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购运营管理

采购运营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采购运营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采购运营管理

采购运营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采购管理 运营成本 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竞争正不断压缩企业的利润。如何优化企业的采购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提高利润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通常采购成本约占企业运营成本的五成以上。因此,采购成本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目前企业采购存在的问题

采购原材料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必要前提工作,不合理的采购将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资金流动周期延长,不利于这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要做到适时、适量、以合适的价格采购生产所需物资,这就需要对企业的采购流程进行精确合理的管理。目前,我国的企业采购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1)采购计划不合理。对于企业的生产需求没有经过准确的预估计算,随意制定不合理的采购计划,从而导致库存积压或者材料短缺。尽管库存的原材料可以在企业产品的后续批次生产中消耗掉,看起来似乎并没有损失。远而,库存的原材料必然会多占据企业的流动资金,从而挤占企业其他支出项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个生产销售的运行效率,使企业的利润缩水。而如果出现原材料短缺,则会导致企业的原定生产计划难以实现,也就不能获得预期的利润,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相当不利。

(2)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企业的采购机构掌握着大量的资金使用权,而又往往缺乏监督。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直接联系,掌管着选择供应商的生杀大权。采购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更关系到供应商的直接利益。正因为如此,类似权利寻租、吃回扣等现象在采购这一环节中层出不穷。其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利润大幅缩水,同时,这也必然会对企业的内部带来诸多问题,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形象。同时,部分企业的采购管理机制不健全,采购流程复杂,各监管部分职责分散。各部门之间难以协调,这就造成采购运作效率低,周期长。出现问题后,由于部门众多,又相互联系,问责也就更加困难。

(3)对供应商缺乏管理。许多企业由于需要采购的材料种类众多,从而也就需要从众多的供应商那里采购物资。而企业的采购部门又往往没有给这些供应商建立档案,加强管理。这必然会导致企业采购时杂乱无章,影响整个采购过程的运作效率,同时也使出现错误的几率大大增加,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流程。同时,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不可能一成不变,众多的供应商提供的信息量也相当大。在没有进行有序管理的情况下,采购部门就极有可能漏掉某些重要的信息,无法正确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与无形中提高了采购成本。

二、优化企业采购管理的措施

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就有必要对采购管理进行优化。针对上述采购管理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采购管理进行优化:

(1)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原材料的采购量应该根据生产需要合理制定。应该在充分考虑计划外因素的影响下,尽量减少库存量,节省企业的可用流动资金。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流动资金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尽管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都是确定的,但总会有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得所需的原材料数量并不总是确定的,那么企业在制定采购计划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消耗。使采购量在合理的范围内浮动,不可过多,更不可太少。合理的采购计划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在现有资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获得更多利润。

(2)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提高采购人员素质。将企业的采购环节统一到一个采购部门,统一采购流程,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要做到整个采购过程井然有序,各环节相互协调。同时,加强对相关采购人员的监督,杜绝等行为,使整个采购过程简洁透明。如果出现问题,必须要明确采购过程每一步的责任人,做到问责到人。另外,也要注重相关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高。一个合格的采购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业务素质来为企业争取更加物美价廉的原材料,更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来杜绝个人利益的诱惑,维护企业的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

(3)加强对供应商的信息化管理。企业采购的项目通常涉及多个领域的多种产品,为了保证整个采购过程高效而有序的进行,为供应商建立档案加强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杂乱无章的供应商管理只会使采购人员手忙脚乱,严重影响采购任务完成的效率,也难以保证做出正确合理的采购决定,甚至忙中出错,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笔者建议应该对供应商按照所提供的原材料进行分类管理,登记在册,建立诚信档案,并记录每一次的采购价格,并进行信息化管理。同类供应商之间应根据所报价格平行比较,并选出最合适的供应商。促进各供应商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对于诚信度高,且又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可以谋求长远合作,以争取更多的优惠,实现双赢。

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国的众多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加快发展步伐,优化企业管理,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在企业的众多运营成本中,采购成本独占鳌头。,为了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优化企业的采购管理已经是势在必行。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如何优化企业的采购管理,实现企业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更多的利润和更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一片生存空间,就不得不考虑运营成本的控制。随着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信息化管理的逐渐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企业控制运营成本的重要方式。笔者针对当前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采购运营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58-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据此,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构建课程体系,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例,介绍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一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专业定位与昆明市轨道交通发展紧密结合

