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冶金工程专业 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pplied
"Excellence Engineers"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Plan
YU Xingchang[1][2], YAN Jun[1], CAO Hailian[1]
([1]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16;
[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Choose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earch object, and follow outstanding engineers training plan concep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ncept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inking and practicing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education mode for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put forward suitable for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us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eam cooperation.
Key words excellence program;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机构和生产方法发生重大的变化,当前社会需要一大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项目,其宗旨在于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①通过借鉴世界上工程教育水平先进的国家的经验和方法,结合我国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实际,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重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一大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的卓越工程师。②
青海省教育厅和青海省国资委联合下文(青教高[2011]64号)批准青海大学四个专业开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中由机械工程学院承担冶金工程等三个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2011年年底,在机械工程学院2011级冶金工程专业92名学生中经过选拔、面试、公示等环节,组成“冶金工程”卓越班(32名)于2012年3月开展试点工作。经过2年多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1 “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和要求
发达国家美国与欧洲都是在保持科学基础前提下,强调加强工程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综合和集成。③因此,结合我校高等教育现状,思索适合于西部高校的“卓越计划”培养模式。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高层次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实现青海省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学生主要学习冶金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设备,掌握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冶炼工艺制定及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探索新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实行本科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工程教育实践贯穿于四年本科教育阶段,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年限为3年,培养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与企业联合培养年限为1年,培养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由本专业教师和定点企业内的工程师共同培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制图、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自然科学和冶金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理论;(2)掌握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物理化学、工程材料、钢铁冶金学、轻金属冶金学、重金属冶金学等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3)具有冶金工艺制定、生产组织、技术经济、企业管理、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和工业设计的初步能力;(4)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不断扩展知识面及终身获取新知识的方法;(5)适应科学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新设备和新材料的设计和研发。
2 “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思路与措施
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明确冶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思路,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思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程教育模式。
在常规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加强理论冶金工程应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具体将冶金工程专业的课程划分为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实践教学性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4个部分。主干课程为冶金工厂设计基础、预焙槽炼铝、冶金传输原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重金属冶金学、轻金属冶金学、钢铁冶金学、冶金自动检测与控制、冶金设备设计原理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综合性设计实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冶金检测技术、传输原理、熔体物性测定实验等。并且利用经培训获得国家创新工程师资格的师资队伍,对冶金卓越班学生开设创新方法公共选修课程,使学生TRIZ④理论中各种方法和工具,更好地将学习到的方法应用于实践,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步入企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冶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分为校内阶段的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在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四年不间断工程实践”原则基础上,聘请企业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完善,重点体现在冶金工厂设计基础、预焙槽炼铝、碳素生产等专业课程企业授课及配合课程进行生产工艺、设备运作、技术操作等方面的课程实习。
冶金工程专业实训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生产现场高危作业等特点。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受到“高投入建设、高成本运行、高环保要求”的限制,学院正在投入巨资建设了填补国内空白的炼铁、炼钢仿真模拟实训系统,但像烧结、球团、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焦化等生产性实训仍然无法进行,通过建立西部矿业、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西宁特殊钢集团等稳定的大型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弥补。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融入工程教育整体培养过程,通过教学、实践、科研和应用有机结合,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工程设计相结合,真正体现校企联合培养。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要进行工作质量和学习效果的评估。通过制定《青海省电解铝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结合实际生产装置,密切跟踪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各种技术规范,形成对培养人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标准和机制。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原来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积极采取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就业方向等设计学习内容。实行本科生校企双导师制;专业基础课的分层次、分阶段教学;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课、教师组织研讨课等等。对于在校内进行实验实训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良,如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和实训模拟软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项目负责人已经获批2012年科技厅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基于TRIZ理论面向有色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经费50万元,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项目配套20万元,主要开展:(1)师资培养;(2)推广培训平台建设阶段;(3)专利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这将极大促进企业专利成果的孕育转化和产品创新设计,同时可组织冶金工程“卓越班”学生进行专利成果收集和申报,结合实际生产培养毕业生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以“卓越计划”为指导,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教学研究成果,注重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改革应注意理论知识、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及时根据冶金行业实际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对冶金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优化和完善。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思索以学生为主体,理论知识、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实施“卓越计划”精心设计后的课程,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创新理论工具应用得到有效的结合,具有系统性完整性,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冶金工程专业是传统的高耗能产业相关的学科。当前轻、重金属冶金向高精密、合金化的方向转型,所以要打破现有僵局,在废弃物利用,冶金新工艺方面大力研究。这方面的高校教学落后于生产实际,迫切需要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为跟上冶金行业发展步伐,需要探索一条新的培养模式。
注释
① 叶树江,吴彪,李丹.论“卓越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10-112.
