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经营管理部的意见和建议

对经营管理部的意见和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经营管理部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经营管理部的意见和建议

对经营管理部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 企业管理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中能源”),目前总资产200多亿元,在册员工46 000余人。公司下辖河北邢台矿区、河北峰峰矿区、河北邯郸矿区、河北张家口矿区、山西寿阳矿区,拥有东庞矿、邢东矿等18座矿井,煤炭年生产能力2 500万吨以上,精煤产量1 300万吨以上。同时还拥有年产4.5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的邢台金牛玻纤公司;设计能力为日产2 500吨的两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的水泥厂。2008年,公司还与天铁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了金牛天铁煤焦化公司,年产干熄焦150万吨;与旭阳焦化共同出资设立了河北金牛旭阳化工有限公司,设计年产甲醇20万吨,公司业务涉及煤炭、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

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拓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企业运作中如何利用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管理与控制,强化监督,提高经济效益,是需要长期重视和研究的课题。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以公司审计部为主,结合各矿审计人员50多人,每年开展经营者业绩考核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其中经济效益审计是重中之重。审计人员每年对所属子、分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系数较大单位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取得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各项费用支出,节省了大笔资金,提高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2010年“冀中能源”对公司下属40个子、分公司进行了财务收支审计,对其中8个问题严重的单位进行了经济效益审计,提出改进意见152条,减少不合理开支850万元,规范各种收入600万元,创造经济效益1 450万元。另外在对下属单位“金牛沧化”审计中,针对生产工艺落后,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审计人员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组织专家论证,建议公司果断上马40万吨PVC项目,此项目上马后可使用国产乙烯生产PVC,乙烯属大众原料,价格便宜,又可解决原材料受制于国外的局面,一举两得,预计一年新增效益5 000万元,可使企业一举扭亏为盈。

虽然内部审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内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理论水平有限,限制了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理论角度对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尽快提高“冀中能源”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水平,逐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指出了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注意的问题,对研究加强企业财务等经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一、在“冀中能源”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河北省国资委作为投资者派驻企业的监事会,起监督检查作用,而企业则完全成为经营者。1999年“冀中能源”成功上市,成为股份制企业,企业经营必须为广大股民负责,必须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冀中能源”是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煤炭上市公司,拥有40个下属子、分公司,现在仍在飞速发展中,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必须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搞好内部管理。目前在“冀中能源”传统的财务审计只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已不能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作出科学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和建立。

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评价指标。企业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三是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通过对“冀中能源”内部审计工作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一)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运作中的作用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仅仅关注企业财务收支真实合规等,更为关注的是评价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同时评价企业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通过对下属子、分公司审计发现在以下方面作用明显:

1.补充、促进作用。“冀中能源“公司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利润20亿元。公司实行统一的股份制会计政策,全公司使用用友NC系统作为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平台。资金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实时监控,各种财务制度健全。在管理细节方面,只有财务部门、会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内部审计是财务管理的有效补充,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可使财务制度有效实施,使各项指标得以顺利实现。

2. 评价、监督作用。“冀中能源”正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及全面预算管理的建立工作,目的是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全面预算管理能不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利用经济效益审计,对此进行评价、监督,促使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按既定决策和目标进行,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由此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控制、风险警示作用。“冀中能源”对外投资子公司较多,其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管理层次多级化,跨行业、跨地区,企业最高管理层不可能对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直接检查监督。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种促进手段,及时关注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包括企业经营现状带来的风险和计划规划、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4.咨询作用。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审计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程序、风险及发展战略有较全面的了解,接触面亦较广,具有提供咨询的优势。因此,通过审计工作发现问题,可以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服务。

5.参谋、沟通作用。“冀中能源”现在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通过对拟收购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及发展战略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同时亦可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把有关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公正地反映给企业领导,发挥上下之间信息沟通的作用。因此,经济效益审计人员也是企业管理层可靠的情报提供者,是参谋,也是助手。

