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第1篇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当前社会背景下,新媒体的概念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当中,因而新媒体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定义,它是通过数字交互特征来实现的信息与服务传播模式。校园新媒体不同于社会媒体,其传播范围仅仅局限于校园空间之内,通过对信息载体的传播来达到为学生提供新闻资讯或是学习指导的目的。

新媒体在校园中的出现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这一新兴的校园媒体形式对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校园媒体革命正蓄势待发,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施也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被赋予了更加显著的时展特征,在彰显思政教育魅力的同时也为高职思政教育的开展创设了更加优越的校园环境,其实践价值不容小觑。成熟完善的新媒体环境不仅为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舆论导向功能,同时网络本身的开放性特征也使得思政教育的空间更加广阔,这对于提升思政教育本身的育人功能和亲和力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与广泛性特征,这极易导致不良社会信息渗透进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新媒体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需要积极避免其中负面信息的影响,尽可能突出新媒体环境对于高职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一)充分突出新媒体在思政课程方面的教学优势

高职思政教育实施既需要依赖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理论教育作用,同时也应当积极将新媒体融入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之中,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像是MSN、QQ、BBS、Email等都是有效的新媒体形式,这对思政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有着积极影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由于新媒体本身具备了快捷和无屏障的优势,因此这对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发展状况是极为有利的,是构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辅导员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班级群组的建立来及时将思想观念通过QQ或是飞信的方式发送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和内化思想,严格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这更加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素养。

(二)积极构建相关的网络生活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网络生活平台的搭建来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中网站内容的构建并非是对学校概况的简述,而是应当将校园网中的课程连接通过网页的形式到校园网上,积极构建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电子图书阅览功能,引起学生对思政信息的关注。此外,思政专题网站的构建也是极其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各种案例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指导思想与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从民族精神以及时展特征出发更好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时展精神相结合,促进新媒体在高职思政教育中重要作用的发挥。这一专题网站中还应配备必要的师生互动平台与资料库,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观影的方式来欣赏经典影片,及时了解时事新闻,并在欣赏过后与教师形成在线互动,便于师生之间观后感的交流,这对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兴趣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新媒体交流的方式既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同时也能够将思政教育内容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不再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游戏当中,而是将新媒体转换为思政学习的工具,更好地帮助自身完成学业。

(三)发挥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多方联动效应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播学;教育;启示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学CDIO课程群建设》(Z32003-15-02:JXGG1502)资助。

自“传播学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1943年创立第一个大众传播博士课程、传播学获得学术独立地位至今,已过去70多年。媒介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环境,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也深受冲击。近两年来,中国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获得的一个共识是:国际传播学发展形势的转变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新闻教育所提供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应对当前的发展态势,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本文在上述共识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型本科大学的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出符合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专业能力目标和教学模式,借助工程教育中的CDIO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具体考察这一体系为传播学带来的启示。

一、应用型本科大学传播学的专业能力培养

传播的英语是“communication”,原义“沟通、交流”,按传播内容看新闻传播只是传播的类型之一。新媒体环境下掌握媒介技术不再是职业传媒人的特权,普通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传者,传播的意义被泛化了。正如蔡雯指出:“当下传播教育不只培养新闻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还要为非新闻机构培养公共传播人才。”应用型本科传播学正在成为各行各业实操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学生设定的专业能力目标不能局限于新闻传播技能。

在访谈毕业生时我们发现很多就业于中小型企业媒介运营、公关宣传部门的学生被要求承担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全部媒体环节,例如做一个产品策划的项目,他必须能够独立完成从创意提案、文字撰写、图像到视频素材的拍摄、剪辑和后期处理以及运营推广等一系列工程中的若干或全部环节。而为了完成就业单位这样近乎苛刻的要求,现代毕业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同时掌握数个的媒介实操技能,比如说网络媒体的运作、摄影、摄像、修图软件等。

