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制度;管理问题;措施探讨

作为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不仅需要以高效的经营模式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不断适应当前市场的变化。通过对内部控制管理效率的的提升,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目前市场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保证企业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对风险问题进行规避,减少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前形势下的企业内部管理,存在了较大的问题以及难度,需要根据真实问题进行分析,逐一解决企业管理等问题,保证工作质量的提升。

一、企业内控的目标

(一)战略目标企业的领导者往往更偏向于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是否会开拓自身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其主要目标则是长远的经济效益,这是企业运营的基础。目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营,需要对目前财务管控问题进行探究,同时规划长远的战略性目标,对自身企业的内控体系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由此便能够将企业内控制度的管理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解决在企业内控制度中的不足之处,促使企业迅速向自身的战略目标推进。

(二)合规目标企业为保持良好的运营规范,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必须遵守合规目标,即在企业进行相应的社会活动时,需要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进行。这种情况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同时还能够不断对自身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为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奠定基础。另外不仅需要在内部环境进行改善,同时需要针对产品的安全性采取规范措施。

(三)资产目标资产目标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重要的环节,增值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对企业的经济情况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会在整体的经营效率上具有良好的作用。资产不仅能够体现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也是促使促产流通的重要表现。为保证资产在经营活动中的保值以及增值,需要企业内部通过完整的控制体系对其进行管理,从而为资产带来更多的保值以及增值条件。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下,需要企业做到资产保护、授权审批以及会计核算等工作。

(四)报告目标主要强调目标信息的准确性,保证质量,尤其针对财务报告,需要通过准确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财务情况的汇报,从而保证财务监管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财务报告的内容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以及融资活动,其真实性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内控问题分析

(一)内控环境缺失良好的内控环境是保证各项控制效果的基础,完善的内控环境不仅有突出的内控要素,同时会影响内控制度的实施,对内控体系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企业存在内控环境缺失的情况,通常表现为权力的滥用,导致权力的作用大于了企业内部环境自身的控制机制,从而促使监督部门的效果被边缘化,影响正确行使其监督权。另外一个被影响内控制度的因素是法人治理,由于不完善的法人结构导致企业内部的权利分配不平衡,促使了监督功能的失效。

(二)风险防范机制的缺失在经济活动中,风险的因素不可避免,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其带来了机遇,同时还加重了风险因素。从目前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情况进行分析,部分企业存在了严重的风险防范机制漏洞,各部门成员未能意识到风险问题为自身的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对风险的评估效果不足的问题。在风险防范机制缺失的情况下进行经济活动,不仅会对企业的经济情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的未来发展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无法及时对风险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三)缺少内控活动内控体系的效果往往离不开内控活动的支撑,内控活动不仅能能够体现出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结果,同时能够保证内控体系的顺利开展,从而保证企业经济的推动。例如在部分企业中存在了控制流程以及资金流入的问题,进而就会出现一定的管理问题,缺乏内控体系的企业则会出现责任的不明确,以至于无法顺利对控制流程以及资金流入问题进行解决。

(四)缺乏内控机制作为影响企业经济的基础部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通过内部监督管理对其进行审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准确的制度探究,从而便于内部控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使用价值。有部分发展中的企业,其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了严重的问题,其监督人员存在明显经验不足的问题,另外,这不仅在制度的监督存在问题,在外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中,也存在了相应的缺陷,最终使得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三、内部控制管理措施

(一)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根据部分企业内部存在的严重内部控制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阻碍了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企业的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整理,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强调法人的作用以及监督权,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在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进行运营的同时,体现法人以及监督权的主体地位,为内部控制环境管理奠定基础,保证日常工作的开展。另外法人还需要对治理结构进行改善,实现权责分明制度。例如制度的完善,能够避免部门超权现象的发生,保证其能够在正常的管理模式下进行工作,确保权力的稳定。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可加强上下级沟通,避免权力与职位不对等的情况产生。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由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开展需要在一定的保证情况下才能够得以开展,因此强化制度的作用成为目前治理企业内部的重要目标。目前可采取的首要目的则是对企业的投资情况进行有效的整改,而企业内部出现的重大投资时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以及分析,同时根据各部门间的意见征集进行探究,在权力下放的同时加大管理,从而开展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情况通常涉及内容较广,因此在对重大投资项目开展投资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强化,加强监督力度从而有效规避或减少因投资风险问题对自身企业带来的影响。另外针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需要根据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包括对外部环境风险、内部管理风险以及信用风险问题等。