(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作用

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了解下属子分公司是否完成了公司下达的预期经营成果及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等,确定已经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是否真实;与计划进行比较审查目标完成情况;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存在差距;从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等多方面审查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开展此类审计还必须与同行业生产规模、环境相当企业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优劣,找出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建议,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提供信息。

(三)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控制的作用

“冀中能源”信息化管理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用友的OA办公系统(办公用),用友的NC系统(财务用),销售和供应分别有不同的公司开发的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横向没有联网,导致各种数据不能共享,公司不能监控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加强采购业务审计、存储业务审计、生产业务审计和销售业务审计等。

三、企业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冀中能源”内部各种文件及其实施的程序、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有以下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高度重视。

一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地位,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认识,营造经济效益审计的良好环境。应建立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企业良好的沟通平台,提高企业对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视程度,树立审计形象,争取广泛的信任和支持。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各个下属单位当以所在行业的先进指标为参考,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及企业发展目标、经营战略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应包括体现在国家及行业的定额、效益指标、成本费用指标、财务状况相关比率、内部控制的风险发生率、案件发生率、安全指标、环境排放指标、社会贡献率、资源分配结构比、资源利用率等。

三是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是制定行之有效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案是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经济效益审计实施方案。

五是做好审计人员的相关专业基础培训工作。

六是注重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结果的利用,促进被审单位改进工作,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克服那种“一查是事,一走了之”的态度,将审计监督最转化为积极有效的成果。

七是在加强公司本部所属企业内部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对外控股、参股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有效降低风险。

总之,“冀中能源”公司要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而经济效益审计旨在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审查,分析、评价其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在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对于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紧迫性。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是未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在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深化发展,以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全面加强公司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丁宏.浅析国有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J].中国外资,2009(7).

[2] 鲁明朗.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经验探讨[J].北方经济,2007(4).

[3] 杨树滋.效益审计探讨[EB/OL].中国审计学会网站,2005.

对经营管理部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2篇

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目的是为了引导全体员工主动发现问题、培育员工主人翁意识,自下而上的提出问题和建议,通过建议的提报,被管理者所采纳、落实,从而实现持续改善经营管理。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就如何让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成为一项常态的工作,提出了构建四个机制为主线的工作模式。

1.保证能够源源不断产生有效建议的机制

首先要让员工能不断提出建议,始终保持提出建议的热情并逐渐形成习惯。本着尊重基层员工,鼓励引导员工多提建议,做到“建议必接,有接必审,有审必果,结果必反馈”,采取精神与物质奖励并重,不轻易否定员工提出的每一个建议,即使对于同一问题重复提出的建议,我们也不轻易拒绝排斥,因为对于员工重复提出的建议,恰恰可能就是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我们珍惜员工提出的每一个思想火花,即使对于初审认定不具备受理条件的建议,也规定必须作出不受理的原因说明,再反馈给建议人,保护员工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其次,要确保员工对提出解决实际问题有价值的建议是企业需要的。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引导,即在不同阶段向全体员工提出领导关注的和企业需要的征集主题,让员工积极动脑筋,企业才能出黄金。一是围绕经营管理重点,改善经营管理建议涉及到基层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但是如果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使得工作的方向过于分散,没有侧重点和针对性,则目标不能有效聚焦,不利于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在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中,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围绕企业的经营重点,如开展“全员目标成本”、“我为销量献一计”、“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等主题征集建议,引导员工献计献策,唯有如此,才能使得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在企业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得到领导的支持;二是要把重心放在基层。基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环节,基层员工往往最了解、最熟悉问题、顾客的想法,最先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短板和不足,提出的建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基层充满活力,建议工作才能保证有源头活水。

