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办法的意义

财务管理办法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办法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管理办法的意义

财务管理办法的意义范文第1篇

>> 论对非营利性民办院校财务工作实施监管的必要性 浅议加强民办非营利性医院的财务监管 民办院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法律界定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职院校的实然价值 民办学校兼顾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良方” 非营利性组织的财务管理和控制 非营利性民办院校特性与发展困境研究 政府对民办非营利性医院的服务质量绩效评估研究 非营利性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困境与突破 关于民办教育非营利性的思考 论美国United Way管理模式对中国非营利性组织管理的影响 浅析预算会计的非营利性 非营利性医院的营销策略研究 非营利性医院财务杠杆运用的几点问题 那些非营利性构 论非营利性组织的法律界定 论非营利性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 论非营利性组织在城市社区福利建设中的作用 论非营利性健身场所伤害风险的处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0212

[3]黄新茂.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若干思考[EB/OL].http:///detail.asp?id=2442,20140309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名称:非营利性民办院校财务监管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JK2115);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民办院校分类管理的法律规制,项目编号:2013JK0093)。

财务管理办法的意义范文第2篇

对于企业来讲,一切的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盈利。而与企业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的就是企业的财务,所以财务管理水平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其内涵就是分析、确定企业的经营方针、财务目标、管理职责,并在财务管理体系中通过财务策划、财务控制、成本控制、财务保证和财务改进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活动。从财务管理的内涵可以明显的看出,财务管理是直接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行的。

企业财务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加强资金平衡工作,充分发挥资金调度作用;第二,积极处理沉淀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金流动性;第三,加强贷款回笼,减少费用支出;第四,加强购进材料与购进设备的价格管理。从企业财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我们可以充分的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出发,首先探讨了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结合相关的与企业财务管理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方法: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重视成本管理,以此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充分发挥资金调度作用;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企业经济效益。最后得出:只有不断的创新各种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并结合本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加以运用,才能不断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才能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二、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财务管理的好坏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重大,好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各个企业都开始重视财务管理,不断的指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方法。各个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方法的实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不能忽略企业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辨识这些问题,对于今后更好的财务管理意义重大。因此,作者通过多年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结合相关的与财务管理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如下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在投资的决策和管理上仍然存在较大的漏洞,很多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和分配上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很多企业在财务费用管理上要求不够严格,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不到位。

三、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方法

基于以上问题,作者结合相关的与企业财务管理有关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方法: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重视成本管理,以此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充分发挥资金调度作用;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企业经济效益。

1.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财务管理工作最终是有财务管理人员来实施的。因此,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对于财务管理方法是否可以有效实施,对于是否可以创造更有效的财务管理办法意义重大。因此,不断的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对于加快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想不断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要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国家对于财务管理方面会经常有新的政策和法规推出,所以作为企业要经常的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培训除了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外,还有对财务管理人员灌输成本节约的意识,做到从自身做起,为企业节约成本。第二,要多和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吸取那些优秀企业的一些好的办法和好的思路,让财务人员之间多进行管理方法和管理办法方面的沟通。第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多和企业内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做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指定最最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

2.重视成本管理,以此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财务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办法就是,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对于财务部门来说一定要做好对其他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尤其是采购部门,要求采购的原材料和设备一定要性价比高,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厂家,做好货比三家。另外,财务管理工作要以企业的项目为单位,做好每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制定并建立项目成本责任制,推行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成本管理工作有效的进行。通过责任制的推行,让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在项目部从始至终地有效运行,这样,所有项目部人员都养成了成本节约和成本控制的好习惯,有效地保障的成本控制工作,也直接的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重视成本管理,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3.充分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充分发挥资金调度作用

财务部门为了保障生产正常运行,必须有效的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对于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必须做到认真仔细,一定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指定最适合企业的资金使用计划,并报董事会同意后执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对企业有限资金合理分配和使用。同时,为了解决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可实行内部银行结算办法,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由此可见,充分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充分发挥资金调度作用,才能让企业财务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也从资金管理上有效的做好的管理工作,也是有效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办法。

4.加强预算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具体的做法为:第一,从资金管理入手,建立、完善并推广企业结算中心制度,强化资金集中管理;第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障企业资金有序流动;第三,严格限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实施大额资金的跟踪监控。