(二)具备相关行业的基本理论及知识素养。鉴于传播学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日趋多样化,学生必须拥有一定跨学科、跨行业的最低限度的专业知识。只有提升自身对于相关就业领域的了解认知能力,才能胜任这个行业的信息传播工作。

(三)对项目整体的运营控制能力。在全媒体时代的媒介信息传播呈现出融合汇通的大趋势下,信息传播任务往往被打包成一个项目的形态,所有包含在内的工序和任务都彼此紧密相P,因而项目组成员除了要恪尽职守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对全局整体运营控制能力也应该有自己明确的掌控。

在教学班中要培养学生以上这三方面的专业能力,尤其是最后一项能力,在教学中适当地借鉴工程学的CDIO模式,能获得很好的启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提升对信息媒体传播项目的认知,有利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对项目整体的运营控制能力。

二、CDIO模型在传播学教育中的应用

CDIO模型是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提出的一种工程教育经典模式。它由“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四个环节组成。“构思”包括产品先期的市场调研、顾客需求分析和规章制度制订;“设计”主要指方案和计划的制订;“实施”指将方案设计转化成产品的过程;“运行”是根据实施情况对前期程序进行评估、修订和改进。

CDIO模式导入传播学的主要困难在于,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很少将新闻看成一道流水线产品,新闻更接近于一种文学或艺术,是不能像普通企业产品一样用工序来衡量的。然而在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新闻教育家王中便论及新闻具有“产品”和“商品”的性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新闻成为一种由项目团队进行生产的“信息产品”在行业中的出现,CDIO模式在实际新闻传播教育领域中有所应用也成为可能。

本文在进行一番分析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主要是来自上海建桥学院传播学在新媒体传播教学中实施应用CDIO理念的经验。具体做法,我们通过在传播学的主干课程中建立了CDIO理念的专属项目,按照CDIO模式设计教学大纲,在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当中适当引导学生在项目贯穿课程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加深对于专业理论的深刻理解,并且能够在实际项目操作中活用理论、达到培养学生整体运营和控制项目的能力的目的。对学生自身而言,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反思创新,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

三、CDIO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以“hello临港”微信公众号项目为例

上海建桥学院的所在地临港新城是一块新兴的居住和产业地区,因为距离市中心路程相对较远的缘故,出现在临港地区的传统媒体生态也是寂寥的:包括尚不具备广泛影响力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而传播地区新闻则主要依靠临港管委会的官方网站还有几个微信公众号。这样信息传播媒介稀少的现象,严重导致信息交流的正常进行,也给临港地区政府政治经济信息宣传推送造成阻碍,使其传播媒体生态发展受到影响。

2014年10月,上海建桥学院传播系创设了以传播临港地区资讯、为临港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为宗旨的微信公众号“hello临港”,并将“hello临港”项目的运营带入了传播系学生的日常课堂中,与新媒体传播课程挂钩。

参考CDIO 模式,我们将16个教学周分为五个阶段,同时也是“hello临港”项目运营的五个环节。

第一阶段(第1周~第3周)为构思阶段。指导学生对临港媒体市场开展调研,了解临港的本地资讯传播存在哪些空白,以及临港居民希望受到哪些资讯、接收资讯的方式等。

第二阶段(第4周~第6周)为设计阶段。学生完成“hello临港”运营团队的组织架构,制订采编和发稿规章,并设计出未来一年内“hello临港”的运营和推广方案。

第三阶段(第7周~第9周)为实施阶段。学生申请公众号、按照方案正式开始运营“hello临港”,测试的环节包括:内容采制、编辑、版面美化、logo设计、内容、受众应对、推广营销、组织管理等等。

第四阶段(第10周~第15周)为运行阶段。在继续运营“hello临港”的前提下,对前期的市场效果进行评估、调整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完善采编发稿规章,加强采编业务培训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第五阶段(第16周)为总结考核。在最后一周,将从教学层面对学生的项目参与情况进行统计,总结成果和经验,并将学生实际参与项目的成绩量化地转换为教学考核各项指标的得分,评定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成效。

