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媒体运营的核心思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2012年的热门词汇,OTT(Over The Top of Internet)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研究机构IMS Research最近报告称,未来五年优质长内容将推动OTT收入,到2017年广告收入将增加到134亿美元。
在中国,OTT似乎已成为一个没法定义也不需要定义的名词。借用一个段子:OTT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概念混乱!
其实中国的OTT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表述——“一云多屏”,只是与国外的路径不一样,不能按照词面本身的意思“过顶传球”来理解。在国外,没有跨过运营商的都不叫OTT,但是,在国内目前的影视节目大众消费市场及互联网用户消费环境里,如果“过了运营商的顶”,这球多半有去无回。
OTT在中国的发展基础是日益丰富的视频播放消费电子产品与传统电视机之间的矛盾。随着互联网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随时随地的碎片化观影体验得到了极大满足,影视娱乐内容极大繁荣和丰富的同时,电视机的开机率却在直线下降。因此,如何满足观众的多屏需要成为背靠传统电视面向新媒体的从业者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答案其实很简单,技术解决方案就是“云”,而代价则是烧钱砸带宽。视频网站们已经给广电新媒体业界做了很好的技术实现范例,但是在盈利方面他们却不是好榜样。
中国OTT的典型模式
目前,互联网视频服务商的盈利模式是后向收费的精准广告,通过对播放节目的类型和收集的用户信息及行为的分析,将广告运营做得更加精细化,目标就是抢夺传统电视广告的市场份额。而背靠传统电视面向新媒体的台属机构/公司如此革自己的命貌似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可能还得坚持前向收费之路才能与传统业务形成相对差异化经营。
开放环境是没法形成正向收入的,中国式的OTT应当是技术创新模式下面向专网的云服务,并且发展路径首先需要捆绑运营商而不是跨过运营商。
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直播不挣钱,但必须要做。因为没有直播的点播如无根之草,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收入。而纯靠互联网来做直播,现有的网络条件下收视质量又不可保证。因此,IPTV+OTT 或者 DVB+OTT 就成了中国式OTT初期的典型模式。
传言里都在说运营商要被管道化,实际是运营商已经平台化。从单一自主经营话音通讯业务,到多元联合经营各种信息业务,与其说是运营商为信息娱乐服务商提供了良好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通道,还不如说是运营商为信息娱乐服务商们提供了一个完善的交易平台。
同时,OTT服务商需要通过互联网作为信息服务渠道,把手机作为节目导视的入口,而节目的播放则跨移动和固网两个网络进行适配,小屏小码流,大屏高码流。多屏多网联动,突破网络运营商的服务限制,塑造自己的服务品牌。就像开在XX商场里的YY专柜一样,商场是平台,YY是自己的品牌,OTT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内容跨屏服务模式。
手机和电视分别安装OTT 的服务APK,各自也都可以独立访问视频服务,通过账号进行身份识别,可以实现跨屏的续播。
手机与电视直接通过本地WiFi相连使用DLNA控制,在手机/Pad上查阅导视、订购节目,遥控在电视上播放。
手机与电视配对的过程作为个人识别的方式,从而实现MyTV 的个性化设置。
当OTT与直播电视结合之后(含IPTV和DVB),将直播电视的信息与推荐业务关联,电视与手机/Pad实现跨屏联动,可开展第二屏扩展服务甚至O2O电子商务。
路径与核心竞争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OTT的发展也需要分多个步骤。
首先是网络环境。捆绑运营商的OTT不同于互联网的OTT,后者可以不分区域,而前者需要逐地开展。其实在中国目前的网络环境下,OTT只有配合着网络运营商的宽带部署节奏逐步向前推进才可能做起来,没有网络(包含内容商的CDN)的支持,消费者就是买回去也没法真正用起来。
