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护理工作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特点,制订应急计划、预案和流程,完善应急制度及应急门诊和病区的建设。建立应急护理梯队,充分保障传染病突发事件时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组建一支人力充足、反应迅速、技术精良的应急护理队伍,是确保应急救护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
1.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梯队
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挂帅亲自抓,由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协助具体抓,领导小组成员为政宣、医疗、护理、院感、总务、设备维修等部门负责人,医务科、护理部和院感科负责应急治疗护理和隔离消毒及防护工作,护理部负责应急护理工作。护理部成立应急护理第一、二、三梯队,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抢救知识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身体素质好,作风过硬及居住在医院或距医院较近的护理人员组成。
1.2制定应急纪律制度
一旦发现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急梯队人员及全院工作人员进入备战状态,终止休假和正常休息,无条件服从医院调遣。护理部建立应急病区护士长及应急梯队成员通讯录和联系网,要求应急队员在应急状态时保持24h信息畅通,一旦接到通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的地点。
2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突发传染病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
2.1确定目标
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护理队伍,使应急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培训内容及方法
2.2.1突发传染病处理能力的培养
首先,理论学习,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应急管理和相关应急组织体系及应急联动机制,重点学习卫生部及省地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突发传染病应急护理工作流程,隔离防护知识,特殊治疗护理,针对性的急救知识和技术并进行护理理论操作考试,使应急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其次,突发传染病应急门诊和应急病区的工作程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导医、分诊、咨询及就诊病人突发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按病情轻重缓急将病人大致分类,对重病人就诊实行先就诊后缴费和办理住院手续;应急病区对诊断明确的重症住院病人,及时请示院领导,请求上级医院技术支持,远程会诊和专家指导,确保诊疗护理质量;对轻病人集中管理,同时做好病人及周围人群的健康教育,稳定正常社会秩序,使人们树立坚定信念正确应对传染病疫情。再次,护理抢救知识和技能训练,护理部平时注重对护士抢救技能(心肺复苏术、导尿术、吸氧术、静脉留置针技术、气管切开护理技术、心电监护仪和呼吸机使用)的系统化培训、强化和考核力度,并根据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技术考核时常出现的问题、操作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抢救器械使用中故障的发现与排除法等组编缺陷题库,人为设置“缺陷”让护理人员先行识别缺陷操作,明白正确的操作方法,然后对照标准进一步规范,使大家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寻错,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纠错补漏加深记忆,以提高护士的急救技术及观察病情能力和抢救配合能力。
2.2.2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演练
由于突发传染病很少发生,而且多种多样,护理部每年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抢救技术作为护士“三基”考试内容。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各应急小组成员按应急预案进行反复情景模拟演练,高标准严要求参加省市组织的应急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意识。通过演练不仅仅使应急梯队成员掌握应急预案内容,重要的是检验应急计划、预案和流程是否全面、科学、合理,并且根据演练结果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可以全面了解应急梯队成员的应急救护能力,随时调整训练计划、预案和流程,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3突发传染病的应急护理管理
3.1快速反应,启动紧急预案
院总值班领导执行突发传染病报告程序,每当有突发传染病预报,应急小组成员处于待命状态,一旦接到通知,立即启动紧急预案,整体应急系统开始运行,参与应急救治的各级人员迅速到岗,明确任务和职责,组织和指派相关人员迅速进行突发传染病的评估,以便作出下一步的安排。应急护理小组长接到通知,马上召集应急护理梯队成员开放应急门诊和应急病区,为随时能够接诊和收治病人开辟绿色通道。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病情判断能力的分诊护士到应急门诊接待就诊病人,维持就诊秩序,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进行简单查看病情,快速准确的分类,迅速安置病人。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流程为:应急梯队处于待命状态;应急门诊、应急病区启动,导医、分诊、预检分流、转送和收治病人;医疗护理服务、隔离消毒防护、心理支持等健康管理。
3.2人力资源调配,护理技术支持
2006年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期间,病人数量尤其是重危病人数量突然增加,又要设立专门的应急门诊和应急病区,因此护理人员数量远远达不到应该配备的要求,护理部想方设法将“办公室”搬到应急病区,主任每天固定时间到应急病区召开简短会议,部署工作并了解应急工作的动向,两位副主任深入病房,着重了解重危病人抢救和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上各种困难,指导重危病人治疗护理,随时修正各种护理计划和工作流程。并抽出院感科和信息科的部分护理人员作为应急第二梯队支援临床一线工作,满足应急需要,发挥自己的工作优势,确保护理质量。同时通知本年度新聘用护士提前上岗不仅可协助带教做力所能及的护理工作,又可抓住应急病区作为第一课堂的时机,使她们见到了平时见不到的危重病人,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危重病人护理知识和抢救技术;经受了锻炼,磨炼了意志,重要的是保证了护士与危重病人的配备比例,顺利完成了45例乙脑病人的救治和护理任务。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急病区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曾达到20余例,针对治疗中静脉穿刺困难的问题,为了确保治疗质量,减轻患儿痛苦和家长担忧,护理部专门调集临床各科室动静脉穿刺技术优秀的护理人员组成应急技术支持小分队,随时为血管穿刺难度大的患儿进行采血和治疗,经过3个月的奋战,圆满完成了139例患儿的护理任务,受到患儿家长的赞扬,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效益。
