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禽饲养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鸡禽流感;传播途径;禽流感防治
1.禽流感传播途径
现在为止研究发现禽流感主要是通过被感染过病毒的禽类污染的饮用水,饲料,或者是其它禽类使用的蛋筐、蛋盘、运输工具等造成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感染。目前科学家发现的由禽类传染给人的禽流感有甲型 H5N1、甲型 H7N7 及甲型H9N2 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同时,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严防疫情传播。科学家指出,人禽流感的发生,目前只可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病毒的几率很小。
2.禽流感症状
因感染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情况、卫生情况、健康状况,其它环境因素以及所感染毒株的毒力和数量不同,鸡病的症状差别也比较大。鸡突然没有任何症状就会死亡,这样通常是高致病性禽流感。这种类型的禽流感出现时,鸡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少,羽毛蓬乱,甚至鸡冠出现暗紫色,头部水肿等情况,这种过程和潜伏期一般都比较长,最长可达到21 天。其症状可涉及到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神经系统。在病情发展的初期,鸡一般会出现头部和面部水肿,冠髯发绀、充血、出血等情况,同时腿部肌肉,腹部脂肪及肌胃周边脂肪也会出现大范围的充血或者是点状出血的情况;在疾病发展时的内脏病变差异很大,有时可见到肝、脾、肾和肺等脏器表面的坏死灶,产蛋母鸡有时可见到有新破溃的卵黄,有时还可见到浆膜和粘膜表面的小点出血(特别是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粘膜表面沿胰脏的长轴常有淡黄色斑点或暗红色区域),但有些病鸡仅见脱水。
3.禽流感的综合防治
鸡的禽流感病综合防治的直接目的是防止病毒的最初传入和控制病毒的传播。达到预防和控制目标的关键是积极向养鸡人员及其管理人员宣传病毒是怎样传入和传播的、以及如何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全员的防范意识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1严格控制引种
要想控制鸡禽流感,必须从鸡的源头上着手。坚决不从疫区引进种鸡,对于其他地区的种鸡也要进行消毒,并且最好采用隔离饲养。对来自非疫区的种鸡也要先消毒并隔离饲养。随时观察这些鸡的健康情况以及它们具有的抗体情况。当鸡只本身未接种过疫苗或来自种母鸡未接种过疫苗的鸡雏,其血清中的 HI 抗体效价≤1:8 且病毒分离呈阴性时方可解除隔离。当我们采用接种过疫苗的种鸡作为鸡雏的时候,最好接种灭活疫苗的时间是在 15 天到 20 天左右,疫苗的量最好是在0.5 毫升。并于接种后的 15 天左右监测其血清抗体,当 HI 抗体效价全部达到>1:64 且相对比较整齐时方可解除隔离。当鸡只本身接种过疫苗且其血清型适合本地区时,其血清中的HI 抗体效价>1:64 且相对较整齐时可不必隔离;但其相应的HI 抗体效价≤1:64 或相对不整齐时,必须隔离消毒和补做相应血清亚型的灭活疫苗并于 15 天后监测抗体,直至 HI 的抗体效价
3.2保证饲料营养与卫生并定期消毒饮用水
鸡群所用饲料必须有利于消化吸收和营养全价,其各项卫生指标均应符合国标的规定。鸡群的饮用水要干净、清洁、卫生,定期进行饮水消毒并定期监测水中的微生物指标。
3.3实行“全进全出”制
所谓的“全进全出”制是指在同一范围内只进同一批雏鸡、饲养同一日龄的鸡群、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场的制度。采用“全进全出”制时,鸡群出场后可进行彻底的打扫、清洗、消毒鸡舍及环境,以切断病原微生物的循环感染途径。这种饲养制度有利于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全进全出”制在同一栋鸡舍、一个饲养户或鸡场的一个饲养小区内很容易做到,但要做到全场“全进全出”就比较困难,因此在设计鸡场时一定要考虑分成小区,做到以区为单位“全进全出”。
4.加强禽舍建设
禽舍在家禽饲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建设圈舍进行家禽的养殖,不仅可以扩大养殖规模,还可避免或降低家禽感染流行性疫病的几率会。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降低或避免经济损失,以达到保障经济收益的目的。禽舍在降低或避免家禽感染疫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野生禽类是禽流感病毒和其它疫病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和传播者,如果饲养家禽的方式为散养,就使家禽与野禽接触的几率大大提升。而通过圈舍饲养家禽,就避免或减少了家禽与携带传播性病毒的野禽接触几率,也就是从接触传染源的角度预防了家禽患病。通过建设圈舍开展家禽饲养,是目前从最基础、最有效,同时也是成本相对较低的预防家禽感染禽流感的措施和手段。禽流感在我国的暴发,让我们发现了农村家禽养殖产业存在的问题。亟待改善的就是传统的散养模式。