合。网络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的表达方式――校园网络文化。学者孟丹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两者的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三个要素。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网络文学、网络影视、虚拟社区文化和网络游戏等;校园网络文化载体也是多元化的,如BBS论坛、短信、QQ、博客、微信等多种形式。

一种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文化主体、创造文化的手段以及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个最基本的条件。要研究校园网络文化,首先应该认识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关系。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依托所创造的群体文化;网络文化是人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以网络为依托创造的一种可以跨越国界和地区界限的共享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互联网时代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它以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包含了由计算机软硬件构成的网络物质文化,以学校精神为导向、涵盖师生价值取向等内容的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校内网络规章制度为内容的制度文化。

2校园网络文化对校园产生的影响

校园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同时对社会而言也大有裨益;如果对校园网络文化放任置之或者管理不当,那么校园网络文化的弊病将极易在校园生活当中体现。

2.1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虚拟的网络世界具有共享性、多元性、开放性,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具有平等性,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平台。今天我们通过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观看世界各大高校的网络公开课,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教育途径,接受不同学科的知识,这极有利于学生开拓知识视野、提升知识水平。互联网正悄然改变教育。其次,网络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向老师咨询探讨所感兴趣的话题,与网友自由交流。通过网上选课、社区论坛、QQ群等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学校与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建设好校园工作网页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建设管理好班级QQ群也有利于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再次,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文化氛围。学校师生可以通过QQ群、校园论坛等方式表达对校内问题乃至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最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将社团活动、专题讲座、精品课程、校史介绍等内容引入网络,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参与其中。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提高了师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同时也对学校的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促使学校在管理制度上不断地创新。

2.2校园网络文化的不利影响

首先,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导致互联网上信息泛滥,影响在校学生三观的形成。网络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迎合了青少年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网络环境下,学生成为信息的获得者,在各种信息充斥的校园和网络,尤其是大部分中职生判断能力不高,容易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侵袭。中职生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变得更加“功利”。其次,校园网络文化直接削弱了校园人际关系。网络把世界联系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在现代校园里,人们往往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工具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了,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感情的交流也在减少。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容易造成学生的自我封闭,被削弱了人际关系的校园网络文化培育出来的学生可能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障碍,有可能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最后,校园网络文化削弱了传统校园文化的精神整合作用,使得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约束。但校园网络文化依托网络,具有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上网观念,上网没有目的,在网络的虚拟情景中不能自拔,容易出现网络行为失范。

3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3.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用先进文化引领校园网络文化

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和深化,师生出现价值观多元化,作为三观还处于发展期的中职生来讲,此时他们的认知判断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辨别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因此需要用先进文化来占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用科学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精神文化的发展。

3.2重视提高校园网络的内容建设

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日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教学服务、科研开发等方面都依靠网络提高效率和紧密的连接起来,完善校园网的服务教学和服务学生是校园网络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同时可以丰富校园网上的学习内容,建立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等网页链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专栏,开设网上心理辅导机构,构建网络上的心灵驿站。

3.3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打造强有力的管理团队

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本校特色、合乎时宜的校园网络文化制度,校园中的非正式群体较多,比如各种社团、各种组织、班级等,这些非正式组织的一举一动都对其他学生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在学校制定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制度时,需要适时考虑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监督,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朝向积极、正面方向发展,让校园网络文化充满正能量。建设一支专业的高素质队伍是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这支队伍既要包括学校的管理者更应该包括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力量即中职学校师生。通过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网络制度管理规定,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建设。

3.4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法制教育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上网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功能以及网络的弊病,教育学生如何在学习当中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浏览与自己学习、生活有关的健康网页,用健康科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开设网络道德方面的讲座,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宣传,将管理和教育相结合,自律与纪律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参考文献

[1] 孟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2篇

一、以人为本价值观念为引导

幼儿园是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机构,以人为本的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而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关键的是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一)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价值观

努力促使教职员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本园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培养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树立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和奋发向上的意识,把为幼儿教育作奉献作为教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同时,要注意教职工个人的精神追求与集体的“精神文化”建设之间的和谐与互动。一方面要鼓励、提倡教师尊重自我,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主见。有自主、自动、奋发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的精神需求。

(二)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应该以高尚的、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熏陶年轻一代,成为儿童心目中良好的榜。