四、CDIO模式应用于传播学教学的效果和不足

吴廷俊指出,当前新闻教育应着重强调人才在就业市场中的践行能力和创新能力。“hello临港”项目运营两年多来, 我们最大的体会是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于锻炼新闻传播学生的市场践行能力和创新能力卓有成效。

教学班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项目运营中,能够充分了解项目全局观对于实际项目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组成工序和任务的重要性,提高了对于个人在整个项目成败当中所产生影响的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他们对课堂中所了解到的教学内容(理论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都能够表现出一种主动学、渴望学、课堂不足课外自学的高涨热情。除了全体教学班学生实操能力的普遍提高、市场敏感度加强以外,特别还会有一些优秀的学生“冒尖”。这样也便于传播系教研组和学院能够及时发现真正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将他们纳入卓越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去。

当然在传播学中应用CDIO模式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其中主要缺点仍是CDIO理念从原本植根的工学土壤移植到人文学科中的不适应:媒体传播新闻和资讯虽然可以看作是一种新时展背景下的知识类型新产品。但是新闻资有其本身独特的内容,比如说在传播的这类信息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新闻特殊的政治喉舌功能,可以代替社会各个方面发声,在帮助各方传播信息之外也加强了社会各界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能与企业产品一概而论。

虽然CDIO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缺点,但是我们依然确信在新媒体传播教育观念中,CDIO理念必将会有更多被反思、被借鉴、被应用的价值体现出来。当然,在实际传播发表过程中应该顺应传播学的新土壤柔软地进行移植。刘行芳认为在未来的多元社会中,新闻专业学生需要在“服务型教育、自主型学习、个性化培养、多维思维启发”下成长,才有可能适应变化极快的媒介环境。对CDIO理念本身的接纳正是将“市场、服务、自主、个性”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多元思维融入传播学教育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蔡雯.新闻传播教育的新使命[J].当代传播(汉文版),2015(06):1.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络新闻特点;新闻传播事业;影响;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8-0067-01

网络新闻凭借自身时效性、交互性、信息海量等优势为人们及时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给予现代大众以新的传媒平台。同时,网络新闻传播的两面性也为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展望网络新闻的未来走向有重要意义。

1 网络新闻传播特征

实时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对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网络媒体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而传统媒体需要在刊物印刷出版后或节目播出时才能进行相应报道。网络媒体可以在事件发生过程中进行追踪报道,让受众身在异地也能实时了解新闻动态。

大容量:传统媒体例如电视广播等在报道新闻时受到时间限制所播报新闻有限,而报纸的新闻量也受到版面与篇幅的限制。网络媒体的信息可以存储到硬盘上因此网络新闻传播的信息量不受到任何限制,对于新闻事件可以进行深入报道与横向扩展。

全球性:传统的报刊在报道新闻时受到地域限制,主要关注本地新闻事件,而在全球性事件的报道中就更受限制。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在报道国外新闻和对外传播时,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政治等自然或人为的因素。网络媒体的全球性使新闻传播不受国家限制,各国的新闻可以跨境流动。

交互性:传统新闻报道只是让受众了解事件发生,受众的角色局限于知情者,而不能发表看法、反馈信息。而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可以为受众提供交流平台,受众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可以发表观点或者补充相关信息,也可以修改新闻报道中的细节问题。

多媒体性:。网络媒体将文字图片以及声音融合在一起,给观众多种感官信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观众对新闻事件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感受。这是传统媒体所不能及的。

易于检索:网络媒体所有信息都以数字的形式进行长时间保存,成为数量巨大的数据库,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可以在网上检索出想要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功能可以长期保存下来,这在传统媒体中是完全不具备的。

2 网络新闻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2.1 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

