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媒体运营办法

新媒体运营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媒体运营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媒体运营办法

新媒体运营办法范文第1篇

春节前人人的任务都很忙碌,之所以还要开这个会,是由于城中村任务意义严重,任务难度大,市委、市当局对这项任务要求高。经过此次经历交流会,首要是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体(扩展)会议精力,对10年城中村改革任务进行回忆总结,对11年的任务进行布置摆设,进一步一致思维,进步看法,明白目的义务,加大任务力度,加速推进城中村改革任务。方才,县(市、区)的分担同志辨别报告请示了城中村改革任务完成状况,引见了经历和做法,讲得都很好。市规划、疆土、财务、建委、人防等7个相关部分针对县(市、区)反映的详细问题和坚苦,现场进行解答,不只说清了政策规则,并且提出了详细的指点性定见,但愿县(市、区)和部分常常面临面沟通联络一起推进任务展开。下面,我连系10年试点任务展开状况和11年的任务义务,讲三点定见:

一、一定成果,正视问题

2010年头,省委、省当局提出用三年的工夫完成“城中村”改革义务,加速全省会镇化历程。依照省委、省当局的任务摆设,我市成立了“城中村”改革协调小组,下发了指点性文件,制订了“城中村”改革三年方案;各县(市、区)也都树立健全了组织机构,研讨制订相关政策。从10年2月份全市“城中村”改革具体启动以来,各级当局以解放思维为契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破解难题、搞好效劳、进步效率,经由近一年的起劲,我市的城中村改革任务获得了本质性发展。禹州市启动了4个城中村改革,累计投资2960万元;长葛市启动了坡杨村改革,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县启动了武店、邓庄2个城中村改革,完成投资4100万元;鄢陵县完成了8个城中村的节制性具体规划审批,启动了5个城中村改革,完成拆迁面积5万m2,开工建立3万m2,累计投资1.2亿元;襄城县启动了3个城中村改革,完成拆迁面积6.02万m2,完成投资4259万元;魏都区启动了俎庄、洞上2个城中村改革,俎庄安顿房已开工建立,洞上已与投资商签署了协作和谈;经济开拓区启动了屯北城中村改革,已与外商签署了开拓和谈,正在编制建筑性具体规划;东城区完成了9个城中村改革的节制性具体规划审批,启动了三里桥、大坑李、十里庙、唐岗、半截河、赵湾6个城中村改革,已完成拆迁面积58.6万m2,完成投资5.38亿元。截止当前,全市共完成城中村改革房子拆迁面积70多万m2,开工建立面积52.9万m2,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对而言,大规划地对城中村进行改革是一项新的任务,可以说没有成功的经历可遵照,外埠的一些做法也仅仅是一种借鉴,人人在这种状况下,勇于立异,勇敢理论,探究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历。归纳综合起来,首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对峙规划引领。各县(市、区)严厉依照《市区城中村改革任务的定见》要求,对峙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充沛对接、选好切点,起劲从“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施行、有利于提拔城市全体功用、有利于对峙集约、节省应用地盘、有利于改善市区寓居情况)动身进行规划。如长葛市树立“大统筹、大集中、大规划”的理念,对推进区内19个行政村统筹规划,将19个行政村兼并建立成10个集中寓居区,居民可达2万人。经过统筹规划,既节省了地盘资本和根底设备建立投入,扩展了社区规划和生齿,改善了农人生涯情况,还也更好地完成了推进区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联接。二是对峙试点先行。上一年,我们在市区和推进区局限内共确定了7个市级试点城中村。当前,7个市级试点村探究构成了一些好的改革形式和任务经历:如县武店村接纳“村企共建”的形式,由瑞贝卡公司投资8000万元对村庄进行改革,村庄腾出的地盘用于企业开展。当前,武店“城中村”改革完成投资3600万元,一期16幢安顿房已开工建立。魏都区俎庄城中村接纳市场运作的形式,引进开拓商进行投资改革,长葛坡杨村则接纳当局借款的形式进行改革,都获得较好的成效。三是对峙当局主导。各县(市、区)当局在城中村改革中积极发扬主导效果,如在招商方面,充沛应用第八届华夏花木买卖博览会这个平台,安插展台,发放招商文件,展开项目推介,获得了分明成效。在拆迁赔偿、群众安顿方面,对峙群众好处最大化准则,规则先安顿群众,后开拓建立。东城区接纳“以民为本,调和拆迁安顿”的形式,由区、乡(办)、村(社区)一起托付具有国度天资的评价公司对“城中村”改革拆迁房子进行市场评价,把市场评价与评价有机连系起来,确保了拆迁赔偿进程的公开公平、阳光通明。在此根底上,深化村组进行查询研讨,较好地处理了“闺女户”、“外来户”、“坚苦户”等非凡对象安顿问题,合理的安顿方法充沛调动了群众参加“城中村”改革的积极性。在建立用地上,各地都对峙以“招、拍、挂”方法供给,阳光操作。因为当局主导效果发扬得好,促进了城中村改革任务的安康、良性开展,促进了社会不变。四是对峙统筹各方好处。各地依照当局、业主、群众“三称心”的准则,维护好各方好处。各地在维护当局和社会公共好处的前提下,在司法律例政策答应的局限内,各展其长地出台了优惠政策,对开拓商赐与让利。如东城区提出依据分歧项目,对开拓企业执行财务补助,包管投资商合理的报答率,以消弭这以后顾之忧。五是对峙机制保证。经由一年多的运转,全市上下构成了一套系统协调的城中村改革运转机制。第一,树立了指导机制。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城中村”改革指导小组或批示部,下设办公室。首要指导亲身挂帅,县王堃书记亲身担任政委,王民生县长任批示长,执行四买办子指导分包制,供应了组织包管。第二,树立了督查机制。市运营办树立了“日督查”、“两周一传递”的准则,依据任务发展状况、现存问题,每两周编发一期督查传递,上报市有关指导,并把下两周需求完成的任务,以传递方式下发给有关单元,限日完成。第三,执行考评机制。市运营办下发了《市“城中村”改革考评方法》,每两个月对全市“城中村”发展状况发展进行一次排名,最终一名在创立新闻会上作亮相谈话,有利地促进了我市“城中村”改革任务。第四,对峙方案评审机制。为了妥帖处理施行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处理好村民安顿、改革开拓中的问题,市疆土局苏晓局长和城中村改革办公室的同志依据任务需求,常常召开“城中村”改革联席办公会议,与建立、规划、财务等部分重复沟通协商,提出处理问题的定见和办法,指点和推进了城中村改革任务顺畅进行。

