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参加单位
各镇和市级各行政机关。
二、工作内容
规范机关内部管理权,即从规范行政机关对内行使的管理权入手,重点规范人权、财权、事权。主要通过梳理权力目录、优化内部流程、查纠管理风险、建设监控平台、健全完善制度、强化问责追究和开展创建活动,切实规范机关内部管理权力,促进机关部门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具体实施中,重点抓好七个工作环节:
1、梳理权力目录。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市“三定”方案,对本镇、本部门内部管理权,主要是涉及人、财、物和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编制权力目录。
2、优化内部流程。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对每个承办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对每个内部管理事项的运行程序进行优化,形成下道程序对上道程序的制约。逐项绘制办事流程图,标明具体的承办岗位、办理手续、办理时限、岗位职责等。
3、查纠管理风险。根据权力运行的流程,查找每一项权力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确定各个环节、各个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针对风险点存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
4、健全完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存在设计缺陷的制度抓紧修订完善,对脱离实际的制度予以废止。要将制度建设的要求贯穿于管人、管财、管物和管事的全过程。
5、强化电子监控。根据市纪委确定的IP地址,将前期梳理出的权力目录、内部管理流程图、风险点及预控措施等文字材料,录入到市统一的行政权力运行电子监察系统中,确保行政权力在电子监察系统中运行,真正实现电子监察。
6、强化问责追究。把制度执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督查力度,使制度的贯彻执行更有力、责任追究更严格。研究制定制度执行情况考核评估办法,定期对管理权规范运行情况组织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对工作不规范、办事不透明、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实施责任追究,促进各镇、各部门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质量。
7、开展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以“规范透明高效”为主题的内部管理先进单位创建活动。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促进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0*年已全面开展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的市环保局等28个部门,要重点抓好上述工作内容中的第5、6、7三个环节;其他行政部门和各镇要按照上述7个工作环节逐一抓好实施。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10——20日)
组建工作机构,制定下发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全市动员大会,部署“阳光工程——规范机关内部管理权行动”。市级行政机关各部门和各镇也要组建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进行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21——10月31)
房管、环保、交通和质监四部门要强化管理,确保行政权力在电子监察系统中正常运行。除上述四部门外,20*年开展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的其余24个重点部门,要对已完成的清理权力、优化流程、风险控制等工作认真组织“回头看”,重点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将权力运行流程等录入市电子监察系统,确保6月底前实现行政权力在市电子监察系统中运行。
市级行政机关其他部门和各镇要组织实施权力目录梳理、内部流程优化、管理风险查纠、强化电子监察等工作。梳理权力目录工作在4月底前完成,优化业务流程和查纠管理风险工作在6月底前完成,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录入市电子监察系统工作在10月底前完成。
健全完善制度、强化问责追究和开展创建活动贯穿于规范机关内部管理权行动全过程。
(三)总结评比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各镇、各部门认真总结规范机关内部管理权工作,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于11月10日前报送市纪委、监察局。市纪委、监察局将制定创建“规范透明高效”内部管理先进单位考核评比办法,组织考核评比,并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予以表彰。
四、工作要求
开展“阳光工程——规范机关内部管理权行动”,范围广,任务重。各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整合资源,集聚力量,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1、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强化机关内部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和民主管理,是实现理论武装、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和让群众得实惠“五个提升”的重要前提,也是落实我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措施。通过加强机关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事务管理,切实解决权力运行中的不到位、越位、缺位和管理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做到机关内部管理依法规范和公正科学。
近期,驻省科技厅纪检组针对“新时期科技计划管理的廉政风险防控问题”组织开展了重大专题调研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约谈、查阅资料等方式,调研了厅系统和市州科技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现状、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方面的情况,结合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就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廉政风险防控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我国反腐倡廉具有积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加强制度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廉政风险问题,就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失灵的困境,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使制度建设适应新形势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际,完善相应的配套和细化措施,不断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制度链条”。比如,国家级科技项目支持方式大多采取无偿补助形式,且没有明确地方科技部门对国家级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责及责任追究措施,导致项目申报企业为了利益弄虚作假、地方科技部门归口处室(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权力寻租,建议科技部对科研项目支持方式从制度层面进行改进,对基础研究和重大、尖端科研项目以无偿补助的形式进行支持,对生产性科研项目可以采取有偿支持的形式,有效解决权力寻租的问题。同时,地方各级科技部门要切实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全过程, 善于依靠制度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具体到湖南省科技厅,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两个责任”实施办法、“两个责任”追究办法、省本级科技计划管理经费使用管理规定等一批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规范科技项目与经费管理、监督检查、廉政谈话、内部监督等方面的制度。
