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会计 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事业单位不能够依靠财政拨款维持基本的生活和办公需要,造成了经费紧缺。因此,如何减少事业单位的浪费现象,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利用事业单位的优势改善办公条件、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了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
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现状分析
在计划经济时代,事业单位就其性质来说,是由国家委派为社会提供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和卫生等方面工作任务的部门,他们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主要的经费由国家承担。由于这种国家拨款的方式使很多的事业单位都不需要对其本单位进行必要的预算,因为他们只要按照国家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就会获得预算内的拨款,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考核以及财务的管理并不是他们的重点。各级事业单位由于对其的放任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并且使管理呈现混乱局面。
但是,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其进行改革,而由于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强,财务会计制度本身存在漏洞,使得拨款缺乏监督,资金的裸泳、随意使用、盲目使用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就在无形中加强了财政负担。
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管理改革的原因
1、财务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个单位的基础是资金,健全的财务制度是一个单位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健全的财务制度,特别是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决定单位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性质都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依靠政府拨款的全额事业单位正在减少,而相对来说,事业单位要依靠市场生存,所以,如何提高自己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如何使资金发挥最佳效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整套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成为必然选择。
2、预算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很多在预算阶段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第一,部分事业单位编制预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对资金使用的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是因为制度规定不得不编制预算,因而他们对待财务预算编制的态度不认真,完全是应付。第二,很多事业单位在编制单位财政预算的时候都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而是仓促对其编制完成,使其因为缺乏一定科学的方法而降低了准确性。预算编制方法的简单、粗放使其并不能适应事业单位发展速度与规模。第三,事业单位执行预算时,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有的单位相关部门隐瞒开支,而导致各种腐败现象。
3、收入、支出与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事业单位对其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不及时,常年不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查收,这样即使存在问题,也不能够及时的发现纠正。第一,事业单位的日常开支存在着违规作弊现象,很多单位行政收费、事业收费以及其他性质的收费相互混同,这样就使得资金的来源、使用无处可查。第二,对于各种支出和收入账目计算不清晰,比如当购置了固定资产,采用一次性计入,那么这样就往往会引起当月结余减少。第三,很多的固定资产的附加值减少的情况由于没有进行及时核实而在财务会计账目中得不到充分反映。
三、事业单位财务质素管理创新策略
1、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法制建设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法制建设一方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是保证会计规则秩序的应有之义。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很据《会计法》出台系统的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进行规范,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受到监督,这样就极大的维护了会计法规,有效的保护了国家财产,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国家可以设立基金,对于那些保护国家财产的实绩进行宣传并且奖励,而对那些违法行为则追究到底,以打击挪用公款,公款吃喝现象。
2、健全财会管理体制,强化财会控制意识
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现状有着历史根源,所以,对其的管理和纠正就必须从单位内部加强财务管理的控制意识,将各项法规建设全方位的渗透到财会管理工作中,从而有效的帮助事业单位形成财会信息收集、信息归档、信息决策、信息奖惩体系,以最终实现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管理。第一,财政部门应该根据事业单位所提交的预算报表,在公共财政政策指导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使各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条理,有层次。第二,财务部门对事业单位实行全过程监督,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做到事前论证、始终控制和事后问效的功能。第三,改革财务报告体系。随着社会的发扎,事业单位的投资主体走向多元化,因此,应该使事业单位现行的资产负债表、专项资金收支表、收入支出情况表等与企业单位的财务纰漏制度接轨,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效。
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财务管理工作是想象法规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实现高效的管理就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作为事业单位应该选聘懂业务、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进行。对于已经进入到工作岗位上的相关软应该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使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绩效考评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建设等方式保证财务管理的各项政策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刘艳云.浅析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管理[J].价值工程,2011(16)
关键词:投资公司 财务管理
从投资公司的运作特性可以知道,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之间是典型的委托关系,其“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是最典型的特征。作为被投资公司的出资人,投资公司的经营重点是实现价值升值和流转,核心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投资公司只有不断强化和完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投资公司的经济效益。为此,投资公司需要规范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操作程序,加强投资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降低财务运作成本和费用,充分发挥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职能。