2.强化落实建立优秀建议能够转换投入实施的机制

改善经营管理建议目的就是通过员工提报的建议,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存在“短板”和问题的“望闻问切”,进而“对症下药”。因此要将建议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效益,推动建议落实实施和建立长效实施机制是关键。在建议实施过程中,有不少建议可以实施,但是存在实施主体、实施期限、投入资金等差异,这就需要对建议进行分类实施。第一类是把好的建议内容尽快转化为工作要求和规章制度。有许多建议虽然未获奖,但其中确有一些闪光点能给人以启发,可以将有关内容转化为工作要求和企业规章制度中的有关条款,或是以文件形式直接发给企业;第二类是把有效益、投资又不大的建议直接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对这类建议,不需要或者投入较少,只需对日常工作的局部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第三类是把立项实施建议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对需要一定人力、财力支持的建议项目,由企业评审委员会提议立项,报企业领导审批。项目获得批准后,由该建议所涉及的职能部门指定项目负责人,组成有相关人员参加的项目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组与建议人一道拟定更为详尽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各方力量按进度将项目实施到位。

3.建立优秀建议成果的长效推广共享机制

考虑到销售企业点多面广、可复制性强的特点,好的经验成果可以在全销售系统具有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销售企业的“长板效应”,让改善经营管理建议的“小成果”可以转化为全系统的“大效益”,这才是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升华。在具体分享机制方面,一是做好优秀建议的共享。我们利用信息平台,将各企业的优秀建议进行系统内公开共享,兄弟企业之间也可以相互查询,避免金子被埋没。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某企业员工提出的建议在本企业还没得到有效实施,却被其他企业借用并实施,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跨企业发挥了系统价值;二是做好优秀实施成果的共享。我们对优秀改善实施成果,建立了两级评审机制,各级企业对优秀的实施成果评审,择优上报销售事业部评审,对优秀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改善成果编制成册宣传推广,事业部每年度专门编制《源泉与活力-年度优秀改善经营成果选编》,利用工作会进行宣传推广,同时要求各企业针对每条成果,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学习借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亮点,做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补齐短板,赶超先进”,全面做好以上经验成果的推广实施,实现“一处开花、多处结果”,全面提升销售系统的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建立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联系平台。要做好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不仅要做到建议成果的全局共享,还应做好开展此项工作好的做法、典型经验的全局共享,才能提高开展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质量。为此专门利用工作简报、课程培训等平台,及时共享各省市、各地市在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中好的做法、典型经验,带动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全面提升。

4.强化考核,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要建立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长效机制,强化绩效考核是一个重要手段,而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激励企业积极开展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的重要措施。一是目标激励。目标是动力的源泉,是奋进的坐标。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工作本身也存在建标、对标、追标、创标等方面,通过比先进、赶先进,不断增强岗位能力,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开展目标管理,定期通报各企业优秀建议数量,实施数量,对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组织得力的企业与个人进行大力表彰和奖励,使得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有具体的赶超目标,以激励更多员工“勇占鳌头,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使之真正发挥“动力源”和“催化剂”的强力功效,在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二是物质激励。要根据建议人的建议提案的适用性、创新性、完整性、可行性、有效性,被认定有价值、可实施、具有推广价值的建议,对建议提报人进行适当建议提报奖励,并对实施建议取得的效益情况,适当给予一定比例的实施成果奖励,以此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提报建议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献计献策;三是精神激励。定期对在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企业、实施部门、个人进行表彰,销售事业部专门设立了“十佳改善经营管理地市公司”、“十佳改善经营管理金点子员工”等荣誉奖项,除通报表扬、授予证书外,还在职称评定、评先树标、业绩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将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工作情况作为参考因素。很多企业主要领导还亲自签名给建议员工发送感谢信,对于一些优秀建议总部领导还专门在工作平台上做出批示,积极肯定建议的价值并要求相关专业部门积极落实,通过短信平台自动将领导批示直接发送建议提报人,让建议提报人感到自己的想法倍受上级部门重视,精神上获得自我价值成就感。

