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企业建设制度

健康企业建设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企业建设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企业建设制度

健康企业建设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 体系 问题 策略

对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来说,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在短期或者是长期内设定的项目而言,包括对目标成本费用进行核算。通过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更利于企业的维稳和长治久安,还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和流失。因此可以说,会计控制主要是控制主体的意志,而企业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其实就是对企业资金流动、会计信息等进行控制和管理,而企业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评估,也属于内部会计控制的一部分。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在保障企业资产的完整性、效益性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确保企业顺利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和体系,实现现代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与手段,已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有关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制定,应立足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包括企业内部会计结构、责任权益关系等,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内容的分层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实际上,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是从企业一开始成立就出现的,而不是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或者生产经营活动以后才出现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包括激励机制、产权机制以及内部控制机制等,全方面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企业组织结构来看,一般是由几个主要的层面组成:企业的领导阶层:董事长、法人代表、会长等等;企业的部门领导包括行政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的部门负责人以及经理;企业部门的员工等等,这三个层面分管不同的职责,缺一不可,既有决策者、领导者,也有实施者,他们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对一些重大决策需要召开董事会商讨才能够确定,领导阶层对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有审批权和决策权,而财务会计的管理者则有很大的自。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的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一)执行和制度问题

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关注度与重视度不足,而且很多部门对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还存在误解,许多人认为所谓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无非就是企业的成本和资产控制,而不承担生产经营或者投资方面的责任,但是实际上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不仅对企业财产安全和管理具有职责,对项目投资、风险投资以及业绩等都有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内部会计控制的体系和制度中,要求内容的详细性、全面性,在内部会计控制的体系和制度上,如果有人违背会计原则和准则就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但是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的执行不充分,也就没有办法实施。

(二)监督不力和审计不力的问题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必须要进行实地跟踪、监督与管理。由于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的问题,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和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各个岗位之间以及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也就缺乏相互之间的监督,各个部门在企业中各自为政、各成体系,内部会计的控制体系和制度的检查、执行等只在表面有所体现,形式上的表现对执行力没有一丝效果,再加上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和体系权利有限,缺乏全面性和整体性,在没有考核或者有效控制的状况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体系很难达成目标,也无法发挥功效,因此会计的事中复核、事前复核或者是事后的复核都只能流于形式。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体制问题

财务会计的控制和管理并不是由财务会计部门单独完成的,它可以为其他的部门提供有力的财务会计信息和资料,各个部门会根据财务会计信息做出相关的决策或者投资项目,部门与部门之间对内部会计的控制享有局部控制的权利。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财务会计部门无法有效结合,也就没有办法将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达到极致,管理上存在衔接的困难,管理的过程极易失控,这样的内部会计控制链条显然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适应,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如果各个部门之间的财务会计问题协调不好,甚至会出现争议,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失控。

(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人员的素质问题

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背景下,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都相对较高,但是对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却以业绩的考核、政绩以及利润目标的完成状况作为主要的评估依据,对其他方面的指标却没有进行综合考查,有的管理人员甚至为了完成任务,在业绩上动手脚、弄虚作假,使得财务会计的报告存在各种各样漏洞,虽然财务会计人员每年都会进行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却流于形式,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是得不到整体和全面提高。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策略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要根据企业财务会计的实际情况,对于企业内部会计的管理制度,应主要包括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和控制、项目风险评估、财务会计的监督和审计等等,这些制度都要有计划地健全和完善。另外,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还包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所有投资项目的成本预算和核算,以及完善财务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因此,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的管理制度,才能够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顺利实施。

(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建设制度

企业的内部会计建设制度就是企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内部经济业务制度进行补充、分析和整改,企业的内部会计建设制度就是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监督和管理,设立合理的目标和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和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企业的内部会计的建设制度一定要完善,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素质

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定期考核,不能让企业的员工素质培训流于形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要不断增强,才能够顺应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工作中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只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保障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切实发挥作用。

(四)加强外部会计的审计监督工作

在企业的财务会计中,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资料失真的现象比比皆是,表面上看是会计信息记录、分析和核算不准确,但是实际上是由于外部会计的审计监督工作没有做好造成的,因此加强外部会计的审计监督工作,能够有效保障企业会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会计管理水平。

结束语:总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制度要针对企业内部会计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和控制,要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建设项目,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财务会计的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企业比较关键的管理就是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是实现企业正常经营的重要指标,任何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会计控制,都离不开财务的支持,因此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晓娜.会计控制浅议.财会通讯.2010.5(7).

[2]刘宗柳.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财会月刊.2010.5(5).