一、投资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投资公司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问题是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操作程序不规范,这可以体现在对被投资企业的对外财务管理和投资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两个方面:
(一)对外缺乏明确的围绕投资目的的财务战略
一方面,由于被投资的企业往往与投资公司无上下级关系之分,被投资企业只是以投资公司的子公司的形式而存在,这导致投资公司参与被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具体工作不能参与进去。另外一方面,投资公司的投资行为由于具有短期性,使得投资公司的管理人员忽视了被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理念与财务措施的贯彻执行是否符合自身的战略发展,容易造成被投资公司与投资公司之间的财务战略的冲突,从而影响投资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二)财务内部控制失灵
有些投资公司经常会出现比如票据不全,会计操作不及时以及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等财务内部控制失灵现象,这会严重影响投资公司的会计核算质量,导致不能理清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责任。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公司会计报表的编制,弱化投资公司的现金管理能力,提高投资公司的投资成本和费用,降低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投资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
不同于投资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之间是平等的地位,对被投资公司的管理权限有限,不能对被投资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但是,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的管理又十分重要,因此,投资公司需要利用自己的股权地位和各种影响力,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施加一定的影响,实现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制度和人员安排的控制。
当投资公司对于被投资公司具有绝对的控制权时,为了规范其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务管理,从而维护投资者的权益,投资公司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直接参与到被投资企业的会计规则、财务规章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中去,规范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处理程序,取得被投资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审批权。将被投资企业纳入投资公司的产权代表考核项目,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所投资企业进行财务制度建设和财务决策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投资公司还可以将所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比如凭证、账簿和报表信息等,纳入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实现对所投资企业财务经营信息实时掌握,可以及时发现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解决。
(二)落实监督约束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在强化投资公司的内部控制方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责任意识,做好员工的财务管理培训,在职工中树立起内部控制理念,使员工切实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第二,强化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建设。投资公司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制度的实行,将责任分配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加强决策的执行、监督和反馈,使制度真正地起到有效的作用。第三,强化约束监督机制。投资公司要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对不同岗位设立不同的职责,确保不相容的职位之间做到互相监督和约束,重要岗位要定期进行轮换,避免相关个人长期在同一个岗位,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不断提高投资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三)合理配置财务人员。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可以采取财务人员委派制对所投资企业配置财务人员,具体可以采取的方法有财务经理双任联签制和财务经理单任制。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对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进行控制,进而委派财务人员作为所投资企业的财务主管,进入企业的管理层,进而更加全面掌握被投资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防止虚假财务行为的发生,保障投资公司重大投资决策的实施。加强对所委派的财务人员的考核,制定相应的激励奖惩措施,杜绝其与被投资企业的串谋行为的发生,定期向投资公司进行述职,对其管理应该以双方领导为主,对其的考核依据见也应综合双方主管部门的意见。
(四)促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日益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为投资公司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得投资公司对财务信息的管理更加便利。投资公司可以利用相关的财务软件建立自己公司的财务信息网络,实现会计电算化,利用电子记账软件处理日常的会计核算,将会计信息和财务运营状况实时传递到公司的管理层,为公司的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更加迅捷的参考依据。
三、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投资公司这种特殊的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尤其激烈,如何提高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变得尤其重要。因此,投资公司应该从内外部两方面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合理配置财务人员,规范会计核算,严格内部控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固的财务保障基础,从而加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根据企业特征,财务管理制度在特殊性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核心内容变化基本不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制度制定依据及目标、财务工作岗位职责、收支管理要求、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管理要求、财务预核算及考核要求、投资筹资要求、审计要求、税务要求、信息管理要求等。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1.把握企业规模及行业特点。财务管理制度是规划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基础手段,因此,从财务管理的本质出发,其制度设置必须根据企业规模、行业及内部管理需求决定。当前,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两类,要关注企业规模与企业会计准则的相符程度,以企业规模大小来决定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类型。一般的,大中型企业涉及资产、资金、业务管理都较为复杂,其总量也较大,因此,财务管理制度应当更为全面、详细,要把握企业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中小企业涉及资金、资产、业务管理较为简单,内部管理也相应简单,因此,财务管理制度的重点应当在于基础工作上,按具体业务出发,稍作简化,避免过高的运营成本带来的企业不适应。不同行业的企业也会具备不同的管理特征,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重点也应有所偏移。例如,化工行业企业管理中所涉及的重点应当为成本、采购、各类研发费的管理。建筑企业涉及重点多为工程核算及管理。
