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是我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的发展战略。文章论述了初级形态生态文明的内涵、发展历程以及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笔者从生态文明初级形态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并从高等林业教育要为现代林业建设培养“生态型人才”,注重培养农民的生态道德观念,大力研究生态建设制度,积极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等方面阐述了高等林业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的发展战略。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中央及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这是总结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作出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的形态及特征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具体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可分为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和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我国现阶段努力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所谓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主要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人类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上的进步,这个进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一,绝对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功利主义时期。认为万物为人类而存在,只要人类需要就可以任意地改造自然,只有人类的存在价值而不存在自然自身的价值,文明仅限于社会文明,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明。其二,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时期。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持续的健康和富裕。在不触动人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技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其三,自然价值的生态文明时期。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路线是文化的,仅仅依靠技术的改进远远不能奏效,必须确立新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政治社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与物质文明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应该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联合国指出:全球森林已从76亿公顷减少到38亿公顷,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并强调,“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更重要了,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首要地位”。2007年12月17日第62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的<国际森林文书》中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要履行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承诺,制定和实施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将林业发展纳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是对林业重要性的准确判断,预示着林业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近两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林学、森林与林业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深化,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认识单株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森林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占有30%左右的面积,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以其在陆地上分布的广泛,森林生物量占地球生物量的60%以上,森林的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全球50%以上生物种生活在森林之中,森林既是人类产生和生活的摇篮,又是繁衍的家园,既是人类不可缺乏的资源,又是人类的重要生存环境,同时森林在改善地球环境,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中有着特殊重要作用。由于上述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深刻变化,使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已逐渐转变为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教授认为:林业以培育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使命,是生态建设的排头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以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生态实践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具体而言:林业通过生态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能够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林业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林业通过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唤起人们的绿色意识,促使人们形成尊重白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

三、高等林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林业承担着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林业发展的双重使命,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现代林业发展大力培养高级林业专门人才,切实履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

(一)为现代林业建设大力培养“生态型人才”

“生态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真正感悟自然是人类生命存续的基础,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内在的精神信念。其次,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人类的生产劳动、物质财富的创造要本着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再次,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应成为人类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高等林业院校“生态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建立和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大胆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环境生态教育模块,将环境生态学系列课程列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使其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注重培养农民的生态道德观念

在整个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中,农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防止整个生态恶化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具有优良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冈,也是高等林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要注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注重与“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相结合。在生态文明社会里,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是紧密相连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善生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为了当地发展和老百姓致富,不考虑经济,侈谈生态,无法鼓励老百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生态建设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只考虑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和资源的承受能力,这种发展也必然是不可持续的,迟早要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要更新观念,向生态要经济效益,将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基础雄厚的物质保证,依赖于农民生存环境的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因此,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水平,较为宽裕的生活条件是根本、是基础。只有把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基础”密切结合起来,协调发展,使农民在摆脱了贫困并逐步走向富裕的生活中陶冶情操,从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的快乐中分享实惠,农村社会才能得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民在学习掌握这些“绿色科技”成果的同时,能真正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纠正那种把生态与经济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

(三)着力研究生态建设制度

我国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加强生态建设,才能有效维护国土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能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发展条件;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才能不断增加森林碳汇,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关键是尽快健全、完善生态制度建设。林业高等学校应充分发挥在师资、科研、学科优势,把加强生态建设制度的研究和创新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加以落实。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结合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大力发展人工林等领域分别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很多生态建设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李文华院士认为,在经济发展中,人们还是过分注重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而忽略了其生态价值,尤其是忽略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无价、资源无偿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体制和政策中。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严重短缺,无法解决诸如森林、自然保护区等领域的生态保护问题。这种生态保护及其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生态保护工作面临很大困难,而且威胁着地区间和不同人群间的和谐。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现代林业认为相对于森林的生产价值,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创造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更高,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更大。国际上认为地球森林生态系统所创造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木材生产价值十几倍。但是,这一点至今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有些人认为林业生态建设是赔钱的,国家每年都在投人,收益却不多,其实林业创造的效益在别的行业得到了具体体现,比如,林业的碳汇功能、旅游业的收人、粮食的增产、人们的健康,等等,但大家没有意识到这是林业的功劳,没有计人林业的收益,这对林业生态建设是不公平的。我国的森林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当地居民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丧失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而其他地区的人享受着森林提供的多项服务,却不尽任何责任,这样的“免费午餐”、“不劳而获”是以牺牲保护者的利益为前提的。在这类生态保护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公平的原则下,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只有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才能调整相关主体生态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鼓励生态保护行为。在生态文明社会里,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积极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范文第2篇

