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贫困生帮扶实施方案

贫困生帮扶实施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贫困生帮扶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贫困生帮扶实施方案

贫困生帮扶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我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重大部署和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主要工作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

我校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其他中层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精准扶贫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整理档案和网上系统的操作,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积极行动,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

今学期,我校认真对转入学生和一年级新生进行摸底,同时与上级对接,确保信息准确,无漏报、多报现象,最终确定了61名建档立卡学生,其中:其中已脱贫44人,未脱贫17人。我校61名建档立卡学生中本县区户籍有57人,外县户籍有4人。

三、精心策划,落实了各项制度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根据《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及《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实施方案》和《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计划》所有教师每人结对帮扶一名贫困生,校委会成员及班主任重点帮扶建档立卡学生,并能动态管理,同时学校又制定了《控辍保学方案》,并与每位班主任签订了责任书,确保无辍学现象。

四、紧密安排,落实各项帮扶制度和计划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帮扶制度和计划,同时宣读了我校的相关要求和实施计划,对建档立卡学生实行“一帮一”帮扶,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行动,认真落实。首先各位教师确定了自己的帮扶对象,并能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经常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绝不能使其成绩下滑掉队,同时多方合力对其引导,让他们用健康的心态去树立理想,迎接未来。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测试成绩,这些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而且较以前更加乐观向上。

五、统筹安排,认真落实了资助政策

认真学习上级资助政策,利用电子屏和宣传栏大力宣传相关政策,班主任通过微信群为家长解读,每位家长明确了享受的资助,知道了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

同时,学校也认真落实了资助政策,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为学生及时发放了书本和校服,另外,根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落实了建档立卡学生的“营养餐”,由于我校没有灶,我校安排专人与就近早餐店联系,解决了这些学生的生活问题,所有资助资金都足额、及时发放到位,无错发、漏发、缓发和不发现象。

六、齐抓共管,完成了各项任务

贫困生帮扶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根据市教育局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在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的同时,统筹协调、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整体推进,扎实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确保了贫困家庭在校生扶贫资金准确、政府资金减免到位,受到贫困户、在校学生和社会的一致赞誉和好评。

2018年,我校对照省市扶贫办、镇政府、村委会辖区贫困户及在校生建档立卡信息,核准扶贫名单,现将本年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 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李强校长为组长,侯健主任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班班主任教师包联到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实行“一 对一”信息核查和帮扶。

二、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形成教育扶贫帮扶长效机制。 为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序进行,同时, 高标准完成精准扶贫任务, 学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扶贫工作计划、 扶贫工作包联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专题会,及时总结阶段性工作,建立完善并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推动教育扶贫工作纵深开展。期间,先后制定完善了《教育精准扶贫走访制度》、《教育精准扶贫帮扶措施》等长效机制。

三、广泛开展贫困家庭及人口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是对我校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建立基本情况信息档案, 摸准摸实上报中心校; 二是建立贫困学生的在校情况档案;三是及时准确上报贫困学生在校收到的资金救助等发放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进行及时核审。为掌握较为全面、准确的帮扶对象情况信息,我校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与学校所辖地区的村干部紧密配合,虚心听取村干部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拉近距离,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并针对每一位帮扶对象的情况制作了联系表,在联系表中较为详细的记录了帮扶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情况。

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重点开展教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扶贫。

1 、学校提供专项资金,开展经济帮扶,送温暖、送爱心。每学期拿出经费的3% 用于购买学习用品,资助贫困生。

2 、发挥学校专长,开展智力帮扶。学校在了解帮扶对象家庭情况后,组织其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召开了帮扶会议,掌握其在校的学习情况,结合其家庭情况和教师的建议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进行定期的辅导,让其在校期间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成。在本年度期末质量检测中,这些学生在学习及心理上均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越来越有自信。

3 、开展心理教育帮扶。 由于帮扶家庭中较多学生为留守学生,学校非常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与之交流,掌握其心理状况,适时调整与疏导。

五、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坚决完成上级的任务。

1 、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做好辖区范围内学生的入学工作,加强学籍管理,确保适龄学生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2 、建立了“防辍控辍”管理制度,学校与各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

3 、密切注意学生辍学苗头,及时做好学生思想教育,从源头上防止辍学。

贫困生帮扶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1月19日会议和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全县教育系统实际,现就全县20*年“惠民行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惠民行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惠民行动