二是强化制度执行监督。强化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选人用人有关规定、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等制度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并强化责任追究。
三是清理完善制度规定。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和内部管理制度清理完善工作,在2010年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共梳理规范性文件63个、内部管理制度48个,按照“废除一批、新出台一批”的思路分类处置,不断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内部管理。
关于“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制约监督权力的基本路径,凸显了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中的根本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2015年初,厅党组以机构改革为切入点,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对内设机构设置和职能进行调整、优化,厅机关14个内设机构中有10个进行了职能调整,将内设处室按三类进行划分,即综合与监管处室、业务执行处室、管理与服务处室,将原先一个部门一条龙从头管到尾的权力切割成了3段,形成了权力相互制衡的体制机制。新设立监督管理处,将原各处室的经费监管、评估、验收等职能整合,牵头负责科技项目中期评估、结题验收、绩效评价和内部审计等工作。开展权力责任清理工作,省本级行政权力事项保留8项,厘清责任清单40项,已分解落实到处室、责任到人。
二是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省级科技计划评审立项工作实行“五统一,三分开”运行模式,即统一组织评审、统一管理平台、统一服务机构、统一集体决策、统一信息公开,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设、相互制约”。对国家级科技计划申报推荐类项目纳入决策监督范畴,实行“1+5+N”管理模式,其中“1”为牵头业务处室,“5”为政策法规处、规划财务处、监督管理处、驻厅纪检组监察室、机关党委,“N”为与项目相关联的其他处室,分管厅领导为会议召集人。
三是优化整合省级科技计划。通过撤、并、转等方式,将原来的41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形成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创新平台和人才专项等5个类别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2015年度省级科技计划立项项目预计较上年减少40%以上,单个项目平均支持经费额度增加50%。创新经费支持与管理方式,对技术创新引导类项目主要采取后补助、风险补偿、创投引导等方式投入。
四是推行阳光行政。主动向社会公开非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确保立项过程“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今年7月,湖南省科技厅对2015年重点研发计划、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798项拟立项项目进行了网上公示,涉及经费11242万元,首次对拟立项的面上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进行集中公示。
三、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做到全过程监督
一是创新项目评审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新设立
关键词:住院处收费 管理机制 监督机制 信息管理
对医院住院处的管理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对医院住院处收费问题管理的好坏对于医院住院处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但是医院在住院处收费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同时逐步解决,如此才有可能使医院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一、医院住院处收费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现阶段,不管是私立医院还是公立医院,其住院处收费都存在很多相同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对于医院的住院处收费来说,内部管理机制非常重要。特别是和收费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于收费的管理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许多医院的内部管理机制都不健全,存在很多的漏洞,对收费的管理较为混乱,人员奖惩机制也不健全,这严重的影响到了医院的发展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还有就是,医院住院处在收费的时候会存在多收的情况,但由于住院处收费制度并不健全,很久以来,很多病人对住院处多收费的情况没有一个可以投诉举报的地方,这对医院的整体形象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住院处收费外部监督机制缺位
不仅是医院住院处的收费存在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对于收费的外部监督机制也存在缺位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外部并不是指医院之外,而是相对于住院处来说的。对于住院处的收费,医院的审计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太小,责任机制也不健全。缺少外部监督的住院处对于收费问题就更容易进行内部操作,进而出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于住院处收费的审计方面,不管是对现金管理还是住院病人的收费管理以及退费管理等等,这些都做得很不到位。当然,在外部监督机制方面,医院也缺少一个有力的监督机构来监督住院处收费的管理,这是在今后的医院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改进的地方。
(三)住院处收费信息管理的混乱