(三)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实现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幼儿园文化品位的重要条件。为此,一方面要根据幼儿园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在职培训,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教师根据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进行自发的业余进修,真正落实和实现终身教育的理念。

二、以人文关怀价值为基础

(一)以了解为前提,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要了解教师的需求、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等等,要能切身去感受教师这一岗位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尊重、信任、依靠教师的基础上,重视和激发教师成就感的需要,做到依据教师特长特点,采取扬长避短的管理策略,尽量使每一个教职工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又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力互补、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得到发展。

(二)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在在执行幼儿园管理制度时,要尊重老师,老师有权利找领导反映情况,对某些事情做出解释,提出意见和建议,领导有义务耐心倾听,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听取老师合理化的建议。管理者要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宽容和大度,批评和指责的同时,也应该有安慰和倾听,给予教师相应的鼓励。这样,才能平息老师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形成正向合力,推进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三)以优质服务来构建教师发展平台

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点,把幼儿园管理构建成教师发展的平台,认识到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主体,要使老师们有主人翁意识、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多挖掘她们的潜能,为她们的发展做好服务。老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幼儿园要努力为教职工创造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三、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为保障

幼儿园在制定一系列制度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制度是为教师的发展服务的,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事实上,也只有从以人为本出发来建设制度,才能使文本化的制度,内化为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共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制度效能的最大化。

(一)上、下级有效衔接

制定管理制度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工作,它发挥着调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的作用。因此,制定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反映管理者和群众双方的意见,要上下结合,互相理解,共同认可,做到人人有责,事事有制。

(二)具体操作性强

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基本任务制定言之有物、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搞花架子,制定的制度要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如把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作为基本条例,在服务承诺中使用“不求家长办私事、对晚接孩子家长一个样”等明确要求的语言等。

(三)注重日常工作的细节

幼儿教育工作,看起来是小孩的吃喝拉撒玩学,虽然算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是细微、繁琐、至关重要的,只有把细小的事情件件做好了,才能确保孩子在园的健康安全,快乐成长。所以制度中要对涉及安全、饮食、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加以关注。

(四)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人性化制度应该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制定的,出发点是让老师们快乐地工作,只有老师们快乐了,孩子们才能快乐,才能提高保教质量,所以管理制度一定要从有利于发挥各位成员的积极性出发,在制定制度时,要注意公平合理、一视同仁、奖罚适度,在制定考核制度时,以端正老师思想为主,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为重点,而不能让制度成为束缚教师的工具。

四、结语

总之,幼儿园的管理是一种创新活动,这些创新包含在管理方法、手段、思想、体制等内容中,幼儿园管理者如果能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去管理幼儿园,就会极大地发挥幼儿园全体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园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参考文献】

[1]姜素梅.试论人本管理原则在幼教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09(12).

[2]许明仙.强化以人为本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03).

[3]欧阳朝元.现代幼教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J]音乐探索,2007(01).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公平;社会和谐;教育教学体系

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属性。在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的设计中,受教育公平度是衡量社会和谐、社会公平的三大指标之一。对于社会学而言,所谓公平就是保证生存权力平等,保证发展机会均等,是主观的价值判断。不同的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意识形态背景的不同,其社会和谐观也不同,而且可能会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本身状况相联系。社会和谐的实质更加强调伦理平衡。相对于市场经济所造成的社会分化,政府的选择不是通过抑制个人的自由和牺牲市场经济的活力来追求和谐,而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追求现代的社会公正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中,追求社会和谐并不是必须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相反,对于社会和谐的追求反而有助于效率的取得。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当前我国和谐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存在严重的不和谐现象

高职高专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虽然是由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共同决定的,但高职高专教育又以其自身独具的活动形式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高职高专教育和谐作为社会和谐在教育领域内的反映,应首先为社会和谐问题所关注,它的实现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存在严重的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思想不能体现“以人为本”

教师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高专教育管理理念,即以教师和学生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主体。目前我们判断学校各项工作成败的标准并不完全看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不主要以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及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及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主要生产者与传播者,人才资源的总量和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学校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的关键因子。因此,高职院校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由单纯的管理控制转向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激励和保障,制订相关制度,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人文环境,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人性化发展

