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数据检验报告

电子数据检验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数据检验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数据检验报告

电子数据检验报告范文第1篇

数据服务系统不仅能实现标准的有效管理和准确调用,且可在检验流程管理与检验报告形成过程中达到实时控制与即时修正的协调统一。

1.1标准服务国内现行的标准体系包括国家强制性/推荐性标准、产品卫生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类别。选用规范有效、合适准确的检验标准是检验有序开展的前提,也是报告管理模式中的重点。我们建立了涉及1000余项现行各类检验标准、检验方法的标准库,按检验服务类别分为医学和与卫生检验两类,并利用种类、来源、范围、特征、使用频率、认证/认可类型和受控状态等要素创立了集合模式。所有标准及相关集合作为独立数据源,有目录、索引及关键词搜索功能,可在样品受理到检验报告出具的全过程随时浏览、联机查询或复制,在提升检验效率的同时节约了管理成本。

1.2流程服务在检验流程中,原始记录收集、实验数据汇总、检验报告形成、报告内容审校、合格报告签发的系列过程涉及的人力物力成本巨大,也是管理的难点与重点;常规管理模式往往无法实时发现错误、有效判定责任。系统采用一样一编号、一号一流程的数据管理模式,与样品受理、样品交接、样品流转工序有机结合,实现全检验流程委托书、流转卡、交接记录、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单等关键性材料的数字化更新,并提供了便捷的实时查询功能。

1.3报告服务对常规检验,报告服务模式继承了标准服务、流程服务的特点,以样品编号为标识核心,将相关样品信息、流程信息、项目依据信息、检验结果信息等打包集合,报告编制时直接调用集合内容,系统自动匹配相关栏目、更新流转内容,形成完整报告。对需标示检验过程、检验方法特征、环境参数等有效信息的健康相关产品、消杀产品、保健食品、农用产品等的注册检验,或格式化要求高的洁净控制效果、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等的卫生学评价报告,因报告内容较复杂,多采用自定义模板(另行编辑的标识封面、方法依据、检验内容、结果评价等格式),配合报告服务模块按需组合修订相关检验信息要素形成报告。报告编制人通过原始记录汇总、结果数据核查后(对委托检验样品参比全部检验数据后评价检验结果,对委托测试样品直接出具实测结果)将报告初稿交付相关责任人批准审核后出具正式报告。另外,通过健全报告的修改程序,使报告的修改与原报告相关联,实现了报告修改的可追溯性。

2质量控制

落实样品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报告质量的核心与关键。落实质量核心内容(人、机、料、法、环)的具体措施反映在采用电子印章责任到人、全程监控关键控制的管理摸式:将有资质检验相关人员签名信息作为责任标识的电子印章分类保存、自动调用、实时更新;将样品接收、标准选用、信息采集、样品交接、设备管理、环境参数管理、实验员资质管理、实验相关物料管理、结果汇总、数据校验和报告编审全程纳入监控范围;以流程中交接环节为关键控制区,通过文本签名与电子印章的互调互校,对流程即时复核查验,对责任事故追溯与重现,达到对所有检验相关内容的质量控制。

3综合管理及查询

通过新增、删除、检索、调用等手段,达到认可/认证标识确定、检验依据/标准状态受控、检验项目/参数变更、电子印章运用废止等综合管理目的。查询模块即可嵌入质量控制模块,调用不同模块中标识信息,利用流程追溯、流程回退、错误更新、信息重置等方式,达到质量监控、错误纠正的目的;也可作为独立模块,利用模糊检索、关键字检索、时段检索等手段,对样品基本信息、数量、来源、状态、分配、存管、交接、报告流程、检验进度和工作量等记录进行综合掌控。

4特点与优势

4.1工作效率提高系统将报告质量控制关口前置,结合样品特点,对常见项目打包集合,按样品属性分类调用,实时确认,避免多次录入,方便信息调用和确认,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

4.2标准使用准确系统采用配置标准集合方式,将不同属性样品按项目分类集合管理,做到确定项目时有关信息同窗排列与模糊查询时有效分辨标准适用类别,克服了标准引用错误、配套错误和选取失误,提高了标准利用率,保证了报告质量。