2.把握企业经营特征。经营特征也称经营模式,是企业根据其发展目标,为实现企业价值所采取的经营方法的总称。包括业务范围、产业链定位等。根据业务范围,我们可以将企业经营模式分为单一化经营模式与多元化经营模式两种类型。根据产业链定位,我们可以将企业经营模式分为销售型、生产型、设计型等。按照企业价值战略,可以将经营模式分为成本领先型、目标集聚型等。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财务管理制度必须随之改变。
3.掌握企业当前面临的财务问题。财务问题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多方面体现出来。例如,可通过审计,对财务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企业当前内控制度、经营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财务制度建设,从而切实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以某销售企业为例
该企业是一家民营生产、销售型企业,主营业务为特种机械零件的生产及销售,正在筹备上市。当前,我国这一行业的集中性较强,同类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也没有几家,企业业务规模较大,竞争力处于中上水平。由于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忽视了内控制度、财务风险、财务信息处理与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问题,且过于重视营销部门,审计监督基本流于形式,成为服务部门,财务管理制度的滞后性较强。在审计企业基本情况后,特别针对财务管理制度中薄弱处进行改进。
1.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因为销售企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且该企业正筹备上市,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设中强化了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风险控制体系包含风险预测、风险控制、风险评价与总结。
1.1风险预测。企业的风险预测以市场分析为基础,结合市场变动和企业发展战略,及时发现企业可能遇见的风险和威胁,并及时解决。做好风险预测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众多损失,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1.2风险控制。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虽然风险预测可以帮助企业规避一些可预见风险,看是因为一些不可预料因素,还是会导致企业遇见各种问题。当这种无法规避的风险发生时,企业要做好风险控制,根据市场分析,企业内部分析,政策研究等制定好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
1.3风险评价与总结。每当企业渡过危机后,应当对此次风险进行评价,并总结经验,避免企业以后再此发生此类问题,争取使得此类风险可以进行风险预测,成为可规避风险。
2.赊销即应收账款追查制度。该企业对销售部门过于重视,导致了销售部门在企业中一家独大,且销售部门的应收账款控制上存在问题,导致了资金回笼困难。基于此背景,对原有赊销政策进行了完善,将原有的财务部门催收应收账款的规定,改变为销售人员为主、财务人员为辅的催收机制,并将应收账款催收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作为销售人员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工作中,财务人员将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及回款情况表交由经理,由经理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决策,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及配套奖惩,对达不到要求的销售人员采取惩罚,对于达到目标的销售人员予以奖励。
3.强化内部控制建设。虽然财务管理制度只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但是只有企业的整体的内部控制质量提高,财务管理才能提高。该企业处于筹备上市阶段,就不能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在管理上存在过大的随意性,因此,按照企业需求,企业建立了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并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17项具体规范,加强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同时明确了会计人员的职责,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促进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强化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根据企业销售网点分散且规模较大的特点,应设立专门审计中心,并配备相应的专业审计人员。审计内容具体体现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销售方面包括业务流转的程序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和违反合同管理制度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违规赊销和违规提供优惠服务的现象;财务支出方面包括工资总额的发放标准、固定资产请购和支付佣金招待费的规范性、企业资金是否违规拆借以及物资采购的必要性。最后,审计内容还包括财务经理的尽责性、应收账款管理的执行是否合乎规定等。对于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及时进行补救,并制订了相关的监督措施来确保整改的落实。
5.加强集团结算管理。为了加强企业销售的管控力度,成立了集团结算中心,并借助于办公网络化的OA系统进行申请和批复的传递,以此规范下属销售分公司资金流动、费用报销以及固定资产请购等的审核程序,实现资金的动态监控;其次,针对投融资重大项目设立预警系统,以此确保企业资产资金安全性,有效发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促进提高产品销售财务内部控制质量。
6.定期开展员工培训与考核活动。财务管理的建设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针对企业人才结构问题,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强调了员工培训与考核。其中,培训内容的重点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而定,引导员工真正形成科学的内部控制的理念。其次,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业绩进行周期性考核,监督其不断自我完善,以此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财务控制提供人才保障。四、结语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从上文实例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基本包含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之内,因此,在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内部控制的完整性、有效性。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构建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保障企业抗风险能力与竞争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雪芬.企业财务监督完善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3,02:213-214.