财务管理办法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经济体制 创新

2012年4月1日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划》正式实施,这一举动是对传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的革新,是事业单位在新时期加快社会服务步伐的保证,是事业单位理财走向全面化、精准化、科学化的标志,它为进一步实现财务管理深入改革吹响了号角。新规划的出台是对以往事业单位财政管理问题的有效反应,它把财务管理的重心放到了全流程中,放到了监管工作中,放到了对国有资产的严格保护中,具有着极其深刻的经验总结意义和现实功效意义。事业单位是我国国家管理机制的重要有机构成,它涉及到文化、卫生、教育、科学等方方面面领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起到直接作用。但从这些年,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受到了较强的冲击,出现了很多管理内部不和谐的问题,影响了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形象,制约了事业单位随经济体制的转型,因此借助新出台的规划进一步组建和弥补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当前首要的工作。

一、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集中矛盾

(一)预算管理欠全面

预算编制环节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预算普遍存在编制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编制预算普遍缺乏明确的预算目标,单位领导层面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此项工作可有可无,预算环节形式风盛行。随意扩大开支范围,随意提高开支标准,甚至虚列支出,转移资金,滥发钱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编制工作表现出模式化现象,在进行预算编制前没有考虑好单位资金使用的现状,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传统编制,致使经常出现预算支出与实际支出严重不符的情况,影响了后续项目的进行,延迟了单位的发展周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二)财务监管欠力度

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并且对于这些不规范没有及时的问责,暴露出明显的监管问题,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管体系未实际建立起来。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缺少强有力的监管部门,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正式进入使用阶段后,不能进行严格的使用监督。表现为收支审批存在着极大的个人意志,凡事按主管领导的批示办理,制度虚设,工作效率低。不合理的审批,资金使用不合理,个人侵占资金等问题时有发生,使得整个资金管理粗放、落后,为各类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从而影响了财务资金正常周转,降低了使用效率和财务公信度。

(三)固定资产管理欠规范

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环节中存在大量的漏洞,未形成定期资产清查制度,财产损失情况时有发生,并且没有深刻的问责机制,造成工作人员没有良好的资产使用意识,滥用资产,物不尽其用的问题明显,使每年有大量固定资产流失。

二、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举措

(一)以预算管理连带全面制度建设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面对财务管理的新契机和新挑战,要着重打好制度这张牌,通过制度建立,制度改革,制度创新的手段,加强财务工作的控制力度,严防财务死角,用制度增强管理的约束力,严格控制资金的收支。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积极构建编制制度,让预算编制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真正发挥预算的功用,让预算工作真正为整个财务管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事业单位要认真组建编制、执行、调整、审批、监管这根财务管理的链条,促使财务管理真正系统化、科学化、稳定化。事业单位要通过制度的力量,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构建财务危机预防机制,让财务风险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单位减少经济损失。总之,制度就是协助管理的最好大堤,但建立和完善制度的同时,也要避免制度的僵化,为制度留下灵活上升的空间,增强制度的应急能力。

(二)重点构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各事业单位要依据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划》,依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国有财产的安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建立内控制度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注意找准控制环节,疏通控制流程,做到分阶段管理,统一运行的灵活控制方法。内控制度的建立要科学,覆盖要全面,事业单位的每一个部门,部门的每一名人员都要纳入内部控制体系,让内控真正起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各事业单位要明确控制的重点,尤其重视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严防资产使用中的漏洞,强化节约意识,提升使用效率。利用制度划分责任,限制管理的权限,适当下放权力,让所有的工作人员从上到下都能参与到内控工作中来,从而提高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单位结构的调整与转变,向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迈进。

(三)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各级事业单位应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细化资产管理环节,增强依法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的购置要严格遵守采购制度,树立“科学购置,节约购置,以老换新”的购置观念,各部门领用、采购、调拨固定资产,必须填写相应的清单,通过财务审批,存档留根,杜绝资产因不符实际的购买造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通过法律的手段做到物尽其用的最佳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用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规范固定资产的购置,科学系统地提高管理水平,填补管理的漏洞,从而带动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使我国事业单位朝着健康、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要依据新修订的规则深入实施,各级单位管理人员要广纳言路,创新举措,从管理意识到管理策略实现全面升级,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建光.对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划的几点认识[J].金融时代,12(10)