4.3检验流程规范系统实现了对检验全程实时监控,对流程错误及时修正,对交接程序关键控制,有效防止了人为错误与系统失误。尤其在质量管理上的信息录入、交接确认、数据整理、结果审校、报告编制、审校签发全流程关键控制区的电子印章与文本签名双落实的控制措施,对样品受理和检验过程所涉及人员和操作实时跟踪、全程监控,实现交接过程明确分工、明析责任、及时追溯、实时更正,规范了检验流程。

4.4实验数据安全系统通过电子印章授权限制,检验更正自动保存,使无资质人员不得参与检验,无关人员无法接触检验相关信息,保证了实验数据安全,符合“保护客户隐私”的服务理念。

5不足与改进

5.1标准库标准有时效性,针对标准的变更、升级与废止,标准库的维护非常重要,但工作复杂而艰巨,此外还需进一步开发与市售相关标准管理服务软件兼容的接口。

5.2认证认可标识的选择目前是由报告编制员在报告编制过程中人工选用,如何做到随检验项目的变更自动更替、如何对选用失误自动预警尚需改进。

5.3数字修约正确读取实验结果并输入原始记录由实验员完成,有效数字的确定与检验方法、实验仪器的选用密切相关。如何在管理体系内伴随标准、设备的选用自动对录入结果数位进行修约判定预警亦是尚待改进的内容。

5.4纠错预警对检验报告中的逻辑性错误系统有一定自动纠错能力,但在检验结论自动生成环节还不能纠正所有的检验内容,对需要进行人工拟合检验结论的纠错预警需要改进。

6小结

电子数据检验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信息化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实验室的业务也在不断发展,自2005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疾控机构高水平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得到大批量的更新,检验项目大批量扩增,分析测试任务繁重,按照传统的检验工作流程原始记录的填写、检验报告的编制工作量巨大,检验报告格式不统一,导致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客户满意度降低。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要求,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迫切需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提供辅助管理支持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2007年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了《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理念,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大集中式的数据构架,通过Internet把中心各检验业务办公点及县级疾控机构纳入网络管理,通过业务资源共享,加强中心各检验业务办公点技术指导和质量管理,经过一年的不断完善,提高了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2008年中心顺利通过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

2 系统架构

依托现有的公众信息网建立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昆明市疾控中心各检验业务办公点及县级疾控机构检验科室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建立资源共享、数据交换、业务协同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建立应用支撑与集成环境,共享数据交换体系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形成统一的系统信息库管理平台,提高检验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3 系统功能结构

系统包括业务管理、统计查询、基础信息、系统设置四个功能模块。

3.1 业务管理

包括样品登记、验收、留样管理、样品检验、检验复核、签发、报告评价、评价审核、签发、报告打印等工作流程。

(1)样品登记:对不同类别样品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及样品需要进行监测的具体监测项目、卫生标准。对样品的监测情况进行任务分配,为样品后续的质控和监测做准备工作。同时打印样品登记表和样品标签。

(2)样品验收:样品登记完成,进行样品数据的监控(主要监控样品的基本信息、监测项目信息)。对样品现场采样、样品登记过程(例如:样品数量不够、监测项目选择错误、样品的基本信息错误、样品本身不符合监测要求等)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后续样品的检验,能够得到合格的样品检验报告单。只有通过验收要求的样品才可以进行后续的样品检验,打印样品检验任务分配单,否则退回重新核实样品,重新登记。

(3)留样管理:对留样样品进行编号及信息登记,对留样样品期限进行管理,到期自动提醒。

(4)样品检验:检验科室可以直接调出已经分配到该科室的样品数据,检验人员根据样品的检验项目进行样品检验。输入检验结果,就可以打印样品的检验单。样品项目全部检验完成就可以进行样品评价。

(5)检验复核、签发:样品检验完成后,由受权人对检验项目、结果、记录进行复核、签发。

(6)报告评价:对已经检验完成并通过复核、签发的样品给出评价。系统可对样品自动评价,评价完成打印出标准格式的样品检验报告单。同时可以统计出常用的样品统计表。

(7)评价审核、签发、打印:按质量控制相关要求对出具的评价报告进行受权人的审核、签发,打印生成最终检验报告。

3.2 统计查询

包括综合查询、检验报告合帐、检验报告汇总、检验项目汇总。

(1)综合查询(领导查询):在整个样品检验流程中,都可以对样品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跟踪。对样品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对样品的检验过程进行跟踪;打印卫生学评价单、检验报告单。

