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统筹规划

科学统筹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统筹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统筹规划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第1篇

1.前言

依照目前我国科学发展观念论述,涉及城乡协调规划活动,主要立足于中心长期改革流程进行逐层推进,使得国家统一规划效应能够分布得更加均衡,尽量将不同地区差异性效果缩小,这是长期实践工作以来的经验之谈,也是一种全新的认知理念。后期城乡规划细务必定要依照法律标准逐步推进,当中科学发展、建设观交错性发展,秉承长期针对性视觉功效,将全体公民核心意识彰显得淋漓尽致。

2.我国目前城乡规划体系结构特征论述

依照我国首都在发达城市地位的扭转现实进行客观评价,由于申办奥运会以来,已经完全有能力处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事务,根据国务院审核标准透析,在城市规划区域内部实施这类管理已经成为当下流行之举,有关政府必须保证针对其进行长期有效监督、引导,最终形成具备全新发展活力的新格局意志。这已经充分显示,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事业发展,是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制备资源,使得中心城市、村庄、乡镇之间的合作、交流体制更加健全,规划中需要全面覆盖的职责任务也因此得到有力拆解,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系统化发展来讲大有裨益,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引导媒介。

2.1统筹规划细务中综合性职责的强化

根据我国城乡改革条例观察,涉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章程理念得到再次重复性彰显,在此基础上,有关协调细节中的利益结构要梳理完全,尽量将社会既定阶段发展目标与人民生活环境有机结合,使得城市与公民长远利益得到有效呼应。城乡规划中不可否认,需要将局部与整体、近期与后期细节掌控完全,经过统一解析之后,为经济与社会、历史与现代关系做出稳步疏导,保证城乡空间资源在第一时间内实现合理化配置;对于近期制度性安排任务与长远归控计划要尽量明确,避免建筑时序出现严重紊乱结果,并重点跟进城乡基础、公共设施搭建条件,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合理的住房空间。

2.2科学民主决策活动的监督

涉及依法行政的民主机制传统要做好长期维护,尤其在面对全国大面积区域推行阶段环节中,必须彰显政策执行力度,这是法治性政府建设以来需要秉承的关键意志理念。城乡统一、和谐规划作为分散利益元素的整合举止,是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公共策略而衍生的健全体系架构,使得内部执行与监督结构能够互相牵制,不致于造成一些弊端隐患问题。透过对照新条例准则进行客观分析,尤其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力度环节中,需要联合专家科学咨询制度以及社会公示渠道、责任明确机制进行公众参与权力的维护。例如:北京在深化我国公民参与体制过程中,在科学民主决策流程中加以重点叙述,并且在执行流程中主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程序调整以及审批工序等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真正稳固了规划细务的严肃性地位。

3.涉及城乡规划的细化职责内容以及完善措施分析

3.1细化职责内容梳理

我国在明确改革规范条例内涵中明确阐述,城乡规划工作必须保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交接秩序,技术验证标准、公众参与能度以及科学决策手段等要建立必要的沟通、交流机制。回忆我国过往城市规划经验,其中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地位无可厚非,使得上述机理协调关系得到充分彰显,城市协调、稳定潜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后续系统要涵交接节奏恰到好处。上述细节要点就是目前规划职务的具体指导方向,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在专家科学认证结果出来之后,联合各类部门,包括交通、经济、政府单位在内,共同调节信息公布出口,在有效的社会监督视角下,在权责、程序具体化的背景下操刀后续一切细致化工作内容。文中一直强调的就是公众参与实效,其实这就是贯彻民主政治概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政府智能、服务合理转换的前提保障,能够针对既定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政策做出科学评估,进而全面应对现下城乡规划活动中面临的各类技术、经济元素冲撞危机。我国后期市场建设活动不断活跃,整体利益体系转向清晰化显像样式,当然此类规划手段作为政府调试利益关系的必要疏通媒介,更需要针对公众最基本利益标准进行全力维护,将任何阻塞因素消除,争取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架构。

