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财源建设

乡镇财源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财源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镇财源建设

乡镇财源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乡镇经济发展;财源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12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它接触和服务的对象是百姓。国家政策要想落实好,必须紧紧依托乡镇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对国家政策是推行者,是连接国家政策和农民的桥梁。乡镇政府对政策推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今,我国经济逐步走向快速发展轨道,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逐步改善农民生活,我国每年都会出台一些政策,从减免农业税到破除特产税,再到退耕还林补贴、种粮补贴,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对农村经济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存在很大挑战。现今,在新的形势下,乡镇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环境,对乡镇政府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大阻碍作用。所以,乡镇政府要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和财源建设力度,实现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保障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促进乡镇经济发展途径

乡镇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二者同等重要,要确保二者的协调发展,二者的发展是相互的,是统一的,对二者要同等重视。乡镇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这样才能为财源建设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中需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建设。

1.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要想加快乡镇经济的发展,需要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并把这一理念付诸于行动之中,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乡镇资源丰富,面积大,土地资源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基础。乡镇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使乡镇的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也要发挥土地资源等无形资产的优势。在建设小城镇中,要积极改变观念,创新思想,积极问题的积累建设资金,为小城镇建设提高资金保障。城镇经济的繁荣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要依据乡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小城镇建设。乡镇也要建立支柱企业,并和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乡镇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1.2调整经济结构

要想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加快乡镇经济结构调整。当前,乡镇中农业结构非常单一,而且不适合农业发展,也跟不上市场的变化,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要实现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要实现升级,需要利用科技力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规模农业向集约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的环保、节约化经营,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农业。另外,乡镇要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形成规模化,当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可以尽量避免风险,减少对农业的冲击力,更好的保护农业发展。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适应新的形势下的一种调整,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是乡镇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1.3建设特色经济产区

乡镇经济发展需要依据当地的实际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特色产区。我国有很多的乡镇,每个乡镇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都有自身的特色。比如,在山区,有非常独特的旅游资源,山清水秀,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有的地区非常适合种植林果,可以带动农民发展林果,创出自己的品牌,发展特色林果。因此,乡镇经济要想腾飞,就需要挖掘自身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建设特色经济产区,实现经济飞跃发展。

1.4加速农村网络化建设

为服务农民,创新农业,以农村淘宝这个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充分搭建县乡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优势,开辟新的服务模式和领域,实现农产品进城的网上流通功能,最大化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1.5壮大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在乡镇中是一支新生的力量,也是最具活力的,它使乡镇经济活跃起来。乡镇要根据自身优势,带动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给它们优越的政策,鼓励兴建民营企业,盘活乡镇经济,带动乡镇全面发展。要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对小企业发展要进行扶持,要使农民树立起经商的意识,开拓新型的民营经济市场。另外,要鼓励农民回到自己家乡创业,并给予优惠政策,通过在当地创业,带动当地乡镇经济发展。因此,民营经济要不断进行创新,利用科技力量,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搞活民营经济,带动乡镇全面进档升级。

1.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要想发展乡镇经济,就需要进行招商引资。在乡镇要成立一支专门的招商队伍,在招商的层次上要不断提升,对招商引资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在招商引资上要做到良性循环,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慎重,引进之后,要做好后期工作,为这些企业服好务,要做到诚信,并在跟踪机制上逐步完善。另外,要对乡镇文化深入、透彻的了解,建立特色商业,形成特色招商,从而更好汇聚资本,繁荣乡镇经济。

2促进乡镇地区财源建设途径

乡镇财政体制在不断改革,现在财政面临机遇和挑战。乡镇要想解决财政所面临的问题,就要不断强化乡镇财源建设。

2.1深化改革,完善体制

要想加强乡镇财源建设,就需要进一步改革,对现有体制进一步完善。随着乡镇机构的改革,不但提高了乡镇机构的办事效率,而且还减少了乡镇机构人员,财政支出缩减。乡镇在进行税制改革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乡镇积极性,做到乡镇稳妥发展。要把优惠政策优先放到重点的乡镇和落后的乡镇,加强小城镇建设力度,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工商的税收比率不断提升,补充乡镇财源。