(2)检验报告台账:检验报告受控管理,打印及领出人签字痕迹管理。

(3)检验报告、检验项目汇总:可以按照报告单类别、检验类别、行业类别、检验项目统计检验数据及检验的收费情况等;统计的数据可以直接打印或导出为电子表格。

3.3 基础信息

主要是对地区、组织机构、单位等信息、卫生标准进行维护,设置检验报验模板,对设备进行管理。

3.4 系统设置

主要是对用户、权限、业务流程的管理。

4 系统运行方案

4.1 系统软件

市级数据处理中心的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和SQL_Server 2000标准版数据库软件,各工作站安装WindowsXP/2003使整个网络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维护性。

4.2 应用软件

昆明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此客户端软件为免安装软件。

4.3 运行环境

根据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要求,服务器硬件要求:P4 2,4G以上,1024M内存,10/100M网卡;操作系统平台:Windows 2000/2003 Server;数据库系统:SQL_Server2000标准版,我们选用了IBMSystemx38508864型服务器。客户端硬件要求:P4 1.5G以上,256M内存,10/100M网卡;操作系统平台:Windows 2000/XP/2003;数据库驱动程序:SQL_Server 2000的客户端工具。防病毒软件:趋势Officescan 7.3网络版。

4.4 系统硬件设备

市级网络交换中心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光纤交换机、交换机、10M电信通信光纤、大型后备电池组。

各检验业务点及县级网络节点包括计算机、激光打印机、交换机、不低于2MADSL。

5 系统特点

5.1 样品内容全面

检验样品涉及食品样品、餐具样品、水质样品、化妆品样品、环境样品、消杀样品、劳动卫生监测、放射卫生监测等。

5.2 卫生标准及时更新

卫生标准统一,及时更新,避免出现使用过期或作废标准的错误发生。

5.3 工作流程规范统一

统一的检验基本流程,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检验工作。统一的检测报告文书格式也保证符合计量认证要求。

5.4 安全的数据管理

系统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用多层次、逻辑处理、数据存储分层的分离技术,安全管理包括数据和用户操作。每一种操作都规定了操作权限,通过给用户分配特定权限,只允许观察和操作某些指定的程序,防止信息被未授权用户更改或信息泄露给未授权用户(或攻击者),防范病毒的破坏和人为修改,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库每日自动定时备份,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

电子数据检验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电厂;在役检查;信息化;群堆化;HTML5;虚拟现实

0 前言

核电厂在役检查主要依据检验规范、检查大纲和检验程序等的要求,对核电厂的核安全设备、部件和焊缝实施以无损检测方法为基础的定期检验,旨在发现被检部位中产生的超过记录标准缺陷,确保核电厂设备、系统和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目前,国内核电厂在在役检查工作实施过程中,役检工作的管理总体上依赖于人工计划和控制,工作效率难有较大的提高,而且随着投运机组运行时间的增长,以及在建/筹建机组的投产,在役检查工作量和数据量将会急剧增加,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新的需求,进一步优化、改进和规范在役检查工作流程的管理,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而研究、开发和使用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对在役检查流程实施电子化管理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

1 核电厂役检工作流程梳理

核电厂在役检查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与役检相关文件、资料的管理、检查计划制定、检查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分析、处理与归档以及日常管理等。一次完整的在役检查活动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1)编制计划:以十年滚动计划为依据,编制年度检查计划;根据日常检修需要制定临时检修计划。

(2)检查计划准备:根据制定的检查计划准备工作包,整理各检查项目需要的工作票、图纸、检验规程、专用计划、质量计划等。

(3)检查计划实施:由检查计划实施方根据工作票展开现场检查,反馈各检验项目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反馈结果对后期的检查计划进行调整。

(4)检查结果数据整理存储:将换料大修的检查结果报告整理存储。

(5)显示/缺陷处理:若检查过程中发现超标显示/缺陷,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编写QDR报告、NCR报告,并根据处理意见对后续检查计划进行调整。

2 平台结构设计及功能分析

由国内核电厂役检工作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特点可知,在役检查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IMS”)至少应包括4个信息资料库。首先建立核电厂役检部件信息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技术文件信息库、检查计划数据信息库、检查结果数据信息库。使核电厂役检工作的管理者、参与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制定检查计划、解读检查规范/标准、查询技术文件、管理检查结果数据,从而实现了核电厂役检工作的信息化。