②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管理和评价体系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是多层次的,包括“985”大学、“211”大学、地方重点建设大学和一般学校等4种不同类型。参与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肩负着不同层次和类型工程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参与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院校,如何依托行业背景,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制定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探索与实践的。
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轴承设计与制造、液压传动与控制4个专业。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该专业依托地域和行业优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特别是轴承、液压专业方向,在机械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2011年,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校将参与国家“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全面开始实施试点班的培养工作。
二、明确优势和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人才培养特色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所独有的、优于其他院校的、为社会所认可的优良特性,是该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志。“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办出专业优势和特色,所以参与高校要立足于自身长年办学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卓越计划”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得到具体体现,进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切实加强和进一步发挥。
河南科技大学是全国培养轴承技术高级人才的唯一一所高校,“人无我有”,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目前,轴承专业方向已经培养了5000 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75%以上从事轴承技术、管理与销售工作。根据初步统计,成为企业技术、管理与销售骨干的毕业生约占95%,担任企业中层领导的毕业生约有45%,5%以上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有部分毕业生自办轴承企业,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私营企业家,也有在国外从事轴承技术研究和国际贸易工作的毕业生。这些校友遍布整个轴承行业,为学校在轴承行业赢得了很好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为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一种行业优势与办学特色。所以本项目计划从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5名同学中,采取学生自由申报和学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选取40名左右的同学组成“卓越班”,按轴承专业方向进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以期使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更加鲜明。
三、依托行业背景,加深校企合作深度
“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是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将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虽然“卓越计划”规定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但目前还没有像国外那样以立法和制定法规来强化企业参与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相关职责的有关政策,所以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在选择专业领域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必须注重本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行业企业背景。
洛阳是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林立,科技力量雄厚,机械工业发达。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洛阳第十设计院均是轴承专业化生产、研究与行业规划单位,与河南科技大学高级轴承专业人才教育一起,形成了我国轴承行业的技术与教育中心,为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教育奠定了地域优势。目前,校企联合建立了“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轴承陈列馆”“ENERPAC(美国)超高压液压实验室”“固高科技(深圳)运动控制实验室”等 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8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香港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美国实用动力(上海)有限公司、美国铁姆肯(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校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校企联合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复杂地层特大型竖井钻机及成井工艺关键技术”项目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卓越计划”方面,已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舍弗勒投资有限公司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三家签订了“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协议。其中,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四、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提出了“3+1”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打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狭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指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学习工作学期总课时分配不小于3∶1,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工读交替、学用相长。
“卓越计划”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校内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基础教育的任务;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职业教育的任务。校内学习阶段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基本的实验和实训;企业学习阶段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学习。该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特点、难点和重点是企业学习阶段,因为合作教育的目标是在真实的企业和岗位锻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企业参与的程度和学习的效果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
