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制度问题及对策

财务制度问题及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制度问题及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制度问题及对策

财务制度问题及对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医院财务 会计制度 问题 对策

一、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不足

1.固定资产核算

(1)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后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当前《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其实质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反映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里,但没有设置相应的“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以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和累计提取修购基金(累计折旧)。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2)未达到固定规定标准的耐用物资管理混乱。当前《医院财务制度》固定资产的标准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期限是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按这个固定资产标准,医院购买的大批家具办公桌等物资,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那小批或单独购买的家具办公桌等物资就可不作固定资产管理。这就造成家具办公桌等有些是固定资产,有些又不是固定资产,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

(3)为改善就医环境而进行的门诊楼、住院病房等固定资产装修应允许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医院除了提供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还要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一些门诊楼,住院病房大多是十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旧建筑物,固定资产原值较低,对其装修不属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展项目,按当前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其装修费是不能增加固定资产原值的,这就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4)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科目,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些原来贵重的医疗设备仪器已明显减值。如果这些实际上已经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还按购置时确认的原值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那固定资产价值明显失真,有违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原则。

2.医院会计报表欠缺现金流量表

当前医院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等,而作为经济活动规模巨大的医院,有的每年现金流量多达10亿元以上,医院会计报表体系中缺少了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的重要报表现金流量表,使医院会计报表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医院的经济活动。

二、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对策

1.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

针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后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净值,从而造成医院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建议医院会计增设“累计折旧”科目,具体核算办法参照企业会计制度。

2.建议医院会计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医院门诊楼、住院病房装修维护费用

针对医院门诊楼、住院病房装修不属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项目,按当前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其装修费是不能增加固定资产核算,确保固定资产真实性。

比如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在这两条标准中,恰恰缺少了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作为资产必须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因此,开办费、待处理财产损失、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的存货、技术上已经淘汰的设备、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且不能取得投资收益甚至是造成投资损失的对外投资、已经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的无形资产等,按照现行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均确认为资产,由此导致企业资产不实,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也失去应有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建议参照《企业会计标准——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因此建议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增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以反映因固定资产装修而增加的价值,保证固定资产价值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3.应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建议医院会计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办法,增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借记“其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4.建议医院会计报表增设现金流量表以反映医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情况。

参考文献:

财务制度问题及对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国库集中支付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097-0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环节,自2004年起,全国高校陆续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以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财政性资金拨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高校的财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故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对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结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或劳务提供者账户实施直接监控的一种管理制度。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变了长期以来高校经费自行支付的状况,经费支付主体由预算单位变成财政部门,经费账户由预算单位基本账户变成了国库单一账户,单位经济活动的资金结算不必经过支出单位而由国库管理部门根据高校细化的部门预算,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的方式,改变了过去财政性资金层层拨付、单位自由支配的现状。

一、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高校财务管理诸多方面如经费缴拨方式、经费支配权限、财务报销方式、财务管理重心等都发生了的变化,对强化高校的预算管理,规范财务管理,监督财务支出,防范财务风险和加快财务工作信息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由于高校运行的特点与高度集权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相适应,所以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自实行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管理与运行,集中表现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不利于法人地位的确立,与高校办学自相矛盾。将高校的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全都纳入国库统一管理,由财政部门对高校从预算编制到办理支出实施全程监督,高校的资金不再划拨到高校开设的银行账户,而仅仅是可使用指标。高校的每一笔支出,必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打破了原来由学校按照财政下达的预算指标自主使用经费的财务管理格局,财务管理职能成为单一的预算管理和执行活动,高校的财务自一定程度上被限制,高校独立法人地位也难以落在实处。不利于高校办学自的发挥,不符合《高等教育法》关于高校办学自和独立法人地位的规定,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的要求相违背,也与国家相关法规相矛盾。

