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制度建设情况

安全制度建设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制度建设情况

安全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第1篇

 

1、引言

 

1.1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性决定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企业的市场竞争后力不足,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而我国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阶段。分析其原因,这与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基本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与建筑施工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同时,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那么,要改变其现状,除完善法制、行业标准和建立现代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外,施工企业要想在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走企业精细化管理之路。而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则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与前提。

 

1.2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机制势在必行

 

多年来,“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始终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软肋。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尽管在制度建设上花了很大力气,建了很多制度,但依然没有实现“建立、健全”的目标。其主要问题是制度建设不科学、不系统、不规范,未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制度建设体系。制度的建设通常采用的是“经验判断法”,即由企业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来制定企业的管理规则。也有一种是采用“亡羊补牢法”,即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或教训后,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采取的对应弥补措施。部门与部门之间也是各自为政,所制定的制度相互之间职责不清、接口关系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管理无序、扯皮、推诿或基层单位无法执行等尴尬局面。总之,企业制度的建设没有按企业的自身特点、规律和全部管理要素系统地进行研究、开发,往往是想到哪建到哪。即便是沉积了多年经验的一些老企业也未必实现了“制度健全”。因此,建立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机制势在必行。

 

2、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管理平台实践

 

2.1制度标准化建设原则

 

制度标准化建设应坚持科学论证、合理策划、规范管理、强力推行的基本原则。

 

科学论证:是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规律,对所有的管理内容定性、定量、量体裁衣,制定出企业制度总体框架;

 

合理策划:是以总体框架为指导,按专业、系统制定出制度建设规划、计划以及实施保障措施,做到制度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企业所有管理内容都必须纳入管理范围,不让任何管理游离于制度之外。管理与管理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实现无缝连接,逐步实现制度管理全覆盖的目标;

 

规范管理:是引入标准化管理模式,形成统一的建设规则、编制程序、格式范本等,将“制度建设”纳入统一的制度建设管理范畴,实现标准化管理,以达到制度在建设过程中规范、在应用过程中既管用又好用的目的。

 

强力推行:是建立一套从培训、宣贯到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全过程的强制性措施,让每一项制度能够落地生根,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建立制度标准化建设规则

 

标准化管理是指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通常讲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因此,企业要实现制度体系的标准化建设目标,就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建设规则。其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步是职能划分、定位。即按照企业管理专业的自然属性进行职能分类,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最大程度地实现专业化管理。如: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管理、设备管理、综合管理等等。

 

第二步是按管理定位进行识别、评价、确定管理要素,即明确管理对象。如“生产管理”可按其自然属性识别、确定其质量、安全、技术、成本、工期控制等管理要素。

 

第三步是根据管理对象,梳理、明确管理内容。如“质量管理”可分解出“质量计划管理”、“质量过程控制管理”等等管理内容;“安全管理”可分解出“施工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安全检查标准”、“事故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内容。而“施工安全管理”还可以继续分解为“施工作业安全计划管理”、“作业许可管理”、“动火作业管理”、“吊装作业管理”、“临时用电管理”、“挖掘作业管理”、“应急管理”等最小专业化管理单元为止。将所有管理要素以此类推,最终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第四步是策划、编制。即根据确定下来的所有管理内容策划、

 

修订、编制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编制内容一般应包括目的、适用范围、定义、管理职责、管理内容、管理程序、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文档管理、附则、相关文件、记录以及设定的表格、模板等内容。要将每项管理制度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谁负责?做到什么程度(标准)?如何监督检查?如何考核评价等基本功能体现出来。

 

第五步是在制度草稿完成后须进行充分的论证,可采取集中讨

 

论和向基层单位征求意见等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要求。

 

第六步是在修订、完善后进入企业审批环节。主要由企业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制度的合法性、适宜性和充分性进行审核、把关。合法性,即审核制度是否符合相关法规、上级精神等;适宜性,即审核其是否与其它部门、业务关系相协调,接口关系是否明确、一致、可行等;充分性,即审核其制度的表象内容是否满足管理对象和管理要求,是否在管理内容上有遗漏等。必要时应征求专家意见或组织专业会议进行研讨。最后应有企业主管领导或最高管理者批准。

 

第七步是以企业适当的形式进行正式、实施。

 

第八步是由制度业务相关部门组织宣贯、培训、推进。

 

3、建立完整的制度建设监督考核机制

 

制度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的不规范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大量违章、隐患等问题都是常年反复出现且又难以根除的老问题。而其主要原因就是制度执行不力。因此,建立制度建设监督考核机制是制度标准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体系,并纳入企业制度化管理。