1、时间:20*年1—2月;

2、牵头部门:政工股。主办单位:县教育工会、各学校、各单位工会。

3、活动内容及实施方式:

(1)慰问劳模、优秀教师(4人);

(2)召开离退休教职工座谈会,慰问离退休教职工(30人);

(3)帮扶慰问特困教职工(130人);

(4)组织师生慰问、资助农村五保老人和孤儿(30人);

(5)全县学校组织慰问本校困难教职工(各校按教职工人数3%-8%组织慰问。全县180-230人)。

(二)帮助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

1、时间:20*年3月、9月;

2、牵头部门:教育股、法规股。主办单位:城区中小学校;

3、活动内容与实施方式

(1)调查统计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2)督促城区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三)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

1、时间:3至4月、9至10月;

2、牵头部门:计财股。主办单位:经管办,各中、小学校;

3、内容与方式

(1)调查统计上报贫困学生基本情况;

(2)具体落实“两免一补”的金额;

(3)将“两免一补”的金额发放到人。

(四)关爱留守学生

1、时间:1月至12月;

2、牵头部门:教育股、法规股,主办单位:各中小学校;

3、内容及方式

(1)看望慰问留守学生;

(2)规范管理留守学生;

(3)强化留守学生教育;

(4)建立关爱留守学生应急机制。

(五)关爱特殊儿童少年

1、时间:春、秋季开学前;

2、牵头部门:教育股。主办单位:计财股、招办、各中小学校;

3、内容与方式

(1)每年8月调查登记各类残疾儿童少年;

(2)听残、视残、智残适龄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5%以上;

(3)帮助解决赵家特教中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

(4)落实各类残疾学生在校期间的政府特教补贴。

(5)招办和普职高学校帮助高考上线的残疾学生顺利入学。

(六)大力开展农民工岗前就业培训和农民专业技术培训

1、牵头部门:教育股,主办单位:县职高、亭子职高,各乡镇农民技术学校;

2、内容与方式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0000人次;

(2)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3000人次;

(3)培训农村科技当家人1000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80000人次;

(4)发放农业科技专业书籍,搞好科技下乡活动。

(七)、做好联乡包村、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

1、时间:3-12月。

牵头部门:政工股

2、内容与方式

(1)帮助解决联系乡、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困难;

(2)教育局给予联系乡、村适当资助;

(3)做好计划生育三结合,联系乡、社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帮助计划生育户解决具体困难。

(八)排除D级危房

1、牵头部门:计财股,主办单位:经管办、各相关学校;

2、内容:

(1)年内排除现有D级危房;

(2)启动村小学改造工程;

(3)调度资金解决普九欠账和排危工程欠款,保障学校教学秩序不受干扰。确保学校建修工程不拖欠农民工工资。

(九)大力开展“助学帮困”募捐活动

1、牵头单位:教育工会,主办单位:各基层工会;

2、时间:3月和9月

3、内容及方式

(1)大力宣传“助学帮困”募捐的重大意义,让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募捐活动。

(2)春季开学后,各校教工会组织师生开展“献出一点压岁钱”的爱心行动,筹集资金解决本校贫困生和孤儿的入学费用、生活补助。

(3)9月秋季开学后,教育局、教育工会号召“全体教职工拿出一天工资、学生献出一点零花钱”,倡议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贫困大学生等多种形式的爱心募捐活动,聚集起爱的力量,资助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大学生,资助一度受困的教职工度过难关。

(十)竭力做好“助学帮困”工作

1、时间:1月至12月;

2、牵头单位:政工股、教育股。主办单位:各中小学、直属单位;

3、内容及方式

(1)年内发动社会各界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20名左右。具体办法:5月由教工会通知各普、职高学校调查统计核实在校贫困高三学生并上报县教工会,7月高考成绩公布后教工会进行初审,并向社会发出求援信。8月本人持高校录取通知书,经教工会审核后报教育局和县政府审定后发放资助。

(2)给予有特殊困难的中小学生特殊资助。在校的贫困中小学生在享受“两免一补”后,确因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和疾病造成特困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资助,保障特困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3)资助特困教职工渡过生活难关。因自然灾害和重大疾病造成教职工家庭难以维持生活的基本需要,各校和县教工会在调查核实后给予及时资助,让其尽快摆脱贫困。