[3]李爽.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的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健康企业建设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民办高职院校 校企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ivate vocational integ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running mode

pang yetao, zhang lu

(chongqing real estate college, chongqing 401331)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private vocational road expansion will inevitably shift from content developmen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is the fundamental development of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he road. this paper focuses on real estate chongqing real estate colleg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experience, hope to promote and lead private vocat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利用民办高职院校的企业办学的优势,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笔者提出的“政府主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院校培养”的“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基础,结合我院“五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并积极实践“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试图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一条新路。

1 校企一体化建设的背景

校企合作的机制与体制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关键,也是当前国家、市级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的内容之一。校企一体办学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深化,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是由重庆新鸥鹏集团投资举办的民办高职院校,2011年,成为重庆市示范(骨干)高职重点建设院校。值此契机,我院利用企业办学机制与体制灵活的先天优势,与举办方新鸥鹏集团下属的企业展开校企一体化实践,逐步探索校企一体的体制与机制。

2 校企一体化体制建设

学院通过与举办方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一体化。校企双方在共同办学、共同育人、共同就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校企一体化体制,然在后校企一体化的平台上,与众多的非举办方企业开展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推进办学模式的创新。见图1。

2.1 组建校企合作处,完善校企一体管理机构职能

在校理事会构架下,组建校企合作处,由学院副院长、鑫鸥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校企合作处处长。校企合作处负责校企一体化的开发、管理、指导、服务和监督考核,构建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长效机制,并制定相关制度。

图1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校企一体化示意图

2.2 打造“教师企业工作站”和“企业骨干(兼职教师)教研室”

在校企一体的体制下,通过在鑫鸥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内部建立“教师企业工作站”,在学院内部建立“企业骨干(兼职教师)教研室”,搭建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实现校企人才互任、互通。一方面,专业教师定期定期到工作站挂职,履行企业相应岗位职责,通过对企业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员工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企业技术骨干到学院兼任专业教师,负责专业课,实训课的教学,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学院统一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其教学能力。在“教师企业工作站”和“企业骨干教研室”平台上,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双方进一步完善“教师企业工作站”和“企业骨干教研室”的工作职责与管理办法,制定“人才互任、互通”的管理办法和“双岗、双责、双考核”制度,将到兼职纳入对员工或者教师的考核范畴。制定企业骨干到学院兼课的薪酬制度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配套制度,鼓励校企之间的人才互任、互通。

3 校企一体机制建设

校企一体机制建设的目的

是在双赢的前提下,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院充分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和庞大的行业资源,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保障机制,成果共享、互利共赢的激励机制,责任共担、风险共管的约束机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3.1 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保障机制

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培育人才,共同参与过程管理,校企一体的顺利实施需要制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制度来保障。首先,完善校企一体专业建设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校企一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校企一体专业建设工作条例》、《专业带头人认定管理办法》、《校企一体课程开发与管理办法》等制度。其次,制定基于校企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修订完善《校企一体人才共享管理办法》、《骨干教师认定管理办法》、《“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企业兼职教师培训制度》、《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管理制度》等制度。然后,建立校企一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制度,修订完善《校企一体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管理规章制度》等。最后,进一步规范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加强顶岗实习执行力度,学院将引进“顶岗实习动态信息管理软件”,搭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提升学生实习落实率、就业协议签约率,实时动态地掌握学生实习变化,及时了解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与岗位要求,以便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3.2 建立成果共享、互利共赢的长效激励机制

在校企一体办学过程中,努力寻求学校与企业合作双赢的利益结合点,建立利益驱动、成果共享机制,激励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第一,建立互利互惠的双赢合作机制。校企双方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校企共同推行“订单式”培养,并制定《校企一体科研成果管理办法》、《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管理办法》、《企业兼职教师考核与奖励制度》、《“订单式”培养与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成果共享机制。一方面,学院的利益体现在专业教师可以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生可以到合作完成顶岗实习;企业的利益体现在可以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得到学院提供的员工培训和技术支持。第二,建立互通共融的长效激励机制。学院方面,设立校企一体建设奖励制度,鼓励与企业开展深入式的校企合作,奖励在校企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企业员工;将教师参与校企一体化建设的工作绩与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薪资待遇挂钩;根据考核结果对合作企业的兼职教师发放兼职教师津贴。合作企业方面,将员工参与校企一体建设工作成绩纳入到年终绩效考核。第三,建立共建共享的交流机制。学院与合作企业进行资源共享,合作企业可以免费使用校内实训室及其他资源;人才互任互通,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带头人,学院的骨干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定期到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以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为依托,积极开展针对企业在职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

3.3 建立责任共担、风险共管的约束机制

针对校企合作中常出现的“一头热”现象,顶岗实习学生安全与待遇得不到保障,企业员工到学院兼职的待遇得不到保证,学院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得不到落实等管理风险,建立校企一体化责任共担风险共管的约束机制,以此约束学院和鑫鸥地产公司、丽鸥地产公司、学鸥地产公司及物业管理等公司之间的合作,保证校企一体健康发展。