对于大多数的医院的住院处来说,住院处收费信息的管理都存在很多的漏洞。医院并没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医务人员在这方面的素质也不高,这严重影响到了医院住院处收费信息管理的体系化以及信息化发展。对于住院处收费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大多数医院并不完善,而且医院并没有专业的人员对此进行维护,因此相对来说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而且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住院处收费信息管理的混乱,导致医院在收费的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医院的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因素,这也会影响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在医院的建设和改革中,信息化建设必须引起注意,否则会严重影响到医院的发展。
二、医院住院处收费问题的解决思路
鉴于不管是私立医院还是公立医院都存在以上严重影响到医院发展的问题,在今后的医院建设和医疗体制改革中,都必须把医院住院处收费问题作为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控制
对于医院住院处收费的问题,加强内部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控制应该说是最为重要的措施了。首先是应该建立内部完善的制度体系。应当由医院制定与收费相关的内部规章和制度,确保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其次应当建立内部的考核制度。特别是对于收费处人员的考核制度尤为重要,应当定期对其进行考核。还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赏罚分明,如此才能有效地建立起内部良好的秩序。最后还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稽核制度。稽核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切实做好监督和稽核工作。
(二)完善住院处收费的外部监督机制
对于住院处的收费工作,外部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关于对住院处收费的外部监督,首先医院必须能够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及有效的监督机构,并且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使得监督机构发挥作用。当然每个医院要根据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次对于住院处收费的监督,还要发挥内部人员的作用。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对内部举报人给与奖励。如此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当然对于监督机构的人员,医院也必须制定相关的措施对其加以考核和监督。这样才能确保外部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
(三)住院处收费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
首先,医院应当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收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建设,实现部分的信息化,进而实现医院整体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对于医院的收费信息管理系统,应当聘请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维护,确保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如此,对于医院住院处的各种收费及其相关的信息,都必须确保收费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进行数据保存,如此也有利于收费管理的正规化。对于住院处收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应当以病人为中心进行。这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病人投诉的现象,不仅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有利,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
综上所述,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对于住院处收费中存在的问题都必须引起重视,并在今后的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建设中逐步解决,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努力为病人提供高效、优质以及廉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葛传俊.医院住院处、收费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72
[2]胡素明.住院收费审计之我见[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2): 156-157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信息;监督;岗位轮换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会计工作方法,能够实现对企业经济和财务等方面的有效管控,为企业会计核算、监督及相应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这对企业会计工作带来了严竣的考验。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需要建立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内部会计制度,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度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资本在国际市场的流动速度有了质的提升,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金融交易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需要拥有健全的、能够应对内外部变化的会计制度,否则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当前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普遍,这其中涉及到会计制度缺陷和人员素质等因素,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需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与其相符的会计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会计制度作用的发挥,需要避免企业内部工作职能不同员工之间出现串通作弊的现象,因此在企业会计制度中,需要对不相干的职位进行分离处理,这样企业各部门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牵制的局面,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企业还要确保行使控制职能人员的素质与岗位的要求相符,从而为内部会计制度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的条件。另外,还要完善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使业务制度与财务制度相互催进、相互监督,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据优势,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方法