2.削弱了高校的筹资能力,与高校财务制度的矛盾。改革前,财政性资金可以直接拨付单位账户,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调配和自主使用财政性资金,通过调剂各银行的存款额度,来吸引银行提高服务质量和提供配套服务。同时,由于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和办学形式的多元化,以及资金运行“收入的集中性和支出的分散性”特点,每年秋季开学周期性的资金沉淀成为金融机构十分看好,并向高校积极投资的主要原因。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资金权向财政集中,高校必须在商业银行开立零余额账户,且由财政部门指定,高校的学费、住宿费收入也将直接上缴财政专户,减少了高校的存款额度和对资金的调度权,高校的存款变成了一种额度,资金直接由财政支付,降低了资金的流动性,高校财务因此将出现无“货币资金”的形态。①高校失去了短期资金沉淀的优势,账户上没有了存款资金的诱惑力,也就自然失去了与银行交易的法码,削弱了高校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基础,影响到银行对高校的服务质量与投资的积极性,学校资金运作和经费筹集难度加大。高校作为法人实体筹资能力降低,在目前大部分高校负债办学的情况下,对高校的建设贷款、助学贷款、高校资信评级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甚至因此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行。

3.降低了高校管理的效率,与现行会计制度相矛盾。从1998年开始,高校取消了预算内和预算外分别核算模式,实行“大收大支”的综合财务预算,打破了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之间的界限,收入按来源划分,支出按性质和用途划分,财政按月将财政性资金直接拨付到各高校的基本账户上,资金由学校自行掌握使用,学校在预算控制范围内对结存资金进行合理调度。改革后,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一律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高校没有资金的调配权,必须按月编制和上报用款计划,待财政厅批复后,方可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支付。众所周知,由于高校学费收入季节性的特点,全年3/4的时间,即1―9月仅有按月拨付的财政拨款,使得大多数高校在这个期间,资金极为短缺,运转困难。为了维持正常运转,上半年的教学活动、教师课时费、学生管理支出等,不得不用其他专项资金进行垫支(有的是经办人垫支)。而财政部门为了防止高校资金被变相挪用,规定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资金“不得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和上级主管单位、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②造成高校本身及二级单位或个人垫支的资金将无法归还,使学校的内部往来结算成为难题。

4.不利于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与提高工作效能相矛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政府直接行政管理高校转变为宏观调控,要求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主。目前高校已基本形成“财、税、费、产、社、基、科、贷、息”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新格局及办学形式多样性的特点,由于高校资金来源和支出的多样化,使得高校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政府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就困难得多。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政府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行为管得过于具体,更不可能对高等学校的每一项经济行为进行审核与控制。政府按照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将高校办学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实施对高校具体事务的直接管理,间接地控制了高校的“财权”与“事权”,同时也使政府陷入了繁杂的具体事务之中,不利于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削弱了政府从宏观上对教育事业的管理职能,它所带来的正面效益,远比控制高校支出而带来的负面效益要小得多,有悖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的改革要求,不利于理顺国家、社会、高校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几点建议

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必须正视这些不足,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势必将会对高校的正常运行带来负面影响。因而,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虽然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在实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加强预算管理、促进廉政建设的需要,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这一新生事物涉及面广,问题较多,情况复杂,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因此,高校应从大局出发,积极沟通、互相配合,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集思广益,支持改革。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与业务培训工作,充分认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库制度改革的内涵,并积极宣传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积极推进这项改革。

2.修订法规、完善机制。一是针对高校行业特点突出、核算较为复杂的特点,结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需要,及时修订现有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满足实行国库支付后财务管理的需要;二是取消基本建设投资核算主体,将基建会计核算并入高校会计核算中,配合部门预算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高校会计制度中增设相应的基本建设核算科目;三是对于高校零余额账户与校内二级独立核算账户之间划拨资金的具体问题,可以根据学校签订的有关协议,经财政厅批复后,允许高校用财政资金归还因事业发展垫支的自有资金和归还的银行贷款;③四是修订完善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等相关法规、制度及管理办法,杜绝不合理支出;五是赋予高校作为独立法人享有更多自主管理和自主使用经费的权利。

