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133-02

1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以多媒体信息通信为核心功能的免费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是目前拥有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是一种面向企业、政府、媒体、名人利用公众账号进行的一对多的自媒体活动,其主要功能定位有群发推送、自动回复和一对一交流,它区别于传统媒体,成为快速传递宣传信息的又一新方式。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的数量已经到了百万之巨,其中较有特色的当属各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它们由于面对的受众十分独特(大部分受众为学生),传播内容较为特殊(主要是与校园生活相关)等特点而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本文选取了目前在北京市高校学生中具有较高关注度的六所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清新时报》《青春报》《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首都师范大学学生会》《青年人大》《北大青年》),通过运营者谈话、用户问卷调查、公众号个案研究等方式,针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索高校媒体如何发展微信公众平台。

2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

2.1 运营团队多由学生组成,账号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

现今大部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都由特定学生组织运营,而不同学生组织之间的性质差别也影响了相应账号的不同定位。如《清新时报》和《青春报》都由传统纸媒发展而来,由学校新闻学院主办,运营团队大多具有新闻专业背景。《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学生会》有校内的学生会运营,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推送内容也以宣传校园活动为基点。而《青年人大》和《北大青年》较为特殊,由相应校团委主办,部分内容的教育导向性较强。

通过一定时间内对以上各公众号的观察,多数公众号的推送频率均不固定。与企业或社会组织设有专人负责相应工作不同,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相对简单。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常会影响到推送内容的编辑速度及审核时间,从而导致信息推送的不及时、不定时。其次,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校园公众号往往在每个学期前期火爆,期末冷却。毕业生和新生的交替也使得其关注者较难以固定,导致公众号的人气难以积攒。

2.2 推送内容各有特色,与用户的交互性仍需加强

作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其的内容总体来说都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校园新闻、活动均占有较大比重。但由于各公众平台的性质定位不同,推送的内容各有侧重。如《清新时报》的定位是“做属于学生自己的新闻”,内容以新闻评论及访谈为主。《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页面下方设有失物招领、自习室查询等服务型菜单选项。《首都师范大学学生会》的推送内容则侧重于对学生组织自身举办的校园活动的宣传与推广。

由于目前运营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生大多受上级教师的指导,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致使的信息内容较为官方。许多公众平台虽然在内容的质量上具有较高水准,但用户的阅读量却远远低于期待值,这便是由于缺乏与用户的思想交互而无法激发其阅读兴趣。此外,多数公众平台的服务功能也较为单一,忽略了对于开放平台功能的探索,并不能真正迎合广大学生用户的需求。

2.3 推送形式多为图文,新颖形式较少

微信公众平台在推送信息时有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等几种形式可供选择。相比数量限制较大的纯文字和表现能力单薄的纯图片形式,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均在多数情况下选择使用图文的形式,因为图文并茂的信息可以传递更多的内容,简洁明快且便于排版。而目前较为普遍的图文推送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户的审美疲劳,独特的排版、语音版块、flash链接等全新的推送形式亟待运营者的探索。然而目前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多数学生运营者并不能掌握相应的后台开发技术,技术人才和技术培训的缺乏成为了部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瓶颈。

3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方向

3.1 创新内容,增强互动性和亲近性

对于一个成功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来说,时刻保持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是提高用户友好度和忠诚度的重要方式。除了及时查看微信后台用户留言、善于解答用户提出的问题等基本工作之外,推出互动话题、将微信与校园活动结合、设置奖品福利都是吸引学生用户参与互动的方法。《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会》微信公众号向来以接地气闻名,运营者善于使用时下的流行词汇,设有“广院横幅墙”等活动,让用户广泛参与其中,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此外,针对校园微信的特定环境,这就要求部分学校的指导老师为学生运营者提供更宽松的创新空间,从而推出更本土化、更接地气的微信内容。