3.3综合医疗资源,配足应急物质
护理部及时准备紧急抢救,短时间组建应急病区和门诊所需的大量物资和设备,整合全院所有的资源,保证应急救护的需要。护理部要求应急病区护士长做好突发传染病抢救物资和隔离防护用品的贮备,注意抢救器材的保养与维修,使抢救器械处于备用状态,并与总务科、器械科随时保持联系,以保证应急抢救的物资供应。要求应急病区明确专人管理应急贮备物资,规定应急贮备物资一律不得挪用和外借。应急病区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医疗仪器、药品、通讯、电源和气源等在位完好情况,确保物资能及时供应。
4对策
4.1应急梯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应该根据应急需要不断完善
专科医院护理部在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管理中,也暴露了许多弱点和不足,在人员的培养、抢救设施的完善、抢救器械的使用、重危病人护理和抢救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由于专业所限,近年来我院招聘的护理人员中,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加之平时重危病人偏少,ICU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护理人员对抢救器械的使用和抢救技术容易产生生疏感。因此,护理部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难度和广度加大,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进行系统化培训,通过考试和竞赛提高操作技能,确保应急时的熟练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充分考虑传染病专科医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角色。
4.2应急病区的建设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不仅仅是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需要,便于应急病人的管理,有效利用医院仅有的医疗资源,确保重危病人的及时救治,更重要的是防止了与普通传染病人的交叉感染,消除病人之间的顾虑,且使应急病区护理人员更快更好地适应应急工作和环境,确保了应急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挽救病人生命。
4.3专业化的护理服务是保证应急救治质量的关键
护理部应注重专业护士的培养,并调集人力资源,采用由专业护士负责培训指导的多专业合作的工作模式,实施重点病人重点管理,解决临床护理中出现的各种专业难题。
4.4加大应急计划预案流程的学习和演练
在突发传染病救护中,护理人员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突如其来的大批重危病人,而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恐惧生疏感,不仅影响工作节奏,甚至出现难以应付的局面。因此,护理部应将应急演练纳入每年的护理工作计划中,加大应急预案的演练力度,要求全员参加,真实情景模拟,演练形式多样,包括理论考试、紧急集合、穿脱防护衣、隔离技术、抢救技术、抢救器械的使用等,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护理急救水平。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2-01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探视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2]。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3]。它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环节中,即使是很简单的临床护理活动都带有风险。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4]。
血透室护理工作具有专科性强、风险性高:病情变化快、危急、机器运转故障、导管脱落、出血、血肿等有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的隐患。因此,要有效预防,规避风险,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安全,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5]。
1血透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环境管理是否到位血透室布局和流程上有无缺陷:空间大小、互相干扰的因素、地板是否防滑、有无防滑标志、消防应急通道是否畅通、噪音大小等。
12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安全和法律意识淡漠透析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规程,未及时巡视,对病人的主诉未引起重视,透析记录不规范,上班闲聊、玩手机等引起的风险。
13病人的不信任病人因受某些媒体对医护人员的负面报道影响,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太过挑剔,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医护人员,从而造成护患关系的紧张。
14血透护士缺编年轻化素质参差不齐病人多,护士少,血透操作不够娴熟,透析治疗无法及时到位,而护士态度又不够诚恳,就容易引起护患纠纷。
15护士专科知识不足现在网络发达,病人的知识来源广,对护士的专科知识要求越来越高,不能敷衍了事,否则也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增加了风险。
16机器设备故障血透机、水处理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设备故障无预见性,是不确定因素,容易引起病人的恐慌,从而增加了风险系数。
17缺乏沟通技巧血透室病人病情重、病程长、经济压力大,如果护士不注重语言交流,解释工作不耐心,语言生硬,缺乏技巧,对病人出现的异常情况,护理措施不及时,又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导致护理纠纷。
2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