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行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通过科学的专业定位加以体现。同时,科学的专业定位也是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自2013年4月以来,地铁1、2号线南段开通,昆明正式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急需大批的城市轨道交通专门人才,同时,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通过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我院紧密结合昆明轨道交通发展的情况,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专业建设依据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从培养本土化人才入手,主动出击寻求与昆明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合作途径,共同探索专业定位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密切关注地区轨道交通的发

展现状和动态,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系统化的岗位课程体系

“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基本原则。我院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对典型专业工作岗位的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和目的性进行职责分析,同时对职业能力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进行职业分析,从而确定该专业的工作岗位定位,以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始终围绕学生的职业岗位定位和职业岗位能力进行,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定位实现了“无缝结合”。首先,学院成立了以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及学院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讨论确定专业定位,共同开发课程,遵循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其次,规范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学院教学团队按顺序分别进行专业论证、职业岗位分析、岗位职责分析、岗位能力分析、知识技能分析、知识技能模块重组等工作,根据专业定位、典型岗位、岗位职责、岗位能力构建知识技能模块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专家优势资源,全面分析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深入研究涉及的各种岗位和各项岗位能力,突出岗位能力所要求的实际技能,以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最终形成“以岗位工作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按企业需求来设置,随企业变化而调整。一方面,以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基础,加强培养核心技能的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主要从企业入手,并以岗位设置为依据,聘请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经验丰富的企业骨干,担任专业教学委员会的委员或实习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并邀请其参与审议专业教学设计和研究课程设置等工作。另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构建“德、技、力”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目前,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任选课程等课程模块已基本构建成型。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和论证,与相关企业专家共同研究社会、企业的人才规格需求,从而调整和精简了部分专业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内容,增设了兼顾学生多方向就业渠道、拓展职业能力的课程,如创业指导、基础会计、物流管理、公共关系等,这一举措既拓展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灵活性和就业竞争力。

三 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完善工学结合的实训体系

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完成岗位技能训练,从而实现专业理论知识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级”。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突出高职育人特点,注重岗位技能培养,强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模拟真实的职场氛围、真实的岗位训练和企业文化,在实习实训教学课程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安排、实习实训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实习实训效果。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为学生提供功能完善、高度仿真、符合课程改革方向和职业认知规律的实训环境,充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在这种职业环境氛围下的训练和熏陶,在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组织与纪律观念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加快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换,为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供实质有效的帮助。

四 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建设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改变以往企业投入设备在学校建实训室的模式,学院与昆明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是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校企双方共建、共管、共用,该合作项目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企业与学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厂中校”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提高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其成长周期;学校培养与当地企业需求直接挂钩,避免人才培养的盲从性;加强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现有设备设施,破解了学校“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的“瓶颈”。总之,“厂中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能使实训基地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确保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充分发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功能,校企双方经过协商后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规定了双方合作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实施规范的管理机制。另外,校企共同制定了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实习指导教师手册、学生实习手册等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按照企业相应岗位能力要求的标准共同考核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严格考勤和考核,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实训基地的安全、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实训期间即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五 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团队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教师队伍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适应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教育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的需要。

采购运营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场馆赛后运营

中图分类号: G 80-05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2-0110-04文献标志码: A

自从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奥运场馆以及鸟巢的赛后运营已经成为政府、投资者和运营商的共同关注点,同时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1国内外有关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研究文献综述

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理论研究基本都是从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投资运营以及经营策略3个视角进行的,很少站在服务运营的角度,对大型体育场馆服务供应链进行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11]。

1)关于某个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经营管理的现状及其改革对策的研究。主要是从体育场馆企业管理体制的角度,针对国内体育场馆企业在不同管理体制下的经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市场化或企业化改革为取向的改革对策和建议。

2)从大型体育场馆企业经营模式的角度, 并通过对比国外大型体育场馆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模式的特点,归纳了当前某个大型体育场馆企业主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及其适用问题,提出了一些适合大型体育场馆企业的运营模式的建议。

3)从某个大型体育场馆企业经营管理效益评估的角度,对场馆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评估。主要是参考国内外管理效益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 运用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财务管理理论、系统论等,并立足于场馆企业实际的运营管理情况,研究体育场馆企业赛后经营管理效益评价的要素及主要内容。