3.2改善举措分析

经过上述公众交流平台的建设经验论述之后,我国主体规划单位开始联合真实场景进行阶段试验性操作,使得社会秩序以及交互式合作效应真正释放;另一方面,透过结合北京实际经济发展情况解析大众参与规划活动的进行模式,尤其在编制制定以及实施环节中巩固社会主体认知地位。为此,有关管制单位专门制定一种城乡规划的合理意见修改程序,并定期举办一些交流、探讨会议,中心内容就是目前改造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改进建议,这使得单位部门与社会公民之间的利益得到更加清晰的绽放,相信任何违反城乡和谐规划理念的行为都将及时暴露,并接受国家法律部门制裁。经过这类措施的逐项颁布以及后续协调文件内容的争相辅助,相信必定能为社会公民积极参与规划、监督活动提供疏导渠道,保证整体法律管制效率的透明效果和延展深度,使得后期公民能够秉承共同发展理念,全面支持国家合理改革举动,为构建具备法制化基础且经济结构合理的国家架构形式奠定适应基础。例如:为贯彻国务院批复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自2005年起,规划部门组织编制完成《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通州、顺义、亦庄等11个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并健全和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完成了70 个乡镇总体规划的审批工作,占到需要编制规划乡镇的 60%,并将在2009年基本实现全覆盖,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的做好规划基础服务。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第2篇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各项村镇规划编制实施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突出科学前瞻、统筹协调、把握重点、分步实施的指导原则,抓好区域协调战略的研究转化和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实施,为构建和完善“空间融合、资源整合、联动转型、互补共赢、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系统的规划引导。

1.加强“大”发展战略引领。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网络化发展态势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契机,主动加强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苏南城镇体系规划、宜溧金高特色发展地区规划等上位规划对接,积极争取上位政策资源,合力抓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常金一体化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高新区跨江沿江联动发展战略研究、武进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等各项事关城乡长远发展的战略研究和重大规划编制,指导推进辖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的修编深化工作,实现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和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2.完善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实施体系。完成市区城乡统筹规划成果深化、省级论证和转化,推进辖市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指导各镇有序开展镇域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构建市域、市区、县(市)域、镇域有序衔接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加强中心城市与县域、主城与新城、城市与乡村、小城镇与村庄的分级统筹和一体化协调力度,不断促进城镇体系、镇村布局和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加快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3.强化村镇产业现代化发展支撑。立足区域生态、交通和产业、功能一体化布局,切实强化产业空间支撑和落地引导服务。一是以战略的眼光协调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深化和转化市、辖市城乡统筹规划和市、辖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成果,配合市相关部门完成全市生产力布局研究,进一步明晰产业空间规划布局,提升城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支撑水平,科学指导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有效落地。二是以优质的服务保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主动加强城乡规划与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对接,全面深化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划服务工作。三是以扎实的举措促进城镇工业集约集聚发展。继续指导各镇抓好镇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导推进乡镇标准厂房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加大城镇生产设施集约配置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力度,促进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能级提升和产镇互动发展。四是以统筹的理念引导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落实村集体留用地、物业资产等扶持政策。加强现代农业与市场物流、乡村旅游等乡村服务业的一体化引导和服务,引导乡村经济转型发展。

二、加大理念创新力度,科学指导小城镇建设发展

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遵循“城乡统筹、产镇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理念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择优培育的总体思路,不断深化各地小城镇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中心镇、特色镇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小城镇规划全覆盖,加快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

1.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理念引领。把握新型城镇化历史机遇,全面深化市区及各县(市、区)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有序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镇、一般镇联动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发展格局,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以一体化为依托,加强小城镇交通、设施、空间、生态、产业五位一体引导,发挥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城乡整体跨越;以差异化为原则,把握区域发展特征和小城镇功能、经济、文化、景观等差异,分类指导各镇建设发展,促进城乡协调互补;以极核化为先导,强化中心镇规模、特色、产业、环境、功能等规划支撑,提升中心镇的承载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以集群化为导向,按照“极核带动、空间整合,功能互补、产业联动,交通枢纽、梯度配合,风貌协调、主题发展”的总体策略,引导小城镇抱团、联动发展,形成城镇群竞争合力;以特色化为抓手,着力打造城镇特色化功能、特色化产业、特色化风貌,全面提升城镇品质内涵,引导有鲜明特色和条件的小城镇个性化发展。

2.切实加大中心镇近期建设指导力度。在深化完善中心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和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的基础上,以中心镇镇区近期建设改造和功能景观提升为重点,以功能类、转型类、民生类、景观类项目较为集中的近期建设、改造区域规划深化为抓手,高起点推进全市中心镇建设近期行动支撑引导规划试点工作,科学指导中心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和重点建设项目落地,促进中心镇建设发展转型、功能品质提升和特色风貌塑造,加快把中心镇打造成农村地区城乡规划全覆盖的先行地和转型升级、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3.积极抓好省级试点规划编制实施。加强调研指导,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发展定位,明晰主要城镇发展带(轴)节点镇和特色镇名单,积极开展省级规划试点项目申报,指导有关乡镇抓好省级重点中心镇、主要城镇发展带(轴)节点镇及特色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省级试点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配合省住建厅及市有关部门开展全省“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创建”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库建设。