3.细化部门预算,强化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国库集中支付是部门预算执行的必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预算的执行。首先,要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严格预算安排顺序,保证专款专用,落实“四个确保”。要按照资金的来源和性质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尽可能细化到每一个预算项目,要全面反映高校经费需求状况和支出安排方向,确定哪些项目是财政直接支付,哪些项目是财政授权支付。其次,要强化预算的执行。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提高财务预算和支出的透明度,严格预算的执行,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预算一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校内各用款单位及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准确、按时报送用款计划,使资金严格按计划支付,杜绝无预算的支出,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4.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技术与政策的改进。对目前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存在的垫支问题、向学校其他账户划拨专用基金、专项资金问题等作出技术与政策上的改进;对于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造成筹集资金困难、财务风险凸现问题,政府部门应通盘考虑,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应做到保证资金安全,简化用款计划、改进零余额账户使用规定,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支配资金的使用权,建议将学费等预算外资金及其他资金由财政转入学校的基本账户中,高校可根据垫支的实际情况,报财政部门审批后,可以向校内其他账户和二级独立核算账户内划转资金,以适应高校内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需要,既便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和细化的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支付需要,确保用款计划的及时报批和支付申请的渠道畅通,并做好年终资金结转对帐工作,弄清楚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支出数、额度结余数等,从而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效率。

5.财政部门应积极配合高校,争取银行对高校工作的支持。在当前高校贷款数额多,还贷压力大的形势下,高校、银行、财政三者应形成互动合作与良性发展新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立法、规划、拨款、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与效益,真正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建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财政部门应积极发挥其财政职能,建立高校按时偿付银行贷款本息的机制和评级授信新办法,拓宽高校融资渠道,消除银行的顾虑,争取银行对高校贷款工作的支持。

6.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会对高校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核算体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会计科目、预算项目、用款计划、年末结余及账务处理都将发生改变,财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银行和高校需要建立信息互通平台,以实现统一、规范和系统的基础信息。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现代财政经济管理知识、会计电算化及金融管理等综合知识的业务培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规范会计操作,提高管理和核算水平。

注释:

①刘天佐.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认识误区及负面影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9):34

②河南财政厅关于印发《省级财政国库管理改革资金支付管理办法方案的通知》.2003年5月8日,豫财库[2003]13号

③张庆伟等.国库集中支付的度在高校实施中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科技管理,2007(2):91-93

财务制度问题及对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医院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医疗行业的竞争也有了明显的加剧。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物价一直居高不下,卫生材料、医药费用也在不断地提升,那么想要医院做出更好的经营管理,就需要从成本核算的强化入手。但是目前医院成本核算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医院想要生存下去、持续发展,就需要改变目前的状况。

一、医院成本核算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科目科学度不足

医院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以及政府的指令任务,都将一项成本支出,这样就容易导致医院成本整体提升,从而导致了数据出现了失真现象;此外,对于部分医疗费用政策性的减免以及医疗事故的赔偿,医院也缺乏必要的会计科目核算。在医院药品的成本单独核算当中常常会出现“以药补医”的不良现象,从而也导致了药价的高居不下。

(二)费用分摊存在较多的弊端

在旧财务会计制度当中,主要是将成本费用分为了直接与间接两种,部分医院在处理间接费用的分摊上相当的混乱:其一,很多医院都进行统一的间接成本管理费用的计算,不进行分摊错里,也就导致医院的管理费用一直呈现恶性不受控制的膨胀;其二,在管理费用的分摊上,部分医院按照科室和药品部分人员的实际比例来进行,这样也容易导致收支结余不准的情况发生;其三,个别的辅的科室还存在多次迂回的成本分配。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也容易出现成本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没有比较性可言,就更谈不上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三)不能够进行成本核算的控制分析

从目前我国医院的成本核算方式来看,大多数都是整理和归集各项成本数据,始终是为了核算才进行核算。并且将重点放置在了计算之上,而忽视了核算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医院内部的各项成本的变化,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对,也不去查找为什么会出现差异的原因和相应的负责人,最终使得医院的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没能达到控制的语气目标;此外,不完整、不科学的核算科目,存在严重弊端的核算方法,不合理的成本分配制度也是成本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也无法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做出决策。

