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一对一帮扶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各单位着力落实,认真完成规定动作。全区所有单位按照教育局安排,联系个安慰实际,制定了本单位活动方案,健全了组织机构,建立了相关制度。全区3279名教师参加了本年度师德教育月活动,共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征文3270篇;举办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师德演讲会、报告会54场,13540人次参加了演讲、报告或聆听;举办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师德研讨会、论坛158次,8760人次参加研讨交流,撰写反思材料3058篇;6450人次参加了54场次的道德讲堂活动。巩固深化师德教育活动成果,扎实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参访教师3270人,实地走访学生家庭19271户,回访学生家庭7900户,参与“一对一帮扶”活动教师3150人,接受“一对一帮扶”学生数6250人,实地走访特殊学生家庭362户。评选表彰区级师德标兵20人、师德模范100人,师德教育先进单位10个;评选优秀师德征文100篇、“十大美语、语”20条。
各单位在认真完成规定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方式方法,雾樟下片区中心学校的“全员谈心”活动。通过谈心,引导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团队的塑造、个人的成长进行回顾反思,促进自我升华;同时,在交流中增进中心学校与学校教师的了解信任,发现教育人才,挖掘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全面了解片区中小学发展现状,收集教师谈话中闪现出来的教育的智慧、思维的火花和中肯的建议,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着力推进“学有优教”进程为目的的“全员谈心”活动。邀请党的十代表、湖北省希望工程爱心大使、师德楷模———“英子姐姐”刘发英做师德专题报告等活动,既创新了方法又增强了实效,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市教育局教师管理科刘爱华、杨晓燕两位科长在对该片区教师队伍建设调研中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鸦龙片区中心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定制了《成长手册》,《手册》中摘录了《师德规范》等相关学习资料,设立了成长记录卡,建立了学习体会栏等,一册在手,使师德活动和个人成长过程一目了然。
太三乐片区中心学校把师德演讲会聆听面扩大到全体学生,演讲者直面学生,使得演讲事迹真实可信,更加感人,效果更加突出。
政工科在分管副局长彭克秀带领下,到邓村、太三乐片、小溪塔片区进行了学校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交流教师的工作生活及学校对交流老师的管理时、教师“四维一体”评价、区内培训形式改变后,培训的组织和效果等五方面的工作情况。在每一所学校和幼儿园都召开了三个层面的座谈会,并形成了调研文章。
岗位设置关系到全体教师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为了达到岗变薪、奖优罚劣的岗位设置功能,分管此项工作的肖科长曾中次摸底,多次与人社领导沟通、给领导算教育人才的细帐,让我们符合条件的教师有评有聘,特别为长期工作在教育战线、长期工作在偏远乡镇的老师们争取最大优惠政策,让这老师们体会到社会对老师们的认可和重视。
高标准引进成熟人才。小溪塔高中充分动员、广泛宣传,在上海引进成熟教师一名。三峡高中、实验初中、实验小学、学前教育集团在重点大学优中选的引进高素质后备教师人才16名。
[关键字]高校 学风建设 问题 举措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良好的学风对大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影响,对大学生的成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校学风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1.考风不端正,考试舞弊现象仍然存在。少数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寄希望于用舞弊的手段通过考试;监考不严,学生诚信的缺失和没有意识到考试舞弊的严重性等因素也是考试舞弊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
2.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少数寝室逃课现象、网络成瘾现象等较为严重,部分学生受到寝室环境的影响而成绩下滑;学习活动开展得不够多,学生干部、成绩优异学生、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必要保证,部分学生不乏努力学习的决心和行动,但正确学习方法的缺乏,导致事倍功半,学习效率不尽人意,学习成绩也没有得到提高,也挫伤了学习积极性。
4.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部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较差,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从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5.部分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学习指导。学生和任课教师缺乏沟通,学习困难情况不能及时反馈至教师处,导致教师学习指导的滞后甚至是缺失。
二、学风建设举措
1.进一步落实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职责与任务。
1)辅导员每周下课堂随堂听课至少一次,深入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进行教育帮扶,对课堂学风较差的班级及时进行整改。
2)辅导员要加强同任课教师的联系。辅导员要与所带年级的每一位任课教师联系到位,要了解任课教师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将班级挂科学生名单交予任课教师并建议其重点督促,及时就学生反映的学习困难与任课老师交流沟通。
3)辅导员在每学期期中以前要组织开展一次本年级任课教师评学活动,及时发现年级学风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
4)辅导员每周下寝室至少三次,加强寝室学风考勤。辅导员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寝室作息制度,杜绝在自习时间玩网游或其他进行娱乐活动,督促学生在寝室认真自习,营造良好寝室学风氛围。
