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制度体系建设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内控体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187-02
一、施工企业当前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层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内控体系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这对习惯上传下达、靠领导意志管理的中国企业来说,确实有些水土不服。部分企业领导对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持消极态度,总认为这是对他们权力的束缚,因而缺乏主动性,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被动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由于内控体系建设需要梳理管理制度、建立流程图,并接受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内控审计,企业管理层片面认为这会暴露企业机密、触动自身利益,因而像其他审计风险一样尽量回避。
2.内审机构在内控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有限。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较晚,且投入的人力较少,对其职能的定位仅仅是经济效益审计和资产审计,其本质是对财务工作的复核与检查。内部审计部门不受重视,常常被管理层忽视,加之日常审计工作繁重,这就使得施工企业在推进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只是被动应付,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并不能真正将丰富的审计材料转化为内控体系建设的宝贵资源。
3.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审计观念陈旧。当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审计手段落后,审计观念陈旧等问题,对内控体系建设和内控审计缺乏深入了解。这使得他们在开展内部审计时,过多强调以利润为核心的经济效益审计,重视会计核算资料,而忽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没有对企业管控中的风险进行识别、预警,难以发挥内部审计在内控体系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二、内部审计与内控体系的关系
1.区别。(1)内部审计促进内控体系建设。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必然会增强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进而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有效,为内控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2)内部审计必须依托内控体系建设完善自身。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表明其在内控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施工企业进行内控体系建设,梳理管理流程,识别和评估经营风险,必然会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3)内控体系建设是内部审计的基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强调的是抽样审计,不可能对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进行详细的审计。抽样审计其实是建立在完善的内控体系之上的,它是对内控体系有效性进行的测试。因此,开展内部审计就必然要先对企业内控体系情况进行了解、评价,看各项控制目标是否实现,然后才能在具体审计时做到有的放矢。
2.联系。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内控体系,其两者本质上都是一种企业控制活动。内部审计是内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相关建议,内控体系就得不到发展和完善,其有效性也难以发挥。反过来而言,内控体系框架的内容涵盖了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大方面,范围要大于内部审计,它需要内部审计对内控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等方面进行检查、反馈,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内部审计在施工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1.内部审计人员是推动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施工企业在内控体系建设中,需要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梳理,编写流程图,涉及到内部审计的流程有,年度审计计划的制订、审计项目方案的制定、审计项目实施、审计报告编制、后续审计。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工作中具备了丰富的审计经验,他们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比较熟悉,对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且内部审计机构有权利就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采取适当的形式和程序及时向管理层报告,提议管理层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内控体系有自己的特色,它需要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在制度梳理、编写流程图、风险识别和评估等方面提出中肯的意见,以便使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一开始就能步入正轨,最大限度发挥其有效性。内控体系建设通过内部审计人员事前提供咨询,事中实施监控,事后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等方式,帮助施工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内控体系。
2.内部审计能对内控体系进行有效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识别和评估是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施工企业风险通常分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报告风险、合规性风险及资产安全风险,一般常见的运营风险有: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工程项目管理风险、人才储备风险、企业声誉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外部劳务使用风险、市场供求风险和物资采购及管理风险等。由于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通常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容易和内控负责人员联合起来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筛选和评估调查,共同建立起企业层面重大风险库。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从整体上分析企业的重要经营风险和重大经营事项,分析其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对企业存在的监督不力,授权不明确,利益分配不均等情况进行专业判断,找准关键风险控制点,并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确认有无舞弊行为发生,为施工企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建立相互制约的内控体系发挥作用。另外,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以内控体系建设工作为契机,突出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内控体系对内部审计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增强全员风险意识和企业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3.内部审计能通过内控评价工作提升内控体系建设成效。施工企业目前出现的各种风险都是因为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而造成的,而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控体系框架——内部监督的职能部门,这就迫切需要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时,应当定期监督、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大型施工企业来说,内审人员首要关注的就是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只有先从制度上规范一切经营活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各项既定目标。