二、取得主要成效

1.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明显的改善效果

一是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部分经济效益类改善经营管理建议项目实施后,通过增效或降费等方式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2012年,全销售系统累计提报24023项建议,采纳实施19572项,据统计,该年度通过改善管理共取得近亿元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很多改善实施成果,带来了巨大的间接效益,防范了企业风险,提升了服务,提高了管理效率,明显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在销售系统上下形成“有建议就提,有条件就实施”、“提出一条建议是美德,实施一条建议是功德,系统共享一条成果是功德无量”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三是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一些优秀建议的提出、实施,使加油站、油库等“企业窗口”的工作环境、服务水平、营销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使企业在安全、数质量方面的管理力度加强,从而让消费者、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更好地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2.增加了企业凝聚力,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对经营管理部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创新建议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实际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企业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的理念,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改革创新思想、智力开发思想、竞争观念、战略观念、人才观念、决策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等观念,致使企业经营管创新纸上谈兵,甚至一些企业的工作人员人为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层的工作,与自己无关。不但不会配合,甚至会出现抵触心理,进而阻碍了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二是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组织机构设计的不合理、职能划分不明确、工作流程不严密等,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不能协调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力和操作力比较低,企业经营管理的绩效不得而知;三是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够高,处在现代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中,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知识素质、道德素质,还包括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等,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的管理层综合管理素质比较低,并不能起到带头示范和牵引的作用,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个氛围懈怠、自由性和随意性比较大的工作氛围,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且给企业埋下了潜在的风险,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得。

二、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由上述的分析和研究可知,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观念落后、缺乏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不够高等问题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得。而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并确保其得以落实和实施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且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创新,学习和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进而使得企业的管理绩效得以提升。例如企业可以引进日本的以人为本经营管理模式、美国的高科技、高投入、规模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经营情况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也就是说企业管理的创新会使得企业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发展模式更符合国际化发展的需求,人员素质也会有所提高,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走向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水平,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使得企业的文化更加健康和谐,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战略趋于一致,企业与员工实现协调发展,这样一来,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增加了企业的内在力量,进而有利于加快企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在促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了一己之力。

三、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建议

就如何有效的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力度,笔者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内容

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内容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能够有效的规避不必要的失误和错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思维的创新,也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和观念,调整方法,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二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也即是说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上,企业的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上,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上;四是市场的创新,即企业可以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新的客户群体、策划出新的方案和营销手段等方式扩大企业的规模,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五是制度的创新,也就说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要符合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实用性、约束性、规范性和指导性都要有所提高;六是管理的创新,即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有效的调动企业内部个人与组织生产的关系,提高员工积极性,稳定企业生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战略规划

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是一项比较系统和复杂的工作,所以在实施前做好规划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明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和战略目标,做好市场定位,将经营管理的创新与生产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有机的结合,制定经营管理创新的关键点;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市场环境,考虑和权衡自身的条件和市场情况,科学的确定企业创新的战略,避免创新成本过高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

(三)加强组织管理的力度

组织管理力度的加强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绩效的关键,所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企业的管理层要加强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并做好适当的引导和宣传的作用;二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即首先要提出创新构思,其次要评价创新构思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之后进入模型开发阶段,接受功能检验和技术检验,最后对其进行试运行和控制管理及评估阶段,并提出优化意见,以确保创新管理模型的高效运行;三是要建立独立的监督审计机构,提高其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适当的增加监督人员的权利,以避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促进企业管理绩效的提高。

(四)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得以创新的关键,所以企业首先要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力度,解放思想,鼓励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其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将其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关联,以促进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形成“企业员工都是创新人才”的氛围,为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处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在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能够促使企业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进而使得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重任,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明确企业创新的内容,并及时的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而本文仅是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索性思考,笔者将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巩慧芳.信息化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

对经营管理部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员工 发展战略 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企业必须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但是发展战略要想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真正的发挥作用,必须保证其余企业自身的现状及条件结合起来,同时要保证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引导员工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发挥他们的能力与经验,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当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员工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必要性