4)从大型体育场馆企业市场开发与利用的角度,研究场馆企业经营模式的适用性。学者们从市场开发的层面和营销策略的视角,对赛后体育场馆企业可持续利用的诸多因素、市场开发特征、开发原则、内容及经营思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5)从大型体育场馆投资、融资模式的角度,研究因大型体育场馆投融资主体的不同而对场馆企业赛后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

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对本文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然而,纵观国内外文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在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研究方面,研究视角基本都是基于大型体育场馆建筑类型、投融资方式、经营策略,很少针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服务运营,更少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服务供应链进行研究。2) 对于大型体育场馆企业和大型体育场馆建筑这2个概念的界定比较模糊。目前,研究文献所涉及的大型体育场馆有时是指大型体育场馆产权的所有者或者产权所有者委托的相关组织机构,即大型体育场馆企业,有时又是指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本身。3) 目前的研究文献过于强调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方式对运营管理的影响作用。4) 在研究视角上,基本是基于还原论的方法,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系统进行分解研究,只注重研究局部系统的运营管理,并经常以局部系统的研究代替全局系统的研究,而得出最终全局系统运营管理的结论。很少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去研究运营管理过程中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协作关系。

然而,事实上,无论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融资方式对其运营的管理体制如何影响,也无论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环节在其经营中处于何种地位,众所周知,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离不开“服务”(包括公益服务和专业服务),对其运营管理的研究也需要围绕“如何才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个主题;因此,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运用管理学理论、供应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服务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方法等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赛后运营管理模式。

2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赛后运营管理模式的构建

2.1鸟巢及运营管理相关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鸟巢是指国家体育场。鸟巢建筑与鸟巢运营企业的概念是不同的。鸟巢建筑一般是指鸟巢建筑这个资源,具体包括鸟巢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而鸟巢运营企业则是一个组织,是从事体育场馆经营活动,以场馆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组织。鸟巢运营企业可以通过对鸟巢中的软、硬件资源的规划、组织、控制、整合等活动,为客户提供满意、优质、高效的体育场馆服务。

运营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交付或者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作以及改进[12]。据此可知,所谓的运营管理是由企业设计出来的、能够对其所拥有的软硬件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运营管理的客体是资源,运营管理的媒介是运营管理系统。

因此,鸟巢的运营管理是指对鸟巢运营企业服务创造和服务提供的系统进行设计、运作以及改进。同时,鸟巢的运营管理也是指鸟巢运营企业为了完成其服务的创造和为客户提供满意、优质、高效的服务,而对其所拥有的体育场及相关的各种资源等进行规划、整合、组织、控制、优化等的过程。鸟巢运营管理的主体是鸟巢运营企业,客体是体育场及相关的各种资源,媒介是鸟巢运营管理系统。

综上,鸟巢运营管理的关键是设计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核心是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体育场及相关的各种资源,其目标是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包括公益服务和专业服务,以下都简称服务)。

2.2鸟巢运营的服务供应链

鸟巢运营企业为了完成其运营管理的目标,即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必须拥有一个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以便充分、最大限度地利用体育场及相关的各种资源,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纵观鸟巢运营企业的运营可以发现,其服务运营过程主要包括鸟巢服务的采购、鸟巢服务的集成、鸟巢服务的销售、鸟巢服务的保障这4步相互关联的链式过程。这个链式运营过程再加上最终享受鸟巢场馆服务的客户,就构成了鸟巢运营的服务供应链。

其中,鸟巢服务的采购主要是指对体育场馆产业相关服务的采购,例如体育竞赛表演服务、体育俱乐部健身服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育休闲旅游服务、体育培训服务、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体育比赛服务、体育健身用品销售服务等服务的采购。鸟巢服务的销售是指对鸟巢相关的各种服务进行市场开发和销售,具体包括鸟巢无形资产的开发与销售、鸟巢服务的营销广告、鸟巢服务的营销策划等。鸟巢服务的保障主要是指为鸟巢服务提供支撑的服务,具体包括洗浴服务、餐饮服务、日用品销售、停车服务、票务服务、信息网络服务、鸟巢维修服务、体育场馆产业人才的租赁服务、体育场馆器材的租赁服务、鸟巢服务的预定等。而鸟巢服务的集成是指鸟巢运营企业本身的运营管理,主要是对逐渐聚集到鸟巢服务供应链上的各种体育场馆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整合,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进一步对各种体育场馆服务企业围绕鸟巢服务供应链形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支持。