通过制度约束校企双方的合作,建立《企业骨干到学院兼职管理办法》、《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管理办法》、《校企订单培养管理办法》、建立企业骨干到校兼职兼课、学院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双职双责双考核制度”。明确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保证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问题;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学生实习违规违纪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校企一体双方行为。

3.4 校企一体的评价机制

校企一体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制定科学完善的校企评价制度,保证校企一体的效果,从而推动校企一体的深入发展。学院通过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生等建立多方参与的校企一体监控评价体系,共同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教学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效果进行监控、反馈与评价,确保校企一体的效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校企一体的效果评价制度有:《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和《校企一体考核制度》等。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民办高职教育逐渐由规模扩张转移到内涵发展,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研究,积极探索“校企一体化”办学新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对推动和引领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133014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健康企业建设制度范文第3篇

2010年3月,在同一天三宗“地王”竞标均由央企一举夺魁之后,国资委曾下达“退房令”,要求除了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其余78家央企均退出房地产业。此令甫出,舆论亦多有称赞。但是,在过往房地产业调控迭起的三年中,情况很不乐观:主业房产央企从16家扩容为21家,其销售额和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多家逆市崛起,升入中国房地产20强;仍处非主业地位的央企的退出极为缓慢,至今还不到30%,而且多为资产质量较差的企业或项目。“央企舍不得房地产市场这块肥肉”――业内对此已有结论。

显然,国资委发出“退房令”,方向合理,但效果有限。可肯定这一方向,但政策必须及时调整。我们以为,央企退出商业性房地产业,应成为最高层的战略决策,全面坚决地执行;退出主体不应只限于“非主业”央企,而应包括所有央企。与此同步,地方国企也应逐步退出房地产业。退出商业性房地产后,在房地产业卓有建树的国企(包括中央和地方)可全面转入保障房建设。

道理可以说很多,为增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计,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计,都应让国企全面退出。然而,进一步说,问题的核心是国有企业在“住有所居”这个全局性任务中,到底应当做什么。国有企业属于公共资源,应当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以使其生产和消费产生正的外部效应。保障房就属于当前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

应当看到,中国近20年来商业房地产业的蓬勃兴起意义重大,但与之相配套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却是弯路多多,进展缓慢。由此形成的结构性畸型,又反过来影响了商业房地产的稳健发展,成为今天产业供需失衡、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紧张程度上升的重要原因。

这种局面需要结构性调整,政府应当有改弦更张的大动作。这就要在维护商业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同时,在改善住房保障的公共服务方面下大力气。应当明确保障房的公共品性质,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首先由国有房地产企业专注于提供这种公共品。在现阶段,必须集中资源大规模修建保障性住房,尽快补上住房公共品不足的短板;同时要看到,保障房建设并非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战略需要,其层次可逐步提高,覆盖面更应逐步扩大(香港地区目前覆盖面为50%,新加坡为85%,而中国目前规划为20%)。

长期而言,作为公共品的保障性住房和作为商品的商业房地产,应成为解决中国人“住有所居”的两翼。

当然,中国现有的保障房建设制度也亟待完善。近两年各地突击修建保障房的过程中暴露了诸多问题,不少地方出现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的混淆,保障房本身的结构性失衡也呈现出来。中央政府应直面现存问题,吸取国际经验,在保障房建设方面作出根本性、全局性的制度安排。

健康企业建设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 文化建设 对策建议

一、企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物质文化,它包括企业的建筑物、设施、设备,企业风光,厂歌厂徽厂旗厂服,企业的口号、文体活动等等可以被人们直接看到、感受到的物化部分。第二部分是制度文化,主要指企业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第三部分是精神文化,主要指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企业文化的生命与活力在于企业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二、凉山州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境内世居有彝、汉、藏、回等十多个民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集居区。境内自然资源富集,具有极其丰富的水能、矿产、农业、旅游、文化五大优势资源,是国家“西电东送”的最大基地,“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全州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411.9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水电、钒钛、钢铁、铅锌、稀土、水泥、磷轻化、烟草等九大优势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凉山州工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尚存在的以下问题:

1.物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各国管理实践中都面临文化冲突、劳动力多元化等问题。新的文化潮流,新的思维、学习和生活方式,新的沟通交流方法,以及新的获取信息的途径,需要企业有新的物质文化与之相对应,而一些企业存在部分生产生活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的问题,企业的建筑物、厂容厂冒、企业的口号等多年不变、缺乏时代感。一些企业则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物质文化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影响了企业员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度文化建设没有与时俱进,不具时代感和灵活性,不够人性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制度文化作有力保障。开放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需要有创新性、人性化和灵活性的制度文化来配合。一些企业的制度文化对新时期新背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更新,没有应变能力和措施,缺乏适应性,使企业文化缺少生机和活力。