21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培训教育血液透析是体外循环的过程,发生危急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比如透析过程中病人突发低血压、心搏骤停,穿刺针或导管脱落等。透析病人多数是老病号,一般都熟知操作流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纠纷。因此,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学会如何化解医疗、护患纠纷,倡导慎独精神,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进行风险管理的培训教育,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
22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工作制度是护理管理的重要手段,既可提高工作的效率,也可保证护理的质量,有章可循也是保障护理人员的依据[6]。血透室必须严格执行并落实核心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
23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护措施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血透室是高风险科室,更应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及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如:透析器破膜的应急预案,穿刺针和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低血压的应急预案,停水、停电、火灾、地震等的应急预案。
24加强血透室护理人员的培训血透室专科性强,风险性高,上岗前必须进行思想政治和专业理论、技术操作的培训。护士必须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两年以上、血液透析专科培训三个月以上,并随时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总结和改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便提升全员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
25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血透机、水处理机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要求护理操作人员须进行操作培训,并对机器的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登记。要求工程师要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对技术参数进行核查、校正,并做好登记。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病人的安全。
26制定合理的操作流程对血透室的各种操作应按卫生部编发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它是规范血液净化操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文件性规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7合理排班应根据病人的多少,病情的轻重,合理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弹性排班。以确保病人的安全,护理资源的合理利用。
28加强血透室的感染控制,防止医院感染每月对透析治疗室的物表和空气进行细菌培养,周对水的PH值、余氯、硬度进行监测。每月对透析用水、透析液作细菌培养,每三个月行内毒素检测,每年行化学污染物检测,并做好登记。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并记录。做好隔离透析室和医疗废物的管理。
29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主动与病人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血液透析治疗是特殊治疗,应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多与病人沟通,使患者及家属理解和信任我们,能积极配合治疗。
210加强巡视,做好健康教育血液透析是体外循环的过程,应加强巡视,观察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深静脉置管处有无出血及血肿,有无穿刺针及导管移位或脱落。观察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倾听病人的主诉,做好健康教育,对所管的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护士应花更多的时间在病人身边,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以外的服务,如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7]。
211加强环境的改造血透室要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要分开。环境应保持安静,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地面要防滑防酸,并有防滑标识。厕所应有扶手,并准备座便器,以防病人跌倒。
3小结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护士只有做好风险评估,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密切了护患关系,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针对薄弱环节能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的抗风险能力[8]。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2]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8(7):405-406
[3]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57
[4]李雪芳,陈立群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10):2701-2702
[5]黄雪梅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3):624-625
[6]冯凯芬血液透析室的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09,(9):2411
1 急诊科护士长在协调、排解医患纠纷中的作用
1.1 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特点分析 急诊科是一个风险程度较高、容易发生纠纷的部门,如何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需要护理管理者及急诊科护士共同高度重视和引起关注。急诊科普遍存在着患者病情急而且危重、病情变化快,病种较为复杂,死亡率较高的问题,而且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急救常规、急救原则知识的了解,对病情发生的各种变化难以理解,对发生突发事件无法接受。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逐渐加强,护理诉讼也越来越多。纠纷发生的原因还常常来自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服务态度不满意、操作技术不满意、对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收费频繁不满。