河南科技大学结合专业的客观实际,在“卓越计划”构筑的宏观指导框架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依托签约的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校企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的“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全程互动”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具体来讲,构建公共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的五个层次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授课顺序,实行2.5年(学校)+0.5年(企业)+0.5年(学校)+0.5年(企业)的教学方式。其中,2.5年(第1~5学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理论、工程基础理论;0.5年(第6学期)在企业进行工程认知、生产实习、现场操作及分析、专业工程课程及其课程设计;0.5年(第7学期)再回校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课程,完成全部实践报告及总结答辩;最后0.5年(第8学期)在企业进行以工程项目设计和综合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设计及操作加工实践,使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项目达到100%。课外素质能力拓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该模块设置了4个素质能力学分,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素质能力学分的获得途径为:参加学术讲座、自主学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工程训练等活动或参与教师、企业的科研课题并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
五、校企互动、相互渗透,构建新型的教师队伍
构建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河南科技大学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 派遣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做科技特派员或实践进修,提升中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聘请有丰富工程经历、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师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来校作技术讲座,担任企业学习阶段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目前,学校聘请了中国隧道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担任名誉院长,28名企业、科研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通过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六、改革管理与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招生、选拔、学籍管理、实践实习和就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学院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校、院两级的领导机构负责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与管理。
建立校内质量监控体系、社会评价体系、联合培养单位质量反馈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学生工程能力评价为主体,建立以课程、实践、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七、结束语
“卓越计划”从根本上讲,是为适应新的时代特点、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新要求而进行的工程教育改革和转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大胆实践探索。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和试点专业形成的自身优势和特色,依托行业企业背景,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3+1”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体现承载学生工程素质与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总之,以试点专业为对象,进行全面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凸显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为机械行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3]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教育探索,2010,(12).
[4]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关键词】校企四共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汽车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4-0061-02
【作者简介】梅荣娣,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25)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和教学改革;史庭足,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25)交通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和教学改革。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CBE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2.CBET模式: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进行教育与培训。
3.“双元制”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二)国内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逐渐形成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1.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实行校企资源共享,以市场规律运作的合作办学理念实现校企全方位的合作。
2.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
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管理,最后用人单位按照双方协议安排学生就业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4.“建教合作”模式。它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式。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有校企合作的特色元素,通过企业的参与,学校建立起与社会更为密切的联系。但国内的职业教育受制度影响,企业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大多数校企合作停留在较浅层次,造成学校专业与岗位需求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真正的技能双师型教师缺乏。
二、构建“校企四共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学校特别需要社会资源支持的汽车专业,学校找准原因,在政府、学校的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从汽车专业“三大中心”建设入手,与江苏宝尊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大胆构建汽车专业“校企四共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合作,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共赢。
(一)“四共”内涵
“四共”是指共同投入、共同开发、共同培养、共享利益。
共同投入:学校近期开工建设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的汽车教学工厂二期工程,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宝尊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三方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要,共同建设课程中心、体验中心、培训认证中心。