(三)规范内控活动,建立完善的机制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过程中,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形成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理念的风险管理机制,保证日常工作的有效推动,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该内容需要投入人力对企业投资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进而对目前企业中存在的经营活动进行规范化处理。由此需要根据目前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以及难点进行解决,同时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在开展重大决策时,需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应对,在重视投资效益的前提下对投资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确保企业决策的有效性,最终达成管理目的。

四、结语

总的来讲,实现企业内控制度,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进行体制和制度的完善,规范的制度能够促使企业内外环境的稳定,同时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性,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洁.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7(20).

[2]宋雪寒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9).

[3]李胜利.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分析[J].当代会计,2017(2).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2篇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1、数量严重不足:根据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应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70%以上。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引进渠道包括吸收高校毕业生直接任教、其他高校调入、科研机构调入、企业调入等。湖南省调查显示(下表),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占65%以上,从企业或科研机构调入的教师比例很小,要达到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相差甚远。

目前湖北省还没发现这方面的全面调查数据,就本校而论,专任教师180人中,具有双师素质者仅29人。近几年新进教师77人,只有5人是从企业调入,占新进教师的6.49%,其他全部是应届高校毕业生,要达到双师素质,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过程。

2、质量不高:即使是从企业调入的教师,还有一部份在企业从事的是产品设计、结构设计等与生产不直接相关的工作,要他们指导学生实践也不行,因为他们有的只是设计经验,自己本身也从没动过手做生产工作。而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求是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要能动手做产品,显然这部份教师虽然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却不具备“双师型”教师的实际能力。如我校新从企业调入的5名教师,有3名是搞机械设计的,对机械加工、模具生产、数控编程与操作都不熟悉,不能直接指导学生实践;2名是电子技术教师,还可以动手指导一下,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只占企业调入教师的40%。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可由二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具有理论知识的教师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二是对具有实践能力的技师进行理论知识培养,使他们达到“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企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才是真正的实践能力。从近几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数控大赛的培训可以看出,经过长期实践操作训练的学生,最后的动手能力和加工经验比老师们都强。因此,教师获得实践经验的唯一途径是到企业去做产品加工。近几年国家组织了不少骨干教师培训,我校每年都派出了老师参加,但收效甚微,因为承担培训任务的是一些本科高校,只能讲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条件,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相差甚远。

实践教师理论进修。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实践经验丰富,但一般学历都不高,要达到教学要求必须经过理论学习,要调入学校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历要求。这就要求其本人有学习要求,并且单位能提供理论进修的机会和政策,这条途径需要政策的调整与引导。

三、教师企业实践的问题

目前各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重点放在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上,让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这是提高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行中遇到以下问题:

企业不热心。教师到企业实践,要占用企业的人力、设备资源进行学习,参与产品加工还可能会产生废品,给企业造成损失。所以很少有企业愿意接收教师到企业实践,即使去了,也不愿意让老师们动手操作机床做产品。因此,必须有让企业在教师实践中有利可图的政策或机制,才能达到让教师在企业真正实践的目标。

教师没动力。在没有形成对“双师型”教师有明确优厚待遇的情况下,教师们不愿意离开讲台去企业做脏、累的活计。因为:1)、缺乏激励机制,教师们锻炼了实践技能也不会增加收入,反而回校后要从事实践教学,相比在讲台上肯定要脏、要累;2)、一般在本市范围内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企业,可能要到其他城市,长时间离家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的;3)、到企业去了要向工人师傅学习,有些人觉得拉不下架子,放不开面子。