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人性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学生不能“因材而学”。即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学习的特点、兴趣爱好、优势和劣势等因素,同时缺乏良好的自学意识、自学能力,不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实现最高效的学习。二是作为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即不能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个性,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因人而异地的引导,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应完善个性化学习的服务系统,实行小班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师生交流式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而为实现最高效的学习创造条件。

(三)高职院校管理尚未很好地“以生为本”

教师、行政和后勤人员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主体,直接影响学校的育人环境。作为教师既要重视教书,更应重视育人,但许多学生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只重视教书,不重视育人”。这说明高职院校中的部分教师在育人方面还存在问题。党政管理群应该是最具有“责任感”的群体,但许多学生认为决策层并未能真正体现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此希望管理部门多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当然学生意见最多、最大的还是后勤服务。不少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实行后勤社会化后,后勤服务人员普遍素质比较低,缺乏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师生关系远未实现平等互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师生关系还存在许多不平等、不民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靠压制、奴役学生实施教育。

(五)能力培养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

许多老师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教学的做法,重理论轻实践。尽管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逐步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但从高职院校科技工作总体来看,高职院校确实存在“重理论研究、轻实际应用”的问题,导致科研与生产实践相脱离,许多的科技成果也仅停留在研究上,缺乏继续开发与应用的前景,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技术应用能力强是高职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60%以上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学校理论课远远多于实践课,在职业技能训练上还远远不够,这样一来职高生“技术应用能力强”这个仅有的“核心力”难以成为自己的就业优势,与社会需求形成矛盾,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完成应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校园文化建设尚未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种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主渠道,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然而许多高校并不是每年都开展科技文化节、社团风采节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无法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不能锻炼学生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很难真正培养出“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应将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成才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制订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

(一)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以德治校,学“做事”先学“做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培养人才的质量,教学生“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为了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能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实行“知识、品德、技能”的培养模式,在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基点,要求学生“能做事,会做事,愿做事”。

(二)优化课程体系,实现社会化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的统一

社会化课程是指那些满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符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课程。个性化课程则是指适应学生自身需要并促进个性发展的课程。关于课程的社会化取向与个性化取向问题,是近年来课程讨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个性化文化的倡导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化综合文化课程的责难与批判,个性化课程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社会化文化课程本身又存在诸多悖论和困难。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因此,我们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社会化的坚决社会化,该个性化的坚决个性化,社会化中有个性化,个性化中有社会化,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从而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学生为课程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学分制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课程文化内涵,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系统。

(三)突出服务意识,加强人性化管理

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关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自由发展是高职院校管理的根本目的和理念。要改变教育主体的现状,首要任务是全面强化教育主体的责任感和育人意识。因此高职院校要制订合理、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处理好科研、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同时,学校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改变管理群体现状的有效办法,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需求。此外,要改变后勤服务群体的现状,必须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明确所有服务项目的岗位职责,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所有的服务人员进行责任感教育和服务常识培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杜绝校园里欺骗和坑害学生的事件。

(四)改善师生关系,实现校园公正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使他们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已成为提高学校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首先在教学态度上要端正,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于细微处关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平等互爱,教师才会乐教,才会努力把科研的成果以及思想和方法渗入到课堂教学,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才会愿学、乐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性是高职院校教学的突出特征。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动手能力是将知识转化为物质的重要保证,是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实践技能。一所高职院校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内容,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学习。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高职院校凝聚力

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人类文明,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因而具有凝聚作用。传承文化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研究文化是高职院校的活动基础,创新文化是高职院校的崇高使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做出巨大贡献。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也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应该继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探索未来学校发展方向,构建一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现代学校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宪俊.略论教育与社会公平的实现[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2、佚名.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EB/OL].edu.省略,2005-04-07.

3、盛兰芳.从个性化学习看高校课程改革[EB/OL].jw.nju.省略/wennie/lunwenjijin.htm,2004-11-29.

