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素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了在校园普及集体舞蹈,河南省各学校都抽调了体育、音乐老师参加专业培训。培训模式是先由省教育厅组织全省部分教师到北京学习,之后再由学成归来的老师分别进行阶梯式传授。而事实上,每所中、小学的体育老师都仅有很少的几个人,面对全校学生需要学习的问题,不少学校同样采取了阶梯式的授课:由学会的学生和老师共同教授未学的学生。
校园集体舞过后,郑州市又推出了少林拳(操)走进小学的课程。同样是缺乏老师,这次参加培训的也仍是体育教师。少林拳(操)在学校的教授模式也依旧是阶梯式传授,高年级学生学会后教低年级学生,体育老师除正常的体育课程外,还要负责学、教学生这套少林拳(操),显得力不从心。
与此同时,在全省率先引进京剧、豫剧进入校园的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也遇到了老师“非专业”的问题。
自寒假起,音乐老师马仙菲和郑彦就开始跟着磁带、光盘分别学习豫剧和京剧的几个唱段。两个年轻姑娘尽管已经当了几年音乐教师,但毕业于师范类音乐教育系、学的是声乐专业的她们对学习唱戏还是觉得很困难。“在学校时也接触过一些戏剧唱腔,但只是鉴赏课,要自己学会再去教学生,这中间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马仙菲跟着磁带学了3个星期,掌握了《花木兰》里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唱段和《穆桂英挂帅》的唱段。在上了4节课后,三年级学生基本能够顺利掌握调子。用同样的方式,郑彦教会了学生《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唱段。
两位老师很努力,但也只能教学生一些戏剧中的皮毛。“跟着磁带只是单纯地模仿曲调,戏服、化妆造型、唱段技巧、肢体语言等所代表的含义、所表达的感情以及戏剧背后的文化我们都没有专门学习过,也很难把这些教给学生。”马仙菲说,随着国家对于课程改革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副课老师的专业性和知识面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缺乏专业老师,9岁娃和豫剧名家成了老师
如此一来,这些小学体育、音乐老师并不轻松。马仙菲说,她在学校担任着两个年级的音乐课,一周共有18节课,同时还负责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工作,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还要在学校组建的舞蹈队里教学生跳舞。
校园集体舞蹈和少林拳(操)进入校园后,现在学生课间要跳多种操:少林拳(操)、低年级和高年级不同内容的集体舞、学校自创的铃鼓舞以及学生广播体操。“学生要学的内容很多,老师要掌握的内容就更多。”她说,随着素质教育的一步步推进,对于音乐、体育等老师的要求也在一步步提高。
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第四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学校的体育老师不多,正常的体育课程已使老师感觉很累,加上特色课程的开展,每天保证学生锻炼1小时、体育艺术2+1课程项目等相关要求,体育老师很难抽出时间教授学生更为专业的少林拳(操)等课程。
为了弥补缺乏专业少林拳(操)教师的不足,学校只好请了一名9岁的小娃娃当老师。这位“武林风”小擂主自幼跟随在某武校当校长的父亲练习武功,在教同龄娃娃的同时,也成了该校体育老师的专业老师。
教体育的党老师说,教育部门组织集中学习了两天,他总共学会了1/3,剩下的课程还需要跟着光盘和教材学习,等学会后再教给学生,“其实我们很想请一位专业的武术教练到学校来教我和学生一起学习”。
和党老师的心情相同,渴望专业人士为学生和自己上课的马仙菲,盼来了一位专业的豫剧人士。
3月18日,学校请来了常香玉的小女儿常如玉为学生上课。一节课下来,马仙菲感触颇深,“听专业人士上课和听磁带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还是应该请专业老师来上课。”
是否聘请专业教师,家长学校各有说法
据了解,河南省豫剧目前已走进各中小学课堂,现在中小学音乐教材里已增加豫剧《花木兰》《朝阳沟》等经典唱段的赏析和相关内容。但这也仅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并没有要求学生学唱。
对于教师专业性的问题,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有着不同的见解。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校长曹建平说,学校决定让戏剧进入校园,是想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并非要培养专业人才。不过他会考虑请一些专业人士来为学生定期上课。
开设特色课程的学校不少,郑州市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近日更是在体育课堂上开设了“冰上运动”。穿着冰刀鞋在真冰上滑翔并非体育老师看看光碟就能学会的,学校因此特意聘请了专业教练做老师。在教授现场,专业教师短短十多分钟的动作培训之后,初次站在真冰上的学生就已经初步掌握了在冰上行走的技巧。
“如果开设特色课,还是应该找一些专业人士,这样老师教起来省事,学生学起来也容易。”聚源路小学校长王春喜说。
但聘请专业人士授课还涉及经费问题,这也是一些学校不考虑聘请专业老师授课的原因。
对于是否应该聘请专业人士授课的问题,一些家长认为,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课或为老师进行培训很有必要。“专业人士教授专业知识会更加正规化。”
而一些学校负责人认为,这些课程主要是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的一种途径,并非要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专业人士,因此没有必要让学生集体学习这些课程,更没有必要聘请专业人员授课。
新课程重在文化传播,素质教育不应只是单调训练
无论是新增设的体育艺术2+1课程项目,还是少林拳(操)、京剧或豫剧,特色课程在学校普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据了解,教育部提出体育艺术2+1课程项目的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在校园至少掌握两项体育内容和一项艺术内容,锻炼身体,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而少林拳(操)的开设,则是为了让河南省小学生了解这种中原文化,关于少林拳(操)的教材也正在编写中。
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艺术性或体育性的非传统课程进入校园,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把单一美育转变为全方位素质教育。例如戏剧,是融音乐、舞蹈、表演多种艺术为一体的多元艺术,虽然浅尝辄止不可能学好这门艺术,但也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唱腔、身段以及其中的历史故事。它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戏剧的美,更是一种认知的培养。每一个人都应具备、拥有这样的能力,教育更应该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审美平台。
如今这一平台在不少学校正被逐渐建立。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提高的主要是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完成某种艺术技巧的机械、单调训练,使学生失去兴趣,这对开设课程的学校及教育工作者的教授能力以及培养目的提出了要求。“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当今校园,老师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在经受着考验。”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这场变革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是教育目标的转变。它以发展人的素质为总目标,实施立足未来的长期教育行为,追求教育的长久效应,“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创造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素质教育的社会氛围。同时我们更要意识到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站在这个主阵地前沿的则是广大教师,因此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求广大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常言说“打铁需要本身硬”,教育者素质的高下是能否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工作者,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几方面,那么教师也应该从这几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