在充沛一定成果的还,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10年城中村改革存在的问题和缺乏。就全市而言,县(市、区)开展不服衡,单个当地任务推进不力,成效不分明。就市区来讲,截止当前,7个试点村仍有4个没有开工,年度方案完成投资4.6亿元,实践完成0.7亿元,仅占年度方案的15%,无论从形象进度照样投资完成额度,都与省委、省当局、市委、市当局的要乞降全市广阔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剖析缘由,首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国度微观政策和市场经济情势影响,开拓商对城中村改革投资热情不高。上一年上半年国度执行收缩性财务政策,下半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微观经济构成冲击,房地产市场敏捷下滑,开拓商资金严重,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投资商参加城中村改革的热情,各地遍及呈现城中村改革招商引资难的问题,有的和谈已签署又暂时退出,致使单个项目不克不及按时开工建立。二是开辟立异认识不强。一些当地以为城中村改革是一项长时间任务,上级提出的改革工夫太紧、义务太重,自立权给的少,畏难心情大,任务欠好推进;城中村改革的路子不多,办法不活,在破解资金难题、调动农人积极性等方面还需求进一步解放思维。三是开拓商要求调整用地规划,打乱了原有结构。因为当前房地产低迷,局部开拓商以为依照原方案用于打捆开拓的运营性用地较少,赚钱难以消化安顿房费用,对峙要求调整用地方案,扩展运营性用地上积,原有结构被打乱。四是前期任务滞后,影响了全体任务进度。因为投资商确定难,资金到位慢,形成城中村改革项当前期任务滞后,建筑性具体规划编制难、编制慢,规划审批、招商引资、拆迁安顿、开拓建立等相关任务不克不及协调推进,影响了城中村改革任务的全体进度。关于上述问题,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分必然要高度注重,仔细研讨,方才各部分初步提出了一些定见,下来后要持续沟通,接纳实在有用办法加以处理。关于已开工建立的,要在上一年任务根底上,加速进度,具体铺开,严厉依照节制性详规和建筑性详规的要求,把好建立质量关,把好公建工程关。关于没有开工建立的各县(市、区)当局要进一步增强组织指导,抓紧完成前期任务,尽快开工建立,对建立台帐要进行调整,科学布置施工方案,争夺把前期耽搁的工夫在后期工程建立中赶出来,确保依照原定完工工夫按时竣工。

二、进步看法,加强决心

城中村改革是改善人居情况、提拔城市档次、推进城镇化的必经之路,是建立文明、生态、调和、宜居城市的主要保证,是以报酬本、科学开展、构建调和社会的强力行动,是民意工程、德政工程、千秋工程。各级、各部分在思维看法上需求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进步:

起首,要从扩内需、保增进的经济情势动身,进一步加强城中村改革的紧迫感。关于本年经济情势的严肃性和复杂性,人人都有了必然的调查和看法,当前中心总的判别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运转的不确定要素和潜在风险能够还会添加,经济下滑还未“见底”,本年很能够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开展最坚苦的一年。我市同全国、全省一样,经济运转根本面坚持优越,但也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分明加大、企业运营坚苦逐渐加剧等问题,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增进曾经成为11年经济任务的首要义务。要坚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进,当时状况下最有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公共根底设备的投入。城中村改革项目财产联系关系性强,对建材、运输、房地产等行业拉举措用非常分明。当时,国度明白提出要保增进、扩内需、调构造,强调出手要快、出拳要重,而且陆续出台了加大信贷、鼓舞投资的一系列影响经济的办法,依据以往经历判别,我们可以抓住的建立飞腾和时机也就是一两年工夫,跟着经济趋热,又将开端新一轮防过热、防通涨,到那时国度政策口儿收紧,我们就会痛掉时机。因而,要实在加强紧迫感,抓住当时鼓舞投资的优越情况,推进我市的城中村改革任务再上新台阶。

