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体育培训

社区体育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体育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体育培训

社区体育培训范文第1篇

一、重新认知自我,找准了定位

作为首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工作已近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增添了不少新的认识。但是,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周围的环境、工作的内容也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回顾到职时的计划蓝图和自我定位,已经不太符合现在新环境、新形势对我们工作的要求了。市委组织部沈军副部长在培训班的第一讲中对我们的悉心教导让我深有醍醐灌顶之感,让我更深层地明白了大学生村官“为什么要招”、“究竟要干什么”和“究竟该怎么干”的道理。今后,我们要努力做群众喜欢的村官,注重把自己培养成能干、实干、奉献、廉洁的大学生村官。要正确定位,演好角色,尽己所能造福一方,切实履行好大学生村官的使命。

二、参观新农村示范点,开阔了眼界

7月22日下午,市委组织部精心安排了实地参观学习的内容,我们有幸参观了新农村示范点李庄镇安石社区、凉姜乡九里社区示范点。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思维眼界,将我们的思维从带有局限性的传统农村引导到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农村。

安石社区积极进行产业富民、沼气利民、道路惠民等各项工程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养殖业(养鱼、养猪)、种植业(水稻、水果和经济林),建成了粮—沼—猪—果”生态循环农业核心示范区,依托帅家沟水库,发展旅游业。接着,我们参观了安石社区大力引进的生态型项目—云辰乔木园林,该公司总投资约1亿元,年销售产值可达1500万元,可解决当地劳动力200个左右。将带上了走生态、旅游发展的道路。九里社区那碧绿铺地的葡萄和西瓜着实养眼,九里葡萄是凉姜的招牌产品。为老百姓的充分就业与创业找到了实际的产业支撑,真正实现了凉姜镇人民既能安居又能乐业的目的。专门成立水果协会,主要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服务、技术引进、品牌打造、营销策略和农产品深加工。

通过参观发现,这几个示范区都是立足村情实际,拓展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打造专业品牌,通过产业调整带动经济发展,助推老百姓发家致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创造出了辉煌业绩。

体会一:要突破以个体为主进行传统生产,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管理分散的旧思维,努力适应生产机械化、生产管理科学化、品种优良化、营销体系化等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方向,拓宽农业发展内涵,并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进一步促进农工商各行业协调发展。

体会二:要突破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地进行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整合。

体会三:“一村一品”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选择。“一村一品”,是指为了提高整个村的发展活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可以使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产品或者项目,并努力打造“一流”和“尖端”化。

要发展“一村一品”,就必须通过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县、乡拥有一个或几个发展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和特色品牌,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三、学到有用的工作技巧,拓展了思路

兴文县徐秋华副县长,通过亲身经历的典型案例、工作技巧和处理群众事务体会,从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重点难点、技巧三个方面为我们讲授了“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我深深认识到:心存百姓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提;为群众办实事,是赢得民心的保证;公开公平办事,是我们工作中的处事原则。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吴郁魂教授,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为专题,通过翠屏区谢坝村、南溪县长江村发展“一村一品”见成效,重点讲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注意“生态、安全”,加大农副产品的加工力度和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农业产业化在带动农民致富上的优越性,特别是打造“一村一品”这一途径的意义。

四、上级的高度重视,坚定了信心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争议性较强的话题,有人认为当“大学生村官”可以发财;大学生把“村官”作“跳板”,为了以后升迁;“大学生村官”就是免费的劳动力。同时,有的“大学生村官”也觉得待遇不公平、身份太混乱、干事有风险没保障、前途不明朗、生活艰难、上级主要领导交流少等。所有这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使个别人有了“混日子”的想法。

社区体育培训范文第2篇

1.1对于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

社区体育的开展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调动与分配,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体育管理体系,为我国城市群众体育的普遍化、生活化提供组织保证。

1.2对于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管理

社区管理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社区成员对于体育锻炼的需要,努力建立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让社区成员真正投入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之中,并且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对于自身服务质量进行完善,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造福社区成员,提高成员的生活质量。