共同开发: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宝尊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提供课程实施的保障。
共同培养:学校实施通用项目专用课程,江苏宝尊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指导,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共享利益:学校利用企业先进的科技实力和品牌价值加快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江苏宝尊集团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储备机制,促进了企业社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则进一步优化培训认证网络布局,提升通用品牌文化影响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
学校紧紧围绕汽车教学工厂二期工程建设,依托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江苏宝尊集团及自身优势,合力打造课程中心、体验中心、培训认证中心三大中心,促进建立“校企四共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方面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的一系列教学文件,如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可供职业学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借鉴的机制与管理办法等。另一方面促进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价值实现,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实现人才共育共享新格局。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条件下,进一步做大做强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三、“校企四共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成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指导委员会
成立由行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改革与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与生产一线接轨。根据企业岗位要求,确立技术技能标准与素质要求,明确培养的方法、过程与手段,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形成教学方案体系。
(二)成立“校企四共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课题研究小组和课程体系开发小组
由学校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及企业业务骨干组成课程体系开发团队。从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与素养出发,定岗、定标准,进行技术、技能、素养定位,校企双方专家共同确定课程名称、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设计及教学阶段的合理分配,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平台、设计开发学生学习平台,完善评价与调控体系。
开发项目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发的资源不仅能用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学生的教育教学,还能用于江苏宝尊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项目培训、认证培训,减少企业培训成本,打造学校领先当地行业的师资团队。
(三)教学实践的实施
在“校企四共合作”下,合力打造课程中心、体验中心、培训认证中心三大中心,构建教学实践的实施框架(见图1)。
通过课程中心,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使学校的专业课程建设更贴近社会的岗位需求。
通过培训认证中心,与江苏宝尊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开展项目培训、认证考核,开展新实习生、新学徒、经销商正式员工、铜级认证员工等项目培训。提升学生的素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员工服务企业的能力。
通过体验中心,打造真实环境的实训课堂、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门店。在课程中心、培训中心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学习平台,使课程的建设更贴近企业技术要求。
珠江钢铁产学研情况概述
珠江钢铁具有中国第一条CSP连铸连轧生产线,同时也是华南唯一一家专业从事高强度、高性能热轧钢板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投产九年来,珠江钢铁高度重视以企业为主题的各类创新工作,依托企业内外的国家级技术中心、科研院所和内部超过55%的大专学历员工以及关系密切的用户,并通过“产学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两栖人才”等模式,先后共承担或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6项、市级技术创新项目8项、与国内钢铁研究院校签订合作项目20余项,等等。
珠江钢铁目前已与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大学、重庆大学、钢铁研究总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国内知名院所保持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且每年都投入3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相应的合作课题。以解决公司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共同研究一些相关领域共同关心的科技问题。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广钢集团CSP研究所共同开发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Nb、V、Ti微合金化技术,在微合金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获2006年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研究及低成本高性能微合金钢的开发”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Ti微合金化高强及超高强耐候钢强化机理、控制技术及引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两年来,珠江钢铁不仅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励5项、获得经济效益逾2亿元:同时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了以产学研带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产学研带动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珠江钢铁自身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自成立以来珠江钢铁秉承“创造价值。成就你我”的价值理念,把人才视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以产学研为重要载体的依托下,铸就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一支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技术管理团队。形成了珠江钢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推行促进创新团队快速成长的员工成长计划
员工成长计划又被公司称之为“阳光通道”计划,是公司为致力于管理、技术、操作创新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员工专门开辟的一条成长“阳光通道”,以引导创新人才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成长。此项计划以及之后提到的创新激励计划作为公司“价值创造”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身就是珠江钢铁与中山大学共同合作的成果。