网络媒介的出现对传统媒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网络媒介以其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媒介容量的无限性等优势在新闻报道中占尽先机。而且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在接触网络媒介的时间多于传统媒介,大部分报刊读物尤其面临困境,人们更加倾向于阅读电子读物。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广告,在对传统媒体的投资比例上大大减少,网络媒介在广告市场的竞争上更具有优势。

2.2 部分网络新闻失实,新闻公信力度受到削弱

传统新闻传播媒体,其新闻稿件往往经过初选,复选等层层把关,经编辑的严格审查后进行,以保证新闻的严谨、真实、有效。伴随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样化特征,不可避免的造成新闻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良信息和虚假新闻增多,网络新闻信息审核有待加强。然而网络新闻基本上没有什么审查程序,相关网络编辑在审查中也可能由于新闻量过多而造成审查不力。编辑对新闻的把关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它要求编辑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所以多个审查人员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对待新闻事件,然而现在网络编辑多是由一人担任选稿与编辑上网的工作,造成主观随意性加大,并且对于一件事情会有多个版本的报道,审查者由于自身原因也可能受到误导,有意无意中造成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新闻失真是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2.3 传授关系改变,新闻生产趋于全民化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中,传播者占主导地位。而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每个受众既可以是新闻的阅读者也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受众与新闻传播者的界限模糊化,传授关系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减。传统媒体时代,大众新闻传播组织及专业新闻人才独占新闻传播资料和新闻信息,新闻生产方式具有专业性、制度化。网络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民众个体及社会群体都属于面向社会公众具有公共化身份的新闻传播者,网络新闻传播真正达到社会化。

3 网络新闻未来走向

3.1 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

网络新闻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的,虽然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但是传统媒体并未被取代,这也说明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质。不少传统媒体逐渐向网络进军,拥有自己的专属网站,例如一些在线的报刊阅读,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服务。网络媒体通过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从而获得真实可靠的新闻来源。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各种合作项目正在不断深入到各个领域,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媒体之间的有机合作、优势互补,达到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整合。

3.2 新闻网站在运营上将会逐步实行“付费”形式

由于网络媒体的分化与细化,使得那些“小而专”的网站由于提供专业的深层次信息,网站的信息的成本相应增加,部分受众就需要自行付费浏览。同时由于网络的互动业务以及个性化服务的增强,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不同的新闻信息就需要支付相关的费用。在今后的几年里,付费模式将会与国际上的网站运营模式接轨,并逐渐实行。

3.3 网络媒体分化、细化

网络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使得个网站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网站,和具有工具性质[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的网站如百度等搜索引擎。不同类型的网站所关注的领域及范围更加广泛与细致,对于传播模式的创新性与独特性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针对自身定位报道相关的有专门性,技术性的新闻信息。

4 结论

网络新闻传播媒体的出现为新闻传播事业代来新的发展形势,极大地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广度与深度。在网络新闻给新闻传播带来全球化视野的同时也受到境外文化的冲击与渗透,处于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将控制其他国家 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中国家将会受到发达国家的新闻屏蔽和新闻渗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挑战,提升相关技术水平,对新闻传播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陈绚.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传统媒体;转型;特征;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204-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明显影响的同时,对以信息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媒体的发展也产生着越来越为巨大的影响。

1 移动互联网媒体的特征

移动互联网即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与传统媒体相比,移动互联网媒体具有免费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三大显著优势。

1.1 免费性

移动互联网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免费性。在手机正常连接移动网络的情况下,除一些特定的收费信息之外,我们在手机上获取很多信息都是不收费的。如QQ、微信等聊天工具的即时通信、浏览器、搜索引擎、输入法、杀毒软件、网络游戏、电子书、视频、音乐等的使用和获取,在缴纳手机通信费用保证手机正常联网之外,一般都是不需要另外交费的。相对于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交费购买才能获取,移动互联网媒体的这一优势能迅速占领市场。