1.3对于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管理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社区体育资源的管理至关重要,如果能很好的做到开源节流,将资源用到关键点地方,就能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工作。社区体育管理的资金一般来源于国家体育部门,以及相关辖区单位、企业的赞助,开展体育管理需要加大的场地,需要购买相关的体育器材,雇佣工作人员,在很多环节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资金的合理分配,避免浪费,将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具有加高的要求,从事体育管理的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体育运动,拥有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经过专门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

1.4对于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

社区体育管理组织会定期的去组织举办比赛,或者开展日常体育锻炼活动,活动的形式虽然有所差异,但主要的目的均是加强体育活动的管理,让社区成员们实实在在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自己的身体。

2.保定市社区体育管理现存的问题

2.1主管机构有局限性

保定市社区体育管理机构主要是街道党工委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内的居民以及相关体育协会人员,但由于我国社区体育开展的时间较短,对于体育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政府,所以在工作目标制定上,体育活动开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2.2管理者良莠不齐

对于保定市23个体育社区的53位管理干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有32名,占61%左右,体育专业人员有9名,占17%左右,管理类的人员有5人,占9%左右,剩余7人则来自与之不相关的专业。虽然每个管理人员都参加了相关培训,但是对于体育管理整个学历专业机构情况不尽如人意,培养专业对口的优秀人才是体育管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3缺乏资金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保定市社区体育管理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由于体育管理事业的开展需要资金量较大,政府划拨的资金并不能保证社区体育管理事业的全面开展,各街道自身也在积极解决资金问题,寻求区域周边的企业参与赞助社区比赛,但企业赞助的资金有限,因此,解决资金问题对于保定市社区体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关于保定市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创新

3.1建立科学的社区体育公共管理体系

社区体育管理是以政府主管为中心开展的,但如今保定市的政府机构正在进行改革,提倡服务性政府,放宽了对于保定市社区体育的管理,赋予其一定的自治权利,保定市社区管理组织应当充分抓住时机,对于原来自身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提高自身体系的灵活性,转变以往管理体系的发展思路。

3.2创建社区体育管理从业人员上岗机制

社区体育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长株潭 社区体育 现状 发展趋势 建议

随着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社区居民健身娱乐需求的大大提高,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越来越多的“单一位人”将转变成“社会人”。社会化的发展要求社会管理的重心下移,“社会社区化,社区社会化”已成为今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问题的落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区的组织和管理,尤其从体育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是整个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也是达到整体组织目标的基础。社区体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窗口和载体,愈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功能。

1.长株潭三市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

1.1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指导状况。

目前,长株潭三市市区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主要以街道社区体协为主,其它区域性体协为辅,其基层化的特点十分突出。街道社区体协是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以辖区单位和居委会为参加单位的形式共同组成。其中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体育指导者以义务为主,低价有偿服务为辅。据调查结果显示:管理者和指导者,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女性多于男性,学历偏低等现象;而社会指导员的等级结构也不合理,国家级为0,国家一级占0.2%,国家二级占3.5%,国家三级占48%,无级别占48.5%。可见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太少,低等级的居多。调查中还发现,指导者仅部分受过专业培训,很大一部分都是无证指导,未受培训的占59%。有的指导者只参加培训,获得等级证书却并未从事指导工作。这种等级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待进一步完善。

1.2 社区体育场所、经费来源状况。

长株潭三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主要有5种。在辖区周围场所活动的人占总人数的61%,广场活动的占20.3%,公园活动的占14.7%,学校、企业、体育场活动的占4%。可见人们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取决于健身半径。作为社区体育,虽然在概念上有一定的界域,往往在现实中极易理解为一个生活或工作区的健身活动,但是健身人员的流动和个性选择能够给社会的体育甚至是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活力,使社区健身活动始终处于动态的交流和进步中,而参与人员健身半径的大小则可以透视出社区体育的活跃程度。根据长株潭三市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半径的调查统计,健身半径(km)小于1km、1~2km、2~3km,大于3km的比例分别为58.4%、28.3%、8.8%、5.5%。可以看出,距离越近选择比例越高,而且以1km范围内的比例最高,占半数以上;大于1km的健身活动比例下降到28.3%;2km以上的比例在15%以下。可见,长株潭三市社区的体育健身活动相对较为固定,活动半径较小,基本上以生活区或居住区为中心进行锻炼和健身。同时在调查中发现,长株潭三市有不少体育场馆的利用率非常低,使得体育场馆闲置,从而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