4.有序推进小城镇法定规划全覆盖。指导各镇有序推进总体规划(含城乡统筹规划)修编和建制镇近期建设用地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结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和国家级、省级生态园林小城镇等创建要求,指导有关乡镇编制实施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近期建设规划、中心区城市设计和“四线”、防灾减灾、旅游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编制。

三、注重乡村特色培育,不断提升村庄人居环境

全力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合理优化镇村布局,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加强农村自然人文资源保护和村庄风貌特色塑造,改善农村功能配套和环境品质,为建设美丽幸福农村提供规划支撑。

1.全力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抓好村庄环境整治特色分类引导规划研究和村庄环境整治规划成果转化,深化“责任片区跟踪督查、规划实施动态指导”等规划服务机制,为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提供一流的规划服务,促进村庄空间品质、自然风貌和内涵特色的全面提升。

2.切实强化特色村庄规划引导。全面梳理村庄特色化文化、特色化功能、特色化产业和特色化风貌,加快特色村庄调研普查,建立特色村庄建议名录,明确特色村庄规划要求,并会同相关部门抓好传统村落的建档、保护工作。结合城乡统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修编,合理优化镇村布局,及时抓好规划布点村尤其是特色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力配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指导市区有关乡镇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工作,指导辖市规划部门启动名城、名镇、名村申报的前期工作。

3.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在编制完成薛埠、横山桥、湟里、雪堰等乡镇生态慢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乡村生态慢行系统规划编制,不断完善沿山沿湖地区绿道网络,指导完成环太湖风景路规划武进段建设。结合法定规划修编实施,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强空间管制和规划实施检查力度,确保“绿线”、“蓝线”刚性控制。

四、加强联动配合,着力强化村镇规划基础工作

1.结合市局信息化建设和编研体系构建,继续指导、对接好武进、辖市规划编研工作和规划信息化建设。

2.以年度重点工作为抓手,继续沟通协调好各级、各部门村镇规划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落实的村镇规划目标考核和业务指导机制。

3.继续加强村镇规划工作队伍尤其是乡镇规划队伍培训。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一、相关概念

(一)城乡统筹的概念

城乡统筹规划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通过调控城乡土地的使用,调整城乡空间结构,统筹区域基础设施,使城乡融为一体。

(二)城乡统筹的内涵

城乡统筹规划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其内涵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三)休闲农业的定义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经济和农村田园风貌为背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和开发,把农业经济、科学管理和农艺展示、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与生态农业及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方式。

二、开发休闲农业对城乡统筹的意义

(一)休闲农业的功能

休闲农业具有休闲、观光、度假、体验、科学和教育、购物等多种作用。发展休闲农业,符合后工业文明要求”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同时,休闲农业开发首先有一个基本前提,即满足某一特定的对象――城市居民的旅游、度假活动的需要,离开这个前提,休闲农业开发就失去了可能性。

(二)发展休闲农业的目的

休闲农业是以传统农业经济和农业资源为基础,将现代旅游的某些形式嫁接到传统农业经济的基础上之后派生出来的。农业旅游开发的目的是追求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或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向。它恰好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三)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其一,推进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休闲农业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态旅游拓展了新的形式与内容,深化了文化内涵,并推动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其二,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休闲农业将旅游业与农业有机整合,形成新的产业,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范围,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全面快速发展。其三,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城市通过对农村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有效地保护、改善和发展了农村旅游环境,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使之成为资源、环境和市场共享、优势互补、结构稳定、良性循环的旅游系统。

三、发展休闲农业的城乡统筹规划内容

(一)加大政府部门支持力度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以政府的服务职能为支撑。一方面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部门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对城乡关系的协调直接关系到城乡统筹政策的实施效果。政府作为最重要的主导者和决策者,不仅在政策上同时也要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更多考虑倾向于”惠农”,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流向旅游农业等产业,这将为有条件的乡村开发旅游提供更多的保障。也可以通过争取国家或地方财政”参股、入股”,采用吸引国家农业扶持资金入股的方式,解决前期资金投入问题。

(二)促进土地合理合规利用

积极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切实落实土地整治工作。土地整治规划是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基础,是促进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切实保障规划的合理和可行性,有助于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鼓励农民就地转移就业

城乡统筹中农民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农民就地就业。可以在园区的相关业务中优先培训农民、雇用农民、承包给农民,让农民从园区产业的发展中获得利益。例如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可以鼓励其投资经营农家乐;对于具有一定农业技术的农民,鼓励其承包园区的部分苗木。将这些有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的农民,纳入产业分工,促使其发展。另外可以以招商引资为手段,鼓励本地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挥城乡就业互动的作用。

(四)协调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兼顾当前与长远利益,协调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城市的角度讲,发展休闲农业,可以集中保护农田斑块,因地制宜增加绿色廊道的数量和质量,补偿景观的生态恢复功能。对休闲农业园内的人类活动也应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对环境的冲击力减少到最低,同时增强人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赵英丽.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1):32-38.