2.2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乡镇财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乡镇财政机构要对市场进行缜密洞察,了解市场需求,依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产业结构做出及时的调整,并根据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产区,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另外,还要注意产业的规模化经营,要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

2.3转变观念,树立新意识

观念对于乡镇的非常具有很大作用。如果观念陈旧,就会阻碍行动发展,农民就放不开胆量,就做不到创新发展。因此,要乡镇要依据新的形势,不断注入新的知识,转变观念,促进乡镇财源建设。乡镇要把发展放在首位,要时刻用发展眼光去看待财源问题,要时刻把财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利用当地的实际情况,使理财观念有所转变。因此,观念的转变,新意识的树立对财源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强化征管、合理运用

乡镇要对全部的税源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税务主管部门要加大税种的管理,积极探索税收征管新方法,完善税收的征管,确保各种税收到位。

总之,新的形势之下,乡镇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在发展中要适应新的形势,利用乡镇特有特色,大力发展经济和财源建设,促进全乡的全面发展。只有经济和财源不断发展,才能实现乡镇的全面进步,农民早日走上小康之路。

参考文献

乡镇财源建设范文第2篇

一、创新方法,提高学习的广泛性

为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创学活动中来,我们积极创新远程教育学习的方法,使远程教育迅速成为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一是支村两委率先学。我们要求支村两委干部在运用远程教育学习上要走到党员群众的前列。仙源村党支部书记贵大旺不仅主动向技术人员学习远程教育技术知识,还专门请来家教,在家学习电脑操作,成为全村第一个熟练掌握远程学习操作的人。皂果树村支村两委干部自费购买了电脑书籍,对照书本进行了系统学习。二是经济大户带头学。我们根据经济大户求知欲和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的特点,号召他们积极运用远程教育进行学习,做群众的带头人。仙源村蔬菜种植大户孙建民虚心向操作员学习电脑操作技术,基本掌握了利用网络查阅信息的技巧,如今他一遇到蔬菜生产技术难题,就在网上找解决办法,使难题很快得到解决。三是操作人员辅导学。我们要求大学生志愿者扎根村远程教育基地,对党员群众的学习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同时,每个村聘请了一名熟悉远程教育技术的专职管理员或学校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党员群众学习。四是培训骨干联带学。我们在每个村选拔了10名普通群众,在乡政府进行了为期5天的远程教育技术集中培训,并明确他们为村里的技术骨干,负责帮带其他党员群众进行学习。

二、选准内容,突出学习的针对性

我们根据党员群众学习需求的特点,认真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学习重点。一是学习中央“1号文件”。各村均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制作了中央“1号文件”的课件,分期分批地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学习,参学率达到了95%以上。二是学习法律知识。我们根据各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需要,组织其学习各种法律法规。仙源村针对土地征用频繁,不少村民对国家有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政策不了解的情况,先后6次组织党员骨干、群众代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邀请国土规划部门工作人员现场释法,杜绝了上访闹事事件的发生。三是学习实用技术。各村根据村民的种植和养殖习惯,利用远程教育精心选编了一批学习教材,向村民推介新品种和新技术。如《大棚鲜花栽培》、《芦荟种植技术》、《家鱼人工养殖技术》、《康达乐黄鸡》等。四是学习文化艺术。我们针对各村文化、娱乐设施简陋,村民精神生活匮乏,沉湎于打牌赌博的情况,精心挑选了舞蹈培训、戏剧学唱、乐器演奏等学习教材,将多煤体教学设施提供给村民进行学习。

三、健全制度,增强学习的规范性

为利用好远程教育,推动创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学习制度,使全乡学习活动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一是集中学习制度。我们每月组织党员群众进行3次集中学习,50岁以上的党员每月必须保证参加1次集中学习,远程教育基地每星期开放时间3天以上。二是帮带学习制度。运用“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经济大户带散户”的模式,制定了利用远程教育学习的帮带计划,帮带农户面达到80%以上。三是学习交流制度。在每次集中学习之后,我们安排适当时间让参学者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和看法。同时,我们要求40岁以下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还要做好学习记录,撰写学习体会,并在远程教育基地进行公布,加强群众之间的学习交流。

