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收会计的工作难点

应收会计的工作难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收会计的工作难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收会计的工作难点

应收会计的工作难点范文第1篇

新会计准则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成果,引入了公允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实际利率的概念,改变了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减值准备的计算方式,并对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和套期保值的确认和计量作了明确的规定,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在国内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其真正的实施工作将任重而道远。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新会计准则实施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获取市场数据的能力、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特殊业务的处理等因素均为会计实务增加了操作难点,影响了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实际利率的选择,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为此,商业银行必须从风险管理、流程与系统、员工素质等多方面采取有效的办法应对,才能化解难题,使新准则的实施成为商业银行提高增收创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新旧会计准则在实务操作中的主要变化

新会计准则体系与银行最相关的准则分别是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新准则在资产和负债的分类方式、衍生金融工具核算、金融资产转移和套期保值的确认和计量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对目前银行实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公允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实际利率的引入和使用以及对银行减值准备与利息收入的影响。

(一)引入了公允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实际利率的概念

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核心,公允价值的应用使资产和交易得到了公允的反映;新准则规定,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债券投资的折价、溢价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取消了按平均年限法进行摊销的方式,使资金的时间价值得到体现;对贷款减值准备的核算引入了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实际利率的概念,并规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

(二)减值准备按“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确认

为准确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五级分类法”改为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并减少了计提范围,如交易性短期投资不计提减值准备。准则规定,非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减值准备计提额的影响,商业银行无法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但也为不良贷款余额及新增额发生异动提供了可能。

(三)贷款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计算

新会计准则规定,金融资产应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用实际利率代替合同利率,彻底遵循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对于一笔应计贷款,贷款的摊余成本可能与贷款本金不一致,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也可能不一致,而对于一笔非应计贷款, 原准则将不再确认利息收入;但在新准则下,该笔贷款的摊余价值可能不为零,仍需按照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对于已发生减值的贷款,由原来的合同利率改为按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二、商业银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新准则的实施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计量更加准确、真实,金融信息的可比性更强、透明度更高,但在现有条件下,新会计准则将面临诸多难题,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风险管理水平,需要商业银行从多方面加以改进和总结,以求正确实施新会计准则,防范各种风险。

(一)获取市场数据的能力影响了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实际利率的选择

公允价值是新准则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题。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新会计准则采取了两个层次的原则。1.如果存在活跃市场,则活跃市场中的公开市场报价是公允价值最好的计量基础;2.如果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引入,对习惯于历史成本核算的银行业会计系统是不小的压力,新会计准则要求商业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时,必须有确实的理由、事实或依据,但商业银行提供的理由、事实或依据包含人为的主观分析和判断,影响了这部分收入或损失的真实性或合理性。而且,公允价值的引入,对商业银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债券投资类产品的“盯市”要求大大提高,商业银行需要实时反映两大类产品公允价值的波动,但目前我国金融产品的交易市场还很不成熟,尤其是衍生金融产品才刚刚起步,金融产品公允价值的取得将存在较大的困难。 因此,如何合理设计公允价值的获取方式,并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性是一个难点,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相关人员的专业判断。对于没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必须通过估值技术实现,而在较短时间确定适当的估值模型难度较大。

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实际利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信贷资产质量的评价和利息收入的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测算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大多未收取手续费,贷款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几乎相同,因而尽管新会计准则与原准则存在差异,但对于商业银行贷款利息收入方面的影响不大,但从长远看,随着商业银行财务顾问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收取的手续费率相应提高,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的差距将加大。

(二)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可能加大操作风险

新准则的规定是原则性的,而且非常复杂、不易理解,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新准则在实务操作方面尚无明确的指引。如,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实际利率如何取得,未来现金流量如何测算等等,这既给会计人员带来很大的操作弹性,又增加了准确、一致进行业务核算的难度,甚至会出现同一业务而会计处理完全相反的现象。

公允价值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获取,需要采用其他信息和估值技术进行估算和验证,特别是非市场化资产的价值确定完全依赖银行的内部模型,使人为操纵计量结果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另外,证券化资产等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非技术判断、关联方交易以及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都会加大其操作风险。