四、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与建议

要真正使教师的企业实践落到实处,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达到以下效果:1)、让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相对非双师型教师职称晋升优先、课时收入高、奖金分配多,在经济收入上给予鼓励;2)、考核制度要严,让一些想混个“双师型”资格的人混不到。教师在企业实践回校时要通过操作技能考试,达到中、高级工的要求才算合格,否则实践期间的工资收入要扣发,同时不认定实践经历,不认可“双师型”教师资格;3)、建立学校与企业双考核制度,学校认可企业对教师实践期间的考核,对在企业实践期间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时、被企业退回学校的予以待岗半年的处罚,重新到企业实践合格后才能返校上岗;4)、专业教师45岁以下的必须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否则职称降一级聘用;5)、教育管理部门出台政策,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取得不仅仅考核普通话、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还要考核其实践水平,先取得相关职业技术资格,才能取得教师资格;6)、改革人事制度,对具有优秀实践能力的技术能手降低聘用门槛,不一定要非要本科以上学历,可以先予以录用,享受正式职工的一切待遇,在工作中提高学历,待学历达标后再转正式编制。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加强;保险企业;制度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保险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摆在我国所有保险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加强保险企业的制度建设可以增强保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保险企业的发展,下面就来谈谈保险企业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保险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具有激励作用,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我国保险企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每个保险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发挥保险企业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的积极性离不开企业的激励,有效、合理的激励不仅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满足感。企业的制度产生和形成于企业的实践活动,体现和满足企业与员工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不断完善需求的保证。制度最大的作用在于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当保险企业把制度与员工的业绩、奖金、荣誉以及晋升结合起来时,这些制度促使员工自觉的认同和遵守,制度的激励功能则能够充分发挥着作用。

2.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具有规范功能,有助于公正与效率的实现

每个企业都要追求公平和效率,保险企业也不例外,公平和效率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只有企业把公平和效率有机的结合起来时,一个企业才会长远发展,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一个企业公平和效率有机结合的保证。企业合理科学的制度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单位和员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员工与社会、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的和谐统一,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同时,企业也会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体现企业公平。企业实现高效运作的内在条件就是部门间、员工间分工明确,协调自如,这些都有赖于制度的规范功能。

3.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有助于企业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保险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有助于保险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在一个企业里,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企业管理者来完成,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素质、决策能力以及制度所能够提供的科学支持程度,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高详细、正确、可靠的信息,为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适度的引导和规范,保证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使保险企业可以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4.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具有约束功能,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保险企业也应该与其他企业一样,不能只看重企业经营业绩,而忽视社会责任,应该要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自身发展来促进社会发展。企业要保证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就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制度都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有助于约束企业在人力资源利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和制定企业发展政策的随意性,随意性是企业发展的大敌,它使企业缺乏民主,企业政策也会朝令夕改,企业只看重业绩,不顾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是企业行为随意性的克星,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保证企业发展方向正确性的必然选择。

二、保险企业如何加强制度建设

上面我们讨论了企业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保险企业加强制度建设,不仅可以使保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还可以促进保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下面就探讨我国保险企业该如何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保险企业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好的措施和方法。

1.保险企业要转变观念,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保险企业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每个保险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业务发展压力,因此,有些保险企业存在着重规模轻管理倾向,对制度建设重视不够,用制度管理企业的意识淡薄,给保险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如无法对经营管理人员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内控管理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激励力度不够以及员工对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理解不深、不透等问题。有些保险企业制度的建设还缺乏系统性,不少制度都是问题出现后,企业才开始进行制度建设的,还有些保险企业缺乏超前预防意识,对过时的制度缺乏及时的调整和完善机制,这些都是由于保险企业重视规模,轻视制度建设造成的。因此,保险企业要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首先就应该转变观念,改变重规模、轻制度的思想,要认识制度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更是长远的利益,对保险企业未来发展是很大益处的,可以促进保险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保险企业制度建设要强调“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科学合理的制度在保险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完善企业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经营收益的目标。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注意效率,保险企业也不例外,在制度建设时要特别考虑效率问题,企业只有有了效益,才能生存和发展。企业效率包括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在制度建设时不能只顾企业成本,不看收益,也不能只看收益,不顾成本,应该把企业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成本和收益的统一,保证企业制度建设的“有效性”,只要强调制度的“有效性”,企业的制度才有建设动力和必要。