由于内控制度是内控体系的重要基石,因此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和评估就成为内部审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情况的了解,分析所了解的信息,以确定内控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归纳所发现的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内部审计人员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促使企业以合理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达到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状况的目的。在确定内控体系健全性方面,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通过访问相关管理人员或者查阅企业内部有关的制度规定及其他资料,判断内部控制制度的外在环境是否理想,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是否健全。在确定内控体系有效性方面,内部审计人员要进行有效性测试,这主要是为了了解内部控制系统功能如何,是否发挥作用,效果如何等问题。有效性的测试评价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能顺利达到预期目标。要正确评价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在财务领域对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予以查证监督外,还要更多关注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领域。通过内审部门对内部控制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监督,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基础管理、加强内控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4.内部审计能督促内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由于在建项目比较分散、管理跨度大等原因,基础管理水平一直比较薄弱。内部审计人员在对基层项目部进行审计时,通过查阅会计资料、检查内业资料,一般都会发现一些管理漏洞。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通常会下发审计建议,督促项目部尽快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基础管理。比如,企业财务制度要求项目部财务人员要对财务专用章与法人印鉴章分开管理。但部分项目部为图省事,基本由出纳一人管理。审计人员发现后,下发审计建议,要求其严格执行企业财务制度,分开管理预留印鉴。这样,就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督促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在对审计建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中,内审部门一方面应要求被审计项目部将落实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另一方面也应深入基层进行了解核实,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进行督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工作逐步深入、不断完善。
5.内部审计人员在配合外部内控审计方面优势明显。为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施工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通过各类专业期刊了解内部审计工作动态,鼓励他们考取诸如注册会计师等含金量较高的执业证书,以考试促进学习,提高审计、内控理论水平。同时,企业还应补充内部审计人员,吸收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精审计、懂内控的复合型人才,以改善人才专业结构,在协助外部内控审计方面发挥作用。一旦内部审计人员熟悉并掌握内控审计流程,就可以在平时对企业内控体系进行预审,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的建议进行落实和整改,并提出完善内控体系的具体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内控审计风险。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对现有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升华,为搭建更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平台做准备。内部审计在促进施工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向管理审计延伸,才能使内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更为有效,进而实现施工企业的各项控制目标,真正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港航物流 服务体系 财务管理 分析
一、港航物流服务体系财务管理现状
目前港航物流服务体系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筹资金能力较差,缺乏理财意识,港航物流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和自身原因的影响,单纯的将财务管理看作是财务收支的内容,不能很好开展财务预测工作,统筹资金能力较差,缺乏理财意识;其次预算编制不科学,港航物流服务企业的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是“零基法”的方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费用项目的定额并没有考虑到个别单位的特殊性,项目预算的编制程序也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再次财务制度还需完善,港航物流服务企业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财务制度,但是还存在不规范的地方,随着财务环境的变化,原来的财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有些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修订,制度的执行力还要不断的加强。
二、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中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港航物流行业得到规范化的管理
通过财务管理可以使港航物流行业很好的掌握资质管理的重点,对相关水运物流企业的准入资质进行严格的把关,对新申请的水运物流企业在管理制度、运营规模、管理人员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审核,保证水运企业满足相关资质的要求。同时港航物流行业也可以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对年度水路运输行业的工作进行核查,这样就可以及时的安排好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可以实现静态的管理和动态的监督,可以将经营管理和经营资质很好的结合,港航物流行业的行为可以得到规范化的管理,为港航物流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有利于提高港航物流行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中建立了财务分析制度,可以对行业中的经济活动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分析,通过客观的分析比较可以及时的发现港航物流行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详细的财务分析可以将大量的会计数据转化为文字信息,这样港航物流企业的经营者就可以对财务收支情况有直观的了解,有助于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港航物流行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固定资产对于港航物流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可以使得港航物流企业的固定资产得到合理的运用,更好的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资产清查制度,可以将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更加经常化、制度化,一些盘亏、盘盈、账外的固定资产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保证了固定资产的完整性。