3.2 创新形式,注重技术性和功能性

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中,单纯的图文推送形式对于学生用户的吸引力日益降低。作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者,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推送形式,积极开发平台功能,充分运用“阅读原文”功能添加网页链接,加入小游戏、漂流瓶等新颖形式。或是导入更多学生基本信息以实现诸如查询成绩、选课等实用的功能,如武汉大学用户最多的微信公众平台之一《武大助手》,通过将用户的微信账号和教务账号进行绑定,用户不仅可以查询成绩、课表、各科目的挂科率,还能查看校花校草排名、搜索同学照片、吐槽各类八卦。而对于后台操作相对复杂的微信公众平台来说,强大的技术支持则是实现创新的关键。针对目前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团队技术性薄弱的现实情况,管理者应着重加强团队技术培训,积极引进美术、计算机等专业的技术人才,从而实现其账号信息传播水平的新突破。

3.3 找准定位,确立成熟的推广模式

确立一个风格独特且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是自媒体平台建设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校园微信平台运营者做好自身内容及模块的准确规划、打造精品栏目,从而形成固定且持续增长的用户群。在目前国内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中,不同类型的公众平台显现出风格各异的建设推广模式。除了上述研究中的校园服务类、宣传类、新闻类公众平台之外,还出现了立足校园电商、针对学生群体需求以提供一系列产品服务的校园自媒体平台,相比其他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显得更加前沿化、成熟化。在当今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兴的移动多媒体平台,在未来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一种全新的校园媒体形式,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正沿着精品化、实用化、开放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成熟,必将在高校内开启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时代。

参考文献

[1]王艺j.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4(5).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第2篇

微信号公众平台是近年来新媒体领域的热议话题,通过微信公平台的建设,微信这一软件也在从社交类软件演变为多功能生活软件。新媒体指受数字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媒体形态,信息、数字、交互、宽频、移动、人性等是当今新媒体的重要特征[1]。一个微信号平台的建立能在传统媒体心态的基础上加以更加人性的理念,并且作为手机互联网网络的承载,这一新媒体能不受地域等客观因素影响,扩大受众面积,达到信息宣传效果。著名的IT专家李开复曾说:“一种传播媒体普及至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而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2],可见在信息高度流通的今日,新媒体离我们并不陌生,如何将微信公众平台、QQ、微博等这类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能将各种媒体形式跨界融合,整合传播形式,实现一站式服务,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特点的新媒体平台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来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改进高校学生工作,提升网络宣传教育水平成为高校学生进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3]。

二、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特点

做为新媒体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建设起校园微信平台是一个简明,快捷的运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是一项能将校园内各种媒体形式跨界融合的的传播方式整合的一站式媒体平台。只要对平台加以利用和开发,他足以在学生人群中达到一定的信息言论导向和科普知识宣传效应。以海峡青宣中心微信公众平台为例,该微信平台借用微信这一新媒体在学生群体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学生工作中加以开发运用。建设起学工形微信公众平台,将学工信息,新闻时讯和媒体宣传通过编辑排版,制作成订阅信息,到客户端,以往学院举办活动还需要通过广播、报纸、海报等形式告知学生的基础宣传方式,只要发送一期微信消息,附带图文,学生便立即知晓。并且平台还兼具互动推广功能,关注者可以参加平台所发出的投票,问卷调查等或添加网页链接,用快速便捷的方法达到所需推广的网页,微信作为一种载体工具,可以完成例如投票等的学生工作;通过强两个大功能的巧妙结合,再加上微信平台自身所具有的为分析汇总功能,能直观的反应信息情况,使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者更好的了解到宣传精度。相对比以往的传统宣传,减少宣传工作压力和宣传成本,,改变原有传递式、索取式的信息宣传方式,发扬新媒体优势,更好的公开学院工作动态。借此我将校园微信平台的主要特的总结为一下三点:一是信息功能,信息以“微信”为信息载体,可以利用在微信在学生群体中的使用覆盖率,达到信息宣传教育目的;二是互动推广功能,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宣传对比传统信息宣传;可以充分整合媒体资源,打造全媒体平台,实现传播优势和用户价值的巧妙让渡[4]。三是分析汇总功能,平台能自动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直接获取到每条微信信息的读取、转载、点击率等直观信息,管理员根据图表分析就是快速了解信息情况,做出适当调整,提升工作效率。