4、佚名.学生为学校管理打分低,办学尚未真正以学生为本[EB/OL].edu.省略/ch/schoolyard,2006-01-06.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4篇

一、高校班级建设内涵界定

大学生班级建设包括班级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班风等方面的建设,要求班级能正常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不断自我完善,班级应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创造性的集体,能够更好的带动班级学生积极向上,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成长服务。

二、影响高校班级建设的因素

高校班级建设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学校管理模式、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社会环境、学生自身等因素,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传递的迅捷,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巨大,这使得班级的集体功能在逐渐削弱。分析诸多因素,归纳起来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校自身因素

1.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也随之进行了系列改革,后勤的社会化,学分制逐渐取代传统的学年制,网络逐渐普及化,高校社团、社区、宿舍文化普遍发展,各种学生自我教育团队蓬勃兴起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班级固有的班级职能开始有所削弱,班级体意识有所淡化,这影响了班级建设。

2.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学分制,使得传统的以“班”为教学单位的组织形式显现出与实际要求和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甚至跨专业、跨校区听课。因此,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造成了班级成员班级意识淡薄,这也严重影响了班级建设。

(二)学生自身因素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迅捷,当今大学生思想受到社会环境及时代的影响,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他们思维活动的独具性强、行为选择的多样性广、个性发展的差异性明显,这使得高校班级组织形式开始弱化,班级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1.心理因素。

多数学生在入学之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带着家庭优越感。然而,进入大学以后随着比较对象范围的扩大、评价标准的提高,加之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会存在自我认识不准确、自我评价失真,在与周围同学的对比中容易出现攀比增强而自信心降低的病态心理。

2.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于进入大学,学习方式突然转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讲授为辅的模式,对学生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与自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学习环境的宽松、专业课程的陌生、教师讲授方法的多样性、学生自控能力较弱等原因,往往导致大学生挂科现象的出现。

3.集体观念淡薄。

当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为 90 后独生子女, 他们从出生到成长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关心和呵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很少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淡薄,集体观念较弱,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班级活动很难开展。

4. 班级管理的方式滞后。

90后的大学生群体具有思想开放,特立独行,个性鲜明,追求独立等特点,同时也有性格叛逆、缺乏阅历经验,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被动式教育方式容易限制学生的思想,遏制学生的创造性,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对班级没有归属感,给班级建设带来阻力。

5. 学生干部队伍的良莠不齐。

在班级建设中,除了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外,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班委应对班级动态和班级同学内部矛盾更加深入了解,对班风建设应该有更明确的方向和创意。而现有的班级干部同样具有90后的显著缺点,所以如何正向培养学生干部至关重要。班委的一举一动能深刻影响班级同学,建立一支高效有能力的班委会带动班级风气的走向。

三、提升高校班级建设质量的对策。

(一)明确班级建设的指导思想

明确的指导思想为班级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班级建设的良性发展。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现阶段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班级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班级建设工作中,通过主题班会、班级劳动、爱心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班级集体活动来凝聚班级同学,在活动中倡导民主、和谐、自由、平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班级精神,使得每位同学都能满怀爱国、爱班热情,诚实友善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进而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二)构建加强班级建设的队伍体系

班级建设工作实际上是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和发展工作,这需要师生共同配合,相互协作,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队伍将更有利于班级的发展。

1.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辅导员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辅导员素质,增强辅导员能力,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辅”就是在生活与学习方面辅助和帮助学生; “导”就是在思想与心理方面指导和引导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做到“欲正人,先正己” 。并且要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切实解决大学生在校园内外面临的一系列困惑与问题。

2.加强班委会的建设,重视班委会成员的选拔与培养。

班级学生干部是班级的带头人,优秀的班干部可以形成一个坚实的领导核心,是建设良好班风的重要及必要条件。对于培养学生干部应注意,应以锻炼为主,逐步放“权”,树立班干部在班级的威信;加强工作方法训练,提高其领导水平,每两周召开一次干部碰头会,汇总各方信息,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加强对班干部言行监督,违纪班干部要严加处理,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每月定期对干部进行述职评议,表彰优秀班干部,对不称职者及时调换,注入新鲜血液,保持“龙头”队伍的先进性、骨干性。

(三)构建加强班级建设的制度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建设应以学校管理制度为核心,细化班级具体管理制度,尤其涉是学生干部的建设制度、班级管理的激励制度等,这将有利于促进班级的发展。

1.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

班级建设初始阶段,“立规矩”至关重要。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明确校规校纪,道德规范。班级制度的建立将把班级管理纳入科学化、轨道化,减少了随意性。使班风建设在一开始就被赋予严格、有序的氛围,力争使班级成员做任何事都有章可循,有效地杜绝不良的个体行为对班级成员的影响。