3.保险企业的制度建设要公平、公正

公正的企业制度,可以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按部就班,有利于形成和谐团队,提升工作动力,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当然,我们都知道绝对的公正、公平是不存在的,只存在相对的公正、公平。保险企业在制度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公平、公正,俗话说“不患寡,患不均”,可见公平、公正的重要性,企业在制度建设中体现公平、公正应该重点关注利益关系和个人发展两个方面。在利益关系方面,要明确分配政策和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报酬制度,同时建立起与责任、绩效、能力和工作态度挂钩的报酬激励制度,企业管理者要赏罚分明,要让员工觉得企业的激励制度的是公正、公平的,不会偏袒任何人。在个人发展方面,企业要真正的关心、爱护、尊重员工,把员工当做重要的企业资源来看待,让员工有归属感,让员工觉得企业不只是只会用人,更会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同时企业还要为每个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使每个员工都享受均等的发展机遇,从实际行动告诉企业员工,只要员工认真、努力工作就能得到提升机会,使员工感受到企业是有发展前途的,如营销员管理方面,保险企业有着大量的营销人员,营销人员决定着保险企业的经营业绩,保险企业应在制度设立和观念上确立营销员在企业的地位,让每个营销人员都有归属感,以此来吸引和留住保险业的优秀人才,根治目前营销员频繁无序流动的恶疾。因此,企业在制度建设时要特别强调公平、公正。

上面我们讨论了保险企业如何来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当然保险企业加强制度建设不只有上面几种方法和措施,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和措施可以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如制度建设要具有“可行性”、“合理性”以及“稳定性”,在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

三、总结

保险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就应该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只有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屠宰企业;标准化屠宰;肉品安全

1规范屠宰企业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1迎合现代屠宰标准

当前我国多个省市均已实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模式,规范屠宰企业制度建设是迎合现代畜禽屠宰标准、为居民提供可靠动物产品的重要前提,既有利于提高屠宰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与员工素质,同时也为公共安全创设了良好保障,进一步维护屠宰企业的长远发展。

1.2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屠宰企业承担着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与生产安全的重要责任,规范企业制度建设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强化主体责任、履行义务。通过建立动物入场检验、宰前检验、宰后检验、“瘦肉精”检测等管理制度,有助于为肉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3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现阶段部分省市已经通过清理、整治行动取缔多家违规屠宰企业,并设立定点屠宰企业、开展定点屠宰企业的标准化创建活动。通过规范企业制度建设,有助于整顿行业经营乱象与无序竞争问题,借助合作协议、战略同盟等方式建设现代化、规范化屠宰企业,更好地提升屠宰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做大做强目标。

2推动屠宰企业制度规范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2.1健全企业管理机制,强化制度执行保障

一方面,应立足于企业整体层面健全管理机制,以《屠宰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文件作为企业制度建设的参考依据,确保企业严格持证经营、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和标志牌、出具有效证照等,针对不同部门、岗位编制具体工作职责、建立明确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以往制度弊病的梳理与分析,并完善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经营生产等各项内部制度,在宏观层面健全企业制度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应强化制度执行保障,屠宰企业应自觉接受农业、工商等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由管理层主动推进各项制度的具体执行,配合定期、不定期抽查活动实现对制度执行效果的检验,并广泛向员工征求意见、共同解决制度中暴露出的问题,将意见汇总后进行公示,借此形成全员参与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更好地强化对制度执行效果的保障,推动屠宰企业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2.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整合培训教育机制

在企业制度的具体编制层面,应围绕屠宰企业日常经营生产的重要环节、关键岗位部门等进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其一是建立证章管理制度,针对动物屠宰证书、肉品检验印章、动物检疫证书等材料实行专人管理,对于各项证、章的使用标准、使用方法作出详细要求;其二是建立批发商管理制度,针对动物产品采购、进场、批发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配合定期会议、考核机制、奖惩措施的设计实现对批发商经营行为的合规管理;其三是建立卫生消毒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屠宰企业卫生消毒设备、物品的配置工作,建立消毒台账与档案,明确记录消毒时间、范围、方法与负责人等信息;其四是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综合收集动物的检疫证码、耳标码等信息,为屠宰后动物身份识别与追踪提供参考依据,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得以追溯;其五是建立员工管理制度,依据岗位要求分别建立面向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与分工,并为不同岗位提供定期培训学习机会,加强制度宣传工作,保障员工自觉执行制度、提升整体工作效率[1]。