导致家禽接触到了携带禽流感病毒野禽。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又把变异的病毒传染给人类。如果农村家禽养殖者选择利用圈舍养殖家禽,在避免家禽感染病毒方面会十分有效。圈养家禽方式不但可以防病,对于患病家禽的隔离和治疗也很有帮助。另外,传统家禽散养模式没有圈养模式的效果好。通过圈舍养殖家禽不但可以减少家禽因患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于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经济收益,降低生产成本等都十分有效。虽然建设圈舍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也是小投入大产出。
(1)选择建设禽舍的位置时,需要注意避免选择地势较低、潮湿、凸凹不平、不适宜排水、应风口和背阴的位置。(2)选择建设圈舍时要考虑周围的水源和水质方面的条件,确保供水的质量和供水的数量可以符合建立圈舍和使用的需求。(3)在建立圈舍时还要考虑圈舍建设位置的客观环境情况,如周边交通环境、是否有可依靠的电源供应,温度、通风、防寒保暖等方面的情况。(4)在建设饲养家禽的圈舍时,需要考虑的最关键因素是圈舍周边是否有防疫站,以及防疫站的防病治病的能力。另外,就是要避免在废弃的旧圈舍的基础上建设新圈舍,避免由于旧圈舍中存在传播疾病的寄生虫或者致病细菌或病毒等,导致家禽搬入圈舍后受到感染。结束语:禽流感的暴发和感染不仅给家禽饲养带来经济损失,对于家禽饲养者或者是接触者,会带来健康损害。因此,从源头斩断感染,通过建立禽舍饲养家禽是最有效、最基础、损耗最低的养殖方式。
5.结束语
总之,对鸡的禽流感病,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或抱有任何幻想,也不要“谈禽色变”和“草木皆兵”,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它并积极采取必要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就能确保我们所饲养的鸡群“一生平安”。■
【参考文献】
一、种苗选择不当
在选择种苗时,往往只追求便宜的价格,而不重视生产性能等因素对效益的影响。有些种苗经营户为了节约成本,对种蛋不消毒,对新雏不防疫,造成某些疫病的潜伏,致使养殖户购买便宜的苗禽后,常发生鸡新城疫、鸡白痢、小鹅瘟、鸭瘟等对家禽生产危害极大的传染病。
二、疫病防控不当
一是不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由于家禽饲养群体中有不同日龄家禽,会有日龄较长的带菌或带病毒的家禽传染给其他易感家禽,造成反复传染,使疾病长期在舍内存在。二是不注重环境的清洁消毒。环境消毒是预防和消灭病源的有效方法。三是预防接种方法不对。应根据疫病的流行特点、母源抗体水平以及不同疫苗间的免疫交叉来正确安排免疫。四是引种方法不对。从外地、外场引进种禽时,需要经兽医人员检疫,防止引入病禽或带菌(病毒)禽。五是病禽和死禽处理不及时。病禽和死禽是重要的传染源,有的养殖户对患鸡和死鸡处理不及时,未进行掩埋或焚烧,造成了疫病的大传播。
三、药物使用不当
一是乱用药物。禽发病后,不经有经验的兽医诊断,仅凭感觉和药品广告,自己随意选购和使用药物。二是药物剂量使用不对。部分养禽户认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因而无
转贴于
限制地任意加大用药剂量,造成用药成本增加,家禽出现耐药性,药物蓄积、残留甚至中毒。三是用药疗程不对。很多养殖户在用药1~2次没有明显好转就换药。由于疗程短,机体已受损伤组织的修复有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因此治疗往往不彻底,造成疾病复发或加重。四是药物配伍不合理。一些养殖户总认为临床用药越多越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一旦发生疾病,只从单一药物的作用考虑后随意配合,结果造成疗效下降或无效。
在炎热的夏天,凌海市(原锦县)新庄子镇新庄子村天成养猪场,一排排宽敞明亮、干爽清凉的猪舍里,没有污水,不见蚊蝇,一群群皮毛油亮的肥猪或闭目休息,或打闹嬉戏。养猪场场长李学敏介绍,以往猪圈蚊蝇乱飞、臭气熏天的场面在我们村早已是历史了,现在全村37个养殖户饲养的16万只(头)畜禽,都生活在这样的畜牧小区里。这不见蚊蝇、没有异昧的标准化猪舍的背后,正是锦州市发展生态畜牧业,实施生态养殖模式所带来的成果,也是当今锦州农村养殖业的真实写照。作为辽宁省的畜牧生产大市,锦州市果断摒弃原有的以庭院化、小规模、大群体为主的畜禽养殖模式,自2006年起全面建设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确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养殖模式。两年多时间,不仅逐步探索出一条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全市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比重增加到52.2%,还改善了农村环境,使养殖业走上环保生产、科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环保、经济“两相宜”。
改革原有模式发展生态畜牧