“阳光通道”员工成长计划作为员工成长的具体执行方案,以“搭高梯子、建宽舞台、引入竞争、奖励卓越,储备、稳定、开发公司需要的战略性人力资源”为基本宗旨,把“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能力提升为基础,以公平竞争为手段,以员工成长为目的”作为其基本原则。“阳光通道”计划具有较宽的员工覆盖面,依据员工的岗位工作业绩、创新业绩和个人能力的大小。设立了操作、管理和技术三个系列。分别设有勇士、明星、银星、金星和首席五个职务。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人才评价委员会负责“阳光通道”职务的评定工作。每两年举行一次评定会。
这一计划结合公司的薪酬计划,获得相应职务的员工可以利用薪酬计划设计的宽带薪酬跑道实现工资的跨越式增长,达到首席级别的员工其待遇可以超越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向高层管理人员靠齐。这一计划结合了职业生涯设计的思想,为员工在管理、技术等岗位实现成长提供了制度平台,有效地避免了“官本位”思想的滋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最能创造价值的岗位。
新的员工成长通道方案于2005年颁布并于2006年开展了第一届计划的评聘工作,共有40名优秀员工受聘珠江钢铁第一届“阳光通道”计划专业职务,受到了广大员工的好评,员工满意度和参与各个项目研发的积极性较之前有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大幅增强,业绩得到持续提升。第一届计划执行以来,各受聘员工奋发图强,进取创新。共进行师带徒39人次。开展培训工作60人次,47篇,工作建议60条,技术创新46项。
推行激发创新活力的创新激励计划
创新激励计划是公司为在生产、技术、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的能够给公司带来效益的创新活动搭建的创新平台和给予的奖励政策,其设立“鼎新”、“博才”、“维思”、“锐智”和“奇才”五项奖项。分别奖励公司每年度不同层次组织和个人自主研发或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的技术和管理创新项目。创新激励计划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管理与科技体系化和规范化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能极大地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研发实力,对于培养公司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公司每年定期举行的“两栖人才”项目成果会、科技与管理论坛和“五小-金点子”成果会是创新激励计划的重要载体。
“两栖人才计划”是以培养生产与维修、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一项员工成长制度。其运作方式是:员工在完成本岗位工作之余,围绕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由公司出课题或者自己找课题,组建课题组,并通过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通力合作进行研究,公司提供课题经费。最终实现公司通过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生产经营实践提升竞争力、获取经济效益,员工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该项目自实行以来实施项目超过200项,并获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二等奖。
科技管理论坛和“五小一金点子”项目是员工针对当前公司生产经营的现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管理、技术、工艺、设备等相关问题调查和研究。并撰写论文进行评选的一项重要的智慧施展平台。
这些论文中的举措致力于在资源获取能力、资金安全运行和实现经营目标三大环节为公司求得突破,并在高成本运行中寻求公司整体发展的新道路和新对策。通过此举。吸引了公司最广泛的员工积极投身于岗位创新、技术创新等创新活动中去。成为了公司开展更高层次技术创新项目的基础。两个项目至今
已开展了7届,提交了论文数百篇,实施项目逾百项。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企业人才。
通过上述人才机制的建立,根据公司计划财务部评估,近两年的成果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同时深化了产学研模式在公司中的运作,促进了公司和各大院所各项科研成果的快速生成。又使得公司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队伍在良好的土壤中不断壮大成长。获得了成果和人才的“双丰收”。目前,珠江钢铁员工总数659人,大专以上学历363人。比例高达55%。其中,博士9人,硕士30人,广州市优秀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4人。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广钢集团优秀专家4人。
对产学研带动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在产学研的带动下,珠江钢铁通过“阳光通道”计划、“两栖人才”计划、科技管理论坛等有效形式,激发了员工科研创新的潜力。为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土壤。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珠江钢铁也不忘对此进行思考,总结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以人才培养为基础
以产学研带动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改革。同时也是企业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渠道。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已经强调多年,但现实状况却是不尽人意。为数不少地停留在口头上与书面上,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学生以及企业培养合格人才都是未达其效。珠江钢铁在执行产学研政策以来,一方面创新管理和技术,一方面把培养人才当作重中之重。如此才能保证产学研合作模式长盛不衰。而且,珠江钢铁产学研带动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光包含一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领军人物,同时也在塑造管理和操作岗位上的卓越人才。
以创造效益为目标
产学研合作带动人才培养。在培养了人才的基础上必须以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这符合珠江钢铁“创造价值、成就你我”的理念,更是整个产学研模式本身的最终目标。我国的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的科技资源,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未能有效对接;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珠江钢铁自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以来,虽然取得了骄人成绩,但精力毕竟有限,未能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学研三方必须精诚团结、通力合作。进行市场化创新。及时转化科研成果,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打开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并在此过程中识人育才。
以谋求共赢为导向
对于在产学研合作下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方,都应该具备足够的积极性,把谋求三方的共赢作为其导向。一方面,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利用其科研、教育、人才等优势,解决企业科研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凝聚和培养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使自身在服务中发展,在贡献中提高。有了三方合作的平台,实施真正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确立长远合作机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目标,方能将产学研带动下的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合理可行的保障机制,是珠江钢铁关注的重点。公司遵循产学研的运作规律。依靠产学研合作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建立“阳光通道”计划、“两栖人才”计划、科技管理论坛等平台,设立“鼎新”、“博才”、“维思”、“锐智”和“奇才”等激励机制,辅之以优良的领导政策、重点发展政策、发展方式政策、资金投入政策、工作条件政策等,使各岗位人员不断在管理科研上创新实践,去陈出新,同时也对阳光通道职务评聘和各科研攻关项目明确责任,定期考核,合理监控。事实证明,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下的产学研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展现出了优越性。