2.3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运营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运营管理的一种先进模式,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应用范围由最初的制造业扩展到了服务业,服务供应链已成为服务业运营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综上所述,鸟巢的服务运营是由鸟巢服务采购、鸟巢服务集成、鸟巢服务销售、鸟巢服务保障这四步链式关联的服务供应链完成的;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运营管理模式是将鸟巢的服务供应链看作是一个能够整合体育场馆服务产业的运营平台(体育场馆服务产业园),而鸟巢服务集成商(鸟巢运营企业)就像是一个体育场馆服务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机构,它通过对体育场馆服务产业运营平台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整合等活动,吸引大量的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以及提供鸟巢服务保障的商家等各类体育场馆产业相关的企业,充分、高效利用鸟巢及相关的各种资源,在鸟巢服务供应链这个运营平台上进行相互协作、相互竞争,最终形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体育场馆服务。

3以服务供应链为运营管理模式的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系统框架

任何一种运营管理模式都需要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来支持。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运营管理模式也不例外,它也需要一个高效的,以服务供应链为运营模式的运营管理系统来支撑。

在鸟巢以服务供应链为媒介进行服务运营的过程中,围绕着鸟巢服务这个目标,所有提供鸟巢服务的服务提供商、销售鸟巢服务的销售商,以及保障鸟巢服务的保障商都会在鸟巢服务集成商(鸟巢运营企业)的运营战略和运营管理策略引导下、以鸟巢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不断地进行相互协作、相互竞争,并逐渐演化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集群。

由此可知,在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运营管理模式中,其服务运营的关键是设计一个高效运转的运营管理系统,以便合理地组织和充分地利用鸟巢资源,并协调好鸟巢服务供应链中各服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关系,为鸟巢场馆服务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运行环境,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体育场馆服务。

因此,以服务供应链为运营管理模式的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包括:1) 合理地组织和充分地利用鸟巢及相关的各种资源;2) 通过公平、公正的服务运营战略和服务运营管理策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鸟巢服务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竞争关系;3) 合理地规划和整合鸟巢服务供应链上的服务提供商、服务销售商、服务保障商所提供的服务;4) 为鸟巢场馆服务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运行环境;5) 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体育场馆服务。

按目前传统的基于还原论的设计思想,要设计具有上述功能的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系统,需要将整个运营管理系统逐层进行功能分解,并依据分解的功能设置相应的功能管理模块实施相应的管理。其研究的重点在于整体运营管理系统的功能分解。研究方法一般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从运营管理系统的顶层功能开始进行逐层分解,逐层设计。

然而,众所周知,虽然一个系统是由许多基本元素所组成的,但是,反过来,将这些基本元素堆放在一起时,却未必能还原出这个系统。这是因为系统构建的充分条件是这些基本元素的相互作用。同样道理,即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分解并设置鸟巢运营管理系统的所有管理子模块,但是,离开了这些管理子模块的相互作用,也同样无法还原出鸟巢运营管理的系统。

由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中的定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可知,基于还原论所设计的鸟巢运营管理系统忽略了系统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系统对元素的整合作用;因此,鸟巢运营管理系统的构建应该采用自底向上的系统构建方法,并考虑到由系统中相互关联的诸元素进行的相互作用。

本文拟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方法[13-16],提出如下观点:1)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2)该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是由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鸟巢运营企业这4类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协作所动态演化出来的,这4类行为主体是鸟巢运营管理系统的构成元素;3)在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4)在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中,各种类型的行为主体都具有决策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能够进行分析决策和学习提高,并能通过自身的适应能力去优化自己的战略或改变自己的运行策略;5)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是由上述4种类型的行为主体不断地进行行为主体之间以及行为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而演化发展出来的动态系统,这个演化出来的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据此,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是由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鸟巢运营企业这4类行为主体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协作而动态演化出来的。而研究的重点是鸟巢运营企业应该如何设计合理的服务运营战略和服务运营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地组织和协调鸟巢运营企业服务供应商、鸟巢运营企业服务销售商、鸟巢运营企业服务保障商在服务供应链上的非线性作用关系,并演化成鸟巢场馆产业集群。研究方法采用自底向上的系统构建方法。自底向上的系统构建方法的步骤为:首先,研究和分析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这3类行为主体的服务供给策略、供给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交互规则;其次,研究并规划鸟巢运营企业应该采用的运营战略和运营管理策略;第三,研究并规划鸟巢运营企业与其他3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则;最后,通过对系统中这些微观组成元素的相互作用,构建动态的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