按照生态县建设环境保护指标,以“生态学”为视角,以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创新为根本,提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具体包括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固体废物处置体系、噪声防控体系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现状;对策

一、前言

我国人口众多,同时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了很高的比重,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让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更好的进行转移是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依靠现有的大中型城市来完全接纳是不现实的,最佳的途径是推动乡村的城镇化建设,积极发展乡镇自主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依靠当地自身力量来吸纳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不但能够让区域经济得到平衡发展,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的增容压力,另外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社会矛盾的产生。

城镇属于一种区域概念,从侠义上来说,城镇化建设就是指的城镇的经济发展问题,城镇经济主要是依靠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多数为工业)为主体的,以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混合体系。根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我国乡镇办的工业大约有20%集中于乡镇政府的所在地区,其他的大部分都散落于农村中,这样的太过分散的结构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导致很多需要政府部门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划工作缺乏发展的眼光

由于受到传统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很多地区都是根据传统的方式来确定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因此也导致了城镇化规划工作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规划水平缺乏科学性,无法跟上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其配置也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当前很多城镇还尚未规模化的发展,重复建设的现象也非常多,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之行政区域的限制,各个城镇都按照自己的规划来进行建设,很多基础设施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城镇建设无法形成规模,同时还限制了其他资源的集中。

2.城镇化建设制度过于死板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无法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特征,其建设投入的资金基本上都是依靠当地的财政投资,尚未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筹措体系。城镇化建设管理机制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存在着过于依靠政府以及政府部门失职的问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很多土地资源,其中的部分农业用地必须转化成非农建设用地。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非农建设用地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但是由于农业土地有严格的指标,因此有部分投资项目无法得以落实,因此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脱节

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日益加快的同时,乡镇农户的综合素质与社区文化氛围却依旧停留在过去的状态,各种衰败腐朽的现象甚至还有进一步滋生的趋势,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同时,虽然城镇化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脚步却没有和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乡镇企业和城镇基础建设,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也为区域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损害了自然资源。

三、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科学的进行城镇整体规划

我国城市规划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大城市规模严格控制,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方针,从而让生产力与人口能够合理布局。我们可以得出,加强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布局,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提出有针对性的城镇化建设规划。在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律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规划布局。首先应该结合实际做好城市整体规划工作以及城镇自身规划,做好前期的建设规划;其次应该对城镇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划分,确保不同城镇之间能够协调平衡发展,避免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最后是要从战略的高度对城镇化建设发展重新认识,确保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积极完善城镇化建设制度

要积极完善城镇化建设制度,尤其是资金筹措制度,从而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渠道的方式来吸引各方资金,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很好的融合起来,运用土地使用政策,让公共设施能够向城镇均衡分配,大力推行公共设施的有偿使用制度;要建立健全农户培训机制,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养老机制。促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征地机制改革工作,在城镇化建设中,土地资源问题是制约着农村人口的迁移,农户一直面临着向城镇迁移之后关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问题和宅基地还耕等问题。此外,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要确保全面规划、统一布局,保证农村用地和城镇化建设能够平衡协调,这样才能让城镇化建设有序进行。

3.生态、社会和经济平衡发展

要让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确保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协调运作,而不能仅仅关注其某一方面。因此我们必须要科学的进行权衡,让三方利益能够平衡发展。首先应该积极进行宣传,做好城镇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造良性氛围,正确的引导居民的价值观念;其次应该让乡镇企业逐渐朝工业园集中,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最后应该制定多样化的绩效改革措施,提升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有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才能够确保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范文第4篇

一、总体思路

2015年,市公管局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学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紧紧围绕深化招标采购改革中心工作,提高文明单位、文明科室的创建质量,为我局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主要目标

争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市文明单位。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以主题实践活动为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围绕正本清源、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新常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1、运用多种载体、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推动、持续叫响“三个倡导”24个字,广泛开展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核心价值宣传教育进机关活动,弘扬传统美德、时代新风、主流价值。精心组织“友善季”“敬业季”“诚信季”“爱国季”核心价值观“主题季”系列活动。深化“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地落地生根。