(一)转变会计观念。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财经法规的改革,需要深入学习理解新制度,因此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快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在思想意识方面提高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前瞻性。要在企业内部设立完善的会计体系,做好人员配备,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针对企业的发展实际来采取适宜的会计核算方式,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会计制度,从而实现对企业会计事务的有效管理。(二)创建有利的环境。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对自己的环境进行调整,从而为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创建一个有利的环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会计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兼顾不同岗位之间相互监督以及相互配合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培训和学习机制,以此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管控,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以此来强化对资金和成本的预算重审,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评估和报告制度,实现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全面防控。在企业不断改善内部环境的同时,还要注意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效衔接,以此来推进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进程。(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企业在完善内部会计制度过程中,需要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可以适当的参照和借鉴成功的经验,制定出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内部会计制度。同时还要对企业内部财务工作岗位进行规范设置,明确每个财务岗位的职责。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还要体现出企业发展特性,并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确保企业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时,还要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综合考虑,以督促企业全员对会计工作的有效配合,从而形成部门之间的有效制约,更好的促进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根据企业所处行业以及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建立多层次的会计结构,形成规范的企业内部、外部监督机制,共同监督企业会计工作。一方面分别设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以及会计机构,各部门人员明确职责、相互制约,避免会计监督遭到人为干扰,进而杜绝财务信息造假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和其他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审计监督。(五)建立并完善岗位轮换制。由于会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一个较为特殊的部门,因此企业要建立并完善岗位轮换制,即定期和不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以此来预防财务人员任职期间一些错误发生后带来了的危害。而且实行岗位轮换制过程中,财务人员在换岗位过程中都需要对账目进行一次全面核实,可以有效的预防现象的发生。在定期换岗的基础上加入不定期换岗制,可以对财务人员起到警示作用,规避其工作行为,减少违规事件发生的机率。对于岗位换轮制的实施,不仅仅单指会计人员,凡是企业内经手财务的人员都可以实施岗位轮换制,这样企业会计工作能够更好的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中,更好的发挥出会计的重要职能,进一步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三、结束语
随着企业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环境的越来越复杂,企业对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合法性、适应性、科学性、效益性和内部控制等作为会计内部制度建设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为会计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做好会计制度建设的基础工作,强化内部监督,确保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完善,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回建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问题探讨[J].菏泽学院学报,2013(08).
[2]金莹.关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研究[J].经管空间,2014(10).
关键词:内控制度;内审监督;事业单位;建设;问题;对策
我国目前正处于平稳的市场经济转型过渡期,政治相对稳定,所以在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与内审监督工作方面应该结合实际国情,充分明确事业单位组织的特殊属性,多多借鉴外部经验,丰富和完善自我,尽快做到对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合理完善。
一、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与内审监督现存的问题分析
(一)内控制度健全性不足
我国目前属于市场经济发展转型期,所以政府职能也在随着经济转型而发生转变,公共财政框架逐渐建立,这些也被视为是事业单位内控标准体系的最初形态。如此的现状也就说明了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标准方面还不存在严格的机制规范性与专门针对性,还未能为事业单位建立基于单位特点的相应内控准则。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在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改革上无法适应目前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方面出现无章可循的混乱状态,亟待改善。
(二)内控意识薄弱
在思想方面,现在多数事业单位管理层都存在过度重视政绩与事业发展,却忽略了对单位内部的管理机制建设,这种做法就是缺乏对内控机制建设最基本认识的思想表现,根本无视了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讲,这是因为事业单位领导层认为单位的主要职责就是公共事业管理,而不是生产,因为没有成本核算环节,所以就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这种思想是严重错误的。这说明事业单位管理层领导还将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局限于财务管理和审计上,实际上内控制度建设就是对事业单位控制监督职能的强化。因此这样的思想偏差也造成了事业单位对相关业务控制的脱节,无法充分发挥单位内部的各环节控制监督作用。