4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分析

4.1鸟巢运营现状

鸟巢,即国家体育场为第2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建筑面积25.8 万m2。目前,鸟巢已经被北京市政府收回,由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属于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公司,并且不作任何冠名。作为市民眼中的北京市地标性建筑,鸟巢的运营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主要是公益效益。这就对鸟巢提出了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由相关的调研可知:目前鸟巢场馆的运营团队有110人左右,一直致力于打造3个世界级:世界级品牌、世界级景观和世界级活动。已举办了诸如国际足球邀请赛、图兰朵大型文艺演出、鸟巢冰雪节以及鸟巢嘉年华等活动。同时,鸟巢还在以下4个方面积极策划相关产业的开发:1)鸟巢旅游,包括场馆旅游、奥运旅游和建筑旅游。主要目的是增加鸟巢的内涵和娱乐性。2)紧随其后的鸟巢旅游产业链的开发,其中包括酒店、餐饮、纪念品等项目。其目的是辅助鸟巢旅游业,以吸引游客。3)鸟巢文化表演,也就是之前谈到的大型文艺演出或者演会唱等。4)体育赛事,其中包括鸟巢策划的重大赛事,也包括租场活动。另外,鸟巢还进行无形资产的开发策划,包括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包厢开发和公益活动的举行等。

4.2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从鸟巢的运营现状来看,鸟巢场馆的运营已经初步具有了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雏形。然而,在构建由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体育场公司)、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这4类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协作的服务供应链动态运营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负责运营的国家体育场公司还没跳出传统的场馆运营模式,只是重点经营文化表演、体育赛事、会展、场馆租赁、传统旅游等传统的场馆业务,没有立足于体育场馆服务产业去经营更多的体育场馆相关的服务,以突出体育场馆服务产业的特色,形成鸟巢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体育场馆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致使鸟巢陷入到与表演业、会展业、传统旅游业、零售业等其他服务产业激烈竞争的红海之中;而且,在鸟巢服务运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有效、合理的服务运营战略和服务运营管理策略,也无法更好地整合和集成大量的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等企业到服务供应链上,以形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

4.3关于优化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

本文依据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对于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提出如下建议。

1)构建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以便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系统地整合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中的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

2)构建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的仿真平台。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鸟巢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系统中的服务运营战略、服务运行管理策略,以及服务供应链中各行为主体的非线性关系等进行仿真研究,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鸟巢在实施相关的服务运营战略和服务运行管理策略上的盲目性。

3)在对体育产业的服务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尽快找到体育场馆服务的蓝海。

4)逐步将鸟巢场馆服务采购的重点转移到体育产业相关的服务上来,比如:对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休闲、体育旅游、全民健身,体育俱乐部活动、体育培训、体育健身指导、各企事业单位的体育比赛服务、体育健身用品销售等服务的采购。

5)加强鸟巢服务供应链中的服务保障环节。吸引更多优质的进行鸟巢场馆服务保障的企业,加快形成鸟巢场馆服务的产业链效应。鸟巢场馆服务的保障主要包括洗浴服务、餐饮服务、日用品销售、停车服务、票务服务、信息网络服务、鸟巢场馆维修服务、体育场馆产业人才的租赁服务、体育场馆器材的租赁服务、鸟巢服务的预定等。

6)集中力量,研究并设计合理的服务供应链运行环境,大力吸引更多进行鸟巢服务销售的企业集聚到鸟巢的服务供应链上,依靠专业销售公司的力量,来推销鸟巢场馆的各项服务。鸟巢场馆服务的销售主要包括鸟巢无形资产的开发与销售、鸟巢服务的营销广告、鸟巢服务的营销划等。

7)鸟巢经营业务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对体育场馆服务产业的整合与集成上。要对逐渐聚集到鸟巢服务供应链上的各种体育场馆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整合和集成,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进一步,对各企业围绕鸟巢服务供应链形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支持。