锦州是全省畜牧大市,生猪、肉羊、肉牛、家禽饲养量均排名全省前列,全省12个生猪调出大县锦州就占有4个。多年来全市畜牧业生产形成了庭院化、小规模、大群体这一独特的生产模式,并形成大量的养殖专业村。专业村里超过1/3的农户从事养殖业,且养殖同一品种。这种养殖模式因投资少,进入门槛低,特别是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出路,成为锦州畜牧业发展初期的必然形式。然而这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庭院化养殖方式,由于养殖密度大,人畜、人禽混居,不但造成防疫条件差、动物疫病难以控制,而且畜禽粪便等污物的随处堆放,还恶化了村屯居住环境,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为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养殖状况,2005年末,锦州市政府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探求规范化、生态化的畜牧业发展新模式,转变畜禽饲养方式和畜牧业增长方式。2006年初,刚刚成立的锦州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按照走出村屯、疏密有度、利于防疫和生态保护的原则,开始在全市实施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并大力推行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同时还制定了“用3年时间建设500个养殖小区,把锦州市建成家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市”的目标。
科学规划管理 推进小区建设
与传统的庭院养殖方式不同,锦州市建设的畜牧小区更加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锦州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在小区选址建设上严格要求,比如养鸡小区的选址,必须距铁路、公路、居民区以及其它公共场所1公里以上,距离其它家禽养殖场3公里以上,距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以及水源保护区1.5公里以上,这种与人群分离的养殖方式有效控制了人禽的病菌感染。在畜牧小区建设中,严格遵守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净道和污道分离的规定,并且每个小区都配有相应的防疫设施。对于联户建设、多户入住的畜牧小区,他们坚持“统一建舍、统一饲养、统一进雏、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原则,严格管理,保护、改善农村环境。
与此同时锦州市大力加强畜禽防疫管理,于2006年4月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锦州市家禽养殖、防疫管理办法》,规定规模养殖户在养殖前必须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出申请,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后方可饲养,实现了依法管理畜禽养殖业,饲养方式从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变。他们在全市开展畜禽产地检疫工作,实现畜禽产地检疫临栏化。2007年共使用动物产地检疫证明3-35万本,位列全省第一,省动监局专门在锦州市召开全省产地检疫工作现场会,向各市推广锦州市产地检疫经验。为扶持畜牧小区建设,锦州市充分利用省财政资金1700万元,并整合农业基本建设资金、水利资金、扶贫资金、整村推进扶贫资金等支持小区建设,两年多来共投入财政资金4970万元,补贴养殖小~_261个,到2008年6月初,全市新建畜牧养殖小区已达387个,养殖小区总数达到1113个。预计到今年年底,新建小区将再增加120个,顺利完成3年建设目标。
环保循环生产 搭建致富平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工厂化农场饲养的动物过着何种凄惨的生活。
现代化工厂饲养的母猪平均能生养近九只小猪,许多仔猪一出生便呈现畸形。常见的病症有颚裂、雌雄同体、凹陷、无肛症、长短腿、颤抖与疝气。鼠鼷部位疝气十分常见,通常在替公猪去势时,便一并以手术加以治疗。出生后48小时,仔猪的尾巴与通常用以嘶咬其它小猪的“细牙”会在没有施打麻醉的情况下被去除,养猪场的仔猪出生两天内要注射铁剂,这是为了顺应快速生长以及母猪因密集哺育而缺乏奶水所致。公仔猪于十天内在无施打麻醉的情况下被摘除G丸,摘除G丸的目的在于改变肉质的味道,这些仔猪离乳后,死亡比例高达9~15%。仔猪若愈快食用固态食物,便能愈快达到市场要求的重量,“固态食物”通常包括屠宰场的副产品:凝固的血浆(这类食物能让仔猪长胖,却也因此严重伤害它们的肠胃道黏膜)。仔猪常于15周左右离乳,但工厂化养猪场饲养的猪一般约在15天离乳,并逐渐缩短至12天。这些刚出生的仔猪尚无法消化固态食物,因此要替它们额外注射药剂,防止痢疾。离乳的仔猪被迫关进以坚实铁笼打造的“育儿室”,一层层堆栈,上层铁笼的粪尿全都会往最下层流淌。仔猪若发育不良,过于瘦小,便被抓起后腿摇晃,以头下脚上的方式砸向水泥地摔死。
喂食动物吃下大量抗生素、荷尔蒙与其它药剂,能让多数动物在屠宰前维持生命迹象,养殖场潮湿、密集饲养的压力,在在削弱动物的免疫系统,大量粪尿聚集产生的有毒气体,使得以上提及的种种问题无所遁形。在屠宰之前,约有30~70%的猪只呼吸道感染,而因感染呼吸道方面疾病的死亡率约占4~6%,持续不断的疾病感染促使新型流感病毒产生(这些病毒逐渐形成人畜共通感染疾病)。在工厂化农场的世界,没有是非黑白。兽医考虑的不是动物健康,而是获利能力;药物不以疾病治疗为目的,而成为摧毁免疫系统的替代品。工厂化农场的饲主并不以生产健康动物为目标。