5)辅导员要做好年级考风的教育工作。每学期在年级组织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建立诚信档案,在考前组织召开诚信应考动员大会,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加强学生的诚信考试教育。
6)辅导员要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谈心交心工作。辅导员每月要与有三门以上挂科的学生谈话至少一次,了解其挂科的原因,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关心、督促、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7)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辅导员要经常与学习困难学生尤其是挂科较多学生的家长联系,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8)辅导员要根据年级具体情况制定年级学风建设计划,完成优秀班集体建设目标和学风典型培养目标;定期组织开展课程学习交流、学习工作坊、一帮一等学风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2.充分发挥班级在学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1)班级要做好课堂考勤、晚自习考勤和寝室学风检查工作。要建立班级考勤制度,考勤工作落实到个人,实行课堂签到制和晚自习签到制,且每月通报一次考勤结果。
2)班级要组织开展好每学期初的“学风自评”主题班会,组织好期末的“诚信备考”主题班会。
3)班级要安排课代表经常与任课教师保持联系,及时向任课教师反应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4)班级要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交流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课程学习竞赛等,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5)班级要鼓励成绩优秀学生对学习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鼓励班级或专业年级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等成绩优秀学生“一对一”地帮扶挂科学生,传授其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3.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建设良好学风。
1)开展专业教师评学工作。每学期请各班任课教师填写《班级学风评价表》,主要包括班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有无作业抄袭现象、与任课老师交流情况、课堂纪律、对班级的建议等内容。
2)举办学科专业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每学期初邀请专业教授分别与各年级的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针对各专业不同学期的学习要求、专业发展问题、学生个人规划问题等解惑答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规划。
3)加强学院专业教师对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SIT等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的指导,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1)学生会组织成立各类学习兴趣小组,如考研团队、出国团队等,为有共同学习兴趣的学生搭建互相交流、共同促进的平台。
2)学生会组织开展各项防治网瘾的活动,如书画比赛、海报设计大赛等,利用各种途径进行防治网瘾的宣传,以有效预防网瘾。
3)学生会要切实发挥学风督导团的作用。学风督导团负责定期地进行课堂考勤和寝室学风考勤,并做好对迟到、旷课等行为的记录和通报工作。
4)团委要加强优秀典型的培养。要注意培养学习标兵、科技创新标兵、“一帮一”典型等个人典型和优秀班级体等团体典型。
5)每学期学生会记者团组织做好各年级学业成绩优秀学生和学风先进团体的采访宣传报道工作,树立典型,引领风尚,形成氛围。
5.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1)在全体学生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带优良学风”活动。学生党员要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消除党员挂科现象,争做学习标兵,实现学习成绩有进步的目标。
2)各党支部认真落实学生党员与挂科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党员带头主动帮助本班、本专业年级挂科等学习困难学生,为其补习功课,解答学习上的疑问。
3)各党支部要明确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责任与任务,落实党员寝室责任制,做到每个寝室有党员负责。
4)学生党支部要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对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专项考核,作为入党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5)学生党支部要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和掌握本支部所在的班级和专业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配合辅导员做好其他学风建设工作。
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辅导员、班级、专业教师、团委、学生会、学生党支部等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有利于共同解决高校促进学风建设中的问题,进一步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杰、庞岚,《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新的课程改革几年中,教师常提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等,但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双基”教学却提得很少。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我发现学生“双基”能力在不断下降,在农村学校产生了很多学困生,很难达到预想的课改要求目标。所以,要达到课改目标,就要先为学生打好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将来深造、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良好条件。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呢?