关键词: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电网快速发展的阶段,针对于电网建设的新知识、新理念、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导致现阶段电力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一定的强化对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优化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中国电网公司自提出“四化”、“两个转变”以及加快“一强三优”等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以来,提升公司内部人员的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培养一支具有高技能、人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网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国家电网公司内部就职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关系到电力企业能否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应该遵循“人才强企”的管理理念,高度重视企业内部员工的自身素质,通过不断的专业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培养自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将专业业务和相对应的培训结合起来,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注重人员分级培养的策略,一般可以分为基础性人才、主力型人才以及高尖型人才。通过对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生产——经营——培训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最终构建一支高素质、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精神的高端人才队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等方面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1.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体系以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为核心,协调各个部门,构建企业内部的人才管理体系,形成人才考核、评审的管理委员会,主要进行各个岗位和各级技能专业人才的推选、审核以及评价工作,从而构建完备的企业人才管理体系。另外,企业还应该修订与制定有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范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为人员培养的具体实施提供一系列详细的标准参考。2.逐步形成完善的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从企业基层到地级市、省、国家级电力公司逐级建立人才培养通道,形成一个递阶式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小组长—高级技师—市、省、国家级技能专家”的职业发展规划,为每一个具有职业理想的人员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另外针对业绩突出的人才可以酌情考虑进行越级式发展。其次,建立与企业人才培养通道相对应的人员薪酬制度。按照能者多得的标准,表现突出和职业等级高的人员享受更高的工资待遇,并且实行薪资奖励制,薪酬直接与人员的能力和绩效挂钩,这样就能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开发公司人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学习,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这样的薪酬制度里,积极营造一种人员“争先”的工作氛围,同时企业内部网站和报刊实时的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大家工作的热情。最后,构筑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和上岗机制。在企业内部设置不同的专业技能岗位,选拔适合各专业技能的人才,设置小组长,高级技师等职位,层层选拔,只要是有能力的人,不论家庭背景好与坏,都可以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3.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资源保障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资源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经费保障、设施设备保障、培训师资保障。这些资源保障就是保证人才培养的重要后备力量,这几方面都能准备到位,人才培养的计划才能顺利实施。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探索
为了促进电力企业该技能人才培养顺利的实施,积极探索其主要形式具有重要意义。1.安排专业技能培训班公司以年度为基本单位,每一年进行各个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培训,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和资深专家进行培训,加大参加培训的员工的覆盖率,使更多的员工能接受到最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人员素质,建立高技能的人才队伍。2.构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对各领域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和人员结构现状的分析,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且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协调各部将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到位。另外,要加强企业间的技能交流和学习,对骨干技术人员实行深化研究项目的支持,在其他兄弟单位中选拔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熟练及个人素质能力强的职工进行交换学习,形成强强联手的局面,增强自身能力的提高,并且建立人员素质考核机制。3.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企业管理层面除了要注重人员的推选、分级培训等工作外,还要注重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工作,对绩效考核必须公平公正的原则,绩效成绩好的要进行额外奖励和全单位进行表扬以激励更多的技能人员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在以后的工作上积极的态度是对全单位以及全行业的一种贡献。积极实施这种人才评价制度,从而逐步形成“以能力说话,以绩效证明”的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审核模式。4.积极开展技能大赛、专业大比拼等活动企业通过丰富多彩的企业活动,丰富企业员工的文化生活,加强员工之间的协作关系,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内部可以经常开展专业技能大赛,进行专业知识大比拼,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础,评选出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以及组织员工之间互相学习以及技能展示。结语从当前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其内部人才的培养显得异常重要,人才是一个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只有拥有一直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才能打破一潭死水的发展境地,才能拥有鲜活的发展活力,这样电力企业在行业间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苑,矫海波,李伟.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新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