其次,要从加速推进城镇化历程的高度动身,进一步加强城中村改革的责任感。党的十七大申报指出,要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征城镇化路途。中国特征的城镇化路途,就是城乡统筹开展,完成城乡一体化。市城镇化的开展形式是“带状城市,组团开展”,开展的目的是“一个中间,五个片区”,即以“三区一县”(魏都区、东城区、开拓区和县城区)为中间,禹州市、长葛市、县新城区、鄢陵县、襄城县为五个片区。要完成这一目的,就要加速城中村改革措施。在推进城镇化历程中既要扩展城市规划,扩展城区面积,外延式开展,更要提拔城市内在,建立紧凑型的城市。当前,全国、全省各地都在抢抓时机,大规划、鼎力度进行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革。市外环路以内城中村有61个、生齿13.7万人,推进区内的城中村61个,生齿9.5万人,两者相加有122个城中村,生齿21万人,占地5万亩,安顿用地2万亩,可以腾出3万亩建立用地,13.7万人可以经过身份置换改变为城市居民;禹州市、鄢陵县、襄城县方案三年改革29个行政村,生齿8.1万,占地1.68万亩,可腾出地盘3700亩,转换城市居民8万多人。个中,禹州市方案改革12个,生齿3.3万人,占地6900亩,可腾出地盘1500亩;鄢陵县方案改革6个,生齿近3万人,占地2200亩,可腾出地盘1300亩;襄城县方案改革10个,生齿近1.8万人,占地7800亩,可腾出地盘900亩。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城中村改革可以集约、节省用地,腾出珍贵地盘去进行大项目标开拓建立,进而强化城市的财产支撑。

第三,要从适应广阔群众的急迫愿望动身,坚决“城中村”改革的决心和决计。“城中村”改革契合我市城市开展的实践需求,更契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跟着我市城镇化历程的不时加速,广阔群众看到了城市一日千里的新相貌,更但愿享用到城市开展带来的实惠,因而对城中村改革愈加存眷,愈加支撑,愈加期盼。近年来,不时有市民群众经过写信或市长信箱等多种方法激烈要求加速城中村改革改善寓居情况。这些状况都充沛阐明加速城中村改革措施,契合民意,适应民意。这项任务既有政策时机,又有群众支撑,可谓地利、有利地势、人和。我们必然要抓住时机,坚决决心,毫不不坚定地把这项任务一抓究竟,抓出成效。

第四,要从理论科学开展观动身,在不时解放思维中加强“城中村”改革任务的动力。各县(市、区)要对峙从理论科学开展观动身,深入看法城中村改革关于推进我市“四城同创”,确保地盘集约、节省应用,完成我市经济“新跨越、新崛起”的主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维,与时俱进,在城中村改革资金、地盘、拆迁等“瓶颈”问题上,吃透上情、吃透外情、吃透下情、研讨政策,借鉴经历,适应民意,选准均衡点,抓好连系点,难中求解,发明性地展开任务,推进“城中村”改革任务顺畅进行。

三、精心组织,有序推进

2011年是市委、市当局确定的“项目建立推进年”。市委毛书记提出要出力在老城区和“三村”改革上完成打破,李市长要求以完美城市功用和老城区及“三村”改革为重点,加大城市建立力度,完成年度方案投资。本年市区共确定了19个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革项目,方案完成投资26.9亿元。这19个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革项目对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开展具有主要意义,市委常委会议、市当局常务会议专门进行研讨摆设,市当局先后召开了项目协调会和前期任务对接会,对城中村改革任务提出了明白要求。总体要求是:坚决决心,规划引领,因村制宜,破解瓶颈,具体加速城中村改革任务进度。详细任务强调6点定见:

一是明白目的义务,落实任务责任。禹州市、襄城县、鄢陵县要依照省当局的要求,精心经营,科学布置,确保三年完成城中村改革义务。县、长葛市、魏都区、开拓区、东城区要在三年内完成市区和推进区的城中村改革义务。市区和推进区各责任单元要依照《市2011年城建重点项目及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革项目方案》确定的城中村改革目的义务,层层细化分化,明白任务时限,树立任务台帐,抓好任务落实。对城中村改革项目建立执行首要指导担任制,各责任单元首要指导负总责,分担指导详细担任抓落实。各县(市、区)和有关单元要实在加强责任主体认识,增强协分配合,接纳实在有用办法,确保2011年城中村改革项目及早奏效、及早惠及公众。