财务管理办法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村级财务;规范管理;农村经济

1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云南省兰坪县乡(镇)一级均成立了村级财务代管中心,其机构主要设在乡(镇)农经站,由乡(镇)农经员承担相应职能职责,认真执行《兰坪县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提供财务公开资料、统一建档、分村核算的制度,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按月、按季度公示,全面实现了电算化管理。但在财务规范性建设上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部分村委会(社区)的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村务公开等流于形式,造成农村村集体资产流失,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得不到保障。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兰坪县自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以来,一方面资金管理制度基本上还沿用2010年的资金管理办法。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壮大,村级资金不断增加,旧的资金管理办法难以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亟需探索新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村级财务运行机制,从而使财务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少数农经站干部和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遵章守纪意识不强,在村级财务活动过程中执行制度不严格。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村经济业务发生后报账不及时,甚至出现跨年报账的情形。部分收入未及时入到农经站账户,甚至直接拿单据报账,坐收坐支问题突出;二是部分村委会报账员手内现金余额过大,在换届时,又将上届所移交下届的应收款单据进行入账代管,所代管的应收款有可能变呆账、坏账,一方面挫伤应收款催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占有村委会的资产。

1.2财务管理监督亟需加强

一是开支审批手续不够完善。少数开支单据或无事由,或无经办人签字,或无审批人审批,或无民主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二是部分票据不规范。部分村组仍有使用三联收据收款或白条单据付款的情况,本应取得正规合法凭证的经济业务,却以非正规票据代替,附件单据缺乏相应的印章或发放人员签章;三是民主监督委员会未能履行监督职能。部分村(社区)民主监督委员会主任与村委会主任为同一人,失去了监督职能,而有的民主监督委员会由于无报酬或民主监督意识不强,不愿参与或不按要求参与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1.3收支管理不规范,财务公开不完全

农村财务收入主要来源为上级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上缴、村提留、土地补偿款征收等方面,收入来源单一,支出也主要用于村干部补助、平时村级日常事务开支。但由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有些村干部法制意识不强,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不明确或未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部分村干部在财务支出上未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部分村委会在村务经济业务办理过程中,日常生活开支及会议生活费用金额、非生产性费用过大。在财务公开上不明确公开本村财务活动及账目,怕村民反对或有怨言,影响干群关系。

1.4历史原因造成旧账处理不及时

部分村委会应收、应付款中部分款项年限太长,有的己达10年以上,大部分应收、应付款已成呆账、坏账;固定资产中含有以往农村电力输送线路、农村通组公路等,按现有“双代管”,不符合列入固定资产的要求,但代管资产或负债资金,没有统一的相关要求及指导,对于日常的代管工作,部份资金长期挂账,却失去实际意义,反而使村委会资产虚增,应付款使村委会负债增加,从而使村集体资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失去财务管理的实际意义。

1.5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配备薄弱,经费紧缺

乡(镇)农经站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队伍力量薄弱,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因工作变动导致业务不熟悉,在开展工作中无法统筹兼顾;另一方面,没有专项的村级财务代管和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工作经费,在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中比较被动,只能按部就班,缺乏统筹规划。

2规范农村集体村级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机制,注重资金管理的同时并重资产、资源管理,出台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资产、资源台账,认真记录村集体“三资”增减变动情况,让村集体“三资”有账可查,有册记载,确实保障村级资产家底清、账册明。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形势下,制定相应的村级财务账户管理制度、库存备用金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细化管理规定,以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以制度管理人,层层落实责任到具体的人和事;切实加强民主理财,强化民主监督机制,让农民群众参与到村级财务决策管理当中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2.2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监管力度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统一思想认识,常抓不懈。各级党委、政府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职能职责,认真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并针对本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完善,创造一个干部清白、群众明白的农村财务管理环境。

2.3加大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做好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把村级财务审计监督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作为督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乡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配备专门的农村财务审计队伍,加大审计力度,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计督查,明确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