要加强师德修养,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教师更要遵守工作纪律,忠于职守;要求学生清除污言秽语,教师必须禁绝一切不文明语言。要增强热爱学生的感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充分发扬民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形成平等相待,心心相通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要认识到教师道德修养如何,不仅是教师本身素质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文化科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就要努力学习素质教育所必须的教育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提高教师工作能力,做到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以后,教师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研究和改进教育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劳动技能,对于教师来说,劳动技能主要表现为教学技能,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掌握教师应具备的语言表达、板书、操作等基本功。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中的拼时间,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单纯灌输等陈旧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培养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要通过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劳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它们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教师必须有良好和身心素质。
关键词:教师;语文素质;素质教育
提高教师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备课、授课、批改、辅导、考试、知识的有序传授、能力的逐步培养,思维深度的发掘,个性发展方向的指引,这些目标的实现均是以语文能力为前提,其目标实现也均是以教材的透析为中介,但其实现的可能性或者说其实现程度则全面依赖教师的个体素质。教育的主体客体在共同尊重素质的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素质将是教育过程中质量方面的决定因素。其次,“善教者,学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愚教者,学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教者有术,学者得法,教学双项的相得益彰,才构成有成效的教育。达・芬奇从师的经历便是这一点的有力说明,而佛罗基奥则是高素质教师的典范。
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素质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首要条件。
一、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时间的不可复制决定了教育的不可复制。因而作为教师,应以高度负责精神,给予教育对象全面而充分的关注,诸如思想的成长、思维的开拓、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思维方式的习惯性选择和突破性建设等等。应该说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精神是对教育客体、对国家、对民族的负责行为,应是首要具备的素质。
二、具有认知能力
语文能力强调的是对社会生活的剖析,对人们的道德情操、价值标准的建设。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语文教师就需要认知社会现象,掌握正确的观念,确定符合时代社会需要的价值标准,尊重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个性光辉。
三、具有及时更新知识、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要想使语文真正服务于当代、未来,面对当今社会的瞬息万变的风貌,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不至于抱残守缺。
四、不仅有组织教学的能力,更强调综合能力
教育客体的特点决定了教育所具有的细密、繁复、多变的特点,教师的综合能力是避免同化教育不利之处的先决条件,其表现主要为教师从教中的方法性选择。只有教师具有综合的协调能力才会使教育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关键词:教师素质;素质教育;作用;措施
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核心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是根据我国《教育法》所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所确定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强调受教育者需要满足学校、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做准备。进行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教导与引导,正确的教导与引导方式,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教师不正确的教导方式,则可能导致学生走上不正确的道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引导方式是否正确,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教师素质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如何为人。教导学生正确地为人处世,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其每一个行为,每一个动作,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给学生树立了好的或者是坏的榜样。对于青少年来说,教师的为人处世准则,是他们进行学习的主要来源,教师若拥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品行,会在学习与生活中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而学校的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老师。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行为容易受外界影响,内心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还处于模糊状态,为了使学生正确地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他人,教师的素质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尚的师德能使学生看到人性的光辉,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与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消除社会中一些负面现象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通过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需要以身作则经过长期的生活来改变,不能够一蹴而就。也就是说,教师不仅仅要在学术上给予学生指导,还需要在生活中通过其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品性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并在教学责任感的引导下,寻找正确的品德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道德风尚教育,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