二是抓住要害环节,做好前期任务。要仔细依照市当局规则的“十个顺序、九个标准性举措”要求,扎实做好前期任务,确保项目有序推进。第一,要积极发扬规划的引领效果。各县(市、区)要对峙把规划作为“城中村”改革建立的“龙头”,用规划引领改革,用规划节制建立。要吃透状况,充沛论证,仔细扎实地做好前期任务,决不克不及大而化之,敷衍应付,要把进步前辈的理念、外埠的经历、本地的特点融入规划之中,高规范、高起点做好做实各项规划。市规划局要催促相关责任单元及早托付有天资的规划设计单元高规范编制建筑性具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第二,优先保证用地,探究新的用地政策和方法。市疆土局要在国度地盘政策趋紧的状况下,积极调整用地目标,优先包管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革项目建立用地。要仔细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力,积极探究乡村地盘准则变革,推进集体建立用地流转,为城中村改革用地探究新形式、新办法。各县市(区)要在城中村改革中对峙走集约、节省用地的路子,积极在存量建立用地上做文章,果断根绝占用根本农田搞改革,尽量不占或少占普通耕地。严禁借城中村改革的名义不合法开拓房地产,构成新的“小产权房”,要依法严查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做到既处置事,又处置人。第三,多方筹集资金。要对峙当局主导,市场运作,多方筹措建立资金。需求相关县(市、区)承当的,要克制坚苦,想方设法予以保证;需求业主投资的,要搞好指导,增强催促,确保到位。第四,依法调和拆迁。要仔细执行拆迁政策,在统筹各方好处的前提下,及早思索、及早施行、争夺自动。要依法拆迁,有情操作,让群众充沛调查政策,参加政策,充沛尊敬民意,做到通明、公开、公平、合情、合理、正当。各县(市、区)要增强协调,做好触及群众过渡期生涯安顿和群众拆迁赔偿任务;要优先建立群众安顿住房,确保群众按时回迁后再进行运营性开拓。

三是立异任务机制,破解筹资难题。要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吸引业主投资。各县(市、区)要仔细组织编制招商文件,应用中心、省、市三级媒体进行声势浩大地宣传,要凸起当地特征,讲清区域优势,疏解优惠政策,吸引全国各地有实力、诺言好的开拓商存眷、投资。要精心组织推介运动。起点要高,规划要大,结果要好,各县(市、区)可以涣散搞,也可以联手搞。要制订优惠政策,让利投资业主。当前,受经济下滑影响,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地产开拓商对城中村改革这种投资大、报答周期长的项目投资热情不高。各地要借鉴珠海、合肥、郑州、临沂等地的成功经历,量体裁衣地制订优惠政策,需求当局给的政策必然要给足,当局已有的优惠政策要用好,积极引进市表里有实力的业主参加城中村改革。要对峙多策并举,确保资金供给。各地要连系实践,积极探究多元化投资形式。可以接纳当局统征储藏、市场开拓运作、社区自立改革、“村企共建”、“村园共建”、“地盘整顿”、“村庄整治”、“腾村换地”等多种形式。总之,各地要多动脑子,多想方法,量体裁衣,在资金筹措多元化、资金应用市场化、根底设备社会化上找出路,出力破解城中村改革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沟通协调,做好改革方案评审。全市一切的城中村改革,都要在完成节制性具体规划编制与审批、确定投资商的根底上,抓紧做好施行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各个县(市、区)必然要注重方案的评审论证任务,编制好方案。市规划、地盘、财务、建委四个部分要根据国度有关司法、律例政策和各个村的详细状况,因村制宜,一村一案地进行评审。四个部分要自动搞好效劳,各个县(市、区)要自动沟通对接,一起搞好评审任务。

五是实时查处违章修建,降低改革本钱。近期私搭乱建的歪风越刮越烈,据说哪里的城中村要改革,就有人在那边搞违章修建,不只影响恶劣,并且给改革任务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和难度,添加了改革本钱。市规划局要实在发扬牵头部分效果,按照本能机能加大对违章修建的查处力度,要抓紧制订完美避免私搭乱建的长效机制和施行细则。各县(市、区)要增强监管,对违章修建要做到实时发现、实时立案、实时撤除,为我市的城中村改革发明最低的改革本钱,最佳的改革情况。

新媒体运营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期刊经营;基本策略;分析

经营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而产生,属于信息产业范畴。传统的传播产业通常是指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载体及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发展。虽然传统的四项传播方式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各传播行业在经营观念、经营方式和经营策略间的竞争却从未停止。因此,高新技术在为传播行业带来发展活力的同时,也给传统的传播业带来新的产业挑战。进人21世纪,作为传统传播业中的期刊也都加快改革步伐,借鉴和采用现代期刊的管理与经营办法,使期刊产业获得生机,取得较大进步。

一、期刊经营的概念

期刊经营属于期刊编辑学与其他(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交叉产物。严格讲,对期刊经营的研究目前在我国尚处于初期探讨阶段,总体的研究实力较为薄弱,由于受制于期刊认知度的研究,所以多处于对具体期刊经营实例的分析讨论,还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期刊经营理论体系,或者说还未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应我国期刊经营发展规律的完整结论。

从广义上说,经营即为将谋划或筹划出的运作方式,运用于实际之中。若引申到物质产业方面,按照运筹学原理,即为“对各类经济实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流通)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和选择适当运营方案的方法”。

由于期刊所具备的传播功能和特征属性,应将期刊经营与一般性物质经营区别开来。根据期刊编辑实践,以及成功期刊经营的实例经验,期刊经营的核心在其内容。概括地说,期刊经营的基本概念是:为适应社会文化市场的需求,独到地利用期刊的传播特性,将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类信息,采用文字和图片艺术地构架表述,使读者能赏心悦目和有所裨益,力求获取期刊优势的最大效益。