[2]徐福英,马波.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73-76.

[3]郭焕成,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8(4):640-645.

[4]杨涵.成都乡村旅游促进田园城市发展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0(14).

[5]张昀晨.统筹城乡背景下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经济,2012(7)154-157.

[6]肖云忠.论休闲农业对城乡文化交融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2012(7).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固体矿产 地质勘查 找矿方法 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56-1

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不仅需要专业人才的大量培养,也要不断地深入探索寻找新的勘查思路,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措施与技术,是每个矿产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工作者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安全、高效、发展、创新”是矿产地质勘查与找矿的核心内容,应当始终贯穿于矿产勘查的全过程,保证勘查质量,在激烈竞争的矿产资源市场中,使矿产企业能很好地生存、发展。

1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

1.1统筹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商业性质和公益性质的地质勘查进行统筹规划,统筹调查矿区地质和矿产勘查。对地方地质勘查工作和中央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对国内地质勘查和对外开放的地质勘查领域进行统筹规划,地质勘查工作的部署和规划,至少需要提前10年来进行,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地质勘查基础工作的先行作用给充分的发挥出来。

1.2拓宽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有着更为广泛的矿产需求,并且要求越来越高的矿物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应用和服务领域进行积极的开拓,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还需要结合我国康婵资源的具体情况,将重点矿区的勘查工作以及重点矿种的勘查工作给作为所有工作的重点。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实现地质勘查广度和深度提高的目的。

1.3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和创新地质勘查技术和成矿理论,建设和完善地质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地质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科研技术和勘查技术,进行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的勘查能力。对体制进行完善,扩大合作:要对地方和中央政府关于地质勘查管理方面的政策体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将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给充分调动起来,创新地质勘查机制,实现多渠道发展的目的。

1.4立足国际。扩大合作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就要加大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的力度,鼓励国内外企业合作开展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并且扶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与国际接轨。

2主要地质找矿方法

2.1地质填图法。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内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构成了地质填图法。

2.2砾石找矿法。砾石找矿法是根据矿体露头被风化后所产生的矿砾,在重力、水流、冰川的搬运下,形成了矿床的有效范围。利用这种原理,沿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和追索矿砾,进而寻找矿床的方法。

2.3重砂找矿方法。重砂找矿方法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现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

3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薄弱。近年来我国的矿产储量的年增长率日趋缓慢,多数金属矿产增长甚微,危机矿山越来越多,目前地质矿产勘查的技术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国家对地质矿产勘查资金的投入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形势的需要。

3.2管理分散。地质矿产勘查单位之间由于各自的隶属关系的不同而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工作范围和技术领域,各自掌握着分散的地质矿产勘查资料,资源整合难度很大,不利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重大突破,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撑与服务的力度不够。

3.3体制乏力。我国现有的勘探单位大部分是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立的,当时地质勘查的出资人和受益人均是国家。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政府开始退位到公益性的地质勘查,大部分投资的主体和受益主体在市场,而原有单个地质矿产勘查单位无论资产、人员、装备、机制,特别是独立投融资能力、抗风险能力与合格市场主体的要求相距甚远。

3.4创新不够。具有宏观影响的找矿成果很不突出,地质行业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在国际地质学术领域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4提高矿产地质勘查质量的措施

4.1政府可以完善相关的法律措施充分维护探矿者的权益。首先完善有关勘察矿源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体系,降低探矿者的风险、提高探矿者的利益。其次解决“探矿权”和“采矿权”两权分割的问题,确保“探矿权”可以顺利向“采矿权”过渡,且要落到实处,以便吸引更多资本注入到矿产勘查项目中,并且要给予新伙伴必要关照和支持。

4.2综合应用现代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的找矿方法有了巨大的进步。将各种找矿方法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研究岩石物理性质的差异,去寻找从地表到深部的状况和成矿的规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各种糖密仪器的使用,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从而获得可靠的数据,为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为了保证找矿的质量,提前将地质勘查的规划部署工作完成,相关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积极做好相关部门的人员和勘查的准备和保障工作。