长株潭三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一是政府,主要用于建设体育设施,组织竞赛等;二是辖区单位的集资、赞助,主要用于购置健身小器材和健身服装,也有单位直接发放器材和服装,而非现金;三是自筹,如个人缴纳会员费等,主要用于外出搞表演活动等。

1.3社区体育活动内容、形式状况。

社区体育的活动形式主要有日常性活动和经常性体育竞赛两种。日常性活动具有明显的非竞技化的韵律性、表演性、传统性和文体一体化特点。它的主要项目有:健身操、健身舞(交谊舞、扇子舞、秧歌舞)、太极拳、木兰拳、门球等(见下表)。这些活动的开展主要在晨晚活动站进行,活动规模受场地、天气、设施等条件的影响。据调查结果显示,晨晚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每个健身点在25~180人之间,平均为37人/次/健身点,每次体育活动时间在45~120min,平均活动时间为65min/次,体育活动的频率为每周2~7次,一般以小规模活动为主。

从表中可以看出,社区体育的健身内容主要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现代运动项目极少。这与参加社区体育健身人群的年龄有直接关系,参与者以中老年为主。在练习的内容中参与项目的人员有其性别差异,女性参加活动的人数多于男性人数,中老年人多于青少年。男性的活动项目以太极拳最多,占26.5%;女性的活动项目以健身操、健身舞为主,占29.5%。经常性体育竞赛内容多种多样,有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等,各社区竞赛内容的选择通常与本社区的体育传统和场地设施条件有关,其中娱乐性、趣味性活动更受人们的欢迎。体育竞赛项目的安排一般是按照季节来举行,有时也会安排在双休日、节假日。

1.4社区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长株潭三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工作压力大、易疲劳,没有时间锻炼”的占66.10%,“没有场所开展体育活动”的占40.60%,“家庭经费受限制”的占17.60%,“社区组织体育活动困难”的占11.40%,其它原因的占4.30%。这说明现阶段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仍是场地设施和经费。

长株潭三市社区体育组织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制度不健全是制约长株潭三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如今,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好,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各种经济关系和利益尚未理顺,人们对市场经济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同时,社区体育的管理者、指导者缺乏专业的科学管理知识。据调查,长株潭三市社区体育晨晚练站的体育指导者受过专业培训的不足40%。大多数还是依靠离退休的体育积极分子及体育志愿者,而其学历、专业知识、专业水平都有限。

2.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2.1 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网络化。

随着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一些社会管理职能逐步转移给社区,相应扩大了街道社区的管理权限,使街道办事处不但对居民小区有影响力,而且对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也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为此,依托街道办事处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在人、财、物方面能得到某种程度的保障,有利于整个街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还可能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网络化。

2.2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联系将更加紧密。

我国教育系统有大量的体育人才和场地资源,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做出了证明,美、英、日等国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都是对外开放的,学校也充分利用社区的场地设施,以缓解场地的缺乏。同时大量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参与进来,将促进社区健身科学性的发展。

2.3 社区体育活动方式科学化,形式多样化。

长株潭三市作为湖南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区域,有着良好的社区体育活动环境。长株潭三市的体育院系与省市体委相继培养了一批不同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使社区体育活动方式科学化,形式多样化。人们对体育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求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晨晚锻炼中,韵律性、表演性、传统性的活动内容将继续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它竞技化、非竞技化的体育活动内容也将受到人们的欢迎。晨晚练活动和表演比赛已难以满足全体社区人员的体育需求,楼顶、庭院、家庭等多样化体育活动和竞赛将得到全面发展。