二、期刊经营的基本策略

期刊的经营策略,是指期刊办刊经营的筹划运作方案。总结期刊编辑工作实践,期刊的经营策略具备递进性的层次原理,也就是期刊经营策略不具有孤立实施的操作性。经营策略遵循递进性的基本原理,即按不同经营策略逐层递进,也即如果确定以期刊的内容为经营核心的初始原则,即可划分为下列几个相关联的经营策略(见图1)。在以期刊内容经营为重点的基础上,可平行展开期刊的各种经营,如内容经营、栏目经营、种类经营、发行经营等,由此而形成期刊的品牌经营。从期刊的内容经营递进到品牌经营,充分表明期刊的经营已从初始的内容运作,通过相同层面的不同形式经营取得成效,形成了相应的品牌效应。在此基础上,进而再次平行展开期刊的发行经营、广告经营,拓展其他项目经营。需要说明两点:一是期刊经营不具有孤立实施的操作性,是指期刊的经营策略均建立在相关经营已取得成效的前提下,或者说期刊的单个经营策略与其左右或前后的经营有关,不应孤立地看待期刊经营策略的效益。如栏目经营是建立在期刊内容的基础上,并与期刊的种类、性质、读者的阅读需求等有密切关联。二是只有当前一个层面的经营策略成功实施后,才能有效实施后一个层面的经营策略。任何一种期刊的经营都应遵循递进式的发展规律,不能有超“常规”现象发生,出现偶然获得“成效”的假象,如通过行政摊派或其他非正常手段进行推销,但如果刊物内容毫无新意,即使在短期内期刊发行量有所增加,但最终依然会被市场淘汰,期刊的发行量和效益最终仍取决于期刊的质量,任何违背规律的行为最后都会失败。

三、期刊经营的种类分析

(一)期刊的内容经营

期刊的内容经营是期刊经营的核心,是期刊经营的基础,期刊的其他所有经营都是建立在内容经营之上。内容经营的本质是将所获得的各类信息,首先根据刊物种类特征和读者的阅读需求,去粗取精、分门别类,然后为发挥期刊功能的最大优势,将挑选出来的内容采用最佳的文字、图片和版面设计等形式艺术地展现给读者。没有期刊的内容经营优势,其他经营也将无从构建。

期刊内容经营的关键是其文化策略。文化是反映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具体标志,不同种类刊物的文化表现内容和形式有所区别,因此,不同刊物对其内容经营的文化策略应有自身独特的理念与方式。文化营策略的基本原则是首先立足于继承、弘扬和传播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有民族的精粹文化,才是真正属于世界的文化,才能使广大读者乐于接受。然后,应积极引进和推介国外先进文化,中西方优秀文化的结合将激发、创造和构建新的文化思维与辉煌。期刊内容经营的文化策略,需要刊物经营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前瞻性和高品位的文化整合能力。

(二)期刊的栏目经营

栏目是期刊按照类别而编排组合的版面,是一本优秀期刊的必备要件。栏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期刊的质量,通过精心策划的优秀期刊栏目能将各类文稿有序地组合,突显期刊的办刊特色,给期刊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

期刊的栏目经营就是充分利用栏目的表述特征,艺术地表达出期刊主体内容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科学内涵及人文精神。期刊栏目经营的基本理念是要善于捕捉各类信息,及时巧妙地把握时机,开办既能彰显刊物内容个性,又能充分体现期刊特色的栏目。

以高校学报为例,高校学报的栏目经营应该做到立足本校、依托高校,努力开拓创新,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立足本校就是要体现本校的专业和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学科优势,面向社会积极引入同类学科的优秀稿件,从而推动期刊的发展;依托高校就是在经营学报栏目时应以高等教育为大背景,服务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收集信息和资料,开阔眼界,有所创新。

高校学报的栏目经营受到学校专业学科的开设、重点学科的设置等多种因素制约。学报的栏目设置应紧跟学校的学科发展动态进行调整和变化,力求达到反映、推广和传播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扩大学校的对外影响。如果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得当,将会大大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因此,期刊的栏目经营十分重要。

(三)期刊的种类经营

期刊的种类经营是指不同期刊具有不同的经营策略,期刊的种类决定刊物的内容性质,不同性质的刊物其经营策略和方法也不相同。如学术性期刊与新闻时政性期刊、文艺性期刊与教辅性期刊、技术性期刊与科普性期刊等不同种类期刊的办刊经营策略和方法不相同。即使在同类期刊中,大多数期刊的经营理念、策略和方法也不尽相同。正因如此,在期刊编辑实践中许多相同种类的刊物,采取的经营策略也不同,所获得的结果差异也较大,成功者就是找到了不同种类期刊特征的最佳经营契合点。如在我国期刊中,与《读者》《知音》《家庭》三大名刊同性质的刊物有上百种,但这三家品牌期刊所采用的办刊经营策略和模式有别于相同类型的其他刊物,三本期刊在各自的领域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三刊才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四)期刊的发行经营