实施策略一:提高质量先从学困生抓起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关注学困生成长尤为重要。每节课、每单元的教学基本内容,要求学困生必须做到理解、掌握。教师要随时弥补他们知识缺陷,为他们铺垫跟上中等生的进步阶梯。
具体方法有三:一是教师每节课多关注,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各项教学活动,还可以结合错题耐心讲解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或者多给学困生在课堂表现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和鼓励;二是落实班级内优生、学困生“一帮一”活动,让他们一对一结成学习上的帮扶伙伴,特别是要做好优等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克服不愿意、不耐烦、怕耽误学习等错误想法,树立帮扶好典型,引导学生扎实开展帮扶活动;三是积极鼓励学困生自己拟定提高计划,教师要经常和他们交流,逐步解决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控能力差、课堂学习参与能力差、课后训练态度差等问题,从而逐步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
实施策略二:教学要努力贴近学生生活认知经验,充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数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做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智慧在学生的手指上。”贴近学生认知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让手的每一根神经都与大脑相通相应。受大脑指挥下活动,大脑在手的活动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认识得快,感知得深。因此,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是必要的,高效的。例如:在教学“9÷4=”这道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把9个实物体平均分成4份,学生怎么也分不开。老师问:“每份有几个?”学生说:“每份有2个,还多出1个。”老师引导:像这样不能正好分完的除法题,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多出的一个叫余数。这样建立起来的“余数”概念,通过操作还知道为什么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不仅十分清楚,而且不容易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实施策略三:灵活开展变式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在学生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可让学生把本班45名学生分组,若每组5人,可以分几个组?若每组9人,可以分几个组?学生很快就会的出“45÷5=9(人),“45÷9=5(人)”“5×9=45”、“9×5=45”不同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列举其它表内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口述自编应用题,强化这方面知识的巩固,采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各种变式启发,激活学生思维,把基础知识放在生活实际中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策略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时恰当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把抽象的东西直观的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态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从而突破重难点,较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把8个物体分成2份,你有几种分法?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摆,再利用投影出示了几种不同的摆法,接着我问:“哪一种分法得到的两份同样多?学生很容易从“同样多”过度理解为“平均分”的实际含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策略五:教师要经常反思教学得与失,积极参与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就业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又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高校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整合资源,促进就业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就业中的弱势大学生,即就业困难学生群体。
一、就业困难学生界定
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2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19 号)文件,"要根据女性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以及大城市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点,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可见,高校就业困难学生主要是指因经济状况、学业、身体残疾、性别、民族、专业限制等方面的原因,而长期未能就业的学生群体。
二、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特点分析
1、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就业困难群体往往存在就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专业知识、就业技巧、实践操作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还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成长资源相对较少,在外语学习、电脑技术等各方面起步较晚,综合素质提升压力大,在求职就业时受到经济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就业竞争力弱。学习成绩是招聘单位考察大学生求职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业困难学生往往会因此而错失很多就业机会。而身体残疾、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会被很多单位拒之门外。也有单位因考虑到出差、值夜班和工作量等问题,而不雇佣女性应聘者。还有一些单位对学生的"出身"及第一学历要求较高,如招聘只面向"985"、"211"高校,有专科学习经历的不予录用,又或对籍贯、户口有要求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加重了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求职压力。
2、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多数就业困难学生在求职中并没有树立科学客观的就业观。主要表现为不能客观认知自我,科学分析自身就业能力,做到个人能力与岗位的匹配。他们往往走入两个极端,一部分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人际交往、学业成绩不理想等问题而一味否定自己,害怕竞争,对就业预期很低,在求职中不敢迎难而上,缺乏主动性;另一部分学生不能正视自身的问题和劣势,没有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和择业定位,急切的想要改变现状,而一味追求竞争激烈的热门岗位,导致求职就业屡屡失败。