2、认真参与和组织开展“好人”评选工作,树立好身边的先进典型,力争更多的“身边好人”成为“好人”、“好人”和“中国好人”;做好第四届省道德模范、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推荐评选工作。探索建立道德模范、好人嘉许制度,在全社会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3、深化“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三大文明行动。深化文明出行活动。重点推广礼让斑马线做法,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争做“守交通法规,做文明骑士”活动,倡导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文明骑车,规范行驶。深化文明旅游活动。开展“文明旅游我最美”、“文明旅游美上加美”等主题宣传活动,展示文明有礼的良好形象。深化文明餐桌行动。加强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倡导“光盘”行动,把一日三餐的事做成常态。

4、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传承家庭美德。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运用经典诵读、全民阅读、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市直机关组织开展的道德讲坛活动,推进弘扬典型的道德讲堂工作常态化。

5、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生态文明等重点,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创作公益广告作品,向相关媒体推送,深化公益广告宣传。

6、持续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认真落实《市“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完善“红黑榜”制度,加大市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设力度,以诚信促规范,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体系,完善投标人、中介机构和个人等信用评价数据库,总结推广公共资源交易诚信评价做法,整合各方力量依法惩戒失信行为,逐步形成上下联动、条块联动的诚信建设体制机制。

(二)认真开展“践行文明承诺、争做文明市民”签名活动

1、做好宣传发动。积极宣传开展“践行文明承诺、争做文明市民”干部职工签名活动的意义,调动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争取做到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全员在市文明办统一制定的《承诺书》上签名,并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制定出体现行业和单位特色及个人服务岗位特点的承诺内容,组织干部职工签名。

2、认真组织落实。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承诺书签名活动仪式,宣传栏和机关网站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努力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全面开展承诺书签名活动。同时,做好对承诺人落实承诺内容情况的督察,促进“文明承诺”的践行。

(三)组建“文明行动”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在局机关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组建“文明行动”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1、加强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一是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基本队员、有服务场所(对象)、有经常活动、有管理制度的“五有”标准,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并划分若干小组。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凡热爱志愿服务工作、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遵纪守法的局机关和交易中心工作的干部职工,都可以成为“文明行动”志愿服务队伍成员。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结合本系统工作性质及服务功能,成立不少于干部职工人数20%的志愿服务队伍。三是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特点,在城区各主干道、交通拥堵路段、棚户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地,在社区、商业区、各景区景点,在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有选择的建立长期性和阶段相结合的志愿者服务站点,并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确定和创建志愿者服务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四是集中注册登记。我局成立志愿服务队,并按要求将志愿服务队名称和志愿者队员、志愿者人数等向市文明办和市直机关上报,进行集中注册登记,注册登记后,举行集中宣誓仪式,以增强志愿者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2、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开展重大赛会、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在“运动会”、“科博会”等全市性重大赛事、重大活动期间,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赛会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志愿者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为大型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2)开展扶危济困志愿者服务活动。把服务生活贫困群众、空巢老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等困难群体作为重点,按照“一助一”“多助一”等方式,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通过提供定时走访、精神慰藉、技能培训等形式的服务,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3)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休息日走上街头,在主要交通路口、路段、车站广场,开展交通违法劝导,发放文明交通宣传单或交通安全知识手册等宣传材料,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引导市民群众践行文明交通行为方式,自觉摒弃交通陋习,逐步养成文明行车、文明行路、文明乘车的交通行为习惯。

(4)开展美化社区环境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搞好所帮扶社区的街道、广场、绿地、游园等的卫生保洁,清洁公共设施,清理乱贴乱画、清理脏乱差卫生死角,维护好公共绿地、草木草坪和树木。

3、精心组织,提高实效。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活动开展,经常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经常性活动由各小组自行组织安排;集中性活动围绕三月份“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植树月”、“践行志愿服务承诺”签名和全市性活动等开展志愿服务。

(四)做好“双联系”社区(村)结对帮扶工作,大力提升整体文明程度

结合“双联系”工作开展,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改善社区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大力提升社区(村)整体文明程度,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1、明确结对帮扶单位,抓好工作落实。根据市“双联系”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要求,以提高社区居民(村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搞好环境卫生,改善环境面貌;完善宣传设施,营造教育氛围,关爱未成年人教育;开展各类创评活动,引领文明风尚;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等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帮扶工作,大力提升社区(村)整体文明程度。