期刊的发行经营包括两个不同阶段,即形成品牌前的期刊经营与形成品牌后的期刊经营。在不同的两个阶段期刊的发行经营策略和方式存在一定差异,通常来说,在品牌形成的前期阶段要比品牌形成后的工作难度大。期刊形成品牌后更应该利用获得的品牌效应,采取多种渠道,做好期刊的发行服务工作,提高期刊的发行量。

我国期刊的发行模式通常有三种:一是邮局征订发行,二是期刊社自办发行,三是通过非公有文化经营渠道发行。目前,除了少数具有影响力品牌的期刊外,大部分期刊在邮局的发行效益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邮局僵化的管理体制,以及传统发行方式的滞后。虽然许多报刊在邮局的发行数量都不大,但由于邮局发行的手续简便、资金回款有保证,所以大多数期刊仍然选择邮局发行。因此,期刊无论是否形成品牌,期刊的发行经营都应该从我国现有期刊发行模式出发,只有将以上三N不同发行渠道同时抓,使期刊的发行数量提高,才能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五)期刊的广告经营

企业在期刊中广告主要关注期刊的读者群体、期刊的种类以及期刊的发行数量,通过比较选择,企业通常会选择读者面广、产品对路和发行量大的期刊。一些学术类期刊和技术类期刊受专业学科的限制,读者较少,因此,很难有广告刊登。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同电视、报纸等媒体相比较,期刊的广告并不占优势,因此,期刊的广告经营应该力求做到“三多”――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彻底改变“等、做、要”的陈旧办刊模式,主动同企业联系,召开期刊广告征求意见座谈会或联谊会,由于一些企业对期刊并不了解,因此,期刊应该主动上门宣传,可以预先为企业免费广告,赢得企业的信任,以取得长期合作。

新媒体运营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BOT 项目 运行机制 探究

一、BOT项目的提出和确定

1.BOT项目的提出

从BOT项目提出的主体来看,首先应该是由当地政府提出的。而政府提出BOT项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模糊的方式,另一种是明确的方式。所谓模糊的方式提出BOT项目是指就是指政府制定出未来规划(如五年规划)的重点项目,或向社会公布某些基础设施或基础工业项目存在供应不足,但这些基础设施或基础性工业项目中哪些由BOT方式来建设,则不明确。比如,澳大利亚私人部门根据政府五年规划所列的项目,对自己有意向的项目提交项目建议书。

政府以模糊的方式提出BOT项目时,会给项目投资者很多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项目建设建议权。实践中,许多投资者会结合政府的项目建设意向,悄悄地进行实地调查及初步可行性研究,甚至主动向政府提出具体的BOT项目。而且能够提出有效解决问题并切实可行的项目的投资者往往容易获得政府的青睐,并有可能最终承建BOT项目。澳大利亚悉尼港海底隧道工程项目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政府在1979年向社会征集解决悉尼港湾大桥交通拥挤问题的建议。最初有人提出修建悉尼第二大桥的建议却未被政府采纳。直到1986年澳大利亚的GRANSFILD公司和日本的KUMAGAL公司联合向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底隧道的建议,才被政府所接受,这两个公司最终也成为该项目的主办方。

所谓明确的方式提出BOT项目是指政府向社会明确公布具体拟建的BOT项目,而且项目的地点、规模、建设时间等已经明确。除了项目投资者和建设者明显的创新建议外,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一般不变。我国《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特许权试点项目的筛选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是国家中长期规划内的项目”。《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办法》规定:“具体项目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城市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提出”。

从以上有关规定看,我国BOT项目的提出是政府部门以明确的方式提出的。而实践中我国大多数BOT项目也是由政府部门首先明确提出具体项目的。在提出具体BOT项目过程中,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政府规划部门、政府项目的宏观管理部门发挥不同的作用。

2.BOT项目的确定

从国内外BOT项目的规范和实践来看,BOT项目一般都要经过特定的行政或法定程序来确定。多数国家的BOT项目是经过政府行政部门审核和批准,我国也不例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以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除国务院另有明确规定外,沿海地区投资总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项目与内陆地区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仍应由中央政府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国家计委审批,合同、章程报外经贸部审批)”。《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被选定的试点项目,由所在省(区、市)的计划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按现行计划管理体制提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后由国家计委审批,必要时由国家计委初审后报国务院审批。”可以看出我国的BOT项目的最终确定需要经过行业主管部门、政府规划部门、当地政府等各方面把关、审核和批准;而投资额达到一定规模的BOT项目则需中央部委和中央政府的审批。

在BOT项目的确定方面,香港的做法别具一格。香港立法院通过对每个具体BOT项目颁发一项特别法令来确定该项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由于香港行政机构和立法部门的高效率,使得每个BOT项目立法与项目的及时启动得以平衡。同时,通过个案立法形式来确定项目,也使得各方的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在所有的BOT隧道项目中,政府和特许经营者没有发生重大纠纷和仲裁。

二、BO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BOT项目运行的重要基础。但首先由谁来进行具体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同的BOT项目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讲,政府以模糊的方式提出的BOT项目,其初步的可行性研究一般由有意主办的投资者进行。如前面所述的澳大利亚悉尼隧道项目就是如此。而政府以明确的方式提出的BOT项目,其初步可行性研究一般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比如,巴基斯担的竞争性投标项目,均由政府进行前期的可行研究。