(四)成本控制意识欠缺

从目前医院的管理者构成来看,大多数都是医学方面的专家,但是在医院成本管理以及运营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往往忽略了成本核算对于医院的重要性,成本的发生和成本责任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这样对于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也受到了相应的阻碍。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实施成本核算的有效建议

(一)建立健全责任成本制度

作为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责任成本制度,将全力责任进行严格划分,将责任对象锁定到科室,再锁定到每一个人头之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于成本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详细分析,也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的危机感以及成本责任意识。另外,医院也可以将成本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相结合,从而让医务人员从心底乐意去完成成本控制所规定的目标。

(二)固定资产的强化管理

在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之下,医院需要全面的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将固定资产的分类、范围以及资金的来源进行明确,确定其相应的价值,强化医院在建工程的管理以及资产的处理管理,其中需要依据新财务会计制度当中所提的要求对坏账准备进行合理的估计,从而做好定期的分析以及坏账的及时清理;其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做好定期的使用、处置、保管和清理检查,确保会计信息的完备性与准确性。对于医院部分符合要求的投资,也需要对于其可行性做出充分的论证,并且上报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核;其次,严格的执行“三账一卡”会计记录制度,确保账务与实际情况相互符合;最后,在转让、处置以及报废固定资产之上,必须按照国家相应的规程,强化对于投资收益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成本分析方法需要加以完善

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基于核算成本的准确性,从而进行成本的有效分析,将成本出现变动的内在原因挖掘出来,从根本上找寻成本降低的方式。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也对成本分析提出了对比、趋势等等分析的方式,医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出成本分析的指标体系,再根据实际情况的差异从而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等方式,将成本核算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来,从而制度出合适的成本费用的控制方法。

(四)注重人员成本意识,培养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在医院财务管理当中,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成本管理属于较为前沿的部分,只有通过知识积累以及良好的钻研精神,才能够对其中的内容有深一层次的理解。因此,只有强化医务人员的实务学习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够在实践当中恰当的运用:其一,医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成本意识,不仅能够有利于医院的成本控制,也有利于医院成本核算顺利的开展下去;其二,业务素质与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掌握新的制度算法,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等都有利于人员对于成本核算的掌握。

1.深入培养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习不再是一劳永逸,作为财务人员,必须要及时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在专业知识上不断完善,准确、熟练掌握最新的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在医院中应有的作用,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服务。

2.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为了让财务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对财务人员的各项培训师相当有必要的。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机构统一组织的相关专业培训。(2)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会计人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3)聘请专业的会计讲师到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4)选派优秀会计人员到专业培训机构或是大专院校进行会计相关知识培训。(5)以会计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为依据,对会计人员进行分层培训。

(五)强化成本核算,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新财务会计制度的确定,也提高了信息系统化的要求,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之下,成本核算将会变得复杂与繁琐,在分析相关信息的时候需要相应的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支撑,其中包含了项目和病种成本核算子系统、HRP系统等等。良好的信息化,才能够将数据成本的准确核算实现,也才能够做到与各个系统之间的无缝数据联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工作效率提高,在数据分析处理的时候,医院管理人员的实际要求才能够得到满足,最终促进医院管理进行一种良性的运转之中。医院可以引进适合医院自身的成本核算软件,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并且也方便相关人员控制与分析成本。

总之,在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虽然给医院带来了很多的有利因素,但是却附带了较多的弊端,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地找寻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真正的实现医院的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完整性与真实性。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促进医院健康的、持续的发展下去,也才能够在竞争当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唐红敏.试论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10(01).

[2]褚培青,张玉戈.浅议医院成本核算的关键[J].经济研究导刊,2010(01).