 

首先由企业管理主管部门牵头制定检查、考核规则,按标准执行。二是严格考核分级。一是由企管部门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制度建设、培训、推进情况进行全面监督考核;二是由各个专业职能管理部门承担制度建设与推进的属地管理责任,对所属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专业监督考核;三是基层单位对本单位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自检自查;四是将企业制度管理纳入企业内控监督部门审计监督监察范畴,实施不定期巡回督察。

 

4、结论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自然法则。当前,建筑施工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能够生存、发展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企业管理素质、走出困境的必然条件,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是建立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建筑施工企业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做好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将会有力的促进企业早日步入可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

安全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第2篇

一是抓好制度清理。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把实际情况摸清楚,把存在问题研究透,找出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清理和审查,并按照“坚持、完善、废止”的要求分类登记,做好制度清理工作。

二是抓好制度完善。在全面清理、审查的基础上,对那些与反腐倡廉实践相脱节、与党和国家新近出台的法规制度相违背的规定,及时予以废除;对那些不适应反腐倡廉现实需要特别是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的制度,抓紧修订、完善;对过于原则、不便操作的制度进一步细化,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建立一批好的制度,要特别注重制度的合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度要多一些确指,少一些泛指,减少弹性。力求制度具体化、刚性化、持久化,防止朝令夕改,今立明废,要确保修订和完善的制度可用、适用、管用,真正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

三是抓好制度创新。力求创新,就必须做到“规定动作不能少,自选动作有特色”。我们的特色,要注重在制度建设上体现“两个延伸”。一是对内要向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制度上延伸,因为任何业务和行政管理制度都是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在这方面,省局机关要高度重视,起表率作用;二是对下要向系统延伸,因为反腐倡廉工作要上下联动,抓制度要互相支持和配合,方能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约束力。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从源头上加大预防腐败力度。要集思广益,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些腐败行为常常采用边缘的、间接的、隐蔽的方式进行的实际和特点,以规范权力正确行使、消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空间为目标,提出意见和建议,健全完善局直机关反腐倡廉制度。

四是抓好工作重点。概括起来说,要以“五管”和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为重点。主要是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组织人事、国企监管、财务管理、公务接待、政府投资以及管权、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教育培训收费、粮食食品安全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粮食流通领域政策性收购、大宗粮食购销、粮食储存运输、储备粮管理、政策性粮食供应、粮食财务管理、粮食仓储物品采购、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和工程建设、粮食行政执法、国有粮食企业监管等重点环节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监督制约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转变作风等方面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安全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屠宰企业;标准化屠宰;肉品安全

1规范屠宰企业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1迎合现代屠宰标准

当前我国多个省市均已实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模式,规范屠宰企业制度建设是迎合现代畜禽屠宰标准、为居民提供可靠动物产品的重要前提,既有利于提高屠宰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与员工素质,同时也为公共安全创设了良好保障,进一步维护屠宰企业的长远发展。

1.2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屠宰企业承担着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安全的重要责任,规范企业制度建设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强化主体责任、履行义务。通过建立动物入场检验、宰前检验、宰后检验、“瘦肉精”检测等管理制度,有助于为肉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3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现阶段部分省市已经通过清理、整治行动取缔多家违规屠宰企业,并设立定点屠宰企业、开展定点屠宰企业的标准化创建活动。通过规范企业制度建设,有助于整顿行业经营乱象与无序竞争问题,借助合作协议、战略同盟等方式建设现代化、规范化屠宰企业,更好地提升屠宰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做大做强目标。

2推动屠宰企业制度规范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2.1健全企业管理机制,强化制度执行保障

一方面,应立足于企业整体层面健全管理机制,以《屠宰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文件作为企业制度建设的参考依据,确保企业严格持证经营、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和标志牌、出具有效证照等,针对不同部门、岗位编制具体工作职责、建立明确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以往制度弊病的梳理与分析,并完善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经营生产等各项内部制度,在宏观层面健全企业制度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应强化制度执行保障,屠宰企业应自觉接受农业、工商等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由管理层主动推进各项制度的具体执行,配合定期、不定期抽查活动实现对制度执行效果的检验,并广泛向员工征求意见、共同解决制度中暴露出的问题,将意见汇总后进行公示,借此形成全员参与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更好地强化对制度执行效果的保障,推动屠宰企业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2.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整合培训教育机制