2、局机关要切实做好严桥镇走马村的结对帮扶工作。帮扶工作按照市文明委要求,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建立宣传阵地,营造创建氛围。制作固定宣传标语或宣传版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宣传文明卫生村、文明卫生户,宣传未成年人“三理”教育、防病防疫等知识,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二是开展志愿服务,组织教育培训。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开展政策法律、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知识宣讲、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广大农民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协助走马村组织群众集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净化美化庭院。四是针对该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孤残老人、特困家庭,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范文第5篇

6月16日至18日,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对新常态下的贵州赋予了新使命、描绘了新蓝图、明确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贵州发展的高度重视,对贵州工作的亲切关怀,给贵州人民带来了莫大振奋和鼓舞,为福泉市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福泉将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稳中求进、能快则快、又好又快”主基调、“转型发展”主旋律以及黔南州“三大战略”,围绕“四个轮子”谋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以“五个福泉”(小康福泉、绿色福泉、平安福泉、古城福泉、智慧福泉)为引领,努力实现福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新跨越。

围绕“小康福泉”

走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

福泉将坚持工业主导不动摇,继续立足“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定位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坚持“围绕主业、做大总量、成龙配套、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工业发展思路,以实施服务企业“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将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力争在实施项目的数量和引进项目的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围绕煤电磷主导产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紧扣“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发展目标,力争在经济增速和发展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突出核心、规划引领、路网先行、产城一体、加速聚集、快建新区、稳改旧城、东拓西展、彰显特色、打造宜居、培育强镇”的城镇发展思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兴城”与“兴业”相结合,以“产城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构建以城区为中心、重点城镇为骨干、村寨为支点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坚持按照“抓基础保稳定、抓园区促发展、抓产业调结构、抓企业助增收”的农业发展思路,围绕“一轴两翼一中心”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按照“四个切实”“四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围绕“绿色福泉”

走出一条发展与生态双赢新路

强调:“贵州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意不得。”

为此,福泉将以山青、天蓝、水清、地洁为生态底线,以发展“绿色磷都・幸福福泉”为目标,以循环经济为主抓手,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努力推动福泉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福泉将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实施“绿色福泉”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加强退耕还林、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工业废水治理,全面深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围绕“建设具有人文特色和生态特点的现代绿色城市”的要求,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并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全面提升城乡公交、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四个“一体化”建设水平。

坚持选商引资,大力实施节能环保战略,促进资源能源的集约开发利用。加大力度实施好环境保护十二件实事,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敢于亮出环保“六个一律”利剑,严格环境污染防治问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抓好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建设,推动企业进一步加大机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力度。

围绕“平安福泉”

走出一条和谐发展新路

2015年,福泉将切实贯彻落实好“五个扎实”要求,强力推动社会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良好的环境保障提速发展,以提速发展推动和谐稳定,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生活得更幸福,充分释放后发优势。

福泉将从源头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主动到基层去解决问题,对新矛盾、新问题要“即产即消”,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维稳“百日攻坚战”等成功做法,充分发挥群众工作委员会作用,用好领导干部接访等载体,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督访。

从人民群众反应最强烈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住房安全、居住环境安全”等问题入手,建立健全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坚持传统做法与科技手段、专项整治与基础工作、严厉打击与严密防范相结合,重拳出击打击“八类刑事犯罪案件”,以社会治理创新为抓手,以平安福泉建设为目标,以犯罪实时控制为重点,以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主要任务,健全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打防控一体治安防范体系。

围绕“古城福泉”

走出一条旅游活市新路

福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城区有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全国唯一的城中峡谷――洒金谷,旅游业将培育成支撑福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从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福泉将树立“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推动一方发展”理念,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集合,做强旅游产业链,做强三产,促进增收。

同时,紧扣“挖掘历史底蕴、深化人文内涵、打造自然风光、改善软硬环境、提升品牌价值”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一城一山一峡谷,一神一仙一福地”文化内涵,充分依托福泉古城文化、道教文化等多元文化底蕴,做好景区、山水、文化三篇文章,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养生游等。

以打造古城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扶持文化旅游、现代传媒、创意设计等重点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大福泉文化对外交流力度,全力建设国家级文化旅游名城、打响古城旅游品牌。

围绕“智慧福泉”

走出一条信息化建设新路

福泉将按照“围绕中心、政府主导、创新驱动、共建共享、助推发展”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围绕“五平台三数据”(政务服务、电子商务、运输信息化、农业信息化、通讯信息化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磷化工产品、物流三大信息数据库)建设,强化信息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加强就业、医疗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

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

建设福泉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虚拟图书馆等共享资源和平台。

建立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远程挂号、电子收费等智慧医疗系统建设。

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