乡镇财源建设范文第3篇

以湘西州为例。目前我州普遍实行"超收分成、短收分担、分级包干"体制,从执行的情况来看:

一是体制不稳定。各县在确定乡镇体制时原规定一定3年(或5年),但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实际几乎每年都在调整乡镇基数,尤其是永顺、花垣、保靖几个贫困县,一年调整一次基数,大大超过乡镇的承受能力。

二是超收分成比例过高,乡镇可得财力小。目前我州乡镇超收分成大部分按zh或3:7分成,而对烟叶特产税等大宗收入又实行单项分成。保靖县对迁陵镇1997年起基数2:8分成,1998年起基数4:6分成,1999年起基数又实行单项分成,致使乡镇可得财力小。

三是分成款难到位,挫伤了乡镇的积极性。尚未建立国库的乡镇,实行收入上解、支出下拨、年终结算。但从实施的结果看,到2000年4月底止,龙山县拖欠乡镇分成款380万元;永顺县1997年乡镇超收分成款仍未到位,1998年的尚欠44万元,1999年的尚欠12万元。花垣县1999年乡镇分成收入114·5万元,年底结算时,县政府决定只拿出的万元兑现乡镇超收分成,其余的54·5万元一笔勾销。

四是体制不规范。部分县没有按分税制要求分税分级,收入范围划分不清,财权、事权不明确,责任不到位。

五是收入基数偏高。全州各县市在确定乡镇基数时,普遍采取以前3年实际完成教为基数,再确定一个递增比例。现行增长比例最低为5%,最高达20%,过高的比例,抑制了乡镇培植财源的积极性。

总之,从体制上说,各县都抠得太紧,挖得太苦,乡镇没有奔头,好差一个样,致使部分乡镇领导对财源建设和收入征管抓得不紧,挫伤了乡镇理财积极性。

问题二:乡钝甘域走设举步单衣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财源建设步伐有所加快,但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是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尤其在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后,乡镇无所适从。如永顺龙家寨镇,"八五"期间乡镇企业比较红火,财政收入上得较快,总收入突破了100万元大关,近年由于乡镇企业不景气,到1999年时,乡镇总收入只有89万元。

二是没有明确的规划。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各乡镇的工作是上头布置检查什么就搞什么,很难做到按规划办事。即使少数有财源建设规划的,因投入等问题,也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没有得力的措施。乡镇财源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仅靠财政部门的力量难以搞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目前,我州乡镇企业不大景气,支柱产业很难形成,部分乡镇财源税源萎缩。

四是没有明确的筹资渠道。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乡镇财源建设是一项投入较大的工程,资金需求量"大,而乡镇筹措资金的能力十分有限。我州在财政对乡镇的支出中,98%用于个人和保运转,其中:68%用于个人部分,30%用于公用经费,只有2%用于其他。可想而知,财政用于农村生产的资金微乎其微。乡镇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规模小,商业银行实行资产比例贷款后,其手续十分繁杂,乡镇一级很难拿到贷款,因此,乡镇财源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问题三:农村税收征自求·付费轻键十分产宦

1、转引、买卖税收行为屡禁不止。垂直管理的征收机关表按经济区域(行政)设立征管机构,辖几个乡镇的税收征管,形成了转引、买卖税收的"空间"。而乡镇政府为了确保基数,确保任务,亦采取"协税"、"引税"的形式招揽税收。这样,将税收作为了一种"商品"不仅使预算内资金转化为预算外,形成"小金库",而且扰乱了征管秩序,严重破坏了政府问的分配关系。

2、征管环境差,征管手段弱。农业税制远远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可操作性不强,农业税"有税无地、有地无税"现象普遍,造成上清下不清,特产税据实征收不到位。征管办法滞后,仍以行政推动为主,没有上路稽查的权力。州、县市出台减免税政策多,涉及征管的所有税种,造成相邻县(市)、乡镇之间征收政策不一。纳税意识淡薄,依法治税难,集中表现在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征管上,此二税涉及千家万户,税额小,纳税人明拖暗拉,提高了征收成本。如砍戎镇一户茶农欠特产税"80元,几道程序下来,花去了1亿多元,最后卜强制执行也难到位,征收机关承受不起。如此造成欠税越积越大、越积越多、越积越广。