其次是用户定位。简单的可以把视频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深网络用户,另一类则是非资深网络用户。对于资深网络用户来说,互联网等于免费大本营,BT到电脑里自个儿接根线在电视上播就行,所以他们基本不是OTT服务商服务的用户对象。而另一类非资深的又搞不懂设备怎么接、网络怎么配,卖给他一个盒子还需要有足够细致的上门安装及培训服务才能使用,他们之中那部分愿意为服务付钱的人就是OTT服务的潜在客户群。由此可见,那些所谓OTT了运营商的山寨盒子的用户也很难收到更多服务费,也不是中国OTT服务商们的目标用户。
接下来是产品体验。在如今电脑化趋势严重的消费电子领域,如何简化操作提高体验是通过集采很难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跨屏整合的业务,面对很多不确定要素的组合,如何才能保证舒适的用户体验?这需要专业的视频服务提供商很长时间的服务经验积累与改进,是界面、后台和内容三者完美配合构建的结果。尤其是作为一个为大众提供视频业务的服务商,仅仅做好网络通道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营销应该放在节目内容本身。
后面还可以有跨界营销。从近期某上市公司“颠覆日”的秀来看,除了炒作概念的成分之外,事实上也是针对其盒子不好卖的一个解决方案。从体验来看,该公司的内容和CDN做得都不错,但是走纯互联网视频的模式很难盈利,而在一个400块钱的盒子上加1500元的内容费又显得价格太高,老百姓很难接受。所以,该公司所谓的“颠覆”计划就是趁着明年液晶面板10代线规模投产的东风,对60吋以上的大屏OLED彩电进行增值销售,把1500元的内容费加在价值1万块钱以上的电视机上,为有钱购买大屏电视的高端用户提供超高清的增值内容服务。
在这个消费电子的年代,通过消费电子产品进行嫁接也是不错的想法。苹果的iPhone正是这个模式的代表之作,通过硬件产品来实现其软件和服务的价值,卖掉硬件就实现了盈利,而其硬件产品的使用又促进了用户对网络运营商服务的消费及ARPU贡献,于是就构成了捆绑网络运营商再面向用户的“B2B2C”完美搭配。后续内容和应用还可以持续挣增值的钱,而定期的产品硬件更新消费则将这种通过消费电子产品的嫁接模式构成了一个循环运转的消费闭环。
“优质的电视节目+跨网的传输渠道+灵活的运营策略”将构成OTT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OTT的目标
“摸着石头过河”,摸是手段、石头是路径,过河才是目标。
去年岁末,@西门子曾借“末日传说”的热点话题在同行间发动了一曲“大合唱”。它对@ABB中国高歌“你是电,你是光”,又对@GE中国大喊“其实我真的快乐,有你一直守候”,还有飞利浦、施耐德电气……来而不往非礼也,收到“赠曲”的官微们亦才思敏捷,迅速奉上回馈。自称“阿伯伯”的@ABB中国难忘老朋友的情谊,和道“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GE中国也深情咏唱“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心里记着我,让你欢喜也让你忧这么一个我”……
这场Gasps Club (GE, ABB, Schneider, Philips, Siemens) 合伙举办的KTV获得了近4000的微博转发量,评论也超过500,虽有“节操碎了一地”之嫌,但机电巨头们的社交积极性从中可窥一斑。文章以本次“大联欢”的“实力唱将”之一――ABB中国为例,以期探寻B2B企业的社会化营销之道。
运营,倾向自己操盘
这家位居全球500强之列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企业2011年进驻新浪微博,集团总账号“ABB中国”率领不同业务领域组建起了“ABB大家庭”。“社交媒体是未来传播的一大趋势,我们愿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顺应潮流。”ABB企业传播部高级经理毛旭之说。
上海幼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褚宁认为,运营一个B2B官微需要注意三“度”――“专业度”、“温度”和“热度”。幼狮传播是一家数字公关顾问公司,以社会化营销、ePR等见长。
褚宁强调,“专业度”是最基本条件,即需要运营者对品牌的价值观、历史、行业、产品、竞品等有相对深入的研究,掌握企业内部市场、公关、销售、客服甚至招聘等的流程、注意事项和最新信息。
而B2B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十分“深奥”。以ABB中国为例,旗下拥有电力产品及电力系统、离散自动化与运动控制、过程自动化、低压产品等几大业务领域,官网上频频出现变电站、发电机、机器人、交流或直流的输电系统等复杂而高科技的词汇和大串的专有名词英文缩写,令广大的普通受众头痛。
