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会计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完善并加强医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关系到医院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影响到医院日常活动的有效管理。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医院的收支平衡作为重要目标,同时也要激发各个科室和部门的工作热情,通过合理的预算管理来降低成本保证经营成果。首先在预算管理工作时要避免主观随意,改变原有的预算编制策略,严格落实新财务会计制度,从医院的实际出发,将增量预算、弹性预算等结合起来,确保预算数额的科学合理。其次,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可以对医院的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并将分解的任务下发到下面的科室部门,发挥医院职工的创造性,在保证预算管理合理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最后,为了确保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必须要对资金进行高效管理,医院的各项经费开支都必须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无限的价值,确保医院的生存发展。
二、注重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必须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从而使财务人员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贡献力量。一方面,主管财务的医院领导必须要对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了然于胸,也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财务会计制度,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医院要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培养财务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人员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和执行会计法的各项规定,从业人员必须要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后才能够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同时也要确保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双向提高。除此以外,还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使他们在竞争中获得发展也更好地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
三、重视并落实财务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同样是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内容,这就要求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时要提高风险意识,立足长远,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极高的警惕性,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将潜在的危机扼杀在摇篮中,对各项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不能够被表面稳定的现象迷惑。尤其是当医院面临财务风险的时候,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用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和运功风险的能力才能够积极的应对,保障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运行。医院要定期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管和审计,查看医院是否存在资金浪费和流失等财务风险,一旦发现不合理的财务管理现象就必须提起高度重视,并积极给予解决,避免财务风险给医院带来巨大损失。
四、建立与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落实新财务会计制度的重要工作内容。首先要对医院的成本管理职责和权限进行重新的划分,对下属的科室部门配备专门的管理工作人员,以便更好地对不同科室部门的指标完成状况进行监督审核,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度,确保每一个科室部门都能够按照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指标来完成工作。另外不同的科室和部门之间,要进行互相的约束和监督。另外在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存在不相容的岗位例如会计和出纳、复核和报销等,因此在处理这些业务时,就必须要有两个人参加,这样二者可以相互约束,也能够很好地做好事前的检查和事后的管理。
五、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监管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 医院 财务管理 策略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内容
在实施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新财务会计制度把权责的发生和制定定义为财务核算的基础部分,并且对其在财务核算中的地位进行了明确。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医院的资产、支出和收入,以及医院的负债等方面为医院的会计制度的主要因素,并且明确了权责发生制度在医院财务核算中的基础地位。在医院对固定的资产进行核算时,如果采用以往的核算制度往往出现医院账目的价值不实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医院的固定资产假性增加的现象,相比之下,若是采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会对折旧的资产进行最终的核算,这样可以提高医院进行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并且,在医院实施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会对医院员工的薪酬、风险资金和预收款等项目进行准确的核算,从而使得医院进行财务核算时其合算的准确度更高,更加符合医院的根本情况。
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收支和资金的流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的完美结合。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当中,对以事业单位为基础的财务核算的制度和以企业化为基础的财务预算制度进行的恰当的融合,体现了当前公立的医院其事业和企业单位的两方面的属性,这一点与目前我国的国库改革的实施政策是完全一致的。并且,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财务支出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并且合理地划分了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同时对医院的科研方面进行了大力的帮助和扶持,彻底的消除了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中把医院的科教方面的资金纳入专项基金而不对其进行财务的核算,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增加了医院财务的透明性和可靠性。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中,新增加的现金流量表,大大地增加了对医院的资金的流动监控,并且随着国家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医院的资金管理方面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较为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的建立,促进医院的财务管理的完善,财务信息也趋于真实性和实用性。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中,财务报表体系主要包括医院的收支费用、收支的明细、流动资金和国家的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报表,这一财务报表体系比较完善,并且与当今企业的财务报表也比较接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对医院的资金进行展示。同时,这样的财务报表体系也有助于国家政府和医院自身对医院的资金进行管理和调查。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制度,从而有助于医院的财务制度趋于完善。并且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引进了总会计师制度,并且把总会计师任命为医院财务的主管人员,直接参与医院财务的管理和决策,从而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趋于合理化,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提高医院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
由于医院的成本管理代表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技术水平,同于与医院的竞争力密切相关,所以医院应该充分重视成本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医院方面对于医疗和科教等方面都会有比较大的资金的投入,这两方面也是医院进行正常的运行的基本的部分,所以,如果医院不能对成本的管理进行正确的管理,就容易导致医院的收益呈现亏损的状况,从而使得医院的竞争力严重下滑,所以,医院应该对成本的管理制度进行高度的重视。
(二)建立健全医院的风险防范的制度
医院的财务风险的防范主要置于医院的风险防范的制度的完善的程度,所以,医院只有构建比较完善的风险防范的制度才能使得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医院对于财务的预算、收支和考核等方面的更趋于合理化,从而使得医院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并且加强医院相关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的意识,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得其专业技能不断强化,从而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对财务方面存在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算。