三、校园微信平台的建设推广

一个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最讲究的就是信息质量和平台推广,在海峡青宣中心微信平台的建设过程平台的建设期经历了“一选”,“二改”,“三推广”,“一选”指面向选择,海峡青宣中心微信平台在建设上选择以服务同学为出发的微信平台。“二改”指的是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方式的改变和同学对微信平台认识上的改变,我们利用微信平台学工信息,海峡正能量。将微信公众平台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计划中,建设起新型学工媒体平台,并且在平台的建设中不断升级改变,吸引同学注意,改变同学对微信的认识,是微信在校园生活中不仅仅停留在社交功能。“三推广”指的是在微信运营中我们经历过三个推广阶段,第一阶段为平台建设在刚建立时期的班级推广,我们将在校有用微信的同学统计整合,提高微信平台关注人数和知晓程度。第二阶段为活动承办,青年宣传中心通过承办迎新晚会宣传和倘洋海峡,最美映像”摄影展宣传,在海报,邀请函,展板上我们对微信平台进行宣传,扩大影响面积;第三阶段为信息整合升级阶段,平台制作通过制作感恩海峡、东岸映像、篮球火,毕业季那四年等专题报道,克服平台关注人数不足,更新频率无序,信息内容单一枯燥等情况,通过不断内整合改变和建设推广,海峡青宣中心微信公众平台从单一板块,到目前涉及学工、时事、思政、校园文化、媒体新闻、海峡正能量等多元形信息;,从单一外部宣传调整为外部宣传加内容整合的方式推广的推广模式转变,不断的完善开发,扩展兴趣话题,因而在学生群体中的关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信息内容在学院中也大受好评。借此我认为一个好的校园微信平台的建设成共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推广,寻找平台适合的存在价值,先生曾发表过言论“艺术作品要有内容,要适合时代的要求,大众的要求,作品好比饭菜一样,要既有营养,又有好味道”[5]一个好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好比件艺术品,要有先有内容并且内容要符合时代要求,在校园微信平台中我们大可隐喻为最早开始的学工信息内容;然后再在有内容的基础上符合大众要求,也就是怎么将学工媒体信息全面一体化起来和在学工信息的基础上扩展话题言论,投其所好,吸引学生关注的眼光;只有这样建设起来的校园微信平台才能在学生群体中得到认可,使平台长效的运营下去,产生自主推广效应。

四、校园微信平台建设的实要要求和目的

建设一个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将新媒体运用到学生工作中,更好的展示校园学习生活风采,传递校园正能量,公开学生管理工作动态,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程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管理意识;并且在建设校园微信平台的过程中微信媒体学生管理团队的建设,搭建学生素质拓展平台,通过不同项目的分工合作全面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新闻素养、文案策划能力、口才及社会交际能力,达到全面育人目的。

五、校园微信公众共平台的未来展望

申请一个平台并不困难,如何将平台长效的持续下去,保证每个工作日都有所更新,有所收获,才是最困难的事。一个优秀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总是在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中被搭建起来的,在校园微信平台的建设中如何舍旧立新,推陈出新地开设多项具有时事性和创意性专题,引导学生言论向着文明健康的发展;并且能在校园日常学习结合积极向上的主题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互动和推广宣传,以确保平台能继续向着成熟、优秀的平台努力。