为确保操盘者的“专业”水准,B2B品牌倾向于选择微博自运营,ABB中国也是。矩阵中现有的5个官方账号均由企业内部员工负责,各微博管理员又组成“ABB社交媒体委员会”的内部机构,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分享经验并邀请外部专业人士来公司讲座或培训。
“ABB社交媒体委员会成员深刻了解公司的业务及战略,各博主能够很方便地进行企业内部沟通,而这些都是外包公司很难做到的。”毛旭之介绍说,为及时了解社交媒体前沿动态,他们在微博的战略规划和活动策划上会适当参考外部经验或适合ABB的最佳案例,引入外部新鲜思维。
专注中文社会化媒体营销7年的@帖易Teein(上海帖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严颢鸣也认为B2B品牌微博运营的常规部分自行掌握更佳。“但是活动策划或者我们称之为campaign的部分,对创意、资源等都有十分苛刻的要求,这部分工作交给公司更靠谱。”他解释说,“Agency更了解网络等各种媒体,创意思路的专业度也高,比客户执行起来更有想象力。”
褚宁则觉得如果公司肯经历较长的学习曲线,对B2B公司本身业务和专业度的把控不一定就比B2B内部的公关、市场部门弱,“当然,品牌与最终是否能达成合作还要看二者的缘分和信任。”
内容,是个严峻考验
而不论是自己运营还是运营,B2B企业微博在内容生产上都面临严峻考验。如何让这些“高深”的专业素材为粉丝“喜闻乐见”呢?@ABB中国颇费心思,在保障“专业度”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温度”和“热度”。
褚宁谈到的“温度”即让受众感知品牌的“人味儿”,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公司LOGO。
“@ABB中国的昵称‘阿伯伯’给人感觉经验丰富、成熟稳重又和蔼可亲,”毛旭之解释说,“这样的性格刻画符合ABB‘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战略,既体现出一家工程公司该有的严谨作风,又能以亲和的面貌与粉丝互动。”
比如春节过后连上七天,“阿伯伯”听说人在工作日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心绪最需要调整,于是在七天长班的中间时段了一张“蛋糕”号召大家休息一下。图片细看之下竟是低压断路器拼成的“带电切糕”,粉丝们甚至纷纷猜测该断路器的具体型号。这则博文展示了“阿伯伯”的爱好和专业,在积极响应网友的反馈中流露品牌的热情和善意,同时参与了“2013年节假日,休不起”的热门话题,使得互动质量提高。
当然,从总体来看B2B品牌在“热度”方面的营销风格相对都较为稳健。“哪些话题可以参与?怎么参与?这些都考验着企业高层投身社会化营销的决心和微博操盘者的经验和智慧。如果是公司运营微博,那么更多的是考验品牌和公司之间的信任。”褚宁评价道。
粉丝,员工是重头戏
社会化营销这个活儿,一个人的“独角戏”断不会引来喝彩,还要依靠和粉丝的互动才热闹。
与B2C品牌以目标消费者为主动辄数百上千万的粉丝量相比,B2B企业微博的追随者显得不那么壮观――几万、十几万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而严颢鸣认为B2B品牌完全不需要在粉丝数量上“眼红”别人,“质量”更为关键:“因为微博是一种精准媒体。B2B的企业特性决定了品牌并不需要建立广泛意义上的沟通,能把讯息传递给内部员工、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即可。”
@ABB中国提供的粉丝成分包括客户和潜在客户、媒体、员工及潜在员工、学生、合作伙伴、政府、行业协会和专家、NGO等各界关心ABB的人士。
褚宁将这些粉丝分为三层。居于核心位置的是内部员工,他们所占比重最大(ABB在中国拥有近两万名员工),表现也最活跃;进而扩展到和品牌生意相关的供应商、经销商、专业媒体、潜在雇员(大学生、实习生等);以及行业人士等等。
“阿伯伯”几乎每天都上传“自拍照”:如北京办公室多出了动动更健康的运动小贴士、恭贺上海分公司乔迁之喜、员工载歌载舞为2013新春年会加紧排练……简单观察一下留言内容就会发现,员工是最大的互动来源。“这些微博能让自家的员工了解整个公司的大环境,促进内部沟通,同时也多维度宣传了公司品牌、文化、产品和管理经验。”毛旭之评价说。
功能,不仅仅是宣传
宣传品牌和企业文化是@ABB中国的明确定位,这也是B2B品牌投身社会化营销最普遍的目标设定。但是除了充当品牌的传播窗口,微博还有更多的“玩法”。
毛旭之谈到@ABB中国利用微博双向交流的特性发起的一次集思广益:“我们一直想找机会倾听网友对公司微博的意见和建议,于是就在官博开通一周年之际借机组织了一个‘今年庆生我送礼,好礼专送“语白金”的有奖建议征集活动。”事实证明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有价值建议数十条,其中不少后来被采纳。