财务制度问题及对策范文第4篇

现阶段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观念淡薄

财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时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管理工作。但是当前大部分医院的管理层内控观念淡薄,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问题。一些领导认为自己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工作只是给予必要的支持就够了,却忽略了对内部控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监督检查。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

目前多数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医院即使建立了相应的内控制度,也没有渗透到日常工作环节中的各个部门。而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所引起的会计工作程序混乱、核算不准确的情况会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医院员工作为医院生产发展的基础,对于医院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由于会计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医院内部控制的难度。同时,部分会计人员对工作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忽视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甚至弄虚作假,这极大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医院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由于医院对于内部控制的忽视,会计工作内部控制的评价机制也没有相应的完善,造成内部控制缺乏系统的考核,内部控制的现实执行力也明显不足。因此,医院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健全评价机制,实现医院的良好监督。

(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的建立是为了确保独立实现财务规范化运作的重要手段,就目前而言,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医院外部监督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作用。但是,由于内控监督体系过于庞大,这其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监督漏洞,造成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监督效果大大折扣。

现阶段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对策

(一)强化相关人员内控意识

首先,应提高管理者内控意识。医院管理者应树立内部环境控制的风险意识, 自觉参与并督促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与机制的建立。此外,为了提高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发现、讨论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还应提高内部人员的内控意识,通过培训使会计人员明确个人以及他人的职责,明确内控的目标,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其更具工作责任感,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习惯和作风,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并应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爱岗敬业、得当理财的积极性。

(二)健全评价监督机制

为了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医院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监督机制,对医院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从而将医院生产的环节紧密衔接起来。此外,内部控制的评价监督机制的建立还需要与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协调一致,做到整个医院生产发展环节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医院内控制度的发展。

(三)建立财会人员培训机制

医院应高度重视财会人员队伍的建设,按照择优聘用的原则,有计划地补充高素质人员。通过对财务人员的各种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财务人员进行自觉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理财积极性。提高医院所有者、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内控意识和会计工作水平,加强医院内控制度建设,是促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是把医院的会计工作制度推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有力保障。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适应医院加强内部控制的需要,应该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的相关的法律章程,医院应该根据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建立符合其发展的实际情况的会计工作制度。首先应建立财产物资管理与清查制度。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财产物资要有相应的购入、领用、报废、处理等制度, 实现专人管理, 做到有章可循, 便于操作。固定资产的购入、调拨、出售要建立台帐, 还应建立财产物资定期盘点制度, 账账、账实核对制度, 财产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批准权限、责任制度, 确保账实相符。其次,应建立票据管理与收费稽核制度,医院应加强收费票据和收费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按国家与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与要求, 进行制单收费, 建立收费稽核制度, 杜绝打白条的现象发生, 防止乱收费、漏收费及贪污、挪用现象的发生。再次,为了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与会计工作,医院应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配备好外部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另外,医院应在内控的规范中对审计程序、审计范围、审计人员职责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内部审计有章可查。最后,医院应实行预算控制制度。同时为了使预算更加具有准确性,能够更好地在医院的资金管理中起作用,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并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

 

现阶段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文章:

1.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2.关于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3.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提高对策

财务制度问题及对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对策

新财务制度在深化农村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了旧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使现行的机制更具有规范力和约束力,更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新财务制度与旧的财务制度相比,在理论与实务上都具有较大的突破,而且,在报表体现形式上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贯彻新财务制度,完善农商银行的财务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新财务制度与传统财务制度相比,在会计制度规定、财务核算以及财务会计报表填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完善,在理论与实务方面也进行了变革,这大大提升了新财务制度的实施效能。

1.从财务制度规定方面来看,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经营性营业收入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论利息实现与否,都将其列入总额。但是,这种核算方法,使农村商业银行在无法回收利息的情况下,不得不以运营利润垫付利息与税金,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负担。

2.从财务核算与管理方面来看,新财务会计制度将利润留成的开支与奖金计入成本开支,扩大了成本核算范围。准备金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此外,折旧水平进一步提高,新的固定资产核算缩短了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无形中也增加了银行的成本核算。

3.从财务会计报表来看,新财务会计制度下企业报表更加完整,能够真实、客观的展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信息。会计报表包括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内容更加全面。新财务制度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杜绝了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出现。

二、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水平的提升,使其运营受到较大影响,下面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金融行业出现了迅猛发展,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是,国家出台解禁政策之后,大量外来银行的涌入给国内农村商业银行带来重大挑战。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农村商业发展银行存在的弊端开始显现,在资金的管理与运营模式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