8)鸟巢运营企业应该尽快设计合理的鸟巢服务盈利模式,以减轻高额运营维护费用的负担。

5结束语

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运用管理学理论、供应链理论、价值链理论、服务理论、蓝海战略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方法等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赛后运营管理模式,并构建了相应的基于服务供应链的鸟巢赛后运营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最后,通过对鸟巢基于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目前,鸟巢场馆的服务运营已经初步具有了服务供应链运营管理模式的雏形;然而,鸟巢运营企业在吸引文化表演、体育赛事、会展、场馆租赁、传统旅游等业务进行服务供应链构建及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立足于体育场馆服务产业去吸引更多体育场馆相关的服务,以突出体育场馆服务业务的特色,加快形成体育场馆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因此,鸟巢应该尽快从与表演业、会展业、传统旅游业、零售业等服务产业激烈竞争的红海中突围出来,找到体育场馆服务的蓝海。同时,还需建立完善、有效、合理的蓝海服务运营战略和服务运营管理策略,更好地整合和集成大量的鸟巢服务供应商、鸟巢服务销售商、鸟巢服务保障商等企业到服务供应链上,以形成鸟巢场馆服务产业的集群效应。

参考文献:

[1]王刚.关于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引入BOT投资方式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3):24-26.

[2]倪刚.BOT融资方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的实用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11-14.

[3]鲍明晓,林显鹏,刘欣葵,等.奥运举办城市体育场馆建设、运营与管理[J].体育科研,2006,27(5):1-10.

[4]李文生.对中外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2):27-28.

[5]曹可强.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4):22-25.

[6]朱永强,陈元欣.梳理与借鉴:优化我国体育场馆经营模式的构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4):75-76.

[7]韩开成,刘杰.论大型体育场馆的营销创新[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5(12):7-8.

[8]韩开成,顾长海,云欣.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4):32-34.

[9]张元文,叶玮玮.华东地区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研,2003(5):19-21.

[10]闵健,柳伯力,胡艳,等.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研究[J].体育科学,2006,(9):6-12.

[11]张大超,彭金洲,张瑞江.中外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4,(3):120-123.

[12]Richird C.运营管理[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7:5-6.

[13]陈禹.复杂性研究的新动向: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及其启迪[J].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1):43-50.

[14]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 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47-51.

[15]霍兰.涌现[M].陈禹,译.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52-54.

[16]Wikipedia.Agent Based Modeling[EB/OL].[2012-12-28].http:///wiki/Agent-based_model.

采购运营管理范文第4篇

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以及项目管理贯穿于企业内部各个部分,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增加本身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益,而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日后的发展中更好,才有可能达到运营管理的高水平。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运营管理以及项目管理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我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受阻,而关于我国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中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分别是:

1.人员对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依据目前来说,我国企业中人员对企业的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重视度不够,下面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我国企业内部人员原因。许多企业中超过半数的工作人员都认为,企业在进行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时,只不过是财务部分和项目部门的工作任务,跟企业中其余的部门无关,从而使企业在实施运营管理和管理时并不是多方合作,而是单单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和项目部门这两个部门的合作,而现存这种观念的企业人员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一个企业要想实施好的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不单单要依靠财务部门与项目部门之间的合作,还要其他部门的通力协作,这样才可以让企业上下一条心,完成企业的运营管理额项目管理。第二,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有进行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工作,但因为企业内部管理者不够重视其发挥的作用,从而使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

2.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控制力度不够

上文中提到了人员对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外,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中控制力度不够也是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我国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中控制力度不够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对材料的价格无法进行准确的估算,这也是企业运营管理与项目管理中,控制力度力度不够的重要表现。一般看来,企业中负责采购材料的主要部门是企业中的项目部。而因为企业在之前并没有对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确立完善的制度,进行有效的对策,而且企业中的项目部对材料中的市场价格无法准确估算和进行把握,致使企业发生购买原材料的价格偏高,从而增加了材料的成本预算,增加企业成本。第二,我国的许多企业即使有采取适当的成本价格购入材料,但因为材料进入仓库后,没有对进行完善的保存和合理的管理和保护,就可能会出现材料损坏,钢铁腐蚀等现象的发生,而往往这样很可能使材料的重复利用率降低。

3.我国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实用力度不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我国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也日发凸显,其中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实用力度不够这一问题成为了阻碍企业生产发展中重要的障碍点。根据我国大部分企业状况来说,在企业经营成本上,其管理制定体系不够完善,制定内容不够合理。而在一些企业也进行了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这两种管理,而且对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进行了制定,但因为加入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制定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属于技术类人员,所以对其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进行制定的大多数原因都是对企业切实可行进行分析,而对企业经营管理运营成本上,缺乏可控性,使其管理方法无法进行实施。