随着“小米”蹿红以及小米以社区粉丝为基础的营销模式被广为传播,“在线社区”营销又重新活跃起来。当然,它不再仅仅是若干年前在社区论坛里发活动预告贴、植入广告,而是更多的希望与用户与粉丝进行互动,进行有效的营销信息传达,甚至实现销售的转化。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在线社区或者其他形式的论坛,吸引自身的目标用户在社区上活跃。
诚然,“逻辑思维”等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在任何一个网络平台上,有“人”就有一切,就可以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商业机会,以至于有的企业急不可耐:我们想让用户试用我们的产品,想让用户给我们提服务的意见,想知道用户平时都是怎样进行购买决策,想刺激用户帮助我们做口碑的传播……企业希望从用户那里获取的太多,以至于不曾去考虑,社区平台上的每个真实存在的“人”,为什么需要帮助与他/她生活相关甚微的你我。每一个社区上的人,并不是为帮助我们而存在,而是这个社区真正能够带给他/她以利益、价值,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无论解决实际问题还是在线网络交友――他/她们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满足了他/她们的需求,无论是自我表达、归属感、荣誉感等心理层面的诉求,也包括获得帮助、物质回报、信息获取等实质方面的利益。一句话,以人为本,才是社区营销模式最根本的出发点。
因此,建设一个目标用户群的在线社区,首先从观念上就需要“去我”――不要考虑我们需要用户提供什么,而是考虑我们为用户带来了哪些。如果是自身企业品牌的实际用户社区(或者称之为客户关系管理社区),那么就需要为用户提供新品信息、促销优惠、在线购买、售后服务、投诉反馈、产品升级等产品全流程的服务,要将所有用户与企业的触点都尽可能借助平台来体现以发挥平台链接用户与企业的最大价值,同时平台也需要能够对用户的反馈给予最迅速的回应。传统的企业往往对这样的用户沟通模式显得非常不适应,因为这就需要企业内部打破原有的部门界限,不再区分品牌部、市场部、客服部、企划部,而是统一面对用户的“企业人“;面对用户的需求,不同部门需要及时的沟通、密切的协作,给予最快的回应。
同时,有些企业的“心”更大些”――将社区所聚拢的用户资源开放给更多的企业。当然,企业的目的在于基于用户的需求、围绕着自身所在的产业链,吸纳更多的企业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但在客观上,企业的这种客户资源的共享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客户资源和市场机会,而社区的“特定品牌”标签也因此会弱化,更容易增加对潜在客户群的吸引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无私奉献”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因更多的产品与服务而形成的用户粘性、社区吸引力的增强,甚至带来自身盈利模式的颠覆。企业不仅仅再依靠针对用户的产品销售与服务获得收入,而是可以收取其他入驻平台企业的广告费、入驻租金,更进一步,企业可以利用社区中沉淀的用户数据,为其他企业提供更为深度的数据服务。
“微”运营,精细化是关键
近两年的营销界,微博、微信是企业都希望占领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几乎每家企业无论大小,都希望借助这样相对低成本的工具,与消费者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将一些营销信息精准传递给消费者,或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也正因为此,不少企业都希望能够最大化微博或微信的价值;而习惯了传统营销推广的他们往往最关注的是粉丝数量。毕竟这是在现有标准平台界面上,最直观、也是最能与传统营销推广形式对接的指标,于是在前两年“追求微博有多少粉丝”的浮躁,一部分也平移到了微信公共账号的运营来--追求粉丝量的增长成为几乎唯一的目标。
微博也好,微信也罢,之所以成为企业品牌宣传与营销的重要战场,更多的是它们的存在拉近了粉丝与企业的距离,因此即便微信频频对营销界摇头,哪怕企业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粉丝提供完善的服务,至少能在粉丝中“混个脸熟”也是好的。在企业“精细化管理”大行其道的目前,在社会化媒体的粉丝管理上,也需要注入“精细化”管理的思维。