(4)全县在岗教职工“结对子”每人资助一名贫困中小学生。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校、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校本单位实施“惠民行动”的第一责任人,各工会组织要积极配合行动。各牵头部门、主办单位负责“惠民行动”方案的组织、实施、落实工作,各股室、单位要积极参与、支持、配合,共同做好“惠民行动”的各项具体工作。教育局办公室负责督查督办,收集信息、上报信息,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营造氛围。各校各单位要通过新闻媒体和单位的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实施“惠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关注民生、关爱百姓、关心弱势、构建平等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并及时上报工作简讯。

贫困生帮扶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为加快天城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省、州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天城实际,县委、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县直属中学校长公选方案》、《乡镇中小学校长公选方案》、《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我县教育综合改革。主要情况如下:

一、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积极实施工程,突破高中“瓶颈”制约。

我县按照“合理规划,统筹全盘,重点突破,兼顾一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效管理,提质增效”的高中教育发展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展发展新思路,调整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充分利用好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办学潜力。采取以下措施,加快高中教育发展。

⒈积极扩大现有高中办学规模,盘活现有教育资源。

在稳定天城一中个高中教学班规模的基础上,扩大县属中学办学规模。一是天城二中扩征土地亩,动工建盖一幢建筑面积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撤销竹园镇一中、竹园镇二中并入天城二中办学。二是天城三中扩征土地亩,动工建盖幢建筑面积平方米的教学楼,撤销虹溪中学并入天城三中办学。三是西山民族中学扩征土地亩,建盖一幢综合楼,为下一步招收高中学生打好基础。四是天城四中建盖一幢教学楼,以扩大高中学生容量,目前教学楼已开工建设,从××××年月起,停止招收初中学生,增扩高中班级。五是在职教中心积极开办综合高中班,到年办学规模可达到个班。

盘活现有资源后,我县高中每年可招收个班余人。天城一中年招生个班,天城二中年招生个班,天城三中年招生个班,民职中年招生个班,西民中年招生个班,天城四中××××年停招初中办成高级中学,年招生个班。

⒉积极协调社会力量,走多元化发展高中的路子。

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年协调配合红河烟厂兴建了庆来学校,并招收高中学生个班人,××××年高中计划招生个班余人,学校完成建设后高中部最大规模可达年招生个班余人,滇南文武学校职业高中规模可达年招生个班余人。两所学校为我县突破高中教育“瓶颈”制约增强了发展后劲。

⒊新建天城中学,扩大高中办学规模。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建天城中学的工作,成立了天城中学建设规划领导小组和建设指挥部负责学校筹建工作,安排了万元的前期工作经费。目前工作顺利推进,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地质初步勘测报告》和《地质方案评价报告》。《天城中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月×日经州环保局审批通过。项目计划上报相关资料已备齐,于×月×日上报州发改委审批。完成了用地丈量、树木、坟墓清查、迁坟用地规划相关费用补偿标准核定等项工作。天城中学占地余亩,建成后办学规模可达个班余人。

××××年我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年预计可达%。上述措施全部落实后,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到年可达%,到年可达%。,

(二)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激活用人机制。

××××年州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以来,我县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把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改革的中心任务,在全县学校积极试行校长公选制,推行校长奖励制、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极大提高了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县教育事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⒈校长公选制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选好校长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县结合天城教育的实际,制定出台了《天城县直属中学校长公选实施方案》和《天城县乡镇中小学校长公选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和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教育专家、教师代表组成的校长遴选委员会,由校长遴选委员会提出公选校长的具体实施步骤,并组织实施。通过向社会公告、发动报名、资格审查、公开演讲、答辩测试、综合考核、组织审批、公示任职个程序,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校长公选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年,在校长岗位空缺的西二镇中学和管理薄弱的天城三中试行校长公推公选,产生了位公选校长。

⒉校长奖励制

我县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行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通过对校长本学年德、能、勤、绩的综合考核,县属中小学(含教办幼儿园、民办学校)奖励前名,第一名万元,第二名万元,第三名万元;乡镇中学奖励前名。第一名万元,第二名万元;乡镇中心学校奖励前名,第一名万元,第二名万元,第三名万元。