(四)有利于提高港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港航专项资金可以为港航物流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通过财务管理可以保证专项资金按照上级部门的批准使用,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保证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财务管理可以对专项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切实做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实现专款专用。
三、港航物流服务体系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财务管理对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加强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就应该选择合理的模式,港航物流行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种模式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1)预算指标包干控制模式
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可以通过预算管理来实现,预算管理可以实现从刚开始的计划、协调,计划是预算的基础,单位的各级责任部门可以通过预算提前制定工作计划,降低港航物流企业的财务风险,预算指标包干控制模式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形式灵活、效果明显、易于接受,可以说在使用上是比较广泛的。预算指标包干控制模式主要是指经费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是包干的模式,其一是对专项指标包干,例如可以对会议费、公用经费、汽车使用费进行包干,规定其使用的具体限额;其二实施切块资金包干,为了保证各个部门对所包资金可以进行统筹考虑和通盘考虑,可以将资金切块给各个部门单位,实行“分块使用、总额控制、结余统筹安排、超支不补”的方法;其三要对转款进行包干,为了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要对指定用途的经费实施“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按项审批、追踪问效”的方法;我们要按照以下程序来实施:由下级单位实施预算、预算情况与执行情况相对比、下级单位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下级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给上级。
(2)财务定期集中财务管理模式
港航物流服务企业可以改变原来的财务管理模式,利用网络来共享信息和实时传递信息,实现对财务资料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可以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定期集中管理是指上级主管单位与下属单位都采用的是统一的财务软件,在每一个单位内部都设立数据服务器。各单位的财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服务器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理,要在一定时期内对存储器中的资料进行集中整理,为上级单位对资料的统计、查询、分析和汇总提供数据支持。
(3)财务管理评价考评模式
港航物流服务企业可以采用财务管理评价考核模式,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评价考核模式中要坚持内部自评和外部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和考评,当财务分析和考评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对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并将意见整理成资料向上级报告。
四、总结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对于提升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港航物流服务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当然港航物流服务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促进港航物流服务行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一般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其特点是集团总部实行制度统一、资金集中、信息集成、人员配置统一等。一般相对集中制度制定权,资金集中调度权,集中投资权,集中担保权,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集中财务信息系统购置权等;相对分散经营自主权、人员管理权、业务定价权、费用开支审批权等。整体上按照“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财务管控体系。
2企业集团基层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企业集团基层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基层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不科学、制度内容不合理、制度管理不闭环等,使得制度管控过度或过松,不能有效发挥制度的控制作用。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设计不科学
一方面由于对制度管控理解存在偏差,过度强调制度管控在风险管控中的作用,制度建设缺乏针对性,制度体系过于庞大,不但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达不到制度管控的效果;另一方面受财务人员管理水平影响,财务制度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整,形成管理漏洞。
2.2财务内控制度编制流程不完整
财务部门对于制度的管控目的和具体管理的内容缺乏深入地研究和思考,制度内容过于复杂或者过于简单、制度限制性条款过于严苛等,造成制度与实际脱节,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制度编制过程中未进行充分的讨论沟通,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决策程序等,造成某个环节管理缺失或与其他职能部门管理制度冲突,使得财务内控制度不能有效实施。
2.3财务内控制度权限分配不合理
在制度内容中有关职能部门及管理人员的权限分配方面,不能结合管理要求及本单位实际合理设计,出现由于管控过度影响工作效率,或者由于放权过度形成管理漏洞等问题。
2.4财务内控制度管控不到位
财务部门对财务制度培训宣传指导不够,影响了管理效果。且在制度制定后缺乏跟踪、监督检查以及有效的奖惩机制等,造成制度执行不到位。
3对企业集团基层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建议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单位类型和内容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各单位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是: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会计基础,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根据管理需要和执行中的问题不断完善。作为企业集团基层单位,在建立财务内控制度时应首先遵循以上原则,同时要结合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特点、本单位实际,科学设计制度体系,科学设计制度编制流程、科学选择权限分配,科学建立奖惩机制等,以实现制度的有效管控。
3.1关于财务内控制度体系设计方面的建议