六、总结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运营策略 管理方法

一、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

当前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高校重要的信息平台和舆论阵地,自从2012年微信推出公众平台以来,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数量快速增长,且其增长的方式有明显的趋势性。从地缘和时间上来说,南方高校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数量要明显多于北方,时间也较北方高校早,这也许是在尝试新鲜事物上南方高校明显比北方高校更积极主动的原因;而从高校类别上看,理工类高校接受、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明显早于其他类别的高校,这主要是由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早期版本功能不够完备,要获得一些实用功能,需要使用者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软件接口进行后期开发,所以有软件开发能力的理工类高校最先从微博转向微信公众平台;从省部属高校看,部属高校的官方微信在排名上普遍要好过地方高校[1]。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版本的不断更新,微信公众平台的安全性、易用性、功能性及良好的用户体验,使得其已经超越学校校报、官方网站、电视台、广播站等校园传统媒体,成为受众最多、热度最高、影响最广的校园媒体平台。当前许多高校不仅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各部门、学院、团委、社团组织等也都开通了各自的微信公众平台,一些高校还在这些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平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时至今日还没有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已经在媒体发展上滞后于其他高校。

二、当前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运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平台内容同质化。随着师生对微信公众平台的逐渐了解和认可,高校内的微信公众平台数量快速增长,除了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外,一些部门、学院、团委、社团组织,甚至师生个人也都开通各自的微信公众平台[2]。官微发展初期,定位往往倾向于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官微的关注度,但在其他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以后,官微与这些平台存在定位雷同的现象,往往一个事件,学校官微、各学院微信、团委微信、社团组织微信等的图文信息内容十分相似,例如军训、开学季等,这降低了官微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也不符合官方平台应有的定位高度。

2.平台功能没有合理利用。美文聚人气,功能论成败。微信公众平台区别于纯媒体平台的最显著特点是其具有的功能性。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给用户大量可开发和扩展的功能,可用于高校官方微信的实用功能主要有课表查询、成绩查询、失物招领、微信墙、投票、微官网等。利用这些实用功能,官微应该被打造成为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但当前一些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忽略平台的功能性,只把微信公众平台看做是传统的信息平台,有的只设置简单的按钮,有的甚至完全放弃微信的功能性。这既不符合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又不符合学校信息发展的需要。而且没有这些实用功能,微信公众平台缺乏对用户的黏度,往往在文章推送后不久,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人气会快速降低。

3.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与运营团队。专业的管理人才是运营管理好微信公众平台的关键,当前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多数由宣传部门负责管理,人员配置上主要是原来负责网络新闻或者校报的编辑兼职管理,这些人员在精力上和专业程度上都难以满足微信公众平台这种新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需求。调查显示,目前多数高校是一名宣传部编辑带领一个学生团体的形式来运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而学生的流动性大,给管理和运营持续性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

三、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策略与管理方法

1.去同质化,找准定位,做深做精板块。官微应从服务全校的角度进行定位,努力提升定位的高度与广度。要努力避免成为“学生的微信平台”,官微应该定位成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示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发展成果的平台,定位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向校内师生和社会各界提供校园原创文化产品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同时,要从做深做精内容上下工夫,着重关注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的话题,着重关注学校教师、离退休人员和校友的话题,从高度与广度上区别于其他的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2.用好平台功能,体现平台优势。平台的功能性能够大大提高学校信息服务能力,是平台获得良好用户黏性的关键。微信公众平台向第三方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接口,这使得有能力开发的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独立开发,扩展所需要的功能,而开发能力不强的高校也可以借助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实现一些如考试成绩查询、四六级成绩查询、微信墙、投票、失物招领等普遍需要的实用功能。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活着的功能平台,它的版本在不断更新,功能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利用平台的功能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平台运营者不断关注平台的发展变化,不断学习和尝试利用最新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

3.加大人力投入力度,重视培养学生队伍。官微的运营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一些高校针对这方面需求,设有专门的新媒体专业。如果条件允许,高校应该引进这些专业的新媒体人才进行专职管理,这对学校的官微发展将会有明显促进。如果由非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应当重视对其进行培训,为其增加学习交流的机会。

由于运营管理微信公众平台的工作量非常大,要做好官微的运营管理,仅依靠学校增加人员编制是不够也不现实的,利用好学生队伍,组建一支懂业务热爱这项事业的学生团体,是解决现阶段官微人力不足的有效方式。首选要在全校范围内不限专业不限年级招募“网文”、“编辑大咖”、“ps大师”、“摄影摄像师”、“编程高手”等专长学生。其次,要通过各种各类培训,快速提高学生运营管理微信公众平台的能力和水平,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懂业务、能吃苦的学生骨干。最后,由于学生的流动性强,应尽快建立起老带新的换届模式,保证官微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第4篇