但移动媒体的免费并不是真的免费,而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向信息获取者收费,转变为向信息投放者收费。通过自身的技术提升来做平台,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向广告商收取费用,或者向游戏、道具等虚拟世界的使用者收费,从而免除向信息获取者收费,以此来赢得更多的读者。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免费形式实则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利用技术改变产生的新的展现方式来侵蚀传统市场,进而实现“免他人的费,赚自己的钱”的目的。

1.2 及时性

首先从信息生产方面来说,移动媒体的信息生产更加简单、快捷。

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需要经过信息收集、记者采编、印刷发行、投递发送才能最终到达读者手中,而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包含繁冗的程序和巨大的工作量,所以难免会对信息的及时性产生影响。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的信息生产虽然有了极大的简化,但也一样要经过网站的,读者才能看到。相较于此二者,移动互联网媒体以更加简便快捷的生产方式占有绝对优势,受众在作为信息读者的同时,也担任着信息的生产者和者,这就使信息的生产和可以同时进行,简化了繁冗的生产程序,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生产和速度,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其次,从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方面来收,移动互联网络媒体更具灵活性和快捷性。

传统的报纸在印刷之后需要邮递员投递到销售者受众,然后读者购买才能看到信息,所以读者对信息的获取就具有极大的被动性,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就大打折扣。而互联网媒体则受电脑终端的空间限制,必须拥有接收终端才能获取信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移动互联网媒体则借助于现代无处不在的网络技术以及手机的便携和随时在线等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呈现出极大的及时性特征,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信息,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1.3 互动性

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另一优势是随时随地的互动性。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过去作为媒体的互联网的基础单元是由网页承载的内容,而今天的互联网中,人取代内容,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单元,作为网络节点的用户,每一个人也是一个传播中心。每一个节点都具有信息的和信息的获取双重功能,人际关系网络成为双向的信息传播通道。”这就决定了人人都可以自由自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且可以有效实现彼此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即实现互动,如当前网络不记得转载、分享、回帖等形式都是网友之间的互动行为。

这种互动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空间范围的限制,扩大了人们之间的联系范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更为多元、复杂,人们不仅可以在熟人圈子理沟通交流,而且可以基于同一热点实现不同圈子的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成为跨越现实关系和空间距离的大圈子中的一员,获得自己的社会形象,或者是文化上的归属感。”

2 移动互联网媒体带来的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日益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2.1 各类新媒体蚕食传统市场

随着移动终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移动终端的视听效果越来越好,所能提供的信息不仅量大,而且信息的权威性也不断提升,再加上移动终端的互动性、个性化和时效性等优势,使得传统媒体在诸多方面处于劣势,新媒体的公信力正在不断增强。

由于新旧媒体的优劣势对比明显,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精准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广告主和营销机构的认同,在广告投放和信息时更多的人开始青睐于新媒体。有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报刊广告市场规模整体跌幅12.6%,而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增幅则达到46.9%。广告业务的流失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最明显冲击,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生存发展的一大威胁。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媒体开始了对传统媒体市场的不断蚕食。各类门户网站大量涌现,手机报、手机视频、客户端读报等数量增长迅速,2012年中国网站数量达到268万,网页数量达到1227亿个,种类繁多的网站及网页基本涵盖了所有信息类型,成为传媒市场的主力传播渠道。

随着新媒体技术推动下新的传播力量的冲击,传统媒体的衰弱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传统媒体发行提供了机遇

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出现在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为其在新时代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推广和普及,新一代年轻人中传统媒体的读者数量呈不断下降趋势,互联网媒体以其简便快捷的优势迅速抢占市场,这就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关注新媒体的发展。