看完上述的饲育过程,你还吃得下东西吗?如果尚有食欲,我们接着来看看为了维持肉品的生产量,畜牧业做了什么来确保牲畜产能。
1940年首见鸡饲料内掺杂磺胺类药剂与抗生素,不仅能刺激生长,还能抑制群聚疾病感染。这真的是完美的饲养方式,只要在饲料中加入药剂,牲畜的死亡率可以大大降低,药物与群聚饲养不仅能增加收益,家禽在没有使用药剂的情况下也不再“健康”无虞,农场饲养的牲畜即使没有生病也服用抗生素。在美国,人们一年的抗生素用量约为300万磅,而喂食牲畜服用的抗生素用量则高达1780万磅,据估计,喂食鸡、猪与其它牲畜的非治疗用途抗生素用量应为2460万磅。欧盟国家目前非法使用的抗微生物剂达1350万磅,消费者也乖乖地吃下这些畜产品,把抗生素、生长激素、药剂一起吞下肚。
近期,多地先后发生多起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且死亡数人。经监测,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与禽内检测的H7N9高度同源,农业部已将H7N9禽流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并启动一类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全区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切实做好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努力实现“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目标。
一、认真开展家禽疫情排查巡查工作。
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其禽源性特征较为明显。各地要集中力量,切实强化源头防范治理,迅速开展家禽疫情排查。各镇、街道、园区要安排人员,与动物防治员联合组成家禽疫情排查小分队,逐场、逐户、逐个活禽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绝不漏过一个场(户),不遗留死角盲点。排查结束后,要加强巡查工作,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按规定采样送检,并及时规范处置。逐级上报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二、继续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
各地要将疫情排查巡查和春防工作相结合,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按照《市区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方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4月20日前完成防疫任务。农业部门要加强饲养管理技术指导,规模养殖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大消毒频次,同时督促家禽饲养、经营及屠宰加工环节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实行消毒监管全覆盖,加强免疫效果监测,以监促防,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达到80%以上。
三、切实加大畜禽流通环节监管力度。
全区范围内暂停所有活禽交易市场交易,暂时关闭活禽批发市场和宰杀场所,对重点区域严格实施深度消毒处理,并做好疫情溯源和相关处置工作,暂时禁止运送外来活禽进入,暂时停止信鸽活动,暂停街巷小区的家禽宰杀网点,取缔街头流动摊位,暂停花鸟市场的鸟类交易。暂停大规模的春游等容易接触禽类、鸟类的活动,学校、医院、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每半天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切实加大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经验禽类产品的监管力度。
四、强化突发疫情的应急准备。
当前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敏感时期,尤其是面对H7N9流感新型传染病,要超前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准备,充足储备的相应物资、资金,组织培训演练,及时对举报情况进行核查,消除隐患。同时加强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
五、正确把握舆论宣传导向。
要坚持正面宣传、科学宣传和依法宣传的原则,客观真实地宣传重大动物疫病传播方式和危害影响,提高群众的认知度。要及时通过网络、媒体向社会科学防控措施及成效,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防护知识,减少恐惧心理,维护社会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公开或疫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