(三)特殊业务的处理为会计实务增加了操作难点

新准则涉及大量条款及特殊业务和特殊情况的处理,为实务操作增加了诸多难点,且许多解决方案必须要凭借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如贷款的后续计量,应按期对借款计提利息,应收利息仍按照贷款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但利息收入按照资金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应收利息和利息收入的差额作为贷款价值变动调整摊余成本。其实务操作的难点是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的确定,首先是摊余成本,可以按照“贷款摊余成本=贷款的初始确认金额-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的公式计算;其次是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就是将贷款未来合同现金流量折现成贷款初始确认金额的利率,如果贷款合同属于定期计息且本息预计可正常收回的,则合同利率可以视同实际利率,但对于到期还本付息的贷款以及存在减值、欠息的贷款,这就需要使用现值公式推算实际利率。银行的贷款笔数很多,如果不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工作量大,且准确率难于保证。此外,相关摊余成本、减值等信息也只能由计算机系统进行记录。

三、有效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对策

新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为导向,通过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增强防御风险的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与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国际同业的竞争。

(一)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新准则充分体现了强化风险管理的导向性,如将金融资产负债改按持有意图和目的进行分类,预示着管理思路的变化;而公允价值的取得、确认过程,是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问题,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是对预期信用风险的识别、判断、预计和确认的管理,也属于风险管理范畴。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以实施新准则为契机,借鉴国内外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在业务发展、盈利需要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

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在初始取得时通过恰当的风险评估和后续的风险管理使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更多的利得。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虽然其承受的风险不直接反映在账面金额上,但这决不意味着对这两类资产可弱化风险管理。例如,对于一项3年期国债投资,按照准则规定应把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当市场利率持续上升时,虽然这笔投资的利息收入不发生变化,但是其公允价值是持续下跌的。也就是说,虽然未来每期收到的利息和预期一样,但由于市场利率上升,其实际价值已下跌了,应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这两类金融资产的收益。可见,不同类别的资产在初始取得时如何评估风险、在后续持有时如何管理风险是不一样的。

2.提高资本充足率管理水平,强化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将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浮出水面,并不可避免地加剧资本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衍生金融工具的损失可能性,积极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将资源配置到低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上,保持风险与资本的基本协调,使资本充足率水平逐年提高,不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实现由过去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二)加大技术开发力度,积极谨慎推进流程再造

公允价值、摊余价值、减值准备、实际利率、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大量的数据,无法使会计人员或经办人员通过人工去获取,需要采用银行内部信息系统和估值技术进行估算和验证。因此,商业银行应在技术开发与改造上加大投入力度,对现有的核算系统进行改造,建立数据库,开发公允价值估价模型、产品定价模型等系统,搜集与整理相关历史数据以及市场信息。同时,因多数商业银行系统都是全行集中的,核心账务系统的改造一旦出现偏差,将对全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对银行系统的改造必须非常谨慎。

(三)加强商业银行全行员工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

应收会计的工作难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准备 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会计

一.资产减值会计在实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现状

新《企业会计准则》相对于旧准则的确有很大改进,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难度大,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不够全面,外部监管难度大等,导致可操作性不强。又加之管理当局自身的动机,导致乘机可行,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这些漏洞,滥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1.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中存在问题

新会计准则是按照资产种类进行减值准备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只是作了原则上的规定,至于具体怎么计提、计提比例为多少,则完全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这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各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也因为预计现金净流量、资产使用年限、折现率均比较难确定;对其确认和计量已超出目前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甚至需要请用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有可能估算。因此,计提是否合理不易确认。

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但存货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其结果会因人而异,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又使得不同的企业根据不同的需要而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这些都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进一步的可能。

2.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规定某些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

从防止企业为调节利润秘密计提减值准备角度来看,新准则中的这一规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也与国际通行做法存在矛盾。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客观实际,但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就不能真实地反映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真实状况。同时,这与新会计准则定位的“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一会计目标相违背。

新会计准则大都集中在长期资产不可转回的同时,又规定短期资产减值准备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等的减值处理由其他的准则来规范,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资产等也排除在不可转回范围之外,即减值准备禁止转回只是关掉了一个窗口,企业在应用新准则后仍然可以继续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操控利润,如企业仍可运用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如根据有关调查数据,2006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中,220家上市公司共转回各项减值准备899000万元,其中:转回坏账准备394000万元(占转回总额的43.82%),转回存货跌价准备226000万元(占转回总额的25.16%)。这说明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两项资产减值准备是上市公司减值准备转回的重点。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三项即将被新会计准则调整的减值准备转回合计为123000万元(占转回总额的13.74%)。