企业试水校园“微”招聘

面对不断上升的招聘成本,又处于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今年进行校园招聘的企业数涨幅略有放缓。但企业在校园招聘上并没有吝啬,甚至有部分企业还很“赶时髦”。

近两年来,在传统的媒体、网站等渠道外,微博招聘渐成新宠。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公司会在官方微博上招聘信息或宣讲会安排,同时“@”一些学校的官方微博,起到提醒和预热的作用。而更多的公司则会把微博作为推销公司品牌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微博招聘相对于一般的网络招聘有哪些优劣势呢?来看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所作的一组对比:

比微博更“时髦”的是微信,但微信在招聘领域的运用相比微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前程无忧在校园招聘频道做过一项调查“企业通过微信就业信息,你能接受吗”,结果显示有43%的网友会对信息的真实性存在疑虑,有17%的网友则选择了“不能接受”。有网友直言,由于微信平台的监管力度薄弱,自己也无法通过简单的对话就能确保微信上信息的真实性,还是不敢轻易靠“摇一摇”来找工作。

其实,微博也罢,微信也罢,虽然能节省成本,但从实际效果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企业在传统招聘方式以外的一种尝试。对于企业来说,在人力资源工作中拓展多元化渠道固然是好,但招聘工作最终还得着眼于招聘形式背后的核心诉求――如何组建科学的招聘团队、如何预防人才选拔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保持与应聘者的长效沟通,进而建立储备人才库。

“微人才”需求与日俱增

2012年,继腾讯微博的注册用户破四亿后不久,新浪也紧接着宣布其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四亿。数亿微博用户的迅速涌现,宣示着我国全民微时代的来临。随着微博用户爆炸式增长,微博以更加独特的传播优势,成为极具潜力的网络营销工具,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根据新浪微博统计,仅通过其注册的企业用户就有近60万家,平均粉丝数量近8,000人。每天这些企业在微博上发起的活动超过400场次,提高的销售金额超过5,000万元。

相比其他宣传方式,企业官方微博使用成本低,但具有很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双向沟通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向客户灌输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品牌理念,也可以通过产品和促销信息刺激销量。同时,企业还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的意见和想法,甚至可以在线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最有力的参考数据。

“现在微博影响力很大,我们学校想开一个官方微博,但是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人手,所以迟迟还未开通。”近期,一位职校就业处的负责人感慨近年来微博的迅猛发展之势,表示微博现在影响力很大,想开通官方微博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新平台。这引起了很多职校师生的共鸣。事实上,学校只是当前微博人才需求的一个小的缩影,企业对微人才的需求更为庞大。

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微博用户发展到几亿人规模后,不仅知名大企业,一些中小企业也在微时代到来之后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作为企业宣传和品牌推广的窗口。这为就业市场提供了很多微博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岗位。

微人才已经成为一种新职业,目前在新浪微博上较为活跃的湖南企业有2,000多家,腾讯微博上有1,850多家。随着需求的暴增,“微人才”已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才需求方向。笔者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人才网站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到上述人才网招聘微人才的企业和单位与日俱增。目前有四五百家,职位数千个。这其中不乏知名企业的身影。

“微人才”必须是资深网民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微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是很多应聘者被拒之门外。用人单位招聘“微人才”具体要求有哪些?微博工作具体又是做什么呢?