我国BOT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一般由政府部门负责。《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被选定的试点项目,由所在省(区、市)的计划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按现行计划管理体制提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论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先由谁来进行。主办项目的投资者在后面的投标时,均要提交更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BOT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概况;(2)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相关技术规范要求;(3)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市场需求分析、收入及收益等财务分;(4)环保可行性分析;(5)风险构成及其分担分析;(6)外部条件及政府的责任分析。

三、BOT项目的招投标

在完成BOT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之后,政府部门在一定的媒体上发出项目招标公告,其中主要内容有:对BOT项目整个招标行为的总体介绍和描述;招标项目、机构及其联系地址、联系方式;招标人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及资格预审的具体安排。

1.投资商投标资格预审

《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BOT方式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投资商招标实行资格预审制度。由省交通厅组织资审委员会,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人方可参加投标。”

投资商投标资格预审是BOT项目招投标的第一步,应该单独进行。实践中,许多BOT项目对投资商资格预审往往在评标中同步进行,这种做法不但浪费资格不够的投资者的财力,也会浪费政府机构的财力。因为不论什么样的投资者为了投标,就必须进行比较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这必然需要一定的投入。而政府在没有初步筛选的前提下,进行标书的发放等方面招标工作,不仅缺乏针对性,而且也会浪费时间和资源。

投资商投标资格预审的主要内容一般有:(1)要求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2)要求有相应的注册资本金;(3)要求有良好的银行资信, 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4)要求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和良好的业绩;(5)要求有相应数量的技术、财务和经营等岗位人员; (6)要求有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

2.招标邀请

经过资格预审后,政府机构向符合条件的投标候选人发出招标邀请书。招标邀请包括的内容有:(1)招标文件的内容;(2)投标文件的编制与提交;(3)开标与评标;(4)中标人的确认;(5)现场考察及投标预备会;(6)投标费用的开支、投标保证金的缴纳等。

3.BOT项目的评标

BOT项目的评标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评标的原则,二是评标的标准,三评标的专家团队。

BOT项目的评标应坚持如下原则:(1)公开;(2)公平;(3)公正;(4)诚实信用;(5)公共利益优先。在这些原则中,前四个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最后一个原则则是BOT项目特殊性质决定的。

评标标准直接关系到BOT项目招投标基本原则的实现。评标标准一般包括:(1)项目的工程技术规范要求;(2)投资成本、运行和维护费用的合理性;(3)项目的施工招标、建设方案的可行性;(4)融资方案的可行性;(5)产品及服务标准;(6)价格和收费的确定方法;(7)设施的权属与处置;(8)汇兑、项目产品币种要求;(9)投资回报率的上下限;(10)特许期限;(11)国家现有相关法规政策要求。

评标的专家团队的专业水平对BOT项目的评标结果产生直接影响。评标专家团队成员应包括:工程技术专家、金融专家、行业经济权威分析人士、环保专家、高级律师、国家地方政策高级顾问、社会学专家、政府规划、行业主管、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等方面官员及代表公共利益的民意代表等。

四、BOT项目特许协议的谈判

经过评标的专家团队评标后,政府部门一般选定3~5名投标者作为中标候选人。政府部门首先与经过评标而选出的最佳投标者即第一顺序中标者进行项目特许协议谈判。如果第一顺序中标者谈判破裂,政府部门就会与第二顺序中标者进行谈判。而在实践中,政府部门为了占有更多的优势和获取更多的利益,有时候会同时与被选定的中标候选人进行特许协议的谈判。

政府部门与项目投资者谈判的主要内容有:(1)投资者的权利与义务;(2)政府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BOT项目特许协议的谈判具有过程复杂、耗时较多等特点。而政府的原则、立场和态度则直接关系到特许协议谈判的成败。BOT项目特许协议谈判过程中,政府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以诚信为本。在谈判过程中不可经常出尔反尔。(2)务实的态度。对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收、收益获取和必要的外部条件支持等方面的要求,应予以积极的认可,而不是一味地回绝或压低投资者的合理要求。(3)政府应该合理分担一定的风险。(4)谈判应注重效率。特别是特许协议谈判不应政府机构人动而无辜延迟。(5)政府不应因政策的变动而改变谈判中已经达成一致的条款。

五、项目公司组建

投资者与政府间特许协议谈判的成功意味着,项目中标者和承办者的真正确定。在特许协议签订后,投资者将根据融资、建设的需要组建项目公司。组建项目公司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BOT项目公司适用的法律依据

从国内外BOT项目实践的来看,BOT项目公司组建及运行的法律依据是国内法,即项目所在地国家的法律。

2.BOT项目公司的法律形式

在多数情况下,或者说BOT项目通用的法律形式应该是有股份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如香港则要求特许经营者必须是有限责任公司)。这两种形式的优点是,它们不仅使投资者以其出资额承担风险,从而规避了出资者以其全部资产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而且为项目的融资提供了可操作的纽带。

六、BOT项目融资与建造

1.BOT项目融资

BOT项目建设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投资者的股本投入,一是通过借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筹措。在大多数情况下,股本投入的百分比是全部项目投资的10%~30%,所需的其它投资一般以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方式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筹措。