3、垫交税敌现象较为普遍。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日先垫后补。乡镇为完成均街入库目标,在收入没有实现的持况下暂肘垫交]年底再补。二日长期垫交。农业税空挂"越来越多,乡镇为保基教年年垫交。资金来源一是挪用预算外资金等各项暂存款垫交,二是借贷敌垫交。垫交税款问题不容忽视,首先是税收政策法规不允许;其次是虚增财政收入,掩盖矛盾,为领导决策提供不真实情况;再次是新增了乡镇债务。

4·费大于税,费重税轻。费大于税主要表现为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村提留乡统尊大于农业税。团结镇农业税只有24万元,而教育费附加达纳万元;龙潭镇教育费附加20万元,加上村提留乡统筹8万元,比农业税多6万元。这种情况,各县都很严重。在征收过程中,部门的费易收咱家的税难征。社嬉坡乡199年200m3的木材采伐指标,"一金两奸能全额收足,而木材特产税收到不足2om。

5、税收征管权、责脱节。实行分税制后乡镇政府应该是财权与事权统一,但国、地税收征管权力在主管部门,权、责脱节,这种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即税收的大士流失。同村乡镇政府和财政不清楚自己的家底,收与不收、收多收少,全凭国、地税县局一张报表,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没有国、地税收入账。体制基教与收入任务也不相符,财政体制基教仅仅是对乡镇政府的一个空头指标,征收机关只认上级部门的分配任务。例如:技箕乡

地税基数为6.7万元,而地税任务只有3.2万元,齐抓共管实为一句空话。

6 财源匮乏,税源枯竭。多数乡镇没有支柱财源,税源不稳固,收入波动大。

问题四:乡镇赤字负债量,债务风险已转化为财政风险

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州乡镇财政赤字负债5143万元,其中:赤字1255万元,负债3888万元。就全州而言,三年消赤五年偿还债务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困难重重。

问题五:乡镇财政管理函待加强

乡镇财源建设范文第4篇

乡村财政直面农民群众,是全国财政体系的根本。本文重点从对乡镇财政基本情况的分析,发现乡镇财政建设存在的问题点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最后通过完善的乡镇财政建设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乡镇财政科学发展。

关键词:

乡镇财政建设;困境;对策及措施

1前言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财政的资金监管职能也日渐增强,乡镇财政所运行的环境及其工作任务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我国要注重解决各种乡镇财政建设问题,加快乡镇财政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经济飞速增长。

2各地区乡镇财政基本情况

通过深入调研全国近百个个县区乡镇的财政体制发现,绝大多数乡镇财政主要有六大职能:一是乡镇财政的预算与决算的编制;二是多项财务制度、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实行;三是负责国有资产与各地乡镇事业单位账目的管理工作;四是发放政府财政补贴资金以用来扶贫补贴等社会工作;五是乡镇中心工作的参与;六是财政资金的监管。随着农特税的取消,财政管理职能也随之遭到严重的削弱,乡镇财政逐步走向“公共服务型”的财政。

3乡镇财政建设所处困境及原因分析

3.1财源减少致使地方债务突出

自从农特税全面取消后,各大以农业成产为主的乡镇财政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经济收入远远低于以前。由于某些县区城乡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其交通并不便利,不适合发展商业、工业、旅游业等行业,导致只能靠单一的农业维持财政收入,财政建设困难,经济发展缓慢,因财源的减少导致恶性的循环,债务越积越多,部分地区经济增长值甚至出现了负值。

3.2缺乏地方财政专业性及规范

据统计各地财政所老员工占整体员工的70%以上,众多财政岗位缺少人才,很多编制严重空缺。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法制制度不断更新,财政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也不断更新,很多老员工专业化学习能力薄弱,墨守成规,无法完成很多新任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完成的质量差,使乡镇财政工作难以进行,缺少专业的财政团队。

3.3财政专业体制存在诸多弊端

依据全国财政部的要求,许多地区乡镇为保持乡镇资金所有权、预算管理权、财务审批权等权利,开始着手全面推行“乡财乡用县监管”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主张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监管乡镇财政收支,使众多机构被撤离或者合并,机构职能扩大,优秀的人才从财务部门异动到其他部门,剩余的财政人员多数不专业,财政管理监督也日益弱化,编外人员众多加上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财政工作难以进行。