在企业制度的具体编制层面,应围绕屠宰企业日常经营生产的重要环节、关键岗位部门等进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其一是建立证章管理制度,针对动物屠宰证书、肉品检验印章、动物检疫证书等材料实行专人管理,对于各项证、章的使用标准、使用方法作出详细要求;其二是建立批发商管理制度,针对动物产品采购、进场、批发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配合定期会议、考核机制、奖惩措施的设计实现对批发商经营行为的合规管理;其三是建立卫生消毒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屠宰企业卫生消毒设备、物品的配置工作,建立消毒台账与档案,明确记录消毒时间、范围、方法与负责人等信息;其四是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综合收集动物的检疫证码、耳标码等信息,为屠宰后动物身份识别与追踪提供参考依据,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得以追溯;其五是建立员工管理制度,依据岗位要求分别建立面向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与分工,并为不同岗位提供定期培训学习机会,加强制度宣传工作,保障员工自觉执行制度、提升整体工作效率[1]。

2.3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多级网络平台

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能够为员工管理与制度执行创设良好保障,应结合不同岗位工作执行进展、具体工作安排等进行业绩考核标准的编制,配合奖惩措施发挥对员工行为的约束与激励作用,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其职业责任感,更好地实现屠宰企业的规模化经营目标。同时建立多级信息网络平台,利用统一平台向员工传达企业最新制度、政策等信息,提高制度执行效果[2];与员工交流对制度的意见与改进建议,保障制度建设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与相关屠宰企业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共享,并与物流、加工制造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冷链配送、分割加工等模式拓宽企业市场;建立全过程视频监控系统,将监控系统与省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进行联网运营,便于直接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对其他屠宰企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借此整顿行业秩序、实现共赢目标,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还应配合安全风险预警制度的建设,针对不同岗位的安全风险设置警示牌,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制度,保障屠宰企业的生产安全与肉品质量安全。

3结论

司法部于2019年7月公布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对于生猪屠宰各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我国屠宰企业散、乱、多等问题的解决创设了有利契机。屠宰企业应积极推动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执行生猪屠宰标准规程、完善肉品品质检验工作,借此更好地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为肉品安全与生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安全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信息;监督;岗位轮换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会计工作方法,能够实现对企业经济和财务等方面的有效管控,为企业会计核算、监督及相应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这对企业会计工作带来了严竣的考验。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需要建立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内部会计制度,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度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资本在国际市场的流动速度有了质的提升,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金融交易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需要拥有健全的、能够应对内外部变化的会计制度,否则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当前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普遍,这其中涉及到会计制度缺陷和人员素质等因素,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需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与其相符的会计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会计制度作用的发挥,需要避免企业内部工作职能不同员工之间出现串通作弊的现象,因此在企业会计制度中,需要对不相干的职位进行分离处理,这样企业各部门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牵制的局面,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企业还要确保行使控制职能人员的素质与岗位的要求相符,从而为内部会计制度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的条件。另外,还要完善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使业务制度与财务制度相互催进、相互监督,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据优势,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方法

(一)转变会计观念

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财经法规的改革,需要深入学习理解新制度,因此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及时转变观念,加快推进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在思想意识方面提高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前瞻性。要在企业内部设立完善的会计体系,做好人员配备,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针对企业的发展实际来采取适宜的会计核算方式,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会计制度,从而实现对企业会计事务的有效管理。

(二)创建有利的环境

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对自己的环境进行调整,从而为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创建一个有利的环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会计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兼顾不同岗位之间相互监督以及相互配合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培训和学习机制,以此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管控,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以此来强化对资金和成本的预算重审,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评估和报告制度,实现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全面防控。在企业不断改善内部环境的同时,还要注意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效衔接,以此来推进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进程。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企业在完善内部会计制度过程中,需要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可以适当的参照和借鉴成功的经验,制定出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内部会计制度。同时还要对企业内部财务工作岗位进行规范设置,明确每个财务岗位的职责。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还要体现出企业发展特性,并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确保企业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时,还要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综合考虑,以督促企业全员对会计工作的有效配合,从而形成部门之间的有效制约,更好的促进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根据企业所处行业以及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建立多层次的会计结构,形成规范的企业内部、外部监督机制,共同监督企业会计工作。一方面分别设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以及会计机构,各部门人员明确职责、相互制约,避免会计监督遭到人为干扰,进而杜绝财务信息造假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和其他独立的第三方,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审计监督。

(五)建立并完善岗位轮换制

由于会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一个较为特殊的部门,因此企业要建立并完善岗位轮换制,即定期和不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以此来预防财务人员任职期间一些错误发生后带来了的危害。而且实行岗位轮换制过程中,财务人员在换岗位过程中都需要对账目进行一次全面核实,可以有效的预防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在定期换岗的基础上加入不定期换岗制,可以对财务人员起到警示作用,规避其工作行为,减少违规事件发生的机率。对于岗位换轮制的实施,不仅仅单指会计人员,凡是企业内经手财务的人员都可以实施岗位轮换制,这样企业会计工作能够更好的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中,更好的发挥出会计的重要职能,进一步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进行完善。

三、结束语

随着企业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环境的越来越复杂,企业对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合法性、适应性、科学性、效益性和内部控制等作为会计内部制度建设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为会计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做好会计制度建设的基础工作,强化内部监督,确保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完善,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回建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问题探讨[J].菏泽学院学报,2013(08).