笔者采访了多家企业的HR,了解到企业需要的微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工作总体上要求应聘者是深度网民,热衷微博,并熟悉论坛、博客等网络媒体运用,不少公司还要求应聘者对互联网运营和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并拥有3,000~5,000个人微博粉丝。

除了上述硬条件外,应聘者还需拥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对互联网文化敏感,能够准确把握网民心态,能撰写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软文。此外,热爱钻研网络营销传播模式,一定的市场分析及判断能力,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也是企业方招聘时普遍强调的条件。

其次,能够负责公司微博的维护(包括内容以及回复、增加粉丝数、提高关注度),参与微博营销方案策划、微博运营规划、微博活动策划、微博话题策划;搜集整理粉丝反馈,针对客户进行微博舆情分析;定期撰写总结报告,分析客户微博运营情况;关注、分析其他优秀官方微博运营情况,协助制定公司相应的营销策略,并撰写相应的微博文,建立有效运营手段以提升用户活跃度,有效利用微博进行推广等。

“微人才”绩效考核

标准各异

据部分企业的情况来看,一般的微博人员每月1,500元到2,000元左右,而资深的微博营销经理,薪酬有4,000多元。从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的人才市场看,一些“微人才”的薪酬甚至在4,000元到一万元。

微人才这个岗位的薪资待遇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考量办法,有的是依靠在微博上带来的销售业绩,有的则单纯看微博的绩效指标,比如粉丝数量、当日微博数量,转发数、评论数、搜索结果数,粉丝获取成本等相关数据。而有的企业则将这个岗位和其他网络营销手段捆绑在一起来考量,有的企业则单纯靠微博的流量来计算薪资。

校园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微博;传播;运营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1-0014-04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字数控制在140字数以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平台短信息的网络媒体。[1]95微博最早于2007年引入中国,而后经历引入期、推广期、成长期,于2010年进入爆发期。[2]122009年11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开通微博,而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陆续开通经过认证的高校官方微博,将其作为学校与学生、老师、校友及社会各界信息互动、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高校官方微博正在蓬勃发展,其发展势头和影响力更甚于曾经红极一时的高校BBS。那么,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弄清高校官方微博传播与运营的实际情况,从而为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本文从实证的角度,以求解答这一现实问题。

一、高校官方微博及其特点

高校官方微博是由高校相关部门注册开通、以高校正式名称命名、由高校进行日常维护和运营的微博。自2009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开通官方微博至今,已有337所高校开通经过认证的官方微博。高校官方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具备了以下特点:

第一,亲民化。微博作为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例如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相比,它更为亲民化,其者不需要拥有大量的资源、一定的资金或是有效的关系。相对于博客而言,它也不需要很强的文字功底,140字的限制,把领导、专家、学者、学生等基本上放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诸多原创性的内容、思想在微博上爆发出来。

第二,便捷性。作为微博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在第一时间微博,同时能将图片、视频上传微博,图文并茂地进行实时。正因为微博的便捷性,诸多校园活动、新闻信息、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报道、转发、热评,比老师的转告、学校的公告等更具有实时性和现场感。

第三,互动性。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功能,使得大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能够迅速地将这条信息传播给其他人,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即时分享表达。其他看到这些转发评论的网民,可以对此围观、附和或者表达不同看法,随着这些围观、评论、转发的增多,这条信息就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二、高校官方微博数据分析

本文依据粉丝数排名,在新浪网开通官方微博并经过认证的高校中,选取前20名高校,统计相关数据如表1。

1.数值分析

从粉丝数上来看,除了暨南大学,其余19家高校官方微博粉丝数均在10万人以上,粉丝数最多的哈尔滨工程技术大学达到54万多人,排名第二的复旦大学粉丝数为37万多人。从粉丝的类别来看,包含本校学生、教职员工、校友、社会人士等。

从关注数上来看,清华大学以关注数1961人排名第一,复旦大学关注数为1873人排名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关注数为1662人排名第三。高校关注的人比较多样化,有兄弟院校、校友、直属机构等。

从微博发表总数来看,总体发表微博数量较多。发表数量最多的为河南大学,达到6826条;第二为山东大学,发表4745条;第三为华中科技大学,4503条。从原创微博数来看,清华大学为1933条,山东大学为1538条,华中科技大学为1535条。