2.1 系统软件架构

IMS平台采用SOA理念开发,针对核心役检业务对象进行模块化设计,基于MVC框架,完成配置型役检信息化平台搭建,实现多电厂、多机组(多堆型)的群堆化管理。依据具体电厂、机组实际业务特点,对核心业务模块基础数据进行手动配置,如图1所示,快速搭建目标电厂、机组的专用役检信息化管理平台。

IMS平台采用三层体系结构:Web服务,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分层部署,采用负载均衡技术进行集群处理保证系统运行性能,实现上层功能和中层平台沟通、中层功能和底层功能的沟通,用户访问系统全部采用B/S结构管理方式,避免了客户端程序的安装维护等问题,系统各模块具有可重复利用性,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在系统中增加页面、修改图形、重新组态时,无须用户编写程序代码就可以利用标准的组件、组态工具或生成工具来完成。

2.2 系统业务逻辑架构

以计划为核心,将“计划管理”的思想贯穿IMS平台开发始终。检查部件、检查规范/标准和在役检查大纲为本数据库的根本IMS平台的基础,通过检查规范标准和在役检查大纲来指导十年滚动计划的编制与升版,通过十年滚动计划自动生成年度计划,然后按照年度计划执行检查,录入检查结果,最后对检查结果的分析统计,并手动调节下一个年度计划。具体流程如图2示:

2.3 平台功能分析

以核电厂役检工作内容为基础,同时结合国内多家核电厂的役检业务特点,对核电厂在役检查基本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功能分析与设计。IMS平台由役检部件管理、技术文件管理、检查计划管理、检查结果管理、特殊部件管理、日常检验项目管理、大修管理、工器具&试块管理、检验人员管理、任务管理和系统维护十一个模块组成,同时考虑了与核电厂其他系统的接口关系。

2.3.1 役检部件管理模块

对核电厂在役检查活动中涉及到的设备、部件、最终被检部位/焊缝进行管理。根据核电厂业务系统、设备、部件、被检部位/焊缝的物理逻辑层次结构,构建一颗设备树,根据核电厂在役检查大纲各检验项目的划分规则构建一颗大纲树,通过这两种树结构,对设备/部件及其关系进科学的管理。

利用基于HTML5的图形技术将系统流程图、管道模拟图、等轴图与被检部件有机结合,实现在役检查图纸的便捷查阅:在图纸中快速的找到所需被检部位/焊缝或跳转到下一张相关图纸,同时通过图纸热点颜色的变化实时反映图中各受检部件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可即时获取图中任意受检部件的检查计划信息和历史检查结果信息,如图3所示。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及与主设备相连主管道的三维模型,模型包含主设备内部结构且针对每个受检部件/部位建立单体模型,采用GPU实例化、延迟着色技术降低内存需求,提升渲染性能,实现了三维模型在浏览器的流畅展现,建立各单体模型与被检部位/焊缝的关联关系。

2.3.2 z查计划管理模块

对核电厂的各种检查大纲、检查计划进行管理,包括各类十年计划、年度检查计划、临时检查计划。将各类计划信息数据化存储,并建立各类计划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实现年度检查计划的自动生成和手动调节,如图4所示,提高核电厂在役检查计划编制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为了提高计划数据的存取速度,将每个检验项目的计划信息以一个VARCHAR类型字段来存储,不同大修下的检查计划信息以“_”隔开,通过P、PF、F等字符来标记不同大修下各检验项目的状态。如图5所示。对计划数据的调整,后台均通过字符串操作来完成。

为保障计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IMS平台建立了计划调整自动记录日志机制,当用舳允年滚动计划的数据进行调整后,系统会自动形成调整明细,调整明细以“A―>B”形式描述用户对某检验项目的调整过程。一条调整日志可包含多条调整明细,如图6所示。

2.3.3 检查结果管理模块

本模块实现对历次大修检查结果数据管理以及缺陷/显示的集中管理,在IMS平台中所有的检查结果数据均需与检查计划数据一一对应,从而保障从“计划―>结果―>计划”的闭环管理。