3.4地方财政各项职能有待增强

随着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乡镇财政职能也随之转变,相比大多数政府职能而言,乡镇财政职能并未增强,反而弱化了很多,具体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减弱了组织收入职能。很多地区因取消了农业税乡镇财政固定税大幅度地减少,税源变得有限使得可用财力的减少,社会扶贫费用的增加,乡镇债务危机严重。加之组织协调难度增大,老员工对安于现状,乡镇组织财政收入缺少积极性,使财革变得很难。二是削弱了预算管理职能。自从“乡财乡用县监管”制实行后,乡镇财得更加局限,只能承担工资申报、补助资金的报账核算、财政供养人员的管理、公用经费以及涉及到农业专项资金的落实等业务,收支管理工作变得单一,业务变得更加局限,涉及到的范围变得更小,统筹调控变得难以实现。三是薄弱了财政监督职能。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三农”教育的投入,尤其针对乡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乡镇财政对很多报账单位开支的真是性难以掌握,另外缺乏相关的法律机制去严惩对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的人员,导致财政监督职能如同虚设。

4完善乡镇财政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4.1突出县乡财政经济增收

针对乡镇农业财源减少的情况,各地因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开发经济产业园发展工业,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并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财源以缓解债务压力。若地理条件苛刻,交通不便于发展工业等其他行业,就应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通过科学的引导,引入新的种植物,挖掘农村经济的一切可能性,实现产业升级。

4.2理清基层财政经济体制

完善财政体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手段,同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也是快速推进乡镇财政标准化建设的前提。结合乡镇的税源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实现业务工作、履职能力与机构队伍的标准化。各机构成员规范化并明确机构职能,杜绝越级与跨机构兼职。加强财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目的是提高乡镇财政所管理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也可以根据各地区财政现状,实行符合行情的乡镇财政体制。

4.3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

解决财政部门人员不足,填补编制空缺是建设乡镇财政队伍的第一步。其次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出高素质高质量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批年轻的具有创新能力乡镇财政队伍,并健全奖惩制度,鼓励年轻同志努力工作勇于创新,同时禁止不规范的操作。另外定期组织新老干部业务培训,对刚入职的乡镇财政干部进行轮岗制,从基层干起,全面提高综合能力。最后应建立考核系统,各地推选出财政所的考核责任人,对于考核不过关的乡镇财务所加强监督,使乡镇财政建设趋于标准化,便于管理与监督。

4.4完善乡镇财政监管制度

完善乡镇财政监管首先得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同时注重监管集体经济的收入,多多参与乡镇投资项目的实施、论证和评估绩效工作;不断地细化监管内容并实施有效措施的加强监管工作;建立乡镇财政年度互评制度,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将下达的乡镇资金按政策、按规定、按预算落实到位,并确保发挥其作用,使财政资金的利用价值提高。

5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财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属于正常现象,因为还有完善的乡镇财政体制。但是只要我们突出县乡财政经济增收,增加财源,理清基层财政经济体制,切实进行改革,全面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逐步完善乡镇财政监管制度,走科学发展道路并精细化的管理,乡镇财政建设一定能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陶勇.中国县级财政的困境及其出路[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02).

乡镇财源建设范文第5篇

某年,在新一届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以来最辉煌的成就,平利首次被评为个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同时,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财税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财政工作同样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财政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一个低保”工作得到很好落实,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证,确保了政府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某年财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财政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今天,召开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某年工作,安排部署去年工作,刚才,时群同志对某年的工作进行了客观总结,并就去年的各项工作全面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正确把握形势,坚定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