⒊教师聘任制

我县的教师聘任制坚持六个原则。一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秉公办事,任人唯贤;二是定编定员原则,学校对教职工的聘任只能在县编委和县教育局核定的编制内聘任,超编聘任的人员,其工资由学校自行解决;三是科学考核,客观评价原则,聘任以考核为依据,对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者予以聘用;四是因需设岗,因岗定员原则,根据岗位需要和学科需要设置岗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五是评聘分开,因岗定酬原则,受聘人员在聘期内按所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享受相应的工资档次;六是合同管理,依法聘用原则,校长对教职工的聘期为年,在聘期内,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的教职工,校长有权解聘。

在聘任的方法和程序上,首先由校长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制定出各岗位人员的《任期目标及工作职责》、《考核奖惩办法》、《聘任方案》和《绩效分配方案》提交教代会讨论,讨论通过后报县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实施教职工聘任由校长公开招聘,教职工申请应聘,经考试或考核,公开竞争上岗确定受聘人员后,由校长与其签订合同,颁发聘书。

⒋绩效分配制

我县各学校从××××年月开始建立并实施了重实绩,重贡献,薪随岗定,优质优酬的绩效分配制。学校对教职工的工作实行月考制和学年考核制,把工作目标、工作过程、工作效果有机统一起来,全面客观地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发放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经费来源分为三个层次,城区县直属学校由教职工工资收入的和学校的预算外收入的一部分组成;乡镇中学及地处乡镇的县直属学校由教职工工资收入的%和学校的预算外收入的一部分组成;乡镇小学由教职工工资收入的%和学校的预算外收入的一部分组成。绩效工资的核发,%用于月考核分配,按考核成绩每月发放一次;%用于年考核分配,按考核成绩每学年发放一次。目前,各学校的绩效工资分配运行良好。

(三)继续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年,我县“两基”主要指标完成较好,小学入学率达,辍学率为,初中入学率达,辍学率为,扫除文盲人,周岁人口文盲控制率为零,小学扫盲提高班结业人。为继续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在教育综合改革中,我县把发展基础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普及质量上,主要措施如下:

⒈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改善教育基础设施。

××××年,全县投入资金万元,完成危改项目个,排除危房平方米,新建校舍个,新建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年,县财政安排万元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主要用于支付历年教育欠债、在建校舍工程、天城中学等新建工程、校舍危房改造、购置教学设备。

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育人队伍素质。

按照数量足够、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我县采取引、培结合的方式,充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年引进本科生个,招考聘用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人。全方位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中小学教师人,选派教师外出培训人,邀请教育专家到县内培训教师人,各校举办校本培训,培训教师余人。××××年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人,开展新课程理念培训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件制作培训人,选派位教师参加州举办的义务教育工程教师培训。

⒊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以来,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加快,教育资源配置日益优化,极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全县撤并初级中学所,调减小学所,小学校点个。

(四)开展扶贫助学,全力控辍保学。

保证入学,控制辍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两大难点。为了克服这两大难点,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我县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⒈继续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力度,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到依法治教,依法管教,依法执教,家长做到子女依法入学。

⒉实行控辍保学的目标责任制。县、乡、校三级层层签定教育目标责任书,把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对各级各校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增强控辍保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⒊建立完善助学保障机制,切实对贫困学生给予扶持和帮助。我县主要采取“免、减、补、助”等办法,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一是坚持贯彻执行农村独生子女“三免费”政策。从××××年月至今,享受教育“三免费”政策的农村独生子女人,给予教育“三免费”万元。二是坚持财政扶持不动摇。每年财政拨款万元补助名半寄宿制民族高小班学生生活费,对民职中和西山民族中学招收的个山区乡镇和坝区村委会少数民族学生每月补助生活费元,每年拨款万元补助名民族高中生生活费和杂费。三是对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年来,共免除余名贫困生书杂费万元。四是多方筹措资金,帮扶贫困学生。县教育局领导带头扶贫助学,局长每年扶持名贫困生,其他局领导每年至少扶持名贫困生,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了“一帮一”助困活动;协调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据不完全统计,××××年,社会捐赠和个人捐资万余元,补助贫困生人;××××年月,红河烟厂工会、残联等组织捐资近元,有位贫困学生获得补助。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年以来,我县加大教育综合改革力度,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基础教育的硬件基础设施薄弱,危房改造面大,教学设施设备不配套,整体办学水平偏低。教育历史欠债大,再加上扩大高中容量,突破高中“瓶颈”制约,硬件建设要投入上亿元的资金,仅靠县级财力难以解决。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千方百计拓宽办学融资渠道,积极筹措教育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大教育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努力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二)创新办学体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化,切实加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多元化,鼓励独资、合资、股份制、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办学,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