(三)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建设的缺失
内控制度建设与内审监督的缺乏也造成了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建设的缺失与滞后。没有良好的信息系统对于现代事业单位发展而言是相当严重的问题。由于内控制度建设的不利而导致信息系统滞后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上下级以及部门之间的交流,进而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更不能把握时机发出重要决策。例如某事业单位就因为其信息系统建设的落后,信息交流相对滞后造成了某些部门违反规定私自篡改专项资金用途的恶劣行为,更严重的是这一行为在实施3个月后才被单位发现,造成了单位各方面的严重损失。所以说,由于内控制度建设不利而带来的事业单位信息系统问题不但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进程,也增加了管理及决策的错误率,让国家资产不断流失,无法被正常控制。
(四)内审监督管理体系完备性差
首先,国内许多事业单位都存在内审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虽然在表面上事业单位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内审监督机制,但是从本质来看许多单位还是处于“自我监督”的状态。而且许多事业单位管理层还存在“事业单位不需要安排内审监督”的偏见。其次,事业单位内审监督机制缺乏独立性,而且实际监督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国内事业单位目前所实行的一般多为“双重领导”内审监督体制,所以在这种体制下,内审监督机构通常都是在事业单位的多部门领导下运行,实际缺乏相对独立性地位,尤其是在内审监督过程中过度考虑高层领导的利益,无法贯彻执行相关内审业务。最后所导致的内审监督结果就是难以达成共识,权威性不足[1]。
二、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与内审监督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讨论,发现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内控制度建设与内审监督方面建设的缺陷,所以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对社会产生正面效应,就必须马上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建设,为内控制度建设与内审监督发展提出有效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内控制度
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而言,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完善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建设制度,并同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根据我国国情,目前的事业单位内控机制可以借鉴国际公共部门的内控准则以及国内社会上企业的成功经验,并依据国际惯例中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原则(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与相关主管机构合理构建概念逻辑框架,实现事业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另外,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也应该配套相关法律法规措施,以适应绝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共通性,实现有章可循和严谨的内控责任追究制度,进而强化法律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内控监督的严谨性。
(二)强化内控意识
内控制度与内审监督建设的强化要从事业单位人员个体做起,首先要营造单位内部的内控良好氛围,例如领导应该负起责任,做到表率作用,强化管理层内控意识,让内控制度建设真正受到重视,做到内控制度建设的全面落实。在制定内控制度相关规定时,本文建议事业单位在明确负责人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责任风险与管理层政绩与内控制度与内审监督建设挂钩,强化管理层的履责意识,让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发挥各自的效能,做到全员团结主动维护改善单位的内控环境,从而达到主动建设内控制度与内审监督的目的。
(三)建立于基于内控制度建设与内审监督的内部报告制度
所谓内部报告制度就是以正式书面形式向事业单位决策层来反映单位目前的各个项目状况。以财务部门来说,资金的利用情况、资金的运营管理状况都是内部报告制度需要负责的部分。内部报告制度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作出与单位本身战略目标协调一致的关键决策,它也为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了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而且在建立该制度之后,事业单位的信息交流效果明显有所改善[2]。
(四)建设以确保内审监督质量为主的审计制度
内审监督制约机制的加强也是事业单位改善内控制度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开展内审监督不但能有效控制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也能有效协调事业单位高级管理层履行其应该担当的职责,真正达到对事业单位内部各个层面的监督目的。首先,要确保内审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事业单位人员首先要做到自我监督,比如为事业单位设立具有内部审计监督功能的预算委员会,内部监督机构不受审计单位的控制,从而真正实施全面审计,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状况。其次,要做到对内审监督制度的技术创新。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为内部审计带来了不大不小的挑战。所以事业单位也应该与时俱进,从传统的经验内审监督限制中走出来,向现代化信息技术内审监督的方向发展转变,注重审计技术的革新,顺应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发展潮流[3]。
三、总结
从本文可以看出,我国事业单位在内控制度与内审监督建设方面还是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的,比如对组织框架构建的不合理、控制约束力与意识的薄弱、信息沟通的不通畅等等。所以我国事业单位一定要在基于提升社会公信力的同时,从外部借鉴经验到内部自我调整来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并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行业特殊属性与实际国情,做到对内部控制与内审监督建设的相对完善,保证事业单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杨帆.财政透明度视角下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14(13):56-58.
[2]张学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6):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