由此看出,新资产减值准则减少了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空间,但并没有完全堵死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窗口,在抑制上市公司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方面仍给上市公司留有可乘之机。

3.外部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准则中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按单项资产、资产类别、资产组、总部资产或现金产出单位等方式进行。由于资产减值确认方式多样化,使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灵活选择”, 使企业进行不恰当的减值准备计提有机可乘。例如: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计提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主要手段有:其一:集中在某一年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造成当年巨亏,以后年度不计提或少计提,为下年的利润增长留下余地;其二:往年先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当年部分冲回,以操纵盈余;其三:不计提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虽已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和信息使用者的重视。但外部监督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了监管的力度,但目前效果还不理想。

由于资产减值准备项目性质的特殊性,资产减值审计也一直都是难题。一方面,它本身就属于容易产生错报、漏报的会计项目,审计过程中涉及的资产及其明细种类繁多、金额巨大,主观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核销等计算较为复杂。如管理当局动机不纯,蓄意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那么往往是经过周密策划和多方掩饰,注册会计师很难通过一般测算得知或常规检查所能发现,导致资产减值准备审计风险具有潜隐性。另一方面,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客观地讲,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企业原来的资产哪些已不再是会计定义的资产,哪些已严重贬值,他们很少有发言权。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外部审计监督存在较大难度。

二.对改进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几点建议

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对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内容都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但由于资产减值准备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上述提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从法规上进一步明加强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 ,建立健全的资产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要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作用,建立追究相关主体的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

1.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

我国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较为原则化,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规定比较具体和全面,操作性相对较强。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的会计规范,制定操作性比较强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具体指南或具体标准,以指导企业会计的实践操作能力。

2.建立健全的资产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由于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所以进一步完善资产信息和价格体系十分必要。在进行资产减值判断时,企业除了依靠内部有关信息外,外部信息也是减值迹象判断的重要条件。目前除上市公司股票投资及上市债券投资以及部分商品在市场上有价格信息外,大部分商品、股权等难以确定其可收回金额。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建立公开的市场价格体系,同时建立全国联网的价格体系查询平台,有利于各种价格的查询,完善市场资产的估值体系,使估值接近公允价值,以减少资产减值会计中的主观判断因素;同时我国应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法规,使信息市场规范化,使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可靠的依据,提高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增强资产减值信息的公允性和客观性,从而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

3.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的判断,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存货可变现净值及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也需要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和经营目标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因此,会计理论界和有关部门既要大力宣传和解释新制度、新准则的要点,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又要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同时,会计人员要有自己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积极、努力学习,大胆探索,注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

4.要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作用

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目前已成为有些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重要工具,这样发生错报的风险越来越大。极大的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的审计风险,也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难度和审计成本,因此应尽快制定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明确各项减值准备的具体审计程序。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遏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的操纵,当然,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经验和专业判断,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计划来实施审计工作,如有必要应当利用专家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以确保资产减值会计的合理运用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5.建立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目前有些企业采用资产减值会计手段调节会计数据,进行所谓“盈余管理”来调节利润,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诚信度,而且也使会计的信誉受到挑战。对于参加会计资料造假的相关违法主体,不仅要明确其法律责任,还要提高法律责任的威慑程度。因此,就需要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财务检查。对于查出的违规、违法的会计行为,必须追究相关人员和企业法人的法律责任,提高法律的威严和严肃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才能真正规范企业会计的行为,打击利用会计手段造假行为,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维护投资者利益,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资产减值

[3]刘湘涓.有关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与利润操纵的问题.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4期

[4]孙欧.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会计之友.2006年第28期

[5]赵敏、甄颖.资产减值准则的国际比较及我国实施的难点.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3期

应收会计的工作难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产减值损失;企业会计实务;问题;对策

一、引言

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实际上充分考虑了我国现实国情,认为企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减值迹象,若存在减值,应进行减值测试。在估计可收回金额时,要坚持重要性原则。资产减值准备是我国会计准则完善的重要表现,对促使企业的稳健发展、客观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有重要意义。不过,当前会计准则对提取减值准备具体情况界定模糊,计算程序缺乏,企业的选择空间打,利润信息质量受到影响。