今年,按照县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全县财政收入要增长,达到万元。完成这一目标,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客观来讲,也有很多有利因素。一是全县的财源基础更加坚实。去年以来,在生态立县战略的指引下,全县下上按照“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壮大工业骨干财源、培植生态旅游后续财源”的财源建设思路,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的突破,绿色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工业经济迅猛增长,一大批外来客商纷纷落户平利投资兴办企业,天宝制药、众鑫缫丝、金海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在今年相继投产达效,规模以上工业去年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今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势;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日趋繁荣。所有这些都为今年的财税收入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二是各级各部门对财政工作更加重视。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项目、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县委、县政府对财政工作高度重视,把财政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加大督办考核力度,为做好财政工作强化了组织保障。三是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轨道。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完善,县乡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不断规范,政府采购和“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全面启动运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加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维护了良好的财政工作秩序,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严肃了财经纪律,使县乡财政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并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知难而进,扎实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今年财政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二、强化工作措施,奋力实现全年收入目标

去年,我县财税征管任务非常艰巨。希望各征收部门和乡镇,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夯实收入基础,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征管力度,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保证万元收入任务足额入库。

㈠加强财源建设,夯实收入基础。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在于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实力。只有夯实财源基础,才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正确处理好完成任务与保护发展的关系,切实把财源建设作为各乡镇和各部门的首要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去年,我们要按照建设陕西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继续坚持“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壮大工业骨干财源、培育生态旅游后续财源”的财源建设思路,工作重点,一是加强管理,培养大户,发展龙头企业,提升绿色产业效益;二是大力招高引资,适度扩张规模工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三是培植生态旅游业,壮大三产总量,提升服务业总体水平。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重点财源建设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扶持奖补资金,改变扶持奖补方式,把扶持重点调整到乡镇工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上来,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和财政增长问题。

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奖惩。今天,县政府要把收入任务分解到征管部门、协管单位和各乡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夯实任务。会议结束后,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迅速研究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将任务细化到人头,把税额落实到点上,排出进度单子,按进度入库,确保不欠帐。财政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奖惩措施,加强督查检查,按月考核,按月通报,兑现奖惩。

㈢依法治税,加强征管。各乡镇和税收征管部门,要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民的纳税意识。要加强对重点税源的控管,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漏税行为,严禁在县内买税卖税和挖税。大力挖掘财源潜力,加强对建筑安装和装饰行业的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完善农村税改配套措施,健全征管网络,确保“农业四税”足额按时入库。加大非税收入的组织力度,强化综合预算。坚持收入目标责任制和财税联席会议制,共同促进全县税收征管工作。

三、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县乡财政健康运行

㈠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要切实加强预算管理,按项目,按标准编制好去年财政预算,严控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合理调度资金,千方百计确保工资、社保资金的发放,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各乡镇要把工资发放作为确保稳定的重点工程来抓,哪个乡镇挪用工资,就要追究哪个乡镇长的责任。在这里,再申明一条纪律,凡拖部、教师工资的乡镇,一律不准购置小汽车、修建办公楼,财政部门一定要把好这个关。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所有纳入预算的单位,其支出都必须严格控制在预算指标以内;财政部门要严格按进度、按项目拨款,严禁擅自调整支出项目和支出标准。要严格控制“人、车、会、话、水电”等费用支出,切实把公务消费控制在财力可支撑的范围内,严禁搞铺张浪费,大手大脚。

㈡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一是积极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今年,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这是一项政策性强,量大面广的工作,因此,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从现在起,就要做好调查研究,测算摸底等基础性工作,确保农村税费改革不出问题,不留后遗症,真正使农民减负增收。二是积极开展公务消费改革。规范会议结算、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公务接待工作,大力压缩公务消费支出。三是强化财政监管改革。全面推行报帐制和财务总监监督制,规范县、乡、村会计集中核算管理,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制定明确的支出标准,规范乡村两级财务报帐办法;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逐步推行“直通车”的资金拨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㈢积极化解不良债务,维护良好的财政秩序。乡村两级负债过多,破坏了良好的财政秩序,形成恶性循环财政状况。长此以往,不能保证政府正常运转,损害了政府形象,也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把化解乡村不良债务,作为当前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各乡镇都要认真搞好财务清理,盘清债权债务,规范各级财务秩序。对历史上形成的遗留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化解措施,提出偿还计划,逐步消化。乡镇财政部门,要切实当好政府的管家,合理调,度资金,把保工资作为乡镇财政的第一任务。在不影响工资发放的情况下,量入为出的安排其他支出,严禁出现新的债务和赤字,逐步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财政体系,维护良好的财政和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