精细化管理,首先强调的是运营过程管理,在过程中通过积累各类数据,指导微博与微信的运营。最重要的莫过于粉丝的管理。无论表扬也好,批评也罢,粉丝通过微博或微信与企业发生互动,本身代表了对企业品牌的粘性,都是值得关注的。通过运营一段时间积累,至少企业可以获得愿意与企业互动的粉丝,这些是未来品牌传播、O2O活动组织当中可以充分利用的用户力量。
但粉丝的兴奋点彼此之间都是有差异的,有的可能单纯对各类优惠活动有兴趣,有的则可能关注产品或者行业的信息,只有在运用中不断记录每个互动粉丝的偏好(也就是对每个互动粉丝进行标签标记),才能“投其所好”,通过粉丝的传播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
精细化管理,同时还需要注重运营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在微博与微信的运用中,不仅需要对粉丝进行标签化,同时也需要记录下粉丝与官微(微博或微信)所有互动的行为,不仅需要知道是谁与我们互动,还需要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与我们互动、互动了哪些内容。例如微博,如果对企业的每条微博进行多维度标签定义(比如活动类、新闻类、行业信息类、科技动态类等),又能沉淀下每条微博的互动粉丝id,那么就可以初步分析不同背景的粉丝的互动偏好。也许会发现,某一地域的用户对活动类信息尤为敏感,或者高知女性粉丝对艺术图片的互动兴趣更高,那么这些发现对指导未来的运营都是有价值的,并且随着数据不断积累,类似的发现也会越来越精准。
因而,精细化管理就是不断迭代的过程。为了得到更精准的结论,阶段性运营数据获取的新发现,在后续的运营中需要不断测试。比如在后续一个监测阶段的微博运营中,如果仍会发现有高知女性粉丝对艺术图片的互动兴趣更高的特点,那么这样的结论可能更接近于事实,未来的一段时间就可以尝试主动@一些高知女性,以扩大单条微博的影响。
“得用户者得天下”在商界是一条真理,这也是CRM(客户关系管理)能够为越来越多企业所接受的缘由。同样,在社会化媒体的运营管理中,也需要贯彻CRM的精细化管理思维,不仅获得粉丝关注量的突破,而且能够深度地把握他们,才能真正拉近企业与粉丝之间的距离。
大数据背景下,
基于网络社区的CRM管理
提起CRM管理,企业往往会联想到收集用户的各类信息、根据客户的各类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类,并基于这些分类信息为客户提供更为精细的产品与服务,以及通过各类营销活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这没有错,而且在传统行业中得以不断应用也日臻成熟。但这些数据是静态的,而且是“被动的”。一旦企业与用户之间不再有销售与服务触点(比如用户不再持续购买、或购买后没有要求进一步的售后服务),数据库中的用户就变成一个个沉静的id,数据也因缺乏时效性而迅速贬值。
当然,有些企业想到CRM社区。的确,二十一世纪初网络2.0时代的到来,一些行业企业开始通过社区论坛来维系客户,最为典型的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小区的业主论坛、品牌车友俱乐部,无论是企业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这些论坛成为企业的又一客户关系维护的重地。退十年来看,这些论坛依然走在CRM管理与品牌营销的前沿,但在大数据背景下,这些CRM社区目前的运转模式,就够了吗?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之所以能够发挥价值,其关键在于片段数据的打通。不同数据源之间根据唯一的编码能够关联成数据组从而进行更多的数据挖掘分析。而对于CRM社区来说,最重要的是拥有了真实的、最具有时效性的用户数据,是否可以借此做的更多呢?毕竟大数据时代下,谁掌握数据的制高点,谁将握有致胜的优先权。即便在企业内部,谁掌握CRM社区的数据,谁就具有优先的内部数据整合权。
数据如果不能加以应用,就没有任何的价值。但当一个CRM社区的平台同时具备多源数据打通的能力与数据更新、数据补足的能力,那剩下的工作交给数据分析与挖掘团队就够了。比如,通过客户数据管理给不同家庭结构的用户贴上标签,就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精准营销;通过了解业主的居住抱怨可以改善物业服务降低投诉率;通过业主的消费行为习惯跟踪,可以对社区内商业与社区周边商业综合体进行规划……可以看到,基于CRM社区,我们不仅仅是完成了客户关系的维护,同时也基于客户产生的数据,支持了各个业务单元的实际的工作。同时,之前的客户关系部是一个十足的“花钱”的成本中心,现在居然占据了数据制高点,可以为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带来持续的利润。