2.建立班级干部监督和退出机制。

班级干部是为同学服务的,要带领班级同学积极向上,要建设良好班风。班干部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建立辅导员、班导师及同学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有利于班级建设,更有利于班级干部的成长。同时应建立符合实际的退出机制,这样使得不能为班级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学生干部及时退出班委会,这样有利于班委会的团结和进一步发展。

(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71页)3.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学风建设。

学风是班级建设的集中体现, 好的学风可以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多层面的学习激励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表彰学习优秀的学生,发挥优秀学生的正能量。同时,还应该加强班级之间的学风评比,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和保护,树立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促进后进生转化,使班级学风得到发展,进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四)注重班级中学生个人及非正式团体的建设。

1.关注班级学生个体,发挥其班级建设中应有作用。

学生是班级中最基本的元素,他们活跃,有思想,能够迅速的捕捉信息,接受信息。但他们又有个性,对信息的判断和把握不准确,导致了他们易冲动,容易影响班级的建设。因而关注每一名学生,把握其思想,因人而用,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将有利于促进班级的发展。

2.重视班级中非正式团体的建设。

要重视小团体的建设,比如一个宿舍的4名学生,基本生活习惯相似,容易出现同一宿舍学习成绩相似,集体挂科或成绩都优良的现象;宿舍集体支持班级活动,表现活跃或者宿舍集体抵触集体活动的现象,所以宿舍小团体的意识风气对个人的影响往往大于班级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教育,引导其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班级中易出现的小团体一般有以宿舍为单位的、以老乡为单位的、以社团为单位的等,对这些小单元要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因势利导,更好的服务班级。

平等校园建设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01-03

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指引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发展的道路。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当中,由大学成员共同创造、传承而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精神理念。它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历史文化传统、校园风气、办学理念、思想观念及文化风貌,它是大学的灵魂和本质所在,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推动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学校师生的传承、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对于提升师生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境界、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下,把握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探讨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有着突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1.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贯彻、延续的主要内容。大学作为知识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基地,它是探求学识和真理的神圣殿堂,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在整个发展的历程中,大学始终沿着自身所特有的校园文化方向前行,逐渐形成了一些共有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这些风貌、思想、观念及情操体现了大学所具有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内在共性和个性的集合体,它传承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所贯彻和延续的内容。它包括人文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价值理念、批判与包容精神以及传承与创新精神等。这些精神相互联系和促进,时刻都体现着大学精神的一般特质,表现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由于不同的学校办学目标、发展方向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所以展现了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文化品质和精神风貌。

2.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指导思想。大学精神是一种内在的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大学精神展现的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它最终体现的是一所学校最具特色、最富有典型意义的校园精神文化。大学精神作为校园精神文化中的主体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精神一经形成,就会通过各种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以及不同的文化活动载体,转化为师生的一种共性的内在精神力量,并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大学精神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把握大学精神的特点,充分理解大学精神的内涵,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3.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升华,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彰显出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大学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的自身发展和历史传承息息相连,许多大学的大学精神融合了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当代思想理念,成为这些大学生生不息、永葆活力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学精神根植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随着校园文化的发展而改变,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根基、共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袭着大学精神的发展,并以大学精神作为指导,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总之,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在长期建设与发展中积淀的特定的大学精神的人格化和个性化,是学校的典型意义上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风貌、水平、质量、效益以及凝聚力、感召力、生命力的具体表现。

4.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提炼和升华。大学的老师及学生是大学精神的主体和中心,所以大学精神既隐藏于师生们的心中,又在师生们的行动中得以体现。大学精神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现着大学独特的精神理念,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提炼和升华,它始终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当中。没有大学精神的指导和支撑,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继承性和规范性。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实践,同时也是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依托,体现在方方面面,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就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主义,很难在实践中生根发芽。[2]

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冲突,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许多高校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意义,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偏离大学精神所引领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大学精神的正确引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常缺乏对校园文化系统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缺乏核心精神,忽视了大学精神的引领作用,只注重于物质等显性文化建设,而忽略了精神等隐性文化的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成效,流于形式。其次,没有正确把握大学精神的指导作用和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淡化了大学精神,使大学生的行为没有很好地体现人文性、非功利性、自由性和科学性等大学精神特有性质。