4.3全面分析研究勘查地区的地质条件。矿层的稳定性、构造、矿床水文地质、矿山工程地质等地质要素都要弄清楚。弄清楚该区域的地质条件后,紧接着则要分析各种地质要素在矿山开发中所占据的重要程度,及勘查时的难易程度。然后根据项目任务确定此工程的布置原则,确保工程的每个环节顺利实施。

5结束语

矿产地质勘查的工作是一项精密的、精确地、不容有误的工作,矿产勘查工作也同样是矿产行业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工业化进场将会越来越快,那么就需要更多的矿产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对勘查力度适当加大,建议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综合多种勘查方法加以查证,以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白明辉.固体矿产合理勘查开发指标体系的构建[J].青年科学.2010年04期.

[2]陈廷愚,耿树方等.成矿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2010(04).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第5篇

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资源分散利用导致规模效应缺乏,结构转换滞后导致协调发展困难,利益机制扭曲导致发展动力欠佳,制度安排缺失导致运行质量不高等问题。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城乡统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途径。应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从制度安排、统筹计划、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为实现效率型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关键词】

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全要素生产率

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农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制约其健康发展的经济社会因素依然存在。为此,必须进一步探索农村经济增长的路径,为实现效率型增长创造条件。

一、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1.资源分散利用导致规模效应缺乏

首先,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承包土地规模较小,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总体上不利于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配置,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限制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难以支撑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乡镇企业分散布局,难以共享城镇能源、交通、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便利,也不能共享技术、信息、市场的优势,存在资本占用多,资金流速慢,交易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再次,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宅基地占用多,公共基础设施差且维护成本高,公共服务设施少且投资成本高,制约了农村非农产业和农村市场的发展。

2.结构转换滞后导致协调发展困难

首先,就业结构转换滞后。截至2001年底,除港澳台外,农民人口达9.35亿,占总人口的73%;农业就业比重占65.8%,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分别占13.6%和16.8%,知识产业就业人数则不足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边际效益为零乃至为负数,形成了低效率的要素替代,阻碍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其次,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的数量一般占农产品总量的80%,而我国只占20%左右;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而我国还不到1/3;收获1元钱的农产品,通过储藏、保鲜、加工处理,美国可再创造3.72元的产值,日本能获得2.20元的收益,我国却只能获利0.38元。

我国农业的弱质地位和比较效益差,难以满足小康社会百姓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再次,社会结构转换滞后。我国的城镇化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尽管2001年城镇化率达到了37.66%,但仍然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2-14个百分点。这种状况阻碍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转移,固化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限制了农村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径

1.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路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是经济整体功能得以强化和优化的方法,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三个来源,即效率改善、技术进步、规模效应。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正确运用内生增长理论,重视科学技术,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吸引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流向农村,根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则,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整合优势资源,建立支柱产业,提高农村综合经济素质。改善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改善土地产出率,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土地资源;改善专业化生产水平,更好地挖掘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能,为加快城镇化提供支撑。

2.城乡统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途径

发展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转型的过程,结构生产力是推动一国经济类型步入现代化的重要动因。只有改变传统的城乡社会分工格局、资源配置格局,才能解决全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而必须从城乡关系、城乡结构等角度来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框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协调发展。

三、为实现效率型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1.制度安排是保障

制度安排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方面它能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它影响利益分配格局。要通过有效率的农业发展制度安排,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为非农产业和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农产品剩余和劳动力剩余;通过有效率的发展非农产业的制度安排,促进农村经济的工业化和非农化,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通过有效率的发展城镇的制度安排,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产品需求。

2.统筹规划是重点

统筹规划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开发社会成员的潜在能力,推动社会发展。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道路、引水工程、电网、信息网、水利设施等的投入,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科技文化体系的建设,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实施以产业集群化为主的布局调整,突出优势,错位互补,形成若干特色突出、承接性好、配套性强的加工工业基地,统筹规划城乡用地空间和产业结构体系,等等。

3.科技创新是关键

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变的过程中,创新是打破旧的经济均衡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尽快提高产业化水平;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缓解需求约束压力。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激发高素质人才的创造热情和企业在生产中运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加快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石正高.农村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和政策思考[J].当代财经,1989.11.

[2]孙良媛.广东省农村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变迁[J].中国农村观察,1996.05.

[3]谢晓凌.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参考,199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