1.2 做法
1.2.1 “急”字当先 急诊科是一所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其治疗和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患者的生命。因此,急诊科护士长首先要明确责任和任务,突出一个“急” 字,打破就诊常规,疏导分诊要做到迅速,注意与医生的配合和协作,做到不拒绝患者,力争使急救护理方案在重患到院5 min内即可落实。我们知道,急诊科的工作属于被动型的工作,在工作中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有时是意想不到的。因此,护士长要善于使用恰当的、得体的话语向患者家属解释和加以安慰,使患者在良好的气氛中得到治疗和护理。在交流中避免使用刺激性和严厉的语言,不使用绝对性语言或肯定的语言,以防万一抢救不成功时不能取得家属的理解,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和镇定。
1.2.2 加强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也叫超前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准备护理前以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护理重点,及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实现由被动救治向主动抢救的转变[2]。急诊科护士长应坚持科学的思维,执行科学的护理抢救程序,即从患者病情评估、紧急护理救治到配合医生诊断,然后达到继续进一步救治。在医生检查患者病情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投入护理抢救,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未明确病因时抢救是第一位的,然后再配合医生做进一步诊断;要认真听取患者和家属的诉说,及时处理各种急症危象。如患者发生呼吸或心博骤停时要迅速实施心肺复苏术,同时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监护,及时给氧等,并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的同时,尽量采取措施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以利于后续的进一步治疗和诊断。因此急诊护士长平时要注意加强护士对危重病患者的护理意识,组织好相关技能的训练,提高救护技能。
1.2.3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 利用好护理人力资源与提高服务质量密切相关。人们传统的观念是重医轻护,而且个别医院护理人员比较少。护士长要做好护理人员的调配工作,合理安排值班等护理管理工作,安排有经验的年长护士和年轻护士协同工作,以减少因护理人员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护患纠纷,确保护理质量。
2 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
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在事先没有通知、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 具有不确定性。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破坏力,而且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了应对突发事件, 平时必须预先制定出一套实用完备的应急预案。
2.1 建立应急预案和学习预案 护士长应根据急诊科室的业务和技术特色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组织大家反复认真学习, 使全体临床护理人员熟知本部门应急处置的程序和预案的内容、流程。平时要做好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准备,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2.2 加强应急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能力 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主张以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突发事件的早期处置常常关系到整个事件的最后结果。因此,要定期加强应急处置相关知识及应急技能培训和演练,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反应速度。现场救护知识培训主要根据临床经验,对重伤员特别看护,并设专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轻伤员集中管理,并协助与患者单位或家属联系。突发事件往往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心理伤害,救治时态度要认真,注意关心、体贴和安慰患者,体现人性化服务,如适时帮助患者整理衣衫,轻拍患者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也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
2.3 完善各项制度制定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定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时有章可循,做到急中有序。护士长应及时调动科室内护理人员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理,为抢救患者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赢取宝贵时间。建议制定各种突发事件汇报制度、急救物品管理制度、抢救室管理制度等。
3 小结
急诊急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学科,急诊科护士长应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具备高素质、高技能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疏缓工作压力,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减少或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要沉着冷静、头脑清醒、指挥得当,平时要注意抢救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提高,为伤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参 考 文 献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吉林省吉林市 130000