3.1.1应结合集团财务管控特点。在集团化管控模式下,集团总部一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管理需要等,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成本管理办法》等,在全集团内各单位统一施行,各基层单位只有执行权,而无该类制度的制定权和解释权。因此,作为企业集团基层单位应着重建立本单位具体执行和业务操作方面的管理制度,如预算管理实施细则、资金支付审批权限制度、财务印章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制度等。3.1.2明确制度管控的目标。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首先应明确制度管控的目的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才能对制度体系建设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设计。一是要通过制度管控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以促进规范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确保企业依法依规经营、健康发展。二是通过财务内控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促进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管控,为企业创造价值。3.1.3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基本框架。基层单位财务部门应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具体可从基础规范方面及对经济业务活动管理方面来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基本框架。(1)基础规范方面。主要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集团总部关于基础工作方面的规定及本单位实际,建立本单位具体详细的基础管理制度。包括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印鉴密钥管理制度、财务票据管理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务稽核管理制度、会计人员交接管理制度、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2)资产管理方面。主要建立账面资产及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资产的增减变动及日常管理、定期清查盘点等。具体包括货币资金管理、应收债权管理(包括备用金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在建工程管理、无形资产管理、财产保险管理等制度。(3)债务管理方面。主要建立债务的审批、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借款管理、纳税管理、债务风险管理等制度。(4)收入成本管理方面。主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及实施细则,财务收支审批权限管理,办公费、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等费用支出管理,财务分析管理等制度。(5)收益分配方面。应根据公司法、集团总部管理要求,结合公司章程等选择制定,避免重复或冲突。
3.2关于财务内控制度编制流程方面的建议
3.2.1制定制度建设滚动计划。财务部门应制定制度建设滚动工作计划,有计划、有侧重点,及时、逐步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以避免为了完成目标任务或应付检查集中制定而影响质量。对于初始成立准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单位应首先重点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及实施细则、财务收支审批权限制度、差旅费等费用支出管理制度、备用金管理制度、银行密钥及印章管理制度等基本的财务内控制度,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逐步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对于已经建立了系统、全面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基层单位,应结合国家政策法规、上级管理要求及本单位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应制定合理的制度修订周期,既要确保制度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及管理要求,防止制度内容引用法规政策过时导致出现原则性问题,同时避免制度要求不符合企业实际而出现较大管理漏洞等,也要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延续性,以免影响制度的执行效果和效率,造成制度流于形式。3.2.2开展调查研究。财务人员在编写制度前,首先应收集、研究国家政策法规、上级单位、本单位内部其他部门的相关制度规定,并对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3.2.3组织财务内部讨论。财务部门应根据岗位职责明确制度的起草和审核分工,并组织财务人员对制度草案进行反复讨论。通过分工协作和内部讨论,一是可以加强财务各岗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实现财务制度的协调统一;二是通过对制度草案的多次讨论,可以促进财务人员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国家法规政策、上级有关规定,进一步了解、思考企业实际业务、管理现状等,既可以提高制度条文的全面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同时也促进提高财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3.2.4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财务内控制度初稿形成后,如涉及到其他职能部门责任分工、专业方面以及职工利益方面的,应组织与各部门进行多次讨论沟通,避免制度冲突或管控环节缺失。3.2.5履行决策程序。财务内控制度编制完成后,还应根据内部决策制度规定履行审批决策程序后方可执行。特别是涉及资金管理方面的制度,应符合“三重一大”要求,严格按照规定履行集体决策程序。
3.3关于财务内控制度权限分配方面的建议
把握好制度内容中涉及的权限分配问题,可以使制度管控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达到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3.3.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对财务内控制度有关管理职责权限的设定,应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方式。集权是为了防止缺乏监督出现管理漏洞,分权是为了防止控制过度,不利于分清责任和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权限的分配,应结合企业不同时期、不同业务环节的管理需要而确定。在企业成立初期或企业主要负责人更换初期,应按照偏集权化的原则设置管理权限,以便全面掌控和从严约束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防止监管不到位出现问题。在企业财务内控管理运作相对成熟、各职能部门的管控意识和协作配合度提高后,可以按照适度放权的原则修订和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以实现分工负责、层层落实责任、提高效率的目的,达到制度管控的最高目标。3.3.2权限分配与预算管控相结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涵盖了生产、经营、基本建设、资本运营等全部经济业务活动的各环节,预算管理实行财务部门归口负责、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参与、层层把关的管理模式。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定财务收支审批权限等制度时应结合预算管理的要求及责任分工设定各审批环节的权责界限,以确保预算的管控效果,防止制度管控与预算管控脱节。3.3.3体现逐级管控的原则。在财务审批流程制度设计中,应按照从业务到财务,从财务到决策层的顺序逐级管控,以便分清责任,明确审批流程中各层级、各环节的权责定位,实现高效管理。
3.4关于财务内控制度执行效果方面的建议
3.4.1定期组织财务制度培训。财务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在加强对财务审核环节进行监督、指导的同时,通过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学习的形式,及时宣贯财务制度,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对财务制度管理要求的了解和理解,促进从业务端加强管理,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升企业效益。3.4.2定期组织财务自查和内部审计检查。监督检查是确保制度执行效果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要定期开展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重点应做好财务自查和内部审计检查两方面的工作。全面系统的财务自查工作及内部审计检查工作一般应至少一年组织一次,在制度实施的初期可以通过不定期跟踪检查的方式监督制度的执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修订、补充完善制度,以适应管理需要。3.4.3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权、责、利”对等的奖惩机制,以保障财务制度的有效管控。奖惩制度应注重可操作性,考评方法应选择适当,同时确保持续执行到位。
4结语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预算预测、资金统筹、财务筹划、税务筹划、控制评价等方面,财务部门要紧跟企业改革发展形势,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内控制度,通过制度管控实现业务与财务的高度融合,在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松.浅析集团公司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设[J].当代会计,2015(11).