3、就业心理存在问题
就业困难的学生往往还面临着经济、学业、人际交往、身体因素等其它各方面的压力。而其根源问题不得以解决则会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甚至导致心理问题。常常表现为压力过大,不愿直面困难,更加封闭自卑,缺乏自信心和动力,进而直接影响其求职就业。
三、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措施
1、高校应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全程化,对就业困难学生实现精细化帮扶
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教育,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科学的做好职业定位,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现就业。在全程化的指导、教育中,也号召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就业困难学生实行早发现早帮扶。由于每个学生的问题各有不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精细化的指导,尤其是对特殊就业困难学生要进行一对一帮扶。可以发动全体教职员工针对相对集中的问题,成立不同的工作坊,如由心理老师建立解压工作坊;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建立学业帮扶工作坊;就业指导教师建立就业技能提高坊等等,对共性问题统一辅导帮扶,再针对个性问题一对一指导。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成长档案,定期回访跟踪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测评和职业定位,确保帮扶效果。
2、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
建立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的互动机制,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鼓励其明确目标,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求职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客观的认知自我,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的改进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科学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既不过分自卑,自怨自艾,也不盲目乐观,眼高手底。
3、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
就业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学业、心理、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着人际交往能力差,就业技能欠缺的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技能培训,包括信息搜集、简历制作、面试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的灌输,更要做到实践强化。加大培训的实践练习比重,由学生模拟练习,就业指导教师点评;也要充分利用高校合作企业资源,开展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等活动,由用人单位实战指导;同时也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校园招聘会,锻炼自己的求职就业技能。
4、帮助就业困难学生拓展就业途径
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就业困难学生推荐实习、就业岗位,并予以政策上及经济上的帮扶。号召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开拓就业岗位;积极开拓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实习、就业机会;通过校友资源不断拓展就业市场等。优先为就业困难学生推荐就业机会。同时帮助就业困难学生讲解国家、当地的就业帮扶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如国家关于残疾人就业、低保家庭就业等的相关政策,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帮扶政策实现就业。同时鼓励学生将目光转移到基层岗位,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公益性岗位,投身"三支一扶"、"到村任职"、"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一方面通过基层的锻炼机会,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也将自己所学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帮助更多更需要帮助的人,在就业中实现个人价值。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实现就业。高校应做好创业政策宣讲,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申办《自主创业证》,扶植创业孵化项目等。
就业工作不仅是高校工作的重心,也是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民生之本。高校在狠抓就业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在不断总结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群如.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1,(8).
[2]燕昭乐,杨德祥.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服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关键词:独立学院 管理专业 大学生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大学发展与学生利益的大事,也是检验大学教学质量、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1]。近三年每年有近700万大学生毕业,形成了极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每年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就业调研,以便及时掌握信息,准确提供就业指导。其中,就业渠道的拓展关系着学生就业的质与量,是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就业渠道的相关调研
2014年3月华工广州学院对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调研,本次发放问卷660人,收到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达85%。
1.1 通过哪些途径找到现有工作
亲朋戚友介绍、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已成为大学生目前求职的三大途径,尤其是网络招聘已成为招聘渠道的主流,公平公正地搭建起了用人单位与就业者之间的信息桥梁。
1.2 落实就业单位的性质