二、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公允不够完备和准确

资产减值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反映了管理层需要借助公允价值进行管理的可能。尽管公允价值有其谨慎设计,且国际应用也提供了可借鉴经验,但公允价值的概念抽象,可操作性细则尚未出台,当前,我国资产评估市场有待完善,公允价值确认上公允性不强,这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留下了可操作的有目的的盈余管理。

(二)减值迹象判断操作性不强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在进行减值测试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折现率选择上存在很大的难题,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是企业确认资产减值的基础,在以上两个部分的确定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

(三)可变现净值主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客观性不强

会计准则按照资产种类准备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只有原则上规定,但计提比例完全由企业自己判断,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尤其重要。但由于市场经济仍处于完备之中,资产信息尚不健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算难确定,实际上超出了我国很多企业目前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计提往往缺乏依据,计提合理性难以确认。同时,在减值计量中,可回收金额至关重要。可收回金额要根据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但可变现净值、折现率等的选择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要求很高,随意性较强,企业滥用利润操纵的隐患存在。另外,资产减值恢复时不能真实反映资产负债表真实状况。并与会计准则定位的有用信息差别较大,对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情况作用不大。

三、解决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建议

(一)外部条件控制方面

首先,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为减少利润操纵可能,要完善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又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适当减少会计政策选择权,解决企业高估资产、操纵利润等的失真问题。一是坏账准备。现行准则允许计提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等。弹性空间大,信息可比性不强,随意操纵利润的问题存在。对不同账龄和风险程度的应收款要明确基本比例标准,杜绝坏账准备计提的随意性。二是存货跌价准备。可根据行业特点明确规定计提方法,对品种多的存货要按余额确定计提比例,以简化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效益。

其次,要健全和完善信息和价格市场。公允价值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尤为重要,目前资产市场和价格市场有待完善。国家应建立价格信息系统,定期公布资产信息资料,使资产减值计提有依据可循,减少主观因素,缩小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空间,提高信息的真实性。要加强独立审计,目前发生错报的风险很大。增加了审计风险、工作难度和审计成本,应制定独立审计准则,明确具体审计程序。注会应以职业谨慎态度独立进行审计,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确保资产减值计提的合理运用。

(二)通过内部因素进行完善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可以规范企业行为,保证真实、完整,并及时发现错误。企业要由计财部协同其他部门对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价差异进行充分评估,在内部审计后批准执行。倘若本年度过程中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超过一定的标准,企业应该向董事会提交相应的书面报告,对提取的依据、方法、比例和数额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对此项改变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进行详细估计;在这一流程中,报告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后可以在后方进行可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的所有详细问题,均应该接受公司监事会的监督,并由董事会负责按企业信息披露的有关法规予以披露。

其次,要从基础工作抓起,大力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如前所述,我国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这说明,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离不开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的会计人员。同时,职业判断能力离不开会计人员较强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需要会计人员结合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并能够对其继续拧准确理解和掌握,同时,基于企业现状,会计人员要能够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和经营目标进行全面了解。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夜不强,因此,会计界和相关部门要大力推进制度宣传和解释制度、准则要点推广,针对其中的难点问题,也要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推进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和指导。

再次,要促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并形成完善的会计信息的内在机制。一是要逐步让国家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改变国有股持有者缺位的问题,提高所有者控制权的完善度。二是要逐步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加强对企业董事会的监控力度,提高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三是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促进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强资本市场培育,逐步形成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宋华.浅议青海省企业执行资产减值准则效果分析[J].青海审计.2009,(4).

[2]刘翠清.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3).

应收会计的工作难点范文第4篇

年终总结是一个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最好地展示机会,也是让领导发现员工能力的窗口。那么2021酒店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酒店个人年终工作总结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1酒店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一20__年,是酒店稳步成长的一年,是酒店提升管理服务的一年,也是成绩辉煌的一年。在这个即将过去的年度里,财务部紧紧围绕"强化经营能力、拓展营销渠道、完善制度流程、控制成本能耗、提升服务水平"的经营思路,遵照_总关于"严格制度、完善流程、加强监督、提高质量"的要求,在成长中努力拼搏,内部管理紧抓工作难点、重点,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和服务技能,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年更比一年好的骄人战绩。