[2]金莹.关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研究[J].经管空间,2014(10).

安全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风建设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

随着本科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基础差、底子薄、学习习惯差、个性散漫已经是高职院校工作者不得面对的事实。他们进入高职院校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来到学校后没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他们学习的动力不足,直接表现就是课堂学习精力不集中、课下上网玩游或者是直接逃课,没有目标的学习是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的。

1.2 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态度不端正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考填写报考志愿时已经别无选择,只能随便报一个专业,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对所学专业没有信心。缺乏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是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主要原因。

2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学风建设理念陈旧,不能有效指导学风建设

要营造优良的学风就必须有先进的学风建设理念,没有先进的理念作指导,学风建设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是学风的直接呈现,而学风建设的好坏是由学风的好坏体现的,所以说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 。 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学风建设的重点,当前的学风建设注重制度建设忽略对作为学风建设主体的引导和人性关怀。虽然很多高职院校认识到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也加大了学风建设方面的研究,但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实证性研究很少;研究学风建设的制度建设比较多,研究学风建设主体能动性的少。我们认为学风建设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只有学生学习由被动学转变为我要学,学风建设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2.2 学风建设制度不完善,制约学风建设的发展

制度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已是共识, 当前高职院校也很重视学风建设的制度建设,但是制度建设主要围绕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和和直接参与学生管理人员的制度建设,而忽略了学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及后勤管理等部门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合作共同促进学风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制度建设注重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和直接参与学生管理人员的制度建设,而忽视了其它系统要素在学风建设中的制度建设,尤其是教师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制度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的评价制度不完善,只注重教师的教学功能而忽视了教师的育人功能。二是考试制度不健全。目前高职院校的考试成绩主要有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成绩两部分组成,二者比例的划分存在较大自主性,甚至有的学校平时成绩能占到总成绩的一半,这导致有的学生试卷分数很低,总分也能及格。使部分学生认为学不学习,最后都能通过考试,从而放弃了日常认真学习。

2.3 学风建设管理工作不科学,制约学风建设水平的提高

2.3.1 对教学管理不严谨

对教学过程管理不严谨,很多专业教师只管传授专业知识,对授课过程的其它事项视而不见,只管教不管会,我教我的,学不学是你的事情。只起到了授业、解惑忽视了重要的传道。学生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小说现象严重。

2.3.2 学生管理不到位

目前,学工部门与其它部门管理不能有机(下转第33页)(上接第27页)结合,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学工部门注重安全管理、奖助学金的评定、优秀评选等重常规事务的管理,忽视了学生学业上的监督和管理;只注重大学生的寝室安全和卫生问题管理,对寝室学习风气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指导部门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毕业去向统计,适当提供些就业信息,却很少把职业规划类知识与课程贯穿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等。各部门在学风建设中并没有形成很好的管理合力,甚至部门之间在学风建设中相互推卸责任,对大学生学风建设没有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2.3.3 高校学风建设监管体系不完善

学风建设离不开有效的学风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学风监管体系。完善的学风监管体系可以及时监测学风建设状况,保证学风建设的顺利进行。

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监管体系仍不是很完善,很多学校缺乏有效的学风监管制度,学风建设工作开展的情况、取得的效果、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整改没有量化指标,使得学风建设工作实效性并不能得到科学的、客观的评估,相关的学风建设措施是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用,这些效用均无法估量。因此,高校应加强学风监管体系的完善,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及时对学风建设状况进行反馈和调整。

3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学风建设理论研究,更新学风建设理念

高职院校有关部门和人员加强学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提高理论水平,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学风建设的具体工作实践。

3.2 提高学风建设认识,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学风建设工作。提高认识,使全校认识到学风建设是关系学校发展存亡的大事,学校的所有各部门都要参与学风建设,承担起建设优良学风的职责。同时,学校要加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只有全员行动、全方位参与,把各项学风建设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让学风建设成为一项全院师生齐抓共管的工程,才能形成刻苦学习、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

3.3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