从落实的就业单位来看,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占比为16.3%,外资占7.3%,民企占53%,自主创业占3.4%。且据6、7月份学生提交的就业证明资料,民企占比更是高达70%。作为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华工广州学院从学校品牌、学生综合能力上较普通民办院校竞争力强。大多数毕业生工作意向单位偏向于国企,但民企的数量在中国市场已占半壁江山。大部分毕业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定位,理性地选择机会较多的民企。民企相对稳定性较弱,福利待遇有待规范完善,但毕业生也表示,民企灵活性强、发展潜力大,锻炼提升机会多。
1.3 已签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
所找工作与专业相关或略有相关的占67%,完全不相关占11%。管理专业属文科,普通基层管理岗位一般能胜任;而理工科专业性强,就业选择面相对较窄,因此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总体来说理工科毕业生要高。毕业生们表示,毕竟学了四年的专业,以后从事的工作还是希望和专业有关,但也不排斥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关键得看工作是否有持续发展前景。
2 现状分析及拓宽就业渠道的思考
2.1 全面有效运用校园就业信息平台 学校每学期组织3-5次中大型现场招聘会,到场企业150-450家;就业网每天更新企业招聘信息,每周有企业专场招聘会。但从调研来看,学生运用学校招聘会求职成功的比率并不是特别高(11.5%)。部分学生认为现代求职途径广、资源多,选择机会也多,也就并没有太重视学校的就业资源;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招聘信息虽多,但专业对口方面的质与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为全面有效向学生推送招聘信息,学校积极组建就业信息平台,通过平台的招聘信息方式多样:就业网、飞信、毕业生Q群、群邮件、微博,今年又开设了招聘信息订制、微信公众平台、专家一对一咨询等。
2.2 优化用人单位资源,校企联盟培养实践型人才 学校招聘会从质量上要得到根本保证,应加强对招聘单位的审查,防止皮包公司混入蒙骗学生,影响学校声誉。同时,应运用数据信息系统对招聘单位进行管理,方便学校、学院查询、分析。学生也可通过系统查询了解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招聘人数、福利待遇等信息,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的放矢地求职,提高求职成功率。
校企联盟共同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方面,可根据企业之所需,开设企业订单班,由学校传授理论课程、企业参与实践课程的合作模式。学校也可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生定期去企业实习、参与活动讲座、寒暑假兼职等。通过提前接触企业,当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工作时,对企业的归属感、融入度都会强。
2.3 积极开拓与人力资源机构、行业协会的合作 市场上具备一定规模的人力资源机构、协会,他们拥有一定的企业资源,而学校则拥有大学生资源。因此,可发挥双方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合作多赢的平台。通过企业走向大学、大学走入企业,进行人才招聘、知识交流、技术研发、项目合作等更深层次的合作。高校教师走入企业去工作学习,从而丰富实践工作经验,提高实践创新教育能力。
2.4 鼓励大学生敢于创业 国家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而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创业教育,勇于尝试、敢于成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实践工作者,也将为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贡献力量。高校应鼓励有条件创业的大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敢于尝试挑战,同时加以项目风险评估、调研及培训,将有利于从深层次上改变创业者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艰苦环境中的执著精神,以及对市场的敏锐度,从而锻炼管理才能,在自已开辟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2.5 鼓励大学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应征入伍 中央、省市,全面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根据《关于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27号)等文件要求,以及广东省201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广东省招募1400名高校毕业生,到省52个山区县及东西两翼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2]。另自2008年起,国家征兵的重点转向各级各类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以适应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应征入伍的大学生,学生后期如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考研,给予一定的加分。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加强专业培养,鼓励他们去基层就业;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乐于在基层奉献的精神和正确的择业观[3]。
2.6 充分发挥校友资源,求职精准度高 作为年轻的独立学院,其校友会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但往往通过师兄师姐提供的招聘信息,其信息精准度和求职成功率更高。因校友已对用人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其单位的优劣势都会一一传达,学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权衡是否去竞聘。因此,校友会的组织架构、功能、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当务之急。通过定期活动的组织、信息跟踪、沟通交流,加强校友间感情的联络,凝聚校园文化,对学校的招生、教学、就业、信息服务等工作都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2.7 一对一帮扶就业与经济困难的学生 一般来说,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也相对困难些,因为他们背负了经济的压力,可支配资源较少,有的还存在自卑心理。这些都是他们顺利就业的不利因素。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将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并非一蹴而蹴。而应通过长期地、系统地对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对一帮扶。班主任、辅导员平常应通过班会、走访、谈话,了解班上这少部分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设身处地的去关心他们。只有这样,大学教师与90后大学生真正交心,及早去关心关注年轻一代;相信学生也会感恩,会认真聆听教诲、积极面对人生。从而真正缓解就业压力,解决毕业生的就业之难。
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尽管严峻,就业渠道多而广,但如果充分利用好就业资源,调整好就业心态;执著、踏实,积极支持国家政策和国家建设,我们相信找到一份适合大学生自己的工作必定不会太难。
参考文献:
[1]丁丽娜.现代大学生就业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