与传统媒体和电脑联网终端相比,移动互联网媒体只是信息的载体更加便捷化,但在信息内容的选择、提炼和编辑方面,传统媒体仍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传统媒体拥有的独立采编权,可以对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而无论是电脑终端媒体还是移动互联网媒体都要依赖于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资讯。其次,移动互联网媒体的使用多是80后的年轻人群体,虽然信息热点分散在在新闻资讯、娱乐、社交、搜索等多方面,但调查数据也显示87.2%手机网民上网的第一选择还是看新闻。而以70、60为主的中老年人的主要阅读还是集中在传统媒体对新闻的深度报道上,所以对新闻内容的采编成为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

因此,传统媒体若能把握机遇,充分利用自己在新闻方面的资源优势和采编优势,并借助移动化联网平台的推广模式,那么对于传统媒体的发行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3 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

面对移动互联网媒体所带来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的转型已经势在必行。而要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则是影响成败的关键。

3.1 信息采编模式需要改变

基于移动互联网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传统媒体的信息采编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变。

首先是新闻理念要创新。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扁平化及互动性让受众更习惯于主动选择与“被尊重”,媒体人要关注受众的这一心理需求,在信息的采编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受众,满足其心理需求。其次是信息获取方式的创新。随着手机的普及,众多网民都可以成为新闻素材的第一来源,媒体要善于从网民信息中发现各类重要新闻线索,将其变成重大新闻报道或进行深度分析。最后是新闻采集方式的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全媒体记者”,即一个记者身兼数职,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如此,一来可以实现新闻的“1+1+1”采集,即笔+相机+摄录机;二来记者可以不再局限于只向一家媒体供稿,而是可以依次深度采访、多种展现形式同时向集团所属多个全媒体终端。

3.2 信息传播技术需要创新

媒介环境学是20世纪30年代萌芽于北美,7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传播学派,媒介环境学里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容器性”和“技术至上”。媒介是人类造就的用来承载人类精神文明的容器,是永远存在的。因此,为了媒体的发展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媒介的发展也要追求高效率,要不断地更新换代,这就默许了媒体要把一切任务交给更加有效的技术。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媒介传播技术至上的产物。传统媒体要成功转型必须依赖于新技术的使用,同时要注重自身技术的创新,可以设置新技术部,统筹各部门的技术设计及需求,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

3.3 媒体单位管理需要革新

传统媒体要实现转型的另一重要工作就是管理的

革新。

首先是结构体系革新。要把媒体的发展融入到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当中,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新媒体是无法回避的时代潮流。为了顺应这一潮流,要积极调整组织架构、激励机制等,使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其次是人才管理革新。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关键,要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就要发掘、培养新闻和移动互联网的复合人才,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理解移动互联网规律,并善于新闻管理运营的人才;二是移动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有这两类人才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将不是难题。

最后是运营管理革新。在媒体单位的管理上要积极尝试新型展现方式,积极尝试与移动互联网产品结合,探索新的盈利和收费模式,同时在新媒体发展中探索新的操作规程和把关技巧,精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传统媒体向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彭兰.移动互联网新发展 带来五大传播变革.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特点;营销创新

一、管窥新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概念我们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出现,着重与以前没有时的状态作出对比;二是影响,强调新媒体的出现是受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影响。具体来看,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都被新媒体充分运用,并以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或者宽带局域网以及卫星等各种方式为渠道,利用终端系统如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将信息和娱乐服务传播给用户,实现了信息科技与媒体相关产品服务产业的良好契合,从而推动了信息化时代下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进化。从市场和商业运营的立场出发,我们把当前的新媒体划分为网络电视、电话广播、移动媒体和数字电视这样四大类。

新媒体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

1、高度的开放性

由于技术水平上的限制,传统媒体无法给消费者提供大量的信息,因而,企业对于自己能为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往往作出严格的控制。换句话来说,尽管企业已经加大了产品信息对消费者的重复和传播力度,但是消费者仍然不能很好的了解企业。新媒体的出现则使这一现象出现了大的改观,互联网等渠道和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的不断丰富使得每一家企业都能够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等的相关信息快速的传递给用户,使企业的形象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