2.发表内容分析

根据高校官方微博原创发表的内容,本文将其归为以下八类,见表2。

在高校官方微博原创发表的内容中,官方色彩较浓的信息公告和校园新闻占发表总量的53%,而官方色彩较淡的文体活动(13%)、校园实景(9%)、哲理箴言(9%)、人文历史(8%)等仅占总量的39%。由此可见,高校的官方微博仍旧是以官方的发表为主。据本文调研,从被关注和受欢迎角度来看,信息公告和校园新闻的转发率和评论都不高,信息公告分别为10.08次/条和8.97次/条,校园新闻分别为11.25次/条和9.83次/条。校园实景和哲理箴言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均较高,校园实景分别为23.12次/条和19.98次/条,哲理箴言分别为21.02次/条和14.86次/条。由此可以推导出,官方色彩较浓的信息并不受学生喜欢。因此,如何提升此类信息的关注度和喜欢度,则应是高校微博管理者的主要责任。

一般情况之下,转发率较高的微博评论数也较高。微博直播比较特殊,因为它的实时性,在观看实时直播的同时,评论数量激增,转发量并不多。

三、高校官方微博传播与运营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运营模式上来看,目前高校官方微博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一是由高校指定相关部门老师来负责和管理,沿袭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模式;二是由相关学生社团来负责和管理,以学生的身份面对网民,思维活跃,话语轻快;三是由相关部门老师和学生助理共同来和管理。

其次根据高校官方微博发表数量和注册时间来看,部分高校官方微博注册完成之后,缺乏更新和维护,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例如浙江大学2010年11月注册微博至今微博数为688条,日均数不足1条。

最后从高校官方微博原创内容来看,大多数高校以官方为主,缺少亲民性和互动性,内容和形式也往往缺乏新意。[3]41由此而导致的一个严重结果是信息关注度不高,如拥有10万以上粉丝数的微博,仅有几十个转发和几十个评论,甚至有的微博只有个位数的转发和评论。

根据上述讨论,可以总结出当前高校官方微博传播与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形象个性不明显,语言内容严肃,缺乏互动性等。

四、关于高校官方微博传播与运营的建议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高校官方微博的传播和运营需要用心经营,要准确定位,持之以恒,深入民心,体察民意,幽默风趣,积极互动。

微博是传播媒体也是社交网络,应注重关注度、转发数、评论数。因此,高校官方微博应该注意塑造形象,形成个性自我,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只有这样,它才能有利于增加关注度,提高传播力。高校官方微博,“官方”的身份理所当然地不能忽视,传播内容要具有权威性和客观性,但也不能过于严肃、呆板,应具有一定的亲民性和灵活性。

高校官方微博的内容必须具有实用价值,从而符合粉丝需求。[4]83复旦大学借助微博平台曾做过一项调查。在“您最希望校方微博提供的内容是哪些?”等所列出的14个选项中,重要的校园新闻选择率为73%,校园讲座等学术活动为69%,通知公告等实用信息为54%。这项调查表明,高校官方微博的粉丝们,希望能够从学校微博中得到实用的有价值的信息。除此之外,校园人物的访谈为43%,实时校园图片为42%。由此可见,粉丝们希望看到图文并茂、有声有画、生动活泼的微博。因此,创新微博的文风以使之更具有可读性,也应当是提升高校微博关注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互动交流,沟通零距离,微博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形式多样的互动更有利于信息在微博上的传播。及时回复粉丝的相关留言,及时解答粉丝的有关疑问,有助于树立学校亲切、真诚、开放的形象。在用词用语上注意文字的表达技巧,采用网络流行语言,例如淘宝体“亲”,诙谐生动语“选课要则:稳,准,狠,但别把教务哥哥弄崩溃了。”

微博信息讲究及时性,高校需要及时更新、信息,让粉丝们每天、每时都能看到学校微博的更新,吸引他们只要上微博,就想着要看看学校官方微博上有哪些最新信息和趣闻,保持高校官方微博的新鲜度和活跃度。

参考文献:

[1]毕勤、梁晨.关于高校微博传播与运营的研究[J].新闻传播,2012(10).

[2]杨锐、夏红.高校微博发展现状及建设策略[J].信息化建设,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