2.大学精神的缺失。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和交错性,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喧嚣浮躁、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在弥漫,有违大学精神的本质和追求的目标,导致大学里学术氛围和学术水平下降,使学生学风淡化。此外,实用主义风气也逐渐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当中,不断侵蚀着校园文化,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社会而服务,只是把教育的目标指向于传授学生某种谋生的技能和手段,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导致校园中人文精神的淡化。最终,将造成校园文化建设在误区中越陷越深,使校园文化越来越远离大学的培养目标。

3.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肤浅。校园文化的核心应着眼于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精神生活,而且在于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内容的人文性和科学性,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但是,由于对高校管理者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许多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从而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学生优良人格、完善高尚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学术品格、提高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功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偏离了学校正确的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导致目前大学校园文化总体水平不高,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成效不大。

4.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冲击。信息时代的核心是网络的普及与应用,文化信息的网络化,使文化的传播方式不再是单一方向的灌输传播,而是一种立体式的传播。这就造成了来源是教材、图书、报纸、杂志及长久以来形成的固有传播方式、行为习惯的传统校园文化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导致文化传播在这些文化阵地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和不同价值观念的文化信息都在网络上汇集、传播。其中由于腐朽文化的侵入,在这交叉立体化网络文化阵地中,校园文化建设很难在网络技术上、文化规范方面加以及时控制,这就对网络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挑战。

三、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贯彻和体现大学精神内涵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贯彻和体现大学精神,是新时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构建利于人文精神的校园人文氛围。校园人文氛围是高校校园的整体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它存在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文化环境之中,良好的人文氛围一旦形成,就会对全校师生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大学精神的最直接表现。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文精神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对自由、平等的尊重,这是对学生的必要的终极关怀。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有利于自由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校园人文氛围,贯彻和体现出大学精神,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先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2.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和体现创新、科学、自由、价值等内涵,体现出大学精神。知识是大学学习最基本的要素,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源泉,对大学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对高校发展建设制度、内容、方法乃至体制的创新,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校园文化,才能使校园文化自我提升、充分展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体现的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科学性,由于不同的大学校园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背景,所以形成的大学精神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科学内涵。此外,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社会基础相关联的,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的自由、价值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形成更加符合高校的发展方向先进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体现创新、科学、自由、价值等正确思潮的精神内涵,也要符合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不断探索大学精神的发展规律,调整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制定相应的措施,采取相应的制度,并进一步形成对大学精神内涵建设的丰富和补充,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加符合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更加具有时代的新鲜气息和充沛活力。

3.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相联系,在综合中贯彻、体现大学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出:“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3]所以将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相联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立足社会的文化资源,在其中体现大学精神,是建设校园文化和发展大学精神有效的科学途径。

大学通过向社会输送符合社会建设和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社会提供新鲜的血液。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及时代的变化,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基调和发展方向。因此,在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时不能脱离社会和时代,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紧紧依托社会历史文化,使大学生通过社会历史文化的学习、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社会文化实践的锻炼,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

4.构建校园形象,丰富和扩展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代表着大学生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倡导和体现大学精神。因此,构建符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要求的大学精神内核是校园形象建设的目标。大学精神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层面,一直在不断地影响和净化着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是丰富和扩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由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各种外来思想、学术思潮在这里相互碰撞,使校园文化变得异常复杂。所以,只有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构建大学精神内核,丰富和扩展大学精神,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及自身发展的正确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帮助学生明确道理、分辨是非,从而提炼出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使大学精神更为丰富。

5.依托大学精神创新,拓展和提升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是以学术研究活动为基础,并在长期的学术活动实践中内化为大学精神的过程。以大学精神为中心,保留其中的求知与务实的特点,创新出更新更高尚的文化。拓展校园文化要以开拓大学生就业为基础,开拓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平台,帮助他们主动与社会相接触,以便毕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信息网络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一个全新的载体,使学校校园文化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是提升校园文化的有效手段。所以,从这条思路出发,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校园文化网络,对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和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领域,把大学文化推广出去,拓展文化品格,使之成为大学精神发展的源泉与动力。[4]

参考文献:

[1]李有亮.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现代大学教育,2009,(5).

[2]周文宣,武传君.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8,(1).

[3]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1).

[4]魏耀辉.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科教育,2009,(12).

相关期刊更多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