员工长期工作在一线,对企业发展中的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认识比较深刻,同时有着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细化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想真正的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必须将战略细化成一个个可以预期的任务,并将任务按照性质、目的和要求分配给各个部门或员工当中,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将其贯彻落实到工作当中。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员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讲,员工虽然不能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但是却能够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了解本岗位或者本领域的实际情况,这一点可能比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更加了解,如果能够将员工引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利用他们对本职工作及领域内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于细化企业发展战略,增强战略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保证发展战略的科学性

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想发挥其引导、促进作用,必须保证发展战略的科学性,也就是说所指定的战略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与企业的发展现状协调起来,同时其中的战略措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战略目的上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可能会增加实现的难度,影响到战略目的的实现,太低的话虽然能够实现但是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将员工引入到战略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利用员工的能力与智慧,能够有效的弥补企业领导在一些细节性问题上的不足,保证发展战略制定的科学性。同时,企业领导可以从员工的措施建议当中筛选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转化为具体的发展措施,保证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

二、员工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形式与途径

员工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形式与途径有很多,在具体的选择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确定,笔者认为在这一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畅通员工意见渠道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他们在工作当中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意见,他们的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宝贵财富。在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过程中,企业不需要刻意的征求员工的意见,而是在管理当中建立畅通的员工意见渠道。在这一方面上,除了传统的意见箱之外,还应该与现代通讯、互联网等有效的结合起来。第一,设置员工意见QQ,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即时通信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练习,与传统的联系方式相比,QQ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突破了地域对联系的限制,在员工意见渠道建设上,企业要充分利用起QQ,设置一个专门的意见QQ,由企业办公室负责,负责收集员工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意见。这种方式具有身份可匿性,员工不使用真实的身份就能阐述自己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见,当然也可以以真实的身份提出意见,但是隐匿身份能够帮助员工更高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打击报复等现象的出现。第二,设立员工信箱,员工信箱有两种形式,也就是真实的信箱和电子信箱,真实的信箱除了专用信箱之外,传统的意见箱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这两种渠道在意见收集的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手段。除了传统的方式之外,电子信箱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这里企业可以将电子信箱与QQ绑定起来,也可以设定其它专门的邮箱。当然,意见渠道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了集中,在实践当中企业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来收集员工的意见,如电话等等。

(二)开展专门的企业发展战略征询意见活动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发展战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利益,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战略要想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符合企业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要求,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长期的、科学的规划。要想达到这一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开展专门的发展战略意见征询活动,在这一方面上要注意两点:第一,将员工大会作为征询意见的一种重要方式,员工大会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员工主人翁意识,体现员工的自身发展要求的一种重要的体现,通过员工大会企业可以详细了解他们对于企业发展的意见。在员工大会上,企业应该鼓励员工以单独或者联合的形式提出有关企业发展战略的议案,议案的内容可以不受限制,只要是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即可。对于议案,大会组委会要先对议案进行审核,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提交大会进行审议,并鼓励员工就议案的内容在大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通过审议的议案要进行相应的完善,并通过企业制度转化为经营管理行为。第二,开展员工座谈会,员工座谈会既是拉近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距离的一种措施,也是一种有效的征询员工意见的有效形式。但是员工座谈会一般比较宽松,不像员工大会那样正式和严肃。为此,企业可以在一些重大节假日期间举办一些员工座谈会,比如说在五四青年节期间,召开青年职工座谈会等等,在座谈会上既要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也要征询他们对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意见,将这些意见作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三)直接让员工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企业的发展战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利益,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项高度机密的工作,虽然发展战略的目标一般都会对外公布,但是战略的实施措施具体内容只有企业的核心管理者才知道,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商业秘密之一。基于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角度,企业一般不会让员工之间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但是这并不代表不能参与,实际上一些员工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处于比较特殊的岗位,不可避免的会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对于这些关键岗位的员工企业可以让他们直接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比如说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部门即便是一般的工作人员,也会接触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内容,他们对于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有着更加深刻的和全面的理解,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参与发展战略的制定。除了财务管理人员之外,企业的关键技术岗位也可以直接参与发展战略的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通常与企业的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任何一项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企业的技术骨干代表着企业的技术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发展战略的制定上要利用技术骨干的作用,对企业的未来技术发展及发展战略技术支持进行筹划,保证企业技术发展需要。