二、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相关对策

综上可得,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都面临着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问题,所以,下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了我国企业应当如何加强运营成本以及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进而增加企业的效益。

1.提高人员对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重视度

第一,应使企业中全部部门中的人员加强对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应把这两个方面的管理单单看成是财务部门和项目部门的工作,应把各个部门加在一起协调合作,从而进行有力的管理和合作。第二,应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根据在实践操作中的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现况,制定出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健全其机制,采用有用的管理举措,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水平。

2.加强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的控制

首先,作为企业的项目部门来说,应当在购买材料时,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争取能够使用最少的成本购买质量达标的材料,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项目的成本,减少资金的浪费。其次,企业内部的仓库管理部门应当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做到定期的盘点,尽可能的减少企业内部所耗用的材料不必要的浪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企业内部成本价格,促使企业内部整体的运营成本得到更好的提升,对自身的经营管理和运营成本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的预算偏高,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无法实现高水平提升的情况发生。

3.健全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体系

第一,要制定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计划。在制定企业的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计划中,计划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可行性的分析还要对运营成本进行控制,从而使企业经营管理成本项目能够实施。第二,企业在进行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制定的过程中,要对其实施计划的本身给予重视。在企业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上对合理的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计划进行实施,把在实际中使用的运营成本和计划中制定的运营成本实施一对一的对照,从而对所出现的运用成本管理中的问题解决,提高企业的生产。

三、结束语

采购运营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系统: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运营管理: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工程管理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施工生产和竣工交付和物业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施工、评估和改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产开发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近几年房地产调控的大环境下,各个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苦练内功,强抓管理,总结经验,学习先进,健全管理制度和完善作业流程,从管理规范化向精细化发展,探索下一步的高效运营管理。在地产开发项目运营管理体系中,工程的系统运营管理占据重要的位置,无论从开发周期,经济分析,投资决策均为核心基础。因此本人依据近几年的实际工作经历简单探讨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系统运营管理。

一、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管理系统运营核心业务流程

(图一)

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是建筑产品的实现阶段,是项目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房地产开发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施工企业常规理解中,工程管理仅限于合约签订、施工过程管理、竣工交付。但对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工程管理从产品研发阶段即参与其中,工程管理还涉及投资决策、规划设计、销售、物业服务、后评估等阶段。

工程建设项目的“三控、两管、一协调”管理内容中,其中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三项目标贯穿于整个运营管理流程当中,可以称之为全面的进度、质量、投资管理控制,因此称之为工程的系统运营管理。

二、运营管理流程与企业各职能部门主控关系

地产开发的工程管理涉及企业内部的设计研发部、营销策划部(销售配合)、成本合约部、招标采购部、项目拓展部(报批报建)、财务部等多个管理部门。

在整个运营业务流程(图一)中,每一阶段互相关联影响,且在地产开发管理体系组织架构中又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主控。具体流程中相关内容与各职能部门主控业务关系如下:

在流程体系中施工管理的重点是施工现场管理,与设计管理、成本管理和招投标管理有关密不可分的关系。

1、与设计管理关系:施工过程是对设计的完善过程。

设计交底 现场反馈 设计完善修改实施与跟踪

2、与成本合约管理关系

合约制定 施工过程跟踪 同步审核变更、签证 及时节点付款 竣工结算

另由于市场材料、人工价格的波动对施工成本造价的影响,及时反应与决策,调动合作施工企业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合约中制定合理的付款节点,减少工程量审核审批工作,提高了中间工程款审批效率,大力推动施工进度。

3、与招标采购管理的关系

采购

招标规划招投标 合约签订施工管理竣工

招标规划在项目准备阶段即进行规划,依据是产品定位及配置标准。其中招投标计划依据项目进度控制计划进行,考虑因素与周期有:考察、招投标、产品加工、现场施工安装。但是产品加工与现场施工安装周期、合作资源的优劣需现场实施与反馈,相辅相成,才能高效统一。因此为了整合优质的合作资源,地产企业在发展中都在建立的战略合作方数据库,旨在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4、细化管理中分权制约影响

⑴ 决策信息增加,沟通效率低下;