[摘要] 目的 将本市三家二甲和社区医院的放射护理情况做现状调查,将医院的放射护理管理水平拔高一个层次,让其护理操作、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使护理的安全与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方法 采用自制《放射护理现状调查问卷》,以电邮、电话以及现场调查的形式对3家二甲和社区医院的放射科主任及22 名护士的放射护理现状进行,给出可能的改进方案。结果 在被调查的医院中普遍存在对放射护理的管理盲区,在专科培训、急救意识等方面缺乏经验,技能也有所欠缺。结论 护理管理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放射护理的管理上,放射科应将专科理论的学习及急救技能培训放在首要位置,定期考核以降低安全隐患,使医疗护理安全的到保障。
[
关键词 ] 放射;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61-02
近年来,医疗科技取得巨大发展成就,放射诊断技术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完善,与其对应的放射护理技能水平和工作范畴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但我国目前在放射护理方面还不存在明确的规范,某些二甲和社区医院成立放射科护理组以进行放射治疗,探讨了如何规范化管理放射科,认为提高护理水平必须先规范化管理放射科。MRI 检查、放射介入治疗一般在医院都没有进行开展,护理人员只有一到两名,缺乏护理管理的概念,有多种安全隐患存在,本次研究选取相关资料,就放射护理现状展开调查,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采用群体抽样调查法,以三家二甲医院和社区医院,包括2间二甲医院、1 间社区医疗为对象,共有护理人员16名,其中护士3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8名。从事护理工作年限超过1年的 11 名,五到十年的 3 名,小于五年 2 名。
1.2 方法
在 2011 年11 月市放射学会年会上采用自制《放射护理现状调查问卷》,试调查3家医院放射科护理情况,依据上级指示,在2间二甲医院放射科护士长及主任指导下,对《放射护理现状调查问卷》行修改完善,时间截至2012年2月,向调查对象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问卷,且电话在线对问答进程进行了解;内容包括放射护理个体化工作内容等,并发放22份,回收21份,有效回收率为95.45%。
2 结果
放射护理干预在不同医院间的内容无明显差异,均包括报告单发放,接诊登记,空气消毒情况监测,室间客理,床单位整理,静脉造影护理,盆腔检查前碘对比剂灌肠及阴道塞纱等;人员工作量统计,科室物品保管也在护理内容之列。护理人力资源示3家医院均设有护士长。均可依据医生要求完成阴道塞纱、碘对比剂灌肠;碘对比剂灌肠量为200~800mL,浓度为1.5%~3%。
3讨论
3.1 目前尚缺乏碘造影剂规范使用标准
本次调查显示,每家医院碘造影剂使用规范均不一样,无统计标准,2家医院离子型造影剂在静脉用药时做过碘过敏试验;在非静脉用药时,一些医院应用碘过敏试验,如T管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及经皮穿刺造影等,而CT检查前口服碘造影剂不行碘过敏试验操作,状况与上述类型。引起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药品管理部门未制定统一规范相关,但如何管理碘造影剂,各医院也缺乏细化标准;另外,碘造影剂的研发应用发展迅猛,在非离子型造影剂大量应用的情况下,未及时更改传统试验方法;此处,放射护理规范尚未统一,无统一碘过敏试验做法。
3.2 缺乏完善操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针对常规护理操作流程的应急预案在调查的各家医院放射科均有,但工作流程与护理操作流程呈混淆状态。应急预防主要在患者有突发状况发生或出现不良反应现象时应用,其中1家二甲医院将突发事件如台风、地震、停电、停水等在应急预案中纳入;此外,依据医院实际情况,对危重患者检查、患者窒息、坠床也有相应应急预防,规范并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为临床安全提供保障。
3.3 放射护理价值未明显体现
在调查的医院中,灌肠、碘过敏试验、静脉注射等并未单纯收费,如一家医院行静脉泌尿系造影,检查费用为60元,其中含造影剂过敏试验及临床操作,而护理人员完成静脉注射及病情观察需10~30min,若有不良反应状况,需采取相应方法立即处理,使临床工作时间延长,护理价值未充分体现;CT增强费用包括造影剂注射、碘过敏试验及造影后观察,与医生比较,护士更为参与主题,充分肯定护理人员工作,是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自信心,保障放射护理工作成功实施的关键。
3.4 急救技能及护理安全意识缺乏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放射科通常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放射科缺乏足够的护理人力资源,多数医院无护士长职务设置,故缺乏专业用管控人员,无急救技能培训资源;科主任仅对影像诊断质量关注,未重视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当临床工作中有碘不良反应发生时,还需请临床医生处理,易造成诊疗缺乏整体性及规范化,延误抢救时间,明显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因不同生产商有不同的碘过敏试验要求,如临床医生开具医嘱并不遵循需要,护士执行操作也没有按医嘱正确进行,安全隐患处处存在。
综止,在放射科工作中护理地位日益引起重视的情况下,需与各级医院放射科同仁及护理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就放射护理管理模式的改进工作展开探讨,以为医疗安全与质量提供保障。明确护士入职条件、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放射护量管理定、绩效考核标准等,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风险事件防范能力,对保障护理工作的成功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1年6月本科室借本院创造“二级甲等”医院的大好时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规程,加强医护合理,全年无纠纷、无投诉事件发生,确保了医疗安全。本调查因为样本量不足,其准确性还有待考察,大家可以一起思考,共同为提高放射护理质量做出贡献。
[
参考文献]
[1] 庞自云.冷疗加射线防护喷剂预防放射性皮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76-77.
[2] 张曦霞,张兰凤,叶赟,等.低温中药灌肠预防宫颈癌患者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17-319.
[3] 陈大春,杨薇,杨亭,等.利咽方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102-2103.
[4] 赵晓叶,郎静芳,付英秀,等.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不同时段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318-320.