2.BOT项目建造

项目公司许按照与政府签订特许协议,须在规定的建设期内完成项目的建设。项目建设可以由项目公司自己来完成,但多数BOT项目是采取招投标的形式由中标的建设承包商或直接委托建设承包商按照“交钥匙固定价格”来承建。

七、BOT项目运营与移交

1.BOT项目的运营

BOT项目建成后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按照特许协议、建设图纸和国家环保、安全等法规进行全面验收后方可进入运营阶段。项目运营既可以由项目公司进行,也可以由第三者通过承包等方式进行。

2.BOT项目的移交

特许期满,项目公司须按照特许协议的约定将项目完好地移交给政府。所谓完好是指项目设施的质量及项目资产的完整性符合特许协议约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新媒体运营办法范文第4篇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称“人社部”)就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集中回复网友时明确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人社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这一表态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事实上,有关延迟退休年龄的话题近年来曾多次被提起,每一次都激起了舆论层层波澜。激烈的争论背后是一代人的养老焦虑:“明天谁为我们养老?”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逼近,养老金缺口过大也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推迟退休年龄、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能否解决这一问题?一旦人社部政策实施,又会引发怎样的社会问题?

老龄化社会有多远

首先,社会老龄化是整个社会乃至世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按照国际上的通常看法,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从我国人口发展规律看,人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则是必然的趋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字显示,到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保险条例,其中规定: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即可退休。然而当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而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3.5岁。

因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看,退休年龄逐渐延长,是适应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据人民网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八成网友投票反对延迟退休年龄,但是众网友也纷纷表示,这一议题是我国正逐渐走向老龄社会这个大现实逼出来的,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现实难题。

养老金空账压力巨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制度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曾提出,“退休年龄不提高,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肯定不可持续”。一语道出我国养老金支付的巨大压力。

由于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养老制度之前就缺乏基金积累,现收上来的钱长期垫付此前的欠账,因而造成养老金空账。2010年7月中旬,郑秉文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已达1.3万亿元”,同时呼吁,应该尽快出台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办法。

2011年12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了《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郑秉文在会上进一步指出,由于制度设计和政策缺位等原因,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仍存在较多问题和制约因素,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养老金投资运营机制尚未确立,大量结存又面临贬值风险。在老龄化加剧形势下,养老金支出压力越来越大。

郑秉文算了一笔账:一个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岁,之前缴纳养老保险费15年,退休后的生活还有至少二十四五年。个人和雇主一年缴费是其工资的28%,在基金投资收益率为5%的情况下,仅能勉强维持15年的40%工资。

而在现实中,由于很多人在职时养老金账户缴费额度较低,缴费时间不够长,账户根本没有充实,退休后所能领取的养老金有限,势必影响这些人的养老质量。

按照国际惯例,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大于就业工资的70%,便可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但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

“除了改革投资体制和提高收益率之外,长期看,要想维持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就必须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和提高退休年龄。”郑秉文坦言,这个事情牵涉的群体大、利益复杂,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

据郑秉文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延缓退休导致“就业难”

尽管一些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延迟退休年龄,让个人养老金账户再充盈一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但一些网友担忧延迟退休年龄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记者了解到,网友们的担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当下,延迟退休年龄势必减少岗位供给,挤压年轻人的就业空间,从而大大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引发诸多问题;对公务员等群体而言,延迟退休年龄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公平;但对一些体力劳动者而言,延缓退休却会给体力与精神带来沉重负担。

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主要在于劳动力要素的需求与供给错位。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周光复教授曾表示,就业压力的形成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岗位不足问题,延缓退休并不会从实质上增加就业压力。

而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车伟副所长则指出,目前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1亿人,每年有300万左右的人退休。但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只有1000万左右,如果提高退休年龄,就占去机会的30%。这个比例相当惊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还没有一个量化评估,尚停留在理论测算的层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权威专家表示,如何找到延迟退休与解决就业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缓解二者冲突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

弹性退休与养老双轨

目前,我国不同的社会人群,工作岗位不同,所享受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差别也比较大。一些处于待遇优厚工作岗位上的人,可能更愿意延迟退休,甚至越晚退休越好;而对于那些处于待遇一般或较差工作岗位上的人,则更愿意早点退休,早点领取养老金。

张京(化名)今年53岁,是湖南省一家煤球机制造厂的焊接工人,由于从事的是符合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按照国家劳动部的规定,他可以提前5年退休。采访中他告诉记者,由于从事高危行业,他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几乎天天加班,所以特别希望能提前退休。

相比之下,一些高级知识分子退休后返聘的情况则比较普遍,近期西南石油大学就通过一项新的规定,教授返聘最高年限为男性75周岁,女性70周岁。

因此郑功成认为,小步渐进地延长退休年龄再加上弹性退休制是比较理性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方案可能是每年延长一定的退休时间。

但也有网友表示质疑,他们认为“在养老金双轨制没有打破的今天,养老金背后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公。即使推行弹性退休的制度,也无法实现特权阶层向低收入阶层让利,使养老金的分配更加合理和平衡”。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

这种“双轨制”使得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收入上的差距极为不合理。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

5月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明文规定“十二五”期间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