一、财务制度建设
财务部在为期一年的工作中,强化了内部控制、预算管理、风险管理,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的力度,健全、完善了内部财务规章制度。
1、内部控制:一个公司要稳定、健康的发展,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必不可少。随着股份公司转股完成控股及并表,财务部按照股份公司财务管理要求,梳理完善公司内部的财务制度和国有企业“三公经费”报销管理规定,使公司的内控管理合法合规。
2、预算管理:按照股份公司要求,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参照股份公司预算管理制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指定平台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按照股份公司时间节点要求,组织召开公司全年预算启动大会,宣贯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分解预算指标,收集、整合各职能部门上报的原始预算数据,汇总编制18年预算系列套表,提报公司治理层及董事会审阅。
3、风险管理:强化风险意识,注重合法合规,积极主动学习新的财经税法,及时在公司内部进行宣贯,防范和降低税务风险。其次加强资金分级审批制度,切实保障资金安全。
二、核算体系建设
进一步理顺了财务帐目,建立了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财务核算体系,使得财务对业务活动的反映更为真实、及时、合理,趋于规范化。在充分考虑和利用财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公司机构体制的调整,对会计各科目,特别是挂账遗留问题,承上启下,衔接以往,投入专人进行查证落实,理顺了帐目,使得整个核算体系更为清晰、合理,满足管理的需要,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公司垂直管理的财务管理体系、理顺公司各业务及建管项目的核算体系,相关财会人员潜心钻研,力求将资料、帐目、报表作到准确、完整、精益求精。
2、 理清各种往来账项 :将与公司有关联单位代缴的建管人员社保公积金挂账,进行往来账款清理,及时对账,年底清账。
3、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建立完整的核算体系:遵照并表的原则和股份公司的要求,财务部自7月份开始进行财务核算软件EAS系统的上线切换工作,在人员紧张和培训无望的境况下,财务部客服重重困难,梳理股份公司与北控水务集团核算体系的科目差异,并会同金蝶软件师进行建管项目的费用化核算,为后续的建设项目考核提供系统抓手,清晰、准确调度费用发生数。此外,财务部加班加点提前完成股份公司要求的金蝶系统补录2018年1-6月份财务记账凭证单据工作。
4、及时、准确完成财务凭证录入、审核、记账工作,及时提报股份公司财务报表。
三、 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经理的积极配合下,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更上了一个台阶。财务人员配备更进一步,会计核算进一步细化,帐目理顺,使总账会计从繁杂的日常帐务中抽身出来,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了财务管理中去,而不是只埋头记帐、算帐,譬如,费用的审核,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的索取与管理、销项的计算开具与管理、代垫付款协议的审核,采购政策、销售政策的事前了解、事中监督、事后核对,应收款项的核对与催收,应付款项的核对等方面,这些工作的逐步开展,对防止坏帐的发生、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把关、监督作用。为了决策层的需要,我们努力建设了新型的决策支持体系:主要体现在为管理层提供内部信息,包括资本支出的效益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复合分析、公司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对比分析等。
四、 财会团队建设
1、聘用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专业财会人员,力求岗位需求与人员匹配。
2、长期输入服务与支持意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落实。重视内部民主评议的情况,并及时与各业务、综合部门沟通,了解公司员工和业务经理的需求,以及对财务部门服务质量的反馈。
3、一贯提倡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作风,强化爱岗敬业精神。
4、促进团队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5、打铁还需自身硬,创造学习氛围,加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五、年度重点业务支持工作
1、完成水务、污水公司转股环产公司的各项产权审批及水务股东方印信审批。
2、参与XXX水务现场财务尽职调查,并出具财务尽调报告,以支持业务部门决策。
3、办理XXX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建设银行融资意向书。
4、办理XXX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投标用的公司信用AAA评级证书。
5、办理XXX第三污水厂项目建设银行融资意向书。
6、参与静脉产业园财务尽职调查的准备和整理工作,为水务尽调提供便利。
7、办理对公账户银行协定存款,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公司灵活资金的效益。
六、 外围关系的建立及维护,为公司争取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狠抓财务制度建设,夯实工程项目管理基础环节
规章制度建设作为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环节,是全面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
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要认真遵守、严格执行国家、地区及上级部门制定的财务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统一的财务规范开展财务工作,努力使执行过程不走样。同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制度化建设的要求,对上级部门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进行细化和落实,形成自身的财务制度规范体系,指导日常财务工作,从制度的刚性层面来保障效果。