IMS平台中检查结果数据的管理包括两种模式,如图7所示。模式一:以汇总表形式对历次大修发现的缺陷/显示进行管理,汇总表与综合报告一一对应,每个汇总表中记录受检部件、检验时间、检验方法、综合报告编号、缺陷详细参数信息、不可达信息以及检验报告单页码,需查看缺陷/显示详细结果信息时可通过检验报告单页码查看对应的检验报告单页附件。该模式主要用于对早期检查结果数据的管理。模式二:以检验报告单形式对每个受检部件的结果进行管理,检验报告单与检查计划中的检验项目一一对应,针对不同的检验方法、受检对象设计不同的检验报告单模板,检验报告单中详细记录检验结果全部信息,包括:受检部件信息、检验技术条件信息、缺陷报告单信息、不可达信息等。该模式实现了检验报告单的在线编、审、批以及业主认可,主要用于新产生的检验结果数据的管理。

按上述两种模式录入的检查结果数据审批生效后,缺陷/显示记录会自动导入缺陷/显示集中管理模块。在该模块内可对缺陷/显示数据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统计、分析,如图8所示,详细记录每个缺陷/显示的处理过程信息,同时可根据需要对相应受检部件的检查计划频度进行调整。

IMS平台针对法规标准中验收条款,结合役检缺陷/显示分析、判定流程,设计各检验方法以及典型受检部件的检查结果自动分析算法,实现了缺陷/显示是否达记录阈值或超标,是否存在明显扩展的自动判断,提高了核电厂役检结果录入/分析的客观性、准确性。

3 结束语

本文在梳理、总结传统核电站在役检查管理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电厂在役检查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对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论述。该平台涵盖了核电厂在役检查活动涉及的业务数据,为核电厂在役检查领域群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完善的信息化工具,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诸多问题,如:资料查阅不便、信息交换困难、数据处理工作量大出错率高等,提高了役检工作效率、优化了役检资源、降低了役检成本。后续可基于IMS平台可建立国内在役检查数据仓库/中心,为各核电厂、核设施提供数据智能分析、评定及辅助决策等高附加值服务,以便更好的为核电厂的在役检查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聂勇.核电站在役检查现状和探讨[R].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学会二七年学术年会,2008.

[2]王春阳,张学粮.核电站在役检查大纲体系[R].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2011.

[3]张学粮,范岩成,等.核电站在役检查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J].电信科学,2014,30(2):160-164.

电子数据检验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药品检验;管理;计算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国内制药行业的迅猛发展及药品检验技术水平的逐年提高,对药检所业务管理及技术把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做好业务管理工作,首先领导要重视,目标明确,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掌握药检工作主导后,才能提高管理水平。计算机在辅助业务管理工作,保证药检工作高效、顺利运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药检所要搞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药检工作相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1 检验标准的管理

药品检验标准是药品检验的依据,选择现行有效的检验标准是药品检验部门出具正确检验报告书的根本保证。由于国家标准的修订包括增加规格、级别的提高、新药转正等很多都是以文件形式批复的,处于动态更新之中,能否拥有最新并且完整的检验标准,关系到药品检验结果的法律效力。采用计算机技术支持,极大减轻了业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1.1 编制标准目录 利用Excel建立标准目录,内容为该品种的名称、标准版本、编号及页码等信息。要做到及时更新数据,并在使用时按照产品名称进行排序,以便于查找。

1.2 建立标准内容库 收录标准的具体内容及该品种有关的全部标准批复的文件、编号、批复单位、执行及使用或保护期限、标准修改项目等。可利用《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及各种零散标准来完善自己的标准内容库。

1.3 标准的查询 可利用Excel的查询功能查找标准目录中的任何一个标准,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命令,输入要查找的标准字符,即可迅速找出相应标准相关内容,再根据相关内容的提示,在标准内容库中找出该标准内容,打印或直接通过联网的计算机传递到相应的检验科室的计算机上。

2 检验信息统计

药品检验的目的是为药品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支撑。准确、快速的统计分析检验信息是药检业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保证检验信息统计分析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首先,建立检品管理工作总表,通过该表对所开展的检验工作总体情况进行掌握。新建Excel工作簿并输入字段名,此时应尽可能多的设定需要统计的项目,如检品编号、报告书编号、检品名称等,随后将具体数据进行录入。其次,根据管理工作总表,按照各种不同工作的要求,可快速制作各类报表。此时利用Excel的自动筛选功能,将需要的数据显示出来,而暂时不用的数据可以适当的隐藏,并将筛选出来的数据粘贴到相应的表格中去,完成各种表格的填报。如药品抽验情况统计表、抽查检验不合格药品情况表、抽验结果报表等。复制粘贴的工作可以节省填表时间,也保证各表数据的一致性,避免错误。