⑵ 内部分工细化,项目综合运营管理体系不健全。如现场小院围墙由于内外自然地面偏差大,围墙基础须做挡土墙处理,变更方案应由设计管理部门出具方有效,初始方案未与现场实际结合造成无法实施,又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出具可行的加固方案,但时间整整推迟了20天,对后边工序造成严重的工期影响。

⑶ 部门各负其责,时间延误,导致责任无法落实。如进户门安装三个月,由于其他原因工程未能竣工验收,按合同要求成本合约部不予审批其工程款,施工方就不交钥匙开门造成工程无法竣工验收。

⑷ 工程管理要求、配套产品特性与建筑匹配性在合约中未体现,造成合约执行困难。如外墙涂料属甲方指定分包项目,合约中对现场的施工配合条件约定不清,造成合约执行过程坎坷曲折。

总之,由于职责不清,或只对部门职能负责,未在流程允许的时段内完成工作,互相推诿扯皮。造成效率低下,工期延误,导致延期交房,增加成本。

三、运营管理流程与企业管理组织架构的关系

通常各职能部门在运营业务流程管理如出现不协调现象,需上层主管领导协调解决。而在通常的组织架构中常见如下管理组织结构:

如刚提到外墙涂料合约和围墙的加固问题则无法协调时,如上升至副总级则协调不了,直接增加了总经理的协调工作量。

如刚提到的防盗门付款出现时,矛盾上升至两位副总,如协调不了只有总经理协调。因此运营管理效率特别低下。

因此与工程运营管理流程相之匹配合理的地产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应是如下架构模式;

总工程师是地产开发项目质量第一责任人,质量的目标的实现,离不了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的制定,因此三项目标责任综合一体,责任明确,目标即明确。此项管理架构与工程运营管理流程和匹配基本适合。

四、完善健全高效的业务运营管理流程

项目运营管理依据项目整体业务运营流程,对项目进程全过程进行目标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等方面的管理。项目运营管理可以对项目运营进程的关键流程、关键节点等进行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项目正常运营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提前的预警和预控。避免了因为专业不平衡导致项目工程管理风险加大。

流程是实现产品的载体,产品是管理者按流程运行的结果。一个自强不息的企业在市场的规范下全面走向成熟,除拥有一流的专业管理团队外,还必须拥有卓越的业务流程管理与再造能力,卓越的业务流程管理随着市场的成熟与规范不断再造更新,以更适合市场的要求,便于全员参与,高效协调,最终使企业从不断的流程再造中强健了企业的快速反应力、资本运作力、市场整合力。

业务流程的优化原则:确保流程的有效性,追求流程的高效性,实现流程持续性。

业务流程的优化应考虑的因素有:

1) 识别影响流程有效性目标的关键要素,根据流程问题薄弱环节及影响要素分析确定流程的优化方向,对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管控,对流程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

2)充分识别内外部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可能的变化,分析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对影响能够快速反应的方法,流程设计既要考虑现状的实用性又具有适度的超前性。

3)对流程负责而不是部门职能负责,减少不增值的活动及内部的重复流转。充分有效的授权(如分层授权),提高决策速度,适当采用集中评审方式进行决策,减少过程环节。

4) 建立持续的流程改进体系,对流程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明确流程责任人及流程维护的责任人, 建立定期对流程执行状况进行评审的相关流程及机制。

五、明确责任,建立PMO项目管理组织

为便于高效运行地产开发业务流程,须有一个科学的管理组织架构与之相匹配(如架构三),就工程管理而言,从参与产品策划至物业服务及后评价阶段,通过全面系统的管理,实现进度、质量和投资目标控制。对于一个项目而言,可建立一个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或称之为PMO,机构组织的负责人即工程负责人,对公司总经理负责。但此岗位人才要求亦特别高,需专业能力、业务水平,协调能力与之相匹配,从而保证整个运营管理体系高效运转,实现各项控制目标。

PMO主要职能是通过识别和开发管理业务流程,监督对项目的管理标准程序,通过计划、实施、反馈、改进循环步骤高效运行流程支持工作。

六、结束语

对于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运营管理。不仅限于现场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体运营关键流程始终。每个企业具体管理结构不同,导致方式和运转不一样,但核心业务流程大致相同,且建立全员参与,高效运转的业务也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单纯依靠公司高层协调带来的工程管理效率低下,由工程推动转变为项目系统管理程序运营推动,只有这样,减少了大量的内部协调,提高运营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