一、经营管理方面

20__年,在_总和_总的关心指导下,财务部员工基本能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按月进行财务核算,坚持完成各项日常工作,服从酒店工作安排,配合完成酒店新员工入职培训,积极组织参与酒店各次各项活动,随做好各种财务保障工作,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了酒店全年整体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一年来,我们对酒店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了重新修订,明确了各自岗位职责,完善各种流程工作,加强各流程的可操作性,并根据岗位需求设计、制作、印刷各类经营用表单,使部门内部、部门之间、部门与监管部门的流程运作顺畅,为经营决策提供了准确、详实的依据。

2、补充完善酒店薪酬制度:通过服务销售奖的制定、核算、执行发放,体现同岗不同酬,多劳多得的竞争薪酬制度,合理地配合了酒店工资薪酬改革。

3、会计账务的规范和整理:借助中支内审查账的时机,财务部首先进行了问题自查,后又针对内审查出的问题及时认真地进行处理和改正,拼弃原有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而达到整体账务的规范性;

并结合经营的需要制定了新的更适用的会计科目,逐月进行账务规范,以更好地完整地核算经营状况。

4、经营报表的分析和变动:根据经营需要,合理改变报表格式及内容,以便更明确反映各种收入项目;

对各季度经营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了解处理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经营提供有力借鉴和参考依据。

5、加快往来资金运转:制定完善相应的应收应付账款归集和传递程序及加以表格规范,理清每月应收账款数量,防止死账、呆账发生,加快资金回笼;

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和协作,保障酒店物资供应,提供后备经营需求。

6、加强账务审核监督:严格监督控制酒店财务政策和财务程序的执行情况,对任何违反酒店财务制度并使酒店遭受损失的任何行为及时坚决予以制止,切实保证酒店利益不受损害。

7、建立合理物资流转程序:合理节能降耗,管理各种材料物资,有效控制成本,合理核算各种收入成本,监督各种材料物资的购进、发出和保管,建立起各种相关流程和明细台账及记录,加强仓库物资清理整顿和管理,加强出入库手续管理,建立物品存放、使用等程序。

8、加强安全检查监督: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安全事故无大小,件件危害皆大,增强安全检查力度,防范各类安全隐患,做到季季大查、月月小查、处处细查、各方面盘查,涉及财物、食品、卫生、办公、操作、环境、人身等各种安全,防患于未然,制定了部门安全检查规范,保证了财务部安全经营,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9、提高科技操作程度,拓展酒店新业务:依靠本酒店有利办公条件,加强系统操作,加强日常经营系统审核监督,严格监管酒店管理系统的操作及流程操作,认真执行各种表单的操作规程,审查各种收入支出账单,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要求进行监控和审查原始凭证、现金和物资的出入等;

规范系统账户设置,为开展贵宾卡业务和其它新业务奠定基础,使酒店操作、管理再上新台阶。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其一要发扬团队精神,公司经营不是个人行为,个人能力必竟有限,如果大家拧成一股绳,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其二要学会与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财务部牵带着酒店每一个点和面,日常业务和每个部门打交道。多听听部门意见与建议,及时发现纠正问题,充分有效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及时反馈信息给领导层,变被动为主动。

其三还要不断学习业务,多方学习会计新涉及的金融、税务、计算机应用、公司法、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才能更利于今后的工作。

总的来说,我们财务部做为酒店的后勤部门,我们积极并刻配合着酒店的各种工作。虽然我们进行了很多方面工作,但由于有些制度流程还在探索使用中,有些流程虽然建立了但操作还不够顺畅,还有些流程还要顺应经营进行适时调整,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地开展民主评议和员工座谈会,促进企业民主管理,但我们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到位,所以在以后新的年度里,我们会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地不断完善理顺基础制度流程,加大监管力度,合理控制成本能耗,不断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增强管理参与力度,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制定岗位量化考核标准,体现各岗位实时工作状态,督促岗位尽职尽责地投入工作当中去,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共同努力,让我们的酒店蒸蒸日上地持续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021酒店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二员工培训及对客服务

规范各管区、各岗位的服务用语,提高对客服务质量。为了体现酒店人员的专业素养,在针对客房部各岗位服务用语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及部分员工的腼腆及自身素质不高的等情况进行疏导,组织员工进行了多次陪训。规范了服务用语,对客礼貌服务等。对不同岗位员工进行不同工种的培训,每周一次1小时的定期培训,及不定的时的案例分析培训从而提高员工的规范化服务工作。为客人提供规范化的服务。