3 检验报告书打印

按照《检验报告书与检验卡的书写要求》,设计检验卡格式及检验报告书录入模式。在打印检验报告书时检查报告书结论与各项检验结论是否一致,是报告书审核的一项重要工作。当打印报告书数量较大时往往会有疏忽,根据有关规定只要有一个项目检验不符合规定,该检品总的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规定。此时,可利用在打印报告书的W0RD文档下插入一个Excel表格,在Excel表格中输入各项检验项目、检验数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及总结论。利用电子表格的函数功能来判断各分项与总结论的一致性。

4 留样、对照品、标准品及试剂试药的管理

将各种留样药品的留样时间、品种等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到期药品,及时下架,打印下架药品清单。建立对照品及试剂信息库。通过计算机将对照品、标准品及试剂试药的消耗实行监控。将领用人、领用品种、数量、检验项目及库存量结合管理,防止对照品、标准品的流失和浪费。管理人员可根据提供的库存情况,合理科学地安排抽验品种,行政后勤也可及时补充所缺试剂试药,做到有条不紊,心中有数。

5 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优势,改进管理方法,拓宽业务管理范围

笔者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检品动态和报告书规范化管理后,又结合工作实际需要,逐步扩大了计算机网络在业务管理工作中的使用范围,使业务管理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直接将要上报的资料表格传递到上级行政或业务管理部门,上级部门也可以及时下达工作要求和指示。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所需的技术资料,利用电子邮件方式发送或接收信函、标准等。

6 存在问题与期望

计算机技术的合理应用使业务规范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药品检验工作程序中的文字手写改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大大减轻了各环节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我们从人工对检品管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拖身,抽出时间更有效的处理业务技术工作。

目前笔者所用的检品管理方法,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①如从计算机上统计出的检品周期,不能真实地反映检品的检验周期。特别是那些有特殊情况的检品,如质量标准执行不通,为核实问题耽误的时间无法扣除;②目前我国药品质量标准增改太频繁,同一品种不同生产日期执行标准不同,给检品样板制作带来许多困难。诸如此类问题都需对检品管理系统作进一步完善。笔者期待着全国药检所统一的药检管理网络软件使用,使药检管理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李嫩祥.计算机应用药检工作的现实思考.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925-926.

电子数据检验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山区,质检机构,信息化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山地。2004 年全国山区县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89.6 亿元, 丘陵县和平原县分别为5350.8 亿元和7830.2 亿元。山区还是经济作物、林产品、中药材、绿色农业、草畜业的基地, 是水电、矿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基地, 对全国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1]。

质检机构是在国家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事业单位,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全面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山区质检机构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

(1)辖区业务外流

传统意义上,质检机构一般是按行政区划设置,实施区域管辖,山区质检机构与周边质检机构的比较弱势被屏蔽,质检业务相对稳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速公路网的快速发展,山区质检机构的比较弱势凸现出来,区域管辖形成的屏蔽逐渐松动,辖区业务出现外流现象,部分业务领域被周边发达地区质检机构占领。

(2)业务效益制约服务提升

由于山区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交通不便利,导致山区的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人员素质不高,使得检验成本高于平原地区,业务效益较低。另一方面,山区经济发展使得企业对质检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质检业务竞争趋势,提升服务势在必行。业务效益对服务提升形成天然制约。

由此,山区质检机构推进信息化,可以为机构节约大量成本,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规范机构的多层次全方位管理,在机构与客户之间拓宽交流范围,缩短交流的时间、丰富交流方式,并可协助维护质检机构与社会之间良好的关系。不实施信息化战略,将可能失去客服从而导致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的下滑。

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质检机构信息化战略的差异化分析,确定了山区质检机构信息化的独特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山区质检机构信息化对策,以及山区质检机构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案,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1、质检机构信息化战略差异

1.1 分析模型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则非常重要。对一些企业来说,第一个方面就是企业的信息化运作需要时刻完全可靠的无故障运行,这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即使是服务上的一个细小问题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其他企业来说,则可以在信息化还没有对企业全部运作产生影响前,经受住信息化扩张时期的冲击[2]。第二方面是:尽管信息化的发展对一些企业来说具有战略性的重要作用,而对其他一些企业来说,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只能说是有帮助的,却并非是战略性的。