总之,员工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要重视员工的作用,发挥员工的才能与智慧,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满足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对经营管理部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府;企业;审计;质量;效益

一、审计促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发展绝不是单纯的GDP的增长,而是依靠技术进步、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新工业化和绿色化的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完成新工业化和信息化而审计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一)政府审计

通过审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是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好的审计项目和一份有分量的审计工作报告,不仅仅要揭示问题,更重要的是切实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和措施。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就加强财政管理提出了五条意见,每一条都是建立在审计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都是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其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的意见,是基于有些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转移支付不规范等问题提出的;“加强财政制度建设,提高预算执行效果和预算公开质量”的意见,是基于预算编制不细化、执行中调整预算级次和项目用途以及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制度有待改进等问题提出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的意见,是基于一些地方民生资金计提不足、建立健全财政民生支出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等问题提出的;“清理规范税收优惠和变相减免财政性收入等政策,维护税法的统一公平”的意见,是基于审计中发现的一些地方出台与国家政策相悖的优惠政策文件,将相关企业上缴的税收、土地出让收入等返还企业等问题提出的。在综合上述意见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宏观调控的整体合力”的意见。从而使整个审计工作报告的问题与建议有机统一、前后呼应、相互支撑,保障了审计监督作用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层面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会审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国民经济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政府部门由依靠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转变为依托市场,主要依靠经济、法律手段,通过加强宏观调控进行间接管理。企业直接面对变化无穷的市场,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可利用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了解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以便进行宏观调控。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依靠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监管,促使注册会计师增强职业风险意识,讲求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

(三)内部审计

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呈现出五大总体发展趋势:内部审计由合规导向型向管理导向型转变;注重管理审计;审计工作方法标准化;审计职能组织集中化;通过内部审计机制培养企业经理。

内部审计重点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企业调查显示,近70%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重视管理审计,通过审查流程和分析系统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并确保对业务流程和结构的战略性塑造。仅有6%的企业还未开展管理审计的业务。由此可见,财务报告和合规性审计在大型企业内部审计职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而管理审计的业务将成为未来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国有企业应参考国际经验,完成其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型。

二、审计有利于促进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营管理落后,损失浪费惊人,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普遍存在着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重视科学技术外,就是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管理效能和经营决策的评审,可以完善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树立“人人讲效益、事事讲效益”的管理意识,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有着较高的效益。

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永恒的主体,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收支效益性的审计,主要是审查政府各部门使用各项财政性的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在刀刃上;财政支出的结构是否优化、合理、科学;财政收入的构成比例是否科学;财政所投放的项目资金是否达到了投放的预期目标,特别是财政支农资金。政府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加大,资金总额每年不少于亿元,如何监督财政资金拨付的层层渠道和环节?如何监督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特别是资金的最终使用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农民是否从中真正受益,从而改变了农村的面貌。这些都需要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层层把关,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拨付、分配和使用上存在的各项问题,当好经济卫士,促进资金使用的单位严格按国家政策法规办事,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为促进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审计署组织17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对50个县 2001至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调查发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很难形成合力,时常出现同一项目多个部门管理,不仅投入重复,使用分散,而且造成资金管理成本高。针对问题审计署建议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化管理。逐步实现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财政支农资金。对财政支农项目,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应相对集中管理,强化统筹协调,避免多头审批、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尽力归并支出事项和纳入一个部门管理,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审计不但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同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管理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内部审计全球发展新趋势 .天和网.201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