细化财务各项规范。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制定适合工程项目管理要求的管理办法,内容包括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资金管理、预决算管理、招标投标管理、竣工财务决算、工程概预算审查及报表管理等等诸多方面。各建设单位在此基础上要制订更具体、更切合本单位管理要求的实施办法,既有合理性,又有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建议尽快制订统一的代建单位财务管理规定。从而,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管理要求的基建财务法规体系。
深度落实财务各项制度。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的贯彻落实。科学、严谨的制度法规,必须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才能发挥出特有的功效。为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效果,要持续强化财务人员依法财务、按制度法规办事的意识,要求他们在财务工作中,在职责划分、业务分工等环节,用制度规范为指针,严格执行财务程序,关注财务重点与微小细节,一切从提高财务质量的角度出发,确保财务管理效果。
二、建立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内部控制
会计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对于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大有裨益。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是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条件。
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科学、合理地运行,进而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及作用。而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提出明确的会计要求是关键环节。要明确规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会计核算规定,诸如:统一各种原始记录、统一内部原始凭证、统一会计凭证、统一帐簿和会计报表;项目部使用的会计科目,界定会计核算范围,明确项目成本的核算原则、对象、成本台帐的设立和银行帐户的管理要求;会计档案归档及保管要求、交接程序等。其次要配备合适的财会人员,财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要熟悉成本费用、存货、财务成果、债权债务等业务;要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开展一些必要的分析,进而制定初步的应对措施。
同时,要强化项目决策控制环节,会计人员应当对项目建议书中财务分析和预测结论的可靠性发表具体的书面意见;对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及其结论的正确性和方法恰当性方面进行审查,并取得书面意见,参与项目决策全过程,会签相关的决策决议。要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控制,会计人员应参与施工全过程,关键点重点控制。在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环节,会计人员应及时开展各项清理工作,审核各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决算书;及时编制竣工决算初稿,报请决算财务;参与概算、预算执行情况及其差异的分析;对投入使用的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三、强化监督体系建设。促进工程项目管理持续规范
要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必须加强监督体系的建设。
内部财务在项目内部会计控制中占据特殊地位,建设单位要根据投资规模大小和工期长短,设置独立的内部财务机构或配备相关专业的内审人员,直接向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工作。传统的内部财务侧重于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在继承传统有效做法的同时,内部财务今后应将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成效作为财务的重要内容,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再监督切实地负起责任来。财务部门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财务的全过程跟踪。安全监督部门对每个建设项目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督。
同时,要建立工程质量和信誉考评机制和项目后评价制度。对已建成的投资项目要进行后评价,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着重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评价:项目是否按计划部门批复的规模和建设内容进行建设;建成项目是否达到原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是否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有无改变原建设项目功能和使用用途等。通过项目后评价,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的廉洁高效,进一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适应工程项目建设时代要求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财务人员要与时俱进,主动地参与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对过程积极干预、渗透和有效控制,以适应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