2、强烈的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强烈的互动性是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传统媒体下,消费者接受信息时是被动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腾飞社会消费方式日趋丰富多样,消费者也变得更加理性成熟,对于传统传播方式来说,它的效用已经大打折扣。现今时代,对于信息的选择消费者已经充分掌握了主动权,盲目被动接受广告的的单向传播方式已经逐渐被抛弃,他们希望能够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互动,并且不满足于对企业产品的了解,更多的想要参与其中,对相关产品和服务提出自己的建议。而新媒体中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这样一个沟通的平台,使得双方的沟通方式发生的质的飞跃。

3、多样性

新媒体的展示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当今时代,新技术在互联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推广,对于新媒体来说,可采用的广告形式变得愈加丰富和有趣,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寻找适合做广告的媒体已经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去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媒体空间。在当前阶段,大致有三种媒体空间可以建立:一是专家空间,可以展现专业知识和信息;二是激发空间,能够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并受到鼓舞;三是授权空间,主要是给予顾客权利去创造自己感兴趣的空间。

4、及时性

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媒体的沟通方式大多为单向沟通,因而信息的滞后性不可避免。而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下,新媒体可以帮助实现用户之间的互动联系,加强了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并可以及时受到用户的反馈信息,加强坦诚的互动交流和联系,不仅在第一时间准确把握了市场信息,同时建立了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任。

二、浅谈新媒体下的营销创新

纵观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新媒体的发展势头强劲,这个平台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同时更多企业寄期望于通过这样的平台将更多潜在的购买人群抓到手中,因而新媒体的营销创新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曾经了一组数据,显示了我国互联网的个人消费总额在快速增长,而网络广告市场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不断扩展规模,长势惊人。在这一阶段,营销创新在新媒体的促使下对市场营销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首先,在新媒体的推动下企业的营销观念在不断发生转变。虽然在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中也注重了消费者的中心地位,但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对营销过程的控制力往往被放在首位,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信息的获取是被动的,企业真正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企业往往无法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来提供合适对路的产品与服务。而新媒体出现并获得广泛接受和应用后,市场的主动权逐渐被消费者获得,他们抛弃了利用传统媒体被动获取信息的方式,增强了与企业的实际互动和交流,并使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在消费活动中获得及时的表达。这样的变化对于企业转变自己角色,充分认识到消费者的重要地位并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为其提供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新媒体推动了营销手段的不断创新。在传统的营销工作中,往往注重产品和渠道的导向作用。若以产品为导向,则营销者更加注重品牌的营销,想要以此来控制市场。但是,随着如今传统营销方式效用的不断降低,当今每个消费者每天的广告接收量与十年前翻了几十番,随着争夺消费者眼球的公司和广告的不断增加使得消费者手中的主动权不断增加。若以渠道为导向,则要注重通过加强渠道建设的方法来控制市场。但是,只有在快速消费品和零售等涉及面较窄的行业比较适合使用传统的渠道营销方式,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财富不断年增加,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而新媒体应运而生,使得消费者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和控制权,而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营销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适应了这一变化带来的必然要求,新颖的广告形式和营销方法诸如反向沟通、互动体验和口水传播、精准传达等获得不断的发展。新媒体下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当坚持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与消费者建立良性的关系循环并致力于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举例来说,星巴克运用新传播理论,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经营理念,提高消费者在店里的愉悦度和舒适度,因而在几乎没有什么推广的情况下却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喜爱。

三、结语

在现今阶段,新媒体对市场营销产生的影响还远远不足够。以美国为例,2009年因特网在广告收入中只占有百分之六的比例,而我国2010年网络广告收入在全部广告收入中仅占有百分之二的比例。企业对新媒体的完整认识还不足,因而相应的营销创新理念力度还有带发展。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确,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新媒体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而新媒体的营销创新也必定会促进当今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