1、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强调学习方法的讲述
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仅仅是关注对知识的灌输,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导与指引学生有效地学习,从以自身出发的传统讲述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以考试成绩为最终目的,也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主动学习能力与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将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但可以减轻教学负担,还可以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习状况,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有利于学生真正学会面对困难自己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自我,提升自我
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结果,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以及教学时间能力。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想学生传递最新的知识,必须自己走在时展的前沿,了解时展的动态与趋势,才能正确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师需要进行自我提升,在课余时间,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探讨与学习,课后利用现有资源为自我进行充电,强化并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崛起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提升的前提,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现有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选择最为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相互探讨与借鉴,面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及时地解决,不仅是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更推动了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3、建立健全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机制
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外部环境为教师提供有效的保障机制,该保障机制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于不同级别的教师,可以相对放宽时间实现升级,将升级的条件与措施明确,为教师的升级提供有效的保障。如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升级标准,新的教师要求其在教学时完成教学的常规任务,而初级职称的教师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对于中级职称的教师,则提出公开课,进行常规的科研并取得一定成绩等。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完成状况与其职称、提薪等结合,使得教师通过寻找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
其次,教育部门对于教师队伍需要提高重视。既关注教师队伍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更要关注对于教师队伍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优化,选择最为优秀的教师队伍,实现良性的竞争与进步。
提高教师素质,保障机制必不可少,通过有效的机制的保障和教师自身的努力,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能使得素质教育的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国权.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2)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
结合学校工作的特点,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是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传统美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
二、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
教师要具备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就要具有陶行知那样的学生观。“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办学心愿。“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行知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日本学者认为,当想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要有度量,胸怀宽阔,不拘小节。可见,思想素质是做好人的工作和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三、博闻强识的理论素质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统计学等为一身。这就要求教师是一个博闻强识、知识丰富的人,一个思维活跃而周密的人,要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汲取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学富五车的知识素质
学高为师,一个知识面不宽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而且是终身的任务。学海无涯,是每位教师都应崇尚的真理,作为教师应对本学科的整体准确把握,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方法的产生背景和来龙去脉,特别是其思想方法和创新之处都能了如指掌,还要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发展。每一位教师也应对相关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注意学习,不断的拓宽知识视野,构建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一桶水”或“一池水”,还要教给学生汲取活水的方法和本领。
五、精力充沛的身心素质
没有健康的体魄是很难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心理的痛楚。”前卫生部长黄树则认为: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会一片明亮;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你要是一心关注大事,就不会纠缠身边的细小问题。
六、勇于创新的能力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今天的教育已经不能停留在授业、传道、解惑上,而应不断点燃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的积极人生。培养创新人才的人首先自己应该是富于创新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探究、创新的精神。努力实现教学的实践型向科学型、专家型的转变,坚持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道路,探索教学的内在规律,进入教学的自主王国。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每一位教师要做教育科研的有心人,勇于教改,勤于实践,善于思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到理性的高度上创新、创新,再创新。
七、准精美活的语言素质