[2]高燕.基于新会计制度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98+57.
【关键词】财务管理 国有企业 全面预算
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来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很多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将国有企业的管理与跨国公司,乃至一些大型的私营企业相比,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非常不乐观。很多国有企业运行中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国有资产的浪费现象严重,这些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到国有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在今后国有企业运行中得到解决。
一、国有企业财务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意识缺乏
因为国有企业不仅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所以很多国有本企业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管理中,对于生产中的产品质量、生产过程等的了解比较全面,但是对财务管理的了解较少,他们认为对于企业来说,生产是最重要的,而财务管理是为生产服务的,财务管理就是财务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制定财务报表,所以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二)资金管理不善
资金是维持国有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资金管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但是在国有企业中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资金筹集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因为发展需要往往要进行筹资活动,但是一些国有企业在筹资中没有筹资规模进行控制,企业筹资结构不合理,最终导致国有企业面临重大的财务风险,不仅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甚至造成企业整体优势的下降。
(三)财务监管不到位
从外部监管来说,国有企业财务监管主要是国资委进行的,但是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事后监管中,采用的主要是财务报告的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国有企业相关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制作虚假的财务报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委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监管中主要是对个人财务问题关注,但是对于像不良资产、财务制度等宏观问题的关注度较少,很难实现这方面的提高。另外,从内部监管来说,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控制度缺乏,不能实现财务监控的程序化,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集团对子公司的监管也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使得国有企业内部监控不能促进财务管理的有序发展。
二、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树立新时期财务管理理念
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有了进一步的改革,国有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以及承担的责任也有了新的变化,从财务管理中来说,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有了新的变化,企业领导要对财务管理工作更多的支持,在制度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提供相应的资金,从而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与国际接轨,促进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创新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财务制度中还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所以要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对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国有企业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另外,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中要针对国有企业的运行特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测,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使用年限。
(三)加强资金管理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强对企业资金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在事前应该编制相应的资金使用计划,结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确定企业资金最低储备量,在事中要加强对企业资金流动的控制,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行,防止资金积压,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第二,要重视企业筹资中的成本费用控制,在企业筹资中不仅要控制资金筹集量,而且要对资金筹集成本有深入的研究和考虑,选择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第三,减少浪费,节约企业资金使用,坚持开源节流,提高国有企业资金投入的科学性。
(四)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的推行能很好地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的,对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帮助。实现全面预算要从两个方面做起:第一,要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国有企业管理层以及财务管理人员要成立预算管理中心,对国有企业子公司、各部门等进行预算控制,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联系,建立预算管理目标。第二,实现全过程的预算控制,做好事前预算编制、事中预算控制以及之后预算考核,对预算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从而形成国有企业内部全员、全过程、全方面的预算控制。
(五)财务人员素质提高
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也应该有较大的提高,要实现财务人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国有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另外,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要重点加强会计知识更新,提高会计核算能力,通过培训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结论
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有了新的改变,财务管理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创新财务管理不仅要从思想上加强重视,而且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也应该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重视预算管理,从而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工作 问题 原因 对策
一、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单位性质,一直对其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不甚重视,导致其财务工作在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使其内部管理出现漏洞,还直接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完善与发展。良好的财务工作,不仅有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与完善,而且还有助于业务工作的有序进行与发展。对此,事业单位应严格遵照《会计法》及相关规定,结合事业单位特殊性质,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完善会计工作体制,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
二、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问题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存在一定问题。其一,记账凭证的填制不够准确。比如,因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而导致业务处理不及时、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其二,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事业单位对出纳工作监督不到位,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大额现金支付、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其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一些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在使用、维护、处置等方面管理不规范,使用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财务监督问题
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难度逐年提升,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有些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仅仅与报销费用和审批管理等方面有关,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财务监督制度体系。无法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查”的监管要求,直接导致财务监督流于形式。还存在着无法分清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概念的情况,直接削弱了会计监督的力度。如此一来,事业单位整体的会计工作与经济活动都处于监督无力的状态之中,致使违纪现象丛生。