理解组织在这两方面的定位对于研究一个正确的信息化战略来说至关重要。麦克法伦(Mc Farlan)和麦肯尼(Mc Kenny)将企业对于信息化战略的依赖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把信息化战略分为四种类型:支持型、工厂型、转变型和战略型[3](如图1-1),该模型被称为战略网格模型法(SGM,strategic grid model)。

1.2信息化战略类型

我国质检机构目前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质量检验网络,其中包括国家质检中心230多个,省、市(地)、县综合性质检所3000多个,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1400多个[4]。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置的质检中心700多个,全国质检网络的检测能力正在进一步提高。这样一个网络,覆盖了90%左右的重要产品的检验[5]。按照麦克法伦(Mc Farlan)和麦肯尼(Mc Kenny)的战略网格模型法(SGM,strategic grid model),我国的质检机构对于信息化战略的依赖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把信息化战略分为四种类型:支持型、工厂型、转变型和战略性,如表1-1所示。

2、山区质检机构信息化"工厂型"定位

2.1 定位

目前,各地质检机构均把实验室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检测设备、人员培训、质量体系建设、实验室认证认可、信息化等方面均加大投入力度,并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实现质检业务处理的科学、准确、规范、高效,作为我国质检机构发展的方向[6]。

为了准确把握山区质检机构信息化战略的定位,在2013年针对湖北恩施州区域内的184家企业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共发放184份问卷,收回178份,有效问卷172份。调查结果显示,山区企业重点关注的服务指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检验及时性、网上业务受理、检验收费、机构资质(权威性)和检验报告电子版查询。如表2-2所示:

表2-1 山区企业对质检机构服务指标关注度一览表(附后)

从表2-1看出,山区企业最关注的是检验及时、网上业务受理、检验费用,机构资质(权威性)和检验报告电子版查询占其次,而对于其他服务关注度低。山区农副产品资源多,农副产品检测要求检测时效性快。山区交通不便利,企业分布分散,企业送检样品在路上要消耗不少时间,希望通过网上业务委托提高效率。企业规模小,本身效益不好,难以承受高昂的检验费用。质检机构作为政府部门依法设定的检验机构,权威性较高。检验报告电子版上传,实现了企业、消费者、监管者几方信息共享。

由此,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山区质检机构业务效益和服务水平,加强竞争力是山区质检机构发展的战略举措。

2.2"工厂型"定位下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

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

对目前山区质检机构的SWOT分析见表2-2所示:

通过SWOT分析,对山区质检机构的环境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山区质检机构的优势劣势有了深刻的认识,目前主要是:(1)、事业单位的性质束缚了自身的发展。(2)、内部某些部门设置不合理。(3)信息化水平跟不上发展形势。(4)业务范围、业务领域较窄。(5)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只是停留在表面。

3、"工厂型"定位下的实施对策

考虑到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量大、需求紧迫、系统需求变化会较多、建设与运行并行、时间跨度大,因此考虑采用IT外包服务,引进具有资金实力雄厚、开发技术能力强、对质检业务了解、具有长期服务质检信息化经历的企业,既能在投入方面节约各种开支,不铺张浪费,又能合理引导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合理配置,快速满足质检机构目前信息平台项目的建设需求[7]。

质检机构无论规模大小,都是按照ISO/IEC 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立起来的,运行模式大同小异,实验室检验管理系统也是依据该标准建立的,因此质检机构的信息系统大体一样,但是山区质检机构在信息系统应用有如下侧重点。

(1) 网上业务受理

a、网上业务受理流程

网站业务委托,客户通过网站登录VIP会员专区,可在相关模块录入委托信息,并生成检验业务预受理信息。客户的委托信息生成后,网站系统通过电子邮件或内部公告方式通知网站业务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对检验业务进行合同评审,确认是否受理此业务,受理后生成检验业务信息确认书,发送给客户要求信息确认并补完检验业务信息。不受理则发送检验业务不受理的信息给客户,并取消业务受理。客户收到检验业务信息确认书后,根据要求补完检验业务信息,并确认检验项目,完成后生成检验业务客户确认通知书,通过网站系统发送给网站业务管理人员。收到检验业务客户确认通知书后,网站业务管理人员根据检验项目计算检验费用,并确定送样数量,生成网上检验业务受理单,发送并通知客户确认费用及送样。客户收到网上检验业务受理单后,可打印出来,并签字及签章确认,随样品一并送达或寄达。样品送达或寄达后,网站业务管理人员确认样品,确认后下达任务至网站业务费用管理,样品有问题时任务返回至通知客户,重新送样无误后下达至网站业务费用管理。网上业务受理的费用一般通过协议费用进行扣减,特殊情况可通过转账或汇款等方式支付。费用确认后,业务信息转入检验流程。不能交费的转到有权限批准欠费人员的批准环节,并生成欠费记录[8]。(如图3-1)