(三)创新用人机制。加大推行校长公选的力度,把德才兼备的教育管理人才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办法推选到校长岗位上;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增强教师竞争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四)创新分配机制。全面推行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试行校长年薪制;全面实施教职工绩效分配制,增强忧患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贫困生帮扶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困难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王涛(1982- ),男,山东淄博人,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水污染及控制工程。(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14-0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困难程度更甚。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保证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3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而全国大中型企业招聘计划减少15%。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19万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希望毕业后能尽快帮助家庭分担经济重担、回报家人,因此,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并在选择单位时趋向现实。有关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研比例比普通毕业生低大约40%;同时,在就业地区的选择和职业选取上显示出较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一般不愿到基层或偏远地区,而倾向于收入较高的大城市和大企业。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与普通毕业生相比较为薄弱,导致就业过程中出现签约率偏低、签约时间滞后、择业岗位偏差等现象。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是否扎实、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近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失业率不断增加,签约率和就业质量不断下降,就业单位普遍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存在较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许多贫困家庭把培养一名大学生作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投资,给予较高的期望值。这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成长环境,往往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时存在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往往将薪酬待遇作为就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对就业地域、行业和待遇过分看重,就业倾向福利待遇高、工作轻松、生活舒适的单位,而不愿意到西部、基层和中小企业。这种错误的就业观念往往导致很多就业机会的错失。

2.专业技能不扎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但由于时间、资源等因素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高校对市场需求反应存在相对滞后性和不合理性,大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延伸及应用能力欠缺,过分重视学分而忽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在实践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所学专业知识较多停留在书本上,知识的延伸性、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所欠缺。

3.综合素质不强。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接受到的素质教育内容较少,外语、计算机水平整体较差,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爱好特长欠缺,实践创新能力较弱。进入大学后,这部分学生因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往往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日常学习中,且不擅长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锻炼,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毕业时往往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就业实习实践欠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学习努力,但由于成长环境和经济基础的限定,往往视野不够开阔;由于信息闭塞和社会资源匮乏,往往少有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缺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不知所措。

5.心理素质脆弱。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孤僻内向,缺乏与师生的交流、沟通,求职抱着“一步到位、一次成功”的想法,容易在遭受挫折时产生紧张、压抑和焦躁的心理情绪,导致贫困生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6.社会资源匮乏。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没有特殊家庭背景,其所能利用的社会资源水平也由家庭经济地位决定,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很难依托家庭,通过“走关系、找熟人”找到理想工作。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因为经济问题,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就业信息较封闭,得到来自同学、朋友、老师的社会支持较少,掌握的社会资源比较匮乏。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对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而高校作为重要因素,更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需要,逐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水平和能力。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时对专业进行适应性调整。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的视角为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出建议,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积极改造、推进传统专业建设,鼓励增设与国家战略需求、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地区经济模式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用人单位意见调查,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社会需求情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做到“教学内容一年一微调,教学计划五年一大调”。明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通过“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基础宽泛+出口多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文基础、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实行课程分层次教学、选课制、专业选择、辅修专业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等,为各类学生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辅导水平。应结合学科特点与行业面向进行就业指导,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辅导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课堂教学、职业咨询、专家讲座、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职业辅导机制,增强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能力和面向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的职业发展能力;定期开展学生就业期望值调查、就业市场形势分析、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举办就业形势报告会、就业经验交流会等,宣传就业政策及形势,明确就业流程;开辟“一站式”服务平台,安排就业指导教师“面对面”“一对一”地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

4.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利用政府、企业等社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加大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与人才输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毕业生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使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行业、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为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提升奠定基础。

5.加强帮扶力度,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设立专项补贴经费,建立贫困就业学生档案,采取党员骨干结对帮扶、学校重点推荐等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实施就业项目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专人负责“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通过校友报告会、村官事迹报告会、企业招聘主管校园行、就业政策宣传周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6.以培养拔尖创新型和自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搭建一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学科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创业氛围营造、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等,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黄毓丹,林石海.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邱显焱,刘莉莉,漆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2(28).

[3]张畔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青少年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