2.3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多级网络平台

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能够为员工管理与制度执行创设良好保障,应结合不同岗位工作执行进展、具体工作安排等进行业绩考核标准的编制,配合奖惩措施发挥对员工行为的约束与激励作用,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其职业责任感,更好地实现屠宰企业的规模化经营目标。同时建立多级信息网络平台,利用统一平台向员工传达企业最新制度、政策等信息,提高制度执行效果[2];与员工交流对制度的意见与改进建议,保障制度建设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与相关屠宰企业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共享,并与物流、加工制造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冷链配送、分割加工等模式拓宽企业市场;建立全过程视频监控系统,将监控系统与省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进行联网运营,便于直接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对其他屠宰企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借此整顿行业秩序、实现共赢目标,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还应配合安全风险预警制度的建设,针对不同岗位的安全风险设置警示牌,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制度,保障屠宰企业的生产安全与肉品质量安全。

3结论

司法部于2019年7月公布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对于生猪屠宰各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我国屠宰企业散、乱、多等问题的解决创设了有利契机。屠宰企业应积极推动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执行生猪屠宰标准规程、完善肉品品质检验工作,借此更好地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为肉品安全与生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5篇

某电子研究所是系中央驻陕事业单位,是一个拥有两千多人的中型企业。在这个较大的组织体系中,企业制度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现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所现阶段由于对机关的业绩无法准确评价,针对机关特色,制定了一套KPI体系,机关部门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根据制定文件的数量、字数等来进行业绩评分,这样的评价体系直接造成机关为了提高自己的分值,大量的起草制度,增加制度中的文字数量,将一个简单的表述写的冗长,并且出现了大量空洞的、不切实际的、甚至与企业愿景相悖的制度,而这些制度的出现,撼动了制度的权威性,使得人们无法判断出哪个制度是真正为了解决大家问题的,哪个制度是为了解决起草者问题的。制度的执行力出了问题,最重要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所导致的。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对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导致各职能部门的制度建设没能和企业愿景保持一致,甚至相悖,这样的制度无疑无法贯彻实施企业的最终目标。并且,企业的执行力不足,主要和职能部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有关。由于个人差异,每个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可能也会有所区别,如果在没有理解透彻的情况下进行制度建设,可能会背道而驰。某电子研究所是成立40余年的老国有企业,企业制度制定工作缺乏科学、规范、合理、全面的方法,转换国有企业的呆板体制,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而现代企业管理的出现,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企业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研究所制度现状,我们制定好制度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针对制度的良莠不齐,只能用严格的审批制度去约束。面对现阶段对机关部门的绩效体制,对拟发的制度进行严格的审批,可以约束制度起草部门只管量不管质的问题。有实际意义的制度,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逐渐增强制度在人们眼中的严肃性,提高制度的权威。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制度应该与企业愿景保持高度一致,只有将企业制度做扎实,不浮于形式,才能增加其可操作性。首先,制度的制订者要深入调研,认真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切忌照抄照搬,要避免制度间的内在冲突,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新制度出台在试行期内,制度制定部门要追踪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总结修正后再正式颁布实施。其次,企业全体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的作用,形成人人认同制度、自觉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如果一项制度只是写在纸上而没有刻在人们的心里,那将形同虚设。最后,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准则”,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一旦颁布必须认真执行,否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制度将会失去严肃性,管理会处于混乱状态,所以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旦发现违反制度的现象,就要坚决处理,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3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所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能就机制谈机制,必须进行企业制度创新或企业制度变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公有制的有效的微观实现形式。但是,在变革中,我们也应该清楚,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完全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去改革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产权问题,政企问题都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现在企业制度思想只是一种改革的新思路,不能照搬照抄,只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