[5] 杨永革,袁颖,赵君,等.全程护理在256层智能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3):188.
[6] 段宝凤,罗开元,李雪梅,等.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胃癌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3):191-192.
[7] 李雪,陈金华,卢蓉,等.放射科护理管理模式探讨[J],重庆医学.2010(3):374-375.
[8] 杨红花.放射科护理行为潜在风险因素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27):100-101.
[9] 田宏玲,马培娥,刘佳,等.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23):96-97.
[10] 谭花杰.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9):2566.
【摘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分析护理安全因素,提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质量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者讨论的主要课题,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为确保安全护理,近几年来我院着重加强医疗护理安全管理,修订了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加强了护理风险防范和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确保护理安全,使我院医疗护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现报告如下:
1 分析护理安全存在的因素
1.1 管理层的因素: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到位,护理安全才有保障。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主要有:①管理不力、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环节缺乏管理措施,把关不到位。②思想教育薄弱,没有护理安全意识,不重视对护士进行有效的安全护理教育,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缺乏安全理念。③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力,上级对下级的监控力度不够。④护理人员缺编或护理人力安排不合理,临床护士超负荷工作,使得一些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倦心理,不能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执行医嘱时不能发现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对病情缺乏预见性,未能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延误了抢救时机。
1.2 护士方面:良好的护士素质和的护理技术是护理安全的基础和保障。①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为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而加大各部门的工作量,造成部分科室的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当护士人手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士无法适应多重角色转换,出现角色冲突,长此以往,将使护士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2]。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②护士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新职工、新设备的进入有一个培训、适应、磨合过程,从统计分析看,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不安全护理事件,由于她们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技术操作不够熟练,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法律知识欠缺,理论与实践脱节,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③一些护士专业知识缺乏,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不能正确执行医嘱或不能发现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对病情缺乏预见性,未能发现病通知医生错过抢救时机,而造成护理安全问题。
1.3 病人方面:护理是一项护患共同参与的工作,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病人及家属的密切配合,在病人方面存在的对护理安全产生影响的原因有:①病人的违医行为。病人在护理过程中不遵守医疗规定,如不按时服药,不按医嘱配合治疗,或者擅自外出,造成不良后果或意外事件的发生。②病人价值观的转变[3]。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某些病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如对护士无故挑剔、刁难,提出许多苛刻条件,严重损伤了护士的人格尊严,从而影响护理工作完成。③因经济问题不能及时交清欠款,延误治疗而影响护理安全。
1.4 其他因素:目前差错、事故的鉴定处理仍有一个使医患双方都有依赖满意的机制,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尚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给人满意[3]。对护理安全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院内感染、烫伤、跌倒与坠床、输液渗出及坏死、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2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以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为主体,全体护理人参加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形成护理监控,科室互控,科内自控的监控网络,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各司其职,确保护理安全[4]。分析和解决存在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病区,各病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2 运用科学管理系统,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路径,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效益的体现,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成效。护士在工作中一旦发现危险因素或不良事件,立即上报,护士长从管理者、教育者的角度分析本病案存在的隐患,利用晨交班或会议的机会组织护士进行全面讨论、分析,使护士对存在的隐患有共同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不良环节,护理安全管理路径一方面可以激发护士的自主参与性,加强护士和管理者的沟通,营造积极、公正的安全上报氛围。另一方面可促进规范化、系统化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管理者根据流程、准确解读上报内容,从整体出发,根据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及时反馈,合理处理,从本质上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使护理安全问题真正受到大家的重视。