(三)完善医院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
在医院进行奖惩和考核的过程中,需要与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并且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考核。医院进行考核的主要目的对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更好地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对存在侥幸心理、工作拖沓的员工进行批评和相应的处分。所以,医院应该完善相关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总结
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和支持,使得医院的资金的收支
支、成本的控制和财务风险等方面的措施趋于完善,提高的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会计 人才培养 队伍建设
1.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管理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会人员肩负着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能。近年来,随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我国高校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的办学资金从原来政府拨款的单一型转化为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多元型,高校办学资金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经济行为市场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新问题层出不穷,高校财务关系更加复杂,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财务管理由单位收钱管钱、自己核算记账逐步向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专户核算方向发展,为了适应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迫切需要一批会核算、懂管理的会计人才加入到高校的财务管理中,培养学校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
高职院校大多数是通过合并或升格等方式从中专发展而来的,原有规模较小,因此在学校升格并迅速扩张规模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在财务管理上仍沿用了原来高度集中的内部一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如学校在财务管理上民主决策不够、对经费支出监督不严、不能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执行预算意识差、经费挪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目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财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执行能力不强,能力需求意识薄弱,仍单一的停留在收钱管钱、记帐的层面上,部分会计人员认为经验就是能力,就是财富,并以此作为资本,而他们所谓的经验其实是通过长时间大量的手工作业堆积而成,而当前的高职院校均采用会计电算化管理,并正在积极地探索项目管理、预算管理以及二级管理的管理模式,这就必然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岗位基本业务知识、会计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知识,更要掌握管理学知识、教育管理知识等等。以我院为例,学生总人数达8000人,财务人员仅有9人,比例为889:1,教师与财务人员比为47:1,具有会计师职称仅一人,助理会计师四人,高层次会计管理人才缺乏。因此,搞好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学校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2.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2.1加强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
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传统的会计观念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学校的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信息化知识培训。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每年都进行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但普遍都认为学习效果一般,此类培训缺乏计划性、系统性。为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学院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教育,以有效的方式提升个人的素质能力,丰富个人的知识结构,拓宽个人的视野角度。高等教育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移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技创新实力、增强服务于社会的能力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因此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人员要创新理念,不断进行探索,树立成本管理的理念,核算教育和教学的投入和支出,加强对学院的内涵建设和专项资金的管理,合理的运用高职校的教学资源,提高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和效果,才能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才能满足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
2.2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应加强对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这方面素质的培养,调整和完善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以更好地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全面深入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使会计人员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2.3加强继续教育和会计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而目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却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现状,我们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财务会计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组织高职院校会计人员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会计法规、制度和会计业务信息,用这种主动式的面对面的交流,充分发挥财务的综合信息的优势,取长补短,以实现财务管理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是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培训和考察。高职院校应当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以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科学安排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把继续教育从重数量、重形式转变为重质量、重内容,让每位财务人员学有所用,真正提升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开阔会计人才的视野,努力为会计人才的脱颖而创造出良好的成才环境。
三是创新高校会计人员会计理论研究机制。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会计监管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会计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机联系的调研制度与实施机制,积极开展实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理论研讨,充分发挥会计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省会计学会等有关部门的学术活动。
四是实行财务会计人员轮岗制度。会计人员如果长期在一个岗位上任职,就可能渐渐地会失去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创新的积极性,经常对每个岗位进行轮换,不仅可以全面的了解每个岗位的特点,熟悉学院管理和会计业务的各项事务,避免缺员时束手无策,还可以通过轮岗,认识自身的问题,提升和发掘潜力,从而实现财务会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坚持实施定期轮岗,以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会计工作是高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它既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注入强健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高职院校财务工作遇到了许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应通过对会计人才的引进、岗位轮换等,优化财务会计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和对外交流,努力提高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书兰.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思考与探究—基于会计毕业生的回访调查[J].财会通讯(学术版),2011(9).