新时代的CRM管理,首先打破了固有的维护客户关系或基于被动数据进行客户管理的模式,而是以数据整合的视角,通过不断互动产生的用户信息丰富自身的数据资源,进而整合其他信息源的数据形成强大的数据库以支持各个业务部门的发展。那么,掌握足够客户资源的该社区,可以进一步开拓其他品牌的营销资源,联手开展更多的营销活动以黏住社区客户,从而具有强烈的跨边效应(参与营销的品牌越多,社区用户越容易增长;社区用户越增长,社区的营销价值越大,有意愿参与营销的品牌也就越多)的新型CRM管理与品牌营销的平台。
主动强关系的构建与管理――
服装企业CRM的新模式
2014年,越来越多的中档服装品牌开始关注CRM(客户关系管理),这一方面来自于服装业整体不够景气,也来自于网络3.0时代所带来的各种技术便利。在这种“想送些产品给忠诚的老顾客也不知道该送谁”的尴尬境地下,服装品牌商希望能够打破传统的“生产-代销”所造成的“远离消费者”的弊病,更好的维护老客户,以度过难关。
传统的CRM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目前的服装行业,原因有二:一是传统服装行业的销售模式多为委托模式一一每年的订货会商大批量订货,服装品牌商根据订货情况安排生产;之后商再将服装产品进一步分销到次级商或是各个销售终端。这种模式下,服装品牌商与销售终端接触少,而且对小而多的销售终端缺乏足够的管控能力,即便终端有自己的客户信息,但店面分散、管理方式不一、数字化程度差异大,也给服装品牌商的客户信息整合与统计带来困难。另一方面,服装行业竞争激烈,给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选择空间,产品无限丰富、网购便利、促销多样,消费者的决策行为越来越复杂、决策链条越来越短,让本身消费忠诚度不高的服装行业越来越难以琢磨透消费者的心思,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CRM最为核心的功能之一“预测消费者消费行为”往往缺乏足够效力,企业花大力气构建的CRM系统难以真正带动消费者持续消费。
这或许对刚刚观念转变的品牌商大为沮丧,那么是不是服装品牌商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就无从发力?近期有文章晒了欧莱雅的一份成绩单:“欧莱雅美丽殿堂”微信服务号用了2周时间,会员数量从几百个会员种子增长到31万,实现2200万元的销售业绩,这是传统CRM效益的数十倍。或许,这启示企业应该换个思路看待客户关系管理。在社会化媒体称为时代宠儿的今天,服装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需要考虑在理念层面有两大方面转变。
一、从“销售关系”到“全面的强关系”。以往的CRM核心数据在于各种销售行为数据,并基于销售行为指导自动营销系统;在数字化时代下,这种维系客户的方式显得过于单薄,顾客被动接收的各种推送信息往往会被忽略,手机来电显示也会让顾客自动挂断呼叫中心的来电;而新媒体方式显然是当今最具时代性的客户沟通的渠道,“粉丝关系”本身就代表了对企业品牌的关注,企业通过新媒体的各类广宣信息显然更具有精准性。在这种强关系维护模式下,新媒体渠道并不单单是传统CRM中的一种信息推送渠道,而是与传统CRM并重的关系构建渠道,这意味着要通过完整的内容规划、活动策划、线上线下渠道整合,强化构建与粉丝的强关系。在这样的理念下,是否购买过企业的产品并不是决定我是否愿意、是否能够进行维护的标准,大量对品牌感兴趣的潜在消费者也纳入到了关系构建体系中,无形中提升了“潜在消费者“到”消费者“转化效率。当然,因渠道管理难度所带来的”终端客户数据不完整“,也不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二、从被动的数据到主动的数据。传统CRM的客户关系维护基于的数据核心是消费行为和对企业各类推送信息的反馈,而在“全面关系”下,数据不仅仅再仅仅是消费记录和点击“反馈”,还包括了粉丝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与品牌的互动、在品牌提供的平台上的各种讨论,这些碎片化言语透露出粉丝的款式喜好、对色彩的评价,甚至他们各种和生活消费相关的理念、习惯,这些粉丝“主动发声”的信息可以帮助品牌商更好地理解每一名实际和潜在的消费者,甚至通过活动策划可以知道每个粉丝的身材数据,可以指导品牌商对粉丝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产品推荐。当然,服装品牌商需要做的基础工作是将传统CRM的数据与新媒体关系构建的数据打通――企业首先需要知道CRM系统里的某个id是微信上的谁。
在这种新型主动强关系构建的体系下,服装品牌商不必太过担心终端客户信息不完整所带来的数据不足的客户管理的缺陷――新媒体渠道可以产生更为大量的粉丝主动及被动的数据,更重要的是,启动顾客的再次消费不再是CRM的核心目标,在新的模式下,粉丝关系才是更强的资源与资本――从品牌口碑的传播到新顾客的转化,以及顾客重复购买的刺激,粉丝强关系显然会给品牌商带来更新的价值。
如何通过强关系的构建,更好地提升产品销售?