2.4完善财务清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债权债务化解实施方案

对至今挂账的应收款、应付款、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将部分已形成事实的坏账、呆账进行核实,做好登记处理。制定相关的债权债务清查方案,针对具体情况做出处理,该销账的进行销账,该清偿的进行清偿,认真化解村级债权债务,使村集体的资产、负债、账面代管金额真实、具体,从而使村级账务更具有参考性和实际意义。

2.5加强支出管理,完善财务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委托代管中心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时应严格按照村级财务管理的规定对村级财务实行预决算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作用,严格控制每个村委会资金使用额度,启用备用金限额制度,控制大笔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有条件的村可启用预决算方案,并经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张榜公布。在财务公开中,按照村民能明白、能接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财务收支情况逐笔逐项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向村民征集意见建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行使民利,让农民真正当家做主。

2.6加强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

基层财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指导及培训现有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定期或不定的请财务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对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会人员,加强管理,对有条件的财务人员做硬性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加大对村组财务人员及镇会计的财经纪律、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

2.7保持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配备财务代管工作经费

参照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中心和村级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如果确实因工作需要调换的,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工作要求及人员情况,按实际工作需要调配,并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另一方面,配备一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审计经费,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村级财务清查、清理和村干部任期及离任审计工作,使村级经济活动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3结语

财务管理办法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证明,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必由之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实施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不仅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需要,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法。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就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这一命题谈以下认识与思考:

一、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内涵的认识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其实质就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应用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就是企业通过优化会计核算管理手段、深化会计核算管理内容、拓展会计核算管理领域,将会计核算工作融合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将会计职能从记账、算账、报账的核算职能向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决策支持职能转变,促进企业增加收益、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水平,促进企业效益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增长。

二、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内容的分析

(一)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否及时提供准确、完整、有用的会计信息是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好坏和工作效率高低的衡量标准。通过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程序和工作组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核算工作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为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保障。因此,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就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以效益最大为目标。把成本控制到最优,真正做到风险可控、成本最小,效益最大。

(二)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1.会计行为规范的精细化。会计核算工作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遵守这种规范,从而使会计行为更加职业化和标准化。同时,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包括会计核算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过程控制和会计核算工作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2.会计核算和控制精细化。一方面,企业应详细规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各个环节工作内容和需注意问题,以便会计人员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规范的记录并最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抓住会计工作运行过程的关键点,将各关键点连接成一个控制网络,从而形成对企业经营控制全过程、全方位的一个监控系统。

3.会计分析精细化。会计精细化分析主要是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从多个层次去跟踪,以发掘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利润的方法。

4.会计考核精细化。建立精细化的会计考核制度,避免执行不力和制度虚设现象,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的执行效果。

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思考

基于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结合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实践,那么如何针对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内容,提升管理效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从制度建设与管理层面保证核算工作有章可循

制度建设是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精细化管理归根结底要用有型的管理制度规范核算、回避风险、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使每项具体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对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整合规范。首先应针对会计核算相关的预算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办法、成本费用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算管理办法等制度进行规范与修订;其次要依据推行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制定新的切合实际的规定和制度,包括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办法、财务机构和人员管理办法、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办法、会计委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会计核算办法、租赁会计核算办法等,使精细操作标准进一步细化,形成了一整套严密有效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标准。

(二)在实践中细化会计核算以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其最基本的要求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在会计核算实践中,企业应建立顺畅有序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严格遵循企业会计核算相关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经济业务的特点,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财务报告等进行了连续、全面、系统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经营管理提供真实、完整、有用的财务信息,保障了会计信息质量。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到位,才能使精细化管理产生应有的管理效益。

(三)通过量化考核以提升精细化管理执行效率

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执行,需要有量化的考核标准与办法。为此,企业应当对会计系统实施量化考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遵循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会计质量达标工作。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应本着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制度健全、规范管理、素质强化、促进工作的思路,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体系中应建立惩罚分明,以激励为主的政策。通过这种严格量化的考核体系,形成长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了财会队伍管理和会计业务工作的更好完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适应现代企业会计工作实践需要的有效管理方法。基于目前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尚未有一定的模式可遵循,因此这要求我们对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与办法,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