卫生方面

为确保客房出售质量,坚持床上用品一客一天一换,巾类根据客人要求随时更换。酒店的主营收入来自客房,从事客房工作,首当其冲的是如何使客房达到一件合格的商品出售,它包括房间卫生、设施设备、物品配备等,为了切实提高客房质量合格率,我部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即员工自查、领班普查、主管、经理抽查,做到层层把关。要求__员对公共区域进行片区划分、责任到人,进行定岗、定时清洁及不定时的巡查做到及清洁,力争将疏漏降到最低。

物品配备及维护

酒店开业在布草投入方面不足,再加开业的破损、赔偿等因素数量导致布草严重不足,外加洗衣厂洗涤不及时进一步加大了客房部楼层的工作难度;由于本部门所使用的设备均为外地采购没有及时进行维护保养,设备在不同程度出现问题,从而减少机器使用寿命增加了成本。以上此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021酒店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三春去秋来,四季轮回,公司已经迈进一个新世纪。我们财务部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人员结构有较大的调整,基本上都是新人、新岗位,带队的任务落在我的肩上。我们都感到担子重了、压力大了,但是我们没有畏缩,在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凭着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我们逐步成熟起来。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我觉得有必要对这半年多的工作做一简单的回顾。

一、作为非盈利部门,合理控制成本(费用),有效地发挥企业内部监督职能是我们上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完善公司的管理机制,财务部制定了新的《管理细则》。细则中对借款、费用报销、审核等工作程序作了详实的解释。我们通过对细则的学习、讨论,把各项条款逐一与实际业务联系在一起,找问题找漏洞,并反复消化、严格把关。在出纳环节中,我们强调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讲人情,把一些不合理的借款和费用报销拒之门外。在凭证审核环节中,我们依据细则中的规定,认真审核每一张凭证,不把问题带到下个环节。通过这半年的实践,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在销售额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三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8%,通过实际工作,我们都深刻的意识到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尽快推出相应制度的必要性。

二、财务部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数据和枯燥的报表,但大家以苦为乐,从来没有怨言,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为了提高员工的荣誉意识,针对公司出台的工资考核制度,我们相应地制定了内部员工工资考核方案,由部门经理依据员工的岗位描述对其平时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并作为参考递交会计主管。考核制度的实行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企业的奖励机制,合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

三、为了更好的与部门沟通,我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扬协作精神,积极配合总经办顺利完成了2019年工商年检的工作,为随后通过企业贷款证年审做好了铺垫。为了配合物流中心录入费用,我们及时、准确地编制会计凭证并做好凭证传递、汇总工作。为了更好地核算营销部门的盈亏,为公司完成销售计划提供依据,我们及时记录每一笔到款,准确记录货款的清欠并周期性地与营销人员的往来帐进行核对,并做到营销、财务、物流中心数据口径一致。

四、为了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企业会计制度,大家互相交流心得,熟悉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把问题摆在桌面上。由员工转达给部门经理,再由部门经理转达给主管,主管根据汇总上来的意见与建议做出相应的措施。

2021酒店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四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年底时刻了,而这一年的工作也算是结束了,对于这一年有欢乐,有痛苦,有忧愁,更是有非常多的幸福,身为经理的我更是感觉到这一切都非常的值得。而我更是对这一年的各项工作都在分析之后做出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酒店业绩

这一年的时间,酒店的方方面面都算是有所提升,更是在调整制度之后,有了巨大的改变,自然也收获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相比于上一年,酒店在各方面都是有极大的成长,并且业绩也是上升了不少。这一切的功劳都是与酒店的每一位员工分不开的,更是非常的感谢大家的努力,以及对酒店的付出。我也是在经理的岗位上认真的做好我个人的工作,并且非常努力的想要让自己能够在工作上获得非常大的提升。

二、岗位成长

我身为经理更是在自己目前的岗位上有认真的做好自己的任务,这一年的时间也是慢慢的在适应这份岗位,更是有非常努力的想要去完成每一项任务,做好自己应该尽到的义务。这段时间我更是有非常大的努力让自己可以在工作上去做到非常大的成功,而我也是完全明白自己在这段时间所付出的努力是非常正确的。很是感谢这一年酒店的业绩让我对自己非常的有信心,更是完全明白自己在各方面都还是需要去不断地努力与奋进,往后的时间我相信自己还是会非常的认真与努力,就希望自己还好能够为酒店创造更多的利益,同时也让自己有非常大的成长。