由上述可知,服装企业(可以推及到所有企业)的CRM需要突破“基于销售关系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思想,而更加关注社会化媒体所带来的“强关系”的构建。将社会化媒体与传统的CRM体系打通,无疑为企业销售带来更多的兴奋点。
诚然,企业可以通过社会化媒体的运营,在塑造品牌的同时借助粉丝传播获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力,这于企业而言,是一个更为近距离与受众接触的品牌公关渠道;当然企业也可以借助这个渠道新产品,甚至推送优惠促销信息,更好地发挥社会化媒体信息媒介的作用。但在CRM体系中,这些是不够的,那么如何在新的CRM体系中让社会化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众所周知,CRM的核心价值就是基于用户的各类消费数据,以预测用户的下次消费,并通过对用户的反馈数据分析,找到恰当刺激用户消费的营销方式。而在“大数据”概念热到几乎爆表的背景下,社会化媒体最大的价值就是丰富的、用户自产生的数据。显然,这些数据对CRM体系是更有价值的补充。
但“大数据”热而很多企业“无从下嘴”,如何在粉丝纷杂的社会化媒体数据中找到“金矿”?核心在于CRM的数据库结构架构,需要围绕影响产品购买要素(或者营销方式偏好)构建整个数据库信息,形成完整的用户标签体系。
一、何谓“互联网+”思维
所谓互联网思维,指的是将互联网、互动、用户等元素加入到市场产品的基础构建中,经过互相的磨合和吸收,相依相偎,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一个针对用户需求的、围绕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性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维在于“以人为本”,用户的需要即为“互联网+”思维的思考方向,综合了用户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认为,互联网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更是这个社会得以进步的平台。对这种思维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可以逐渐改变现有的经济形式,增强经济产品的人文关怀特点,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促进作用。“互联网+”思维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基础,指的是要围绕用户这个核心进行工作,并将这个理念贯穿于整体的运营过程,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其次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指的是善于对互联网技术加以运用,并将其融入到传统行业之中,用新的信息技术改变并促进传统行业的发展,同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思维不断完善和创新。最后是互动思维。所谓互动思维,指的是在互联网构建的平台中,运营方通过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完善运营过程,增强产品竞争力。
二、“互联网+”对期刊编辑的影响
(一)凭借数字网络,增加期刊表现价值
作为新兴媒介存在的互联网,其平台的构建需要填充大量内容,而这些内容源自于何处?归根究底还是出自传统媒介中所展示的内容,只不过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呈现在网络上,经过出版单位的授权,传统媒介中的期刊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在大众眼前。正是这种新兴的呈现方式,使“互联网+”思维下的期刊表现价值得以提升。
互联网的存在使大众的话语权得以扩大,每个用户都有翻阅和发言的权利,这就使创作主体由原来的出版社转变为出版社和大众。网络中大量的文字信息、视频信息,使用户能够更快、更便捷、更直接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同传统的期刊编辑相比,更受大众青睐。“互联网+”下的媒体编辑影响力不容小视,这对传统期刊编辑提出了很大挑战,如何应对这些调整是期刊编辑今后工作的重点。
(三)期刊产品形成数据库
由于互联网的存在,期刊的存在形式已不仅仅局限于纸质期刊,电子期刊越来越多,这些电子期刊共同形成了网络上期刊产品的大数据库。无论是网络书店、阅读软件,还是任何形式的第三方市场,都是构成数据库的重要部分。而引导读者进入大数据库的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狗等)都是“互联网+”思维下的产物。期刊编辑在进行期刊的选题、审稿、策划等工作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库获得更多灵感,获得更直接、更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一些第三方平台对期刊的排版可以让各大杂志社更精准地确认用户的喜好,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及不足,对期刊未来的出版方向重新定位。
三、“互联网+”时代期刊编辑的应对策略
(一)坚持“互联网+”思维的指导地位
期刊编辑出版要想在“互联网+”的时代占领市场,适应用户需求,就需要用新的思想来引导期刊编辑工作,而互联网时代最需要的就是“互联网+”思维。市场经济下,消费者是产品的使用者,期刊的价值是由消费者决定的,因此期刊编辑应该从用户着手进行选题和策划,完成“受众”到“用户”思维的转变。用户思维中用户占据了主导权,作为一个活跃的、互动的个体,用户更注重个人的使用体验。互联网思维需要期刊出版编辑认识到网络的重要作用和互联网使用的必然趋势。消费者群体在网络上的活动使其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的分析能够了解用户对期刊类型的喜好、对内容的偏爱、了解用户的需求,这对期刊编辑的出版方向是一种指引,如此期刊编辑便能创作出更受读者青睐的作品,自然就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期刊编辑的出版工作,必须始终围绕“互联网+”思维开展,只有明确了指导思想,才能不使后续的创作偏离轨道。
(二)提高学习能力,加强专业技能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的研发,各大媒体出版社的编辑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学习网络上新兴的编辑形式、编辑软件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期刊编辑形式。从目前来看,期刊编辑中美术编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个视觉先导的社会,用户都是凭借视觉进行初步判断。美术编辑要想适应大众的审美变化,必须借助互联网掌握大众审美倾向,根据大众审美倾向不断创新期刊的美术编辑主题,同时不断学习新软件,在技术层面提高美术编辑的作品水平。如今很多软件都能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期刊编辑掌握新软件的使用,利用更高端的技术,更快捷地进行美术编辑,既提高了美术编辑的质量,又能够带给用户审美愉悦。互联网对期刊编辑的影响不是一日形成的,是逐渐渗透其中,期刊编辑工作者必须适应这种渗透,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使期刊编辑能与互联网更好地融合。只有在技术层面首先提升,才能够在别的方面进一步加强,进而增强媒体竞争力。同时,期刊编辑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让“互联网+”思维根深蒂固,在熟练应用平台的基础之上,游刃有余地进行期刊编辑工作。