3.精神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世界各国文化的冲击淡化了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保守封闭,排斥外来文化。面对新背景下涌入的外来文化,一些企业显得无所适从,一味的去追新求异,使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淡化,使企业文化传承的固有功能丧失。有的企业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注重娱乐化、形式化,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和导向功能,导致了企业风气的功利化和员工性格的浮躁。还有一些企业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保守封闭,排斥外来文化中科学合理及优秀的部分,影响和阻碍了企业的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凉山州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建设经济节约又实用的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的建筑物、设施、设备,企业风光等物质文化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能够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觉到,而物质文化的建设和使用是长期而持久的,物质文化对员工的激励、熏陶作用也是持久的,长期的,因此当代企业在建设物质文化时必须注意物质文化的实用性、经济性和持久性。在节约成本、注重实效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建设既经济环保,又高品位、高质量的企业物质文化。

2.建设灵活有弹性,聚集人性化的企业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文化系统正常有序运行的有力保证。企业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注重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学习和互相借鉴。在此基础上,在强调企业制度文化的组织性、一般性、规范性、强制性特征的前提下,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弹性化和人性化的成分,建设灵活有弹性,聚集人性化的企业制度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体现对企业员工理解和尊重,真正做到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团结人和激励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制度文化能够得到员工的一致认同,乐守其规,主动的践行和维护企业制度文化。

3.建设包容和开放、合作和扬弃的企业精神文化。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秉承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开阔的视野,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来对待世界各国的文化。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以各国先进的文化为发展导向,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发展主线,在多元文化中寻求相互的和谐发展,形成观念共享、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精神文化的整合和创新,碰撞和融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每一个员工的优势、张扬每个人的个性、满足员工受尊重和成就感的需要,从而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营造员工独立思考、开拓创新氛围的同时,继承企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有传承,有个性,有特色的企业精神文化。

总之,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组织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应当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建设出富有个性和特色的蕴含开放性与选择性、规范性与渗透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的优秀企业文化,并在展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不断培养和提高企业员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出社会各项事业所需要的优秀的企业员工,为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邢以群、张大亮:企业文化建设:重塑企业精神支柱.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

健康企业建设制度范文第5篇

华能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物资供应公司 内蒙古满洲里 021410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过程中所要坚持的根本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独具个性特色的员工行为方式和物质表现的总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在价值观念上和行为准则上对科学认知和实践,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

关键词 ]企业文化;管理;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人本管理理论,是现在企业管理内容的一部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企业持久发展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现阶段,企业面对复杂多变、激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更加强烈,迫切需要把文化观念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和谐、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煤炭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只有积极发挥广大人民的创造性,才能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为一个谋求长远发展的煤炭企业,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这里人是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手段,是发展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并结合我国社会实际创造性的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此,在企业的发展当中,我们必须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时刻谨记“以人为本”才是做好我们煤炭企业的根本出发点。在企业的内部安全文化建设上,我们要认识到,全体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员工的努力,企业的未来掌握在员工的手中。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员工,在企业的文化理念上,要充分体现对员工的尊重,要起到鼓舞员工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企业的整体良好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是广大员工,我们要为员工提供足够空间和时间,企业的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体现在企业的整体上,还体现在每一位成员的身上,要让他们参加到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企业经营者、领导者、党员、劳模等先进文化理念对企业文化的整体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调动他们之间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其中,企业领导者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尤为重要,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最为关键的因素,企业领导者的领导魅力、道德情操、决策水平等达到一定的水准,这样才能为企业文化建设制定更好的建设方案。企业的文化要被员工们接受,认同,要鼓励员工积极为企业出谋献策,积极宣传企业的优秀分子,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带动广大员工。

二、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煤炭企业经营发展为目标

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一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为煤炭企业服务的目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过程中所要坚持的根本理念;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在价值观念上和行为准则上对科学认知和实践,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企业文化建设要树立促进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要把企业的发展壮大作为根本目标,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首先,要建立先进的经营理念,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根本,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实践,总结经验,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企业文化,树立科学的企业文化理念,为煤炭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实现煤炭企业的不断快速发展。煤炭企业的文化建设,要讲究实际,要从煤炭企业的实际出发,深入持久地宣传煤炭企业的精神文化,为每一名员工提供精神上的思想保障。

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煤炭企业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要全面的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意识。品牌形象深深的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品牌的力量无可比拟,企业的文化力量正是体现在企业的品牌之中。企业领导者要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品牌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国经济建设广泛与国际市场接轨,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审时度势,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让企业的整个文化竞争力都提高上去,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煤炭企业是要讲求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做到严要求、严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把企业的安全理念和品质理念贯穿于煤炭企业的所有领域。

以文化优势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决定着文化软实力的力度,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无可估量的。企业文化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巨大的,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也要讲求质量上乘,这是一个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煤炭企业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与自身企业发展相符合的原则,围绕着安全和质量来建立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