[2]焦蒙蒙、万晓文.大众教育阶段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选择[J].财会通讯,2010(31).
[3]刘成立、戴吉亮.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基于社会需求的视角[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一)是现代会计两大基本内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二)最终目标相同。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医院和医院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服务。
(三)相互分享部分信息。
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同时管理会计信息有时也使用一些与财务会计并不相同的方法来记录、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
(一)会计主体不同。
管理会计主要以医院内部各层次的责任单位为主体,更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行为管理,同时兼顾医院主体;而财务会计往往只以整个医院为工作主体。管理会计责任主体更具体。
(二)基本职能不同。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其工作侧重点主要为内部管理服务;不受财务会计“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和约束,适用的方法灵活多样,工作程序性较差,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获取数据,为责任主体制订工作目标,控制责任主体的行为。注重管理过程、结果对内部各方面人员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按照经营目本文由收集整理标而努力工作,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为医院主体外界利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方法和程序是固定的,采用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主要为政府主管部门,履行反映、报告医院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职能,属于“报告型会计”。
(三)信息特征不同。
管理会计信息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而财务会计信息则大多为过去时态。管理会计大多以没有统一格式、不固定报告日期和不对外公开的内部报告为其信息载体;财务会计在对外公开提供信息时,其载体是具有固定格式和报告日期的财务报表。管理会计在向内部管理部门提供定量信息时,除了价值单位外,还经常使用非价值单位,比如医院的一线工作人员所在的科室是价值单位,可以作为管理会计的主体,而后勤部门是非价值单位,也可作为管理会计的主体,此外还可以根据部分单位的需要,提供定性的、特定的、有选择的、不强求计算精确的,以及不具有法律效用的信息;财务会计主要向政府部门提供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信息,并使这些信息满足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综合性、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原则和要求。
三、医院的经营需要管理会计
医院是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单位。面对财政拨款严重不足的事实,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决策者充分认识到“向管理要效益”的唯一途径。医院纷纷进行了深化内部改革,营造适应竞争的内部环境。国家也相继推出了卫生体制改革各项要求,促进了医院在机构、人事制度、内部分配、后勤社会化等多方面的改革。医院内部改革所有的措施都是围绕着提高效益,促进医院发展,而评价每期改革效益都有投入-产出的综合核算问题,其最好的工具就是管理会计。因为在改革措施实施前要进行效益预测,在实施中要进行效益跟踪测算,在实施后要进行效益评价,传统的财务会计是远远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也完成不了整个过程。因此只有把财务会计提高为管理会计,才能使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
医院的财务会计,它的主要使用者是政府主管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在这一形势下,更应加快财务会计提高为管理会计的进程,使医院的财务部门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带动医院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提高。
管理会计才是为医院服务的,它的使用者是医院内部的管理者。在时间概念上,财务会计是反映过去的数据,而管理会计则反映未来,如预算、标准成本、财务评价指标的制定,作为医院目标指导各责任部门工作;在报告内容上,财务会计受会计准则限制,只对医院整体情况如收入、支出、利润做概括反映,而管理会计则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可详细反映医院任何局部的情况,如对一个科室,可以用收住病人计划的完成情况,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劳动效率的高低来评价和反映其工作情况;在行为含义上,财务会计关心披露的充分性,而管理会计则关心报告怎样影响员工的行为;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分析一系列数据资料,公布各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在行为性质上,财务会计是被动的,而管理会计则是主动的。
四、如何做好管理会计
(一)做好财务会计是做好管理会计的前提和基础。
要想全面推广和有效应用管理会计,一个前提条件是医院要做好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因为管理会计进行规划与决策时所应用到的会计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财务会计工作,尤其是医院成本会计核算部分,是管理会计的实务部分,通过医院的经营情况来检验管理会计的预算、规划是否到位,如果日常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不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应用管理会计进行预测、规划与决策、分析与控制也就自然失去了实际的应用价值,管理会计的优越性与作用也就不能够体现出来。医院引用管理会计,能在完成财务会计各项功能的基础上,核算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收益率、平均床位周转率和医疗服务收益率等,为准确评价医院绩效提供依据。因此,设立管理会计可以促进会计信息朝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引导财务管理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增强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意识。
能否成功推行管理会计,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培养十分重要,医院领导已经成为管理会计应用好坏的关键因素。如果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水平,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
(三)建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