(三)财务报表信息缺乏准确度
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单位性质,财务报表的构成也不同于企业。通常,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由三类构成,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构成。而且,事业单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也不同。企业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另外,事业单位所依据的平衡式为:“资产+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收付实现制与该平衡式的运用,不仅混淆了时期和时点的会计信息,而且将单位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混淆。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中没有现金流量表,其现金收支情况就无法查询和准确反映。不仅对单位的货币资金管理不利,而且不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
(四)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财务管理是每一家单位需要高度重视的部分。过去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这样的环境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在资金使用方面极少考虑其效益,在重大经济决策中没有发挥财务管理的核算及监督职能。同时,一些领导对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意识淡薄,在某些经济业务方面缺乏良好的控制,存在控制不严、监管不力的现象。
三、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三方面造成:首先,由于事业单位的领导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在财务管理方面,从领导到具体的办事人员都没有对财务工作提起足够的重视;其次,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缺乏对内控基础知识的理解,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并不能带来实质效益;最后,现行的财务监督体系,始终没有解决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的独立身份,使财务人员在行驶财务监督的过程在形式上存在一定的瑕疵。财务人员的任免、工资、晋升等都受制于单位领导,难免会出现“顶得住站不住,站得住顶不住”的局面。
四、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内部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各项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堵住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漏洞,对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长效管理有着指导性作用。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完善的财务制度有助于严格单位财务开支,使财务工作制度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单位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切实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完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财务工作实施正确领导;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只限于收拨、分配和使用资金上,同时要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优化配置,使单位财务职能尽快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综合能力,使财务会计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加强事业单位会计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作为强化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约束与管理的重要措施,岗位责任制能够发挥好的约束与管理功能。事业单位应严格落实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即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标准和要求、岗位轮换规划、岗位考核实施方案、岗位的设置与职责划分等等。并且要有计划地吸收具有会计专业学历、懂业务的人员充实到会计岗位,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力量。同时在岗会计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财务制度的学习,只有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做好会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才能真正参与单位管理与决策,为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使会计人员成为高素质的现代化管理人才。
(三)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体制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体制,是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首先,事业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建立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及财务监督制度,认真落实,明确职能。其次,在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要主动接受来自外部的监督。要认识到内部监督有其局限性,来自外部的年度审计、绩效审计、领导离任审计和其他专项审计等审计监督工作,能够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单位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财务监督相关部门也要切实履行职责,对各种财经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严肃处理。切实防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
(四)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无论是内容还是编制基础,都与企业有较大不同。对此,笔者建议事业单位在结合自身单位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借鉴企业的相关做法。在编制报表时,要以体现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为前提,以“资产=负债+净资产”为编制依据,全面反映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此外,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现金流量表的重视程度,明确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而编制的一种财务报表。该报表能够准确及时的反映单位在所属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活动,以及各类活动对现金的变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财务报表的完善,使事业单位的报表使用者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财务分析与决策。
(五)提升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对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至关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质水平,才能保障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能力。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业务和理论水平的提升。首先,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不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的人员,而是将单位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都纳入到财务管理队伍中。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既要有较强的事业心,更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进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全面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财务理论知识和新观念、新方法的再学习。从而让财务管理人员全面掌握财务法律法规,时时关注财务政策和动态,以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从进而提升整体财务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是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在国家财政政策不断健全与完善的前提下,事业单位应当正视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健全、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促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内部动力。
参考文献:
[1]孙清娟,崔连翔.会计造假存在的动因分析[J].职业技术,2011
[2]张兆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发展趋势研究[J].时代金融.2009
[3]周贤元.浅谈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金融经济,2010
[4]张金玲.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