2.3 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
2.3.1 完善和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严格防控,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且要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产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防控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一个险些酿成差错的不良事件,实际上因为偶然因素或因即时干预未产生后果,对各项护理安全工作应有检查、监督、反馈、讲评、整改的机制。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医院管理部门应及时时知晓,协同处理,尽可能减轻不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做好改善工作,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
2.3.2 对各类紧急情况有应急预案,为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病人入院时护士根据病情做好详细的宣教,科室必须健全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如猝死、躁动、药物过敏性休克等,在制定预案时首先要重点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如躁动应急预案中,建立该患者护理评估,床头设立坠床提示牌及规范使用安全约束带等防范措施的落实。其次,制定跌倒等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及逐级上报程序。
2.4 重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教育,长期以来,护士习惯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护士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地去解决影响病人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5]。
2.5 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科人员中树立安全护理观念,加强职业 道德教育,时刻把病人安危放在心上,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应当让每位护理人员都明白,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上都可能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如果掉以轻心,势必危机四伏,对病人的生命来不可弥补的伤害。护理管理者着重系统分析,对当事人避免单纯的批评责备和处罚。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倡导主动报告护理过失和缺陷,善于以护理差错事故的实例及时教育护士,使其加强工作责任心,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从而全面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护理管理者必须经常检查和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科室定期组织专业知识业务讲座及专科技能培训,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地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
2.6 将护理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据护士的能力、资历及护理工作强度等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注意新老护士搭配,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排班上尽量满足护士的要求,以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各种仪器上均将操作程序写清楚,以便按程序正规操作。为防止各种遗忘性差错,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3 总结
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护理安全措施的更新和改革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认真更新安全观念,通过持续的预防性的管理和改进,以患者需求为动力,紧跟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进展,分析相关因素,才能保证护理安全,使护理质量更优、更高,适应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高标准要求,以提升医院社会形象。近年来我科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护士伍素质明显改变,技术水平得以提高,护理工作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达到了护理安全管理。2010年我科各项护理指标合格率为100%,住院病人对护理满意度为98%,责任事故为0,年褥疮 发生率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6%,特一级护理合格率为97%,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8.5%。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349-350
[2] 张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86
[3] 秦亲裕,秦净,金亚萍.医疗安全管理的认识与实践.中国医院,20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