三、下一年的计划

接下来的一年我还是会首先规划好自己,让自己的成长来带动酒店的成长。而我更是会努力让自己在工作上去更加的投入,更加的努力上进。对于酒店的管理方面我也非常的期待能够有更多的投入,当然也是必须要多多去学习,去研究,去寻找带一份更加适合于酒店现阶段应该需要的工作方式。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下一年可以将更多的心血都放在酒店的管理上,努力让酒店有更大的发展,更加成功的未来。对于各位员工我还是会以较为严厉的姿态来进行管理,就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期间去获得更大的成长,去突破自我,去找寻到自己的方向。

不管这一年的工作如何,都已经是过去了,现在更是应该期待未来的生活,更是要在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慢慢去提升,慢慢去成长,如此才会带领着整个酒店的一切去获得更多的利益与精彩。我相信在之后的生活中酒店能够与我们每一位员工一起成长,更是有非常大的期待。

2021酒店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五企业缺少一种能够凝聚人心的精神性的企业文化

一个民族有它自己的民族文化,一个企业同样也需要有它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当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时,又需要企业中所有的人能够群策群力,团结一致,共度难关。对于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来说,平时一盘散沙,遇事就会各想各的心事,而没有人真正地为企业的发展进行过认真的思考,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把自己融于企业之中。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证。

企业缺少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晋升制度

酒店的激励机制中过多的注重于物质上的激励,而忽视了精神上的激励。事实上,除了传统的奖惩激励外,还有很多的激励方式值得我们管理者借鉴。有些时候领导对员工的一个微笑或是一句赞赏的收效强于对其进行加薪奖励!

一年实习已成为过去,过去的成功与失败都已成为过去式,我们都不应该以他们来炫耀或为此而悲伤,而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面队即将来临的难题。人生中有许多要学的知识,我们现在学到的还远远不足,那么就更应该准备好下一阶段的实习,有目标的出发,努力的付出就会有收获,撒下了种子,我们还要有勤劳的栽培与耕耘,那样我们才会有大丰收。

应收会计的工作难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金融工具;金融企业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其中,和金融行业相关的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影响。有业内人士称,各行业中新准则对金融业的影响最大。随着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金融行业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目前,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在积极筹备在国内或境外上市。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外上市的呼声也很高,所以,与国际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行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中与金融企业相关的重要变化

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金融资产转移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了全面梳理,填补了我国会计标准在这些业务领域的空白。

(一)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变化

1、金融资产与负债分类的变化:从流动性到风险性。在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和负债是根据流动性来划分的。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程度的加快和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工具长短期的界限变得模糊,所以从流动性方面划分,无法真正反映出资产和负债的本质属性。新会计准则主要强调了资产和负债的持有目的和功能性,其划分标准则更强调其风险性;

2、金融资产与负债计量的变化:从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银行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新会计准则规定银行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资产与负债,在后续计量中采取不同的计量方式。交易性资产与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其他负债,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

(二)金融资产的减值从预期计提到客观发生计提

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减值的规定作了较大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计提依据的变化。以贷款损失为例,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银行应对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而新会计准则规定,银行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贷款发生损失的,才应当计提贷款减值准备;2、损失准备转回的变化。按照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冲销的贷款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核销的贷款损失准备予以转回。而新会计准则对计提损失准备的转回区别对待: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减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项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减值损失,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三)金融资产转移的变化

金融资产的转移一直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新会计准则单独规定了一项《金融资产转移》。新准则规定,金融资产转移分为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两大类。银行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四)套期会计处理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对套期会计作了明确的规定。套期会计方法是指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销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套期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三种,对于不同的套期形式则采用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

二、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金融企业的影响

金融企业具有高负债性高风险的特点,不仅注重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且关注资本的充足水平和存在的各类风险。按照传统的会计处理办法,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将其确认为资产或负债,仅作为表外项目在报表注释中加以披露。但是,衍生金融工具表外处理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的风险信息。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量很小,对资产负债的总量影响也很小,但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量的增加,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将不容忽视。由于新的会计准则主要是原则导向,而公允价值计量、套期会计等非常复杂,它将对金融企业的财务会计及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