2.农村商业银行缺少有效成本核算经营理念。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缺少成本核算理念,资金盈利水平偏低。不少金融组织存在不惜血本吸纳存款的旧习惯,这种不计算成本的运营方式不利于金融机构的良性运营。政府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大了银行的运营成本,存贷利率差偏小也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现。只有遵循市场机制才能实现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中按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原则找到资金投放点,从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利益。

3.缺少风险防控意识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众多风险,自从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后,风险意识则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商业银行应该认真分析面临的不同市场运营风险,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根据潜在的市场风险进行经营决策,从而不断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决策水平。面临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商业银行要做好角色转变,成为有能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者,更好地迎接挑战。

三、在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新财务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新财务制度在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维护金融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1.新财务制度使农村商业银行更加适合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与旧财务制度相比,在农村商业银行中实施新财务制度更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众所周知,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新的财务制度在管理制度、内容核算等方面都做了新的发展规定,这有利于约束与规范金融机构的内部行为,从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新财务制度强化了成本管理,使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更加科学。新财务制度在农村商业银行中得到推广与应用,加强了在成本管理与核算方面的内容。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目标、核算对象、成本分摊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而且按照用途重新定义收支内容,这些都规范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运营,提高了农村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也使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核算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了其经济业务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3.新财务制度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更贴近,实用性与应用性更强。新财务制度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对其资金利用效益低下、管理不到位等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在制度方面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与资金使用提供了保证。新财务制度比旧的制度更加符合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

4.新财务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财务制度在政府管控、资金收支比例、存贷利率差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内容使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更加完善、健全。同时,新财务制度也对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新财务制度更好的得以贯彻与落实,农村商业银行就必须进行财务管理整顿,不断提升银行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新财务制度下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风险意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理念,只有不断增强风险意识,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新财务制度的出现,为农村商业银行强化风险意识提供了机会。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才能提升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首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财务信息收集与整理,对银行的季度、年度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构建财务预算制度。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能为银行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差额。实施金融机构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只有加大存贷利率差,才能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的利润,加强资金的有效管理才能降低经营风险;再次,要提升农村商业的风险意识,则要进行成本核算的强化管理。农村商业银行属于金融机构,只有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才能够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采用明晰的成本核算方式才能不断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则要强化对资产负债信息的管理。新财务制度要求农村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资金的运营情况,从而为投资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新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农村商业银行要实施完整的财务核算信息,要全面披露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运营信息,客观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映。同时,要强化管控手段,严格限制农村商业银行采用非法手段进行资金的吸纳与违规放贷等。此外,信息建设也是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不容忽视的内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就要加强信息建设,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提供保证与支撑,提升其财务管理的网络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

3.新财务制度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对其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收支应纳入预算管理中,维护农村商业银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完整性与严肃性,对随意调整收支的违规行为进行惩处,规范银行的运营秩序。新财务制度中规定,要结合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资金管理办法,在明确银行预算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在预算的执行、编制以及决算环节中,采取新制度的规定,明确银行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

4.新财务制度增加了监督力度与执法力度。新财务制度要求银行机构构建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保护了资产的完整安全;其次,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经济活动的全面、及时的监督管理,使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也更加完善;再次,新会计制度强调加大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监检力度,对违反新财务制度而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进行严惩,从而规范银行的财务会计行为。

五、结语

新财务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在配合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农村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提供了契机。农村商业银行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大对新财务制度的重视力度,转变管理观念,不断赢得发展先机。新财务制度的实施,使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更加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也会实现跨越式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海英,郑唏涛.商业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协同共进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2).

[2]刘志友,孟德锋.准金融组织监管机制建设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2).

[3]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2011.

[4]陈一洪.城市商业银行转型及发展趋势探析——基于负债及资产结构变化的视角[J].江汉学术,2013(03).

[5]吴敏,张强.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研究——来自2006-2010年中国上市银行的证据[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2011 .

[6]黄德春,林丽,刘炳胜.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及动因分析[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