运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拓展传统财务管理内涵,如进行医疗业务本量利分析、医疗设备投资回报分析、开展风险管理、存货控制、无形资产管理等。管理会计按时提交分析报表、财务专题报告、项目预测分析、评价、建议等。具体包括: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合理性分析。针对近几年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回顾和再评价,尤其是银行信贷投资效益分析,为今后医院基本建设立项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是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大力加强对各部门人力、物力消耗使用的控制是提高经营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各科室实际人员费用及材料消耗的统计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消耗指标,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是物资采购预测和决策分析。医院每年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资金金额巨大,任何盲目的设备采购和药品库存积压都将给医院带来资金上的浪费和周转困难。因此,事前做好预测分析工作,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一、公立医院构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合理划分权责关系,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有利于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三)有利于保证国家法律、政策法规贯穿于公立医院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中,使公立医院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四)有利于加强公立医院的风险控制,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评估等环节,确保公立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意识仍相对薄弱,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在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中,领导大多重视先进医疗设备和医学人才的引进,而对财务管理的重视远远不够,很少引进综合素质高的会计内部控制人员,忽视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公立医院财会人员呈现年龄结构老化趋势,接受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及取得中高级职称人员较少,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很好的开展管理工作。有些财会人员由于自身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无法对医院的重要决策进行良好的财务监督,这些都导致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
(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环境薄弱,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但是,很多公立医院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是认为建立一套内控制度来约束下属而与自己毫无关系。尽管国家层面已经进行医院会计制度的立法,但在医疗机构的改革过程中,公立医院普遍存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或者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也只是用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并没有落实到实处。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领导仍搞“一言堂”,采取传统的行政审批权,不遵循规章制度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够,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是确保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有效进行的独立部门,审计人员在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公立医院都设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多数公立医院即使有设置相应机构,也只是配备少数人员主持工作,不具备相对独立性,医院领导也不赋予其相应权力,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三、构建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提高公立医院领导对内控的重视,加强整体对内控的意识
公立医院领导者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只有从领导层面开始,提高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内部控制机制得到有效的实施。领导正确的决策来自于真实和完整的财会信息,而内部会计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的基础。从医院领导到各个部门都应当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的控制活动,上至院长,下至各个科室的职工,都有责任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并且自觉的遵守,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敬业精神
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公立医院应注重对高学历、年轻化财务人员的引进,优化财务人员队伍的整体学历构成。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和员工绩效考核,加强财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爱岗敬业精神,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公立医院领导要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为相关财会人员的职称晋升提供政策支持,从而形成员工遵纪守法、主动学习的工作氛围。
(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制定符合公立医院自身发展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及财务主管要根据最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并配备专业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根据各岗位的职业分工不同,建立详细的业务流程,坚持相互牵制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四)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增强其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