1、公允价值的影响。本次会计准则修订的重要变化是公允价值得到广泛运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恢复采用公允价值作为基本的计价原则,将原来为了抑制上市公司虚构利润而计入资本公积的项目允许计入当期损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原则一致。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最大的亮点,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核算、投资性房地产计量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价值变化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使利益相关者更准确地判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同时,公允价值也是最大的难点,在实施中将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公允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取得,需要估算和验证,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会增加银行成本,存在跨行一致性问题;二是公允价值很容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而我国市场分割现象非常严重,由此可能会导致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三是对非市场化金融工具,采用估价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得不严重依赖银行的内部模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为操纵计量结果的行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为公允价值不以交易为基础。同时,由于新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能够以公允价值或者摊余成本核算,而负债基本上是以成本核算,这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出了挑战。

2、双重计量模式可能降低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并增加对会计信息的理解难度。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金融企业可以使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方法来计量不同类别的资产和负债,从而使金融会计信息建立在两种计量基础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一致性,也增加了对会计信息的理解难度。

3、可能出现利润操纵现象。新准则的实施,在与国际接轨、鼓励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效应。首先,新准则实施短期会造成金融企业利润波动,尤其是境外业务及衍生金融产品业务较多的金融企业,如中国银行。另外,由于新准则在确认、计量、披露方面主观性增加,会计信息由谨慎向中性过渡,滥用会计准则现象。

4、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新会计准则主要从信息质量和信息内容两方面规范银行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信息质量的标准和信息内容的标准将对现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产生深远影响。

5、职业判断和操作难度加大,需要更多的会计人员参与到金融企业中。职业判断新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的,而且很多规定非常复杂,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这直接增加了金融企业准确、一致地进行业务核算的难度,甚至会出现业务相同而会计处理完全相反的极端情形。

6、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和计量,而这种确认和计量要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等,否则无法达到表内确认和计量的要求。同时,套期会计要求对套期行为的有效性进行持续评价、要求提供每笔套期业务的风险管理书面文件等。所有这些都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金融企业对新会计准则影响的对策

目前我国只在上市和拟上市的金融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但随着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将来有可能在全行业范围实施新会计准则。因此,各金融企业都应对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有正确认识,采取相应措施以适应新准则的要求。

1、组织全方位、各层次的培训工作,深入学习新金融会计准则及相关国际准则。由于新准则的实施会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乃至整个经营管理体系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新准则的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财会专业方面,而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尤其是对风险管理部门的培训。

2、改进现有会计核算体系的相应内容,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考虑系统的解决方案。新准则要求的诸多事项,如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问题、公允价值的取得及计量问题、用未来现金流折现计算资产减值等等,都需要系统解决方案。根据《金融时报》2005年10月19日《银行如何满足国际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一文介绍,通过与国际领先银行的紧密合作,SAP公司已成功开发了“金融工具会计系统”,以满足银行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需要。目前国内有很多银行已经在使用SAP公司的系统,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先进作法,为设计适合我国金融企业的系统打基础。

3、积极开展同业交流。目前,国内金融企业已有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的先例,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已在香港上市。对于其他金融企业来说,应该积极开展同业交流,了解同业先行者全面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的安排和步骤,以及在执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从而提高整个业界对于新准则的理解与执行能力。

4、改善组织结构,招聘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目前许多金融企业的组织结构都走向扁平化,应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规模,适时成立相应的内设部门,并配备专门人员管理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同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避免单人操盘,防止决策失误,实现风险资产管理专门化。金融企业应招聘一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具有敏锐风险意识、对于确定公允价值的认定标准和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有着较深刻认识的金融人才。另外,应该加强与监管部门、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为金融企业审慎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金融行业会计标准与国际惯例趋同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次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在会计标准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我国金融业整体实现向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金融企业应高度重视新会计准则实施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周密考虑、充分准备、顺利平稳完成向新会计准则的过渡,努力将新会计准则的精髓运用到本单位的会计实践中,充分发挥它们对本单位完善公司治理,实现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杰.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会计,2006.

2、司振强.金融会计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6.

3、葛效宏,赵昆.新会计准则给银行业带来的挑战[J].会计之友,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