2.4 社区体育活动时间业余化。

长株潭三市街道社区体协和一些区域性体协开展的体育活动还没有做到业余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编制的压缩,工作节奏加快,非业余化的体育活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清晨、傍晚、双休日、节假日将会得到充分的利用,社区体育活动时间的业余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3.建议

3.1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引进社区体育产业化运作方式,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加强社区内不同单位的合作,如学校与社区联合、企业与社区联合,以实现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设施等资金的共享。

3.2继续发展基层政府在社区体育组织建立及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公益性民间体育组织,使之逐步发展成熟,成为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力量,进而提高社区体育组织的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3.3体育管理部门可参考国外经验,与民政部门共同制定社区内正规民间体育组织建立的条件和程序,并对其发展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等。建议参照社团登记管理条例适当放宽社区内体育社团建立的条件。

3.4 加强城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队伍的建设,注重业务培训,建立常设培训系统,尽快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指导员,提高社区体育活动质量。

3.5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作用,逐步完善社区体育组织机构,形成网络化管理,明确街道办事处的体育职责,设立专职、专人管理社区体育,调动社会力量,增加社区体育投入的渠道,并继续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管理的投入,为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绍艳等.大连市在职人员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2).

[2]王锋等.社区体育建设的难点.体育学刊,2002年11月第6期.

社区体育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对策

1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社区(头格社区、七格社区、智格社区等27个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的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利用超星数字图书、NCKI数据库和谷歌,收集和此次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来获得对该文有用的信息。1.2.2专家咨询法咨询长期从事社会公共服务研究和管理的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10人,掌握城市基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困境以及制约因素等。1.2.3访谈法走访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领导(开发区主管文化体育的领到1人,街道领导1人,社区领导18人和有关专家5人),了解下沙经济开发区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改革方向。1.2.4问卷调查法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7个城市社区,每个社区随机向居住人员,分发20份问卷,共计问卷540份,回收有效问卷528份,有效回收率97.6%。

2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社区居民享有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