图3-1网站业务处理流程图

b、 效果分析

传统的检验业务开展,是客户到质检机构所在地进行业务洽谈或者质检机构业务员到客户单位面谈,这就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利川市某企业为例,虽然利川市到恩施州质检所所在地只有90公里,由于是山路,需要2小时,往返一趟在路上将要耗去4小时,还要遭受旅途颠簸劳累之苦,采用网上业务委托后,只需要10多分钟甚至几分钟就能在网上填好委托单,即使是电脑操作不熟练的客户,在30分钟内也能完成,节约了87.5%的时间。

实行网上业务委托,减轻了企业送检样品的成本。如建始县到恩施市的车费单程是35元/人,一个来回就要花70元,采用网上业务委托后,企业通过物流公司将样品送到质检所,物流费用25元,企业就可以节约45元,以建始圆通公司为例,2013年一季度,该公司委托112批次,全部是用物流公司送样到质检所,仅车费就节约5045元,该公司去年共委托样品463批次,今年委托量还要增加,仅送样费用一年就可以节约2万多元。

c、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实行网上委托,虽然能节约时间成本和送样的车费,但是也有一定问题。首先是客户电脑操作水平不一致,在委托界面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尽可能简化操作步骤,只需要设计客户必须填写的信息,如产品名称、质量等级、生产日期、检验项目,减少客户输入的数据,能用下拉条供客户选择的就设计为可选格式。对VIP客户人员进行网上受理培训。其次是对客户意图的把握。传统的业务是面对面的交流,很容易了解客户的意图,而网上委托业务存在沟通的困难。可以通过业务员在网络或者通过电话和客户沟通。再次,对原来的组织结构提出挑战。前台业务员既要懂业务又要沟通能力强。在内部组织上业务一部和检验管理部合并,抽调业务骨干充实检验管理部,由专门人员负责网上业务受理。

(2) 检验报告网络查询

在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前,检验报告打印出来后,由业务员电话告知客户,按照客户委托业务时的约定,由客户亲自来取报告或者是通过邮局、物流公司、客运车辆发放报告。采用信息平台后,只要报告批准人签批了报告,系统就自动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告知客户,检验报告已经出来了。在检验报告出来后,系统将电子版上传到质检所门户网站,客户只要登录质检所门户网站,就能查询检验报告。对企业、消费者和监管者三方实现信息共享。企业实现业务委托、进度与费用查询、协议内容及费用查询、电子报告及证书查询、报告及证书真伪鉴别、历史业务查询、能力验证结果查询、产品标准免费下载、产品图片展示等强大的服务及宣传功能;消费者可以查询所购买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州质监局、县市质监局等监管部门及相关执法部门委托提供强大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查询本辖区内企业整体质量状况,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解决绝了信息不对称。防止个别企业在复印报告是修改结果。将检验报告放在质检所的网页上,对企业产品也是一种宣传。检验业务统计和检验业务跟踪,能根据目前检验业务的进度状态,统计各个阶段的数据。

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风险,将所有报告上传互联网,不合格检验报告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如何避免这种影响,可以采取设置权限,首先是在客户委托检验任务时约定好,哪些报告上传,哪些报告不上传,并且由分管领导审核后决定是否上传,上传哪些报告。

参考文献:

[1] 陈国阶.对中国山区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 126

[2] 沃伦・麦克法兰,理查德・诺兰,陈国青.IT战略与竞争优势--信息时代的中国企业管理挑战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Mc Farlan F.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es the way you compet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4,62(3):98-103

[4] 李文龙.我国的检验检测市场距离中介检验检测市场还有多远[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1:33

[5] 徐建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运营策略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5-6

[6] 花振新.质检机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J].中国标准化,2005,11:31-32

[7] Mc Farlan W F.Portfolio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systems[J].Harvard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