(三)强化精品意识
互联网时代让多的期刊作品在网络平台上呈现给读者,这就使读者的选择性更多,并在众多的作品中选择自己认为最优秀的作品来阅读。期刊编辑工作者若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强化期刊精品化的意识,将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大众。只有精品意识深深植入编辑的脑海中,才能够让期刊作品的设计趋向精品,向读者传播更多的正能量。为了期刊作品的精品化,编辑工作者需要借助网络平台研究更多的精品期刊,向其学习,不断升华。在“互联网+”时代,学习并不是难题,难的是如何将学习到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加以创新,使其有自己的特色。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大银行业务与其有了深度融合,传统经营理念和盈利模式也逐渐转变,电子渠道逐渐增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新兴移动渠道用户大幅增加。传统银行为迎合这个发展趋势,也在加大力度开发电子银行产品种类及功能。各大银行陆续推出的企业网银,个人网银,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终端,微信银行等等品牌产品服务。但是,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发展战略不明晰,品牌建设力度不够。目前国内传统银行的电子银行大都作为传统物理渠道的补充,发展战略不明晰。e在品牌建设上,没有系统精准的广告策略,客户的品牌认知度有待提高。其次,产品创新力不够,同质化严重。银行具有互联网属性的金融产品只是简单地从线下搬到线上而已,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产品的进化路径。以电商平台为例,2012年已经上线的善融商务“购物可贷款”与工商银行的“融e购”的具体运营方案类似。此类购物与消费信贷相结合的同质化操作规程在其他金融机构同样存在。同时,电子银行营销机制不健全,电子银行发展在开通后,缺少维护,与用户互动不够,反馈信息少,营销手段单一,过于依赖网点的传统营销方式。
二、电子银行发展移动金融的建议
目前,银行业已经迈入网络时代。电子银行业务以物理网点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各家银行为抢占市场,制定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变传统经营理念,转型发展“互联网+”电子银行
在今年两会上,“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不断融合,加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目前的金融生态。电子银行逐渐成为银行服务的主要渠道,而传统银行的架构体系只是将电子银行作为柜面服务的延伸,忽视了其所具备的营销能力以及整合业务的创新空间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传统银行必须转变观念,转型发展电子银行,根据庞大的电子渠道用户群体,抓取用户操作信息数据进行有价值的挖掘,定制个性化产品,提升电子渠道的个性化营销能力。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基于用户体验需求及自身转型需要,银行应考虑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从而打造一流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二)发展移动优先策略,加入互联网金融大流
移动平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最近据EMAKER研究报告显示,移动平台将超越互联网平台成为2014年受众花费时间最多的媒体平台。众多媒体纷纷摈弃数字优先战略,转而高调宣布各自的移动优先战略。(MobilityFirst)移动优先项目启动于2010年9月,旨在直接应对大规模无线接入和移动设备使用的挑战,同时为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新的组播、选播、多路径方案,以及新型的情境感知服务。MobilityFirst项目成立的前提是,移动平台及应用程序逐渐取代固定主机和服务器。数据显示,移动优先已经不再是口号和发展方向,而是实实在在正在做的事情。2014年,许多互联网公司纷纷迈入移动优先,这如今成为全球互联网公司坚持的战略。而银行作为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后起之秀,也不例外的将其作为发展目标,打响了移动金融的战役。2014年以来,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等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加快向移动端渗透和扩张;新型移动金融服务如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层出不穷,并加速向O2O、社交网络等领域拓展。移动金融正在重构电子银行的发展格局。手机银行在具备网上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同时,更具有移动性与便捷性优势。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成为移动优先战略的重要环节。所以,银行在发展移动优先战略之时,这两个环节是不可忽视的。当然,移动优先并非移动唯一。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或金融机构都适于移动优先战略,要做好精准的市场调查与发展定位。
(三)重视用户体验,提升用户参与度
在这个移动金融的时代,不仅仅要了解银行客户,还要看银行能否通过已有的用户资料信息挖掘到银行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与关联。2014年我国的网络购物市场,主要呈现出普及化、全球化、移动化的发展趋势。如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已经从注重产品功能过渡到注重参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是强调用户体验,银行也要迎合而上,尝试引导用户参与和互动,分享体验感受。还能够为产品提供更好的建议,以助于其产品优化。
(四)防控新型金融风险,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如今,移动金融成为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在移动互联时代竞相逐利的关键节点。移动金融带来便捷与多元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其引入的新型金融风险形态。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无论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的技术防范措施都尚未完善目前中国用户对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移动支付尚存疑虑,由于智能手机系统的一些先天性不足,移动支付安全一直受到手机安全漏洞和木马的威胁,用户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解决安全隐患成为电子银行发展移动优先战略的当务之急。
(五)积极探索“大数据”战略与电子银行转型升级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