2014年杭州的居民人均GDP超过39310元,居民的生活结构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公共服务需求凸显,人们生化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体育锻炼不再是生存需要,更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和丰富业余生活。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7个城市社区居民体育公共配套设施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如以下几点。2.1开发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与制度因素的现状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开发区还没有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法规制度。由于缺乏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中间管理层制度设计,导致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如表1)。2.2开发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因素的现状(1)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由于开发区处于筑成到建城的阶段,体育器材多建设在已经成熟的广场和学校等地方,设施也比较单一,随着后期城市建设的完善会更加完整。(2)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合理、不齐备,存在安全隐患。对27个社区的调研,发现开发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不均衡,在高校集中或者企事业单位集中的社区,体育设施资源较丰富,而其他社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就显得拙荆见肘,不能满足居民健身的需求。问卷结果表明,只有54%居民觉得健身器材比较多,另有11.2%的人觉得够用,有23.8%的被调查者觉得器材单一不能满足需求,有36.4%的被调查者认为器材很少,还有28.6%的被调查者反映居住小区内基本无健身器材。从设施的种类来看,80%的社区居民认为,目前体育设施单一,无法满足各类不同层次的锻炼身体需求。2.3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因素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因素是一个关于城市社区体育有关理论知识、信息收集、信息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运行,让广大社区群众直接了解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信息,同时政府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帮助。在调研的27个社区中,没有一个社区有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网站,只有45%左右的社区通过社区的海报张贴栏、通过墙报的方式或者QQ群、微信或者通知文艺骨干去传来向居民传达体育服务信息或者是体育健身知识。2.4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保障因素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保障体系包括政府的拨款、社会捐赠、赞助、基金、经营收入等。(1)社区体育经费来源情况。从表2对27个城市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开发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经费来源主渠道有这样3个,即上级主管部门拨款、本级政府部门自己筹措资金以及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2)社区可供支配的体育活动经费过少。2.5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组织、教育培训因素包括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志愿人员的聘用、培训以及对社区居民的城市社区体育宣传、教育、培训与指导。2.5.1城市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现状(1)城市社区体育组织薄弱。开发区近50%的社区没有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专门主管部门,只有海天城,清雅苑等社区自主或在一些兴趣小组和公益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某些单个活动小组,并且有了相关固定的活动场所,而一些健身会所和收费性的俱乐部普遍存在。由表3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当前开发区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组织的建立途径主要是群众自发组织和经营性俱乐部,主管部门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公共服务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城市社区体育管理职责不明。社区管理人员中没有专职的体育管理人员,且自身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活动的策划能力以至于社区体育活动基本上处于想到就做,上级有要求就做,想不到或没有任务就不做的随意状态。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2.5.2社区体育指导及其人才现状(1)社区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服务参与率不高。目前开发区社区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约为1∶3023。这与日本1994年统计的1∶2000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家级占1.6%;一级占8.1%;二级占35.8%;三级占54.5%。管理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历结构中,本科占23.9%,专科占42.8%,高中或高中以下占33.3%;在指导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中,专科占18.8%,高中或以下占81.2%;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具有体育专业学历的仅占3.1%,其他均为非体育专业。(2)社区体育指导员年龄偏大,且兼职为主,服务质量效率不高。(3)居民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满意程度。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指导员指导健身活动的工作满意度(见表4),比较满意以上的比例为70.1%,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能够受到大多数社区居民的认可。2.5.3教育培训因素目前还没有一个社区有进行体育骨干的教育培训的,开发区城市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从业人员大都是兼职的,相关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一般。因此,加强相关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技能,培养一批基本功过硬,指导能力强的体育公共服务人才是目前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2.5.4社区体育宣传教育缺乏力度,社区居民健身意识有待提高2.6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创新因素2.6.1体育活动内容的创新目前90%以上的社区提供的体育活动较少,只有50%的社区一年举办过1次综合运动会,50%的社区一年举办过四次以上的单项体育运动会,仅有25%的社区有和其他社区进行体育交流的活动,只有25%的社区进行过3年以上的体质监测活动。以政府为主导的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部门提供给社区居民的体育服务内容偏少,项目单一,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体育需求。2.6.2组织和开展形式的创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主要受上级有关主管部门体育事业规划的影响,都是按照上边的行政计划开展活动的,因此,如果今年没有比赛,社区一般就不举行体育赛事,这种“一等,二靠,三观望”的办事理念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社区有关体育主管部门,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创新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形式,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2.7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监测体系尽管有75%的社区有体育公共服务的信息反馈通道来对相关体育主管部门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进行评价,但是仅有25%左右的社区有居民体育监管会议。而75%的社区是自己内部评价,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角色无法有效地对有关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价,因此,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监测网络,促使有关部门提高服务态度且构建以民生为导向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3结论

完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科学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教育培训内容,加快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创新,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监测网络,使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制度和服务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4对策

该文通过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7个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后认为:(1)开发区有关社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缺失,法规不健全,不利于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阻碍了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重要方面。(2)开发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不足,不仅数量上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健身的基本需求,质量上表现出体育器材规格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健身需求,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3)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以及体育公共服务监督体系缺乏有效运行,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居民健身需求的信息等不能得到及时地反馈,导致社区体育服务的提供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体育公共服务效率低下。(4)开发区社区公共体育经费来源主渠道有3个,即上级政府财政拨款、职能部门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但是社区可供支配的体育活动经费量极少,远不能满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活动的开展。(5)社区在工作职责中没有明确相关体育公共服务内容职责,以致街道和居委会抓体育工作缺乏制度依据,体育组织不健全,体育指导员的结构不合理,活动经费不足等因素,都制约着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6)目前政府为主导的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部门提供给社区居民的体育服务内容偏少,项目单一,服务方式单一,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因此,亟需创新活动内容,向社区居民提供简单易行,趣味性强,健身效果好的项目。(7)明确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的主体职责,构建服务型的体育政府职能部门,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和机制,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财政制度,加大体育公共服务人的才培养力度,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的监督体系,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和市场为辅的体育公共服务主体,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朱寒笑,苗大培.发达国家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分析与启示[J].体育科学,2006(12):9-15.

[2]王晓露,尚志强,唐建军.美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体育科技,2005(l):65-68.

[3]肖林鹏.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97-101.

[4]范冬云.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6-8.

[5]刘庆山.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24-26.

[6]王才兴.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体育科研,2008(2):20-26.

[7]朱睿,孙庆祝.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1-5.

社区体育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乡市 社区体育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新乡市四个行政区所辖的街道办事处内的社区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新乡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1.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状况

通过了解和调查,发现新乡市的社区体育组织机构基本上还处于正在构建的阶段,组织体系和层次尚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成熟。从上图可以看出,新乡市的社区体育组织机构体系还处在以政府行政为主导的垂直管理体制。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街道办事处没有设专职负责社区体育工作人员的占44.7%。

2.城市社区体育指导人才状况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区体育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是社区体育活动质量的最要保障。根据调查,目前新乡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三千人,其中国家级、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5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5人、三级397人,培训辅导员一千五百余人,并且定期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各类老年体育骨干培训班。经调查表明,新乡市体育指导员男女性别比例为2:3。体育指导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管理性指导员,另一类是锻炼指导员,两种作用兼有的占了40%。

3.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状况

新乡市大部分社区的体育活动基础较薄弱,主要通过以下筹措方式。首先来自于政府的拨款,第二是体育彩票公益金,第三是社区所辖单位和个人的赞助,第四是街道、社区的自筹。但是政府拨款主要用于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与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社区体育的经费来源主要偏重于自筹资金,这也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1、社区管理机构在思想有良好的转变,不再停留在等、靠、要,而是通过自筹资金来开展社区体育活动。2、政府对社区体育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4.新乡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状况

(1)体育活动参加者参与项目状况

从调查结果上可以看出,占比重大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散步与跑步上,这两项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而且有较好的锻炼效果因此被人们青睐作为首先,排在第2位到第6位的分别是羽毛球、乒乓球、篮排足等球类、体育舞蹈、太极拳他们相互之间所占比例的差距不算大。

(2)体育活动参加者活动动机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新乡市社区多以韵律性、表演性的体育活动内容为主,年轻时尚、新奇的体育活动较少,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此外,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市社区居民的锻炼动机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下图所示。

(二)促进新乡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

1.提高居民体育意识,带动社区体育人口

意识是行为的前提,居民对体育的功能及价值的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参与行为。根据新乡市社区体育发展现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居民的体育意识:一、加大宣传,引导居民认识现代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二、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增加体育元素,进而提高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同时促进体育人口的增加。

2.丰富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社区居民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多重需求。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一些居民喜欢的体育活动,如足球、毽球、轮滑、攀岩等,通过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方式进行改造,让居民更容易参与其中,进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优化利用和建造社区体育场地、设施

优化利用和建造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是新乡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要依法执行将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纳入到城市住宅小区建设中去,并进行严格审查监督。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新乡市的社区体育组织机构是以政府行政为主导的垂直管理体制,处于建设初级阶段,其组织体系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改善。

2.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学历和工作经验普遍不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社区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3.新乡市社区体育在场地、设施方面基础薄弱,体育活动组织及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上主要通过以下筹措方式。首先来自于政府的拨款,第二是体育彩票公益金,第三是社区所辖单位和个人的赞助,第四是街道、社区的自筹。

(二)建议

1.提高城市居民的体育意识:通过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机构对在新乡市举办的体育赛事以及体育常识和健身知识的宣传,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此外,要通过一些政策和活动的激励,使社区体育成为一项经常化、制度化和全民化的活动。

2.体育院校要加大对社会体育专业的招生力度,增加招生规模:一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增加社会体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一方面要对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严格的认定和考核,保持保量解决人才缺乏问题。

3.完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市体育局及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行使好宏观管理和制定政策的职能,而把实施活动的事务性和专业性工作留给体育团体。此外,要注意公益性社区体育和市场化社区体育的结合运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